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roving Linear Type Traits to Improve Production Sustainability and Longevity in Purebred Sahiwal Cattle
1
作者 Ashutosh Dubey Sharad Mishra Vikas Khune Pavan K. Gupta Bhooshan K. Sahu Arvind K. Nandanwar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A)》 2012年第5期636-639,共4页
In order to determine various traits which need to be improved for improving the productive life span and longevity, purebred Sahiwal cows available at bull mother experimental farm and cattle breeding farm located at... In order to determine various traits which need to be improved for improving the productive life span and longevity, purebred Sahiwal cows available at bull mother experimental farm and cattle breeding farm located at Veterinary College, Durg, Chhattisgarh, India were used. For present investigation, 17 linear type traits were measured, scaled and scored as per the guidelines of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for Animal Recording (2001). The average score point (ASP) under 1-9 point scale score system along with respective observed group for different linear type traits were stature (6.88; taller), chest width (5.30; intermediate), body depth (4.11; intermediate), rump angle (4.27; intermediate), rump width (5.09; intermediate), rear leg set-side view (4.55; intermediate), rear leg set-rear view (5.95; intermediate), foot angle (5.66; intermediate), udder depth (5.71; intermediate), rear udder height (4.90; intermediate), udder balance (5.27; intermediate), udder cleft (3.75; intermediate), fore udder attachment (5.55; intermediate), teat length (3.54; intermediate), fore teat placement (5.33; intermediate), rear teat placement (6.37; intermediate) and teat thickness (2.76; narrow). For most of the traits, ASP which lies near midpoint (i.e. near five) is known to be ideal for dairy type cattle. Moreover, some traits also showed the presence of undesirable ASP. Hence, the traits such as body depth, rump angle, foot angle, udder depth, rear udder height, udder cleft, fore udder attachment, teat length, and teat thickness needs to be improved for improving the production sustainability and herd life of Sahiwal cattle. Thus, present investigation gives explicit clue to incorporate these conformation traits in selection program of this valuable germplasm commonly found in Southern part of Asia (India, Pakistan, Srilanka, et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HIWAL linear type traits production sustainability and longevity.
下载PDF
北方春大豆品种农艺和品质性状分析与综合评价
2
作者 聂波涛 刘德泉 +5 位作者 陈健 崔正果 侯云龙 陈亮 邱红梅 王跃强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248-2266,共19页
