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土小说更新的双重逻辑与路径 被引量:1
1
作者 雷鸣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1-140,共10页
乡村和乡村生活始终存在,中国乡土小说不可能消亡,但须不断地转型与更新。更新的历史逻辑在于,百年乡土小说形成的几种传统叙事范式未能切近乡村与农民,表现为叙述视角的“他者化”、叙述方式的“工具化”、叙述模式的同质化,农民形象... 乡村和乡村生活始终存在,中国乡土小说不可能消亡,但须不断地转型与更新。更新的历史逻辑在于,百年乡土小说形成的几种传统叙事范式未能切近乡村与农民,表现为叙述视角的“他者化”、叙述方式的“工具化”、叙述模式的同质化,农民形象匮缺主体性等。更新的现实逻辑在于,“乡土中国”已经裂变为市场时代的“后乡土中国”,农民、村庄、城乡关系等均发生了深刻变迁。新的时代感觉结构,自然孕育着新的乡土话语表达,未来乡土小说可在乡土文明价值认知、理解乡村新变趋势、城乡关系、叙事伦理、农民形象等五个维度进行更新,从而在主题凝练、人物塑造、叙事模式、美学面向、结构策略等方面发展和衍生更多新的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小说 更新 后乡土中国 城乡关系 叙事伦理 农民形象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三农”短视频生产的现实审思
2
作者 邓登瑶 《天府新论》 2024年第4期115-125,158,共12页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数字乡村建设成为乡村振兴的战略突破口。当前,乡村媒介生态正在发生变化,新兴媒体嵌入,短视频生产模式转变,农民“出场”,乡村“回归”,作品呈现出多样化、差异化和专业化的趋势,改变了对“三农”的叙事书写...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数字乡村建设成为乡村振兴的战略突破口。当前,乡村媒介生态正在发生变化,新兴媒体嵌入,短视频生产模式转变,农民“出场”,乡村“回归”,作品呈现出多样化、差异化和专业化的趋势,改变了对“三农”的叙事书写,构建起了崭新的乡村话语体系。“三农”短视频以其丰富的内容带来了一场饕餮盛宴,让乡村空间变得“可视”,与数字信息时代在时空场域交叠重合。然而,伴随“三农”题材短视频的蓬勃发展,在利益的驱动下,生产主体竞争加剧,商业机构与农民个体在生产资源、技术水平等方面存在失衡问题;生产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一味追求流量变现、不惜哗众取宠的“审丑”现象,忽视了直播助农带货的可持续性;生产内容的同质化、碎片化更是遮蔽了真实、多元、立体的新农村图景。因此,“三农”短视频生产要坚持“导向为魂”,以正确价值观为引领,加大政策支持和主流媒体介入,形成多元媒介融合发展;做到“内容为王”,加强对短视频平台的监管,重塑“三农”形象,展现农村美好图景,提升乡村文化认同;立足“创新为要”,完善生产营销模式,以“短视频+”策略带动乡村产业发展,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使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齐头并进,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以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农”短视频 乡村振兴 媒介形象 数字乡村
下载PDF
镜像、想象与互文:农民画中农民形象变迁的视觉修辞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莉 《艺术传播研究》 2023年第5期37-50,共14页
中国农民画记录着近七十年的社会变迁,也隐含着基层群众反观自身的方式。通过考察在农民画传播历程中有代表性的江苏邳县农民画、陕西户县农民画、上海金山农民画及全国农民画展作品中的农民形象,可以发现中国农民画的“家”“族”符号... 中国农民画记录着近七十年的社会变迁,也隐含着基层群众反观自身的方式。通过考察在农民画传播历程中有代表性的江苏邳县农民画、陕西户县农民画、上海金山农民画及全国农民画展作品中的农民形象,可以发现中国农民画的“家”“族”符号特色明显。结合文本分析及对农民画家的深度访谈,可知创作者以镜像、想象及互文等修辞策略在作品中隐含了国家的在场,表现了家人、族人与国家的命运是不可切割的共同体。研究农民画中农民形象的视觉修辞,有助于理解中国农民画及其传播的独特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画 农民形象 镜像 想象 图文互译
下载PDF
批评话语分析视域下的中国农民形象研究——以《人民日报》“三农”报道为例
4
作者 黄加振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40-47,共8页
采用语料库方法,依据批评话语分析理论,从高频词、关键词和“农民”的搭配词等角度,分析了《人民日报》“三农”报道话语所塑造的中国农民形象。研究表明,《人民日报》“三农”报道话语塑造的中国农民既有依靠土地、种植农产品的传统农... 采用语料库方法,依据批评话语分析理论,从高频词、关键词和“农民”的搭配词等角度,分析了《人民日报》“三农”报道话语所塑造的中国农民形象。研究表明,《人民日报》“三农”报道话语塑造的中国农民既有依靠土地、种植农产品的传统农业经营主体形象,又有规模化、专业化、企业化和规范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象,其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象更为凸显。它既构建了中国农民居住在农村、从事农业的“三农”经营主体形象和国民经济经营主体形象,又塑造了他们弱势群体经济形象和获益后的受益者形象以及以“培训”为途经的新型职业农民形象。文章认为这些特征及其形象的形成是中国社会现实问题的反映,也与中国政府正视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政策举措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话语分析 《人民日报》 “三农” 中国农民形象
