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situ formation of layer-like Ag_(2)MoO_(4)induced by high-temperature oxidation and its effect on the self-lubricating properties of NiCoCrAlYTa/Ag/Mo coatings 被引量:4
1
作者 Enkang Hao Yulong An +5 位作者 Jie Chen Xiaoqin Zhao Guoliang Hou Jianmin Chen Meizhen Gao Fengyuan Yan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16期164-173,共10页
Ag-Mo-O ternary oxide has attracted growing attention because of its potential as a solid lubricant at high temperatures.This work designs and prepares NiCoCrAlYTa/Ag/Mo composite coating,performed using high velocity... Ag-Mo-O ternary oxide has attracted growing attention because of its potential as a solid lubricant at high temperatures.This work designs and prepares NiCoCrAlYTa/Ag/Mo composite coating,performed using high velocity oxy-fuel(HVOF)spraying technology.The environment temperatur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phases as well as lubricant properties of NiCoCrAlYTa/Ag/Mo coatings.When the environment temperature is above 600℃,the outer diffusion and oxidation of Ag and Mo lead to the formation of Ag2 MoO4 on the coating surface.Layer-like Ag2 MoO4 could form a continuous lubricant film at 800℃and consequently let the composite coating present the best tribological properties.Meanwhile,a small number of hard particles could play a good bearing role during friction and improve the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the composite coa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In-situ formation Ag_(2)MoO_(4) layer-like structure High-temperature friction
原文传递
Layer-like FAU-type zeolites:A comparative view on different preparation routes 被引量:2
2
作者 Bastian Reiprich Tobias Weissenberger +1 位作者 Wilhelm Schwieger Alexandra Inayat 《Frontiers of Chem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2期127-142,共16页
The creation of intergrown layer-like zeolite crystals is one route to form hierarchical zeolites.Faujasite-type(FAU-type)zeolites are among the industrially most important zeolite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hierarchi... The creation of intergrown layer-like zeolite crystals is one route to form hierarchical zeolites.Faujasite-type(FAU-type)zeolites are among the industrially most important zeolite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hierarchical porosity is a promising way to optimise their catalytic and adsorptive performance.After a short general survey into