大豆种质资源是品种改良的关键。本研究对334份我国北方春大豆种质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了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分段线性回归分析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可将334份大豆种质划分为4... 大豆种质资源是品种改良的关键。本研究对334份我国北方春大豆种质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了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分段线性回归分析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可将334份大豆种质划分为4个类群,其中类群Ⅲ主要为吉林地区杂交育成大豆品种,在本地区平均单产高,抗倒伏能力强,综合表现较好。主成分分析表明, 5个主成分分别代表产量因素、品质因素、株高因素、分枝与开花因素和开花至成熟时间因素,累计贡献率达到79.76%。使用DTOPSIS法对大豆品种进行评分,综合表现最好的是编号36的大豆品种。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单株荚数、百粒重、油分、主茎节数、单株粒数对单产影响显著;油分、单株荚数、分枝数、株高和开花时间对蛋白质影响显著;蛋白质、百粒重、开花时间、开花至成熟时间、单株荚数和单产对油分影响显著。依据分段线性回归分析,并综合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方程,构建高产大豆理想株型为:主茎节数尽量增加;五节高8.00~14.70 cm;单株荚数大于132.83个;分枝数在6个左右;开花时间57.16 d左右;开花至成熟时间大于61.29d,整个生育日期控制在霜降期以内;不倒伏或轻倒;单株粒数250.43粒左右;蛋白质38.87%左右;油分大于19.27%;百粒重19.45~22.55g。高产高油大豆理想株型为:株高113.50~114.45cm左右;五节高12.15~14.70 cm;主茎节数不超过25.15节;单株荚数132.83~142.65个;分枝数0~3.00个;不倒伏或轻倒;开花时间57.16 d左右;开花至成熟时间61.29~69.00 d;单株粒数249.63粒左右;百粒重19.25~22.55 g。高产高蛋白大豆理想株型为:株高113.50~114.45cm左右;五节高8.00~10.55cm左右;主茎节数19.42节左右;单株荚数132.83~138.96个;分枝数4.72个左右;倒伏性可为轻倒;开花时间63.00d左右;开花至成熟时间68.52d左右;单株粒数227.54~250.43粒;百粒重小于19.20g。本研究揭示了北方春大豆品种具有广泛的遗传背景和丰富的基因潜力,是优质的大豆育种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农艺性状 品质性状 主成分分析 分段线性回归 综合评价
下载PDF
浦城丹桂冠型因子与叶片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3
作者 杜云爽 胡金涛 +2 位作者 陈佳 吴承祯 李键 《武夷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15-21,共7页
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冗余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法对浦城丹桂(Osmanthus fragrans,‘Pucheng Dan’)叶片功能性状指标与冠型因子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着枝角和分枝率是与叶片功能性状相关性较强的两种冠型因子... 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冗余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法对浦城丹桂(Osmanthus fragrans,‘Pucheng Dan’)叶片功能性状指标与冠型因子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着枝角和分枝率是与叶片功能性状相关性较强的两种冠型因子。着枝角与叶长、叶宽、叶厚、叶面积、叶周长、叶干重和叶鲜重都表现出正相关;分枝率和下级枝数量都与叶长、叶宽、叶面积、叶干重和叶鲜重表现出负相关。树冠圆满度与枝条长度的提高有助于叶片生长,胸径与比叶面积呈负相关,其他冠型因子与叶片功能性状相关性较小。结果表明:浦城丹桂叶片性状受枝条分布情况的影响,一级枝着枝角、下级枝数量与分枝率是与叶片相关性较强的冠型因子,研究结果可为优化浦城丹桂冠型结构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浦城丹桂 比叶面积 冗余分析 功能性状 多元线性回归
下载PDF
6月龄鲁中肉羊生长性状多元统计分析
4
作者 李雪 张梦华 +9 位作者 何军敏 刘桂芬 魏晨 任一帆 毛静艺 杨存明 唐丽 张文静 田可川 黄锡霞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1-157,共7页
为探究鲁中肉羊体尺、体重性状间的关系,测定并收集1 094只(公羊325只,母羊769只)6月龄鲁中肉羊体尺和体重指标数据,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公羊和母羊的各体尺指标均与体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各体... 为探究鲁中肉羊体尺、体重性状间的关系,测定并收集1 094只(公羊325只,母羊769只)6月龄鲁中肉羊体尺和体重指标数据,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公羊和母羊的各体尺指标均与体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各体尺指标之间也均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按照累计贡献率在85%以上的标准,公羊选取前3个主成分,分别反映6月龄鲁中肉羊公羊的整体体型结构状况、胸部发育状况和四肢发育状况;母羊选取前2个主成分,分别反映6月龄鲁中肉羊母羊的整体体型结构和四肢发育情况。6月龄鲁中肉羊公羊体重的最佳回归方程为:Y=0.268X_(2)+2.448X_(4)+1.319X_(5)-60.459(R^(2)=0.776,P<0.01),标准化后的最佳回归方程为:Y=0.328X_(2)+0.552X_(4)+0.156X_(5);母羊体重的最佳回归方程为:Y=0.070X_(1)+0.166X_(2)+0.819X_(3)+1.599X_(4)-2.547X_(5)-17.237(R^(2)=0.919,P<0.01),标准化后的最佳回归方程为:Y=0.176X_(1)+0.274X_(2)+0.237X_(3)+0.450X_(4)-0.235X_(5)。本研究结果可为提高鲁中肉羊早期选种选育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中肉羊 生长性状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下载PDF
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时长对错失恐惧的动态影响:特质性正念的跨层调节作用
