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tomic Anteversion of the Acetabular Component Correlates with Polyethylene Linear Wear in 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e 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Analysis 被引量:1
1
作者 Ima Kosukegawa Satoshi Nagoya +4 位作者 Mitsunori Kaya Mikito Sasaki Shunichiro Okazaki Daisuke Suzuki Toshihiko Yamashita 《Open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16年第6期126-134,共9页
Background: Although abduction of the acetabular component is considered to predict factors for polyethylene wear attributable to osteolysis, other radiographic factors have yet to be elucidated. The purpose of the pr... Background: Although abduction of the acetabular component is considered to predict factors for polyethylene wear attributable to osteolysis, other radiographic factors have yet to be elucidated.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evaluate whether anteversion or change in implantation angle of the acetabular component influences polyethylene linear wear by using standing and supine radiographs of the hip joint. Methods: Standing and supine plain anteroposterior radiographs of 62 hip joints in which cementless total hip arthroplasty was performed were examined for polyethylene linear wear rate (mm/year), pelvic inclination, and radiological inclination and anatomic anteversion of the acetabular component. Results: All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measurements of polyethylene linear wear, pelvic inclination angle, anatomical anteversion angle and radiological inclination angle were calculated highly. And by the 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analysis, anatomic anteversion of the acetabular component had at least some effect on the degree of polyethylene wear. Conclusion: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increased anteversion of the acetabular component reduces polyethylene linear wear in metal-on-polyethylene total hiparthroplas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tal Hiparthroplasty Polyethylene linear wear Standing Position Settingangle of Acetabular Component
下载PDF
激光熔覆光斑形状对铁基涂层组织结构及耐磨性能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张世洲 殷咸青 +2 位作者 王轲岩 余超峰 李林森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59,64,共6页
采用线光斑激光熔覆技术和圆光斑激光熔覆技术在热作模具钢H13钢上制备铁基耐磨涂层,使用XRD、SEM、EDS等对比研究不同光斑形状对铁基涂层的熔覆效率、成分物相、组织结构和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圆光斑激光熔覆技术和线光斑激... 采用线光斑激光熔覆技术和圆光斑激光熔覆技术在热作模具钢H13钢上制备铁基耐磨涂层,使用XRD、SEM、EDS等对比研究不同光斑形状对铁基涂层的熔覆效率、成分物相、组织结构和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圆光斑激光熔覆技术和线光斑激光熔覆技术制备的涂层皆为无缺陷涂层,由于线光斑激光熔覆技术具有更大的光斑面积、更快的扫描速度,使得线光斑激光熔覆涂层的熔覆效率是圆光斑激光熔覆涂层的4.4倍,稀释率更小,约为圆光斑激光熔覆涂层的1/5。因为圆光斑的线能量比线光斑的线能量大,导致圆光斑激光熔覆涂层中的马氏体和碳化物的含量高于线光斑激光熔覆涂层中马氏体和碳化物的含量,圆光斑激光熔覆涂层的硬度和耐磨性高于线光斑激光熔覆涂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光斑形状 线能量 耐磨涂层
下载PDF
张庄矿高压辊磨闭路筛分流程漏斗改造
3
作者 牛孝文 叶围 +7 位作者 殷保青 李澍 杨梁宇 张晓伟 黄明杰 潘猛 张晨晨 刘建洋 《现代矿业》 CAS 2024年第3期174-176,188,共4页
为了提高张庄矿高压辊磨闭路筛分流程中湿式直线筛的智慧化程度,针对筛上漏斗易磨损且检修难度高,筛下漏斗物料易堆积,清扫人员工作强度大,单系列停机时间长,影响产品质量稳定等问题,对单台湿式直线筛筛上、筛下漏斗进行了一系列的优化... 为了提高张庄矿高压辊磨闭路筛分流程中湿式直线筛的智慧化程度,针对筛上漏斗易磨损且检修难度高,筛下漏斗物料易堆积,清扫人员工作强度大,单系列停机时间长,影响产品质量稳定等问题,对单台湿式直线筛筛上、筛下漏斗进行了一系列的优化改造。改造后,提高了单线生产能力,减少了人力成本及生产能耗,提高了张庄矿选厂的智慧化程度,为选矿系统的稳质高产及操检维一体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筛 漏斗改造 堵料 耐磨 降本增效
