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3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formation-based freeform feature reconstruction in reverse engineering 被引量:1
1
作者 Qing WANG Jiang-xiong LI Ying-lin KE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8年第9期1214-1228,共15页
For reconstructing a freeform feature from point cloud, a deformation-based method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e freeform feature consists of a secondary surface and a blending surface. The secondary surface plays a ... For reconstructing a freeform feature from point cloud, a deformation-based method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e freeform feature consists of a secondary surface and a blending surface. The secondary surface plays a role in substituting a local region of a given primary surface. The blending surface acts as a bridge to smoothly connect the unchanged region of the primary surface with the secondary surface. The secondary surface is generated by surface deformation subjected to line constraints, i.e., character lines and limiting lines, not designed by conventional methods. The lines are used to represent the underlying informa-tion of the freeform feature in point cloud, where the character lines depict the feature’s shape, and the limiting lines determine its location and orientation.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character lines and the extraction of the limiting lines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The blending surface is designed by the traditional modeling method, whose intrinsic parameters are recovered from point cloud through a series of steps, namely, point cloud slicing, circle fitting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proposed method is used not only to effectively and efficiently reconstruct the freeform feature, but also to modify it by manipulating the line constraints. Typical examples are given to verify our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eeform feature Surface deformation Fishbone structure Character line Limiting line reverse engineering
下载PDF
High Strength Silicon Carbide Foams and Their Deformation Behavior 被引量:11
2
作者 Chong TIAN Jinsong ZHANG Xiaoming CAO Qiang LIU Wanping HU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69-272,共4页
Silicon carbide (SIC) foams with a continuously connected open-cell structure were prepared and characterized for their mechanical performance. The apparent densities of SiC foams were controlled between about 0.4 a... Silicon carbide (SIC) foams with a continuously connected open-cell structure were prepared and characterized for their mechanical performance. The apparent densities of SiC foams were controlled between about 