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umic Acid Effects on Reducing Corn Leaf Burn Caused by Foliar Spray of Urea-Ammonium Nitrate at Different Humic Acid/Urea-Ammonium Nitrate Ratios
1
作者 Xinhua Yin 《Ope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 2024年第3期180-189,共10页
Technologies for reducing corn leaf burn caused by foliar spray of urea-ammonium nitrate (UAN) during the early growing season are limited. A field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humic acid on c... Technologies for reducing corn leaf burn caused by foliar spray of urea-ammonium nitrate (UAN) during the early growing season are limited. A field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humic acid on corn leaf burn caused by foliar spray of undiluted UAN solution on corn canopy at Jackson, TN in 2018. Thirteen treatments of the mixtures of UAN and humic acid were evaluated at V6 of corn with different UAN application rates and different UAN/humic acid ratios. Leaf burn during 1 2, 3, 4, 5, 6, 7, and 14 days after UAN foliar spray significantly differed between with or without humic acid addition. The addition of humic acid to UAN significantly reduced leaf burn at each UAN application rate (15, 25, and 35 gal/acre). The reduction of leaf burn was enhanced as the humic acid/UAN ratio went up from 10% to 30%. Leaf burn due to foliar application of UAN became severer with higher UAN rates. The linear regression of leaf burn 14 days after application with humic acid/UAN ratio was highly significant and negative. However, the linear regression of leaf burn 14 days after application with the UAN application rate was highly significant and positive. In conclusion, adding humic acid to foliar-applied UAN is beneficial for reducing corn leaf burn during the early growing seas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ic Acid Urea-Ammonium Nitrate CORN leaf burn N rate Ratio
下载PDF
Effects of plastic mulching film-induced leaf burning on seedling growth in tobacco cultivation:Different findings beyond conservation view 被引量:2
2
作者 LIN Ying-chao WEI Ke-su +5 位作者 GAO Wei-chang CHEN Yi LIN Ye-chun CHEN Wei LI Hong-xun PAN Wen-ji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6期1327-1337,共11页
Solving high-temperature plastic mulching film-induced leaf burning in the first week during tobacco cultivation would take much time and effort.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growth as well as the leaf sugar and nicotine... Solving high-temperature plastic mulching film-induced leaf burning in the first week during tobacco cultivation would take much time and effort.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growth as well as the leaf sugar and nicotine contents of seedlings with or without leaf burning induced by high-temperature plastic mulching film were tested at two independent sites in 2015 and 2016 to identify the influence of leaf burning on seedling growth.