下载PDF
提高喷气涡流纺涤粘色纺纱耐磨性能的实践
4
作者 刘建林 《纺织器材》 2024年第S01期14-17,共4页
为了提升喷气涡流纺涤粘色纺纱的耐磨性能,以特黑T/R 70/3019.7 tex纱为例,根据不同原料成纱耐磨指数确定纱线原料配置,详细分析各工序的工艺原则和参数优化,总结温湿度控制要点;通过优化工艺方案的成纱质量数据对比,指出:采用线密度小... 为了提升喷气涡流纺涤粘色纺纱的耐磨性能,以特黑T/R 70/3019.7 tex纱为例,根据不同原料成纱耐磨指数确定纱线原料配置,详细分析各工序的工艺原则和参数优化,总结温湿度控制要点;通过优化工艺方案的成纱质量数据对比,指出:采用线密度小的原料、柔性开松和柔性梳理理念、较小的喂入比、小直径纺锭、相对较大的喷嘴压力和油压差以及偏小的主牵伸倍数等,能够有效提升特黑T/R 70/3019.7 tex涡流纺色纺纱的耐磨性能,其纺纱车速为480 m/min,耐磨指数高达19.2,成纱质量良好,可满足高端针织用纱的质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气涡流纺 涤粘色纺纱 耐磨性 线密度 喂入比 喷嘴压力
下载PDF
玻璃磨边加工中抛光轮半径磨损补偿方法
5
作者 万军杨 甘玉轩 +2 位作者 张锦源 莫海杰 钟文浩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24年第5期159-160,共2页
根据抛光轮磨损的特性,采用阿基米德螺线模型,控制抛光轮相对工件以恒定线速度运动,同时不同材质的抛光轮按照对应恒定的磨损率磨损,利用累计的加工轨迹长度与磨损率计算抛光轮实时半径值,实现半径磨损补偿。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有效,在... 根据抛光轮磨损的特性,采用阿基米德螺线模型,控制抛光轮相对工件以恒定线速度运动,同时不同材质的抛光轮按照对应恒定的磨损率磨损,利用累计的加工轨迹长度与磨损率计算抛光轮实时半径值,实现半径磨损补偿。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有效,在加工全过程中能保持稳定良好的抛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径磨损补偿 阿基米德螺线 相对线速度恒定
下载PDF
Interaction of subway LIM vehicle with ballasted track in polygonal wheel wear development 被引量:9
6
作者 Ling Li Xin-Biao Xiao Xue-Song Jin 《Acta Mechanica Sinica》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2期297-307,共11页
This paper develops a coupled dynamics model for a linear induction motor (LIM) vehicle and a subway track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polygonal wheels of the vehicle on the dynamic behavior of the system. In th... This paper develops a coupled dynamics model for a linear induction motor (LIM) vehicle and a subway track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polygonal wheels of the vehicle on the dynamic behavior of the system. In the model, the vehicle is modeled as a multi-body system with 35 degrees of freedom. A Timoshenko beam is used to model the rails which are discretely supported by sleepers. The sleepers are modeled as rigid bodies with their vertical, lateral, and rolling motions being considered. In order to simulate the vehicle running along the track, a moving sleeper support model is introduced to simulate the excitation by the discrete sleeper supporters, in which the sleepers are assumed to move backward at a constant speed that is the same as the train speed. The Hertzian contact theory and the Shen– Hedrick–Elkins’ model are utilized to deal with the normal dynamic forces and the tangential forces between wheels and rails, respectively. In order to better characterize the linear metro system (LMS), Euler beam theory based on modal superposition method is used to model LIM and RP. The vertical electric magnetic force and the lateral restoring force between the LIM and RP are also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The former has gap-varying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 whilst the latter is considered as a constant restoring force of 1 kN. The numerical analysis considers the effect of the excitation due to polygonal wheels on the dynamic behavior of the system at different wear stages, in which the used data regarding the polygonal wear on the wheel tread are directly measured at the subway si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ear induction motor Uneven wear Wheel out of roundness Vehicle-track coupling dynamics
