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震区斜坡式护岸的岸坡稳定性分析
1
作者 卢生军 郭隆洽 《水运工程》 2024年第3期159-164,共6页
对位于菲律宾高震区的某斜坡式护岸结构的岸坡进行稳定性评估,分析国际上主流抗震设计规范,结合该工程的具体设计条件,提出合适的地震岸坡稳定分析方法、稳定标准和分析流程,并采用Newmark法和非线性动力分析对该护岸的震后残余位移进... 对位于菲律宾高震区的某斜坡式护岸结构的岸坡进行稳定性评估,分析国际上主流抗震设计规范,结合该工程的具体设计条件,提出合适的地震岸坡稳定分析方法、稳定标准和分析流程,并采用Newmark法和非线性动力分析对该护岸的震后残余位移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高震区的岸坡稳定分析宜以控制位移为目标,水准1、2地震下的残余位移宜分别不超过5、30 cm;当采用Newmark法计算时宜取其上限位移,而通过非线性动力分析可获得岸坡残余位移和最大剪应变等的分布,从而对地震下的岸坡稳定做更为全面的设计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震区 岸坡稳定 NEWMARK法 非线性动力分析
下载PDF
基于线性密集台阵的2023年甘肃积石山M_(S)6.2地震断层低速带研究
2
作者 吴柏辰 秦满忠 +3 位作者 郭晓 王亚红 孙点峰 温淑琳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34-741,共8页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积石山县发生M_(S)6.2逆冲型地震。该地震发生在祁连活动地块拉脊山北缘断裂带,在断裂两侧曾发生过20余次5级左右中强地震,地震活动频次高,因此研究拉脊山断裂带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拉脊山断裂走向和此次地震...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积石山县发生M_(S)6.2逆冲型地震。该地震发生在祁连活动地块拉脊山北缘断裂带,在断裂两侧曾发生过20余次5级左右中强地震,地震活动频次高,因此研究拉脊山断裂带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拉脊山断裂走向和此次地震余震分布,在刘集乡布设一条线性密集台阵,利用不同方位的余震事件计算体波的走时延时和放大效应。结果表明,P波和S波分别存在6个采样点(约0.012 s)和15个采样点(约0.03 s)的走时延时,推断出台阵西侧存在一个约150 m宽近似垂直的断层低速带,且该结果与远震P波相似性系数矩阵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积石山M_(S)6.2地震 走时延时 体波放大效应 线性密集台阵 断层低速带
下载PDF
公路隧道入口区域驾驶人吸睛效应综合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韩磊 杜志刚 +1 位作者 马傲君 焦方通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3-322,共10页
为全面和系统评价公路隧道入口区域视觉吸引对驾驶人吸睛效应视觉表现的影响,本文招募30名被试开展自然驾驶实验,采集驾驶人在公路隧道入口区域不同视觉吸引条件下的眼动数据,基于因子分析法选取驾驶人吸睛效应敏感评价指标,并分别构建... 为全面和系统评价公路隧道入口区域视觉吸引对驾驶人吸睛效应视觉表现的影响,本文招募30名被试开展自然驾驶实验,采集驾驶人在公路隧道入口区域不同视觉吸引条件下的眼动数据,基于因子分析法选取驾驶人吸睛效应敏感评价指标,并分别构建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和数据包络分析模型,识别和探究公路隧道入口区域视觉吸引对驾驶人吸睛效应视觉表现的影响特征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因子分析结果显示,驾驶人吸睛效应敏感视觉指标为注视持续时间、瞳孔直径、扫视持续时间和扫视幅度;公路隧道入口区域不同视觉吸引条件对驾驶人吸睛效应的视觉表现和综合效率有显著影响,且受驾驶人年龄和驾驶经验的个体特质因素影响显著,而性别因素对其没有显著性影响;视觉吸引的存在均会不同程度地损害驾驶人的正常视觉绩效,降低其合理有效性;提示标语视觉吸引条件下,驾驶人的视觉注意水平最差,视觉认知负荷程度最高,吸睛效应的负面影响最大,广告牌条件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吸睛效应 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数据包络分析 隧道入口区域 交通安全
下载PDF
基于时频边界拟合的NZ估计优化方法
4
作者 高振斌 刘进圆 宿绍莹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9-64,共6页
奈奎斯特折叠接收机(NYFR)可以用少量设备实现宽带雷达信号接收,而测量接收信号的波形参数需要正确估计信号所在的奈奎斯特区(NZ)。针对目前广泛应用的线性调频(LFM)信号,在分析LFM信号经NYFR采样后时频图的基础上,对基于时频边界拟合... 奈奎斯特折叠接收机(NYFR)可以用少量设备实现宽带雷达信号接收,而测量接收信号的波形参数需要正确估计信号所在的奈奎斯特区(NZ)。针对目前广泛应用的线性调频(LFM)信号,在分析LFM信号经NYFR采样后时频图的基础上,对基于时频边界拟合的NZ估计方法进行了优化;讨论了NYFR结构中本振信号的调制系数和调制频率对该方法性能的影响,给出了NYFR的参数选择策略。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时频边界拟合方法在信噪比优于-9 dB时,正确检测概率可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侦察接收机 宽带信号处理 奈奎斯特折叠采样 奈奎斯特区估计 线性调频
下载PDF
线状排泄带对地下岩溶发育的控制及富水区形成的作用——以费县岩溶含水系统为例
5
作者 韩昱 丁冠涛 +2 位作者 于大潞 吴迪 刘玉想 《山东国土资源》 2024年第4期44-53,共10页
