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active pipe-embedded building envelope for utilizing low-grade energy sources 被引量:7
1
作者 谢军龙 朱求源 徐新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6期1663-1667,共5页
An active pipe-embedded building envelope, which is an external wall or roof with pipes embedded inside, was presented. This structure may utilize the circulating water in the pipe to transfer heat or coolth inside di... An active pipe-embedded building envelope, which is an external wall or roof with pipes embedded inside, was presented. This structure may utilize the circulating water in the pipe to transfer heat or coolth inside directly. This kind of structure is named "active pipe-embedded building envelope" due to dealing with the thermal energy actively inside the structure mass by circulating water. This structure not only deals with thermal energy before the external disturbance becomes cooling/heating load by using the circulating water, but also may use low-grade energy sources such as evaporative cooling, solar energy, and geothermal energy. In the meantime, this structure can also improve the indoor thermal comfort by tempering the internal wall surface temperature variation due to the thermal removal in the mass. This work further presents the thermal performance of this structure under a typical hot summer weather condition by comparing it with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external wall/roof with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is pipe-embedded structure may reduce the external heat transfer significantly and reduce the internal wall surface temperature for improving thermal comfort. This work also presents the effects of the water temperature and the pipe spacing on the heat transfer of this structure. The internal surface heat transfer may reduce by about 2.6 W/mE when the water temperature reduces by 1℃ as far as a brick wall with pipes embedded inside is concerned. When the pipe spacing reduces by 50 mm, the internal wall surface heat flux can also reduce by about 2.3 W/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ive pipe-embedded building envelope thermal performance thermal comfort simulation analysis low-grade energy source pipe spacing
下载PDF
Development of a short duration method to assess the envelope thermal performance of multi-family housings
2
作者 Lorena de Carvalho Araujo Simon Thébault +4 位作者 Laurent Mora Thomas Recht Alain Sempey Patrick Schalbart Michae Cohen 《Building Simulation》 SCIE EI CSCD 2023年第4期527-545,共19页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is a key factor in reducing CO_(2) emissions.For this reason,European Union(EU)member states have developed thermal regulations to ensure building thermal performance.These results are often...