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ionic liquid supported CeO_2 nanoparticles-carbon nanotubes composite-enhanced electrochemical DNA-based sensor for the detection of Pb^(2+) 被引量:2
1
作者 Yan Lia Xiao-Rong Liut +3 位作者 Xiao-Hui Ning Can-Can Hnang Jian-Bin Zheng Jun-cai Zhang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SCIE CAS 2011年第4期258-263,共6页
An electrochemical sensor incorporating a signal enhancement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lead (II) ions (Pb2+) was designed on the basis of the thrombin-binding aptamer (TBA) as a molecular recog- nition element a... An electrochemical sensor incorporating a signal enhancement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lead (II) ions (Pb2+) was designed on the basis of the thrombin-binding aptamer (TBA) as a molecular recog- nition element and ionic liquid supported cerium oxide (CeO2) nanoparticles-carbon nanotubes compo- site modification. The composite comprises nanoparticles CeO2, multi-waU carbon nanotubes (MWNTs) and hydrophobic room temperature ionic liquid (RTIL) 1-ethyl-3-methylimidazolium tetrafluoroborate (EMIMBF4). The electrochemical sensors were fabricated by immersing the CeOa-MWNTs-EMIMBF4 modified glassy carbon electrode (GCE) into the solution of TBA probe. In the presence of Pb2+, the TBA probe could form stable G-quartet structure by the specific binding interactions between Pb2+ and TBA. The TBA-bound Pb2+ can be electrochemically reduced, which provides a readout signal for quantitative detection of Pb2+. The reduction peak current is linearly related to the concentration of Pb2+ from 1.0 * 10-8 M to 1.0 * 105 M with a detection limit of 5 * 109 M. This work demonstrates that the CeOz-MWNTs-EMIMBF4 nanocomposite modified GCE provides a promising platform for immobi- lizing the TBA probe and enhancing the sensitivity of the DNA-based sens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CHEMICAL DNA-based sensor lead (II) ion ionic liquid Ce02 nanoparticle Multi-wall Carbonnanotubes
下载PDF
成型膨润土和钛柱撑膨润土对水中Pb^(2+)和氯乙酸吸附及再生 被引量:8
2
作者 陈学青 曹吉林 +1 位作者 侯丽红 谭朝阳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6-40,共5页
