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合型离子交换反相吸附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测定水中23种非甾体抗炎药的残留
1
作者 孙慧婧 张蓓蓓 +3 位作者 崔冬妮 李佩纹 王荟 胡冠九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77-2088,共12页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作为一种新型有机污染物,在环境水体中普遍检出,对生态系统及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开发准确、可靠的测定水中痕量非甾体抗炎药的检测方法至为重要.本文采用Oasis MCX固相萃取柱对水样进行富集,建立测定水中23种...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作为一种新型有机污染物,在环境水体中普遍检出,对生态系统及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开发准确、可靠的测定水中痕量非甾体抗炎药的检测方法至为重要.本文采用Oasis MCX固相萃取柱对水样进行富集,建立测定水中23种非甾体抗炎药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分析方法.采用酸性条件(pH=4)萃取水样,上样的流速为2 mL·min^(−1),用4 mL甲醇-4 mL5%氨水甲醇进行洗脱,浓缩定容后用ACQUITY UPLCTM BEH C18柱(2.1 mm×100 mm,1.7μm),以2 mmol·L^(−1)乙酸铵+0.05%(V/V)甲酸水溶液-乙腈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多反应选择离子监测(MRM)模式进行检测,内标法定量.23种NSAIDs在相关线性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51—0.9992),回收率为80.2%—120%,相对标准偏差为0.4%—12.5%,方法检出限为0.20—4.84 ng·L^(−1).将该方法应用于10份地表水的检测,结果显示有10种NSAIDs检出,质量浓度在ND—83.5 ng·L^(−1)之间.该方法简单、灵敏、高效,可应用于环境水体中NSAIDs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型离子交换反相吸附固相萃取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 非甾体抗炎药 环境水体
下载PDF
吸附相反应技术制备双金属Ag-Ni催化剂用于硝基苯液相加氢 被引量:3
2
作者 蒋新 董克增 +1 位作者 王海华 王挺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51-1156,共6页
采用吸附相技术在乙醇-水体系中分别制备了硅胶和高岭土负载的Ag-Ni双金属催化剂,并用于硝基苯低温液相加氢制苯胺反应.考察了催化剂中Ni含量和Ni/Ag比对催化剂形貌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岭土或硅胶负载的催化剂在Ni/Ag=5(摩尔比)时... 采用吸附相技术在乙醇-水体系中分别制备了硅胶和高岭土负载的Ag-Ni双金属催化剂,并用于硝基苯低温液相加氢制苯胺反应.考察了催化剂中Ni含量和Ni/Ag比对催化剂形貌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岭土或硅胶负载的催化剂在Ni/Ag=5(摩尔比)时活性较高,且都存在一个最佳Ni含量,分别为0.04%和0.03%.在相同条件下,以高岭土负载的Ag-Ni催化剂的活性和苯胺收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相反应技术 双金属催化剂 硝基苯 液相加氢
下载PDF
流动注射在线预富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四种硝基类化合物 被引量:4
3
作者 梁华定 徐明星 +1 位作者 张雄 刘超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3-296,共4页
建立了以香烟过滤嘴纤维作吸附剂,在线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SPE—HPLC)测定水中邻硝基苯甲酸、对硝基苯胺、邻硝基苯酚、3-氯硝基苯四种硝基类化合物的方法。邻硝基苯甲酸、对硝基苯胺、邻硝基苯酚、3-氯硝基苯分别在0.006~4.80... 建立了以香烟过滤嘴纤维作吸附剂,在线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SPE—HPLC)测定水中邻硝基苯甲酸、对硝基苯胺、邻硝基苯酚、3-氯硝基苯四种硝基类化合物的方法。邻硝基苯甲酸、对硝基苯胺、邻硝基苯酚、3-氯硝基苯分别在0.006~4.80、0.003~2.40、0.002~1.60、0.002~1.60mg/L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4、0.9996、0.9997和0.9996;检出限(S/N=3)分别为1.0、0.8、0.6,0.6μg/L;富集倍数分别为28.2、176.6、172.1、153.3。该法用于河水中四种硝基类化合物的测定,回收率为85.41%~116.44%,相对标准偏差在1.1%~5.4%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吸附 香烟过滤嘴纤维 高效液相色谱 硝基类化合物
下载PDF
热重-流动载气液滴微吸附体系的建立及其应用于卷烟纸的热解产物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朱文辉 杨柳 +3 位作者 杨继 吴亿勤 董学畅 缪明明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1-56,共6页