5
作者 郭昫澄 田紫晴 +1 位作者 陈爽 袁明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年第7期1052-1058,共7页
目的:运用生态瞬时评估法,探讨大学生过去半小时内的社交媒体使用时长与当前的错失恐惧之间的动态关系,同时检验特质性正念水平对此关系是否存在跨层调节作用。方法:使用正念注意觉知量表测量45名在校大学生的特质性正念水平作为个体间... 目的:运用生态瞬时评估法,探讨大学生过去半小时内的社交媒体使用时长与当前的错失恐惧之间的动态关系,同时检验特质性正念水平对此关系是否存在跨层调节作用。方法:使用正念注意觉知量表测量45名在校大学生的特质性正念水平作为个体间水平数据,并在被试的实际生活中持续9个工作日、每天2次采集过去半小时内的社交媒体使用时长以及当前的错失恐惧水平(共获810个数据点)作为个体内水平数据,之后进行多层线性分析。结果:在个体内水平上,在对抑郁和焦虑水平进行统计控制后,过去半小时的社交媒体使用时长正向预测当前的错失恐惧水平(γ10=0.01,P<0.001);特质性正念水平的跨层调节作用显著(γ11=-0.06,P<0.05),具体来说,特质性正念水平越高的个体,在使用社交媒体后体验到的错失恐惧程度较低。结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较长的社交媒体使用时长可能加剧错失恐惧的产生,但较高的特质性正念水平可能缓解错失恐惧的产生;考虑到错失恐惧可能进一步引起社交媒体的过度使用,未来研究可探索正念训练对减少社交媒体过度使用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使用 错失恐惧 特质性正念 生态瞬时评估 多层线性模型
下载PDF
不同环境因素对高山美利奴羔羊初生体质量的影响
6
作者 吕桂萍 张瑞国 《养殖与饲料》 2024年第7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环境因素对高山美利奴羔羊早期生长性状的影响,旨在通过调控环境因素提高生产性状和经济效益。[方法]以2021-2023年3个高山美利奴羊群的产羔记录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的一般线性模型分析性别、出生类型、出生年份、出生... [目的]探讨不同环境因素对高山美利奴羔羊早期生长性状的影响,旨在通过调控环境因素提高生产性状和经济效益。[方法]以2021-2023年3个高山美利奴羊群的产羔记录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的一般线性模型分析性别、出生类型、出生年份、出生月份和群别等环境因素对高山美利奴羔羊初生体质量的影响。[结果]公羔的初生体质量具有极显著的优势;单羔的初生体质量极显著高于双羔;2021年和2022年出生的羔羊的初生体质量均极显著高于2023年出生的羔羊,而2021年与2022年之间无显著差异。出生月份4、5月的平均气温有6℃差异,对羔羊初生体质量有一定影响;在群别水平上,二群和三群的羔羊初生体质量均极显著高于一群,而二群与三群的羔羊初生体质量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环境因素对高山美利奴羔羊初生体质量的影响明显,其中出生类型的影响最大,在实际育种工作中应当给予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美利奴羊 生长性状 环境因素 初生体质量 一般线性模型 品种选育
下载PDF
Genetic diversity and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Pisum sativum accessions for marker-trait association of lipid content 被引量:2
7
作者 Sajjad Ahmad Simerjeet Kaur +2 位作者 Neil Dylan Lamb-Palmer Mark Lefsrud Jaswinder Singh 《The Crop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3期238-245,共8页
Field pea(Pisum sativum L.) is an important protein-rich pulse crop produced globally. Increasing the lipid content of Pisum seeds through conventional and contemporary molecular breeding tools may bring added value t... Field pea(Pisum sativum L.) is an important protein-rich pulse crop produced globally. Increasing the lipid content of Pisum seeds through conventional and contemporary molecular breeding tools may bring added value to the crop. However, knowledge about genetic diversity and lipid content in field pea is limited. An understanding of genetic diversity and population structure in diverse germplasm is important and a prerequisite for genetic dissection of complex characteristics and marker-trait associations. Fifty polymorphic microsatellite markers detecting a total of 207 alleles were used to obtain information on genetic diversity,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marker-trait associations. Cluster analysis was performed using UPGMA to construct a dendrogram from a pairwise similarity matrix. Pea genotypes were divided into five major clusters. A model-based population structure analysis divided the