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ndoscopic band ligation and endoscopic hemoclip placement for patients with Mallory-Weiss syndrome and active bleeding 被引量:20
1
作者 Young-Seok Cho Hiun-Suk Chae +5 位作者 Hyung-Keun Kim Jin-Soo Kim Byung-Wook Kim Sung-Soo Kim Sok-Won Han Kyu-Yong Cho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13期2080-2084,共5页
AIM: To compare the hemostatic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wo mechanical endoscopic methods: endoscopic band ligation (EBL) and endoscopic hemoclip placement (EHP) in patients with actively bleeding Mallory-Weiss syndrome... AIM: To compare the hemostatic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wo mechanical endoscopic methods: endoscopic band ligation (EBL) and endoscopic hemoclip placement (EHP) in patients with actively bleeding Mallory-Weiss syndrome (MWS). METHODS: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study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HP with EBL was performed from January 2002 to August 2005. Forty-one patients with active bleeding from MWS were treated with EHP (n = 21) or EBL (n = 20). RESULT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with respect to clinical and endoscopic characteristics. The mean number of hemoclips applied was 3.2 ± 1.5 and the mean number of bands applied was 1.2 ± 0.4. Primary hemostasis was achieved in all patients. Recurrent bleeding was observed in one patient from the EHP group and two from the EBL group.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bleeding were treated by the same modality as at randomization and secondary hemostasis was achieved in all.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otal transfusion amount or duration of hospital stay. No complications or bleeding-related death resulted. CONCLUSION: EHP and EBL are equally effective and safe for the management of active bleeding in patients with Mallory-Weiss syndrome, even in those with shock or comorbid dis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llory-Weiss syndrome HEMOSTASIS Endoscopic band ligation Endoscopic clipping
下载PDF
New Technique of Clipless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2
作者 Ahmed A. ElGeidie 《Surgical Science》 2012年第6期310-313,共4页
Background: In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 application of clips is the standar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cystic duct and artery. However, this is not without problems. We propose a modified technique for mana... Background: In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 application of clips is the standar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cystic duct and artery. However, this is not without problems. We propose a modified technique for management of cystic duct and artery in LC. Methods: Since 2007, 328 patients presented with symptomatic gallstones were included. In those patients, the cystic artery was divided by monopolar cautery and the cystic duct was ligated intracorporeally using nonabsorbable suture. Results: Three patients (0.9%) have bleeding from cauterized cystic artery;bleeding was controlled by diathermy in two of them and application of metal clip was necessary in the remaining patient. Cystic duct leak was detected in only one patient (0.3%), and it was managed by percutaneous drainage. At follow up we did not encounter abnormalities suggestive of bile duct stricture. Conclusion: The proposed modification of LC is feasible, practical, safe and economic as well. It is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risk of postoperative morbid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clipPinG ligation CYSTIC Artery CYSTIC Duct MONOPOLAR DIAtheRMY