route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hierarchical pore systems in FAU,we will review the currently existing strategies for the synthesis of FAU with layer-like morphology.Those strategies are mainly based on the presence of morphology modifying agents in the synthesis mixture.However,a very recent approach is the synthesis of layer-like FAU-type zeolite crystals assembled in an intergrown manner in the absence of such additives,just by finely adjusting the 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This additive-free preparation route for layer-like FAU,which appears very attractive from an ecological as well as economic point of view,is highlighted in this review.Concluding,a comparison,including powder X-ray diffraction,scanning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nitrogen physisorption and elemental analysis,between conventional FAU and three layer-like FAU obtained by different synthesis routes was carried out to show the structural,morphological and textural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of these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U hierarchical ZEOLITE layer-like morphology
原文传递
欠驱动蛇形机器人轨迹跟踪算法
3
作者 吕翔 许彦阳 +1 位作者 秦国栋 吉爱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7-414,共8页
蛇形机器人由于其狭长的机械臂和超冗余自由度,在复杂极端环境中具有优越的灵活性。本文在欠驱动蛇形臂机器人的结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等效杆长和等效虚拟关节的两种轨迹跟踪算法,实现蛇形臂机器人对目标曲线的跟踪,满足蛇形臂机器人的... 蛇形机器人由于其狭长的机械臂和超冗余自由度,在复杂极端环境中具有优越的灵活性。本文在欠驱动蛇形臂机器人的结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等效杆长和等效虚拟关节的两种轨迹跟踪算法,实现蛇形臂机器人对目标曲线的跟踪,满足蛇形臂机器人的运动控制需求。最后,设计了臂长1075 mm包含7关节单元的蛇形机器人样机,并进行了轨迹跟踪实验,结果表明蛇形机器人可轻松穿过直径90 mm以上的狭小管道。运动过程平稳、无振动,验证了轨迹控制算法的正确性和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驱动 蛇形机器人 分层驱动 轨迹跟踪 虚拟关节
下载PDF
纺织钢领用类金刚石涂层在不同温度下的摩擦性能
4
作者 郭飞飞 李本寅 +4 位作者 苏慧明 王珂心 程启增 成小乐 秦立果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9-195,共7页
为研究纺织钢领用类金刚石(DLC)的高温摩擦磨损机制,采用磁控阴极弧增强磁控溅射法在20号钢(20#)表面沉积得到掺杂Cr元素的DLC样品。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DLC样品的表面形貌;通过X射线衍射仪、能量色散谱仪和拉曼光谱仪分析DLC样品的... 为研究纺织钢领用类金刚石(DLC)的高温摩擦磨损机制,采用磁控阴极弧增强磁控溅射法在20号钢(20#)表面沉积得到掺杂Cr元素的DLC样品。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DLC样品的表面形貌;通过X射线衍射仪、能量色散谱仪和拉曼光谱仪分析DLC样品的结构成分;使用纳米压痕试验机测试涂层的力学性能。利用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涂层在不同温度下(25、100、200、300℃)的摩擦性能,并结合仿真分析钢领的受力对摩擦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20#和20#-DLC 2种试样的平均摩擦因数随着温度上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试样在300℃下生成氧化物,大量的氧化物形成附着层,平均摩擦因数降低到0.54;20#-DLC试样在温度为200℃和300℃时发生石墨化,形成以碳元素为主的转移层,转移层替代附着层存在,摩擦由涂层-附着层转变为涂层-转移层,平均摩擦因数由0.145降至为0.107。通过仿真分析得出,沉积DLC后的钢领在实际运行中所受的最大应力值和最大变形量分别为4.20×108 Pa和9.69×10-3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领 类金刚石涂层 冲击性能 转移层 摩擦性能