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rowth of seedlings with leaf burning was improved with increased leaf area, leaf number and plant height compared to those without leaf burning, combined with an increased seedling survival rate at two sites in two years. In seedlings with leaf burning, the contents of fructose and glucose increased and peaked at 11:00 and 13:00 in the leaf and root, respectively, with an increased root nicotine content beginning at 13:00, highlighting the signalling role of sugars. Activities of antioxidant enzymes including peroxidase (POD),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and catalase (CAT) were all increased in seedlings with leaf burning. More plant biomass was allocated to roots in seedlings with leaf burning with increased root volume compared to control seedlings, which might facilitate the absorption of water and nutrients from the soil. Our findings demonstrate that high-temperature plastic mulching film-induced leaf burning not inhibited but benefited seedling survival and growth, suggesting that the time and labour-consuming manual plucking of burnt leaves can be avoided during tobacco cultiv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stic mulching film tobacco cultivation leaf burning NICOTINE
下载PDF
秸秆焚烧对白叶枯病稻田中致病菌和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彬浩 陈彦博 +5 位作者 刘荣杰 王冬群 董作珍 狄蕊 王笑 吴愉萍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40-852,共13页
白叶枯病是水稻的重要病害之一。为了解秸秆焚烧对稻田土壤中病原菌和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的影响,从浙江省宁波市水稻白叶枯病暴发区分别采集土壤和稻茬样品,并对采集的样品进行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结果... 白叶枯病是水稻的重要病害之一。为了解秸秆焚烧对稻田土壤中病原菌和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的影响,从浙江省宁波市水稻白叶枯病暴发区分别采集土壤和稻茬样品,并对采集的样品进行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稻茬内致病菌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土壤,秸秆焚烧后土壤中除了速效钾含量显著升高,其他理化特性变化不明显。秸秆焚烧前后致病菌群落多样性总体上差异不明显,但是秸秆焚烧导致稻茬内水稻黄单胞菌(Xanthomonas oryzae)的相对丰度急剧降低。秸秆焚烧后土壤和稻茬内ARGs相对丰度提高,但与秸秆焚烧前差异不显著(P>0.05),而稻茬内移动基因元件(mobile genetic elements,MGEs)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此外,秸秆焚烧后致病菌和ARGs共存网络中正相关连接数占比有所下降。曼特尔(Mantel)分析表明:含水量(r=0.642,p<0.01)、pH值(r=0.582,p<0.05)、总有机碳含量(r=0.325,p<0.05)、总氮含量(r=0.570,p<0.01)和有效磷含量(r=0.311,p<0.05)与土壤ARGs组成密切相关;而溶解有机碳含量(r=0.275,p<0.05)和速效钾含量(r=0.312,p<0.05)与稻茬内ARGs组成相关,且溶解有机碳含量(r=0.201,p<0.05)显著影响稻茬内致病菌群落结构。综上所述,秸秆焚烧降低了稻茬内水稻黄单胞菌的相对丰度,暗示可以通过秸秆焚烧防控水稻白叶枯病;同时,致病菌和ARGs正相关共存关系的减弱和MGEs相对丰度的降低也表明秸秆焚烧可能遏制潜在耐药致病菌的形成。鉴于对土壤生物复合污染影响的复杂性,秸秆焚烧对稻田致病菌和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影响还需要长期定位试验来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焚烧 白叶枯病 致病菌 抗生素抗性基因
下载PDF
高温期间遮阴处理对汝城白毛茶幼龄茶树生长的影响
4
作者 刘伟 樊吉君 +5 位作者 谭吉慧 孙小军 何学军 李小梅 缪有成 周玲红 《中国茶叶》 2023年第7期57-59,共3页
以汝城白毛茶幼龄茶树为试验对象,研究高温下遮阴处理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遮阴处理可有效降低汝城白毛茶幼龄茶树的灼伤株率和单株伤叶率,提高幼龄茶树成活率,并降低后期补苗成本。其中,以8针遮阳网遮阴处理效果最显著,汝城白毛... 以汝城白毛茶幼龄茶树为试验对象,研究高温下遮阴处理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遮阴处理可有效降低汝城白毛茶幼龄茶树的灼伤株率和单株伤叶率,提高幼龄茶树成活率,并降低后期补苗成本。其中,以8针遮阳网遮阴处理效果最显著,汝城白毛茶幼龄茶树灼伤株率和单株伤叶率较不遮阴处理降低57.65、41.77个百分点,成活率提升43.68个百分点,每666.7 m2补苗成本降低58.44%。综上所述,认为在原生境外移植汝城白毛茶幼龄茶树后,加以8针遮阳网进行遮阴处理,可显著提升汝城白毛茶的移栽表现及成本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遮阴 汝城白毛茶 幼龄茶树 灼伤株率 成活率 单株伤叶率