pea accessions into four groups. Percentage lipid content in 35 diverse pea accessions was used to find potential associations with the SSR markers. Markers AD73, D21, and AA5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lipid content using a mixed linear model(MLM) taking population structure(Q) and relative kinship(K) into account. The results of this preliminary study suggested that the population could be used for marker-trait association mapping stu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versity Field PEA Lipid content Marker-trait ASSOCIATION Mixed linear model SSR
下载PDF
Mapping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Controlling Endosperm Traits with Molecular Marker 被引量:1
8
作者 XU Chen-wu, LI Tao, SUN Chang-sen and GU Shi-Hang( Laboratory of Quantitative Genetics ,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225009)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02年第1期5-10,共6页
Based on the genetic models for triploid endosperm traits and on the methods for mapping diploid quantitative traits loci (QTLs), the genetic constitutions, components of means and genetic variances of QTL controlling... Based on the genetic models for triploid endosperm traits and on the methods for mapping diploid quantitative traits loci (QTLs), the genetic constitutions, components of means and genetic variances of QTL controlling endosperm traits under flanking marker genotypes of different generations were presented. From these results, a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ethod for mapping QTL underlying endosperm traits in cereals was proposed, which used the means of endosperm traits under flanking marker genotypes as a dependent variable, the coefficient of additive effect (d) and dominance effect (h1 and/or h2) of a putative QTL in a given interval as independent variables. This method can work at any position in a genome covered by markers and increase the estimation precision of QTL location and their effects by eliminating the interference of other relative QTLs. This method can also be easily used in other uneven data such as markers and quantitative traits detected or measured in plants and tissues different either in generations or at chromosomal ploidy levels, and in endosperm traits controlled by complicated genetic models considering the effects produced by genotypes of both maternal plants and seeds on th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dosperm traits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olecular marker
下载PDF
Mapping QTL for Categorical Traits with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9
作者 田佺 杨润清 《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cience)》 EI 2005年第S1期97-102,共6页
