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istine atmospheric condition over the Third Pole:An insight from levoglucosan records 被引量:1
1
作者 Chao Xu Chao You 《Geoscience Frontiers》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2期851-856,共6页
Expanding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intensification across neighboring South Asia and East Asia have substantially threatened atmospheric condition over the Third Pole(TP)during the past few decades.Whether the at... Expanding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intensification across neighboring South Asia and East Asia have substantially threatened atmospheric condition over the Third Pole(TP)during the past few decades.Whether the atmospheric condition over the TP is still as clean as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regional background draws great concern.In this work,great differences in levoglucosan concentration within/above the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height are revealed.Levoglucosan results support the hypothesis that atmospheric pollutants in the mid-troposphere over the TP are mainly affected by long-range transport,although there are some local biomass burning emissions in residential areas.In addition,levoglucosan concentration in the midtroposphere over the TP is at the same magnitude as marine and polar regions,but about 2–3 magnitudes lower than neighboring densely-populated Asian regions.With insights of levoglucosan records,this work therefore proves that the high-altitude TP still has largely pristine atmospheric conditions,and is one of the cleanest remote regions on the Ear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istine atmospheric condition levoglucosan Third Pole GLACIER Mid-troposphere
下载PDF
左旋葡聚糖溶剂热转化为高值化学品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唐广川 黄鑫 +4 位作者 秦辉 余飞繁 刘天龙 魏富 冉景煜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3-152,共10页
木质纤维素热解是一种高效生物质利用途径,其衍生产物左旋葡聚糖(LGA)是纤维素热解产物中最主要的初级产物,其产率可高达80%,将LGA高效转化为其他平台化学品可实现其高值化利用。首先综述了纤维素热解制备LGA的研究进展,对比反应器类型... 木质纤维素热解是一种高效生物质利用途径,其衍生产物左旋葡聚糖(LGA)是纤维素热解产物中最主要的初级产物,其产率可高达80%,将LGA高效转化为其他平台化学品可实现其高值化利用。首先综述了纤维素热解制备LGA的研究进展,对比反应器类型和反应条件对LGA产率的影响,生物质预处理工艺将进一步提升工业化规模制备LGA。然后概述了LGA在不同条件下转化为左旋葡萄糖酮、葡萄糖和呋喃类化合物的最新研究进展。发现在LGA溶剂热催化转化为左旋葡萄糖酮的过程中,催化剂Bronsted酸性位点及原位移除反应生成的水分有助于提升左旋葡萄糖酮的产率,最优条件下左旋葡萄糖酮的最大产率可接近60%,开发合适的催化剂及溶剂体系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左旋葡萄糖酮产率。通过酸水解作用,LGA转化为葡萄糖的产率及选择性均可达近100%,且催化剂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该方法提供了一个由纤维素间接生产葡萄糖的方法。最后,总结了催化剂理化特性及溶剂条件对LGA生成呋喃类和酸酯类化合物的影响规律,发现葡萄糖间接转化机制可促进LGA高效转化为此类化学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溶剂热转化 左旋葡聚糖 左旋葡萄糖酮 葡萄糖 呋喃类化合物
下载PDF
Environmental significance of levoglucosan records in a central Tibetan ice core 被引量:3
3
作者 Chao You Tandong Yao Chao Xu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SCD 2019年第2期122-127,共6页