下载PDF
改良结扎法用于脊髓损伤造模的优势分析
3
作者 李道辉 徐晓霜 +5 位作者 李郑涛 田新鹏 毕航川 刘源 戴永文 陈凌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9-384,共6页
背景:目前根据脊髓损伤的损伤方式不同衍生出不同的模型构建方法,传统物理损伤造模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尚缺乏较为有效和稳定的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目的:建立一种可复制、可调控、创伤小、死亡率低、模型更稳定、适用范围广、术后护理... 背景:目前根据脊髓损伤的损伤方式不同衍生出不同的模型构建方法,传统物理损伤造模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尚缺乏较为有效和稳定的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目的:建立一种可复制、可调控、创伤小、死亡率低、模型更稳定、适用范围广、术后护理时间短的脊髓损伤大鼠模型。方法:将体质量和鼠龄相似的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改良组,每组20只,对照组采用钳夹造模法构建脊髓损伤模型,改良组选用基于压迫法改良的结扎法,在开窗的基础上使用缝线结扎的方法进行脊髓损伤的造模。比较两组大鼠的排尿行为、血尿、脓尿(感染率)、死亡率、脊柱畸形率及术后1,3,5,7 d的BBB运动功能学评分。结果与结论:基于压迫法改良的结扎法建立的脊髓损伤大鼠模型比常规建模方法排尿行为恢复较快、血尿率低、感染率低、死亡率低、脊柱畸形率低,BBB评分结果更集中稳定(1周内均<2分),由此可证明基于压迫法改良的结扎法更适用于脊髓损伤大鼠模型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 脊髓损伤模型 钳夹造模法 结扎法 排尿反射 排尿行为 脊柱畸形 BBB评分
下载PDF
降低OFDM系统峰均比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胡海丰 赵新建 《计算机仿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1-153,256,共4页
研究多载波传输信号优化问题,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的一个缺点是由于信号的高峰值平均功率比大大降低了系统中线性功放的效率。针对限幅法解决峰均比问题中存在的带外弥散、带内噪声和计算复杂度等问题,为了提高传输效率,提出一种联... 研究多载波传输信号优化问题,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的一个缺点是由于信号的高峰值平均功率比大大降低了系统中线性功放的效率。针对限幅法解决峰均比问题中存在的带外弥散、带内噪声和计算复杂度等问题,为了提高传输效率,提出一种联合冲击整形和重复限幅滤波技术来降低系统峰均比的可行性方案。有效抑制限幅噪声对系统误码率性能的影响,提高频谱效率。通过合理选择系统的相关参数可以在计算复杂度和峰均比性能改善之间取得较好折衷。数据仿真验证了所提出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 联合算法 冲激整形 重复限幅滤波 峰均功率比
下载PDF
语义增强图像-文本预训练模型的零样本三维模型分类
5
作者 丁博 张立宝 +1 位作者 秦健 何勇军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314-3323,共10页
目前,基于对比学习的图像-文本预训练模型(CLIP)在零样本3维模型分类任务上表现出了巨大潜力,然而3维模型和文本之间存在巨大的模态鸿沟,影响了分类准确率的进一步提高。针对以上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语义增强CLIP的零样本3维模型分类方法... 目前,基于对比学习的图像-文本预训练模型(CLIP)在零样本3维模型分类任务上表现出了巨大潜力,然而3维模型和文本之间存在巨大的模态鸿沟,影响了分类准确率的进一步提高。针对以上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语义增强CLIP的零样本3维模型分类方法。该方法首先将3维模型表示成多视图;然后为了增强零样本学习对未知类别的识别能力,通过视觉语言生成模型获得每张视图及其类别的语义描述性文本,并将其作为视图和类别提示文本之间的语义桥梁,语义描述性文本采用图像字幕和视觉问答两种方式获取;最后微调语义编码器将语义描述性文本具化为类别的语义描述,其拥有丰富的语义信息和较好的可解释性,有效减小了视图和类别提示文本的语义鸿沟。实验表明,该文方法在ModelNet10和ModelNet40数据集上的分类性能优于现有的零样本分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维模型分类 零样本 基于对比学习的图像-文本预训练模型 语义描述性文本
下载PDF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结扎夹致儿童腹痛7例分析
6
作者 邵一丹 黄磊 倪同磊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4年第5期375-377,383,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使用结扎夹处理阑尾残端造成术后长期右下腹疼痛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长期右下腹疼痛再次手术的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原因,总结手术经验... 目的:探讨儿童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使用结扎夹处理阑尾残端造成术后长期右下腹疼痛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长期右下腹疼痛再次手术的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原因,总结手术经验与体会。结果:7例患儿中男3例,女4例,平均(11.30±2.07)岁;患儿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回盲部结扎夹取出术,手术时间平均(72.14±24.98)min,术中出血量均小于5 mL。病理检查提示结扎夹上少量组织均未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排除阑尾残端炎。术后7例患儿腹痛症状均消失,平均住院(6.29±1.98)d后顺利出院。随访6个月至4年,未发现再次右下腹疼痛。结论:儿童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使用结扎夹处理阑尾残端有术后发生右下腹疼痛的风险,可从手术操作、结扎夹的位置与数量方面加以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 阑尾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结扎夹 腹痛 儿童