Sim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has been used to map QTL for quantitative traits. Many traits of biological interest and/or economical importance in various species show binary phenotypic distributions (e.g., presen... Sim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has been used to map QTL for quantitative traits. Many traits of biological interest and/or economical importance in various species show binary phenotypic distributions (e.g., presence or absence). It has been shown that such a binary trait also can be analyzed with the simple linear regression, subject to virtually no loss in power compared to the generalized linear model analysis. Binary trait is a special case of a multiple categorical trait (e.g., low, medium or high). We propose a mechanism to decompose a multiple categorical trait into an array of correlated binary variables. The categorical trait turned multiple binary traits are analyzed with a multivariate linear regression method. Turning the problem of categorical trait mapping into that of multivariate mapping allows the exploration of pleiotropic effects of QTL for different categories. Efficiency of the method is verified through a series of simulation experi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TEGORICAL trait MAPPING QTL MULTIVARIAT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下载PDF
基于动物模型BLUP的杜洛克猪生长及繁殖性状选择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孝义 李明丽 +4 位作者 陈强 王淑燕 张燕林 计春律 鲁绍雄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8-205,共8页
【目的】揭示基于动物模型最佳线性无偏预测(animal model 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AM-BLUP)的选择指数对杜洛克猪生长及繁殖性状的选育效果。【方法】在采用AM-BLUP方法估计个体目标性状育种值基础上,以达100 kg体质量日龄(... 【目的】揭示基于动物模型最佳线性无偏预测(animal model 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AM-BLUP)的选择指数对杜洛克猪生长及繁殖性状的选育效果。【方法】在采用AM-BLUP方法估计个体目标性状育种值基础上,以达100 kg体质量日龄(相对权重0.7)和100 kg活体背膘厚(相对权重0.3)为主选性状构建选择指数,对1个闭锁的杜洛克猪群开展持续7年(2013—2019年)的选育,系统分析选育期间猪群6个生长及繁殖性状表型值、估计育种值(estimated breeding value,EBV)、选择指数及近交系数的变化。【结果】相较于2013年,2019年猪群达100 kg体质量日龄、100 kg活体背膘厚和30~100 kg料重比分别极显著缩短4.45 d、降低0.52 mm和降低0.05(P<0.01);初产和经产母猪的总产仔数分别提高0.99头(P<0.05)和1.02头(P>0.05),产活仔数分别提高0.72头和0.49头(P>0.05),21日龄窝重分别降低0.39 kg和提高6.20 kg(P>0.05);主选性状达100 kg体质量日龄和100 kg活体背膘厚的EBV分别极显著降低3.447和0.533(P<0.01),选择指数极显著提高23.62(P<0.01),除30~100 kg料重比外,其余辅选性状的EBV均获得了不同程度改进。选育结束时,群体平均近交系数为3.1973%,年均增量为0.4904%。【结论】基于AM-BLUP的指数选择可有效改良猪的生产性状,但不同性状的具体选择进展会因其遗传特性的不同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洛克猪 动物模型最佳线性无偏预测 生长性状 繁殖性状 选择进展
下载PDF
燕麦抗倒伏性状的基因型差异 被引量:4
11
作者 南铭 王兴荣 +4 位作者 李晶 刘彦明 张成君 柴继宽 赵桂琴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6-118,共13页
倒伏是影响燕麦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筛选与燕麦抗倒伏性密切相关的形态性状并构建评价体系,是开展燕麦抗倒种质鉴定与创新利用的重要基础。通过比较20份不同基因型燕麦根系、茎秆和穗部18个形态性状间的差异性,结合相关分析和主... 倒伏是影响燕麦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筛选与燕麦抗倒伏性密切相关的形态性状并构建评价体系,是开展燕麦抗倒种质鉴定与创新利用的重要基础。通过比较20份不同基因型燕麦根系、茎秆和穗部18个形态性状间的差异性,结合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CA),筛选与抗倒伏性密切相关的形态指标,采用逐步线性回归方法构建燕麦抗倒伏评价形态指标体系,为燕麦抗倒伏品种选育提供依据。不同基因型燕麦材料在同一性状间表现出较大差异,且形态性状在基因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同一基因型材料的根、茎和穗部形态性状在两个试验点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实际倒伏率变异系数平均达81.17%,遗传变异比较丰富,重心高度变异系数最小,仅为7.91%,同一基因型材料的根系、茎秆、穗部性状在两个试验点间存在较大差异,各形态性状的基因型与试验环境间存在显著互作效应(P<0.05)。茎秆强度、重心高度和基部节间茎长及根体积同燕麦抗倒伏性关系密切,是影响燕麦抗倒伏性的关键指标。主成分分析得到3个能代表11个形态性状85.082%信息量的关键因子,依据根体积、茎秆基部第1、2节长度、茎秆机械强度及穗鲜重,小穗数等11个性状进行了系统聚类,得到了3个形态性状聚类组与7个聚类亚组、3个基因型聚类组,聚类热图与二维PCA图及函数模型得分与不同基因型材料倒伏程度级别、实际倒伏率基本吻合,得到了相互验证。结合各品种抗倒伏能力值,建立了燕麦抗倒伏线性回归形态指标模型。根体积小,重心较高,基部节间过长、茎秆纤细容易引起燕麦植株倒伏;根体积大、基部节短、粗,秆壁厚、茎秆强度大是茎秆固持能力强的主要原因。实际倒伏率、根体积、重心高度、基部第1、2节茎长、茎粗及茎秆强度适合作为燕麦抗倒伏性的形态评价指标,抗倒伏评价体系相对比较可靠,可用于田间燕麦品种(系)资源抗倒伏性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抗倒伏性 形态特征 线性回归 评价体系