下载PDF
新时代乡土小说青年农民形象论
5
作者 韩蕊 刘佳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88-94,共7页
进入新时代,乡土小说中的青年农民形象较此前发生了不小变化。离乡者、返乡者和守土者都出现一些新质,知识水平的提高使青年农民具有了更强的生存能力,整体形象也更为丰富多样,其中女性青年的主体意识亦有增强。这些青年农民形象提高了... 进入新时代,乡土小说中的青年农民形象较此前发生了不小变化。离乡者、返乡者和守土者都出现一些新质,知识水平的提高使青年农民具有了更强的生存能力,整体形象也更为丰富多样,其中女性青年的主体意识亦有增强。这些青年农民形象提高了乡土文学反映生活的真实度和纵深度,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创作者及学界关注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乡土小说 青年农民形象 新变
下载PDF
短视频中的贵州乡村形象研究——基于抖音平台
6
作者 朱鸿儒 陈薇 +1 位作者 张路遥 朱永富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16期57-61,共5页
新媒介环境下,贵州乡村的形象发生了巨大变化。该文选择了目前国内短视频软件中用户数量最多且活跃度最高的抖音为研究平台,以贵州三农短视频为研究对象,以内容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从人物、环境、文化3个维度探究贵州乡村新媒介形象,... 新媒介环境下,贵州乡村的形象发生了巨大变化。该文选择了目前国内短视频软件中用户数量最多且活跃度最高的抖音为研究平台,以贵州三农短视频为研究对象,以内容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从人物、环境、文化3个维度探究贵州乡村新媒介形象,发现存在以下形象:勤劳致富、治理有序的乡民形象;发展向好、宁静秀美的环境形象;绚丽多彩、乡风文明的文化形象。基于形象内涵,该文进一步梳理出构建路径:一是横向上的多元叙事视角与独特形式;二是纵向上的时间维度展现历史变迁。最后挖掘贵州乡村新媒介形象传播产生的经济、社会、生态和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 贵州 乡村 抖音 三农 形象
下载PDF
新时期乡土小说中的农民形象谱系及其文化内涵 被引量:5
7
作者 施学云 邓仁英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90-94,共5页
由于多元文化思潮的深刻影响,作为新时期乡土小说的主体形象,农民形象审美特征及其文化内涵丰厚充盈。依据其自身审美内涵的差异性,农民形象谱系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类型:文化表征型、现实镜像型和生存喻指型。文化表征型农民形象源于作家... 由于多元文化思潮的深刻影响,作为新时期乡土小说的主体形象,农民形象审美特征及其文化内涵丰厚充盈。依据其自身审美内涵的差异性,农民形象谱系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类型:文化表征型、现实镜像型和生存喻指型。文化表征型农民形象源于作家文化批判与重建的强烈诉求,农民的文化能指意味愈趋明显。现实镜像型农民形象则折射出现实乡村变革对于农民传统文化心理的改变与塑造,农民与土地的矛盾冲突成为作家的叙事焦点。生存喻指型农民形象突出农民的生存意识,彰显出作家以自由自在的乡村文化心态和自足自立的乡村民间生存原则对抗意识形态同化改造乡村的文化意图。随着时代文化语境的迁移,农民形象谱系及其文化内涵必然会产生新质,克服当前农民叙事缺陷也成为作家必须直面的现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小说 农民形象 审美特质 文化内涵
下载PDF
《创业史》对农民的描写及其知识分子趣味 被引量:7
8
作者 吴进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31,共10页
《创业史》对农民的描写及其体现出来的知识分子趣味在中国20世纪文学的发展中具有转折性的意义。这种意义首先在于它对农民描写的真实性,是对五四乡土文学、左翼文学的农村叙事和以赵树理为代表的解放区文学的超越。其次,在于它对"... 《创业史》对农民的描写及其体现出来的知识分子趣味在中国20世纪文学的发展中具有转折性的意义。这种意义首先在于它对农民描写的真实性,是对五四乡土文学、左翼文学的农村叙事和以赵树理为代表的解放区文学的超越。其次,在于它对"五四"以后现代知识分子趣味的继承和一种新型革命知识分子趣味的尝试。《创业史》中知识分子创作主体与被描写的农民形象间距离的调整使它参与建构了一套合乎主流意识形态要求的新型叙述话语和一个具有深远影响力的叙事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史》 柳青 农民形象 知识分子趣味
下载PDF
农村宅基地退出农户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四川省典型地区的调研数据 被引量:6