针对水中微量铅离子和氯乙酸的脱除,考察了成型膨润土及成型钛柱撑膨润土的吸附性能,得出对铅离子的吸附,成型膨润土、成型钛柱撑膨润土与粉末状活性炭性能相当,而对氯乙酸的吸附前两者要比粉末状活性炭低好多。确定了成型膨润土吸附氯... 针对水中微量铅离子和氯乙酸的脱除,考察了成型膨润土及成型钛柱撑膨润土的吸附性能,得出对铅离子的吸附,成型膨润土、成型钛柱撑膨润土与粉末状活性炭性能相当,而对氯乙酸的吸附前两者要比粉末状活性炭低好多。确定了成型膨润土吸附氯乙酸后可用沸水煮沸30 min的方法再生,成型钛柱撑膨润土吸附氯乙酸后,可用500℃焙烧3 h的方法再生,再生的膨润土循环使用3次后性能降低明显。此外,还测得了成型的膨润土及成型的钛柱撑膨润土吸附铅离子和氯乙酸的等温线,计算出其对铅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4.33 mg/g和15.47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型膨润土 成型钛柱撑膨润土 吸附 铅离子 氯乙酸
下载PDF
外源铅化合物在土壤中的转化 被引量:3
3
作者 任慧敏 王金达 张学林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5-240,共6页
通过培养试验,研究外源铅化合物在黑土、棕壤和草甸土中的转化.结果表明,Pb(NO3)2、PbO、Pb3(CO3)2(OH)2和PbSO4处理的土壤溶解态Pb含量在试验开始时较高,随后迅速降低,逐渐达到平衡状态.PbS处理下,溶解性变化异常可能与PbS氧化有关.不... 通过培养试验,研究外源铅化合物在黑土、棕壤和草甸土中的转化.结果表明,Pb(NO3)2、PbO、Pb3(CO3)2(OH)2和PbSO4处理的土壤溶解态Pb含量在试验开始时较高,随后迅速降低,逐渐达到平衡状态.PbS处理下,溶解性变化异常可能与PbS氧化有关.不同铅化合物在黑土、棕壤和草甸土中的溶解性大小一致,Pb(NO3)2>PbO,Pb3(CO3)2(OH)2>PbSO4>PbS,PbO和Pb3(CO3)2(OH)2处理下土壤溶解态Pb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土壤混合90d后,大部分PbSO4和PbS仍未溶解.pH值和PbS氧化是控制PbS溶解的主导因素.Pb(NO3)2、PbO和Pb3(CO3)2(OH)2溶解性表现为棕壤>黑土>草甸土(P<0.01).Pb(NO3)2处理下Pb2+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其他Pb处理(P<0.01).与土壤混合90d后,Pb(NO3)2和PbO处理下Pb2+所占比例可高达75.23%,这可能与土壤溶液pH值和DOC含量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化合物 土壤 溶解态Pb 自由离子铅 WinHumicV模型
下载PDF
降低电路板表面离子污染值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信安 陈双扣 +3 位作者 高焕方 谢昭明 陈一农 郑国禹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8-39,50,共3页
 针对在线路板生产过程中,线路板表面的离子污染值(IonicContaminationValue)较高,不能满足现代线路板生产的要求。研究了降低表面污染值的方法,通过试验对溶液组成、阳极组成及操作条件等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采用OmegaConductometer和...  针对在线路板生产过程中,线路板表面的离子污染值(IonicContaminationValue)较高,不能满足现代线路板生产的要求。研究了降低表面污染值的方法,通过试验对溶液组成、阳极组成及操作条件等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采用OmegaConductometer和X-ray能谱分析等方法对表面的变化情况进行测试和评价。结果表明,通过降低镀液中Pb2+浓度,增加阳极中Sn的比率,并提高水洗温度后的工艺能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制电路板 锡/铅电镀 电沉积 离子污染值 工艺研究 电迁移 线路板
下载PDF
离子强度对恒电荷土壤胶体吸附Cu^(2+)和Pb^(2+) 的影响 被引量:34
5
作者 杨亚提 张平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66-571,共6页
采用平衡法研究了离子强度、表面电位对恒电荷土壤胶体吸附Cu2+和Pb2+的影响.结果表明,离子强度越小,表面电位越高,土壤胶体对Cu2+和Pb2+的吸附量越大.在离子强度小于1.0mol·kg-1范围内,土壤胶体对C... 采用平衡法研究了离子强度、表面电位对恒电荷土壤胶体吸附Cu2+和Pb2+的影响.结果表明,离子强度越小,表面电位越高,土壤胶体对Cu2+和Pb2+的吸附量越大.在离子强度小于1.0mol·kg-1范围内,土壤胶体对Cu2+和Pb2+的吸附包括静电吸附和专性吸附;离子强度大于1.0mol·kg-1以后,土壤胶体对Cu2+和Pb2+的吸附受专性吸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电荷土壤胶体 离子强度 吸附 铝离子 污染治理 土壤污染 铜离子