为了在费县寒武-奥陶纪碳酸盐岩分布区寻找富水区,建设集中供水的水源地,通过河水流量监测、水文地质钻探、动态监测等勘查和试验手段,查明了费县岩溶含水系统的含水层主要为炒米店组至八陡组碳酸盐岩裂隙岩溶含水岩组。含水层具有相对... 为了在费县寒武-奥陶纪碳酸盐岩分布区寻找富水区,建设集中供水的水源地,通过河水流量监测、水文地质钻探、动态监测等勘查和试验手段,查明了费县岩溶含水系统的含水层主要为炒米店组至八陡组碳酸盐岩裂隙岩溶含水岩组。含水层具有相对封闭的边界条件和基本统一的水动力场和水化学场。该系统分为补给区、补给径流区和汇集排泄区,岩溶最大发育深度分别为132m、200m、300m,含水介质由溶蚀裂隙、溶孔渐变为溶穴、溶洞。研究认为:线状排泄带的形成与地形南北高沿河低、北部弱透水岩层的阻挡和河床岩溶含水层直接裸露有关。沿浚河、温凉河、祊河岩溶水的线状排泄带对岩溶发育的强度和深度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主要线状排泄带附近形成了单井涌水量5000~10000m~3/d和大于10000m~3/d的强富水区,为费县城市生活和工业集中供水的优选地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状排泄带 岩溶发育规律 集中供水水源地 岩溶含水系统 费县
下载PDF
藏南佩枯错地堑西缘岗彭庆断裂带活动特征及工程效应
6
作者 李蒙 《地质学刊》 CAS 2024年第2期115-124,共10页
岗彭庆断裂带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北侧、佩枯错—措勤裂谷西南侧,是马拉山东侧的控制性活动断裂带。通过区域地质背景分析、航空航天遥感技术、地面调查、物理勘探及槽探等方法,查明了岗彭庆断裂带的准确位置、空间展布特征,以及断裂组合... 岗彭庆断裂带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北侧、佩枯错—措勤裂谷西南侧,是马拉山东侧的控制性活动断裂带。通过区域地质背景分析、航空航天遥感技术、地面调查、物理勘探及槽探等方法,查明了岗彭庆断裂带的准确位置、空间展布特征,以及断裂组合、断裂深部结构等断层要素。结合断裂地貌实地测量及阶地、探槽古地震年代学测试分析,确定了该断裂带晚第四纪以来的活动性强弱、活动周期和活动速率。岗彭庆断裂带中北段表现为3条次级断裂,自西向东分别为F_(1)、F_(2)、F_(3),其中,F_(1)、F_(2)活动时间较早,为非全新世活动断裂;F_(3)活动时间较晚,为全新世活动断裂。F 3断层垂直滑动速率中等,晚更新世垂直滑动速率约为0.28 mm/a,全新世垂直活动速率为0.10~0.60 mm/a,断层活动周期为6000~8000 a,最新活动时间约为7000 a.BP。岗彭庆断裂带具有长期、分段和多期活动的显著特征,断层不同段落的地貌特征、空间展布形态和深部结构均有明显差异,这种差异带来的工程效应存在较大不同。藏南裂谷区该类型活动断裂普遍发育,研究成果可为藏南线性交通工程穿越该类型活动断裂的方案选择、工程设置及结构设计提供重要的基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特征 断层活动性 古地震 线性工程 岗彭庆断裂带 藏南
下载PDF
澄合矿区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多元线性回归方法预测
7
作者 王峰 杨焱钧 +1 位作者 王江平 范继超 《陕西煤炭》 2024年第7期162-165,共4页
通过收集澄合矿区多个工作面导水裂隙带高度实测结果,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导水裂隙带高度的主控因素,拟合形成导水裂隙带高度与煤层开采厚度、工作面埋深、工作面倾向长度之间的各相关公式。采用拟合公式计算澄合矿区山阳煤... 通过收集澄合矿区多个工作面导水裂隙带高度实测结果,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导水裂隙带高度的主控因素,拟合形成导水裂隙带高度与煤层开采厚度、工作面埋深、工作面倾向长度之间的各相关公式。采用拟合公式计算澄合矿区山阳煤矿1503、1506工作面导水裂隙发育高度,计算得到的工作面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与微震监测结果基本吻合,表明拟合公式获得的导水裂隙带估算值较为准确。在澄合矿区应用性较好,为澄合矿区相似地质条件的工作面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水裂隙带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煤层开采厚度 工作面埋深 工作面倾向长度
下载PDF
Effect of the Entrained Air Void on Strength and Interfacial Transition Zone of Air-Entrained Mortar 被引量:8
8
作者 高辉 ZHANG Xiong ZHANG Yongjuan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15年第5期1020-1028,共9页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ir entraining agents (AEA) in the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entrained air void structure parameters (air void size range from 10 to 1 600 mu m) of 28 d sifte...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ir entraining agents (AEA) in the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entrained air void structure parameters (air void size range from 10 to 1 600 mu m) of 28 d sifted mortar were measured by image analysis metho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ir void size distribution and strength of mortar was studied by methods of grey connection analysis and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equation was established with a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0.966. The weight of the affection of hierarchical porosity on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ratio was also obtained. In addition, the effect of air voids on the paste-aggregate