0.4 and 2.3 g/cm^3, with corresponding compressive strengths ranging from about 23 to 60 MPa and flexural strengths from about 8 to 30 MPa. Compressive testing of the SiC foams yielded stress-strain curves with only one linear-elastic region,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ose reported on ceramic foams in literature. This can possibly be attributed to the existence of filaments with fine, dense and high strength microstructures. The SiC and the filaments respond homogeneously to applied loa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icon carbide foams Apparent density STRENGTH deformation behavior linear-elastic behavior
下载PDF
单气腔仿肺软体驱动器建模与变形特性分析
3
作者 张来喜 文伟韬 +2 位作者 孟文强 徐丰羽 马凯威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6-188,共13页
放射治疗是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然而肺部肿瘤随呼吸运动产生的空间运动,对精准放疗提出了挑战。针对目前精准放射治疗中图像引导带来的对健康组织的额外辐射剂量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利用仿肺软体驱动器体外模拟肺的呼吸变形运动,通过建模... 放射治疗是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然而肺部肿瘤随呼吸运动产生的空间运动,对精准放疗提出了挑战。针对目前精准放射治疗中图像引导带来的对健康组织的额外辐射剂量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利用仿肺软体驱动器体外模拟肺的呼吸变形运动,通过建模预测肺部肿瘤运动的思路,从而减少患者接受额外辐射剂量,实现精准并安全的放射治疗。首先利用CT图像精准完成肺部的外形还原,然后得到的肺部随呼吸的变形运动规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肺部空腔的形态,并通过变形仿真验证了结构设计的合理性,据此制作了仿肺软体驱动器样机。最后,通过给予离散化的周期性气压来模拟实际的呼吸状态对样机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仿肺软体驱动器可以按预期完成呼吸变形模拟,最大气压为45 kPa,最大轴向位移为5.9 mm,最大径向位移为3.4 mm。仿肺软体驱动器具有良好的呼吸运动变形模拟效果,可以为肺部肿瘤精准安全放射治疗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肺软体驱动器 逆向建模 呼吸运动 变形控制
下载PDF
基于反向分段加工的整体叶盘变形控制技术研究
4
作者 杨滨涛 刘明 +3 位作者 柏廷越 陈帅 吴禹鹏 陈志同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8-35,共8页
针对航空发动机整体叶盘精加工过程中易产生颤振和加工变形的难题,开展了整体叶盘变形控制技术研究,设计出一种基于反向分段加工的光固化辅助支撑夹具。首先依据工件分段刚性化原则说明反向分段加工对于减少工件加工变形的有效性。其次... 针对航空发动机整体叶盘精加工过程中易产生颤振和加工变形的难题,开展了整体叶盘变形控制技术研究,设计出一种基于反向分段加工的光固化辅助支撑夹具。首先依据工件分段刚性化原则说明反向分段加工对于减少工件加工变形的有效性。其次设计了包括压紧块、仿形块、固定板在内的三段式叶盘加工辅助支撑夹具,通过光敏树脂填充仿形块与叶片之间的缝隙,为整体叶盘的加工提供良好支撑。并对夹具支撑性能进行了测试,验证了夹具的可靠性。最后,采用叶盘模拟件进行了反向分段加工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夹具减小了叶盘截面线加工误差,最大让刀变形量由0.1 mm下降到了0.05 mm,验证了光固化辅助夹具对整体叶盘加工具有较好的变形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叶盘 变形控制 反向分段加工 辅助支撑 光敏树脂
下载PDF
薄壁件选区激光熔化成形精度控制分析及优化
5
作者 祝世超 丁雨露 +4 位作者 施书杰 龙兵 陈荣华 尹飞鸿 赵景波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0-107,共8页
为了解决薄壁件选区激光熔化成形(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过程中残余应力引起的变形问题,保证成形精度,以SLM制备的钛合金雷达屏蔽器为研究对象,使用固有应变法对其进行变形分析和应力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体素仿真模型的反变形... 为了解决薄壁件选区激光熔化成形(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过程中残余应力引起的变形问题,保证成形精度,以SLM制备的钛合金雷达屏蔽器为研究对象,使用固有应变法对其进行变形分析和应力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体素仿真模型的反变形补偿方法,并对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SLM制备的屏蔽器残余应力和位移较大,最大分别达831 MPa和0.61 mm。经过反变形补偿后,屏蔽器表面区域的整体变形量偏差从0.582 mm下降到0.438 mm以内,误差减少24.7%,从而保证了屏蔽器的打印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区激光熔化 固有应变法 有限元分析 反变形补偿