下载PDF
双辉等离子渗铬界面层对类石墨碳基涂层力学及磨蚀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闫江山 郭鹏 +7 位作者 林乃明 张应鹏 马冠水 周小卉 汪汝佳 严凯 李小凯 汪爱英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9-181,共13页
目的 研究渗铬界面层对铬/类石墨碳(Cr/Graphite-Like Carbon,GLC)复合涂层力学性能、结合强度及磨蚀行为的影响,阐明Cr/GLC复合涂层的抗磨蚀机理。方法 以316L不锈钢(316L)为基体,先借助双辉等离子表面合金化(DGPSA)技术制备渗铬界面层... 目的 研究渗铬界面层对铬/类石墨碳(Cr/Graphite-Like Carbon,GLC)复合涂层力学性能、结合强度及磨蚀行为的影响,阐明Cr/GLC复合涂层的抗磨蚀机理。方法 以316L不锈钢(316L)为基体,先借助双辉等离子表面合金化(DGPSA)技术制备渗铬界面层,再采用直流磁控溅射(DCMS)技术制备顶层GLC涂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仪(Raman)和X射线衍射仪(XRD)表征涂层的微结构与成分,采用纳米压痕仪、划痕仪、摩擦磨损仪和电化学工作站测试复合涂层的力学性能、断裂韧性、结合强度和抗磨蚀性能。结果 渗铬界面层能够促进GLC涂层的石墨化转变,实现硬度分布的梯度变化(基体为3.65 GPa,渗铬界面层为8.97 GPa,表面为13.15 GPa),有效阻碍了裂纹的扩展。与GLC涂层相比,Cr/GLC复合涂层具有较高的断裂韧性和结合强度(≥50 N),在3.5%NaCl溶液中具有更低的摩擦系数(0.055)和更低的磨损率(3.22×10^(-7)mm^(3)/Nm),其抗腐蚀性和化学稳定性也明显更优。结论 通过界面设计,实现了Cr/GLC复合涂层硬度分布的梯度过渡,提高了复合涂层的断裂韧性以及与316L的结合强度,赋予了复合涂层优异的抗磨蚀性能,为其在海洋苛刻环境下的磨蚀防护提供了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辉等离子表面合金化 直流磁控溅射 类石墨碳 渗铬界面层 结合强度 磨蚀
下载PDF
纺织钢领用类金刚石涂层的高温摩擦性能分析
6
作者 苏慧明 郭飞飞 +2 位作者 李本寅 程启增 王珂心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4-100,共7页
为了研究纺织钢领用类金刚石涂层(DLC)的高温摩擦性能,采用低温PVD涂层技术在高碳钢表面沉积制备DLC涂层。借助扫描电镜观察DLC涂层的表面形貌;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测试、能谱仪和拉曼光谱仪分析DLC涂层的结构成分;使用划痕试验机测... 为了研究纺织钢领用类金刚石涂层(DLC)的高温摩擦性能,采用低温PVD涂层技术在高碳钢表面沉积制备DLC涂层。借助扫描电镜观察DLC涂层的表面形貌;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测试、能谱仪和拉曼光谱仪分析DLC涂层的结构成分;使用划痕试验机测试涂层的力学性能。利用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涂层在不同温度下的摩擦性能。结果表明:GCr15试样与钢球配副的平均摩擦系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最大值达到0.88。其中,钢球配副的磨损体积呈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最大磨损体积为2.88×10^(−3)mm^(3)。沉积DLC涂层之后,摩擦副的平均摩擦系数表现出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当测试温度为25℃时,涂层试样平均摩擦系数为0.033,且钢球磨损体积最低达到3.87×10^(−6)mm^(3);测试温度上升至100℃时,平均摩擦系数值增大至0.212;随着测试温度进一步升高,平均摩擦系数降低至0.088。未沉积涂层的试样在摩擦过程中产生的高温使得界面形成大量氧化物颗粒,加剧磨损程度;而涂层试样在测试温度高于涂层石墨化程度时,涂层摩擦界面产生石墨化转变并形成以碳元素为主的转移层,发挥固体润滑介质的作用,最终导致摩擦系数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钢领 类金刚石涂层 高温摩擦 转移层
下载PDF
以实造虚的空间实验:山中天艺术中心·玄馆一期空间设计解读
7
作者 金秋野 常涛 +1 位作者 刘力源 高蕾蕾 《建筑师》 2023年第3期45-50,共6页