下载PDF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群落叶片功能性状对降水的非线性响应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乐 王毅 +1 位作者 李洋 孙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56-767,共12页
群落叶片功能性状受到外界环境和自身发育的共同影响,其响应特征和过程的研究有助于了解环境胁迫下植物的适应策略,以应对全球变化下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丧失。通过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115个样点的调查取样,测定群落叶片碳、氮和... 群落叶片功能性状受到外界环境和自身发育的共同影响,其响应特征和过程的研究有助于了解环境胁迫下植物的适应策略,以应对全球变化下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丧失。通过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115个样点的调查取样,测定群落叶片碳、氮和磷含量(LC、LN和LP)及干物质量(LDMC)4种能够反映植物生存策略的叶片功能性状,以物种相对多度为基础计算群落加权平均值(CWM)。结合降水量、气温和土壤因子,探索高寒草地群落叶片功能性状响应机制。结果表明:(1)降水量对群落叶片功能性状影响显著(P<0.01),而温度对群落叶片功能性状影响不显著(P>0.05);(2)土壤全氮和有机碳对CWM_LC、CWM_LN、CWM_LP和CWM_LDMC影响显著(P<0.01),且除CWM_LDMC外,其余性状均表现为非线性响应,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3)土壤含水量和容重对CWM_LC、CWM_LN、CWM_LP和CWM_LDMC影响显著(P<0.05),且土壤含水量对各性状的影响为非线性,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该研究说明水分是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群落叶片功能性状的主要影响因子,高寒草地对恶劣环境的适应是通过叶片功能性状来调节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高寒草地 群落叶片功能性状 非线性响应
下载PDF
多羔绵羊屠宰性状及其与活重的关系
13
作者 王旭 孙灵 +9 位作者 谌雨濛 刘桂琼 王润申 代春鹏 康贤哲 唐蜜 张晓春 丁建平 杨会国 姜勋平 《养殖与饲料》 2023年第7期1-4,共4页
[目的]肉羊的宰前活重和屠宰性状直接影响其经济价值,本研究分析多羔绵羊新品种群的屠宰性状及其与宰前活重的关系,对新品种选育和生产推广具有参考作用。[方法]测定6、12月龄(各月龄20只羊,公母各半)多羔绵羊的宰前活重(live body weig... [目的]肉羊的宰前活重和屠宰性状直接影响其经济价值,本研究分析多羔绵羊新品种群的屠宰性状及其与宰前活重的关系,对新品种选育和生产推广具有参考作用。[方法]测定6、12月龄(各月龄20只羊,公母各半)多羔绵羊的宰前活重(live body weight,LBW)、胴体重(carcass weight,CW)、净肉重(meat weight,MW)和眼肌面积(eye muscle area,EMA)。对3项屠宰性状与宰前活重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分别建立活重与3项屠宰性状间的回归关系。[结果]公母羊屠宰率均在50%以上,除屠宰率外,多羔绵羊12月龄的屠宰性状均高于6月龄。6月龄多羔绵羊宰前活重和屠宰率相比国内其他优良绵羊品种均属较高水平。在各月龄间,活重与胴体重、净肉重和眼肌面积间存在极显著的回归关系。[结论]多羔绵羊生长发育快、产肉性能高,可用宰前活重估算各月龄的相关屠宰性状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重 屠宰性状 多羔绵羊 线性回归
下载PDF
分株繁殖种植密度对柳蒿生长的影响
14
作者 高海娟 刘泽东 +4 位作者 孙蕊 王若丁 李伟 王晓龙 黄新育 《黑龙江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99-102,110,共5页
为了探究柳蒿饲用分株繁殖的最佳种植密度,提高其产量,试验将2019年5月24日采集的野生柳蒿分株种植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分院试验基地,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别设置8.3万株/hm~2(行株距为30 cm×40 cm)、11.1万株/hm~2(... 为了探究柳蒿饲用分株繁殖的最佳种植密度,提高其产量,试验将2019年5月24日采集的野生柳蒿分株种植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分院试验基地,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别设置8.3万株/hm~2(行株距为30 cm×40 cm)、11.1万株/hm~2(行株距为30 cm×30 cm)、16.7万株/hm~2(行株距为20 cm×30 cm)、25.0万株/hm~2(行株距为20 cm×20 cm)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穴播,每穴2株,小区面积为15 m~2(3 m×5 m)。移栽后浇透水,后期根据降雨干旱情况浇水,保证生长良好,不施肥。