下载PDF
基于DEFORM的铣刀几何参数与切削力关系的研究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李传红 贾友军 《装备制造技术》 2020年第2期93-96,共4页
针对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大量铣削加工的40CrNiMo合金钢件,为了提高铣刀的切削效率以及提高铣刀的使用寿命,采用DEFORM软件仿真了顺铣方式和逆铣方式下铣刀的切削力分布规律,并对比了铣刀的直径、长度、切削速度和切削深度等参数对铣刀切... 针对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大量铣削加工的40CrNiMo合金钢件,为了提高铣刀的切削效率以及提高铣刀的使用寿命,采用DEFORM软件仿真了顺铣方式和逆铣方式下铣刀的切削力分布规律,并对比了铣刀的直径、长度、切削速度和切削深度等参数对铣刀切削力的影响以及铣刀应力分布的影响,为40CrNiMo合金钢的铣削加工方式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铣刀 顺铣 逆铣 切削力 deform
下载PDF
不同拱轴线反拱基础框架桥力学特性
7
作者 王煌森 张军 +4 位作者 徐怀江 洪太波 陈静 薛松领 李家伟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43-52,共10页
基于框架桥整体性好、刚度大等优点,针对深厚海相淤泥软土地质场地设计了一种反拱框架桥结构。为获得其合理的结构形式,通过对反拱基础框架桥进行应力和变形规律分析,研究不同反拱轴线底板的反拱框架结构力学特性并进行比选。利用ABAQU... 基于框架桥整体性好、刚度大等优点,针对深厚海相淤泥软土地质场地设计了一种反拱框架桥结构。为获得其合理的结构形式,通过对反拱基础框架桥进行应力和变形规律分析,研究不同反拱轴线底板的反拱框架结构力学特性并进行比选。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3种反拱基础框架桥模型,在结构自重和车道荷载的作用下,计算获取结构主应力和沉降、变形数据。结果表明:该结构的最大主拉应力出现在与桥墩连接处的顶板上表面;最大竖向变形发生在顶板中跨跨中;最大纵向变形发生在墩顶塑性铰区范围。在相同条件下,最大主拉应力、竖向和纵向变形均出现在圆弧拱轴线桥,分别为2.272 MPa,2.428 mm和0.131 mm;但最大沉降出现在抛物拱轴线桥,为6.913 mm。因此,悬链拱轴线桥的受力性能相对更加合理,结构变形较小,更适合后期的应用推广。基于此,根据结构受力和变形特征,建议在结构设计时宜优先考虑使用悬链拱轴线底板的反拱基础框架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拱基础 框架桥 有限元法 应力 变形 位移
下载PDF
砂土区地铁车站深基坑盖挖逆作法施工变形规律分析
8
作者 刘学明 王国林 +2 位作者 孙东晓 柳策 张宁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1-96,共6页
[目的]地铁车站盖挖逆作法施工过程中主体结构受力变形特征较为复杂,而砂土地区地铁车站施工力学过程更为复杂,致使砂土区基坑施工难度大大提升,因此需对砂土区地铁车站深基坑盖挖逆作法施工变形特征进行深入研究。[方法]依托沈阳某地... [目的]地铁车站盖挖逆作法施工过程中主体结构受力变形特征较为复杂,而砂土地区地铁车站施工力学过程更为复杂,致使砂土区基坑施工难度大大提升,因此需对砂土区地铁车站深基坑盖挖逆作法施工变形特征进行深入研究。[方法]依托沈阳某地铁车站工程,对富水深厚砂层地质下的深基坑盖挖逆作法施工变形特性进行了阐述。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详细分析了基坑施工过程中地下连续墙水平位移、层板位移、中立柱位移、地下连续墙与邻近中立柱差异沉降的变化规律。[结果及结论]地下连续墙位移变形受基坑施工影响显著,其水平位移变形随基坑开挖深度增加而不断变大,均以向坑内的变形为主;层板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有效控制了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主要呈现为隆起变形,其中顶板受基坑施工的影响最大;中立柱在竖向及水平方向上均发生变形,受深基坑土体卸载效应影响,主要以竖向的隆起变形为主;地下连续墙及中立柱的差异沉降随施工进行逐渐增大,在开挖底层土体时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深基坑 盖挖逆作法 砂土区 结构变形
下载PDF
球墨铸铁前盖板铸件壁厚不均问题的工艺改进
9
作者 郭新光 张红坎 《现代铸铁》 CAS 2024年第4期48-51,共4页
介绍了球墨铸铁前盖板铸件的结构及技术要求,详细阐述了原生产工艺及存在的壁厚不均问题。通过一系列的工艺改进措施:采用壁薄一面朝下、壁厚一面朝上的方法;将铸件全放置在上箱,在横浇道下放置过滤网,采用顶注式浇注系统来减轻由铸件... 介绍了球墨铸铁前盖板铸件的结构及技术要求,详细阐述了原生产工艺及存在的壁厚不均问题。通过一系列的工艺改进措施:采用壁薄一面朝下、壁厚一面朝上的方法;将铸件全放置在上箱,在横浇道下放置过滤网,采用顶注式浇注系统来减轻由铸件本身结构引起的变形,在一定的浇注温度范围内,设计反变形量,并将打箱时间控制在浇注后8 h吊运打箱,成功解决了铸件变形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墨铸铁 前盖板 工艺设计 反变形量