The environmental significance of levoglucosan(LEV) records in Tibetan glacier ice layers on sub-annual to annual scales, in particular their suitability as a specific biomarker for indicating past fire changes, is po... The environmental significance of levoglucosan(LEV) records in Tibetan glacier ice layers on sub-annual to annual scales, in particular their suitability as a specific biomarker for indicating past fire changes, is poorly understood at present. In this work, a continuous LEV record was reconstructed in a central Tibetan ice core for the period 1990–2012. The LEV record was classified into two categories based on its LEV concentrations: background levels and extreme events. Annually-resolved LEV records and background levels in the ice core were strongly correlated with satellite observations of fire occurrence frequency over the northern Indian peninsula between 2003 and 2012, especially for strong fire events during the pre-monsoon season(March–May). In addition, peaks in LEV concentrations may represent extreme fire events in regions around the Tibetan Plateau. LEV records in the ice core reflect a longterm increasing trend in fire background and also an increase in fire extreme events, across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its surroundings. We therefore conclude that LEV records in Tibetan ice cores can be used as a powerful tool for calibrating and reconstructing past fire changes over subtropical As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re variation levoglucosan Ice core TIBETAN PLATEAU SUBTROPICAL Asia
原文传递
Seasonal variations of PM10 -- Trace elements, PAHs and Levoglucosan: Rural sugarcane growing area versus coastal urban area in Southeastern Florida, USA. Part II: Elemental concentrations 被引量:3
4
作者 Orhan Sevim oglu Wolfgang F. Rogge 《Particu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5期99-108,共10页
The largest sugarcane-growing area in the United States is in South Florida. An estimated 7 million tons of dry sugarcane leafy biomass is removed from the fields before harvest by burning the leaves off the sugarcane... The largest sugarcane-growing area in the United States is in South Florida. An estimated 7 million tons of dry sugarcane leafy biomass is removed from the fields before harvest by burning the leaves off the sugarcane stalks. Preharvest sugarcane leaf foliage burning is a major source of airborne particulate matter (PM),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biogenic trace elements such as K, volatile hydrocarbons and other pollutants. In one harvesting period, approximately 22 million tons of C02, a greenhouse gas, is released, 7 million tons from leaf foliage preharvest burning alone and 15 million tons from burning sugarcane bagasse in the sugar mills for power generation. In this study, PMio was collected from Belle Glade, close to the sugarcane-growing area, and from Delray Beach, an urbanized area along the East Coast of Florida. The PM samples were analyzed for trace elements and close to organic compounds. To elucidate the importance of preharvest sugarcane biomass smoke emissions on air quality, 39 trace elements, 18 PAHs, and levoglucosan were selected to apportion ambient PM constituents. Al, Ca and to a great extend also Mg are the major soil-related trace elements and key markers for fugitive soil dust emissions. Similarly, sea salt aerosol blown from the Atlantic Ocean into Florida added