下载PDF
The Effect of Copper Addition on the Mechanical and Wear Properties of Grey Cast Iron 被引量:1
7
作者 J. O. Agunsoye S. A. Bello +2 位作者 S. B. Hassan R. G. Adeyemo J. M. Odii 《Journal of Minerals and 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 and Engineering》 2014年第5期470-483,共14页
An alloy of cast iron and copper (Fe-Cu) has been developed using a stir cast process. The compo-sitional, micro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and wear property of the developed Fe-Cu alloy were carried out with the aids... An alloy of cast iron and copper (Fe-Cu) has been developed using a stir cast process. The compo-sitional, micro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and wear property of the developed Fe-Cu alloy were carried out with the aids of X-ray diffractometer,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and pin on Disc machin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such as hardness and impact energy were investigated. Wear linear equations were generated with the aids of MATLAB linear fitting.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presence of copper (99% pure) in the melt of grey cast iron inhibited the formation of cementite. However, the impact energy of the grey cast iron increased with %weight (wt) of copper addition. Hence, the hardness and wear resistance of the developed Fe-Cu alloy were sacrificed. Hence, the developed Fe-Cu alloy is an excellent material which can be used in the vibration damping application especially in the shock absorb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ar Resistance linear CURVE FITTING TOUGHNESS ENHANCEMENT Development
下载PDF
Wear Aspects of Polymer Composites in Friction on Polished Steel Surfaces
8
作者 Lucian Capitanu Virgil Florescu 《材料科学与工程(中英文A版)》 2013年第6期382-397,共16页
关键词 高分子复合材料 摩擦磨损 钢表面 抛光 短切玻璃纤维 放射性金属 相对滑动速度 金属表面
下载PDF
滚柱直线导轨副磨损系数计算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陈虎 周长光 +2 位作者 梁医 冯虎田 沈俊琬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18,共5页
磨损系数是表征滚柱直线导轨副耐磨性的重要参数,然而目前关于滚柱直线导轨副磨损系数的计算方法和试验研究较为缺乏。基于Archard磨损理论,考虑滚柱直线导轨副滑块沿导轨往复运动的特点,引入了修正系数。结合滚柱与滚道间的接触载荷以... 磨损系数是表征滚柱直线导轨副耐磨性的重要参数,然而目前关于滚柱直线导轨副磨损系数的计算方法和试验研究较为缺乏。基于Archard磨损理论,考虑滚柱直线导轨副滑块沿导轨往复运动的特点,引入了修正系数。结合滚柱与滚道间的接触载荷以及滑动速度,建立了新的滚柱直线导轨副磨损系数计算模型。搭建了滚柱直线导轨副加载运转试验系统,测量得到了两根滚柱直线导轨副的摩擦力变化曲线。试验结果表明,滚柱直线导轨副在磨损过程中的摩擦力呈现先快速下降,再缓慢下降,最后小幅度上升的趋势,测得两根样件的磨损系数分别为1.57×10^(-13)和1.16×10^(-13),均处于10^(-13)这一数量级,这一磨损系数可以用于滚柱直线导轨副磨损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柱直线导轨副 磨损系数 摩擦力 滚道磨损
下载PDF
刚柔耦合运动平台的滚动直线导轨副刚度与磨损研究
10
作者 苏丽云 张春衡 杨志军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39-946,共8页
面向电子封装设备等的精密运动平台的磨损对其定位精度有显著影响.在本文中研究了刚柔耦合运动平台中滚动直线导轨副的刚度与磨损,根据Hertz接触模型获得了滚珠的法向接触刚度解析模型,并建立了滚珠与滚道接触的有限元模型验证了解析模... 面向电子封装设备等的精密运动平台的磨损对其定位精度有显著影响.在本文中研究了刚柔耦合运动平台中滚动直线导轨副的刚度与磨损,根据Hertz接触模型获得了滚珠的法向接触刚度解析模型,并建立了滚珠与滚道接触的有限元模型验证了解析模型的准确性.采用Archard磨损理论建立了刚柔耦合运动平台中滚动直线导轨副的磨损预测模型,并与传统的刚性运动平台进行有限元仿真对比.根据仿真结果,刚柔耦合运动平台在定位阶段对导轨副的磨损较小.最后通过检测运动时导轨副的温度定性判定磨损的大小,试验结果表明,刚柔耦合运动平台可减缓导轨副工作温度的升高和降低接触表面磨损量,为高精度运动平台的设计和精度保持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柔耦合 运动平台 滚动直线导轨副 接触刚度 磨损