从“虚实”“界面”“疏密”“层次”四个方面,解读山中天艺术中心·玄馆的空间设计。以中国传统园林中的以实造虚和虚实转换关系为参照,用虚空切挖实体,以实体创造虚空,用标高变化整合空间功能,合理调配疏密关系,并统一在可观看的... 从“虚实”“界面”“疏密”“层次”四个方面,解读山中天艺术中心·玄馆的空间设计。以中国传统园林中的以实造虚和虚实转换关系为参照,用虚空切挖实体,以实体创造虚空,用标高变化整合空间功能,合理调配疏密关系,并统一在可观看的界面中。通过朴素的造型与材料选择,使新旧契合、制造空间与感官的层次,形成反复嵌合、多孔多窍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园林 空间设计 空间实验 整合空间 合理调配 标高变化 设计解读 虚空
下载PDF
NiCoCrAlYTa/Ag/Mo复合自润滑涂层的制备及其高低温循环摩擦学性能
8
作者 郝恩康 陈杰 +4 位作者 刘光 崔烺 王晓霞 魏连坤 安宇龙 《航空材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5-54,共10页
为了开发适用于苛刻工况的长寿命、高可靠的自润滑涂层,选择NiCoCrAlYTa作为黏结相,Ag作为润滑相,Mo作为增强相,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high-velocity oxy-fuel spraying,HVOF)技术在Inconel718高温合金基体上制备复合涂层。考察该复合涂... 为了开发适用于苛刻工况的长寿命、高可靠的自润滑涂层,选择NiCoCrAlYTa作为黏结相,Ag作为润滑相,Mo作为增强相,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high-velocity oxy-fuel spraying,HVOF)技术在Inconel718高温合金基体上制备复合涂层。考察该复合涂层在室温及800℃循环交变条件下的摩擦学行为,研究磨损表面的形貌特征、化学成分、相组成,揭示摩擦过程中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摩擦表面的物理化学本质,探究其在高低温交变环境下的多循环“自适应”润滑机理。结果表明:复合涂层致密均匀,力学性能良好,主要有γ-Ni,β-NiAl,γ′-Ni_(3)Al,Ag和Mo等物相;复合涂层表面生成的β-Ag_(2)MoO_(4)类层状润滑剂,可大大改善涂层在高温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在多循环交变条件下,复合涂层后续循环摩擦因数较首次循环而言有所增大,但在室温条件下的磨损率却有所减小;这是涂层在高温条件下生成的β-Ag_(2)MoO_(4)类层状尖晶石润滑相与Al2O3、MoO3硬质相氧化物在摩擦剪切力的作用下相互影响而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涂层 类层状结构 自适应润滑相 热循环 摩擦磨损
下载PDF
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类金刚石薄膜研究综述
9
作者 马会中 路军涛 张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7597-7606,共10页
类金刚石薄膜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使得该薄膜在光学、电学、机械、医学、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lasma 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PECVD)制备类金刚石是近几十年兴起的新的制备类金... 类金刚石薄膜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使得该薄膜在光学、电学、机械、医学、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lasma 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PECVD)制备类金刚石是近几十年兴起的新的制备类金刚石薄膜的方法,因其对沉积温度要求低,对基底友好,同时还具有沉积速率快和无转移生长的优势,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详细介绍了类金刚石薄膜优异的特性,阐述了在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条件下,不同沉积条件对沉积类金刚石薄膜结构特性的影响。衬底的选择直接影响着沉积类金刚石薄膜的性能,不同的衬底直接决定着生成类金刚石结构中sp^(3)相的数量和质量;沉积参数是最为常见的控制条件,对沉积薄膜的总体效果影响也是最大的,改变沉积参数,沉积薄膜的表面将会变得更加光滑致密;常用的掺杂元素是硅和氮,掺杂元素的引入往往是为了降低沉积薄膜的内应力,提高与衬底间的结合力,延长使用寿命等;由于很难直接在金属上沉积类金刚石薄膜,所以常通过制备复合层来改善沉积效果。最后对类金刚石薄膜的发展以及今后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 类金刚石薄膜 沉积条件 掺杂 复合层
下载PDF
过渡层对TC4钛合金基类金刚石多层薄膜磨损特性的影响
10
作者 徐照英 霍永清 +2 位作者 栾佰峰 张腾飞 王锦标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31-338,共8页
