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7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刑事案例指导制度统一法律适用的机制完善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翔 《东方法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9-188,共10页
案例指导制度的功能定位在于统一法律适用。法教义学的理论供给缺位、司法解释的抽象性、新兴的疑难案件和传统的边缘案件都可能给法律的统一适用造成阻碍,而案例指导制度对这些阻碍因素均有化解作用。指导性案例的生命力在于其所建议... 案例指导制度的功能定位在于统一法律适用。法教义学的理论供给缺位、司法解释的抽象性、新兴的疑难案件和传统的边缘案件都可能给法律的统一适用造成阻碍,而案例指导制度对这些阻碍因素均有化解作用。指导性案例的生命力在于其所建议的处理方案的优越性,不应赋予其强制效力。为实现该制度的应然的功能定位,指导性案例必须具备翔实的说理。此外,还应当以“统一法律适用”为准绳,优化当前指导性案例的选编制度以及相关的配套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指导制度 法律适用 强制适用 选编制度 疑难案件 法教义学
下载PDF
数字化创业叙事与社会创业合法性获取——博迅案例研究
2
作者 胡海波 位鹏 周洁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22,共11页
利用创新手段解决社会问题的社会创业模式逐渐成为有效方式。作为承担社会责任、创造社会价值的主体,社会企业兼具社会性与创新性双重特点,这也导致其面临更大的合法性难题。同时,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创业叙事具有数字化特点和新叙事形式... 利用创新手段解决社会问题的社会创业模式逐渐成为有效方式。作为承担社会责任、创造社会价值的主体,社会企业兼具社会性与创新性双重特点,这也导致其面临更大的合法性难题。同时,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创业叙事具有数字化特点和新叙事形式,但是现有研究缺乏对数字化创业叙事内涵与外延的探讨。以此为基础,聚焦无人机灭火行业的社会创业,通过对博迅汽车有限公司的探索性单案例研究,深入解读数字化创业叙事对社会创业外部合法性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创业叙事在叙事手段、叙事速度和叙事范围上呈现不同的数字化叙事形式;合法性接纳度涵盖合法性接纳障碍、合法性接纳程度、合法性接纳周期三方面,它们具有不同重要性;数字化创业叙事与社会创业合法性获取关系呈现“跨越—培育—挑战”的动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创业叙事 合法性接纳度 社会创业合法性 案例研究
下载PDF
图文互生:晚明公案小说的图像叙事与知识传播
3
作者 崔蕴华 王怡然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9-99,共11页
晚明时期公案小说密集刊刻,其中的图像形式可分为“图文分离”式和“上图下文”式,它们既是民间书坊营销的巧妙策略,亦是民众审美图式的视觉化呈现。首先,公案小说中的全页图像有再现更有装饰,呈现出案件审理的不同层面,还原了某些重要... 晚明时期公案小说密集刊刻,其中的图像形式可分为“图文分离”式和“上图下文”式,它们既是民间书坊营销的巧妙策略,亦是民众审美图式的视觉化呈现。首先,公案小说中的全页图像有再现更有装饰,呈现出案件审理的不同层面,还原了某些重要的案发场景,一些图像的精美线条与山水的虚实呈现也彰显某种独特的艺术审美享受;其次,晚明公案小说是民间书坊“上图下文”形式的最后辉煌与兴盛。上图下文中的图像较为简单粗糙,但是其优势则为叙述的视觉连续性,这使得图像超越了对情节的简单复现,而是在知识实践基础上的典故视觉化。同一故事不同版本的图像选择呈现不同的视觉叙事策略和图像正义;再次,晚明公案小说因大量案件涉及法律器物而对相关图像有细致丰富之呈现,并明晰了不同刑具所适用的审讯、监禁与刑罚等不同司法场景,发挥了传播法律知识和提升民众法律知识水平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案小说 图像 上图下文 图像叙事 法律器物 知识传播
下载PDF
基于案例推理的法律人工智能建模——以海波案例系统的法律解析为中心
4
作者 王彬 赵泽 《时代法学》 2024年第2期44-59,共16页
案例推理系统采取符号主义的路径进行法律人工智能建模,运用逻辑学的方法刻画案例推理的过程,但是,传统逻辑工具难以对案例推理过程中的可废止过程进行刻画和表达。运用论证理论中的论证型式工具,对经典案例推理系统海波的工作原理进行... 案例推理系统采取符号主义的路径进行法律人工智能建模,运用逻辑学的方法刻画案例推理的过程,但是,传统逻辑工具难以对案例推理过程中的可废止过程进行刻画和表达。运用论证理论中的论证型式工具,对经典案例推理系统海波的工作原理进行解析,可重构案例推理系统的逻辑模型,明确案例推理系统的智能界限。基于案例推理系统逻辑模型的解析,反思当下司法实践中的类案系统,可证立人工智能辅助司法的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推理 人工智能 论证型式 类比推理 类比论证
