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盾构始发后靠剪力墙对反力架力学特性影响研究
1
作者 魏驰 张亚洲 +3 位作者 姚占虎 樊振宇 徐云龙 王晟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4-109,共6页
[目的]由于盾构始发场地空间有限,导致反力架尺寸受限,难以单独提供足够的盾构始发反力。因此,需设计并安装反力架后靠结构,以实现两者协同受力。[方法]以上海机场联络线工程为背景,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反力架与剪力墙之间... [目的]由于盾构始发场地空间有限,导致反力架尺寸受限,难以单独提供足够的盾构始发反力。因此,需设计并安装反力架后靠结构,以实现两者协同受力。[方法]以上海机场联络线工程为背景,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反力架与剪力墙之间的连接方式,并分析了剪力墙的纵向长度、厚度及高度等参数对反力架结构受力与变形的影响。通过模拟计算,筛选出反力架与剪力墙之间最优的连接方式以及剪力墙的最优尺寸组合。[结果及结论]反力架与剪力墙间采取贴合的连接方式,避免反力架和永久结构贴合面传递弯矩,对永久结构影响更小,并可以有效释放反力架不利部位的弯矩,使反力架受力更加合理。随着剪力墙纵向长度的加长,可显著提高反力架和剪力墙结构受力变形能力;剪力墙厚度的变化对反力架受力变形影响较小,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剪力墙自身受力、减小变形;剪力墙高度对反力架和剪力墙结构受力及变形的影响非常显著;当剪力墙高度小于13.5 m时,由于墙顶未锚入中板,导致反力架和剪力墙自身的受力、变形均处于不利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盾构机始发 反力架 剪力墙 有限元
下载PDF
基于公共燃气排导结构的共架发射系统武器选择与布局方法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方 辜健 +1 位作者 邱志明 王书满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3-56,共4页
公共燃气排导结构和同心筒结构的共架发射系统由于燃气排导机理不同,其对武器发射的影响及在武器选择、布局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针对公共燃气排导结构的共架发射系统分析了公共燃气排导对武器发射的影响,提出了武器选择与布局方法,... 公共燃气排导结构和同心筒结构的共架发射系统由于燃气排导机理不同,其对武器发射的影响及在武器选择、布局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针对公共燃气排导结构的共架发射系统分析了公共燃气排导对武器发射的影响,提出了武器选择与布局方法,通过算例进行了验证并得出结论:公共燃气排导结构的共架发射系统武器布局上应采取分散布局,武器选择上应优先选择"无发射活动、对应武器数量较多、烧蚀值较小"的模块,且按照模块编号依次交替在不同模块进行武器发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架发射 公共燃气排导 武器选择 武器布局
下载PDF
瓯江北口大桥北引桥槽形钢梁顶推施工关键技术 被引量:31
3
作者 叶建良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115-120,共6页
温州瓯江北口大桥北引桥N16~N37墩上部结构为钢-混组合梁(由槽形钢梁和混凝土桥面板组成),N16~N22段为双层结构、N22~N37段为单层结构,槽形钢梁采用顶推施工。根据桥跨布置及结构特点,钢梁顶推分为3个工作面,设置2套提梁站、3个拼装平台... 温州瓯江北口大桥北引桥N16~N37墩上部结构为钢-混组合梁(由槽形钢梁和混凝土桥面板组成),N16~N22段为双层结构、N22~N37段为单层结构,槽形钢梁采用顶推施工。根据桥跨布置及结构特点,钢梁顶推分为3个工作面,设置2套提梁站、3个拼装平台,墩旁和部分跨中设置临时顶推墩,导梁为工字形斜腹板+横向平联的桁架结构。施工时以4个或5个节段为1个顶推轮次,采用提梁站将钢梁节段依次吊装到拼装平台,精确调位并焊接成整体后采用DX步履式千斤顶进行多点同步连续顶推,顶推到位并精确调位后解除伸缩缝处的临时连接,依次分联落梁,完成顶推施工。施工中对钢梁的应力和线形进行实时监控,落梁后钢梁的线形和内力均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桥 钢-混组合梁 槽形钢梁 顶推施工 提梁站 导梁 步履式千斤顶 施工技术
下载PDF
多类型舰载武器共架发射弹位选择策略 被引量:8
4
作者 刘方 邱志明 +1 位作者 马溢清 王书满 《舰船科学技术》 2011年第5期87-90,共4页
多类型舰载武器共架发射必须解决多武器之间的发射协调问题,弹位选择是协调各武器控制台选择武器安全空域的重要环节。在分析影响弹位选择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弹位选择的一般原则和方法步骤,通过算例验证了弹位选择结论,指出了在弹位选... 多类型舰载武器共架发射必须解决多武器之间的发射协调问题,弹位选择是协调各武器控制台选择武器安全空域的重要环节。在分析影响弹位选择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弹位选择的一般原则和方法步骤,通过算例验证了弹位选择结论,指出了在弹位选择的过程中共架发射系统与武器控制台之间的关系,对解决多类型舰载武器发射协调问题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架发射 弹位选择 发射协调