下载PDF
卷烟制丝车间可燃物燃烧特性实验与火灾模拟 被引量:11
5
作者 朱国庆 季经纬 +2 位作者 程远平 顾正洪 张宏琨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51-355,共5页
为了研究大空间卷烟制丝车间可燃物的燃烧特性、火灾增长特点及对安全疏散和钢结构屋顶的影响.进行了着火温度实验、燃烧失重实验和燃烧蔓延实验,用性能化消防设计的方法、运用FDS火灾模拟软件对某大型标准制丝车间进行火灾模拟.结果表... 为了研究大空间卷烟制丝车间可燃物的燃烧特性、火灾增长特点及对安全疏散和钢结构屋顶的影响.进行了着火温度实验、燃烧失重实验和燃烧蔓延实验,用性能化消防设计的方法、运用FDS火灾模拟软件对某大型标准制丝车间进行火灾模拟.结果表明:制丝车间典型可燃物烟叶、烟梗、成品烟丝和输送带的着火温度分别为310,230,240和370℃;燃烧失重速率为1.7-3.1 g/(m2.s;)火焰水平蔓延速率为1-2.3 cm/min;制丝工艺的热释放速率为41.1-98.0kW/m2;制丝工艺火灾模型为慢速发展的t2火;可用的安全疏散时间为2 000 s,能够满足人员安全疏散要求;起火后2 400 s内不会危及钢结构屋顶的结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丝车间 烟叶 燃烧特性 性能化设计 火灾模拟
下载PDF
加热状态下烟草烟气香味成分释放特征 被引量:23
6
作者 霍现宽 刘珊 +4 位作者 崔凯 唐培培 曾世通 孙世豪 宗永立 《烟草科技》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7-45,共9页
为考察烟叶原料在加热状态下的烟气香味成分释放特征,利用实验室加热装置在200℃~500℃下对烤烟(B2F、C3F、X2F)、香料烟(B1、B2)及白肋烟(B2F、C3F)等7种不同类型及部位的烟丝样品进行加热,并对烟气粒相物中的香味成分进行了GC/MS分析... 为考察烟叶原料在加热状态下的烟气香味成分释放特征,利用实验室加热装置在200℃~500℃下对烤烟(B2F、C3F、X2F)、香料烟(B1、B2)及白肋烟(B2F、C3F)等7种不同类型及部位的烟丝样品进行加热,并对烟气粒相物中的香味成分进行了GC/MS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香味成分释放总量及醛酮类、含氮类和脂肪烃类物质释放量显著增大,但加热温度≥400℃时变化不明显。(2)有机酸及呋喃和吡喃类物质释放量先升高后降低,其中有机酸在400℃时释放量最大,呋喃和吡喃类物质在350℃时释放量最大。(3)酚类和芳烃类物质释放量呈增大趋势,加热温度≤300℃时其释放量很小,随后急剧增大,加热温度≥400℃时变化趋缓。(4)加热温度≤350℃时,醛酮类、呋喃和吡喃类物质的单位焦油释放量明显较高,而酚类和芳烃类物质的单位焦油释放量很小;加热温度>350℃时,酚类和芳烃类物质的单位焦油释放量显著增大。(5)不同烟叶类型对加热状态下烟气香味成分释放特征的影响较大,但烟叶部位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 加热非燃烧 烟气 香味成分 释放特征
下载PDF
复方桐叶烧伤油联合改良式负压吸引法治疗慢性难愈合创面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7
作者 汪麟 温绣蔺 +2 位作者 乔丽娜 金鲜珍 曲展 《西部中医药》 2018年第11期90-92,共3页
目的:观察复方桐叶烧伤油联合改良式负压吸引法治疗慢性难愈合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难愈合创面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传统方法清创、换药,治疗组予复方桐叶烧伤油联合改良式负压吸引处理,观察2组患者临... 目的:观察复方桐叶烧伤油联合改良式负压吸引法治疗慢性难愈合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难愈合创面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传统方法清创、换药,治疗组予复方桐叶烧伤油联合改良式负压吸引处理,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Z=-6. 458,P=0. 000),创面愈合时间及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P<0. 05),换药时2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 752,P=0. 08)。结论:复方桐叶烧伤油联合改良式负压吸引治疗慢性难愈合创面具有减少换药次数、促进创面愈合、缓解患者疼痛及费用低廉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愈合创面 慢性 改良式负压吸引 复方桐叶烧伤油
下载PDF
蔗叶粉碎还田对甘蔗螟虫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林兆里 徐金汉 +1 位作者 许莉萍 张华 《中国糖料》 2013年第4期4-6,共3页
根据生产上甘蔗收获期蔗叶处理方法的不同,通过田间试验,测定了蔗叶焚烧和蔗叶粉碎还田对当年宿根蔗的甘蔗螟虫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苗期,甘蔗螟虫以二点螟为主;在甘蔗生长中后期,条螟、黄螟和二点螟混合发生为害,但条螟种群数量最... 根据生产上甘蔗收获期蔗叶处理方法的不同,通过田间试验,测定了蔗叶焚烧和蔗叶粉碎还田对当年宿根蔗的甘蔗螟虫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苗期,甘蔗螟虫以二点螟为主;在甘蔗生长中后期,条螟、黄螟和二点螟混合发生为害,但条螟种群数量最大。与蔗叶焚烧处理相比,蔗叶粉碎还田处理中,螟害导致的螟害株率相当,分别为94.17%和91.39%,但枯心率和螟害节率均显著降低,分别为43.86%、12.29%和17.23%、13.57%,表明蔗叶粉碎还田有利于减轻甘蔗螟虫为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叶 焚烧还田 粉碎还田 甘蔗螟虫
下载PDF
辐射热流作用下树叶样品燃烧特征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王海晖 朱凤 《火灾科学》 CAS CSCD 2013年第1期1-9,共9页