下载PDF
醋酸铅在离子液体中溶解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伟 寇元 寇新华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910-912,共3页
通过[bmim]Cl和Pb(OAc)2混合反应后析出PbCl2沉淀,制备得到溶解有醋酸铅的离子液体[bmim]OAc。实验发现,即使使用过量的醋酸铅,PbCl2仍然不能沉淀完全,这表明离子液体中的Pb2+离子并不是以游离形式存在的,而是以配位的形式存在,并且由... 通过[bmim]Cl和Pb(OAc)2混合反应后析出PbCl2沉淀,制备得到溶解有醋酸铅的离子液体[bmim]OAc。实验发现,即使使用过量的醋酸铅,PbCl2仍然不能沉淀完全,这表明离子液体中的Pb2+离子并不是以游离形式存在的,而是以配位的形式存在,并且由离子液体包裹着。因此,醋酸铅在离子液体[bmim]OAc中的溶解度得到增加,平均溶解度达到1 1mmol/ml,最大溶解度达到3 0mmol/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铅 离子液体 溶解机理 研究 1-甲基-3-丁基咪唑氯 溶质结构
下载PDF
离子液体中Pb^(2+)/Pb^(4+)溶质局域结构的EXAFS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伟 寇元 田中庸裕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95-297,共3页
在超稀浓度条件下w[Pb(OAc) 2 ]或w[Pb(OAc) 4] <0 .2 % ,我们使用EXAFS方法对溶解在离子液体中的铅化合物的局域结构进行了研究 .从结果中可以看出 ,Pb(OAc) 4的铅中心在 ( 0 .2 0 0± 0 .0 0 3)nm处有 8个氧近邻 ,而Pb(OAc) 2... 在超稀浓度条件下w[Pb(OAc) 2 ]或w[Pb(OAc) 4] <0 .2 % ,我们使用EXAFS方法对溶解在离子液体中的铅化合物的局域结构进行了研究 .从结果中可以看出 ,Pb(OAc) 4的铅中心在 ( 0 .2 0 0± 0 .0 0 3)nm处有 8个氧近邻 ,而Pb(OAc) 2 的铅中心在 ( 0 .2 2 5± 0 .0 0 3)nm处有 6个氧近邻 .但是溶解在离子液体中的铅化合物均具有较低的配位数 (一般小于 4) ,这显示出离子液体具有较低的配位性能 .另一方面 ,铅中心与最近邻氧的原子间距有较大的变化 .例如 :溶解于 [bmim]PF6 的Pb4+的Pb—O间距为 ( 0 .186± 0 .0 0 5 )nm ,配位数仅为 2 .4,从Fourier变换谱上可清楚地看出有第二配位壳层的贡献 ;溶解于[bmim]PF6 的Pb2 + 的Pb—O间距也明显地小于纯样品中Pb—O的间距 .相比之下 ,溶解于 [bmim ]BF4的铅离子显示出的Pb—O间距与纯样品几乎没有差别 ,对于Pb2 + 为 0 .2 2 3nm ,而对于Pb4+ 为 0 .2 10nm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溶质 局域结构 EXAFS 铅化合物 配位 配位数 铅配合物
下载PDF
铋膜修饰碳离子液体糊电极测定痕量铅离子的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静 王文成 +4 位作者 范钦莉 吴燕 肖江 陈昌杏 孙伟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4期400-403,共4页
将疏水性离子液体N-己基吡啶六氟磷酸盐作为粘合剂和修饰剂,与碳粉混合,然后压制到电极管中制备出一种碳离子液体糊电极(CILE).用预镀铋膜法将铋离子沉积在CILE表面制备的铋膜修饰电极(Bi/CILE)作为工作电极,利用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痕... 将疏水性离子液体N-己基吡啶六氟磷酸盐作为粘合剂和修饰剂,与碳粉混合,然后压制到电极管中制备出一种碳离子液体糊电极(CILE).用预镀铋膜法将铋离子沉积在CILE表面制备的铋膜修饰电极(Bi/CILE)作为工作电极,利用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痕量铅离子.在p H 5.0的HAcNa Ac缓冲溶液中,当富集电位为-1.4 V,富集时间为300 s,铅离子有一个灵敏的阳极溶出伏安峰,峰电位为-0.457 V(vs.SCE),在8.0×10-8mol/L^4.0×10-5mol/L浓度范围内,氧化溶出峰电流与Pb(II)的浓度呈很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05×10-8mol/L,重现性良好,并将该方法成功用于生活自来水样中铅离子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预镀铋膜 阳极溶出伏安法 铅离子 碳糊电极
下载PDF