下载PDF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两种方法处理阑尾根部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5
7
作者 梁天伟 孙轶 +1 位作者 卢永刚 韦义伦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1年第2期164-165,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可吸收夹与腔内丝线结扎处理阑尾根部的优缺点。方法同期122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随机分为可吸收夹法及腔内丝线结扎法处理阑尾根部两组,每组61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22例手术均成功完成,无...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可吸收夹与腔内丝线结扎处理阑尾根部的优缺点。方法同期122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随机分为可吸收夹法及腔内丝线结扎法处理阑尾根部两组,每组61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22例手术均成功完成,无并发症发生,可吸收夹处理阑尾根部较腔内丝线结扎法手术时间短(P<0.01),但住院费用高(P<0.01)。结论腹腔镜下可吸收夹法及腔内丝线结扎法处理阑尾根部都是安全可靠的,术者选择哪种方法处理阑尾根部要根据患者的经济状况、阑尾根部的具体情况及术者的腔镜下操作的熟练程度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阑尾切除术 可吸收夹 丝线结扎
下载PDF
自制套扎线无钛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毅杰 何志新 周卫忠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1-123,共3页
目的探讨自制套扎线无钛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3年3月~2008年1月间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86例,随机分为使用自制套扎线无钛夹LC组(观察组)43例和传统钛夹LC组(对照组)43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目的探讨自制套扎线无钛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3年3月~2008年1月间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86例,随机分为使用自制套扎线无钛夹LC组(观察组)43例和传统钛夹LC组(对照组)43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右上腹疼痛不适、胆漏、其他并发症,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两组均结扎成功并顺利出院,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延长、术中出血量增加(P<0.05),住院时间、术后恶心呕吐胃肠反应、发热等其他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P>0.05);右上腹疼痛不适减少(P<0.05),未发生胆漏。结论自制套扎线无钛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处理胆囊管及胆管动脉安全、可靠,并能避免使用钛夹所致的并发症,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制套扎线 无钛夹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下载PDF
显微精索静脉结扎手术的省时改进--显微结扎钉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宁亮 张亚妮 +3 位作者 顾甜甜 梅娜 贺大林 杨林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697-699,共3页
目的探讨在显微精索静脉结扎手术过程中,应用显微结扎钉结扎精索静脉的省时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左侧显微精索静脉结扎的65例患者按1∶1比例顺序分为两组,一组应用常规的0号丝线结扎精索静脉,另一组应用... 目的探讨在显微精索静脉结扎手术过程中,应用显微结扎钉结扎精索静脉的省时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左侧显微精索静脉结扎的65例患者按1∶1比例顺序分为两组,一组应用常规的0号丝线结扎精索静脉,另一组应用显微结扎钉结扎精索静脉,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及手术后随访效果。结果 32例患者接受丝线精索静脉结扎,平均手术时间(71.7±22.2)min;33例患者接受结扎钉精索静脉结扎,平均手术时间(42.8±9.2)min;随访3月,二组并发症均较少,且其发生无显著差异。结论在显微精索静脉结扎手术过程中应用显微结扎钉结扎精索静脉安全、省时,易于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结扎钉 精索静脉曲张 显微精索静脉结扎术
下载PDF
Hem-o-lok结扎夹行动脉导管夹闭术8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林小彬 刘健 +2 位作者 黄击修 刘勇 付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7期583-584,共2页
目的探讨直视下采用Hem-o-lok结扎夹行动脉导管夹闭术的临床价值。方法2001年5月~2007年5月,对84例管型动脉导管采用左腋下小切口直视下释放1~2枚Hem-o-lok结扎夹夹闭。结果手术时间30~60min,平均42min。84例术中无出血,术后杂音消失... 目的探讨直视下采用Hem-o-lok结扎夹行动脉导管夹闭术的临床价值。方法2001年5月~2007年5月,对84例管型动脉导管采用左腋下小切口直视下释放1~2枚Hem-o-lok结扎夹夹闭。结果手术时间30~60min,平均42min。84例术中无出血,术后杂音消失,无手术死亡。84例随访2~50个月,平均28个月,无残余分流及再通。结论Hem-o-lok结扎夹治疗管型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创伤小、安全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M-O-LOK结扎夹 动脉导管未闭 左腋下小切口
