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山西芦芽山14种常见灌木生物量模型及生物量分配
被引量:43
- 1
-
-
作者
罗永开
方精云
胡会峰
-
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
出处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5-125,共11页
-
基金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0503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470498)
-
文摘
灌木生物量模型是估算灌木生物量的重要方法,而灌木生物量在各器官间的分配是其适应周围环境的重要体现。基于对山西芦芽山地区14种常见灌木的各器官(根、茎和叶)、地上和总生物量,以及基径、树高、冠幅的测定,建立了各器官、地上及总生物量的最优估算模型,探究了各器官生物量与总生物量(如叶质比、茎质比及根质比)及地上-地下生物量(根冠比)的关系。结果表明:(1)总体而言,幂函数和线性函数对这些灌木生物量的估测效果较好。(2)生长低矮、分枝数多的灌木种采用冠幅面积估测生物量效果较好;生长直立或分枝数少的灌木种采用总基径的平方与茎干高度乘积估测生物量效果较好;其他介于两者之间的灌木种采用冠幅体积估测生物量效果较好。(3)14种灌木的平均根冠比是0.61,叶质比0.17,茎质比0.48,根质比0.35;此外,带刺灌木种除叶质比显著大于不带刺灌木种外,茎质比、根质比和根冠比都显著小于不带刺灌木种。
-
关键词
灌木
生物量
芦芽山
叶质比
根冠比
-
Keywords
shrub
biomass
Mountain Luya
leafbiomass fraction
root/shoot ratio
-
分类号
Q948.1
[生物学—植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