interfacial transition zone (ITZ) was analyzed by microhardnes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different pore size range and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is negative. The effect of air void size distribution on 28 days compressive strength is differen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similar total porosity,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porosity of the air void size, ranging from 10 to 200 mu m, and the decrease of the porosity, ranging from 200 to 1 600 mu m, the average air void diameter and mean free spacing are decreased; as well as the width of ITZ. On the contrary, the microhardness of the ITZ is increased while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loss is decrea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r void structure compressive strength interfacial transition zone grey connection linear regression
下载PDF
Non-linear Dynamics of Inlet Film Thickness during Unsteady Rolling Process 被引量:3
9
作者 FU Kuo ZANG Yong +2 位作者 GAO Zhiying QIN Qin WU Diping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3期522-530,共9页
The inlet film thickness directly affects film and stress distribution of rolling interfaces. Unsteady factors, such as unsteady back tension, may disturb the inlet film thickness. However, the current models of unste... The inlet film thickness directly affects film and stress distribution of rolling interfaces. Unsteady factors, such as unsteady back tension, may disturb the inlet film thickness. However, the current models of unsteady inlet film thickness lack unsteady disturbance factors and do not take surface topography into consideration.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hydrodynamic analysis of inlet zone an unsteady rolling film model which concerns the direction of surface topography is built up. Considering the small fluctuation of inlet angle, absolute reduction, reduction ratio, inlet strip thickness and roll radius as the input variables and the fluctuation of inlet film thickness as the output variable, the non-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put and output is discussed. The discuss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180° phas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inlet film thickness and the input variables, such as the fluctuant absolute reduction, the fluctuant reduction ratio and non-uniform inlet strip thickness, but there is no phase difference between unsteady roll radius and the output. The inlet angle, the steady roll radius and the direction of surface topography hav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fluctuant amplitude of unsteady inlet film thickness. This study proposes an analysis method for unsteady inlet film thickness which takes surface topography and new disturbance factors into conside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d rolling lubricant film inlet zone surface topography unsteady non-linear
下载PDF
Characterizing Potential Fishing Zone of Skipjack Tuna during the Southeast Monsoon in the Bone Bay-Flores Sea Using Remotely Sensed Oceanographic Data