下载PDF
Hem-O-lok结扎夹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华 董冰 韩肖骅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08年第6期520-521,共2页
目的:探讨Hem-O-lok结扎夹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临床价值。方法:2006年1月~12月随机将178例患者LC分为2组,术中分别使用Hem-O-lok结扎夹(HLC组,98例)和钛夹(TC组,80例)结扎胆囊管及胆囊动脉,比较2... 目的:探讨Hem-O-lok结扎夹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临床价值。方法:2006年1月~12月随机将178例患者LC分为2组,术中分别使用Hem-O-lok结扎夹(HLC组,98例)和钛夹(TC组,80例)结扎胆囊管及胆囊动脉,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结果:178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及医源性损伤。手术时间HLC组(26.7±7.9)min,显著短于TC组的(37.6±13.3)min(t=-6.786,P=0.000)。术后引流量HLC组(20.3±12.1)ml,显著少于TC组的(25.9±11.7)ml(t=-3.099,P=0.002)。术后住院HLC(3.64±1.12)d,TC组(3.59±1.09)d,无显著差异(t=0.332,P=0.740)。住院费用HLC组(6 607.00±756.10)元,TC组(6 583.16±685.10)元,无显著性差异(t=0.218,P=0.828)。结论:LC中用Hem-O-lok结扎夹胆囊管及胆囊动脉,操作简单,能缩短手术时间,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M-O-LOK结扎夹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下载PDF
基于局部结构形态改进图像边缘限幅滤波算法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孙晓辉 蔡永洪 林雁飞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1-25,共5页
应用经典限幅滤波算法(CFA)对边缘去噪处理时容易造成有效的高频边缘被抑制、破坏边缘连续性、丢失目标结构特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结构形态特征的改进型限幅滤波算法,用于图像边缘滤波处理。该算法利用限幅滤波的原理,引入由5... 应用经典限幅滤波算法(CFA)对边缘去噪处理时容易造成有效的高频边缘被抑制、破坏边缘连续性、丢失目标结构特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结构形态特征的改进型限幅滤波算法,用于图像边缘滤波处理。该算法利用限幅滤波的原理,引入由5个相邻边缘点构成的滑动模子并遍历边缘各点,对滑动模子中增量超限的点加以结构形态预测和阈值判断,即通过滑动模子建立局部轮廓的结构形态模型,并应用模型进行边缘预测;对超限点与预测值的差异进行了比较,为判定是否遇到台阶、凸缘或尖锐的结构特征提供了依据。为了测试新算法在边缘保持和滤波降噪方面的能力,与传统限幅滤波算法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局部结构形态特征的改进限幅滤波算法不但具有高效的去噪能力,而且对目标结构中的高频边缘具有显著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图像边缘滤波 限幅滤波算法 局部结构形态 机器视觉
下载PDF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内镜下治疗 被引量:19
13
作者 李萍 刘冰熔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105-110,共6页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esophageal 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EGVB)是肝硬化最严重,也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导致肝性脑病、失血性休克等。内镜下治疗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预防和治疗静脉曲张出血的重要方法。经内镜套扎治疗、硬化剂...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esophageal 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EGVB)是肝硬化最严重,也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导致肝性脑病、失血性休克等。内镜下治疗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预防和治疗静脉曲张出血的重要方法。经内镜套扎治疗、硬化剂注射治疗、组织胶注射、金属钛夹止血、自膨式金属支架、氩离子凝固术、内镜下喷洒止血剂、联合治疗等方法自应用以来,止血成功率取得很大提高。该文主要总结以上各个治疗方法,就其机制、适应证、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等情况作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内镜 内镜套扎 硬化治疗 组织胶 钛夹 自膨式金属支架
下载PDF
胶圈齿形套扎加断桥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高洪娣 熊国华 +2 位作者 张辉 张少军 应光耀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第9期1233-1236,共4页
目的探讨胶圈齿形套扎加断桥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胶圈齿形套扎加断桥缝合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术后疼痛、出血、水肿、尿潴留... 目的探讨胶圈齿形套扎加断桥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胶圈齿形套扎加断桥缝合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术后疼痛、出血、水肿、尿潴留等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第1、3、7天肛门疼痛、水肿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胶圈齿形套扎加断桥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确切,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对促进创面愈合、减轻患者痛苦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圈齿形套扎 断桥缝合 环状混合痔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三种不同重睑术式术后效果比较 被引量:7