下载PDF
清代木匠索欠纠纷及其日常生活——以乾嘉刑科题本为基本资料
5
作者 常建华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7-23,共7页
木匠作为“打工人”,是清代社会重要的群体,木匠手艺也是人们重要的谋生手段。清朝刑科题本土地债务类档案,有关于木匠的纠纷多发生在债务的索欠方面。木匠往往在家工作,为乡民服务。木匠到外地谋生,开张木匠铺,也是流动性较大的职业。... 木匠作为“打工人”,是清代社会重要的群体,木匠手艺也是人们重要的谋生手段。清朝刑科题本土地债务类档案,有关于木匠的纠纷多发生在债务的索欠方面。木匠往往在家工作,为乡民服务。木匠到外地谋生,开张木匠铺,也是流动性较大的职业。木匠既会与房东产生纠纷,也会与雇主和产品的买主发生纠纷。木匠师傅往往带徒或找帮手工作,他们之间也会发生纠纷。木匠与他人的交往中也会产生纠纷。中年木匠未婚者可能收入微薄,经济能力有限。木匠往往兼营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木匠 索欠纠纷 日常生活 乾嘉刑科题本
下载PDF
指导性案例制度的运行思路再定位 被引量:1
6
作者 毕潇潇 《云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36,共11页
指导性案例制度旨在通过各级法院参照适用前案的方式,推进法律适用的统一。但该制度的运行存在效力不明确、供给量不足、适用范围不广等诸多问题。鉴于遵循先例以实现同案同判的运行机制与指导性案例以确保法律适用统一的运行机制具有... 指导性案例制度旨在通过各级法院参照适用前案的方式,推进法律适用的统一。但该制度的运行存在效力不明确、供给量不足、适用范围不广等诸多问题。鉴于遵循先例以实现同案同判的运行机制与指导性案例以确保法律适用统一的运行机制具有相似性,通过分析判例法上遵循先例的运行条件,融入指导性案例的运行环境观察其运行效果,发现由于两者的法律适用逻辑存在根本性差异,指导性案例制度实现法律适用统一的效率性、稳定性、权威性和发展性等方面皆不尽如人意。指导性案例应当回归其指导示范价值而非硬性拘束,并围绕覆盖司法分歧和增加案例竞争,完善相应的遴选与退出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导性案例 遵循先例 同案同判 法律适用统一 运行机制
下载PDF
新时代法学研究生案例教学模式的路径转型
7
作者 张伟珂 王姿惠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05-111,共7页
我国传统法学研究生案例教学模式欠缺对学生问题意识、思辨意识的培养,教师主导的课堂模式不利于学生自主意识培养,也无法与法律职业素养养成相衔接,因而传统法学研究生案例教学模式亟待改革。从域外经验看,德国的鉴定式案例教学与美国... 我国传统法学研究生案例教学模式欠缺对学生问题意识、思辨意识的培养,教师主导的课堂模式不利于学生自主意识培养,也无法与法律职业素养养成相衔接,因而传统法学研究生案例教学模式亟待改革。从域外经验看,德国的鉴定式案例教学与美国的法律诊所教学受到广泛推崇,其中,鉴定式案例教学模式可克服我国传统案例教学模式的缺陷,为我国法学研究生案例教学所改造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教学 鉴定式 法律诊所 实践性
下载PDF
对中国古代法律体系的再认识
8
作者 杨一凡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0-109,共10页
中国古代法律体系从形成到不断完善,大体经历了从“律令体系”转化为“典例体系”的四个发展阶段。秦汉时期,初步形成律为“常经”、令为“损益”的律令法律体系;魏晋至宋,演进为以律典、令典为纲的律令法律体系;元代弃律、令,典例法律... 中国古代法律体系从形成到不断完善,大体经历了从“律令体系”转化为“典例体系”的四个发展阶段。秦汉时期,初步形成律为“常经”、令为“损益”的律令法律体系;魏晋至宋,演进为以律典、令典为纲的律令法律体系;元代弃律、令,典例法律体系初步形成;明清时期,典例法律体系确立和进一步完善。古代法律体系有其特定的内涵和构成要素,对法律体系内涵理解错位,忽视“覆盖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是构成“法律体系”的必备要素,忽视“律”的内容、功能及法律地位的变迁,忽视法律体系的定名原则,是造成对古代法律体系界定发生偏差的基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体系 律令体系 典例体系 认识误区
下载PDF
论刑事案件事实的规范建构
9
作者 殷哲浩 朱德安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5-28,共4页
刑事案件事实不同于纯粹的客观事实,它具有主观性。相较于客观事实的绝对性和唯一性,案件事实在不同的视角下具有不同的面貌。也正是由于阶段性地发展、多样化地构建,才使得在不同阶段,对于不同的法律人而言,案件事实展现出不同的形象... 刑事案件事实不同于纯粹的客观事实,它具有主观性。相较于客观事实的绝对性和唯一性,案件事实在不同的视角下具有不同的面貌。也正是由于阶段性地发展、多样化地构建,才使得在不同阶段,对于不同的法律人而言,案件事实展现出不同的形象。案件事实先由人的前见勾勒出大致面貌,再经由法律思维和法律规范进行重构,最终不停地趋于规范化,并在规范的评价下,具有了自身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观事实 案件事实 法律思维 法律规范