研究植物叶样在外部热辐射和值班火源作用下的燃烧现象特征并探索其成因和物理及化学本质。采用锥形量热仪开展实验,热辐射强度分别设定为35kW m-2、55kW m-2、70kW m-2和85kW m-2。实验样品为针阔叶树种共13种,其含水率在45%至79%间变... 研究植物叶样在外部热辐射和值班火源作用下的燃烧现象特征并探索其成因和物理及化学本质。采用锥形量热仪开展实验,热辐射强度分别设定为35kW m-2、55kW m-2、70kW m-2和85kW m-2。实验样品为针阔叶树种共13种,其含水率在45%至79%间变化。实验表明,样品表现出不同的着火模式,有的为明火,有的则为阴燃,取决于树种和设定的辐射强度。样品出现有焰燃烧现象的最低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在22.3kW m-2至35.6kW m-2之间,反映了形成气相火焰所需最低挥发分质量流率。气相产物CO2产生速率的峰值与PHRR呈高度线性性,表明了不同样品间气相燃烧或固相表面氧化(阴燃燃烧)反应的相似性。进一步分析表明,出现的独特热释放速率尖锐峰形是样品分层特性以及树叶的物理属性和热物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热薄特性的样品表层,在实验初期是接受外部辐射热的主体,其热解的产物是形成气相火焰的物质来源;在其转变为焦炭层后,对辐射热流向内层的渗透具有阻挡作用。建立起来的认识对于评估分层样品的燃烧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阔叶树种 分层树叶样品 燃烧特性 材料燃烧性 锥形量热仪测试
下载PDF
氧疗联合复方桐叶烧伤油在宫颈癌放射性皮炎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熊艳 许小燕 夏为书 《当代医学》 2020年第36期58-61,共4页
目的研究氧疗联合复方桐叶烧伤油在宫颈癌放射性皮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7年10月本科室采用适行调强放疗出现放射性皮炎的宫颈癌患者60例,按患者出现放射性皮炎的日期随机分组,单数日期的患者设为研究组,双数日期的患... 目的研究氧疗联合复方桐叶烧伤油在宫颈癌放射性皮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7年10月本科室采用适行调强放疗出现放射性皮炎的宫颈癌患者60例,按患者出现放射性皮炎的日期随机分组,单数日期的患者设为研究组,双数日期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复方桐油治疗,观察组采用氧疗联合复方桐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和创面愈合时间。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轻度疼痛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重度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氧疗联合复方桐叶烧伤油能提高放射性皮炎的治愈率,缩短放射性皮炎的愈合时间,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疗 复方桐叶烧伤油 放射性皮炎 效果观察
下载PDF
复方桐叶烧伤油在长期不愈合创口换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尹三凤 肖瑾瑛 +2 位作者 吴素蓉 颜宏宇 曾美英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4期99-101,共3页
目的评价复方桐叶烧伤油在长期不愈合创口换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实验组采用复方桐叶烧伤油换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利凡诺纱条换药。结果复方桐叶烧伤油实验组的疗效明显好于利凡诺纱条对照组。结论复方桐叶烧伤油换药可以有效促进... 目的评价复方桐叶烧伤油在长期不愈合创口换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实验组采用复方桐叶烧伤油换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利凡诺纱条换药。结果复方桐叶烧伤油实验组的疗效明显好于利凡诺纱条对照组。结论复方桐叶烧伤油换药可以有效促进长期不愈合创口的愈合,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桐叶烧伤油 利凡诺纱条 长期不愈合创口:换药
下载PDF
南宁地区设施盆栽百合的高效栽培 被引量:2
12
作者 贾蕊 宁云芬 +1 位作者 谭宪 荣涛 《农业研究与应用》 2016年第6期59-62,共4页
通过种植东方百合‘星光’(Starlight Express)、‘娱乐圈’(Entertainer)、‘甜梦’(Souvenir)、‘礼物’(Sunny Azores)、‘粉明星’(Sunny Martinique)等品种,总结了南宁设施盆栽百合在品种选择、种植前准备、水肥管理、主要病虫害... 通过种植东方百合‘星光’(Starlight Express)、‘娱乐圈’(Entertainer)、‘甜梦’(Souvenir)、‘礼物’(Sunny Azores)、‘粉明星’(Sunny Martinique)等品种,总结了南宁设施盆栽百合在品种选择、种植前准备、水肥管理、主要病虫害尤其是叶烧病防治等方面的栽培管理技术,为实际生产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南宁 栽培管理 叶烧病
下载PDF
复方桐叶烧伤油在肛周脓肿术后患者实施阶段性换药的效果评价
13
作者 彭海艳 赫轶男 +2 位作者 谢艳娇 李彤 汤利萍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0年第10期63-65,106,共4页