下载PDF
滚珠直线导轨副在大型铸钢件摇枕和侧架检测量规设计中的应用
11
作者 任艳红 《山西冶金》 CAS 2023年第8期195-196,199,共3页
铁路货车摇枕、侧架材质为B+级钢(ZG25MnCrNi),采用酯硬化水玻璃砂造型、制芯及炉外精炼铸造工艺技术。鉴于滚珠直线导轨副定位传动精度高、磨耗小、运动平稳、互换性好等优点,在对摇枕、侧架的检测量规设计过程中,引入滚珠直线导轨副,... 铁路货车摇枕、侧架材质为B+级钢(ZG25MnCrNi),采用酯硬化水玻璃砂造型、制芯及炉外精炼铸造工艺技术。鉴于滚珠直线导轨副定位传动精度高、磨耗小、运动平稳、互换性好等优点,在对摇枕、侧架的检测量规设计过程中,引入滚珠直线导轨副,降低了量具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小了量规的磨损,提高了综合生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规设计 珠直线导轨副 精度高 磨耗小
下载PDF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人造草丝专用料制备与表征
12
作者 安彦杰 姜艳峰 +4 位作者 李瑞 吴双 姜泽钰 王宇 刘海峰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23年第5期340-344,共5页
在50 kg/h气相法聚乙烯中试装置上进行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草丝专用料的生产,并开展了加工应用试验。结果表明:所生产草丝专用料的熔体流动速率为0.22 g/min,密度为0.926 g/cm^(3),各项性能达到指标设计要求;制备的人造草丝的耐磨转数达... 在50 kg/h气相法聚乙烯中试装置上进行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草丝专用料的生产,并开展了加工应用试验。结果表明:所生产草丝专用料的熔体流动速率为0.22 g/min,密度为0.926 g/cm^(3),各项性能达到指标设计要求;制备的人造草丝的耐磨转数达到25000转,断裂平均力为26.5 N,断裂伸长率为48%,达到运动草坪的性能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草丝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熔体流动速率 耐磨转数 运动草坪
下载PDF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啮合磨损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王淑仁 闫玉涛 丁津原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6-149,共4页
为齿轮啮合磨损计算机仿真提供依据,在CL 100型齿轮试验机上进行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啮合磨损试验,利用高精度的UMC1000C型三坐标测量仪进行了轮齿磨损前后的齿形检测·检测结果经计算机数据处理,再利用Mathematica软件绘出线磨损... 为齿轮啮合磨损计算机仿真提供依据,在CL 100型齿轮试验机上进行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啮合磨损试验,利用高精度的UMC1000C型三坐标测量仪进行了轮齿磨损前后的齿形检测·检测结果经计算机数据处理,再利用Mathematica软件绘出线磨损量线图,试验方法与理论计算方法比较,结果相符·节圆附近的磨损量最小,齿顶圆附近的磨损量最大,径向线磨损量分布的规律与齿面啮合相对速度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开线齿轮 啮合相对速率 啮合摩擦 疲劳磨损 线磨损量
下载PDF
渐开线齿轮轮齿表面磨损规律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宝良 江亲瑜 《润滑与密封》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6-28,共3页
用一对圆盘滚子试件在JP-DB1500型实验机上模拟一对齿轮啮合规律,对渐开线齿轮轮齿表面在干摩擦或润滑不良情况下的质量磨损及线磨损规律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45#钢在不同热处理情况下,齿轮轮齿表面质量磨损量随载荷变化按... 用一对圆盘滚子试件在JP-DB1500型实验机上模拟一对齿轮啮合规律,对渐开线齿轮轮齿表面在干摩擦或润滑不良情况下的质量磨损及线磨损规律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45#钢在不同热处理情况下,齿轮轮齿表面质量磨损量随载荷变化按指数规律变化;在润滑良好情况下,齿轮轮齿表面线磨损规律与干摩擦或润滑不良情况下磨损规律不同。通过实验研究,得到了齿轮轮齿表面磨损量的载荷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损 磨粒 质量磨损量 线磨损量
下载PDF
光电式钢轨磨损实时检测系统 被引量:14
15
作者 丁大尉 纪淑波 王立志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4-67,共4页
采用近红外线状光源、CCD及计算机图像处理等技术,实现钢轨磨损检测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应用三圆柱光学透镜联合对一点式激光进行色散,得到光强分布较均匀的线状激光光源。用高分辨率(752×782)CCD面阵摄像机实时采集钢轨扫描图像,经... 采用近红外线状光源、CCD及计算机图像处理等技术,实现钢轨磨损检测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应用三圆柱光学透镜联合对一点式激光进行色散,得到光强分布较均匀的线状激光光源。用高分辨率(752×782)CCD面阵摄像机实时采集钢轨扫描图像,经过A/D变换输出给图像处理系统。图像处理系统根据钢轨的形状和特点,选用最佳的模型和计算方案进行图像处理,对照标准钢轨断面图像快速、准确地计算出钢轨面的磨损值,判断钢轨受伤程度。系统在限速80 km.h-1条件下对钢轨断面的实时检测结果表明,系统符合设计要求,精度达到0.1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 检测系统 磨损 线状光源 计算机图像处理
下载PDF