下载PDF
地铁盾构施工负环管片安全拆除条件及实例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刘波 黄俐 金光玲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2012年第3期70-75,共6页
盾构始发是盾构工法的重要施工工序之一,也是盾构施工中最容易发生事故的环节,关系到盾构隧道能否顺利掘进与及时贯通。以北京地铁为例研究了地铁盾构施工负环管片安全拆除条件问题,采用FLAC3D进行了三维模型计算分析,分析了负环管片的... 盾构始发是盾构工法的重要施工工序之一,也是盾构施工中最容易发生事故的环节,关系到盾构隧道能否顺利掘进与及时贯通。以北京地铁为例研究了地铁盾构施工负环管片安全拆除条件问题,采用FLAC3D进行了三维模型计算分析,分析了负环管片的位移及反力架应力变化情况,实测了盾构始发段的土压力、注浆压力、盾构推力、负环管片位移、反力架应力变化规律;通过数值计算与实际监测结果的比较,给出了负环管片及反力架的安全拆除条件建议。结果表明:当负环管片的相对位移变化量趋近于零、反力架应力值基本趋于稳定时,隧道衬砌管片环与壁厚注浆及围岩之间的摩擦力足以平衡盾构推力,方能拆除负环管片与反力架。数值分析与实测结果相吻合,说明数值计算模型合理,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始发 负环管片 反力架 数值分析 现场监测
下载PDF
舰载导弹共架发射技术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郑宏建 谷荣亮 +1 位作者 李守仁 谭定忠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7-62,共6页
舰载导弹采用共架垂直发射技术极大地增加了舰艇的综合作战效能,降低了导弹武器系统的研制费用和维护使用费用。展示了国外海军发展舰载导弹共架发射技术的经验,并对舰载导弹系统采用共架发射技术后的特点进行了阐述。最后,针对我国舰... 舰载导弹采用共架垂直发射技术极大地增加了舰艇的综合作战效能,降低了导弹武器系统的研制费用和维护使用费用。展示了国外海军发展舰载导弹共架发射技术的经验,并对舰载导弹系统采用共架发射技术后的特点进行了阐述。最后,针对我国舰载导弹的实际情况对我国舰载导弹共架发射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架垂直发射 共库贮存 冷热兼容发射
下载PDF
大型复杂结构损伤识别两步法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世龙 王天辉 +1 位作者 马立元 李永军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51-1056,共6页
基于模型修正技术及模态柔度曲率差方法提出了一种解决大型复杂结构损伤识别问题的两步法。首先运用基于模型修正的损伤识别方法进行模糊识别,通过建立带约束边界非线性最小二乘目标函数,极小化结构实测模态与解析模态之间的误差,将损... 基于模型修正技术及模态柔度曲率差方法提出了一种解决大型复杂结构损伤识别问题的两步法。首先运用基于模型修正的损伤识别方法进行模糊识别,通过建立带约束边界非线性最小二乘目标函数,极小化结构实测模态与解析模态之间的误差,将损伤识别问题转化为优化问题,并采用信赖域方法求解该优化问题,识别出损伤所属单元组。然后运用模态柔度曲率差方法,对损伤进行精确定位。对某导弹发射台骨架的数值仿真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损伤识别两步法识别效果较为理想,为解决大型复杂结构的损伤识别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射台骨架 模型修正 信赖域 模态柔度曲率差 损伤识别
下载PDF
浅析盾构始发井设计与始发技术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杨德春 唐琪 《隧道建设》 2007年第S2期307-313,共7页
结合广州市轨道交通四号线仑头盾构隧道始发井设计和施工始发技术的应用,重点介绍了盾构始发井结构设计与盾构始发施工技术的组成、关键技术、关键工序及工艺,并对始发施工出现的常见问题,给出建议性对策和预防措施。
关键词 盾构 始发井 设计 始发技术 支护结构设计 反力架 洞口注浆
下载PDF
潜载导弹水下共架垂直发射方案探讨 被引量:8
9
作者 张义忠 倪火才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5-60,共6页
从潜载导弹发射装置的作战需求和提高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模块化这“四化”水平出发,探讨了发射装置共架问题。论述了多种型号弹道导弹实现共架发射的方案,分析了弹道导弹发射装置实现垂直发射战术导弹的可能性。
关键词 潜载导弹 水下共架发射 垂直发射
下载PDF
基于排队论的共架发射系统模型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悦 王昌金 彭智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10年第3期64-66,共3页