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is a key factor in reducing CO_(2) emissions.For this reason,European Union(EU)member states have developed thermal regulations to ensure building thermal performance.These results are often based on results achieved with building simulation software during the design stage.However,the actual thermal performance can deviate significantly from the predicted one,and this difference is known as the energy performance gap.Accurate indicators of the actual thermal performance are a valuable tool to guarantee building quality.These indicators,including th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HTC)and the heat loss coefficient(HLC),can be estimated by the application of in situ methods.As multi-family housing and tertiary sector building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building stock,mature methods to measure their thermal performance are needed.This paper presents a short-duration method for assessing the HTC in large building typologies using a sampling approach.The method was applied in a four-storey building model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to study the limits of the method and to improve indicator bias and uncertainty.Indicator quality was strongly influenced by the external weather conditions,the temperature variation during the protocol and the heat exchange with the adjacent apartments.Under winter conditions and with stable indoor temperatures,the method had a high accuracy when the protocol was applied for half a day.It is recommended that the protocol be used over two days to improve indicator quality under less favorable test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ilding envelope thermal performance HTC estimation multi-family housing
原文传递
相变蓄热对光伏相变复合围护结构隔热及发电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蔡阳 刘子瑞 +3 位作者 黄颖茜 董明浩 吕游 赵福云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117-125,共9页
基于光伏发电和相变蓄热耦合特性,提出了光伏相变复合建筑围护结构,并进一步分析相变蓄热对复合围护结构性能的影响规律。首先构建光伏相变复合围护结构热流传递模型,然后探究相变层结构位置、相变温度以及相变厚度对其发电能力和隔热... 基于光伏发电和相变蓄热耦合特性,提出了光伏相变复合建筑围护结构,并进一步分析相变蓄热对复合围护结构性能的影响规律。首先构建光伏相变复合围护结构热流传递模型,然后探究相变层结构位置、相变温度以及相变厚度对其发电能力和隔热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传统围护结构和复合围护结构的热工特性,阐述复合围护结构调节室内环境负荷及节能潜力。研究表明,相变蓄热对于光伏相变复合围护结构发电和隔热性能具有较大影响。相变材料越靠近室内其隔热效果越好,室内温度表现出向相变温度靠近的趋势;相变材料靠近光伏板意味着可以更充分地储存热量,光伏发电量也就越高。其中相变材料靠近光伏板时发电量为1263.06 J,较光伏围护结构有明显提升。同时相变材料的厚度在40 mm时发电量达到最大值,较10 mm时的工况提升了0.55%。此外,在一个运行周期内,光伏相变复合围护结构显著降低了建筑冷负荷,表现出较好的隔热与节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相变复合围护结构 建筑节能 热工特性 隔热性能 发电性能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技术的建筑围护结构热工缺陷测试方法研究
4
作者 王彬 陈刚 +3 位作者 赵矗 师凡伟 刘伟 马艺铭 《建筑节能(中英文)》 CAS 2024年第7期37-44,共8页
