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窥镜对腰椎管内结构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9
1
作者 谭军 吴海山 +2 位作者 贾连顺 赵定麟 屠开元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95-299,共5页
采用内窥镜系统经椎间孔对6个新鲜年轻标本的腰椎管内结构进行静态和动态的实验观察,并行CT和直视对照.腰椎屈曲位时,椎间盘后深拉伸,前移;黄韧带张力增高,因而椎管扩大.腰椎后伸位时,椎间盘后移向椎管内膨隆;椎板间和棘突基底部黄韧带... 采用内窥镜系统经椎间孔对6个新鲜年轻标本的腰椎管内结构进行静态和动态的实验观察,并行CT和直视对照.腰椎屈曲位时,椎间盘后深拉伸,前移;黄韧带张力增高,因而椎管扩大.腰椎后伸位时,椎间盘后移向椎管内膨隆;椎板间和棘突基底部黄韧带仍保持一定张力,未见明显地向腹侧突起(?)椎管中央部分和后方部分无明显改变,而椎管的侧方部分,由于小关节的相互移动,松弛的关节囊带动被覆其内侧和腹侧的发达的黄韧带(?)张力,明显地向腹侧和内侧移动,与后凸的椎间盘后份相对形成侧隐窝的钳夹性狭窄,此种特征性改变在L_4L_5最明显.提示临床上应加强对椎管侧方部分狭窄的诊断和侧隐窝减压的治疗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管 解剖结构 内窥镜检
下载PDF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哲 王全平 +1 位作者 李新奎 呼义文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04-106,共3页
本文报告11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临床资料,其中5例是氟骨症患者,临床表现及影象学检查均较为严重,且手术治疗效果差,胸椎黄韧带骨化症常表现为较典型的胸椎管狭窄症状,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下肢麻木、无力,好发部位为T9~T1... 本文报告11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临床资料,其中5例是氟骨症患者,临床表现及影象学检查均较为严重,且手术治疗效果差,胸椎黄韧带骨化症常表现为较典型的胸椎管狭窄症状,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下肢麻木、无力,好发部位为T9~T12,CT及MRI是理想有效的检查手段,治疗目前以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管 黄韧带骨化症 诊断 治疗 病因
下载PDF
椎板下棘的解剖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志军 蔡永强 +4 位作者 李筱贺 王国强 刘万林 汪剑威 邢文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74-377,共4页
目的:观测椎板下棘的出现率及形态特征,探讨其与黄韧带骨化的关系,为临床应用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对82套成人全脊椎配套骨标本和12例全脊柱尸体标本进行观测、分型,并对其长、宽、厚测量。结果:椎板下棘出现于C7 ̄L5,出现率较高段在T8... 目的:观测椎板下棘的出现率及形态特征,探讨其与黄韧带骨化的关系,为临床应用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对82套成人全脊椎配套骨标本和12例全脊柱尸体标本进行观测、分型,并对其长、宽、厚测量。结果:椎板下棘出现于C7 ̄L5,出现率较高段在T8 ̄12,最高为T10达80.5%,侧别、性别及相邻节段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长与宽最大均值区间均为T9 ̄12,其最大均值均位于T10,分别为(4.1±2.1)mm和(4.4±2.3)mm。结论:下胸段椎板下棘的出现率高且形体较大;总体分布呈以T10为峰顶的“山峰”形变化趋势;女性多于男性,左侧多于右侧;椎板下棘成因可能与小关节的活动度及黄韧带骨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骨 椎板下棘 形态学观测 黄韧带 骨化
下载PDF
引起腰腿痛相关解剖结构的观测 被引量:3
4
作者 邓兆宏 姚柏春 +3 位作者 张正洪 陈家强 王配军 王军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2期88-90,共3页
目的:为临床对脊柱腰段某些疾患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取成年正常腰骶部完整标本30例,常规解剖剥离,对腰部分椎管内的侧隐窝矢径、横径,椎间盘、黄韧带的厚度,腰骶部硬膜黄韧带间连接结构进行了观测。对脊柱腰段进行了... 目的:为临床对脊柱腰段某些疾患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取成年正常腰骶部完整标本30例,常规解剖剥离,对腰部分椎管内的侧隐窝矢径、横径,椎间盘、黄韧带的厚度,腰骶部硬膜黄韧带间连接结构进行了观测。对脊柱腰段进行了详细硏究。结果:获得了腰部分椎管内的侧隐窝矢径、横径,椎间盘、黄韧带的厚度,腰骶部硬膜黄韧带间连接结构数据的观测结果。结论:为临床对脊柱腰段某些疾患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提供了解剖学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腰腿痛 侧隐窝 黄韧带 椎间盘