9
作者 李敏 冯月 唐鹏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5-54,共10页
借鉴顾客满意度指数分析框架,构建农村宅基地退出农户满意度影响因素模型,并应用四川省典型地区的农户调研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分析表明:农户满意度主要取决于农户对宅基地退出的感知质量和感知价值,地方政府形象尤其村... 借鉴顾客满意度指数分析框架,构建农村宅基地退出农户满意度影响因素模型,并应用四川省典型地区的农户调研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分析表明:农户满意度主要取决于农户对宅基地退出的感知质量和感知价值,地方政府形象尤其村委会形象对农户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直接影响,可靠性、合理性、宣传与参与度以及家庭资源禀赋通过影响农户的感知质量对农户满意度产生正向间接影响,农户满意度对农户的政策认同和农户抱怨分别有显著的正向和负向影响。因此,应完善农村宅基地退出政策及配套制度以提高农户宅基地退出的经济社会净福利,加强地方政府尤其是村委会廉政、勤政建设以改善政府形象,完善政策执行机制、规范政策执行行为以提高农户的政策感知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宅基地退出 农户满意度 感知质量 感知价值 政府形象 政策执行
下载PDF
主流媒体对政府议程的宣传报道研究——以近30年《人民日报》头版塑造的农民个体形象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仕勇 孙国徽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94-102,共9页
中国农民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一直备受社会和媒体关注。以1979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人民日报》头版农民个体形象报道为样本,笔者发现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人民日报》作为宣传和解读农村政策的主流媒体,对农民个体形象塑造... 中国农民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一直备受社会和媒体关注。以1979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人民日报》头版农民个体形象报道为样本,笔者发现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人民日报》作为宣传和解读农村政策的主流媒体,对农民个体形象塑造的密度,与国家对农村进行议程设置的强度正相关;以正面宣传为主,对农民个体形象的塑造总体上看以爱国奉献、勤劳智慧两种形象最为突出,但波动幅度也相对较大;所用体裁以消息为主,将普通农民置于报道主体位置。同时,《人民日报》关于农民个体形象的塑造也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过于强调政治性;过于强调正面宣传,一定程度上忽视农民弱势形象的实际;报道大多涉及公共领域,忽略农民生活中的私人领域。笔者提出主流媒体报道农民形象,应坚持正面宣传和传播正能量为主,但必须紧密结合农民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应主动服务好政府议程,但必须尊重农民在中国社会各阶层中的实际地位和诉求;应宣传农民在改革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但必须遵循新闻规律,做到政治性与新闻性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日报 农民个体形象 议程设置 宣传 新闻报道
下载PDF
大学生心目中的农民形象调查 被引量:1
11
作者 田录梅 张丽军 李双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年第3期45-48,共4页
采用自编问卷调查了782名大学生对农民形象的看法。结果显示,大学生总体上对农民形象的看法比较积极,但相比农村大学生,城镇大学生对农民形象的看法比较刻板和消极,他们在某些正性项目(如勤劳、质朴、忠厚善良等)上更多持否定意见,而在... 采用自编问卷调查了782名大学生对农民形象的看法。结果显示,大学生总体上对农民形象的看法比较积极,但相比农村大学生,城镇大学生对农民形象的看法比较刻板和消极,他们在某些正性项目(如勤劳、质朴、忠厚善良等)上更多持否定意见,而在一些负性项目(如安贫守困、头脑简单、不善思考等)上更多持认同看法。相比男生,女生更反对农民是"逆来顺受"、"不愿冒险、明哲保身"、"知足常乐"和"贪小求全、不计效益"等看法;随着年龄增长,大学生越来越认同农民是"生活艰苦"的。其他看法及总分上均无显著的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农民形象 调查
下载PDF
梁鸿乡土书写中的农民身份认同问题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姬亚楠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57-160,共4页