将液相微萃取技术用于流动载气条件下热重逸出组分的吸附,自行设计和建立了热重-流动载气液滴微吸附(TG-GFSDMA)联用装置,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建立了可以进行热重逸出组分分析的检测系统。使用该系统并结合划分温度段连续取样法... 将液相微萃取技术用于流动载气条件下热重逸出组分的吸附,自行设计和建立了热重-流动载气液滴微吸附(TG-GFSDMA)联用装置,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建立了可以进行热重逸出组分分析的检测系统。使用该系统并结合划分温度段连续取样法,研究了卷烟纸在主失重区的热失重行为及其热解逸出产物,并考察了热重载气流量对液滴微吸附(SDMA)富集效果的影响。此外,以热解逸出产物中各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差异,验证了检测系统的可靠性及其应用于热解逸出产物分析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此检测系统在复杂逸出组分分析方面具有明显优势;320~340℃范围内共检测到18种主要热解逸出产物,根据其相对含量计算所得的相对标准偏差(n=5)均小于5%;在100~400mL/min载气流量范围内,随着载气流量的提高,液滴微吸附可获得更好的吸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重逸出组分分析 流动载气-液滴微吸附 热解 液相微萃取 卷烟纸
下载PDF
杂质吸附型净化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谷物和动物饲料中37种霉菌毒素 被引量:15
5
作者 王瑞国 郭丽丽 +4 位作者 王培龙 苏晓鸥 宋志超 林刚 朱荣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17-825,共9页
建立了谷物和动物饲料中霉菌毒素的高效、快速前处理方法,可同时提取和净化样品中37种理化性质差异较大的霉菌毒素,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样品粉碎处理后,经84%(体积分数,下同)乙腈水(含0.1%甲... 建立了谷物和动物饲料中霉菌毒素的高效、快速前处理方法,可同时提取和净化样品中37种理化性质差异较大的霉菌毒素,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样品粉碎处理后,经84%(体积分数,下同)乙腈水(含0.1%甲酸)溶液振荡提取20 min,MLJ-1杂质吸附型固相萃取柱净化。目标物在BEH RP18色谱柱上分离,以0.1 mmol/L乙酸铵溶液(含0.1%甲酸)和甲醇溶液(含0.1%甲酸)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质谱采用电喷雾正、负离子模式和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本方法可在1 min内完成样品净化处理,15 min内完成37种目标化合物的分离分析。37种目标物在各自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基质匹配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8。除伏马毒素外的所有目标化合物在4个添加水平下的回收率介于80%~12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20%(n=5),方法定量限为2~40μg/kg,能够满足《饲料卫生标准》判定要求。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准确,适合谷物和动物饲料中多种霉菌毒素同步筛查和确证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质吸附 固相萃取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霉菌毒素 谷物 饲料
下载PDF
Au-Ag双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环己烷氧化的催化活性 被引量:2
6
作者 蒋新 汪新杰 邓辉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87-792,共6页
采用吸附相反应技术,以硅胶为载体,Ni(OH)2为修饰组分,在水/乙醇体系中制备得到了Au、Ag以及Au-Ag双金属负载型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iffuse-reflectancespectra)等手段对催化... 采用吸附相反应技术,以硅胶为载体,Ni(OH)2为修饰组分,在水/乙醇体系中制备得到了Au、Ag以及Au-Ag双金属负载型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iffuse-reflectancespectra)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u,Ag以及Au-Ag的粒子粒径在纳米级别,分散性好,并且在微观尺度结合较好。在70℃的温和条件下,以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为氧化剂,考评催化剂在无溶剂条件下环己烷氧化反应中的活性,证明了Au、Ag均有一定的低温活性,Au、Ag共负载时则表现出了很好的协同作用,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均有所提高;随着Ag负载量的增大,催化剂的活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Ag催化剂 吸附相反应技术 环己烷 液相氧化
下载PDF
多重机制杂质吸附萃取净化-快速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鱼组织中11种同化激素 被引量:8
7
作者 姚珊珊 赵永纲 +2 位作者 李小平 陈晓红 金米聪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72-577,共6页