15
作者 曹国凡 胡红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1269-1270,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双重睑术式手术后效果比较。方法:回顾性研究本院1999年以来,门诊行双重睑手术患者94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甲、乙、丙3组。甲组采用皮肤睑板固定法,乙组采用皮肤埋藏缝线法,丙组采用简易缝线结扎加压法。上述每组每例的随... 目的:观察不同双重睑术式手术后效果比较。方法:回顾性研究本院1999年以来,门诊行双重睑手术患者94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甲、乙、丙3组。甲组采用皮肤睑板固定法,乙组采用皮肤埋藏缝线法,丙组采用简易缝线结扎加压法。上述每组每例的随访时间均>1a。结果:甲组18例中有1例双重睑左右重睑沟稍有不对称,行二次手术。1例术后2mo内有轻度上眼睑外翻,保守治疗后消失。乙组24例中1例双重睑皱褶术后6mo后稍有变浅,2例可见闭眼后轻度皮下结节。丙组52例中1例术后7mo双重睑线稍有变浅。结论:简易缝线结扎加压法为双重睑手术首选的安全、可靠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睑手术 皮肤睑板固定法 皮肤埋藏缝线法 缝线结扎加压法
下载PDF
镍钛记忆合金夹输卵管绝育后卵巢功能的探讨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建华 薛培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6-30,共5页
用镍钛记忆合金夹输卵管绝育后91例月经正常的妇女于黄体中期进行血孕酮(P)及雌二醇(E_2)测定,与正常对照组及输卵管结扎组比较。合金夹组平均血孕酮(12.76±5.76ng/ml)与正常对照组(11.82±3.82ng/ml)无显著差别(P>0.05),... 用镍钛记忆合金夹输卵管绝育后91例月经正常的妇女于黄体中期进行血孕酮(P)及雌二醇(E_2)测定,与正常对照组及输卵管结扎组比较。合金夹组平均血孕酮(12.76±5.76ng/ml)与正常对照组(11.82±3.82ng/ml)无显著差别(P>0.05),而结扎组孕酮(8.20±3.13ng/ml)明显低于前两组(P<0.01)。合金夹组中孕酮值<10ng/ml之发生率(31例占37.08%)与正常对照组者(6例占30%)无显著差别(P>0.05),而结扎组者(12例占75%)明显高于前两组。三组中雌二醇均值无显著差别(P>O.05)。说明避开输卵管系膜内血管放置合金夹,较少影响卵巢的血液供应及神经内分泌功能,故对卵巢功能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合金夹 绝育 卵巢功能
下载PDF
镍钛记忆合金加压吻合环在消化道吻合重建中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尹剑辉 张力君 +1 位作者 徐林 刘乐阳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6年第29期26-30,共5页
目的:评价镍钛记忆合金加压吻合环(Ni-Ti CAC)在消化道吻合术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ENTRAL、CBM、CNKI和万方等中英文数据库有关Ni-Ti CAC在消化道吻合术中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在客观评价文献质量后采用Rev Man... 目的:评价镍钛记忆合金加压吻合环(Ni-Ti CAC)在消化道吻合术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ENTRAL、CBM、CNKI和万方等中英文数据库有关Ni-Ti CAC在消化道吻合术中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在客观评价文献质量后采用Rev Man 5.0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1283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Ni-Ti CAC组在术后排气时间[WMD=-0.12,95%CI(-0.46,0.23),P=0.51]、手术总并发症发生率[RR=0.51,95%CI(0.25,1.01),P=0.05]和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RR=0.68,95%CI(0.20,2.36),P=0.55]方面与对照组效果相当;吻合时间[SMD=-2.99,95%CI(-5.11,-0.88),P<0.05]和术后患者住院时间[WMD=-1.25,95%CI(-2.42,-0.07),P=0.04]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Ni-Ti CAC、传统金属钉吻合器及传统手工吻合法应用于消化道吻合术均安全有效,但Ni-Ti CAC较传统方法有一定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钛记忆合金加压吻合环 金属钉吻合器 手工吻合 消化道吻合术
下载PDF
三种手术方法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下段出血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9
18
作者 苏慧 蒋美琴 +1 位作者 凌静 朱玉莲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1期75-78,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在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下段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01月至2016年01月江阴市人民医院剖宫产术中子宫下段出血114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临床治疗方案的不同,随机分为三组,37例患者采用宫腔填塞纱条术进行治疗...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在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下段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01月至2016年01月江阴市人民医院剖宫产术中子宫下段出血114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临床治疗方案的不同,随机分为三组,37例患者采用宫腔填塞纱条术进行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子宫动脉结扎术进行治疗(常规组),38例患者采用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止血进行治疗(观察组),三组都常规使用缩宫素,比较三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等。