下载PDF
对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再认识 被引量:13
5
作者 徐华梓 池永龙 虞志康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1996年第2期60-62,共3页
报告经CT、MRI及手术证实的颈椎间盘突出症27例,着重讨论了颈椎间盘突出症与颈椎病的关系,认为颈椎间盘退变是两者的共同病理基础。颈椎间盘突出不仅是单纯的髓核突出,晚期还可伴有骨赘增生、椎管狭窄、OPLL等改变。作者... 报告经CT、MRI及手术证实的颈椎间盘突出症27例,着重讨论了颈椎间盘突出症与颈椎病的关系,认为颈椎间盘退变是两者的共同病理基础。颈椎间盘突出不仅是单纯的髓核突出,晚期还可伴有骨赘增生、椎管狭窄、OPLL等改变。作者认为,凡是与颈椎间盘突出有关的颈椎病变都应归入颈椎间盘突出症的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椎间盘突出 颈椎病
下载PDF
腰椎运动时黄韧带的原位应变测量 被引量:9
6
作者 侯筱魁 董凡 赵文成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1996年第1期20-23,共4页
在腰椎黄韧带解剖学观察的基础上,以新鲜尸体完整腰椎为标本,采用平行光三维运动测量系数,测量腰椎不同方向运动时,右侧黄韧带上、下端附着部中点的空间位置和三维位移量,获得二点间距离的变化值以及最大载荷时黄韧带应变的均值和... 在腰椎黄韧带解剖学观察的基础上,以新鲜尸体完整腰椎为标本,采用平行光三维运动测量系数,测量腰椎不同方向运动时,右侧黄韧带上、下端附着部中点的空间位置和三维位移量,获得二点间距离的变化值以及最大载荷时黄韧带应变的均值和标准差。前屈时黄韧带应变最大,右旋时应变最小。后伸和右弯时黄韧带应变为负值,提示韧带长度短缩。该研究方法也适用于人体其他韧带的生物力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运动 黄韧带 生物力学
下载PDF
黄韧带的正常与病理解剖 被引量:4
7
作者 董炘 陈鸿儒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6期253-256,269,共5页
解剖人脊柱腰骶段35例。对黄韧带的分布及传统插图提出了修改意见。黄韧带与棘间韧带并非融合或混合,而是两者相贴邻。两黄韧带后缘之间不存在裂隙。黄韧带后面不直接与肌肉相贴,也不存在所谓椎板间韧带,把黄韧带与肌肉相分隔者实... 解剖人脊柱腰骶段35例。对黄韧带的分布及传统插图提出了修改意见。黄韧带与棘间韧带并非融合或混合,而是两者相贴邻。两黄韧带后缘之间不存在裂隙。黄韧带后面不直接与肌肉相贴,也不存在所谓椎板间韧带,把黄韧带与肌肉相分隔者实为棘间韧带。不存在导致压迫神经的单纯黄韧带肥厚。建议重视使用盘-黄间隙-词。对目前通用的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示意图提出修改意见,并提供了新图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韧带 椎管狭窄 病理 解剖
下载PDF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与相关元素代谢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哲 王全平 +1 位作者 高双斌 龚书明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7年第6期547-550,共4页
研究黄韧带骨化与相关元素代谢变化规律,探讨骨化病困.方法:分别采用原子吸收法、磷钼酸兰比色法、氟电极等方法测定患者血清及黄韧带标本中钙、磷、镁、锌、铜、锰、钼、氟8种元素的含量.结果:钙、磷、镁、锌、铜、锰、钼在腰椎... 研究黄韧带骨化与相关元素代谢变化规律,探讨骨化病困.方法:分别采用原子吸收法、磷钼酸兰比色法、氟电极等方法测定患者血清及黄韧带标本中钙、磷、镁、锌、铜、锰、钼、氟8种元素的含量.结果:钙、磷、镁、锌、铜、锰、钼在腰椎管狭窄症与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血清与黄韧带中均有基本一致的变化趋势,而氟在骨化组血清与黄韧带中含量均显著高于退变组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胸椎黄韧带骨化早期病变与腰椎黄韧带退变在相关元素代谢水平存在相似的变化规律,提示:随代谢元素的变化,黄韧带退变可进一步发生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韧带 骨化 退变 元素代谢 病理
下载PDF
黄韧带粗线的形态学特点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新生 刘晓伟 +2 位作者 李志鹏 董建峰 王辉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7年第4期9-10,共2页
目的:观测黄韧带附着部位的形态学特点。方法:使用精密度为0.02mm的游标卡尺对60例成人脊柱的腰椎进行测量。结果:黄韧带附着部位形态类似粗线,其外侧端隆起较高,部分锥体可见有尖端向下的骨性棘样突起。测量结果显示:两侧基本对称,无... 目的:观测黄韧带附着部位的形态学特点。方法:使用精密度为0.02mm的游标卡尺对60例成人脊柱的腰椎进行测量。结果:黄韧带附着部位形态类似粗线,其外侧端隆起较高,部分锥体可见有尖端向下的骨性棘样突起。测量结果显示:两侧基本对称,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黄韧带肥厚或骨化的影像学诊断中,应考虑到黄韧带附着部位的形态学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黄韧带 形态学观测