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是降低建筑能耗、实现建筑低碳的关键因素之一。现阶段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测试主要是以点代面,即选取典型位置进行热工缺陷测试代表整体的热工性能,难以真实地评价围护结构整体热工性能。当前我国建筑以中高层... 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是降低建筑能耗、实现建筑低碳的关键因素之一。现阶段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测试主要是以点代面,即选取典型位置进行热工缺陷测试代表整体的热工性能,难以真实地评价围护结构整体热工性能。当前我国建筑以中高层建筑为主,传统手持红外热像仪测试中高层建筑围护结构外墙、外窗、屋顶的热工性能难度极大且准确性差、成本极高。通过多旋翼无人机搭载红外热像仪进行中高层建筑围护结构外墙、外窗、屋顶的热工性能测试,可实现建筑围护结构周期性巡检。研究认为:无人机不受地形和建筑高度限制、成本低,目前我国无人机技术成熟,具备大规模应用基础;在高度较低位置无人机搭载红外热像仪与手持红外热像仪测试精度一致,在较高位置无人机搭载红外热像仪测试精度远超手持红外热像仪测试精度;无人机搭载红外热像仪在中高层建筑围护结构、建筑屋顶测试上优势明显;无人机搭载红外热像应以建筑物体量的大小选择设备距外墙的拍摄距离,在10~40 m范围内测试结果一致性较好;通过无人机搭载红外热像仪测试数据可合成围护结构整体热像图,能够全面地分析建筑围护结构整体热工性能;建筑物围护结构整体热工性能缺陷测试和分析,需结合可见光照片进行;建筑整体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测试数据处理量大、缺少专用软件,缺陷分析识别需要人员水平较高;无人机飞行时噪声较大,应合理选择测试时段或采用低噪声机型,避免扰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节能 无人机 热工缺陷 高层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 围护结构整体热工性能 屋顶整体热工性能
下载PDF
相变建筑围护结构材料对室内供暖设计的影响
5
作者 崔盛帅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24年第2期225-230,共6页
建筑围护结构相变材料有效提高室内保温性能,研究其最佳制备方式及对供暖的影响可为工程人员提供理论依据。优选了建筑维护结构材料的配比、载体吸附工艺、封装方式,分析了材料调温性能及隔热性能对室内供暖设计的影响。结果表明,月桂... 建筑围护结构相变材料有效提高室内保温性能,研究其最佳制备方式及对供暖的影响可为工程人员提供理论依据。优选了建筑维护结构材料的配比、载体吸附工艺、封装方式,分析了材料调温性能及隔热性能对室内供暖设计的影响。结果表明,月桂酸、硬脂酸和棕榈酸的质量配比为65.9:10.5:23.6。随着吸附温度和吸附时间的升高,可膨胀石墨的容留率先升高后降低,最佳吸附温度为55℃,最佳吸附时间为50min,推荐真石漆乳液-水泥粉胶粘封装。相比普通水泥砂浆,相变水泥砂浆在受热后中心最高温度明显降低,相变水泥砂浆墙体内侧温度明显更低,达到最高温度所需的时间延长,良好的调温能力和隔热性能有效改善了建筑围护结构的蓄热量和传热量,供暖系统补充供热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围护结构 相变材料 蓄热性能 供暖
下载PDF
太阳能富集区城镇居住建筑围护结构热工设计参数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晓笑 刘衍 +2 位作者 杨柳 赵龙 侯立强 《建筑节能(中英文)》 CAS 2023年第2期1-9,共9页
太阳能富集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且朝向差异显著,本研究以城镇多层居住建筑为例,针对围护结构由保温构件提升为保温、集热、蓄热构件过程中的热工设计参数确定问题,采用敏感性分析的方法,探究了不同朝向围护结构热工设计参数对建筑热负荷... 太阳能富集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且朝向差异显著,本研究以城镇多层居住建筑为例,针对围护结构由保温构件提升为保温、集热、蓄热构件过程中的热工设计参数确定问题,采用敏感性分析的方法,探究了不同朝向围护结构热工设计参数对建筑热负荷的影响规律,得到了围护结构不同热工性能重要性排序为:透光围护结构保温性>透光围护结构集热性>非透光围护结构保温性>非透光围护结构蓄热性。将太阳能富集区不同朝向(东向E、西向W、南向S、北向N和屋面R)的围护结构热工设计参数(窗墙比WWR、外窗传热系数CK、外窗太阳能得热系数SHGC、非透光围护结构传热系数WK/RK和热惰性指标WD/RD)划分了3个重要等级。本研究总结出太阳能富集区居住建筑围护结构在各向异性设计原则下的综合热工设计参数,可为进一步提升建筑节能减排水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富集区 城镇居住建筑 围护结构 各向异性 综合热工设计参数
下载PDF
SiO_(2)气凝胶改性岩棉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文彦 宋梓豪 崔升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7-163,共7页
分别以酚醛树脂岩棉纤维毡(PR RWF)、丙烯酸酯类树脂岩棉纤维毡(ACR RWF)2种不同纤维取向的岩棉纤维毡作为增强体,制备SiO_(2)气凝胶改性岩棉复合材料,即PR SiO_(2)RWF和ACR SiO_(2)RWF复合材料。研究溶剂置换时间对复合材料密度和热导... 分别以酚醛树脂岩棉纤维毡(PR RWF)、丙烯酸酯类树脂岩棉纤维毡(ACR RWF)2种不同纤维取向的岩棉纤维毡作为增强体,制备SiO_(2)气凝胶改性岩棉复合材料,即PR SiO_(2)RWF和ACR SiO_(2)RWF复合材料。研究溶剂置换时间对复合材料密度和热导率的影响,研究纤维取向对材料压缩强度、抗撕裂强度的影响,探讨气凝胶对材料的疏水性、抗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将溶剂置换改为湿凝胶静置24 h为最合适的工艺过程,且制得的SiO_(2)气凝胶改性岩棉复合材料具有低密度、低热导率以及良好的抗湿性的优点,PR SiO_(2)RWF复合材料的密度为0.136 g/cm 3、热导率为0.02459 W/(m·K),ACR SiO_(2)RWF复合材料的密度为0.116 g/cm 3、热导率为0.01497 W/(m·K),与复合前的岩棉纤维毡相比,热导率分别降低了31.9%和49.0%,短期吸水率分别降低了97.95%和95.10%。由纤维垂直于板面方向排布的岩棉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较强的抗压强度与抗撕裂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_(2)气凝胶 岩棉 隔热性能 绿色节能 外墙围护结构 建筑能耗 保温材料