10
作者 Mukti Zainuddin Alfa Nelwan +4 位作者 Siti Aisjah Farhum Najamuddin   Muhammad A. Ibnu Hajar Muhammad Kurnia Sudirm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sciences》 2013年第1期259-266,共8页
Potential fishing zones for skipjack tuna in the Bone Bay-Flores Sea were investigated from satellite-based oceanography and catch data, using a linear model (generalized linear model) constructed from generalized add... Potential fishing zones for skipjack tuna in the Bone Bay-Flores Sea were investigated from satellite-based oceanography and catch data, using a linear model (generalized linear model) constructed from 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s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Monthly mean remotely sense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surface chlorophyll-a concentration during the southeast monsoon (April-August) were used for the year 2012. The best 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 was selected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marine environment variables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chlorophyll-a concentration) on skipjack tuna abundance (catch per unit effort). Then, the appropriate linear model was constructed from the functional relationship of the 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 for generating a robust predictive model. Model selection process for the 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 was based on significance of model terms, decrease in residual deviance, and increase in cumulative variance explained, whereas the model selection for the linear model was based on decrease in residual deviance, reduction in Akaike’s Information Criterion, increasing cumulative variance explained and significance of model terms. The best model was selected to predict skipjack tuna abundance and their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over entire study area. A simple linear model was used to verify the predicted value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potential fishing zones for skipjack during the southeast monsoon were well characterized by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 ranging from 28.5℃ to 30.5 ℃ and chlorophyll-a ranging from 0.10 to 0.20 mg·m-3. Predicted highest catch per unit efforts were significantly consistent with the fishing data (P 2 = 0.8), suggesting that the oceanographic indicators may correspond well with the potential feeding ground for skipjack tuna. This good feeding opportunity for skipjack was driven the dynamics of upwelling operating within study area which are capable of creating a highly potential fishing zone during the southeast monso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kipjack Tuna Satellite Data 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 linear Model Upwelling Potential FISHING zones BONE BAY and FLORES SEA Southeast MONSOON
下载PDF
扰动电压观测器与线性补偿策略相结合的死区补偿方法
11
作者 胡启国 马鉴望 +1 位作者 张祥 白熊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1期21-28,共8页