于2021年6月25日测定株高、每平方米株数、单株叶片数、茎粗、叶长、叶宽、鲜草产量、干草产量各项指标,并对各项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每平方米株数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升高;株高、茎粗、叶宽、鲜草产量、干草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每平方米株数与种植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干草产量、叶宽与种植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株高、鲜草产量、茎粗与种植密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干草产量与种植密度的回归方程为Y=5 898.55-232.95X_(7)+5.12X^(2)_(7)(Y表示干草产量,X_(7)表示种植密度)。说明种植密度对柳蒿分株繁殖产量影响明显,当种植密度为8.3万株/hm~2时干草产量最高,为4 353.33 kg/hm~2。建议柳蒿饲用分株繁殖适宜的种植密度为8.3万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蒿 分株繁殖 种植密度 农艺性状 相关性分析 线性回归分析
下载PDF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中混合模型的原理、优化与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谭力治 赵毅强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17-1632,共16页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是定位基因组中与性状显著关联的变异位点的有效方法。随着表型记录的完善、高通量基因型分型技术的发展,以及统计方法的改进,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人类疾病、动物植物遗传等领域得...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是定位基因组中与性状显著关联的变异位点的有效方法。随着表型记录的完善、高通量基因型分型技术的发展,以及统计方法的改进,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人类疾病、动物植物遗传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假阳性是影响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可靠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控制假阳性,除了校正P值,GWAS模型从最简单的方差分析(或用于质量性状的卡方检验)到加入固定效应协变量的普通线性模型(general linear model,GLM),再到加入随机效应的混合线性模型(mixed linear model,MLM)持续改进,控制了多种混杂因素导致的假阳性。将个体的遗传效应拟合为由基因组亲缘关系矩阵(genomic relationships matrix,GRM)定义的随机效应是目前常用的方法。由于MLM的参数估计大量消耗计算资源,研究人员不断尝试模型求解优化和GRM的构建优化(GRM的构建优化同时也提高了计算效率),最终将基于MLM计算的时间复杂度由O(MN3)逐步改进到O(MN),实现了计算速度与统计功效的飞跃。针对质量性状病例对照比失衡带来的假阳性问题,研究人员进一步对广义混合线性模型(generalized linear mixed model,GLMM)进行了校正。本文较全面地介绍了GWAS的基本原理和发展,着重阐述了GWAS中MLM模型的改进和优化细节,同时,列举了GWAS在农业中的应用,包括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基于单倍型的GWAS应用。最后,从进一步提高GWAS统计功效和GWAS试验设计2个角度对GWAS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复杂性状 随机效应 基因组亲缘关系矩阵 混合线性模型
下载PDF
奶水牛体型线性性状与其第一胎305 d产奶量的相关与通径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郭亚芬 蒋钦杨 +6 位作者 罗琴 廖长友 杨炳壮 李宗权 莫毅 蒋和生 兰干球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1期52-54,共3页
对广西水牛研究所共84头奶水牛的体型线性性状与其第一胎305 d产奶量进行相关与通径分析。结果显示:奶水牛体型线性性状中,尻长与摩拉水牛、尼里-拉菲水牛、三品杂水牛等三个品种奶水牛的第一胎305 d产奶量均有较强的相关,分别是0.3141... 对广西水牛研究所共84头奶水牛的体型线性性状与其第一胎305 d产奶量进行相关与通径分析。结果显示:奶水牛体型线性性状中,尻长与摩拉水牛、尼里-拉菲水牛、三品杂水牛等三个品种奶水牛的第一胎305 d产奶量均有较强的相关,分别是0.3141、0.3343和-0.2184;此外,摩拉水牛的体高(-0.3410),尼里-拉菲水牛的后房高(0.3847)、后房宽(0.4750),三品杂水牛的后房高(-0.2852)、乳房深(0.2662)与其对应的第一胎305 d产奶量有较强的相关。结果表明:奶水牛体型线性性状与其第一胎305 d产奶量存在一定的相关,但其影响在不同品种间有很大的差异;结果也可能表明对奶水牛体型线性性状的选择标准和要求不同于普通奶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水牛 体型线性性状 通径分析 第一胎305d产奶量
下载PDF
奶水牛体尺性状与乳房性状间的典型相关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邓廷贤 陆呈委 +5 位作者 庞春英 谭正准 韦科龙 黄健 李辉 梁贤威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6年第3期21-23,30,共4页