建立了准确、灵敏的鱼组织中11种同化激素(勃地酮、雄烯二酮、诺龙、美雄酮、甲睾酮、睾酮、醋酸睾酮、群勃龙、丙酸睾酮、康力龙、氟甲睾酮)的多重机制杂质吸附萃取净化-快速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分析方法。鱼组织均质样品经甲醇提取后... 建立了准确、灵敏的鱼组织中11种同化激素(勃地酮、雄烯二酮、诺龙、美雄酮、甲睾酮、睾酮、醋酸睾酮、群勃龙、丙酸睾酮、康力龙、氟甲睾酮)的多重机制杂质吸附萃取净化-快速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分析方法。鱼组织均质样品经甲醇提取后,在上清液中加入一定量的C18固体吸附剂、中性氧化铝吸附剂和氨基功能化纳米吸附剂实现快速净化。采用Shim-Pack XR-ODSⅡ色谱柱(100 mm×2.0 mm,2.2μm)分离,以乙腈(含0.1%甲酸)和水(含0.1%甲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电喷雾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11种目标化合物在线性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大于0.999,其在鱼组织中的检出限(S/N>3)为0.03~0.4μg/kg,定量限(S/N>10)为0.1~1.5μg/kg,平均回收率为80.9%~98.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5.2%~11.5%。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鱼组织中同化激素的定性、定量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机制杂质吸附萃取净化 快速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同化激素 鱼组织
下载PDF
固相吸附-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饮用水中痕量有机污染物 被引量:2
8
作者 于涛 李建强 徐小龙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4期374-377,共4页
通过对自来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检测,初步了解和评价了某市自来水中有机物污染状况。采用XAD-2树脂对水中有机物进行富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法测定部分有机污染物。结果表明,自来水厂出厂水中检出有机污染物含量均未超过国家饮用... 通过对自来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检测,初步了解和评价了某市自来水中有机物污染状况。采用XAD-2树脂对水中有机物进行富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法测定部分有机污染物。结果表明,自来水厂出厂水中检出有机污染物含量均未超过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但UPVC型水管中水头水有机物含量略微高于铸铁型水管,中断水中有机物含量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有机污染物 固相吸附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
下载PDF
RP-HPLC法在竞争吸附有机污染物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辛梅华 李明春 +1 位作者 兰心仁 邓俊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8-70,73,共4页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测定有机污染物,研究了流动相组成、配比、pH、流速等因素对分离的影响,建立了同时测定苯胺、2,4-二硝基酚、间甲酚、邻硝基酚、对氯苯酚、2,4-二氯苯酚、氯苯等7种有机污染物的最佳色谱条件。并用于有机...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测定有机污染物,研究了流动相组成、配比、pH、流速等因素对分离的影响,建立了同时测定苯胺、2,4-二硝基酚、间甲酚、邻硝基酚、对氯苯酚、2,4-二氯苯酚、氯苯等7种有机污染物的最佳色谱条件。并用于有机污染物在改性CTS微球上的竞争吸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有机污染物 壳聚糖 竞争吸附
下载PDF
液相高精度吸附脱除SO_(2)新工艺在混合脱氢装置的工业应用
10
作者 巩文博 白永涛 +2 位作者 马健 田萍萍 王艳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3,28,共7页
目的脱除作为混合脱氢装置原料的烷基化碳四(C_(4))中的SO_(2)杂质,控制SO_(2)体积分数<1×10^(-6)。方法采用液相高精度吸附脱硫工艺,通过吸附再生的方式实现其连续运行。当原料通过吸附脱除SO_(2)达到饱和后,流程上可通过氮气... 目的脱除作为混合脱氢装置原料的烷基化碳四(C_(4))中的SO_(2)杂质,控制SO_(2)体积分数<1×10^(-6)。方法采用液相高精度吸附脱硫工艺,通过吸附再生的方式实现其连续运行。当原料通过吸附脱除SO_(2)达到饱和后,流程上可通过氮气循环置换、升温汽提及空气再生的手段,重新恢复SO_(2)吸附剂的吸附能力,并再次投入生产使用,以确保装置的安全平稳长周期运行。结果采用液相高精度吸附脱硫工艺可将烷基化C_(4)中SO_(2)体积分数从30×10^(-6)~400×10^(-6)脱除至1×10^(-6)以下。结论对吸附脱硫工艺的吸附剂、工艺流程进行优化调整,缩短了吸附剂的再生时间,保障了装置工业化连续运行。同时,液相高精度吸附脱硫工艺流程操作简便,能耗较低,安全风险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异丁烷 烷基化碳四 SO_(2) 高精度 吸附脱除 再生 分子筛 浓硫酸