梁鸿的作品以平实而又深沉的叙述,揭示了现代化进程中乡村的破败、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人们精神世界的失衡,以及作家对农民身份认同问题的深刻反思。作品中新、老两代农民的身份认同存在巨大差异:老一代农民认同自己的"农民"身... 梁鸿的作品以平实而又深沉的叙述,揭示了现代化进程中乡村的破败、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人们精神世界的失衡,以及作家对农民身份认同问题的深刻反思。作品中新、老两代农民的身份认同存在巨大差异:老一代农民认同自己的"农民"身份,新一代则抗拒认同"农民"身份。新一代农民努力探寻出路却又无路可走,回不去又留不下的窘境,使他们陷入"双重边缘人"身份的尴尬境地。要摆脱这种困境,必须进行农民主体价值及伦理文化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鸿 农民形象 身份认同 价值重建
下载PDF
构建完整的中国农民形象——赵本山1995—2000年系列小品解读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开举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6期20-25,共6页
传统中国文化作品充满了对农民负面形象的构建,而1995—2000年间赵本山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连续推出的六个以农民生活为题材的喜剧小品却从正面入手,充分展示了中国农民形象的阳光面,重塑了一系列正面的农民形象,在中国文化作品... 传统中国文化作品充满了对农民负面形象的构建,而1995—2000年间赵本山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连续推出的六个以农民生活为题材的喜剧小品却从正面入手,充分展示了中国农民形象的阳光面,重塑了一系列正面的农民形象,在中国文化作品中独树一帜。这些小品中突出的语言和文化策略——幽默、依附性、颠覆性和对农民生活的美化也使我们对中国农民有了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本山 中国农民形象 大众文化 话语能力 文化策略 语言策略
下载PDF
“新时期”油画农民形象的三段演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丁涛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8-31,共4页
本文通过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油画家笔下农民形象的梳理,归纳出三个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并进而阐明现实主义油画人物创作关心农村题材、关爱农民生活、塑造农民形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 新时期 油画创作 农民形象 关爱民生
下载PDF
论当下“农民工”形象的“农民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俞春玲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62-67,共6页
"农民工"问题之所以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突出问题,与其来自乡土有很大关系。文章从复杂的性格因素、尴尬的身份认同、对土地的矛盾情感及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冲突四个方面入手,探讨当下"农民工"形象的"农民性&... "农民工"问题之所以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突出问题,与其来自乡土有很大关系。文章从复杂的性格因素、尴尬的身份认同、对土地的矛盾情感及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冲突四个方面入手,探讨当下"农民工"形象的"农民性",进而观照被"类型化缺陷"论调所遮蔽的诸多作品的丰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形象 农民性
下载PDF
“污名化”视角下我国失地农民的媒介镜像探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何秋红 杨芷若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185-188,共4页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目前我国媒体对失地农民的报道有"污名化"的倾向,再加上失地农民主体并没有积极参与媒介,导致其在社会中常被称为"沉默的一群",他们的真实生存状...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目前我国媒体对失地农民的报道有"污名化"的倾向,再加上失地农民主体并没有积极参与媒介,导致其在社会中常被称为"沉默的一群",他们的真实生存状况并不被社会大众了解。本文旨在借助污名化理论,分析失地农民的媒介镜像,探寻媒介镜像的成因,试图为解决失地农民问题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媒介镜像 污名化
下载PDF