下载PDF
两种方式构建的正中矢状面在面部畸形患者中的准确性研究
10
作者 廖奕翔 金刘莉 +5 位作者 杜冰冉 胡飞 潘耀鹏 林媛 黎植文 张雪洋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9期702-708,共7页
目的探讨本体/镜像关联法和点构法所构建的三维头颅的正中矢状面(median sagittal plane,MSP)在面部畸形患者中的准确性,为颌面部对称性分析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30例面部畸形患者的锥形束CT数据,以DICOM... 目的探讨本体/镜像关联法和点构法所构建的三维头颅的正中矢状面(median sagittal plane,MSP)在面部畸形患者中的准确性,为颌面部对称性分析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30例面部畸形患者的锥形束CT数据,以DICOM格式保存输出,在Mimics21.0下完成数据分割获取数字化三维头颅,将所生成数字化头颅数据导入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 studio 2014中。分别使用本体/镜像关联法、点构法构建头颅的MSP。本体/镜像关联法对数字化头颅数据进行左右镜像后合并,获取对称特征平面即为所构建的MSP平面(S1)。点构法通过Mimics21.0在数字化头颅数据中选取鼻根点(nasion,N)、鸡冠点(crista galli,CG)、蝶鞍点(sella,S)、颅底点(basion,Ba)、梨骨点(vomer,V)、后鼻棘点(posterior nasal spine,PNS)、切牙孔点(incisive foramen,IF)、前鼻棘点(anterior nasal spine,ANS);一并导入geomagic studio 2014中,获取的最佳拟合平面即为所构建的MSP平面(S2)。由5位颌面外科高年资医生,采用单盲法对两种方法构建的S1、S2结果进行主观评分,对两组评分进行配对t检验。再次重复实验评分,对5位颌面外科高年资医生的前后两次评分进行一致性分析,验证专家评价法的可重复性。结果本体/镜像关联法构建S1平均得分为65.73,点构法构建S2平均得分为75.90。S1、S2组配对t检验得出点构法得分高于本体/镜像关联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一致性分析检验结果表明本研究的专家评分具有可重复性及一致性。结论在面部畸形患者中,点构法所构建的MSP优于本体/镜像关联法所构建的MSP,可为颌面部对称性分析提供依据,具有临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中矢状面 本体/镜像关联法 点构法 迭代最近点算法 数字头颅模型 逆向工程软件 面部畸形
下载PDF
154000 DWT穿梭油轮合拢阶段反变形控制研究
11
作者 张登宇 阮磊 《广东造船》 2024年第1期74-76,67,共4页
本文对154000 DWT穿梭油轮坞内搭载合拢阶段各分段/总段精度控制方法进行简要阐述,主要包含:双层底分段定位控制、纵横壁分段定位控制、货舱C型总段定位控制、货舱下舷侧分段定位控制、轴舵系定位控制。通过对关键工序反变形加放量进行... 本文对154000 DWT穿梭油轮坞内搭载合拢阶段各分段/总段精度控制方法进行简要阐述,主要包含:双层底分段定位控制、纵横壁分段定位控制、货舱C型总段定位控制、货舱下舷侧分段定位控制、轴舵系定位控制。通过对关键工序反变形加放量进行研究,分析实际合拢精度数据,对比总结经验,修正反变形加放量值,提升了精度设计和管理水平,获得了最佳合拢成形效果,为同类型油轮建造合拢提供精度控制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梭油轮 合拢精度 反变形 定位控制
下载PDF
铝合金底架端部地板组装预置反变形工艺分析
12
作者 田玉吉 《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 2024年第1期88-91,共4页
针对铝合金底架端部区域焊接变形问题,文章分析了底架的结构组成,通过理论建模计算和试验验证并行的方法确定了预置反变形作用力的位置及大小,并对端部地板组焊工艺进行了优化。工艺优化后,枕梁端部区域的预置反变形作用力满足屈服强度... 针对铝合金底架端部区域焊接变形问题,文章分析了底架的结构组成,通过理论建模计算和试验验证并行的方法确定了预置反变形作用力的位置及大小,并对端部地板组焊工艺进行了优化。工艺优化后,枕梁端部区域的预置反变形作用力满足屈服强度要求,焊后地板平面度达到工艺预期效果,产品质量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架 端部地板 预置反变形 工艺分析
下载PDF
基于NX软件的装配对接系统数字孪生体构建研究
13
作者 张萌 《科学技术创新》 2023年第21期72-75,共4页
通过使用NX软件中的机电概念设计模块,研究了构建易变形部件对接装配系统的数字孪生体的方法。应用欧拉角旋转变换和坐标平移反解等技术解决并行机构运动学问题,并获取各个电动缸的运动特征。在数字空间中建立软测量系统,通过布置虚拟... 通过使用NX软件中的机电概念设计模块,研究了构建易变形部件对接装配系统的数字孪生体的方法。应用欧拉角旋转变换和坐标平移反解等技术解决并行机构运动学问题,并获取各个电动缸的运动特征。在数字空间中建立软测量系统,通过布置虚拟传感器进行分象限和分区域来解决易变形部件对接过程及装配后状态在物理空间难以观测的问题。这种方法可以有效评估物理装配后的对接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形变 逆向建模 NX软件 数字孪生
下载PDF
考虑流量变化影响的西江感潮河道潮汐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武家兴 张卓 +4 位作者 陈鹏 宋志尧 温亚娟 张璐 王浩丞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24,共17页
