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打开古运河之上的新生活——京杭运河浒墅关步行双桥设计
1
作者 陈泳 吕嘉欣 刘勇 《建筑技艺》 2023年第7期40-49,共10页
京杭运河浒墅关步行双桥2019年建成并于近期开放,已经成为沿岸居民喜爱的日常生活空间。从城镇之桥、运河之桥、园林之桥与栖居之桥四个维度阐述步行双桥的设计理念与构思,探讨设计在缝合运河古镇空间、传承地域文化特色、丰富游走路径... 京杭运河浒墅关步行双桥2019年建成并于近期开放,已经成为沿岸居民喜爱的日常生活空间。从城镇之桥、运河之桥、园林之桥与栖居之桥四个维度阐述步行双桥的设计理念与构思,探讨设计在缝合运河古镇空间、传承地域文化特色、丰富游走路径体验和重塑桥上公共生活等方面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行桥 浒墅关 游走路径 廊桥生活 行为活动
下载PDF
《逍遥游》的主旨就是逍遥游 被引量:5
2
作者 商原李刚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3-7,共5页
《逍遥游》的主旨就是逍遥游。后人许多新的说法 ,深化了对《逍遥游》主旨的理解 ,但却无法替代“逍遥游”的这一准确的概括。从《庄子》全书来看 。
关键词 《逍遥游》 主旨 "无为"游世主义 《庄子》 精神自由思想
下载PDF
庄子的三重理想人生境界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柳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17,共6页
以往论者大都没有注意庄子的理想人生境界有层次之分,只是笼统地将庄子人生思想标注上某某主义了事。通过考察,可以知道,庄子的人生理想包含三重境界:游于方外、游于有间、游于心或艺。这三重人生理想境界基本上与绝对自由、相对自由和... 以往论者大都没有注意庄子的理想人生境界有层次之分,只是笼统地将庄子人生思想标注上某某主义了事。通过考察,可以知道,庄子的人生理想包含三重境界:游于方外、游于有间、游于心或艺。这三重人生理想境界基本上与绝对自由、相对自由和精神自由相对应,都因为合乎无为的精神而臻于道的境地,也即通过无为而回归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理想人生境界 无为
下载PDF
城市中的漂泊人生——评王安忆小说《富萍》中的女性形象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晓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87-90,共4页
《富萍》以上海作为人物生活的场景,反映的是上海底层社会一群保姆的生活画卷,小说同样以王安忆擅长塑造的女性形象为主角,以扬州乡下女孩富萍凭借自身努力留在大城市上海生活的经历为主线,摹画出一个个对城市生活充满向往,为留在城市... 《富萍》以上海作为人物生活的场景,反映的是上海底层社会一群保姆的生活画卷,小说同样以王安忆擅长塑造的女性形象为主角,以扬州乡下女孩富萍凭借自身努力留在大城市上海生活的经历为主线,摹画出一个个对城市生活充满向往,为留在城市而经受住种种漂泊生活的磨砺与艰辛的女性形象,是王安忆对城市女性"韧"的生活的又一首赞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底层 女性形象 漂泊人生 隐忍坚韧
下载PDF
论金和的流寓诗及其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周录祥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1-75,共5页
晚清著名诗人金和在咸丰三年太平军攻占南京后,一直流寓各地,或主家塾,或参幕府,期间创作了大量作品,除描述太平天国围城史实及揭露清军腐败的诗歌为人所熟知外,还有许多述写流离漂泊生活的诗篇,真切反映了乱世中文人辛酸的流寓生活、... 晚清著名诗人金和在咸丰三年太平军攻占南京后,一直流寓各地,或主家塾,或参幕府,期间创作了大量作品,除描述太平天国围城史实及揭露清军腐败的诗歌为人所熟知外,还有许多述写流离漂泊生活的诗篇,真切反映了乱世中文人辛酸的流寓生活、痛苦的思想转变以及诗人辛苦的抗争,同时直接或间接反映当时政治军事形势,展现了乱中社会各阶层的命运与生活,具有"诗史"般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和 太平天国 流寓 诗歌
下载PDF
陆蠡散文的文本解读和心路历程探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志连 贾晓荣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2期23-26,共4页