下载PDF
高职院校法律基础课程案例教学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潇 《河北法律职业教育》 2024年第4期40-45,共6页
高职院校开设法律基础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入门性质的常识性法律知识传授。针对学生基础薄弱兴趣不高的现状,案例教学法是突破障碍的一扇大门。案例教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当把握对案例的选取、编排和实施:案例的选取应当具备新颖性、难... 高职院校开设法律基础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入门性质的常识性法律知识传授。针对学生基础薄弱兴趣不高的现状,案例教学法是突破障碍的一扇大门。案例教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当把握对案例的选取、编排和实施:案例的选取应当具备新颖性、难易适中、贴合实际且引导学生价值观养成之类型;案例的编排应在课堂的整体布局、案例形式及组织方式等方面下功夫;案例的实施应当增强学生的参与。要充分将案例教学法作为提高授课质量的良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法律基础课程 案例教学法
下载PDF
父母为子女购房出资纠纷的解决路径探析
11
作者 许莉 金钰婧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34-42,共9页
针对因父母为子女婚后购房出资作为夫妻共有财产而可能产生的利益失衡问题,司法实务中主要有“出资不明视为借贷”“无赠与双方意思视为确定归一方”以及“出资不明为共有但离婚时酌情考虑出资”等变通解决路径。多种路径可以解决个案... 针对因父母为子女婚后购房出资作为夫妻共有财产而可能产生的利益失衡问题,司法实务中主要有“出资不明视为借贷”“无赠与双方意思视为确定归一方”以及“出资不明为共有但离婚时酌情考虑出资”等变通解决路径。多种路径可以解决个案利益失衡问题,但也导致了此类纠纷法律定性和法律适用的混乱状态。比较而言,“视为借贷”与出资行为的真实意思不符;“无赠与双方意思视为确定归一方”与立法本意存在偏差。现行法下更为合理的解决路径应是:在遵循“未指明一方即归于共有”规则的前提下,引入“公平分割”理念,在离婚财产分割时考虑财产来源以保护出资方的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出资纠纷 意思表示 法定财产制 公平分割理念
下载PDF
刑事诉讼法条解构式案例研习法研究:以余金平交通肇事案为例
12
作者 林艺芳 《法学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225-239,共15页
刑事诉讼法条解构式案例研习法是在借鉴德国的鉴定式案例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形成的案例教学方法。以余金平交通肇事案为例,该教学方法可以分为选择问题、界定问题、涵摄问题和回答问题四个逻辑思维步骤,即选定案例涉及的核心问题,以现行... 刑事诉讼法条解构式案例研习法是在借鉴德国的鉴定式案例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形成的案例教学方法。以余金平交通肇事案为例,该教学方法可以分为选择问题、界定问题、涵摄问题和回答问题四个逻辑思维步骤,即选定案例涉及的核心问题,以现行立法规定为依据对问题进行解析,将立法规定与案例事实进行比较考量,从而得出问题的最终答案。在运用该教学方法时,应注重教师作用的发挥和案例研习报告的写作,应鼓励学生进行延伸性思考,并与其他实践教学方法进行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鉴定式案例分析方法 案例教学 法条解构 刑事诉讼 余金平交通肇事案
下载PDF
法学案例教学创新研究
13
作者 朱政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7-80,共4页
案例教学是法学实践教学的主要方式。传统案例教学具有显著的优势,但也面临一些困境。创新法学案例教学,一方面,可以引入社科法学的知识资源,拓展案例教学的适用范围,助力法学人才培养;另一方面,应正视当下计算机、互联网、人工智能、... 案例教学是法学实践教学的主要方式。传统案例教学具有显著的优势,但也面临一些困境。创新法学案例教学,一方面,可以引入社科法学的知识资源,拓展案例教学的适用范围,助力法学人才培养;另一方面,应正视当下计算机、互联网、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等给法学教育带来的新变化,依托“互联网—大数据”和数字案例库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案例教学 法教义学 社科法学 互联网—大数据
下载PDF
基于法条知识的事理型类案检索方法
14
作者 李林睿 王东升 范红杰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57-1365,共9页