下载PDF
黄韧带骨化的病理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建中 王自立 +1 位作者 张兴武 郭风英 《宁夏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5期313-315,共3页
目的 :探讨黄韧带骨化的病理变化特点和发生机理。方法 :利用组织病理学和组织化学方法对比研究正常黄韧带和 5例病变黄韧带的病理形态学特点、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弹力纤维以及粘液物质的改变。结果 :根据大体形态特点可将黄韧带骨化... 目的 :探讨黄韧带骨化的病理变化特点和发生机理。方法 :利用组织病理学和组织化学方法对比研究正常黄韧带和 5例病变黄韧带的病理形态学特点、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弹力纤维以及粘液物质的改变。结果 :根据大体形态特点可将黄韧带骨化分为结节型 (增生性 )骨化、周围型骨化和弥漫型骨化 3种类型。组织学上可见病变早期出现胶原纤维肿胀、融合 ,进一步发生软骨化生 ,最终出现钙化和骨化。在肿胀融合的胶原纤维和软骨化生处可见阿新蓝 (pH 2 5 )阳性的粘液性物质。结论 :黄韧带骨化的大体类型代表着同一病变发展的不同阶段 ;韧带的退行性改变是黄韧带骨化的基本原因 ;胶原纤维的肿胀融合及其粘液样变性是黄韧带骨化的起始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韧带 骨化 病理组织学
下载PDF
急性腰椎黄韧带皱褶嵌入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
11
作者 陈鸿儒 董炘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7年第11期881-883,共3页
目的探讨无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急性腰椎黄韧带皱褶嵌入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远期疗效。方法解剖人脊柱腰骶段35例,对黄韧带的后方毗邻及椎板内聚黄韧带皱褶嵌入作了较细致的观察,同时手术探查无椎间盘突出症者行小切口椎板内聚黄韧带... 目的探讨无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急性腰椎黄韧带皱褶嵌入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远期疗效。方法解剖人脊柱腰骶段35例,对黄韧带的后方毗邻及椎板内聚黄韧带皱褶嵌入作了较细致的观察,同时手术探查无椎间盘突出症者行小切口椎板内聚黄韧带皱褶突出处切除椎管减压术。结果观察的人脊柱腰段35例,对黄韧带的分布,建议使用"盘-黄间隙"一词并对国内外LDH插图提出修改意见。对224例LDH中28例急性腰椎黄韧带皱褶嵌入椎管狭窄症者行手术治疗。随访5~12年,本组治愈率为89.3%。结论探查腰椎无椎间盘突出时,应考虑到由于椎板内聚而致黄韧带皱褶的嵌入所致的类似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但有合并症者应同时处理。本术式是一种远期疗效较高的安全及微创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韧带皱褶 椎板内聚 切除减压 无椎间盘突出
下载PDF
黄韧带增生肥厚致腰椎管狭窄的MRI表现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渝新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1181-1182,共2页
目的探讨黄韧带增生肥厚致腰椎管狭窄的MRI表现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手术证实及MRI检查确诊的黄韧带增生肥厚所致腰椎管狭窄的MRI资料。结果黄韧带增强肥厚所致腰椎管狭窄在MRI表现为对称性狭窄、广泛多节段增生肥厚和局限性增... 目的探讨黄韧带增生肥厚致腰椎管狭窄的MRI表现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手术证实及MRI检查确诊的黄韧带增生肥厚所致腰椎管狭窄的MRI资料。结果黄韧带增强肥厚所致腰椎管狭窄在MRI表现为对称性狭窄、广泛多节段增生肥厚和局限性增生肥厚。结论MRI检查腰椎管病变具有独特优势,它可基本代替常规的X线椎管碘剂造影,为临床诊治黄韧带增生肥厚所致的椎管狭窄以及椎管狭窄原因的鉴别诊断提供满意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韧带 腰椎管狭窄 磁共振
下载PDF
经皮内窥镜下治疗胸椎管黄韧带骨化症1例 被引量:5
13
作者 贺毅 李星晨 周红刚 《临床骨科杂志》 2019年第2期255-256,共2页
患者,男,64岁,双下肢麻木无力不能行走1年余,于2016年4月8日入院。自诉“无诱因出现双下肢麻木无力,逐渐不能下床行走”。体格检查:颈部无明显不适,双上肢无明显麻木,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腕屈伸肌力5级,腱反射正常。
关键词 经皮内窥镜检查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 局部麻醉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黄韧带骨化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14