某大通径滑阀的磨损寿命预估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亮 杨曙东 +1 位作者 刘书胤 危敏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34-236,共3页
元件寿命预估尽管代替不了型式寿命试验,但在初始研发阶段对元件的优化设计、选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降低因设计失误而造成的重大损失并少走弯路,也是元件全生命周期设计中的重要一环。依据给定工况,从阀芯与阀体摩擦副的表面微观形... 元件寿命预估尽管代替不了型式寿命试验,但在初始研发阶段对元件的优化设计、选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降低因设计失误而造成的重大损失并少走弯路,也是元件全生命周期设计中的重要一环。依据给定工况,从阀芯与阀体摩擦副的表面微观形貌入手,综合考虑其加工形状误差、侧向力、对偶材料、使用介质等各因素对配合间隙因磨损而变化的影响,预估某高速绞车用大通径二位四通液控换向滑阀的磨损寿命,为该阀的自主研发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对同类元件的磨损寿命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通径滑阀 磨损寿命 线磨损度 寿命预估
下载PDF
基于振动信号分形特征的柴油机缸套磨损诊断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凤利 李宏坤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1-75,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总体经验模态分解(EEMD)与形态学分形维数的柴油机缸套磨损诊断方法,以某6缸四冲程柴油机为研究对象,测试并分析了柴油机缸套4种状态下机体振动信号的形态学分形维数。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含噪振动信号的分形维数来描述缸... 提出了一种基于总体经验模态分解(EEMD)与形态学分形维数的柴油机缸套磨损诊断方法,以某6缸四冲程柴油机为研究对象,测试并分析了柴油机缸套4种状态下机体振动信号的形态学分形维数。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含噪振动信号的分形维数来描述缸套磨损状态是不可靠的,实测信号降噪后的形态学分形维数能够清晰地区分柴油机缸套磨损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柴油机 缸套磨损 分形维数 形态学 总体经验模态分解
下载PDF
负热膨胀填料钨酸锆对环氧封装材料性能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徐伟 徐桂芳 管艾荣 《热固性树脂》 CAS CSCD 2008年第1期22-25,共4页
由于封装材料与电子元件线膨胀系数差异大,成型后造成开裂、空洞和离层等缺陷,采用化学固相分步法制备的高纯度负热膨胀材料钨酸锆(ZrW2O8)颗粒作为填料,制备ZrW2O8/E-51及SiO2/E-51电子封装材料,测试了不同种类和含量的填料下封装材料... 由于封装材料与电子元件线膨胀系数差异大,成型后造成开裂、空洞和离层等缺陷,采用化学固相分步法制备的高纯度负热膨胀材料钨酸锆(ZrW2O8)颗粒作为填料,制备ZrW2O8/E-51及SiO2/E-51电子封装材料,测试了不同种类和含量的填料下封装材料线膨胀系数、显微硬度、玻璃化转变温度及磨损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随ZrW2O8含量的增加,ZrW2O8/E-51材料线膨胀系数不断下降,显微硬度不断提高。ZrW2O8/E-51材料的磨损性能优于SiO2/E-51材料,磨损机理主要是粘着磨损和疲劳剥落,后期发生了磨粒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封装 环氧树脂 钨酸锆 线膨胀系数 磨损
下载PDF
线性回归模型诊断和在线预测刀具磨损量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吴越 王玫 陈勇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36-238,共3页
目的是研究诊断端面铣刀磨损量和在线预测铣刀的剩余寿命的方法。采用线性回归模型估计测刀面的磨损量。线性回归模型的输入是从铣刀受力信号提取出的特征和切削条件,比如进给量、转速等。在诊断了刀具的磨损量后,采用双指数平滑方法跟... 目的是研究诊断端面铣刀磨损量和在线预测铣刀的剩余寿命的方法。采用线性回归模型估计测刀面的磨损量。线性回归模型的输入是从铣刀受力信号提取出的特征和切削条件,比如进给量、转速等。在诊断了刀具的磨损量后,采用双指数平滑方法跟随诊断结果预测铣刀的使用寿命。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基于线性回归模型得到的刀具的磨损量和基于双指数平滑方法在线预测铣刀的剩余寿命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具磨损 线性回归 双指数平滑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流形学习的磨粒特征提取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国德 张培林 +2 位作者 傅建平 任国全 寇玺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6-39,共4页
针对磨粒特征参数多、非线性突出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线性流形学习的磨粒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将磨粒特征重构到高维相空间中,利用局部线性嵌入算法提取出隐藏其中的低维流形,并根据数据流形的弯曲性和邻域参数的关系,实现高维相空间... 针对磨粒特征参数多、非线性突出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线性流形学习的磨粒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将磨粒特征重构到高维相空间中,利用局部线性嵌入算法提取出隐藏其中的低维流形,并根据数据流形的弯曲性和邻域参数的关系,实现高维相空间中局部邻域参数的自适应选取。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克服了主成分分析和核主成分分析方法的不足,提取的磨粒特征敏感性更好,从而提高了磨粒识别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流形学习 局部线性嵌入 磨粒图像 特征提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