危机中的变革:大跃进后国家形象的重塑——以国家企业与农民的关系为中心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飞龙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64-68,共5页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国家与农民关系上,农民所面对并不是抽象的国家权力与国家形象,而是代表国家权力和利益的实体。从个体上讲,农民所面对是半行政方式的乡村基层干部;从机构上讲,农民所面对的是国营商店、信用社、供销社等国营和集体企...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国家与农民关系上,农民所面对并不是抽象的国家权力与国家形象,而是代表国家权力和利益的实体。从个体上讲,农民所面对是半行政方式的乡村基层干部;从机构上讲,农民所面对的是国营商店、信用社、供销社等国营和集体企业。后者则是文章所概括的国家企业,是国家政策的执行载体,大跃进高潮时国家形象一度受到严重影响,为了缓解这种危机,国家对国家企业进行了一系列政策调整,缓解了大跃进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基本达到了国家形象重塑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 农民 供销合作社 形象 重塑
下载PDF
当代乡土小说农民形象审美风格的流变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宗龙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2期95-97,共3页
改革开放以来,新时期思想浪潮给文化发展营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而农民形象的刻画在传承千百年来的古老特质之外,还出现了与众不同的新质。本文以当代乡土小说中农民形象的塑造为切入点,全面分析在思潮开放与政治动荡的特殊语境中,农民... 改革开放以来,新时期思想浪潮给文化发展营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而农民形象的刻画在传承千百年来的古老特质之外,还出现了与众不同的新质。本文以当代乡土小说中农民形象的塑造为切入点,全面分析在思潮开放与政治动荡的特殊语境中,农民形象所具有的特殊审美内涵及其审美特征的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小说 农民形象 审美风格
下载PDF
试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农民形象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江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84-92,共9页
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农民形象,应该把他们置于整个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格局中加以多方面的考察。这样我们就可以发现:阿Q、闰土、祥林嫂是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批展示国民性弱点的农民形象;朱老忠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 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农民形象,应该把他们置于整个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格局中加以多方面的考察。这样我们就可以发现:阿Q、闰土、祥林嫂是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批展示国民性弱点的农民形象;朱老忠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农民英雄典型;梁三老汉、严志和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体现社会变革时期农民犹豫、纠结心态的典型;李双双、张腊月、吴淑兰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批农民妇女主人翁形象。这些农民形象都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但又栩栩如生,这是由作家的创作思想和生活体验所造成的。这些农民形象绝不仅仅是文学形象本身,而且还是中国现当代作家心智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 农民形象 性格核心 文化内涵 文学史意义
下载PDF
描述与隐喻的乡土图缘——腾冲农民画乡土意象的存在与表达 被引量:1
20
作者 祝立业 《河池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115-118,共4页
相较于其他地方的农民画,腾冲农民画有着自身的一些特点。基于地缘文化上的具象观照与族缘、情缘上的抽象体察,腾冲农民画的意象在自然物象与象征隐喻上都体现了这块土地所附着的乡土意味,成为一种图缘,以美术语言的形式存在与生长于农... 相较于其他地方的农民画,腾冲农民画有着自身的一些特点。基于地缘文化上的具象观照与族缘、情缘上的抽象体察,腾冲农民画的意象在自然物象与象征隐喻上都体现了这块土地所附着的乡土意味,成为一种图缘,以美术语言的形式存在与生长于农民画者的心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腾冲农民画 乡土意象 描述性存在 隐喻性表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