陆蠡的散文创作以他的三个作品集为标志 ,可以明显分为三个时期。在《海星》集里 ,作者以一颗稚朴的童心 ,去追求爱与美的理想生活。同时 ,诗人的气质 ,又使他常常沉浸于孤独的幻想中 ,作品夹杂着淡淡的忧伤。而到了《竹刀》时期 ,抗战... 陆蠡的散文创作以他的三个作品集为标志 ,可以明显分为三个时期。在《海星》集里 ,作者以一颗稚朴的童心 ,去追求爱与美的理想生活。同时 ,诗人的气质 ,又使他常常沉浸于孤独的幻想中 ,作品夹杂着淡淡的忧伤。而到了《竹刀》时期 ,抗战即将全面爆发 ,作为一代有良知的知识分子 ,陆蠡努力在时代大我和个人小我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作者的精神在情感的追求和严酷冷峻的现实际遇之间游走 ,开始以清新优美的笔触 ,寄托现实人生的冷酷 ,名篇《竹刀》就是在这种矛盾纠葛中产生的。在《囚绿记》集中 ,作者已完全摆脱了青春的幻想 ,全身心地投入到抗战的洪流中 ,对国家的前途命运发出愤怒的呼喊 ,这时期的散文创作也由青春式的幻想、知识分子的精神高蹈而变为成年的忧郁、惆怅和深刻的时代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 陆蠡 文本解读
下载PDF
诗工命穷——论南宋江湖诗人的悲剧人生 被引量:1
7
作者 费君清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5年第6期143-151,共9页
南宋江湖诗人以自己的创作在中国诗歌史上形成了一个颇具影响的诗歌流派,改变了一代诗风。作为中下层知识分子,他们形成了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政治地位不高,几乎与普通百姓无异;大多数人并未因为享有诗名而过上优裕的生活,而是生计艰难... 南宋江湖诗人以自己的创作在中国诗歌史上形成了一个颇具影响的诗歌流派,改变了一代诗风。作为中下层知识分子,他们形成了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政治地位不高,几乎与普通百姓无异;大多数人并未因为享有诗名而过上优裕的生活,而是生计艰难,命运多舛。他们有的被迫干谒,受尽凌辱;有的兜售诗文,屡遭冷遇;有的饥寒交迫,穷困潦倒,甚至客死他乡,无力安葬。这些诗人沦落到如此地步,一方面与诗人自身的原因有关,如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缺乏恒产,不愿走科举仕宦的道路,或嗜吟成癖和拙于生计等;另一方面更是由于封建王朝的腐朽黑暗和统治者的压制与摧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 江湖诗人 贫困 悲剧人生
下载PDF
谈庄子“逍遥无待”的人生境界
8
作者 鑫鑫 季晓冬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100-101,共2页
分析了庄子"至人"、"神人"、"圣人"的人格意向,以及"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内在逻辑联系,介绍了庄子"逍遥无待"的人生境界。
关键词 庄子 人生境界 《逍遥游》
下载PDF
飘泊病魂——黄碧云小说创作散论
9
作者 张剑 《殷都学刊》 2001年第4期72-75,共4页
本文以香港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为基点,对香港女作家黄碧云独 特的个性心理进行了剖析;从而对其作品中所描绘的诸多丑恶意象、以及流露出来的飘离感 和病态感给出了新的阐释。
关键词 《其后》 《温柔与暴烈》 叙事模式 漂泊意识 生命意识 文学评论 小说 黄碧云
下载PDF
颠沛流离,情何以堪?——论齐邦媛《巨流河》中的漂泊意识与家国之痛
10
作者 张书群 《绥化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89-92,共4页
2004年台湾学者齐邦媛在80岁高龄开始动笔,历时四年写出的长篇回忆录《巨流河》,之所以获得众多殊荣,引起海内外读者交相称赞。个中原因在于其真情倾述了齐氏家族两代人颠沛流离的漂泊人生、由漂泊而产生的浓浓乡愁以及啼鹃带血般的家... 2004年台湾学者齐邦媛在80岁高龄开始动笔,历时四年写出的长篇回忆录《巨流河》,之所以获得众多殊荣,引起海内外读者交相称赞。个中原因在于其真情倾述了齐氏家族两代人颠沛流离的漂泊人生、由漂泊而产生的浓浓乡愁以及啼鹃带血般的家国之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流河》 颠沛流离 漂泊意识 乡愁 家国之痛
下载PDF
论古龙作品中的漂泊主题 被引量:2
11
作者 柳龙飞 李芬兰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58-61,共4页
严谨的创作态度,卓异的文学才华,深沉的浪子情怀,成就了古龙独特的现代神秘的浪漫主义艺术世界。漂泊主题的抒写,乃是古龙艺术世界最为深刻的意蕴。
关键词 古龙 武侠小说 漂泊
下载PDF
重读萧红:漂泊者的生命体验与慷慨悲歌
12