下载PDF
液相硅沉积改性HZSM-5分子筛的择形吸附分离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凯 童锴 +2 位作者 胡超 李明 朱志荣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4144-14148,共5页
以聚硅氧烷作为改性剂,通过液相硅沉积表面修饰对HZSM-5分子筛吸附剂进行了择形功能化改性,采用X射线衍射(XRD)、NH3-TPD、比表面积与孔径分析和热重分析(TGA)等手段对改性前后的吸附剂进行了表征。分别采用液相吸附法和气相吸附法研究... 以聚硅氧烷作为改性剂,通过液相硅沉积表面修饰对HZSM-5分子筛吸附剂进行了择形功能化改性,采用X射线衍射(XRD)、NH3-TPD、比表面积与孔径分析和热重分析(TGA)等手段对改性前后的吸附剂进行了表征。分别采用液相吸附法和气相吸附法研究了ZSM-5择形分子筛对于对二甲苯(pX)和间二甲苯(mX)混合物的择形吸附分离效果,考察了硅沉积改性程度、液相吸附及气相吸附工艺条件对硅沉积修饰分子筛Si/ZSM-5择形吸附分离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分子筛吸附剂中介孔体积随着硅沉积改性次数增加而减少,而微孔体积改变较小,但4次硅改性后的分子筛吸附剂的晶体结构未发生明显变化。同时,随着硅沉积改性次数的增加,分子筛吸附剂的吸附量减小,而吸附剂的择形吸附分离系数βpX/mX增大;另一方面,气相热解吸得到的pX/mX选择性高于液相解吸法,并且二氯甲烷作为液相解析剂的pX/mX择形选择性高于甲苯和环己烷解析剂。吸附重量动态分析测试结果表明,Si/ZSM-5(0)、Si/ZSM-5(2)和Si/ZSM-5(4)的平均吸附容量分别为102.1,82.12和71.84mg/g,pX&mX二甲苯混合物的扩散速率随着硅沉积改性程度的增加而明显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硅沉积 择形吸附 气相热解吸 液相解吸 吸附容量
下载PDF
中低温固-液相变潜热储热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唐婷 张伟丽 +3 位作者 高宁 温翊 李素兰 李又兵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035-9041,9050,共8页
相变储能材料作为新型材料在建筑节能、生态可持续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和应用价值。由于固液相变材料易泄露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固液相变复合材料的推广应用。围绕中低温固液相变材料的封装技术,介绍了中低温相变潜热储热材料... 相变储能材料作为新型材料在建筑节能、生态可持续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和应用价值。由于固液相变材料易泄露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固液相变复合材料的推广应用。围绕中低温固液相变材料的封装技术,介绍了中低温相变潜热储热材料及其相变封装技术的研究现状,重点概述了硅藻土、膨胀蛭石和膨胀珍珠岩等多孔矿物基吸附相变材料,膨胀石墨为主的多孔碳基相变复合材料,以及气凝胶相变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对相变复合材料在相变材料负载能力、相变热性能、导热性能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固液相变复合材料未来研究工作方向,以期为固液相变材料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温 相变 潜热储热 吸附 固液相变 多孔介质
下载PDF
Dependence of Elution Curve and Adsorption Isotherms of Insulin on Composition of Mobile Phase of Frontal Analysis in Reversed Phase Liquid Chromatography
13
作者 耿信笃 弗莱德依瑞格涅尔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29-435,共7页
With frontal analysis (FA), the dependence of adsorption isotherms of insulin on the composition of mobile phase in reversed phase liquid chromatography (RPLC) has been investigated. This is also a good example to em... With frontal analysis (FA), the dependence of adsorption isotherms of insulin on the composition of mobile phase in reversed phase liquid chromatography (RPLC) has been investigated. This is also a good example to employ the stoichiometric displacement theory (SDT) for investigating solute adsorption in physical chemistry. Six kinds of mobile phase in RPLC were employ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n the elution curves and adsorption isotherms of insulin. The key points of this paper are: (1) The stability of insulin due to delay time after preparing, the organic solvent concentration, the