在共架发射系统中,不同型武器会产生邻箱冲击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基于排队论建立了共架武器系统发射服务模型,通过实例分析了造成邻箱冲击影响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减小和避免邻箱冲击影响的策略。
关键词 共架发射 排队论 决策
下载PDF
基于图像处理的起飞零时信号检测方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范有臣 李迎春 +1 位作者 韩意 郭惠超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533-1538,共6页
针对靶场导弹零时信号检测的需要,讨论了现有检测方法的局限与不足,提出了利用高帧频摄像系统及图像处理技术进行导弹零时信号非接触检测的方法,即将特征区域的垂直投影变化作为目标垂直上升的位移变化,当位移超过一定阈值时给出零时信... 针对靶场导弹零时信号检测的需要,讨论了现有检测方法的局限与不足,提出了利用高帧频摄像系统及图像处理技术进行导弹零时信号非接触检测的方法,即将特征区域的垂直投影变化作为目标垂直上升的位移变化,当位移超过一定阈值时给出零时信号。对实际情况中不同因素影响的图像进行了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距离目标300m外有效地检测出1cm的位移变化,处理时间在10ms之内,能够实时可靠地给出零时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弹发射 零时信号 投影 高帧频
下载PDF
基于CAN总线的脉冲电源控制与测试系统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支彬安 雷彬 李治源 《电子测量技术》 2007年第8期167-169,197,共4页
电磁发射是全部或部分地利用电能为射弹提供推力的一类新型超高速发射装置。电磁发射中最主要的部件之一是高功率脉冲电源。本文所研究的多级同步感应线圈发射(电磁发射的一种),为了能发射质量更大的弹丸,获得更高的初速,通常需要几十,... 电磁发射是全部或部分地利用电能为射弹提供推力的一类新型超高速发射装置。电磁发射中最主要的部件之一是高功率脉冲电源。本文所研究的多级同步感应线圈发射(电磁发射的一种),为了能发射质量更大的弹丸,获得更高的初速,通常需要几十,甚至几百个电源模块。因此高功率脉冲电源模块的实时触发及充放电过程中的参数控制与测量成为电磁线圈发射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场总线的规模属于局域网、总线型结构,简单但能满足现场的需要。此系统选用CAN作为现场控制总线,能满足多个电源模块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发射 CAN 节点 CAN2.OB
下载PDF
共架发射中多型武器数量分配的决策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悦 王昌金 颜骥 《舰船电子工程》 2010年第3期30-32,共3页
针对在共架发射中不同型武器数量相互制约的问题,采用灰色局势决策的方法,建立了武器数量分配模型,对不同作战任务进行综合评估,给出了武器数量分配的决策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验证。
关键词 共架发射 武器分配 决策
下载PDF
基于量子遗传算法的钢管焊接结构焊缝损伤识别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天辉 马立元 +1 位作者 李世龙 张瑞刚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9-94,共6页
利用从发射台骨架试验模型获取的模态参数,选择识别结果中精度较好的模态频率作为模型修正的基准频率。通过对待修正参数的灵敏度分析,运用ANSYS和MATLAB软件对有限元模型进行了修正。以实测模态和计算模态之间的误差建立一个带约束边... 利用从发射台骨架试验模型获取的模态参数,选择识别结果中精度较好的模态频率作为模型修正的基准频率。通过对待修正参数的灵敏度分析,运用ANSYS和MATLAB软件对有限元模型进行了修正。以实测模态和计算模态之间的误差建立一个带约束边界的非线性最小二乘目标函数,将损伤识别问题转化为优化问题,引入量子遗传算法处理模态参数,进行结构的损伤识别。为了让量子遗传算法更适用于结构工程损伤识别领域,提出了改进的动态策略调整量子门旋转角。以有限元模型焊接结点单元组弹性模量的降低模拟焊缝损伤,并假定了损伤工况,对发射台骨架模型的数值仿真及试验研究表明:该损伤识别方法识别效果较为理想,为解决这种复杂焊接结构焊缝损伤识别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识别 发射台骨架 焊缝损伤 模型修正 量子遗传
下载PDF
基于模型修正的钢管焊接结构焊缝损伤识别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世龙 马立元 +1 位作者 李永军 王天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127-131,164,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模型修正的钢管焊接结构焊缝损伤识别方法。利用从发射台骨架试验模型获取的模态参数,选择识别结果中精度较好的模态频率作为模型修正的基准频率。通过对待修正参数的灵敏度分析,运用ANSYS和MATLAB软件对有限元模型进行了... 提出一种基于模型修正的钢管焊接结构焊缝损伤识别方法。利用从发射台骨架试验模型获取的模态参数,选择识别结果中精度较好的模态频率作为模型修正的基准频率。通过对待修正参数的灵敏度分析,运用ANSYS和MATLAB软件对有限元模型进行了修正。以实测模态和计算模态之间的误差建立一个带约束边界非线性最小二乘目标函数,将损伤识别问题转化为优化问题,并采用信赖域方法求解该优化问题。以有限元模型焊接结点单元组弹性模量的降低模拟焊缝损伤,并假定了两种损伤工况,通过对发射台骨架模型的数值仿真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损伤识别方法识别效果较为理想,为解决这种复杂焊接结构焊缝损伤识别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射台骨架 焊缝损伤 模型修正 信赖域 损伤识别