现有类案检索研究忽略了模型应当蕴含的法律逻辑,无法适应实际应用中案件相似标准的要求;类案检索任务的中文数据集较少,难以满足研究需求现状.为此提出基于法律逻辑、有较强可解释性的类案检索模型,构建以谓语动词为基础的案件事理图谱... 现有类案检索研究忽略了模型应当蕴含的法律逻辑,无法适应实际应用中案件相似标准的要求;类案检索任务的中文数据集较少,难以满足研究需求现状.为此提出基于法律逻辑、有较强可解释性的类案检索模型,构建以谓语动词为基础的案件事理图谱.将各类罪名对应的法条知识融入所提模型,将提取的不同要素输入以神经网络为基础的评分器以实现准确、高效的类案检索.构建针对类案检索任务、以易混淆罪名组为主要检索案由的Confusing-LeCaRD数据集,所提模型在LeCaRD数据集和Confusing-LeCaRD数据集上的归一化折损累计增益分别为90.95%和94.64%,在各项指标上均优于TF-IDF、BM25和BERT-PLI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案检索 法条知识 法律逻辑 事理图谱 深度学习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司法的实践融合
15
作者 刘振华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64-72,119,共10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理”阐释和“法源”地位为其融入司法提供了实践前提。作为“法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衔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共识与司法裁判的接驳功能。作为“法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和影响着法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理”阐释和“法源”地位为其融入司法提供了实践前提。作为“法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衔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共识与司法裁判的接驳功能。作为“法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和影响着法律的制定、解释、适用与执行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司法的实践融合存在实践旨趣和实践方法两个维度,且这两个维度相辅相成。在实践旨趣维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司法的双向互动不仅促成这种价值观在社会中的广泛认同和遵循,还能够进一步深化和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含义和社会影响。在实践方法维度,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司法的实践融合,需要从程序、法律方法和案例指导制度三方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司法裁判 实践 法律方法 案例指导制度
下载PDF
大学章程的裁判适用
16
作者 叶静宜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5-103,共19页
大学章程应当在以大学为当事人的案件裁判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大学章程裁判适用的内涵可以从大学章程的约束力和法源性质两方面予以把握,以体现大学章程在裁判实践中得以运用的机理及其所具有的价值意义和制度基础。通过梳理相关案例... 大学章程应当在以大学为当事人的案件裁判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大学章程裁判适用的内涵可以从大学章程的约束力和法源性质两方面予以把握,以体现大学章程在裁判实践中得以运用的机理及其所具有的价值意义和制度基础。通过梳理相关案例可以发现,大学章程在司法裁判中的作用尚不到位,主要原因在于司法裁判对大学管理行为的定性不一致、对司法介入的边界认定不一致、对是否属于正当权益的认定不一致等问题。故此,法院应当以“同案同判”作为裁判基理,以类比推理作为具体的运作方式,并在具体操作上满足三个要求:构成要件上的一致性、法律结论上的相关性和实践理由上的共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章程 裁判适用 法律渊源 同案同判
下载PDF
“石击列车”行为的法律定性及其防治——以宝兰客运专线“6·21”故意向列车投掷物品案为例
17
作者 王静如 闫研 《铁道警察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5-23,共9页