appreciably to PMio trace elements concentration, especially Na and Cl. Approximately half of the sea salt aerosol (PMjo -portion) by mass is removed from the atmosphere during the transport of ocean air from Delray Beach to Belle Glade. Ambient acid displacement reactions caused a substantial portion of the Cl (30%) to be liberated from the sea salt aerosol to the atmosphere during transport as gaseous HC1. The PAH concentrations at Belle Glade were high when the biomass combustion markers levoglucosan and I< also showed the highest concentrations. This indicates that during the sugarcane harvest season, when leaf foliage is burned off just before harvest, most of the ambient PAHs associated with PMio are indeed related to preharvest burning, harvesting machinery emissions, bagasse burning in sugarcane mills, and other related activities that consume biomass and/or fossil fuels for sugarcane harvesting and process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 VERSUS RURAL Trace ELEMENTS SUGARCANE burning Rare earth ELEMENTS Sea salt aerosol Potassium levoglucosan PAHS
原文传递
Inhibitor tolerance and bioethanol fermentability of levoglucosan-utilizing Escherichia coli were enhanced by overexpression of stress-responsive gene ycfR:The proteomics-guided metabolic engineering 被引量:1
5
作者 Dongdong Chang Zia Ul Islam +3 位作者 Junfang Zheng Jie Zhao Xiaoyong Cui Zhisheng Yu 《Synthetic and Systems Biotechnology》 SCIE 2021年第4期384-395,共12页
Pretreatment of lignocellulosic biomass is crucial for the release of biofermentable sugars for biofuels production,which could greatly alleviate the burgeoning environment and energy crisis caused by the massive usag... Pretreatment of lignocellulosic biomass is crucial for the release of biofermentable sugars for biofuels production,which could greatly alleviate the burgeoning environment and energy crisis caused by the massive usage of traditional fossil fuels.Pyrolysis is a cost-saving pretreatment process that can readily decompose biomass into levoglucosan,a promising anhydrosugar;however,many undesired toxic compounds inhibitory to downstream microbial fermentation are also generated during the pyrolysis,immensely impeding the bioconversion of levoglucosan-containing pyrolysate.Here,we took the first insight into the proteomic responses of a levoglucosan-utilizing and ethanol-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 to three representative biomass-derived inhibitors,identifying large amounts of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proteins(DEPs)that could guide the downstream metabolic engineering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hibitor-resistant strains.Fifteen up-and eight down-regulated DEPs were further identified as the biomarker stress-responsive proteins candidate for cellular tolerance to multiple inhibitors.Among these biomarker proteins,YcfR exhibiting the highest expression fold-change level was chosen as the target of overexpression to validate proteomics results and develop robust strains with enhanced inhibitor tolerance and fermentation performance.Finally,based on four plasmid-borne genes encoding the levoglucosan kinase,pyruvate