下载PDF
运载火箭发射平台钢架结构强度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潘玉竹 陈世业 +1 位作者 赵劲彪 郭军 《现代机械》 2019年第3期10-12,共3页
发射平台钢架结构在运载火箭发射过程中承受燃气流的强烈冲击,钢架结构是否有足够的强度来抵御冲击是设计过程中的关健问题。通过建立发射平台钢架结构的有限元模型,提出了一种将CFD模型计算的燃气流载荷转换为结构有限元模型载荷的方法... 发射平台钢架结构在运载火箭发射过程中承受燃气流的强烈冲击,钢架结构是否有足够的强度来抵御冲击是设计过程中的关健问题。通过建立发射平台钢架结构的有限元模型,提出了一种将CFD模型计算的燃气流载荷转换为结构有限元模型载荷的方法,利用这种转换方法计算了燃气流载荷下发射平台钢架结构的应力分布情况,以考察其结构强度是否满足使用要求,为钢架结构的改进及优化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射平台 钢架结构 有限元模型 CFD模型
下载PDF
无线测控技术在红外干扰弹远程投放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梁晶晶 郭磊 《机械与电子》 2013年第7期54-56,64,共4页
根据导弹外场抗干扰试验的需求,通过无线数传电台组建网络的方法,设计了一套红外干扰弹远程投放系统。分别给出了地面测控站和投放控制终端的系统构成及软件流程。利用应用可编程技术,实现了程序的远程加载,特定的数据帧编码原则及去抖... 根据导弹外场抗干扰试验的需求,通过无线数传电台组建网络的方法,设计了一套红外干扰弹远程投放系统。分别给出了地面测控站和投放控制终端的系统构成及软件流程。利用应用可编程技术,实现了程序的远程加载,特定的数据帧编码原则及去抖动设计,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数传电台 远程投放 应用可编程 数据帧编码原则 去抖动
下载PDF
舰载导弹的共架发射 被引量:7
18
作者 郑宏建 张爱华 《上海航天》 2004年第5期44-47,共4页
介绍了舰载导弹共架发射技术的发展过程。在论述了美国MK 41舰载共架垂直发射装置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舰载导弹共架发射技术的特点。最后,根据国外的发展经验,提出了发展我国舰载导弹共架发射技术的建议。
关键词 舰载导弹 共架发射 垂直发射 标准化 模块化 通用化
下载PDF
无人机载空地导弹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徐宏伟 李鹏 王玄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4-67,共4页
针对无人机载空地导弹近年来井喷式发展的状况,介绍了其所走过的改进与新研并举的道路。归纳总结了无人机载空地导弹的技术特点与发展趋势。采用比较分析法,通过仿真及工程实践研究提出了未来发展中应重点解决的关键技术:环境适应性、... 针对无人机载空地导弹近年来井喷式发展的状况,介绍了其所走过的改进与新研并举的道路。归纳总结了无人机载空地导弹的技术特点与发展趋势。采用比较分析法,通过仿真及工程实践研究提出了未来发展中应重点解决的关键技术:环境适应性、动态攻击区解算、大离轴发射控制、大框架角导引头、小型多功能战斗部等。相关结论对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察打一体无人机 空地导弹 动态攻击区解算 大离轴发射控制 大框架角导引头
下载PDF
地空导弹共架发射技术发展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明 罗悦 《现代防御技术》 2019年第1期130-134,144,共6页
首先阐述了开展地空导弹共架发射技术研究的必要性,对以美国、俄罗斯为代表的国外技术发展现状和特点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地空导弹共架发射平台的总体实现思路,确定了地空导弹共架发射平台的导弹、发射筒(箱)、发射装置等主要构成要素... 首先阐述了开展地空导弹共架发射技术研究的必要性,对以美国、俄罗斯为代表的国外技术发展现状和特点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地空导弹共架发射平台的总体实现思路,确定了地空导弹共架发射平台的导弹、发射筒(箱)、发射装置等主要构成要素,并对快速反应、高密度装载、混搭混配、开放式结构、智能感知和系统重构等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最后提出了后续工作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空导弹 共架发射 通用化 标准 发展趋势 工作建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