本文基于2015−2017年西江感潮河道的潮位数据,应用非平稳潮调和分析模型NS-TIDE,研究了不同周期分潮振幅和迟角的时空变化特征、潮汐动力构成变化和潮波变形特征,并讨论了感潮河道中的潮位变形、极低潮位颠倒等现象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 本文基于2015−2017年西江感潮河道的潮位数据,应用非平稳潮调和分析模型NS-TIDE,研究了不同周期分潮振幅和迟角的时空变化特征、潮汐动力构成变化和潮波变形特征,并讨论了感潮河道中的潮位变形、极低潮位颠倒等现象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不同于全日、半日分潮振幅的沿程衰减和迟角的沿程递增,浅水分潮振幅先增后减,MSf分潮振幅呈递增趋势、迟角有显著的增减交替变化;各个分潮的振幅洪季衰减速率大于枯季,迟角在洪季变化较大,表明径流顶托作用下的潮波向上游传播速度较慢。受径流、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在洪季和上游河段,MSf分潮振幅更大,潮汐动力由主分潮向次分潮转移,M4和M2分潮振幅比的变化表明潮汐变形显著,MSf与M2、S2分潮的振幅比较大时有最低低水位的颠倒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汐特征 调和分析 径流 潮波变形 最低低水位颠倒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液晶弹性体复合膜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瑞彩 林勇 +1 位作者 高文慧 孙玉宝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9-159,共11页
近年来,氧化石墨烯/液晶弹性体复合膜凭借其稳定高效的光热性能,受到科学家的广泛关注。但目前研究者大多重点关注其光热响应行为及使用场景,并未系统研究外界刺激的强弱和复合膜自身的尺寸大小对其响应性能的影响。本文采用旋涂的方法... 近年来,氧化石墨烯/液晶弹性体复合膜凭借其稳定高效的光热性能,受到科学家的广泛关注。但目前研究者大多重点关注其光热响应行为及使用场景,并未系统研究外界刺激的强弱和复合膜自身的尺寸大小对其响应性能的影响。本文采用旋涂的方法在制备的具有固定取向的液晶薄膜上涂覆一层氧化石墨烯,制备了具有不同液晶分子取向的氧化石墨烯/液晶弹性复合膜,可以实现红外光和温度的双重刺激响应,并对其进行了响应性能和形变规律的表征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氧化石墨烯/液晶弹性体复合膜是一种红外-热响应型的复合膜,该复合膜由于裁剪方向的不同,会呈现2种不同的形变规律,以此为基础,研究了不同强度外场刺激下复合膜的响应特性,以及复合膜自身尺寸的不同对复合膜响应特性产生的影响。发现1型复合膜的响应性能主要受宽度影响,2型复合膜的响应性能主要受长度影响,为氧化石墨烯/液晶弹性体复合膜的应用提供了基础。使用该复合膜制备了仿生光热驱动器,证明了其在生物仿生领域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弹性体 氧化石墨烯 复合膜 可逆形变 响应性能
下载PDF
受断层控制的下组煤开采底板变形特征及突水危险性探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冰渡 张民 +1 位作者 贾儒雅 朱术云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1-155,共5页
为了探究杨村煤矿十采区下组煤17煤层首采10703工作面断层突水危险性,在系统分析其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确定了该工作面属于典型的受断层控制的带压开采范畴,主要突水含水层为十三-十四灰和奥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集完整和有断层... 为了探究杨村煤矿十采区下组煤17煤层首采10703工作面断层突水危险性,在系统分析其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确定了该工作面属于典型的受断层控制的带压开采范畴,主要突水含水层为十三-十四灰和奥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集完整和有断层于一体的10703工作面所在区域的三维工程地质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比模拟获得了16上和17煤两薄煤层依次开采后受断层控制的底板变形破坏深度和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安全带压系数法系统评价了完整和有断层条件下十三-十四灰和奥灰对10703工作面带压开采突水危险性,结果认为均是安全的,与突水系数法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对该工作面带压开采底板水防治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组煤 逆断层 底板变形特征 薄煤层 数值模拟 突水危险性
下载PDF
厚松散层覆盖下逆冲断层倾角变化与采动活化响应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梦丽 詹润 《中国矿业》 2023年第10期173-180,共8页