decarboxylase,alcohol dehydrogenase,and protein YcfR,a new recombinant strain E.coli LGE-ycfR was successfully created,showing much higher acetic acid-,furfural-,and phenol-tolerance levels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without overexpression of ycfR.The specific growth rate,final cell density,ethanol concentration,ethanol productivity,and levoglucosan consumption rate of the recombinant were also remarkably improved.From the proteomics-guided metabolic engineering and phenotypic observations,we for the first time corroborated that YcfR is a stress-induced protein responsive to multiple biomass-derived inhibitors,and also developed an inhibitors-resistant strain that could produce bioethanol from levoglucosan in the presence of inhibitors of relatively high concentration.The newly developed E.coli LGE-ycfR strain that could eliminate the commonly-used costly detoxicification processes,is of great potential for the in situ cost-effective bioethanol production from the biomass-derived pyrolytic substra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gnocellulosic biomass levoglucosan INHIBITOR Proteomics Gene overexpression BIOETHANOL
原文传递
珠江三角洲秋季生物质燃烧对有机气溶胶的贡献
6
作者 杨磊 袁斌 +7 位作者 郑锷 叶晨朔 王思行 何贤俊 张潇潇 黄山 胡伟伟 邵敏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28,共9页
本研究基于2018年和2019年秋季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两次外场观测,应用热脱附-化学电离飞行时间质谱(FIGAERO-ToF-CIMS)获取了高时间分辨率(每小时)的生物质燃烧示踪物左旋葡聚糖的浓度数据,并估算出生物质燃烧对有机气溶胶(OA)的贡献值.... 本研究基于2018年和2019年秋季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两次外场观测,应用热脱附-化学电离飞行时间质谱(FIGAERO-ToF-CIMS)获取了高时间分辨率(每小时)的生物质燃烧示踪物左旋葡聚糖的浓度数据,并估算出生物质燃烧对有机气溶胶(OA)的贡献值.结果表明,秋季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站点和区域站点的左旋葡聚糖平均浓度分别为(0.07±0.08)和(0.14±0.12)μg/m^(3),呈现区域站点高于城市站点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早晨和夜间出现峰值的日变化特征.观察到两个站点的左旋葡聚糖与CO和乙腈之间相关性较低,但与OA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进一步基于受体示踪物法估算出生物质燃烧对OA的平均贡献分别为7.4%(城市站点)和11.4%(区域站点),且两个站点均显示出生物质燃烧对OA的贡献在夜间明显高于白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燃烧 示踪物 左旋葡聚糖 有机气溶胶
下载PDF
北京大气气溶胶PM_(2.5)中的有机示踪化合物 被引量:47
7
作者 何凌燕 胡敏 +1 位作者 黄晓锋 张远航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3-29,共7页
有机示踪化合物是大气污染源排放的特征化合物,是各类污染源排放的指示物种,在污染源识别和利用受体模型进行源解析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研究采用衍生化预处理和GC MS分析技术,对北京2002~2003年夏、秋、冬3个季节大气PM2 5样品中几类... 有机示踪化合物是大气污染源排放的特征化合物,是各类污染源排放的指示物种,在污染源识别和利用受体模型进行源解析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研究采用衍生化预处理和GC MS分析技术,对北京2002~2003年夏、秋、冬3个季节大气PM2 5样品中几类有机示踪化合物进行了定量检测,其中包括生物质燃烧源示踪物———左旋葡聚糖和β 谷甾醇,肉类烹饪等餐饮源示踪物———胆甾醇、化石燃料燃烧源示踪物———17α(H),21β(H) 藿烷类化合物,它们在北京各季大气中平均浓度分别为33 9ng·m-3~116 7ng·m-3,1 8ng·m-3~10 7ng·m-3,0 17ng·m-3~2 9ng·m-3,5 0ng·m-3~13 8ng·m-3.它们的季节变化规律还表明,生物质燃烧源和燃煤源分别在秋季和冬季对北京大气PM2 5污染有突出贡献.同时,还定性地检测到其它一些可能作为源示踪物的有机化合物,如甾烷类化合物,脱氢松香酸和邻苯二甲酸,值得今后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源 PM2.5 大气污染源 大气气溶胶 源解析 煤源 甾烷 体模 类化合物 定量检测
下载PDF
纤维素快速热裂解机理试验研究 Ⅰ.试验研究 被引量:38
8
作者 廖艳芬 骆仲泱 +2 位作者 王树荣 余春江 岑可法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3-138,共6页