纳米CeO_2对铅锌尾矿中重金属离子溶出特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许亚丽 陈霏云 +3 位作者 巫秋萍 于岩 林渊标 林晋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35-2139,共5页
铅锌尾矿中含有多种重金属成分,在一定环境下会溶出并造成严重的污染。在对铅锌尾矿品的物相组成、化学成分、重金属离子含量、有机物含量和pH值等基本特性进行表征的基础上,研究了添加纳米CeO_2前后样品在不同pH值下重金属离子的浸出规... 铅锌尾矿中含有多种重金属成分,在一定环境下会溶出并造成严重的污染。在对铅锌尾矿品的物相组成、化学成分、重金属离子含量、有机物含量和pH值等基本特性进行表征的基础上,研究了添加纳米CeO_2前后样品在不同pH值下重金属离子的浸出规律,探究了纳米CeO_2作为尾矿中重金属离子吸附剂的最佳掺量以及pH值对CeO_2吸附重金属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铅锌尾矿中重金属离子的溶出量随着pH值的增大而降低;CeO_2最佳掺量为尾矿质量的0.5%;pH值在5~8之间,CeO_2对各重金属离子均具有较高的吸附率。因此,提出了一种降低铅锌尾矿污染的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CEO2 铅锌尾矿 重金属 离子吸附
下载PDF
在含[BMIM]PF6的电解液中电沉积制备PbO2电极的表征
10
作者 李晓乐 周鸿燕 +2 位作者 张晓杰 王爱菊 刘改云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870-874,共5页
将离子液体[BMIM]PF_6(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添加到250 g/L Pb(NO_3)_2的电解液中,通过阳极电沉积在预制SnO_2+Sb_2O_3中间层的钛网上制备了PbO_2电极(标记为PbO_2 Ⅰ),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加速寿命试验、极... 将离子液体[BMIM]PF_6(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添加到250 g/L Pb(NO_3)_2的电解液中,通过阳极电沉积在预制SnO_2+Sb_2O_3中间层的钛网上制备了PbO_2电极(标记为PbO_2 Ⅰ),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加速寿命试验、极化曲线测量、电催化降解试验等对其进行了表征,并与采用F^-为添加剂时制备的PbO_2电极(标记为PbO_2 Ⅱ)进行对比。结果显示:PbO_2 Ⅰ电极的晶面取向为β(110),晶粒大小均匀,棱角较多,表面平整致密;PbO_2 Ⅰ电极的加速寿命和电极性能稳定期分别为168.8 h和101.2 h。与PbO_2 Ⅱ电极相比,PbO_2 Ⅰ电极在20 g/L Na_2SO_4电解液中的析氧电位高0.12 V,对100 g/L苯酚模拟废水的电氧化降解率和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分别高8个百分点和25个百分点,而能耗低23%。离子液体改变了PbO_2的结晶过程,提高了电极的稳定性和对苯酚的电催化活性,抑制了析氧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铅电极 离子液体 添加剂 催化活性 加速寿命 苯酚 电氧化
下载PDF
Pb、Sr和REE在矿物中的扩散补偿关系及其对扩散系数的预测 被引量:11
11
作者 赵子福 郑永飞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9-94,共26页
对现有实验扩散数据的检查发现 ,不仅 Pb、Sr和 REE元素在不同矿物中存在着扩散补偿关系 ,不同元素在同一矿物或同族矿物中也满足扩散补偿关系。阴离子孔隙度作为矿物内部离子堆积密度的一种量度 ,它与 Pb和 REE扩散活化能之间存在负的... 对现有实验扩散数据的检查发现 ,不仅 Pb、Sr和 REE元素在不同矿物中存在着扩散补偿关系 ,不同元素在同一矿物或同族矿物中也满足扩散补偿关系。阴离子孔隙度作为矿物内部离子堆积密度的一种量度 ,它与 Pb和 REE扩散活化能之间存在负的线性相关性 ,在固定温度下与 Sr扩散系数 (ln DT)之间呈正的线性相关 ,因而可以用于预测元素在矿物中的扩散系数。本文分别采用离子孔隙度法和双补偿法预测了 Pb、Sr和 REE在不同矿物中的扩散系数 ,这些结果与已有的实验数据在实验误差范围内是一致的 ,因此可以应用到与扩散有关的地球化学动力学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偿效应 离子孔隙度法 双补偿法 稀土元素 铅同位素 锶同位素 REE元素 矿物 扩散系数
下载PDF