下载PDF
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结构节能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3
8
作者 卢煜 刘明蓉 +1 位作者 周渝 霍海娥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6期93-103,共11页
围护结构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装配式建筑节能研究的技术热点和难点。目前国外的装配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研究对象多为复合结构,研究内容更加多元化;而国内研究仍旧以单种结构为主,针对装配式建筑热工性能与节能技术的研究相对匮乏... 围护结构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装配式建筑节能研究的技术热点和难点。目前国外的装配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研究对象多为复合结构,研究内容更加多元化;而国内研究仍旧以单种结构为主,针对装配式建筑热工性能与节能技术的研究相对匮乏。本文对国内外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结构不同构造节能体系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指出我国未来应重视混合构造形式的本土化节能设计研究,且应根据各气候分区气候环境特点确定具有最佳节能效果的外围护构造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 外围护结构 节能技术 热工性能 建筑节能
下载PDF
攀西地区温和C区建筑围护结构隔热性能设计计算 被引量:1
9
作者 陈东平 韦延年 +1 位作者 于忠 李兵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23年第2期84-89,共6页
攀西地区温和C区的气候特点介于温和A区和温和B区之间,具有夏季较热、冬季温暖的建筑气候特点,隔热性能设计是温和C区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的重要方面。分析了围护结构隔热性能设计的依据、计算方法和过程。为体现因地制宜,结合该地区... 攀西地区温和C区的气候特点介于温和A区和温和B区之间,具有夏季较热、冬季温暖的建筑气候特点,隔热性能设计是温和C区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的重要方面。分析了围护结构隔热性能设计的依据、计算方法和过程。为体现因地制宜,结合该地区民用建筑墙体材料及构造特点,以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建筑的西向外墙为隔热性能计算实例,外墙采用太阳辐射吸收系数为0.35的浅色饰面材料,内墙采用低热导率的轻质抹灰石膏组合的墙体。结果表明,该技术措施满足该地区建筑节能标准中的隔热性能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和C区 围护结构 太阳辐射吸收系数 隔热性能设计
下载PDF
湘北某民居夏季热环境实测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解明镜 张国强 +2 位作者 徐峰 周晋 张泉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21,共6页
针对湘北某传统民居的被动式技术及其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在夏季对室内外温度和围护结构表面温度进行了连续监测,并测试了过渡空间风速.结果表明,传统民居中气温按照室外、过渡空间、室内的顺序依次下降,热环境优于普通现代住宅,墙体互... 针对湘北某传统民居的被动式技术及其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在夏季对室内外温度和围护结构表面温度进行了连续监测,并测试了过渡空间风速.结果表明,传统民居中气温按照室外、过渡空间、室内的顺序依次下降,热环境优于普通现代住宅,墙体互遮阳使得被遮阳的墙面温度明显降低,南外墙内外表面温度衰减和延迟现象明显,过渡空间通风以水平通风为主且风速稳定.结合建筑设计和构造特点,可认为高密度规划、过渡空间的设置、重质墙体的应用、适当的窗墙比和开口遮阳等可有效改善夏季室内热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建筑 热环境 被动式技术 围护结构 自然通风
下载PDF
城市热岛作用下办公建筑冷负荷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田喆 黄勇波 +1 位作者 朱能 黎贞发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4-57,共4页
通过对收集布置在天津市市区的5个温度监测点和位于市郊的西青气象站2003年夏季的气象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发现天津市区的平均热岛强度在3~5℃左右。利用能耗模拟软件EnergyPlus分析了建筑热敏感性以及夏季室内设计温度不同时城市热岛(U... 通过对收集布置在天津市市区的5个温度监测点和位于市郊的西青气象站2003年夏季的气象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发现天津市区的平均热岛强度在3~5℃左右。利用能耗模拟软件EnergyPlus分析了建筑热敏感性以及夏季室内设计温度不同时城市热岛(UHI)对办公建筑冷负荷的影响。结果表明,敏感建筑加大了热岛对建筑冷负荷的影响,热岛强度每增加1℃,敏感建筑冷负荷增加2.01%,不敏感建筑增加1.6%;而室内设计温度Tn从24℃变化到28℃时,城市热岛对建筑冷负荷的影响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热岛效应 建筑围护结构热特性 室内设计温度 空调冷负荷