为克服逆变器死区时间及开关的导通压降等非线性特性对永磁同步电机(PMSM)无传感器控制系统检测精度的影响,提出一种将扰动电压观测器与线性补偿策略相结合的新型死区补偿方法,对逆变器死区效应带来的不良影响进行抵消.搭建基于脉振高... 为克服逆变器死区时间及开关的导通压降等非线性特性对永磁同步电机(PMSM)无传感器控制系统检测精度的影响,提出一种将扰动电压观测器与线性补偿策略相结合的新型死区补偿方法,对逆变器死区效应带来的不良影响进行抵消.搭建基于脉振高频电压注入算法的PMSM无传感器控制系统模型,分别加入新型死区补偿方法与普通线性死区补偿方法,并进行Simulink仿真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加入新型死区补偿后,系统电流钳位现象得到缓解,转速估计误差减小20%左右,转子位置估计更为准确,证实了新型死区补偿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死区补偿 无传感器控制 扰动电压观测器 线性补偿
下载PDF
重点生态功能区农户相对贫困程度及影响因素——以陇南山区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文青 赵雪雁 何小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8206-8218,共13页
重点生态功能区是全球生态系统保护与支撑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区域。农户作为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的主体,其福祉水平直接关系到重点生态功能区主体功能的实现。科学评估重点生态功能区农户的相对贫困程度,精准识别相对贫困人口并揭... 重点生态功能区是全球生态系统保护与支撑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区域。农户作为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的主体,其福祉水平直接关系到重点生态功能区主体功能的实现。科学评估重点生态功能区农户的相对贫困程度,精准识别相对贫困人口并揭示其影响因素对于促进重点生态功能区生计与生态协同发展至关重要。以地处秦巴山重要水源涵养区与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的陇南山区为案例区,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利用农户调查数据,通过构建相对贫困测度指标体系,系统识别相对贫困农户,并利用分层线性模型在“家庭-村庄”双重尺度上探索相对贫困的关键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陇南山区农户相对贫困程度存在分化,其中,高山区农户、补贴型农户和高家庭抚养比农户相对贫困程度较高。相对贫困农户占受访户的20.39%,且主要集中在高山区、家庭抚养比较高以及补贴型农户中。(2)农户的家庭属性是导致农户陷入相对贫困的决定性因素,脱贫内生动力及生计多样性提升是缓解相对贫困的关键因素,而医疗负担和教育负担增加会导致农户陷入相对贫困。(3)村庄特征放大了家庭特征对相对贫困程度的影响,村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对外联系等通过影响家庭特征而强化了对农户相对贫困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贫困 生计资本 致贫因素 分层线性模型 重点生态功能区
下载PDF
灌区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实施现场问题处理的探索
13
作者 张彤 《广西水利水电》 2023年第5期144-146,共3页
结合灌区工程线性布置的特点,阐述了在灌区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实施过程中遇到现场问题的难点、特点,对现场问题采取的具体处理办法和措施进行了总结,为日后类似灌区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实施现场问题处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 灌区 线性工程 建设征地移民安置实施 现场问题 处理
下载PDF
直线电机的自适应增益模糊投影扰动抑制策略
14
作者 孙鹏 张恒睿 张天如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3-39,共7页
自适应鲁棒控制(ARC)在处理直线电机系统的参数不确定性和模型不确定性方面具有特别的优势,然而在工业应用中,直线电机不理想的工作期望轨迹和不确定的非线性外部扰动会对控制器中参数自适应部分造成不良影响。基于ARC提出了一种考虑死... 自适应鲁棒控制(ARC)在处理直线电机系统的参数不确定性和模型不确定性方面具有特别的优势,然而在工业应用中,直线电机不理想的工作期望轨迹和不确定的非线性外部扰动会对控制器中参数自适应部分造成不良影响。基于ARC提出了一种考虑死区补偿的自适应增益模糊投影(DAFP)策略。首先,基于建立参数增益与系统误差的模糊投影改进了参数自适应律,通过自适应调节参数增益来迅速减小不确定参数估计误差;其次,引入死区补偿的关闭机制,在系统误差达到阈值时停止系统的参数估计,进一步减小了由系统噪声和外部干扰引起的参数漂移;最后,基于仿真与直线电机实物平台,设计了两组不同期望轨迹下的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DAFP-ARC控制器在给定条件下,0.1s内参数估计可以收敛至真实值,并且相较于ARC降低了27.8%的瞬态跟踪误差,系统的外部扰动抑制能力得到了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增益模糊投影 死区补偿 扰动抑制 自适应鲁棒控制 直线电机
下载PDF
小数据量法计算最大Lyapunov指数的参数选择 被引量:21
15
作者 杨永锋 仵敏娟 +2 位作者 高喆 吴亚锋 任兴民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71-374,511,共4页
为避免人为选择平均周期和线性区间所带来的计算不准,在分析小数据量法计算最大Lyapunov指数的基础方法之上,提出平均周期和计算最大Lyapunov指数线性区域的确定方法。仿真算例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快速便捷地实现小数据量法计算最大Ly... 为避免人为选择平均周期和线性区间所带来的计算不准,在分析小数据量法计算最大Lyapunov指数的基础方法之上,提出平均周期和计算最大Lyapunov指数线性区域的确定方法。仿真算例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快速便捷地实现小数据量法计算最大Lyapunov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 最大LYAPUNOV指数 小数据量法 平均周期 线性区间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中西部板块缝合带航磁特征 被引量:19