在热辐射反应器上对纤维素快速热裂解过程中主要一次产物的生成规律进行了研究。结合焦油的GC MS分析,发现左旋葡聚糖(LG)作为最重要的液体产物,占据了焦油质量的45w%~85w%。LG的生成主要集中在550℃~650℃中温辐射源区域,其产量随温... 在热辐射反应器上对纤维素快速热裂解过程中主要一次产物的生成规律进行了研究。结合焦油的GC MS分析,发现左旋葡聚糖(LG)作为最重要的液体产物,占据了焦油质量的45w%~85w%。LG的生成主要集中在550℃~650℃中温辐射源区域,其产量随温度的变化存在一最佳值,约在640℃左右得到54 4w%的最高产率。乙醇醛(HAA)作为焦油的第二重要组分,在焦油中达到了6w%~14w%的比例,与之含量接近的还有1 羟基 2 丙酮(Acetol),约为3 5w%~8w%。它们的产率在相当大的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表明高温有利于它们的生成。同时分析表明乙醇醛、1 羟基 2 丙酮是在与LG的竞争过程中作为纤维素热裂解一次产物直接生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热裂解 左旋葡聚糖 热裂解机理 热辐射反应器
下载PDF
纤维素热解形成左旋葡聚糖机理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5
9
作者 黄金保 刘朝 +2 位作者 魏顺安 黄晓露 李豪杰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90-594,共5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UB3LYP/6-31G(d)方法,对模型化合物纤维二糖热解反应机理进行了量子化学理论计算研究。设计了三种可能的热解反应途径,对各种反应的反应物、产物、中间体和过渡态的结构进行了能量梯度全优化,计算了不同温度下热解反应...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UB3LYP/6-31G(d)方法,对模型化合物纤维二糖热解反应机理进行了量子化学理论计算研究。设计了三种可能的热解反应途径,对各种反应的反应物、产物、中间体和过渡态的结构进行了能量梯度全优化,计算了不同温度下热解反应的标准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计算结果表明,糖苷键均裂而形成两个自由基中间体IM1a和IM1b,吸收热量为321.26 kJ/mol,中间体IM1a经过渡态TS1a进一步形成左旋葡聚糖P1,反应势垒为202.72 kJ/mol;与分步反应相比,纤维二糖经过渡态TS2协同反应直接形成左旋葡聚糖P1和吡喃葡萄糖P2的反应势垒低于分步反应的总势垒,其反应势垒为377.54 kJ/mol;H+的加入有利于糖苷键的断裂,断裂形成的中间体IM3很难进一步反应形成左旋葡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二糖 左旋葡聚糖 热解机理 密度泛函理论(DFT)
下载PDF
纤维素快速热裂解机理试验研究 Ⅱ.机理分析 被引量:33
10
作者 王树荣 廖艳芬 +2 位作者 谭洪 骆仲泱 岑可法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17-321,共5页
针对在热辐射反应器上得到的纤维素热裂解实验结果,对左旋葡聚糖、1 羟基 2 丙酮以及乙醇醛等一次产物的生成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气相产物快速析出并急冷的条件下,乙醇醛和1 羟基2 丙酮二种产物的生成与LG的生成呈现出竞争反应。基... 针对在热辐射反应器上得到的纤维素热裂解实验结果,对左旋葡聚糖、1 羟基 2 丙酮以及乙醇醛等一次产物的生成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气相产物快速析出并急冷的条件下,乙醇醛和1 羟基2 丙酮二种产物的生成与LG的生成呈现出竞争反应。基于这一结果,我们建立了竞争反应动力学模型,并分别对乙醇醛和1 羟基 2 丙酮进行了模拟,得出二种产物的生成具有相似的动力学行为,表明这两种竞争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初始反应。分析认为,纤维素的热裂解通过活性纤维素这一反应前体以异裂和均裂两种热解途径进行分解,其中转糖基作用下糖苷键的异裂断开形成了包括LG以及其同分异构体的脱水糖;缩醛结构的开环以及环内C—C键的断裂形成乙醇醛、1 羟基 2 丙酮以及CO等其它小分子化合物。在Brodio shafizadeh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反应机理模型,并按照该模型对高辐射源温度下纤维素热裂解LG的生成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快速热裂解 左旋葡聚糖 热裂解机理
下载PDF
生物质燃烧颗粒物有机示踪化合物的测定和应用 被引量:17
11
作者 张烃 刘咸德 +3 位作者 董树屏 祁辉 Hélène Cachier Magda Claeys 《岩矿测试》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07-113,共7页
使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2002年7月-2003年7月的北京市大气粗、细颗粒物样品中的左旋葡聚糖等糖类化合物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左旋葡聚糖主要存在于细颗粒中,可以作为示踪化合物来研究生物质燃烧现象。生物质燃烧对北京市大气颗粒物有较... 使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2002年7月-2003年7月的北京市大气粗、细颗粒物样品中的左旋葡聚糖等糖类化合物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左旋葡聚糖主要存在于细颗粒中,可以作为示踪化合物来研究生物质燃烧现象。生物质燃烧对北京市大气颗粒物有较重要的贡献,对应于12%-40%的PM2.5有机碳和10%-33%的PM10有机碳。北京市在2002年10月和11月受到明显的生物质燃烧的影响,可能由于农田秸杆焚烧和秋季落叶焚烧。2003年5月7日颗粒物样品受到直线距离约为1000 km以外的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大兴安岭林区森林大火烟雾的影响。生物质燃烧事件具有突发性,可以长距离传输;生物质作为农村生物燃料的使用其燃烧排放具有经常性和持久性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葡聚糖 大气颗粒物 示踪化合物 生物质燃烧 北京市
下载PDF
中国南部四背景地区春季大气碳质气溶胶特征与来源 被引量:19
12
作者 罗运阔 陈尊裕 +4 位作者 张轶男 Engling Guenter 张智胜 桑雪芳 王雪梅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543-1549,共7页