断层存在下的煤矿开采容易引起煤矿覆岩破坏和地表沉陷等一系列问题,前人对厚松散层下逆断层倾角变化引起的应力变化与采动活化规律认识还较为有限。基于FLAC^(3D)数值模拟软件,以淮南煤田口孜东矿F1逆断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三维数值... 断层存在下的煤矿开采容易引起煤矿覆岩破坏和地表沉陷等一系列问题,前人对厚松散层下逆断层倾角变化引起的应力变化与采动活化规律认识还较为有限。基于FLAC^(3D)数值模拟软件,以淮南煤田口孜东矿F1逆断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三维数值模型,系统研究了不同倾角逆断层下盘煤层逐步开采时,各断层带上应力的变化特征和断层滑移现象。研究结果表明,有断层一侧地表水平变形的峰值要小于没有断层的一侧,且其地表斜坡更加平缓。断层滑移变形与断层带上切向应力与法向应力的比值有关,断层倾角越小,断层越易发生滑移,断层倾角越大,断层滑移现象相对较弱,断层上部比断层下部更易活化滑移。在工作面向断层带推进时,断层活化过程可以分为初始平衡期、剪切滑移期、活化破坏期三个阶段。本文研究可为厚松散层覆盖区逆断层影响下的煤矿安全开采和防治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断层 地表沉陷 滑移变形 FLAC^(3D)软件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钢结构检测技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诸宏博 谢忠 傅林峰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1739-1743,共5页
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结合逆向模型构建技术对钢结构建筑进行检测并建模。通过对具体钢结构进行三维激光扫描试验,检测其使用阶段不同时期的差异。以三维激光扫描体育场看台得到的点云数据为基础,详细研究了看台钢结构变形的分析和提取... 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结合逆向模型构建技术对钢结构建筑进行检测并建模。通过对具体钢结构进行三维激光扫描试验,检测其使用阶段不同时期的差异。以三维激光扫描体育场看台得到的点云数据为基础,详细研究了看台钢结构变形的分析和提取方法。相对于传统的技术方法,该技术能够准确快速地检测各个重要节点的变形,从而获得精确的结构模型。此外,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与逆向模型技术相结合,可以构建精细化数字模型,快速准确地提取大型钢构件的尺寸和变形信息,为钢结构的施工安装和后期运营的变形监测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 逆向模型构建 变形监测 BIM模型
下载PDF
A new modified forked flap and a reverse V shaped flap for secondary correction of bilateral cleft lip nasal deformities 被引量:2
19
作者 YAN Wei ZHAO Zhen-min YIN Ning-bei SONG Tao LI Hai-dong WU Di GAO Feng WANG Xin-ga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23期3993-3996,共4页
Background The columella, nasal tip, lip relationship in the bilateral cleft lip nasal deformity remains a great challenge for plastic surgeon. An esthetically satisfying result is difficult to obtain. A subset of pat... Background The columella, nasal tip, lip relationship in the bilateral cleft lip nasal deformity remains a great challenge for plastic surgeon. An esthetically satisfying result is difficult to obtain. A subset of patients with bilateral cleft lip nasal deformity still require columellar lengthening and nasal correction and philtrial construction. This study aimed to provide a new method based on the forked flap to improve the final appearance of these patients. Methods A technique to correct this deformity is described. This consists of (1) a newly modified forked flap including the orbicularis oris muscle and nasalis muscle along the whole flap for columellar lengthening, (2) a reverse V shaped flap from the lower portion of the columella and the prolabium for normal size phitrum construction, (3) inserting the vermilion portion of the forked flap and advancing the nasal floor medially and anteriorly to lengthen and maintain the nasal septum side of the columella for proper tip positioning, (4) open rhinoplasty, allowing