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产后24小时出血量均低于常规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0.78、27.33、44.76,均P<0.05);观察组子宫切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0,P<0.05)。在对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中发现,观察组术后腹痛、肠粘连发生率,产褥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39、6.98、11.97,均P<0.05)。观察组与常规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62、0.95、0.62,均P>0.05)。观察组、常规组肠梗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6,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中子宫下段出血,子宫腔纱布填塞曾广泛用于控制出血,但效果有限,子宫动脉结扎术对于术中要求较高,并且影响子宫血流供应,而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操作简单、成功率高,不影响子宫血流供应,并发症少,能有效保留患者生育能力,值得基础医院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 子宫动脉结扎术 剖宫产术 子宫下段出血
下载PDF
非吸收高分子结扎夹在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振熙 邱晓峰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24期3449-3451,共3页
目的探讨非吸收高分子结扎夹在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EP)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普外科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96例腹股沟疝行TEP手术且术中发生腹膜破口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 目的探讨非吸收高分子结扎夹在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EP)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普外科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96例腹股沟疝行TEP手术且术中发生腹膜破口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处理方案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在术中应用非吸收高分子结扎夹,对照组腹股沟疝行经腹腔途径腹膜前补片置入术(TAPP)手术(TEP手术中转)且应用常规可吸收缝线。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术后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分别为(58.7±4.8) min、(23.4±12.1) mL和(3.2±0.2) 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7.4±5.7) min、(35.6±11.4) m L和(4.4±0.5) d,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6.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例(20.83%),患者对手术效果的满意度(46/48,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48,75.00%),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P手术中在发生腹膜破口漏气情况下使用非吸收高分子结扎夹闭合腹膜的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缩短了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提升了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结扎夹 腹腔镜 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 经腹腔途径腹膜前补片置入术 腹膜破口 并发症
下载PDF
左腋下微切口Hem-O-lok夹与传统左后外侧切口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胡传贤 黄苏 +1 位作者 丁辉 吴延虎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722-725,共4页
目的:比较左腋下微切口Hem-O-lok夹,与传统左后外侧切口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结果。方法:回顾2000年03月至2014年03月间,我院对69例小龄儿动脉导管未闭分别采用左腋下微切口Hem-O-lok结扎夹治疗(微创组37例)和传统左后外侧切口治疗(... 目的:比较左腋下微切口Hem-O-lok夹,与传统左后外侧切口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结果。方法:回顾2000年03月至2014年03月间,我院对69例小龄儿动脉导管未闭分别采用左腋下微切口Hem-O-lok结扎夹治疗(微创组37例)和传统左后外侧切口治疗(传统组32例),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拔胸腔引流管时间,胸腔引流量,术后住院日及术后第二日对患儿予口诉言语评分法(VRS)结合其哭闹程度的疼痛评分并进行总结。结果:两组患者均无死亡、大出血等重大并发症,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拔胸腔引流管时间,胸腔引流量,术后住院日及术后第二日对患儿予VRS结合其哭闹程度疼痛评分,微创组均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腋下微切口Hem-O-lok结扎夹治疗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具有微创、美观、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M-O-LOK结扎夹 动脉导管未闭 左腋下微切口 左后外侧切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