春季分别同时在中国南方4个背景地区(海南尖峰岭、香港鹤嘴、浙江临安和云南腾冲)进行大气加密观测实验,并分析其大气中PM2.5质量浓度及其碳质颗粒组分(有机碳(OC)、元素碳(EC)和左旋葡聚糖).结果表明,各区域背景站点由于受不同污染源... 春季分别同时在中国南方4个背景地区(海南尖峰岭、香港鹤嘴、浙江临安和云南腾冲)进行大气加密观测实验,并分析其大气中PM2.5质量浓度及其碳质颗粒组分(有机碳(OC)、元素碳(EC)和左旋葡聚糖).结果表明,各区域背景站点由于受不同污染源及传输过程影响而呈现出不同的特征:西南部腾冲站点与东部临安站点由于分别受到生物质燃烧和化石燃料燃烧等一次污染源的主导影响,而形成高OC、EC水平特征,且经受体示踪物方法估算腾冲站点受生物质燃烧对其OC的贡献均值可达到73%;尖峰岭站点由于二次污染及活跃的生物活动的共同作用,表现了高OC/EC比值及低碳质颗粒物浓度的特征,而鹤嘴站点则主要受海洋气团影响呈现出低碳质颗粒浓度与两两呈高度相关的特点,反映了其所在区域春季的背景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碳 元素碳 左旋葡聚糖 PM2.5 生物质燃烧 二次有机气溶胶 气流轨迹
下载PDF
左旋葡聚糖热解机理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黄金保 刘朝 +3 位作者 曾桂生 谢宇 童红 李伟民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07-815,共9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6-31++G(d,p)方法,对纤维素热解的主要产物左旋葡聚糖的热解反应机理进行了理论计算分析,设计了四种可能的热解反应途径,对各种反应的反应物、产物和过渡态的结构进行了能量梯度全优化。计算结果表明,左旋葡聚糖...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6-31++G(d,p)方法,对纤维素热解的主要产物左旋葡聚糖的热解反应机理进行了理论计算分析,设计了四种可能的热解反应途径,对各种反应的反应物、产物和过渡态的结构进行了能量梯度全优化。计算结果表明,左旋葡聚糖开环成链状中间体时,首先,左旋葡聚糖中的两个半缩醛键C(1)-O(7)和C(6)-O(8)断裂,经过渡态TS1形成中间体IM1,同时,C(6)-O(7)结合成键使C(5)-C(6)-O(7)形成环状结构,该反应的能垒较高,为296.53 kJ/mol,然后IM1经过渡态TS2转变为中间体IM2,该反应的能垒为234.09 kJ/mol;对IM2设计了四条可能的反应路径,反应路径2和3能垒较低,是IM2最可能的热解反应途径;在反应路径1和4中都包含了脱羰基反应,其反应能垒较高,不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葡聚糖 热解反应 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大气颗粒物中生物质燃烧示踪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4
作者 王鑫彤 鞠法帅 +2 位作者 韩德文 陈奇 汪午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885-1894,共10页
生物质燃烧是大气颗粒物的重要来源.钾离子、脱水糖类(左旋葡聚糖、甘露聚糖、半乳聚糖)、脱氢松香酸等被认为是示踪生物质燃烧的主要化合物.其中,脱水糖类由于其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较高的浓度水平,被广泛用作有关生物质燃烧的检测和估... 生物质燃烧是大气颗粒物的重要来源.钾离子、脱水糖类(左旋葡聚糖、甘露聚糖、半乳聚糖)、脱氢松香酸等被认为是示踪生物质燃烧的主要化合物.其中,脱水糖类由于其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较高的浓度水平,被广泛用作有关生物质燃烧的检测和估算其对大气颗粒物贡献的代表性化合物.研究发现,大气颗粒物中脱水糖类的含量随季节不同而呈现差异;不同类型的生物质经燃烧后产生的气溶胶颗粒物中,主要示踪化合物的组成比例不同.如软木燃烧后的左旋葡聚糖/甘露聚糖比值约为4.3、硬木约为23.1、农作物残渣约为32.0.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分析大气颗粒物中不同生物质燃烧源的类型和所占比例等.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是检测大气颗粒物中脱水糖类有机示踪物的主要手段.该法需要对样品进行前处理.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脉冲安培检测法可以很好地替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避免样品的前处理和衍生化反应,但检测范围较窄.几种方法各有利弊,需根据样品的来源和实验目标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生物质燃烧 示踪化合物 左旋葡聚糖
下载PDF
柳杉木材边材木醋液中的成分研究(英文) 被引量:9
15
作者 魏立纲 鲁保旺 +1 位作者 马英冲 李中原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18,共7页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日本柳杉木材边材炭化得到的木醋液中的37种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醇类、酮类、羧酸类、呋喃类、苯酚类及愈创苯酚类是其主要成分。用溶剂萃取-硅胶柱层析法进一步分离处理木醋液,纯化出炭化过程中产...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日本柳杉木材边材炭化得到的木醋液中的37种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醇类、酮类、羧酸类、呋喃类、苯酚类及愈创苯酚类是其主要成分。用溶剂萃取-硅胶柱层析法进一步分离处理木醋液,纯化出炭化过程中产生的手性脱水内醚糖-左旋葡聚糖(LGA,1,6-脱水-β-D-葡萄糖),但其不能被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检测出。从150 mL木醋液中可分离纯化出60.5 mg LGA。另外,对木醋液中主要成分的生成路线也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杉树(日本柳杉)边材 木醋液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左旋葡聚糖
下载PDF
预处理促进木质纤维素快速热解生成左旋葡聚糖 被引量:3