目的探讨复方桐叶烧伤油在肛周脓肿术后切口换药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行肛周脓肿一期根治术患者80例,按换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术后常规换药,观察组在术后常规换药基础上,依据创面... 目的探讨复方桐叶烧伤油在肛周脓肿术后切口换药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行肛周脓肿一期根治术患者80例,按换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术后常规换药,观察组在术后常规换药基础上,依据创面修复各阶段的病理特点,采用复方桐叶烧伤油实施阶段性换药。比较2组创面愈合情况、愈合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第3周时的创面愈合率为(66.50±13.47)%高于对照组的(47.30±9.78)%(P<0.05),术后第4周时的创面愈合率为(84.66±8.28)%高于对照组的(69.18±10.05)%(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为(27.75±4.46)d,短于对照组的(30.15±4.11)d(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在肛周脓肿术后切口换药中采用复方桐叶烧伤油,依据创面修复各个阶段的病理生理特点,术后分阶段用药,能提高创面愈合效果,缩短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周脓肿术后 复方桐叶烧伤油 切口换药 创面愈合
下载PDF
毛冬青叶浓缩液在轻度烧伤患者中的辅助治疗效果
14
作者 张俊威 江水华 +1 位作者 梁华丽 曾旭钦 《临床医学工程》 2019年第6期763-764,共2页
目的探讨毛冬青叶浓缩液在轻度烧伤患者中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Ⅰ、Ⅱ度烧伤患者3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毛冬青叶浓缩液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 目的探讨毛冬青叶浓缩液在轻度烧伤患者中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Ⅰ、Ⅱ度烧伤患者3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毛冬青叶浓缩液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创面愈合时间、疼痛程度以及并发症。结果干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4.00%(P<0.05)。干预组的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3d、治疗7d、治疗14d的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的感染、瘢痕增生发生率分别为2.00%、2.6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33%、12.00%(P<0.05)。结论毛冬青叶浓缩液用于轻度烧伤患者的辅助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冬青叶浓缩液 烧伤 创面愈合
下载PDF
银离子抗菌功能性敷料联合复方桐叶烧伤油、磺胺嘧啶乳膏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5
作者 黄秦 熊东林 陈欢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27期58-60,共3页
目的观察银离子抗菌功能性敷料联合复方桐叶烧伤油、磺胺嘧啶乳膏治疗糖尿病足(DF)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4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部治疗的DF溃疡患者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为治疗组1、治疗组2和对照组,分别为20、21、21... 目的观察银离子抗菌功能性敷料联合复方桐叶烧伤油、磺胺嘧啶乳膏治疗糖尿病足(DF)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4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部治疗的DF溃疡患者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为治疗组1、治疗组2和对照组,分别为20、21、21例。治疗组1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桐叶烧伤油、磺胺嘧啶乳膏换药;治疗组2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银离子抗菌功能性敷料、磺胺嘧啶乳膏、复方桐叶烧伤油换药;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常规外科换药。观察三组DF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2溃疡面积缩小程度、肉芽覆盖程度显著高于治疗组1、对照组(P<0.05),治疗组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痊愈率明显高于治疗组1、对照组(P<0.05),治疗组1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离子抗菌功能性敷料联合复方桐叶烧伤油、磺胺嘧啶乳膏治疗DF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磺胺嘧啶乳膏 银离子敷料 复方桐叶烧伤油
下载PDF
桑卷叶枯病病原菌的形态特征与分离培养条件 被引量:1
16
作者 谈顺友 李章宝 +3 位作者 王明 黄仁志 何行健 刘昌文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61-564,共4页
桑卷叶枯病是桑树的主要真菌病害之一。采用常规的微生物学试验方法观察病原菌桑单胞枝霉菌(Hormodendrummori Yendo)的形态并研究病原菌的分离培养条件。结果表明,病原菌在PDA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形成白色圆形凸状菌落,并能产生大量的暗... 桑卷叶枯病是桑树的主要真菌病害之一。采用常规的微生物学试验方法观察病原菌桑单胞枝霉菌(Hormodendrummori Yendo)的形态并研究病原菌的分离培养条件。结果表明,病原菌在PDA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形成白色圆形凸状菌落,并能产生大量的暗蓝褐色分生孢子梗和淡灰色分生孢子;菌丝的生长温度为8~40℃,产生分生孢子的温度为10~38℃,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50~55℃,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产生的最适温度为25~30℃;适合菌丝生长的pH为4.5~11.0,最适pH为6~7;相对湿度大有利于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的产生与萌发;连续光照可促进产孢。以上结果信息可供研究桑卷叶枯病病原菌的危害特点和建立病害的有效防治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卷叶枯病 桑单胞枝霉菌 形态 培养基 温度 湿度 PH值