作者 范逸清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78-82,共5页
萧红在其一生艰难坎坷的漂泊生涯中,以女性作家与社会弱者的双重身份和独特视角观察社会、体验人生,对中国社会长期存留下来的社会积弊及对底层人民从精神到肉体的摧残、虐杀,作了淋漓尽致的描写,对底层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平民人物以及他... 萧红在其一生艰难坎坷的漂泊生涯中,以女性作家与社会弱者的双重身份和独特视角观察社会、体验人生,对中国社会长期存留下来的社会积弊及对底层人民从精神到肉体的摧残、虐杀,作了淋漓尽致的描写,对底层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平民人物以及他们的不幸与苦难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同时也表现了他们的爱和抗争,表现了作家心灵历程中对人类精神自由、平等、和谐的向往与追求。萧红创作中的生命体验、情感激流和历史感悟,代表了抗日战争最艰难时期中国文化人不可规避的对中国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深层冲突的思考及文化意识的觉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红 女性视野 漂泊者 历史记忆 生命体验 文化意识觉醒
下载PDF
生命哲学:《漂泊的那朵美丽忧伤》的快乐与忧伤
13
作者 张宝林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36-39,68,共5页
对生命哲学的追寻是牛殿庆散文《漂泊的那朵美丽忧伤》的主题精神,它是在快乐精神追求下和美丽的忧伤中呈现的。生命在快乐中运动、恒久,生命在快乐中增加,生命在快乐中提高,同时生命也在童年命运中、在陈年往事中、在友情回顾中呈现出... 对生命哲学的追寻是牛殿庆散文《漂泊的那朵美丽忧伤》的主题精神,它是在快乐精神追求下和美丽的忧伤中呈现的。生命在快乐中运动、恒久,生命在快乐中增加,生命在快乐中提高,同时生命也在童年命运中、在陈年往事中、在友情回顾中呈现出美丽的忧伤,在快乐与忧伤中展现作者的心路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泊的那朵美丽忧伤》 生命哲学 快乐 忧伤
下载PDF
《古诗十九首》思妇诗探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晓芳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0年第7期110-112,共3页
《古诗十九首》把审视的焦点从外部世界转向人,从男性转向女性,着力塑造了思妇这一独特的审美形象。作者借助女性视角审视着女性丰富敏锐的内心情感世界,充分彰显了女性生命意识的觉醒,同时也传达出自己孤独忧伤的人生体验与精神苦闷。... 《古诗十九首》把审视的焦点从外部世界转向人,从男性转向女性,着力塑造了思妇这一独特的审美形象。作者借助女性视角审视着女性丰富敏锐的内心情感世界,充分彰显了女性生命意识的觉醒,同时也传达出自己孤独忧伤的人生体验与精神苦闷。《古诗十九首》作为拟女性写作发展过程中的第一个高潮,为日后文人拟女性写作的发展成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十九首》 思妇诗 生命意识 游子心态 拟女性写作
下载PDF
乱世中的漂泊——杜荀鹤交游诗探析
15
作者 卢瑞彬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126-129,共4页
杜荀鹤的交游诗在其留存的诗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研究分析其交游诗歌,不仅可以展示唐末五代这一特殊历史阶段中诗人的社会生活状况,以及在乱世中漂泊的人生历程,并且进一步揭示其中蕴含的诗人形象和情感特质,以及对其整体诗风的影响... 杜荀鹤的交游诗在其留存的诗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研究分析其交游诗歌,不仅可以展示唐末五代这一特殊历史阶段中诗人的社会生活状况,以及在乱世中漂泊的人生历程,并且进一步揭示其中蕴含的诗人形象和情感特质,以及对其整体诗风的影响,从而肯定杜荀鹤交游诗歌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游诗歌 漂泊人生 落魄形象 价值意义
下载PDF
徐訏小说中的漂泊者形象及其人生感悟
16
作者 黄国龙 周阳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84-87,共4页