为探究奶水牛体尺性状与乳房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试验随机选取了76头成年奶水牛进行了体尺性状和乳房性状之间15个变量的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体尺性状和乳房性状间的第1个典型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占信息总量的57.31%,... 为探究奶水牛体尺性状与乳房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试验随机选取了76头成年奶水牛进行了体尺性状和乳房性状之间15个变量的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体尺性状和乳房性状间的第1个典型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占信息总量的57.31%,其典型相关系数0.741 4。在这两组性状中起主要作用的为体躯指数、臀端宽、乳头左右间距和乳房高度。该研究结果对奶水牛的遗传育种和杂交优势利用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牛 体尺性状 乳房性状 典型相关
下载PDF
武汉地区荷斯坦牛体型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松柏 易建明 +7 位作者 晏邦富 曹杰 张军伟 王婷婷 胡伶俐 毛兆训 藤茂平 毕群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690-1693,1735,共5页
利用2006~2007年间武汉市武湖牧场971头荷斯坦母牛23个体型线性性状的鉴定记录,配合单性状和多性状动物模型,利用MTDFREML软件,采用REML方法,估计了各体型性状的相关参数。23个体型线性性状的平均分范围从3.93(前乳头位置)到7.22(体躯... 利用2006~2007年间武汉市武湖牧场971头荷斯坦母牛23个体型线性性状的鉴定记录,配合单性状和多性状动物模型,利用MTDFREML软件,采用REML方法,估计了各体型性状的相关参数。23个体型线性性状的平均分范围从3.93(前乳头位置)到7.22(体躯大小),各性状的标准差范围从1.14(尻宽)到2.40(后肢后视),遗传力的估计值范围从0.03(骨质地)到0.37(尻宽)。体型总分的平均值为79.17,标准差为2.67,体型总分的遗传力估计值为0.16。结构容量性状之间的表型相关范围从-0.17(体高与前段)到0.38(体躯大小与胸宽),遗传相关范围从-0.26(体高与前段)到0.71(体躯大小与前段)。乳房性状间的表型相关较低,从-0.15(乳头长度与乳房深度)到0.40(前乳房附着与乳房深度);遗传相关相对较高,从-0.67(前乳房附着与悬韧带)到0.99(前乳头位置与后乳头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体型线性性状 遗传力 遗传相关
下载PDF
窄叶桃与普通叶片桃杂交子代(F_1)叶片性状的变异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斌斌 俞明亮 +2 位作者 蔡志翔 许建兰 马瑞娟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48-852,共5页
为探明窄叶桃与普通叶片桃杂交子代(F1)叶片性状的遗传规律,以窄叶桃品系BYDOP7029、普通叶片桃金霞油蟠和湖景蜜露及BYDOP7029×金霞油蟠和湖景蜜露×BYDOP7029 2个组合的F1代幼苗为试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个组合的F1代群... 为探明窄叶桃与普通叶片桃杂交子代(F1)叶片性状的遗传规律,以窄叶桃品系BYDOP7029、普通叶片桃金霞油蟠和湖景蜜露及BYDOP7029×金霞油蟠和湖景蜜露×BYDOP7029 2个组合的F1代幼苗为试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个组合的F1代群体叶片性状分离比例符合1对等位基因的分离规律;2个组合单株间叶片性状有广泛的遗传变异;叶面积、叶长、叶宽和周长都可作为不同组合F1区分和识别的重要依据;叶面积与叶宽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叶长/叶宽极显著负相关(P<0.01),2个组合F1的叶宽、叶长/叶宽与叶面积具有极显著的二元线性回归关系(P<0.01),复相关系数为0.981 782,通用回归方程为:叶面积=-37.135 4+17.013 2×叶宽+3.098 6×(叶长/叶宽);2个组合F1形状因子的遗传变异幅度均较亲本大,且都表现负向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F1中窄叶类型对群体叶片形状因子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叶桃 杂交子代 叶片性状 线性回归 杂种优势
下载PDF
奶公犊肉用性能及肉质变化规律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吴宏达 王嘉博 +3 位作者 亓美玉 杨洁 赵晓川 孙芳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5-64,共10页
为提升荷斯坦奶公牛肉品质,对荷斯坦奶公牛进行从出生到屠宰为期12个月的跟踪式饲养记录。对比48日龄、3月龄、6月龄以及12月龄奶4个组别公牛生长、屠宰及肉质性状数据,分析不同月龄之间体重和屠宰率与肉质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荷... 为提升荷斯坦奶公牛肉品质,对荷斯坦奶公牛进行从出生到屠宰为期12个月的跟踪式饲养记录。对比48日龄、3月龄、6月龄以及12月龄奶4个组别公牛生长、屠宰及肉质性状数据,分析不同月龄之间体重和屠宰率与肉质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荷斯坦奶公牛体重变化符合"S"型曲线,日增重以6月龄最高,差异不显著(P>0.05)。2 4个组别屠宰数据:随着月龄的增加,胴体重、净肉重、骨重逐渐升高,差异显著(P<0.05)。屠宰率、净肉率、胴体产肉率、肉骨比略有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3 6月龄肉质关键脂肪酸含量低于其他月龄,但必需脂肪酸(P<0.01)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4相关性分析表明,体重与嫩度,体重与眼肌面积,在四个月龄组内的相关性保持一致(R2>0.8),但12月龄组肉色与屠宰率的相关系数不同于其他三组,呈正相关(相关系数a,A:-0.26,B:-0.05,C:-0.46,D:1.4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公牛 生长性状 屠宰性状 肉质性状 线性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