在钛合金(TC4)表面制备类金刚石(DLC)薄膜是提高其耐磨损性能和使用寿命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采用磁过滤阴极弧源技术在钛合金表面上制备软硬相间的类金刚石多层薄膜、Ti和Ti/TiC过渡层组成的类金刚石多层薄膜。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 在钛合金(TC4)表面制备类金刚石(DLC)薄膜是提高其耐磨损性能和使用寿命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采用磁过滤阴极弧源技术在钛合金表面上制备软硬相间的类金刚石多层薄膜、Ti和Ti/TiC过渡层组成的类金刚石多层薄膜。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分析多层膜表面外观形态,并使用台阶仪、纳米压痕仪、摩擦实验机等分析多层膜的残余应力、纳米硬度、膜基结合力和摩擦磨损特性。研究结果表明:DLC多层薄膜的残余应力均低于单层DLC薄膜,残余应力从12.63 GPa降低到6.21 GPa,增加Ti/TiC过渡层的DLC多层薄膜的残余应力最小。压痕结合力研究结果表明,加入Ti/TiC过渡层的DLC多层薄膜的结合状况得到了显著提高。Ti/TiC过渡层构成的类金刚石多层薄膜,有较大的硬度和良好减摩耐磨性能。试验结果将为TC4钛合金基体上制备硬质耐磨损DLC多层薄膜提供技术方案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过渡层 类金刚石多层薄膜 残余应力 磨损特性
下载PDF
含铈类碳酸酐酶纳米酶的构筑及在二氧化碳固定中的应用
11
作者 艾晏如 蔡其君 +4 位作者 王娇 张语桐 白宇佳 陈晓明 吕瑞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3-100,共8页
采用一步溶胶-凝胶法,在常温下合成了一种含铈的层状有机硅酸盐(ACOP),并探究了其类碳酸酐酶活性.研究结果表明,ACOP具有与层状硅酸盐类似的层状结构,且结构中的Ce通过配位与骨架相连.此外,ACOP具有优异的类碳酸酐酶催化活性,且在极端... 采用一步溶胶-凝胶法,在常温下合成了一种含铈的层状有机硅酸盐(ACOP),并探究了其类碳酸酐酶活性.研究结果表明,ACOP具有与层状硅酸盐类似的层状结构,且结构中的Ce通过配位与骨架相连.此外,ACOP具有优异的类碳酸酐酶催化活性,且在极端的温度和pH条件下均具有更强的耐受性.当温度高于70℃时,天然碳酸酐酶已完全失活,而ACOP仍保留了80%以上的活性.此外,ACOP在pH=3~9下也能保持约90%的催化活性,克服了天然酶在复杂环境下不稳定、易失活的弊端.最后,将ACOP用于二氧化碳的催化转化中,发现ACOP可在常温常压下高效地将二氧化碳转化为重碳酸盐并进一步与钙离子形成碳酸钙沉淀析出,实现了对二氧化碳的捕获固定.本研究为新型碳酸酐酶纳米酶的开发提供了思路,也为二氧化碳的高效转化提供了一种环保、节能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有机硅酸盐 类碳酸酐酶纳米酶 二氧化碳固定
下载PDF
碱式碳酸铜层状复合材料制备及类芬顿催化性能研究
12
作者 张璐瑶 王卫伟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6期74-78,共5页
以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作为载体,采用机械混合法将催化活性物质负载于LDHs表面,制备了碱式碳酸铜/NiAl-LDHs层状复合催化剂。以亚甲基蓝为降解物,研究了碱式碳酸铜,NiAl-LDHs和复合后样品的类芬顿反应活性。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 以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作为载体,采用机械混合法将催化活性物质负载于LDHs表面,制备了碱式碳酸铜/NiAl-LDHs层状复合催化剂。以亚甲基蓝为降解物,研究了碱式碳酸铜,NiAl-LDHs和复合后样品的类芬顿反应活性。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方法分析了复合物的结构和形貌、复合材料中碱式碳酸铜和NiAl-LDHs界面结合方式,研究复合催化剂制备方法、界面结合方式等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复合催化剂中碱式碳酸铜和NiAl-LDHs以片/片界面方式结合;碱式碳酸铜/NiAl-LDHs层状材料作为催化剂时反应速率增加,表现出最佳的催化活性;催化反应2 min后亚甲基蓝完全脱色,反应速率常数为1.367 min^(-1)。最后,结合亚甲基蓝降解反应动力学阐释了降解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复合材料 类芬顿反应 铜基催化剂 片/片界面结合
下载PDF
压气机叶片仿鲨鱼鳃开槽对叶栅气动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杨凌 韩露 钟兢军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4-104,共11页