人类文学史上始终存在着一种深沉而厚重的漂泊意识。现代作家徐訏在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的精神漂泊者形象,抒写了他们人生的失落与困惑、孤独与幻灭、顽强与执著、超脱与皈依,表现了作家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执著探寻和阐释。
关键词 徐訏 漂泊者形象 人生感悟
下载PDF
不安定的灵魂——从《过客》看鲁迅的“漂泊”精神
17
作者 胡飞海 《新余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97-99,共3页
从文本形式上看,《过客》在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中绝对可算是个异样。《过客》通篇采用戏剧体的形式,让过客和老翁两者就"前方是什么"进行对话,在对话中刻画了过客这个真正具有现代生命哲学体验的坚韧孤独的漂泊者形象。... 从文本形式上看,《过客》在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中绝对可算是个异样。《过客》通篇采用戏剧体的形式,让过客和老翁两者就"前方是什么"进行对话,在对话中刻画了过客这个真正具有现代生命哲学体验的坚韧孤独的漂泊者形象。综合考察鲁迅本人的人生轨迹,可以窥探过客的这种漂泊的生命哲学体验,其实就是鲁迅自身一生漂泊精神的折射和投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客》 鲁迅 漂泊精神 生命哲学
下载PDF
明末清初滇中名士阚祯兆诗文创作考述
18
作者 于杰 朱红华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8-15,共8页
整理阚祯兆家族交往和人生轨迹等文献资料,解读其诗文书写,可知阚祯兆是明末清初名士。在明末清初风云多变的滇中大地,孙可望入滇部下祸乱通海、土司叛乱、吴三桂兵乱等重大事件,对滇中名士的生命历程和诗文创作均有重大影响,书生儒士... 整理阚祯兆家族交往和人生轨迹等文献资料,解读其诗文书写,可知阚祯兆是明末清初名士。在明末清初风云多变的滇中大地,孙可望入滇部下祸乱通海、土司叛乱、吴三桂兵乱等重大事件,对滇中名士的生命历程和诗文创作均有重大影响,书生儒士在改朝换代中如惊弓之鸟,漂泊无依,根本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只能挣扎求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中名士 名医入宦 乱世飘萍
下载PDF
行囊人生:社会分工颠仆与中国青年走四方形象
19
作者 舒建军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33-42,共10页
近代中国社会分工经历了百年颠仆但最终回到了分工不断扩展的道路上。中国青年走四方遭遇了这一曲折历程,最终收获了一个行囊人生的形象,涉及民国时期各个阶层的青年离开乡村社区进入都市和工商业领域的开放立体形象、20世纪中后期以来... 近代中国社会分工经历了百年颠仆但最终回到了分工不断扩展的道路上。中国青年走四方遭遇了这一曲折历程,最终收获了一个行囊人生的形象,涉及民国时期各个阶层的青年离开乡村社区进入都市和工商业领域的开放立体形象、20世纪中后期以来农村青年戴着身份与制度镣铐走出农业一土地社区进入各种务工场所的打工群体广谱形象。这些形象主要是由唐德刚与路遥等学者和作家创造的。行囊人生形象是中国青年在社会分工处于初始状态时候的形象。随着分工扩展以及社会服务与保护系统的完善,这一形象将会发展为自由劳动者的开放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囊人生 社会分工 中国青年 农业-土地社区
下载PDF
《庄子》内篇养“命”哲学论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兰辉耀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6-11,共6页
虽然生命之"命"是由"身"和"心"两部分组成的,但庄子主要强调通过"养心"来养"命"。庄子认为,心的育养决定生命的存在状态,所以他强调必须坚持"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养中"... 虽然生命之"命"是由"身"和"心"两部分组成的,但庄子主要强调通过"养心"来养"命"。庄子认为,心的育养决定生命的存在状态,所以他强调必须坚持"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养中"的育养原则,以使人们育有内心空灵寂静的状态,即要实现"游心乎德之和"而使其回归本真状态的育养目标。为了达此目的,庄子提出了"心斋""坐忘""撄宁""自得"的育养方法。庄子的这种养"命"智慧对于今人育养自我之"命"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养“命” “游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