16
作者 蒋丽群 岳元茂 +5 位作者 徐禄江 钱乐 刘世君 赵增立 李海滨 廖艳芬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825-1832,共8页
将木质纤维素快速热解转化为高价值的左旋葡聚糖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而左旋葡聚糖产率低是限制其工艺发展的主要因素。论述了纤维素的结构以及木质纤维素的组分对左旋葡聚糖产率的影响,并归纳总结各种预处理及催化热解促进左旋葡聚... 将木质纤维素快速热解转化为高价值的左旋葡聚糖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而左旋葡聚糖产率低是限制其工艺发展的主要因素。论述了纤维素的结构以及木质纤维素的组分对左旋葡聚糖产率的影响,并归纳总结各种预处理及催化热解促进左旋葡聚糖生成的研究现状,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纤维素 快速热解 左旋葡聚糖 预处理
下载PDF
纤维素热裂解左旋葡聚糖生成过程模拟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廖艳芬 王树荣 马晓茜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6,共6页
为优化生物质热裂解产物中左旋葡聚糖(LG)产率,在改进的B-S机理模型的基础上,以纤维素热裂解为研究对象,对其热裂解过程中活性纤维素(AC)、LG以及乙醇醛(HAA)的演变和生成情况进行了模拟。结果发现纤维素热裂解过程中,由于一次反应吸热... 为优化生物质热裂解产物中左旋葡聚糖(LG)产率,在改进的B-S机理模型的基础上,以纤维素热裂解为研究对象,对其热裂解过程中活性纤维素(AC)、LG以及乙醇醛(HAA)的演变和生成情况进行了模拟。结果发现纤维素热裂解过程中,由于一次反应吸热需求得不到满足,导致物料温度长时间内处于中温状态,恰好形成了生物质热裂解制取生物油保持中温的必要条件。作为纤维素热裂解最主要的产物,LG在物料内部并未发生强烈的二次裂解,HAA则几乎完全来源于AC的分解,物料内部LG和其他竞争产物浓度(质量浓度,下同)的区别主要取决于其竞争能力的大小,HAA浓度积累速度在反应后期的提高正是其竞争消耗AC优势的体现。挥发分二次反应主要发生在气相空间,随着气相停留时间和辐射源温度的增加,LG二次分解的程度提高。因此为获取高产率LG,中等辐射源温度和短气相停留时间是必要条件,仅以生物油产率为目的时,气相停留时间可适当放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热裂解 左旋葡聚糖 模拟
下载PDF
生物质定向快速热解制备左旋葡聚糖和芳烃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8
作者 蒋丽群 郑安庆 +2 位作者 王小波 赵增立 李海滨 《新能源进展》 2018年第5期402-409,共8页
木质纤维素快速热解转化为高价值的左旋葡聚糖和芳烃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之一。目标产物的选择性低是限制其工艺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介绍了木质纤维素的组分,并讨论了其组分对热解产物的影响,提出预处理-催化热解的生物质炼制技术,可实... 木质纤维素快速热解转化为高价值的左旋葡聚糖和芳烃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之一。目标产物的选择性低是限制其工艺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介绍了木质纤维素的组分,并讨论了其组分对热解产物的影响,提出预处理-催化热解的生物质炼制技术,可实现快速热解产物的灵活可调,定向转化为左旋葡聚糖和芳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预处理 催化剂 快速热解 左旋葡聚糖 芳烃
下载PDF
影响北京市2次生物质燃烧事件的表征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烃 刘咸德 +2 位作者 董树屏 杨勇杰 董亮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10年第3期172-178,共7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测定2005~2006年北京市31个总悬浮颗粒物(TSP)样品中生物质燃烧分子示踪物——左旋葡聚糖。城区样品左旋葡聚糖的平均含量为334 ng.m-3,变化范围在34.6~1 307ng.m-3之间,与文献报道的台湾云林城区TSP样...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测定2005~2006年北京市31个总悬浮颗粒物(TSP)样品中生物质燃烧分子示踪物——左旋葡聚糖。城区样品左旋葡聚糖的平均含量为334 ng.m-3,变化范围在34.6~1 307ng.m-3之间,与文献报道的台湾云林城区TSP样品的左旋葡聚糖含量水平相差不大,与2003~2004年北京市颗粒物测定结果大体持平,略有降低。通过测定左旋葡聚糖捕捉到影响北京的2次生物质燃烧事件,即2005年10月6日和2006年6月21日邻近省份焚烧玉米秸和麦秸事件。利用气象卫星监测农田焚烧信息,反向风迹图分析这2次事件的源地和传输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总悬浮颗粒物(TSP) 气相色谱-质谱(GC/MS) 左旋葡聚糖 秸秆焚烧
下载PDF
大气颗粒物中左旋葡聚糖及其异构体的质谱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赵起越 赵红帅 +1 位作者 刘保献 徐蘇士 《分析仪器》 CAS 2014年第6期1-7,共7页
生物质燃烧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左旋葡聚糖是公认的示踪物质,其定量测定大多使用质谱完成。本文综述了近十几年国内外使用质谱测定左旋葡聚糖及其异构体的方法及应用,并比较了不同方法的优劣,为有关部门进行大气颗粒物中左旋葡聚糖及... 生物质燃烧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左旋葡聚糖是公认的示踪物质,其定量测定大多使用质谱完成。本文综述了近十几年国内外使用质谱测定左旋葡聚糖及其异构体的方法及应用,并比较了不同方法的优劣,为有关部门进行大气颗粒物中左旋葡聚糖及其异构体的监测与评价提供技术咨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左旋葡聚糖 异构体 质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