离子液体萃取电镀废水中铅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范思思 《电镀与环保》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2-65,共4页
制备了三种不同阳离子侧链长度的离子液体[C_nMIM]PF_6(其中n=4、6、8),以它们为萃取剂,以双硫腙为螯合剂,构建了离子液体[C_nMIM]PF_6-双硫腙萃取体系。研究了该萃取体系对含铅废水中Pb^(2+)的萃取性能。研究发现,阳离子侧链增加有利... 制备了三种不同阳离子侧链长度的离子液体[C_nMIM]PF_6(其中n=4、6、8),以它们为萃取剂,以双硫腙为螯合剂,构建了离子液体[C_nMIM]PF_6-双硫腙萃取体系。研究了该萃取体系对含铅废水中Pb^(2+)的萃取性能。研究发现,阳离子侧链增加有利于提高Pb^(2+)的萃取效果。另外,考察了萃取时间、萃取温度、pH值、含铅废水与离子液体的体积比对Pb^(2+)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C_8MIM]PF_6-双硫腙萃取体系对含铅废水中Pb^(2+)的萃取率可达93.5%,并且Pb^(2+)萃取率受pH值影响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双硫腙 电镀废水 萃取率
下载PDF
离子液体对PbO2电极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李晓乐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76-181,共6页
目的提升PbO2电极寿命以及对酚类废水的电氧化催化活性和选择性。方法分别添加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和1-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Emim]BF4)至Pb(NO3)2溶液中,用阳极电积法制备了有SnO2+Sb2O3中间层的P... 目的提升PbO2电极寿命以及对酚类废水的电氧化催化活性和选择性。方法分别添加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和1-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Emim]BF4)至Pb(NO3)2溶液中,用阳极电积法制备了有SnO2+Sb2O3中间层的PbO2电极。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加速寿命实验、线性扫描和循环伏安测试、电氧化降解实验等考察了不同离子液体的电离产物对电极性能的影响,并与采用F-修饰的常规PbO2电极的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离子液体修饰的PbO2电极晶粒结晶度高,晶面取向发生改变,晶粒大小均一度高,表面平整致密、棱角多,电极有效表面积和活性点增多,且[BMIM]PF6修饰的PbO2优于[Emim]BF4修饰的PbO2。[BMIM]PF6修饰的PbO2和F-修饰的PbO2的加速寿命和电极性能稳定期分别为168.8、162.6 h和101.2、69.8 h,析氧电位分别为1.71 V和1.59 V。循环伏安显示,[BMIM]PF6修饰PbO2氧化峰电位更小,氧化峰电流更大,相同条件下,[BMIM]PF6和F-修饰PbO2对p-NP废水的电氧化降解率和有机碳去除率分别为95.7%、87.1%和85.2%、61.5%,而电解槽槽压分别为3.26 V和3.47 V。结论离子液体[BMIM]PF6、[Emim]BF4修饰PbO2电极的结晶度、晶粒均一性、致密性增强,电极活性点增多,且由于两种离子液体电离的离子大小不同,导致对电沉积晶粒的空间位阻不同,使得前者强于后者。晶粒形态和组织结构的差异,使得[BMIM]PF6修饰PbO2对酚类废水的电氧化催化活性、选择性和寿命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铅电极 离子液体 催化活性 电氧化 加速寿命 p-NP
下载PDF
离子液体对废旧印刷线路板中铜、锌、铅的浸出规律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继钦 陈梦君 +1 位作者 张莎 李非凡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32-236,共5页