“石击列车”行为的法律定性是“石击列车”类危行案件办理的关键点,其主要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十五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条。以一起故意向列车投掷物品典型案件为例,通过分析作案人的行... “石击列车”行为的法律定性是“石击列车”类危行案件办理的关键点,其主要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十五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条。以一起故意向列车投掷物品典型案件为例,通过分析作案人的行为表现、投掷危害的客体状态以及造成的危害结果,对作案人的行为予以定性;通过确认并区分“故意”在不同法律上的认定标准,拓宽罪与非罪的界限,达到行刑衔接的处置目标;通过坚持教育和处罚相结合的原则,更有效地实现预防和打击相结合的目标,以案为例,进行针对性分析,以期为“石击列车”案件的综合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击列车” 行为定性 危行案件
下载PDF
基于知识图谱的案件特征增强法律判决预测
18
作者 李紫阳 张亚娟 +1 位作者 黄义雄 王云鹤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53-2159,共7页
现有基于知识图谱的法律判决预测方法重点关注案件的要素实体和关系,不能充分地获取案件的特征信息。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增强案件特征融合的知识图谱法律判决预测方法。首先,该方法利用双向门控循环神经网络挖掘事实描述文本深层次... 现有基于知识图谱的法律判决预测方法重点关注案件的要素实体和关系,不能充分地获取案件的特征信息。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增强案件特征融合的知识图谱法律判决预测方法。首先,该方法利用双向门控循环神经网络挖掘事实描述文本深层次的因果、时序等全文语义特征信息。然后通过知识图谱向量空间中案例间相似度注意力计算学习类案特征表示。最后,融合特征信息和知识图谱的结构化知识,丰富实体和关系在案件事实文本中的语义特征表示,实现法律判决链路预测任务。在危险驾驶罪和盗窃罪两类罪名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在MRR、Hit@1两个关键评价指标上与当前表现最好的链路预测模型相比提升了1.5%左右,Hit@3和Hit@10等指标也均有提升,验证了案件特征增强融合能补充法律知识图谱中缺失的案件特征信息并提高预测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嵌入 特征增强 历史相似案例 法律判决链路预测
下载PDF
论指导性案例的法律漏洞填补功能及其实现路径
19
作者 张家源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5-65,共11页
作为法律漏洞的司法填补方式之一,指导性案例承载着统一法律适用标准、维护法律体系完整性和实现法律价值的职责与使命。分析“中国裁判文书网”收录的司法案例,可以发现指导性案例在司法应用过程中存在着总体参照率低、参照形式不规范... 作为法律漏洞的司法填补方式之一,指导性案例承载着统一法律适用标准、维护法律体系完整性和实现法律价值的职责与使命。分析“中国裁判文书网”收录的司法案例,可以发现指导性案例在司法应用过程中存在着总体参照率低、参照形式不规范、个案被引频次差异悬殊、应用案例地域分布不均衡等问题。造成指导性案例“参照难”的直接原因包括案例数量供给不足、相似性判断标准不统一、参照内容不明确等,但根本原因乃是案例适用技术的缺陷。法官应熟练掌握类推适用、目的性扩张、目的性限缩、法律原则具体化的漏洞填补方法,严格遵循法律漏洞的识别与确认、类案检索与相似性比对、指导性案例的参照适用和裁判实效的预先评估四个步骤完成待决案件漏洞填补工作,以实现案例适用技术的优化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导性案例 法律漏洞 适用技术 漏洞填补
下载PDF
法律学说在疑难案件中运用的困境及纾解
20
作者 唐乾 《时代法学》 2024年第4期93-107,共15页
在疑难案件中,法律学说的运用呈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其提出主体为法官和当事人,运用方式为显性和隐性,具体功能包括说理论证、法律解释和弥补法律漏洞。上述特征致使法律学说在疑难案件中运用面临诸多困境,如缺乏统一的援引和回应程序... 在疑难案件中,法律学说的运用呈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其提出主体为法官和当事人,运用方式为显性和隐性,具体功能包括说理论证、法律解释和弥补法律漏洞。上述特征致使法律学说在疑难案件中运用面临诸多困境,如缺乏统一的援引和回应程序、论证不足、援引争议学说,以及同一学说可能导致不同结论等。其根源在于法律法规与司法解释的不完善、学说的多样性、解释歧义及主观因素的影响。鉴于此,需规范学说的援引程序、完善学说的回应程序、援引时充分论证、对通说与非通说加以区分,推进法律学说与法律衔接,并引导其正确运用,以提升疑难案件处理的法治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学说 疑难案件 司法运用 援引程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