16
作者 姚正煦 周伏洪 +2 位作者 薛典军 刘振军 张永军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65-170,共6页
在青藏高原上发现的几条板块缝合带 ,均能见到以基性超基性岩为主的蛇绿岩分布 ,它们中的多数在青藏高原中西部 1∶10 0万航磁图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 ,按其分布特征大致可分为 3类 。
关键词 板块缝合带 蛇绿岩 航磁 线性异常带
下载PDF
空载流量特性死区的颤振补偿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胜 阮健 +1 位作者 孟彬 朱何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186-192,共7页
为对电液伺服阀死区非线性进行补偿,提出在阀芯位移信号上叠加一高频颤振信号从而减小甚至消除其死区的颤振补偿技术。阐述电液伺服阀死区颤振补偿原理。根据颤振补偿原理求解颤振补偿后的空载流量特性表达式,并对补偿后的空载流量特性... 为对电液伺服阀死区非线性进行补偿,提出在阀芯位移信号上叠加一高频颤振信号从而减小甚至消除其死区的颤振补偿技术。阐述电液伺服阀死区颤振补偿原理。根据颤振补偿原理求解颤振补偿后的空载流量特性表达式,并对补偿后的空载流量特性的死区进行仿真分析,理论分析表明,随着颤振幅值的增加,死区变小,当颤振幅值的大于死区量时,死区完全消除。对补偿后的空载流量特性的线性度进行理论分析,分析表明,随着颤振幅值的增加,空载流量特性的线性度也提高了。搭建专门的试验平台对所设计的样阀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颤振补偿技术,当颤振幅值为50%、100%、480%死区量时空载流量特性死区由3.8%分别降为2%、0.4%、0,并且空载流量特性的线性度也得到改善,由4.38%分别提高到4.25%、4.09%、3.56%,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是吻合的。为进一步提高空载流量特性的线性度,提出流量特性的线性规划,试验表明,规划后流量特性的线性度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并且流量线性规划不受系统压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区 线性度 颤振 线性规划
下载PDF
土地资源数据库中线状地物面积扣除技术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潘瑜春 钟耳顺 刘巧芹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2-17,共6页
土地资源调查中 ,线状地物面积扣除是影响地类面积汇总统计精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也是土地资源数据库中比较难解决的问题。该文从线状地物面积扣除方法的可操作性、面积扣除精度、地类面积汇总统计精度、数据冗余度、数据管理等角度分析... 土地资源调查中 ,线状地物面积扣除是影响地类面积汇总统计精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也是土地资源数据库中比较难解决的问题。该文从线状地物面积扣除方法的可操作性、面积扣除精度、地类面积汇总统计精度、数据冗余度、数据管理等角度分析了常规线状地物面积扣除方法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基于缓冲区的线状地物面积扣除方法。探讨了基于缓冲区的线状地物面积扣除方法中线状地物缓冲区的创建、缓冲区误差处理、线状地物面积扣除的具体实现方法 ,并与常规线状地物面积扣除方法对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库 缓冲区 线状地物 面积扣除 土地资源调查
下载PDF
原子吸收光谱仪七种元素吸收谱图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恒康 甘健民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04-107,共4页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具有许多优越性,但其线性范围较窄。各元素的线性浓度范围,国内外仪器厂商及有关专著均未给出,这给我们的分析工作带来诸多不利。为此,作者对7种元素的原子吸收谱图进行了分析研究,分别找出了7种元素在4种仪...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具有许多优越性,但其线性范围较窄。各元素的线性浓度范围,国内外仪器厂商及有关专著均未给出,这给我们的分析工作带来诸多不利。为此,作者对7种元素的原子吸收谱图进行了分析研究,分别找出了7种元素在4种仪器工作条件下的浓度线性区。对减少样品前处理过程中的盲目性以及提高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吸收光谱法 吸光度 线性范围 原子吸收谱图
下载PDF
基于线性黏聚力模型的FRP筋锚固长度计算方法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峰 刘洪兵 +1 位作者 王建平 许忆南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04-407,共4页
为了研究FRP筋在混凝土中最小锚固长度的一般计算方法,依据应变能等效原则将FRP筋混凝土的黏结滑移曲线转化为线性黏聚力模型,在FRP筋混凝土拉拔试件微分单元受力分析的基础上,推导出了最小锚固长度的计算公式,并通过算例进行了验证和... 为了研究FRP筋在混凝土中最小锚固长度的一般计算方法,依据应变能等效原则将FRP筋混凝土的黏结滑移曲线转化为线性黏聚力模型,在FRP筋混凝土拉拔试件微分单元受力分析的基础上,推导出了最小锚固长度的计算公式,并通过算例进行了验证和对比分析。算例表明,该计算方法与现有的几种计算方法吻合较好,其计算值相差都在15%以内。不同的黏结滑移模型对FRP筋锚固长度影响不大,最大仅相差8%。结果表明,基于线性黏聚力模型推导的FRP筋在混凝土中最小锚固长度计算公式正确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P筋 线性黏聚力模型 黏结滑移模型 锚固长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