以离子液体1-丁基磺酸-3-甲基咪唑三氟甲烷磺酸盐([BSO_3HMIm]OTf)为浸出剂,初步研究了WPCBs浸铜过程中锌和铅浸出率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铜、锌的浸出率随着WPCBs粒径的减小、H_2O_2溶液加入量的增大而增大,铜的浸出率随浸出温度... 以离子液体1-丁基磺酸-3-甲基咪唑三氟甲烷磺酸盐([BSO_3HMIm]OTf)为浸出剂,初步研究了WPCBs浸铜过程中锌和铅浸出率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铜、锌的浸出率随着WPCBs粒径的减小、H_2O_2溶液加入量的增大而增大,铜的浸出率随浸出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锌的浸出率受浸出温度影响不大;铅的浸出率受5种因素影响不大,且总体处于较低水平。在WPCBs粒径为0.100~0.250 mm、离子液体加入量为60.0%(φ)、H_2O_2溶液加入量为7.5%(φ)、固液比为1∶15、浸出温度为50℃的条件下,铜、锌、铅的浸出率分别为99.84%,93.25%,22.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印刷线路板(WPCBs) 浸出 离子液体
下载PDF
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对作物的影响 被引量:36
15
作者 罗厚枚 王宏康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427-432,共6页
本文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石灰性土壤中铜、镍、铅、锌复合污染对大豆和水稻的影响,并讨论了离子冲量在表征复合污染的综合效应及污染金属总量控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对于水稻,共存元素协同使产量降低,它们的影响顺序是:铜>锌>镍&... 本文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石灰性土壤中铜、镍、铅、锌复合污染对大豆和水稻的影响,并讨论了离子冲量在表征复合污染的综合效应及污染金属总量控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对于水稻,共存元素协同使产量降低,它们的影响顺序是:铜>锌>镍>铅;对于大豆、铜、铅、锌的存在降低了镍的毒性,影响顺序为:铜>铅>锌>镍,供试元素在作物体内的累积、分布和迁移除了受到本身性质和添加量影响外,还受到元素相互作用的影响,后者的影响很复杂.作物各部位的离子冲量随土壤离子冲量的增大而增大,当离于冲量以“有效态”表示时更有意义,本研究推算出石灰性土壤DTPA提取态离子冲量临界值为2.21m 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大豆 复合污染 离子冲量 土壤 重有色金属
下载PDF
间歇冶炼烟气制酸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飞 《硫酸工业》 CAS 2013年第1期13-15,共3页
针对奥斯麦特铅熔炉烟气流量和浓度呈周期性变化的特点,提出采用一转一吸工艺制酸,然后通过离子液脱硫技术对制酸尾气进行处理。离子液再生解吸出的高纯度二氧化硫液化后储存,需要时气化后加到进入转化器的烟气中,以获得φ(SO2)6%以上... 针对奥斯麦特铅熔炉烟气流量和浓度呈周期性变化的特点,提出采用一转一吸工艺制酸,然后通过离子液脱硫技术对制酸尾气进行处理。离子液再生解吸出的高纯度二氧化硫液化后储存,需要时气化后加到进入转化器的烟气中,以获得φ(SO2)6%以上的稳定烟气,保证制酸系统的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熔炼炉 间歇操作 烟气 硫酸生产 离子液 尾气脱硫
下载PDF
铅-桑色素-曲通x-100荧光光度法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国华 王怀公 文志明 《甘肃科学学报》 1992年第2期47-53,共7页
本文对铅-桑色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曲通x-100荧光体系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在曲通x-100存在下,pH3.40-3.60范围内,铅与桑色素形成荧光配合物(λ_ex/λem=426nm/506nm),检出下限为2X10^(-3)μg/ml,铅量在0-16μg/25ml范围内与荧光... 本文对铅-桑色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曲通x-100荧光体系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在曲通x-100存在下,pH3.40-3.60范围内,铅与桑色素形成荧光配合物(λ_ex/λem=426nm/506nm),检出下限为2X10^(-3)μg/ml,铅量在0-16μg/25ml范围内与荧光强度成正比。铅量为0.2μg/ml时,作11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37%,比较了不同表面活性剂及有机溶剂对荧光反应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定 桑色素 荧光光度法
下载PDF