作者 袁佳滨 孙凯强 史建刚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28-432,共5页
黄韧带骨化是胸椎管狭窄的主要原因,其起病隐匿,出现症状时多造成脊髓严重压迫,临床治疗效果不理想,因此亟需研发针对黄韧带骨化早期诊治和预后监测的有效手段。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属于转录生长因子β家族成员,在胚胎发育早期阶段... 黄韧带骨化是胸椎管狭窄的主要原因,其起病隐匿,出现症状时多造成脊髓严重压迫,临床治疗效果不理想,因此亟需研发针对黄韧带骨化早期诊治和预后监测的有效手段。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属于转录生长因子β家族成员,在胚胎发育早期阶段诱导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和软骨内成骨过程中发挥关键调节作用。研究表明黄韧带骨化,尤其是连续多水平的黄韧带骨化与BMP-2关系密切。本文对BMP-2在黄韧带骨化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希望能为黄韧带骨化的早期诊治和预后监测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韧带骨化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 发病机制 诊断 靶向治疗 预后
下载PDF
腰椎椎板下棘的影像学表现及其形成机制的探讨
15
作者 李选 郁万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9期1553-1555,1560,共4页
目的探讨腰椎椎板下棘的影像学表现及其形成机制。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5月于我院对脊椎进行CT检查的患者400例,比较不同年龄段稳定性脊柱(对照组)与不稳定性脊柱(观察组)椎板下棘的发生率,比较不同脊柱节段椎板下棘的发生率。观察... 目的探讨腰椎椎板下棘的影像学表现及其形成机制。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5月于我院对脊椎进行CT检查的患者400例,比较不同年龄段稳定性脊柱(对照组)与不稳定性脊柱(观察组)椎板下棘的发生率,比较不同脊柱节段椎板下棘的发生率。观察椎板下棘的形态及其与椎间黄韧带的毗邻关系。结果椎板下棘主要发生于中老年患者,年龄越大,椎板下棘的发生率越大(P<0.05);椎板下棘均出现于T11~L5,出现率较高段为T 11、T12、L1及L5处;脊柱不稳定组椎板下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脊柱稳定组(P<0.05);椎板下棘的边缘位置与椎间黄韧带外侧缘相一致。结论通过对脊椎进行CT冠状位、矢状位及斜位重建及三维图像重组,可以清楚的观察到椎板下棘的形态及其与椎间黄韧带的毗邻关系;椎板下棘的形成可能与脊椎的退行性变、脊柱的应力作用以及韧带骨化及受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板下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椎间黄韧带 脊柱
下载PDF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临床研究
16
作者 曹正春 杨淮海 +1 位作者 严进 唐杏 《实用骨科杂志》 2008年第2期91-93,共3页
目的 探讨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诊断特点及改良手术的疗效。方法 总结我院从1995~2005年收治的28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患者并对其手术疗效加以分析。结果28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23个月。术后JOA评分为6~11分,平... 目的 探讨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诊断特点及改良手术的疗效。方法 总结我院从1995~2005年收治的28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患者并对其手术疗效加以分析。结果28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23个月。术后JOA评分为6~11分,平均9.3分,恢复率为73.6%,优良率为84.5%。结论临床表现结合CT及MRI检查是诊断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有效手段,改良的外科手术方式安全可靠,手术疗效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黄韧带骨化症 手术改进
下载PDF
腰段黄韧带变性的临床意义
17
作者 温树正 霍洪军 +4 位作者 刘万林 郭文通 李文琪 杨学军 郭跃德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1997年第2期15-17,共3页
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患者220例,其中有169例(768%)伴有黄韧带变性增厚。术中见椎板部、侧隐窝顶部及关节突部黄韧带联合变性增厚。在侧隐窝顶部及关节突部黄韧带的变性和肥大,更易造成神经根管的狭窄。
关键词 腰椎 黄韧带 变性 肥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