下载PDF
复方桐叶烧伤油联合护理干预治疗ICU患者失禁性皮炎应用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郑玲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30期149-151,共3页
目的观察复方桐叶烧伤油联合护理干预治疗ICU患者失禁性皮炎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ICU收治的失禁性皮炎患者60例,依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普通护理干预组(对照组,n=30)和复方桐叶烧伤油联合护理干预组(实验组,n... 目的观察复方桐叶烧伤油联合护理干预治疗ICU患者失禁性皮炎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ICU收治的失禁性皮炎患者60例,依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普通护理干预组(对照组,n=30)和复方桐叶烧伤油联合护理干预组(实验组,n=3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愈合时间、皮炎复发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0.0%(27/30)显著高于对照组60.0%(18/30)(P<0.05),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皮炎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桐叶烧伤油联合护理干预治疗ICU患者失禁性皮炎应用效果较普通护理干预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桐叶烧伤油 护理干预 ICU 失禁性皮炎
下载PDF
百合的叶烧生理现象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茹云 陈元 《云南林业科技》 2000年第1期30-32,共3页
在工厂化栽培条件下 ,通过对 4个种系 15个百合品种不同种球规格和种植季节叶烧指数的测定 ,分析了种系间、品种间的生长差异 ,初步揭示了百合种系、各个品种、以及不同种球规格和种植季节与发生百合叶烧生理现象的关系及控制叶烧现象... 在工厂化栽培条件下 ,通过对 4个种系 15个百合品种不同种球规格和种植季节叶烧指数的测定 ,分析了种系间、品种间的生长差异 ,初步揭示了百合种系、各个品种、以及不同种球规格和种植季节与发生百合叶烧生理现象的关系及控制叶烧现象的基本要素 ,为百合切花的良种选育和栽培管理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叶烧生理现象 种系 习性 种植季节
下载PDF
复方桐叶烧伤油在大面积烧伤残余创面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温珍华 黄爱萍 +1 位作者 刘琴 刘少良 《当代医学》 2022年第14期89-92,共4页
目的 探讨复方桐叶烧伤油在大面积烧伤残余创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9月本院收治的60例大面积烧伤残余创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利福平胶囊粉剂治疗,观察组... 目的 探讨复方桐叶烧伤油在大面积烧伤残余创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9月本院收治的60例大面积烧伤残余创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利福平胶囊粉剂治疗,观察组给予复方桐叶烧伤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2周后创面细菌阴转率、临床指标(疼痛评分、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创面细菌阴转率(66.67%)高于对照组(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桐叶烧伤油应于大面积烧伤残余创面患者,可显著改善其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疼痛,提高细菌阴转率,促进创面早期愈合,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桐叶烧伤油 大面积烧伤 残余创面 细菌阴转率
下载PDF
东方百合索邦叶烧发生情况调查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扬 杨春起 李邱华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4年第11期78-80,共3页
为降低东方百合索邦发生叶烧的概率,对鳞茎周长、鳞茎储存时间、易感病时期土壤平均温度与百合叶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储存时间相同,鳞茎的周长越长,越易发生叶烧;鳞茎周长相同时,种球的储存时间越长,越易发生叶烧;在百合... 为降低东方百合索邦发生叶烧的概率,对鳞茎周长、鳞茎储存时间、易感病时期土壤平均温度与百合叶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储存时间相同,鳞茎的周长越长,越易发生叶烧;鳞茎周长相同时,种球的储存时间越长,越易发生叶烧;在百合生长的关键时期,土壤温度长期偏低,尤其是长期低于12℃,易发生叶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百合 索邦 叶烧 发病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