基于鲨鱼鳃射流减阻的思想,采用数值方法,将仿鲨鱼鳃结构应用在压气机平面叶栅中。在叶片根部从压力面向吸力面开槽,采用单个进口、两个出口的开槽结构,以期在获得较大的出口射流的情况下实现对压气机叶片的减阻,达到提高叶栅气动性能... 基于鲨鱼鳃射流减阻的思想,采用数值方法,将仿鲨鱼鳃结构应用在压气机平面叶栅中。在叶片根部从压力面向吸力面开槽,采用单个进口、两个出口的开槽结构,以期在获得较大的出口射流的情况下实现对压气机叶片的减阻,达到提高叶栅气动性能的效果。在保证开槽结构的进出口宽度、出口起始位置、开槽内的隔板宽度、深度等几何参数不变的基础上,研究开槽进口起始位置、开槽高度对叶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的仿鲨鱼鳃开槽结构可以有效改变叶片吸力面根部角区的流动结构,抑制气流沿叶高方向的流动,从而降低流动损失;最佳方案为开槽结构位置位于48%~53%压力面弧长处,开槽高度为15%叶高,可以使压气机叶栅总压损失减小7.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气机静叶 平面叶栅 仿鲨鱼鳃开槽 附面层分离 总压损失
下载PDF
工程荷载作用下缓倾角反倾似层状岩质边坡变形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代仲海 胡再强 +1 位作者 尹小涛 吴振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412-418,424,共8页
在反倾层状边坡的破坏机制和稳定性分析方面,由于其稳定性一般较好,系统深入地研究其破坏机制和稳定性的反而不多。以火山岩地层多次火山喷发旋回形成的缓倾角反倾似层状岩质边坡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分析其位移矢量图,揭示边坡的变形... 在反倾层状边坡的破坏机制和稳定性分析方面,由于其稳定性一般较好,系统深入地研究其破坏机制和稳定性的反而不多。以火山岩地层多次火山喷发旋回形成的缓倾角反倾似层状岩质边坡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分析其位移矢量图,揭示边坡的变形破坏机制和稳定性控制要素,利用极限平衡法、矢量和法,评价其稳定性,利用强度折减法分析塑性区的扩展规律,揭示滑动面发展的时间空间规律,结果表明,(1)类似层状反倾岩质边坡的潜在破坏模式为剪切–张拉破坏,滑面形态表现为近似折线状:顺坡向穿过凝灰岩夹层和强风化岩体,后缘通过陡倾结构面;(2)极限平衡法、矢量和法的边坡稳定性综合评价表明边坡浅层稳定性不满足工程稳定性要求,深层稳定性满足工程稳定性要求,且三维矢量和安全系数大于二维结果,是三维效应造成;(3)塑性区扩展揭示滑面的空间发展序列为滑面4、5、3。文中的技术路线和分析方案可用于缓倾角反倾层状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荷载 地震荷载 矢量和方法 反倾似层状边坡 边坡稳定性
下载PDF
半封闭一步热解法制备层状类石墨相C3N4及其性能表征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杭祖圣 谈玲华 +2 位作者 黄玉安 居法银 应三九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73-278,共6页
在半封闭系统中一步热解三聚氰胺,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化学元素分析(EA)、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热解产物的结构和形貌,并用热重分析(TG)和荧光分析(PL)研究了产物的热稳定性和荧光性质... 在半封闭系统中一步热解三聚氰胺,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化学元素分析(EA)、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热解产物的结构和形貌,并用热重分析(TG)和荧光分析(PL)研究了产物的热稳定性和荧光性质。XRD分析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提高,产物由Melem逐步转变为石墨相结构;FTIR和XPS分析结果表明,产物主要由含有大量sp2C—N双键和sp3C—N单键的碳氮结构组成;TEM照片显示产物具有多层结构。研究结果显示,当热解温度达到650℃时,可以获得碳氮量比为0.738的类石墨相结构C3N4。所制备的C3N4起始热分解温度达到700℃,在460 nm具有较大半峰宽的荧光吸收峰。该文研究为大规模制备类石墨相C3N4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氰胺 半封闭 热解 层状类石墨相C3N4
下载PDF
阶梯状黄土路堑高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被引量:13
16
作者 叶万军 折学森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5-78,共4页
根据阶梯状黄土路堑高边坡的特点,假定其滑移面下段为圆弧型,中上段为直线型,上段为垂直型的复合面,利用传统稳定系数的概念,导出阶梯状黄土高边坡稳定性分析表达式。经实际检验,比较符合实际。
关键词 黄土高边坡 层状 稳定性
下载PDF
西南岩溶石山地区地下水资源 被引量:16
17
作者 袁丙华 毛郁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5期46-47,55,共3页