definitive repositioning of the lower lateral cartilages, (5) reconstruction of the orbicularis orismuscle as required, and (6) the flaring nostril floor advancing medially and constructing the sill. Results This technique was applied to 15 cases of secondary bilateral cleft lip nasal deformity. All the flaps took without signs of partial necrosis. In all cases, the nasal tip was projected forward with adequate columella elongation, and the height of the prolabium was added with normal size philtrial dimensions. Conclusions This method makes maximum use of the tissue containing the scar in the lip and limits tissues in the lower portion of the columella and the prolabium for adequate columella elong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with normal size philtrial dimensions. It is a very reasonable and useful method in correction of secondary bilateral cleft lip nasal deform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condary bilateral cleft lip nasal deformity COLUMELLA philtrum forked flap reverse V shaped flap
原文传递
Ultra-fine-Grained Ferrite Prepared from Dynamic Reversal Austenite During Warm Deformation 被引量:1
20
作者 Hong-Bin Li Ming-Song Chen +2 位作者 Ya-Qiang Tian Lian-Sheng Chen Li-Qing Chen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English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2期290-298,共9页
The ultra-fine-grained ferrite(UFGF) with the size of less than 1 μm is often difficult to be obtained for low-alloyed steel in practical production processing.In this study,considering the rod and wire production pr... The ultra-fine-grained ferrite(UFGF) with the size of less than 1 μm is often difficult to be obtained for low-alloyed steel in practical production processing.In this study,considering the rod and wire production process,a new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UFGF with submicron scale is proposed by warm deformation of six passes with total strain of 2.6,followed by the cooling process in Gleeble-3500 thermo-mechanical simulator.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UFGF with an average size of 0.64 μm could be obtained via the phase transformation from austenite grains with an average size of 3.4 μm,which are achieved by the deformation-induced reversal austenization during the high strain rate warm deformation.The main driving force for the reversal transformation is the stress.And the interval between the passes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versal austen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tra-fine-grained FERRITE DYNAMIC reversAL transformation(DRT) Warm deformation deformation-induced reversAL TRANSFORMATION Cooling proces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