kind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ion pairing agent in mobile phase were found to affect both elution curve and adsorption isotherm very seriously. (2) To obtain a valid and comparable result, the composition of the mobile phase employed in FA must be as same as possible to that in usual RPLC of either analytical scale or preparative purpose. (3) Langmuir Equation and the SDT were employed to imitate these obtained adsorption isotherms. The expression for solute adsorption from solution of the SDT was found to have a better elucidation to the insulin adsorption from mobile phase in RPL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verse phase liquid chromatography (RPLC) solid liquid system stoichiometric displacement theory (SDT) adsorption mechanism adsorption isotherm frontal analysis (FA) INSULIN
原文传递
Behavior of lysozyme adsorbed onto biological liquid crystal lipid monolayer at the air/water interface
14
作者 逯晓龙 史瑞新 +5 位作者 郝长春 陈欢 张蕾 李俊花 徐国庆 孙润广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9期49-55,共7页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roteins and lipids is one of the basic problems of modern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compare the penetration degree of lysozyme into 1,2-diapalmitoyl-sn-glycer...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roteins and lipids is one of the basic problems of modern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compare the penetration degree of lysozyme into 1,2-diapalmitoyl-sn-glycero-3-phosphocholine(DPPC) and 1,2-dipalmitoyl-sn-glycero-3-phosphoethano-lamine(DPPE) by analyzing the data of surface pressure–area(π–A) isotherms and surface pressure–time(π–T) curves.Lysozyme can penetrate into both DPPC and DPPE monolayers because of the increase of surface pressure at an initial pressure of 15 m N/m.However,the changes of DPPE are larger than DPPC,indicating stronger interaction of lysozyme with DPPE than DPPC.The reason may be due to the different head groups and phase state of DPPC and DPPE monolayers at the surface pressure of 15 m N/m.Atomic force microscopy reveals that lysozyme was absorbed by DPPC and DPPE monolayers,which leads to self-aggregation and self-assembly,forming irregular multimers and conical multimeric.Through analysis,we think that the process of polymer formation is similar to the aggregation mechanism of amyloid fib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ysozyme adsorption curves liquid crystal monolayers phase state
下载PDF
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甲基丙烯酸甲酯固相萃取填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15
作者 王地 申书昌 《高师理科学刊》 2018年第8期59-63,共5页