中国西南地区碳酸盐岩大面积连片分布 ,地下水资源总量丰富 ,但分布极不均一 ,存在大片干旱缺水区和石漠化地带。目前开展的可有效利用的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将该区划分为隆起带裸露岩溶分布区、沉降带边缘褶皱构造控制岩溶分布区和断陷... 中国西南地区碳酸盐岩大面积连片分布 ,地下水资源总量丰富 ,但分布极不均一 ,存在大片干旱缺水区和石漠化地带。目前开展的可有效利用的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将该区划分为隆起带裸露岩溶分布区、沉降带边缘褶皱构造控制岩溶分布区和断陷盆地隐伏岩溶分布区。区内岩溶发育和地下水赋存除受岩性、地质构造的控制外 ,还受新构造运动和古溶蚀的影响。岩溶地下水赋存于地表以下浅部岩溶带、构造控制的中部岩溶带和深部古溶蚀带。特殊岩性和古溶蚀形成的似层状岩溶含水层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岩溶石山地区 新构造运动 古溶蚀 似层状含水层 岩溶地下水 地下水资源
下载PDF
菜蛾盘绒茧蜂卵携带的免疫抑制因子 被引量:5
18
作者 白素芬 李欣 +1 位作者 唐柳青 陈学新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87-494,共8页
抑制寄主昆虫的免疫反应是内寄生蜂存活的关键。菜蛾盘绒茧蜂Cotesia vestalis(Haliday)寄生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L.)幼虫后,蜂卵如何逃避和抑制寄主的免疫攻击,尚未得到全面揭示。本文采用电镜技术系统观察了菜蛾盘绒茧蜂卵表面... 抑制寄主昆虫的免疫反应是内寄生蜂存活的关键。菜蛾盘绒茧蜂Cotesia vestalis(Haliday)寄生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L.)幼虫后,蜂卵如何逃避和抑制寄主的免疫攻击,尚未得到全面揭示。本文采用电镜技术系统观察了菜蛾盘绒茧蜂卵表面的超微结构。结果显示:蜂卵表面覆盖有纤维层和絮状的类病毒样纤丝(VLFs),同时携带了含多分DNA病毒粒子(PDV)的萼液。在寄生初期,包裹在蜂卵表面的纤维层和VLFs首先起到保护蜂卵不被小菜蛾血细胞包囊的被动防御作用。随后,PDV发挥主动的免疫抑制作用。通过假寄生手段,证明了菜蛾盘绒茧蜂PDV(CvBV)具有较持久的克服寄主免疫攻击的能力,是主要的免疫抑制因子。在假寄生后连续8d的观察时间内,菜蛾盘绒茧蜂的蜂卵均未被包囊。结果提示,在菜蛾盘绒茧蜂-小菜蛾寄生体系中,菜蛾盘绒茧蜂采取被动防御和主动攻击两种方式应对寄主小菜蛾的免疫攻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蛾盘绒茧蜂 多分DNA病毒 纤维层 类病毒样纤丝 免疫抑制
下载PDF
股骨—人工假体之间的界面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唐六丁 赵为民 李秉哲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12-116,共5页
目的 对股骨—人工假体之间的界面生物力学进行分析。方法 应用非均质层状材料弯曲和扭转理论计算模型 ,定量分析了单足站立相及坐位起立时股骨干在不同假体植入前、后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 由于股骨 -假体界面两边材料性能不同 ,产... 目的 对股骨—人工假体之间的界面生物力学进行分析。方法 应用非均质层状材料弯曲和扭转理论计算模型 ,定量分析了单足站立相及坐位起立时股骨干在不同假体植入前、后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 由于股骨 -假体界面两边材料性能不同 ,产生的较大应力差异是引起界面松动、剥离和损坏的生物力学原因。不同假体的弹性模量不同 ,产生应力遮挡的程度不同。结论 复合材料假体植入后应力遮挡率最低。羟磷灰石表面涂层假体能缓和界面层的应力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 人工假体 功能梯度层状复合材料 界面生物力学 应力遮挡
下载PDF
活性屏离子渗硫工作气压对铝合金表面FeS固体润滑层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乔玉林 胡春华 +2 位作者 马世宁 王长生 杜云峰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3-54,57,共3页
目前,还未见在非钢铁材料表面制备FeS固体润滑层的报道。利用可移动网状活性屏辅助低温离子渗硫技术,在铝合金表面制备了具有固体润滑性能的渗硫层,研究了工作气压对渗硫层的影响,并通过XRD和SEM分析了渗硫层的成分、结构和形貌。结果表... 目前,还未见在非钢铁材料表面制备FeS固体润滑层的报道。利用可移动网状活性屏辅助低温离子渗硫技术,在铝合金表面制备了具有固体润滑性能的渗硫层,研究了工作气压对渗硫层的影响,并通过XRD和SEM分析了渗硫层的成分、结构和形貌。结果表明:随着工作气压的逐渐增大,铝合金表面形成的活性屏离子渗硫层越厚;当工作气压为180 Pa时,铝合金表面能形成灰黑色的、均匀覆盖的、由FeS相与FeS2相组成的活性屏离子渗硫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硫层 网状活性屏 铝合金 润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