下载PDF
相变木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实验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2
作者 谢静超 王未 +2 位作者 刘加平 王卫仑 崔娜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74-1183,共10页
为对相变木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进行研究,以相变木塑复合构件为基础制成缩尺实验箱,对箱内温度实时监测,采用辐射蓄热、对流放热的方式对相变木塑复合构件的热工性能进行了测试,得出:相变木塑墙体比普通木塑墙体有更理想的室温调节能力... 为对相变木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进行研究,以相变木塑复合构件为基础制成缩尺实验箱,对箱内温度实时监测,采用辐射蓄热、对流放热的方式对相变木塑复合构件的热工性能进行了测试,得出:相变木塑墙体比普通木塑墙体有更理想的室温调节能力,光照的不足对墙体蓄、放热能力影响很大,相变木塑墙体在阴天光照条件下相比于晴天温控能力大大降低.为对相变木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进行改善,建立相变传热物理模型及数学模型,利用MATLAB软件进行室内温度、相变内墙与室内空气对流换热量、相变内墙表面温度的数值模拟,得出:提高材料导热系数及增大墙体对流换热强度均能改善相变木塑墙体的热工特性,随着导热系数的增加,夜间室内平均温度由15.2℃升至15.7℃,同时对流换热量和内墙温度增加,但增加幅度十分有限,随着对流换热强度的增加,夜间室内平均温度由15.2℃升至16.3℃,同时夜间相变墙体表面对流换热量显著增加,增加幅度明显,所以提高对流换热强度更具热工性能的改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围护结构 木塑板 热工性能
下载PDF
重庆地区农村建筑热工性能现状与节能潜力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丁勇 沈舒伟 +2 位作者 谢源源 史丽莎 黎蓉 《暖通空调》 2018年第1期60-65,共6页
为了解目前重庆地区农村建筑的节能发展现状,采用问卷调查结合现场访谈的形式对重庆地区农村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现状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重庆地区农村建筑热工性能整体较差,外窗与外墙达不到标准要求,外遮阳应用很少,且主要集中在南... 为了解目前重庆地区农村建筑的节能发展现状,采用问卷调查结合现场访谈的形式对重庆地区农村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现状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重庆地区农村建筑热工性能整体较差,外窗与外墙达不到标准要求,外遮阳应用很少,且主要集中在南向。选取重庆地区农村建筑某典型设计方案,利用DesignBuilder软件模拟了建筑全年供热供冷能耗,就农村建筑热工性能的优化进行了节能潜力与经济性分析,建议重庆地区农村建筑外窗采用双层中空玻璃加塑钢窗框,外墙采用外保温,建筑采用外遮阳设计,并推荐南向选用水平遮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建筑 围护结构 热工性能 调研 能耗模拟 经济性分析
下载PDF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围护结构权衡判断方法的研究与改进 被引量:5
14
作者 孙德宇 徐伟 +2 位作者 邹瑜 乔镖 吕燕捷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15,共4页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方法是一种性能化评价方法,目前在我国建筑节能标准中被推荐应用,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较多问题。对国内外不同建筑节能性能化评价方法进行了梳理,分析了我国围护结构性能化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和完...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方法是一种性能化评价方法,目前在我国建筑节能标准中被推荐应用,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较多问题。对国内外不同建筑节能性能化评价方法进行了梳理,分析了我国围护结构性能化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和完善措施,提高了围护结构权衡判断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建筑 围护结构 权衡判断方法 热工性能 性能化评价 建筑节能标准
下载PDF
建筑围护结构动态热特性辨识及其系统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友明 张国强 陈在康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9年第4期91-95,共5页
提出了建筑围护结构动态热特性辨识的概念,阐述了围护结构动态热特性辨识的方法及其作用。
关键词 围护结构 动态热特性 系统辨识 建筑能耗分析
下载PDF