双硫腙-离子液体萃取-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铅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惠 袁梦倩 韩木先 《甘肃科学学报》 2015年第6期46-49,共4页
以双硫腙鳌合-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体系萃取铅,通过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考察了体系pH值、Pb^(2+)与双硫腙的最佳反应摩尔比、反应物的加入顺序、Pb2+的反洗条件等影响因素,并用该体系方法测定了几种市售银耳中Pb^(2+... 以双硫腙鳌合-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体系萃取铅,通过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考察了体系pH值、Pb^(2+)与双硫腙的最佳反应摩尔比、反应物的加入顺序、Pb2+的反洗条件等影响因素,并用该体系方法测定了几种市售银耳中Pb^(2+)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Pb^(2+)检出限(3s/k)为0.71μg/L,加标回收率范围为98.00%~101.00%,相对标准偏差范围为1.96%~2.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火焰原子吸收法
下载PDF
离子印迹选择性吸附去除碱性蚀刻废液中的铅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红杰 尤楠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582-1588,共7页
采用水热辅助表面印迹技术,制备了铅离子印迹硅胶,利用红外光谱表征了其表面官能团,采用平衡吸附法研究了铅离子印迹硅胶对碱性蚀刻废液中铅的吸附性能和选择脱除能力。结果表明,在298K时,铅离子印迹硅胶对铅的最大吸附量为57.8 mg·... 采用水热辅助表面印迹技术,制备了铅离子印迹硅胶,利用红外光谱表征了其表面官能团,采用平衡吸附法研究了铅离子印迹硅胶对碱性蚀刻废液中铅的吸附性能和选择脱除能力。结果表明,在298K时,铅离子印迹硅胶对铅的最大吸附量为57.8 mg·g^(-1);脱除碱性蚀刻废液中铅时,铅离子印迹硅胶的优选剂量为8 g·L^(-1);在298K时,脱除时间为120 min;铅离子印迹硅胶在碱性蚀刻废液中脱除铅时显示出良好的选择性,铅的脱除率达到97.2%;铅离子印迹硅胶再生5次后,对铅的脱除率仍能达到88%以上;用净化后的碱性蚀刻废液所生产的碱式氯化铜中铅的含量为5.8±2.1 mg·kg^(-1),符合饲料级铜添加剂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印迹 蚀刻废液 吸附 去除
下载PDF
离子钛对苦荞铅胁迫缓解作用初探
20
作者 袁航 张加志 +5 位作者 陈莉雯 游曌 谭霞 李家良 万燕 赵钢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2期139-143,共5页
采用不同浓度离子钛处理对铅胁迫后苦荞幼苗的影响,研究其对苦荞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根系形态、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丙二醛、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及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发现,铅胁迫... 采用不同浓度离子钛处理对铅胁迫后苦荞幼苗的影响,研究其对苦荞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根系形态、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丙二醛、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及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发现,铅胁迫后,与正常浇水组相比苦荞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等降低,抑制苦荞根系伸长;离子钛处理后,与T0+Pb组相比,显著提高苦荞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加强根系生长,促进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含量增加。经初步研究发现,离子钛对缓解铅胁迫具有明显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 离子钛 铅胁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