既有建筑围护结构综合热工性能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昌智 雷小慧 +1 位作者 张泠 王琳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50-156,共7页
针对既有建筑围护结构提出了一种综合热工性能评价方法——等效传热系数法.等效传热系数评价法是基于指标评价法和等效能耗模型提出来的,将围护结构多个参数指标综合为一个等效指标,通过比较既有建筑和标准节能建筑的等效传热系数来评... 针对既有建筑围护结构提出了一种综合热工性能评价方法——等效传热系数法.等效传热系数评价法是基于指标评价法和等效能耗模型提出来的,将围护结构多个参数指标综合为一个等效指标,通过比较既有建筑和标准节能建筑的等效传热系数来评价既有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与节能潜力.研究分析表明,该方法只需要测试室内外温度,不需要对围护结构各项热工性能参数进行全面布点测试,可以克服既有建筑围护结构现场测试困难和实际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并不均衡难以全面把握的问题,缩短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诊断周期.可以用于指导既有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建筑 围护结构 热工性能 等效传热系数
下载PDF
相变材料物性与轻质相变围护结构节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源 魏燕丽 许锦峰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54-360,共7页
针对轻质建筑围护结构材料降低了围护结构热容的问题,采用合理利用相变材料(PCM)的相变潜热的方式,以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容.阐述了国内外学者对PCM物性特征的研究成果,对比分析了PCM的热性能与传统保温材料的不同之处.同时,研究了目... 针对轻质建筑围护结构材料降低了围护结构热容的问题,采用合理利用相变材料(PCM)的相变潜热的方式,以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容.阐述了国内外学者对PCM物性特征的研究成果,对比分析了PCM的热性能与传统保温材料的不同之处.同时,研究了目前对轻质PCM建筑构件的节能研究进展与热工评价指标,并基于当地的实际气象条件、室内目标温度、围护结构组成等情况,考虑PCM应具有相匹配的相变温度、相变潜热、导热系数等因素,提出了实际工程中选取PCM的思路,以及如何科学合理地发挥轻质围护结构中PCM的热性能,包括PCM在具有不同配置的墙体中的合理位置与用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围护结构 热工性能 节能 蓄能
下载PDF
昆明新机场航站楼热工性能优化及空调系统新风利用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黄季宜 韩维平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10,92,共5页
利用DeST对昆明新机场航站楼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进行了优化分析,比较了不同新风设定工况对优化分析结果的影响。通过对航站楼部分区域空调系统进行全年模拟,统计分析了空调系统在不同新风比工况下的运行时间,结合理论分析,确定了空调系统... 利用DeST对昆明新机场航站楼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进行了优化分析,比较了不同新风设定工况对优化分析结果的影响。通过对航站楼部分区域空调系统进行全年模拟,统计分析了空调系统在不同新风比工况下的运行时间,结合理论分析,确定了空调系统新风调节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ST 围护结构 热工性能优化 新风
下载PDF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简介 被引量:17
19
作者 郎四维 林海燕 +1 位作者 付祥钊 涂逢祥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2-15,共4页
建设部行业标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1 34- 2 0 0 1已由建设部批准 ,于 2 0 0 1年 8月 1日实施。本文简要介绍该《标准》的编制原则 ,以及《标准》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 夏热冬冷地区 围护结构 传热系数 节能 设计
下载PDF
围护结构热工参数与中庭类建筑冷负荷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延萍 李峰 郑林涛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6-50,共5页
以广州某一设有中庭的大型建筑为对象建立模型,采用正交分析方法,研究了建筑外围护结构平均窗墙面积比、中庭屋顶天窗面积比、建筑外围护结构平均热惰性指标、建筑外围护结构平均传热系数与建筑冷负荷、中庭冷负荷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以广州某一设有中庭的大型建筑为对象建立模型,采用正交分析方法,研究了建筑外围护结构平均窗墙面积比、中庭屋顶天窗面积比、建筑外围护结构平均热惰性指标、建筑外围护结构平均传热系数与建筑冷负荷、中庭冷负荷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建筑外围护结构平均传热系数与建筑能耗中度相关,与中庭能耗低度相关。影响中庭能耗的主要因素是中庭屋顶天窗面积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护结构 热工参数 中庭冷负荷 建筑冷负荷 相关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