以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单体,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在乙腈溶剂中采用回流沉淀法制备单分散的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考察单体体积分数、引发剂用量、交联剂体积分数以及反应时间对聚合物微球... 以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单体,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在乙腈溶剂中采用回流沉淀法制备单分散的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考察单体体积分数、引发剂用量、交联剂体积分数以及反应时间对聚合物微球粒径大小及形貌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微球官能团种类、形貌及粒径大小进行了表征,确定了合成微球的最佳条件.以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为固相萃取填料,对茶叶中的甲氰菊酯进行吸附,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对其含量进行测定.在质量浓度为0.05~5 mg/mL范围内,甲氰菊酯的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9 9;检出限为0.05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填料 回流沉淀聚合法 甲氰菊酯 吸附 超高效液相
下载PDF
有机金属盐VC-Ca的合成初探
16
作者 高远浩 《平顶山学院学报》 1996年第S4期33-35,共3页
有机金属盐VC-Ca的合成初探高远浩(平顶山师专化学系)1引言维生素C[1]和活性钙都是人体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其医疗和保健作用早已为人类所熟知.但同时具有维生素C和活性钙双重功效的新物质国内尚无报道.本文在分析了维... 有机金属盐VC-Ca的合成初探高远浩(平顶山师专化学系)1引言维生素C[1]和活性钙都是人体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其医疗和保健作用早已为人类所熟知.但同时具有维生素C和活性钙双重功效的新物质国内尚无报道.本文在分析了维生素C结构特征的基础上,以自然界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CLOHEXANONE the METHOD of liquid phase chloration 2 2 6 6 - tetrachclohexanone
下载PDF
龙凤檀磷酸法活性炭的孔径分布与吸附性能的构效关系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名哲 孙昊 +3 位作者 孙康 范孟孟 张燕萍 蒋剑春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1-56,共6页
以硬杂木龙凤檀的加工剩余物为原料,研究了磷酸活化法的活化温度、磷酸质量分数和浸渍比对龙凤檀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通过N_(2)吸附-脱附等温线对活性炭的结构进行分析,并根据吸附理论和DFT孔径分布图,拟合计算出活性炭有效孔道所占... 以硬杂木龙凤檀的加工剩余物为原料,研究了磷酸活化法的活化温度、磷酸质量分数和浸渍比对龙凤檀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通过N_(2)吸附-脱附等温线对活性炭的结构进行分析,并根据吸附理论和DFT孔径分布图,拟合计算出活性炭有效孔道所占的孔容积与液相吸附性能(碘吸附值、亚甲基蓝吸附值和焦糖脱色率)的构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磷酸质量分数60%、磷酸溶液与龙凤檀浸渍比3∶1(mL∶g)、活化温度500℃、活化时间120 min的条件下,磷酸活化法制备的龙凤檀活性炭具有最佳的吸附性能和优异的孔隙结构,碘吸附值为841 mg/g,亚甲基蓝吸附值为270 mg/g,焦糖脱色率为120%,比表面积为1516 m^(2)/g,总孔容为1.145 cm^(3)/g,均优于软杂木杉木制备得到的活性炭。应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出龙凤檀活性炭不同孔径区间对应的孔容积,经过理论分析和拟合计算,发现碘吸附值与孔径在1.0~2.7 nm之间的孔容积、亚甲基蓝吸附值与孔径在1.7~5.0 nm之间的孔容积、焦糖脱色率与孔径在2.7~6.3 nm之间的孔容积有着很好的线性关系(R2>0.95),表明活性炭的孔隙结构分布与其液相特征吸附性能之间具有很好的关联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凤檀 磷酸法活性炭 孔径分布 液相吸附 线性拟合
下载PDF
磁性Zr基MOFs材料的合成及吸附水中磷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龚建康 李国滔 +3 位作者 叶坪 李声剑 师睿 王邦艳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76-4188,共13页
基于液相外延生长原理,采用自组装法合成了磁性氨基功能化MOFs材料Fe_(3)O_(4)@NH_(2)-UiO-6(Fe-NUiO(Zr)-005),对其进行了XRD、FTIR、SEM和BET等表征分析,研究了其在水体中对磷的吸附性能,探讨了吸附除磷的机理。结果表明,在Fe_(3)O_(4... 基于液相外延生长原理,采用自组装法合成了磁性氨基功能化MOFs材料Fe_(3)O_(4)@NH_(2)-UiO-6(Fe-NUiO(Zr)-005),对其进行了XRD、FTIR、SEM和BET等表征分析,研究了其在水体中对磷的吸附性能,探讨了吸附除磷的机理。结果表明,在Fe_(3)O_(4)上自组装生成了具有介孔结构的纳米磁性复合材料Fe-NUiO(Zr)-005,其比表面积大,稳定性高,该材料适应磷溶液的pH(3.0~9.0)宽,吸附效果良好,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模型,饱和吸附量达71.94 mg·g^(-1)。材料吸附磷的平衡时间为200 min,吸附过程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方程,且受到了多种机制的影响。在实际水环境和共存离子(Cl^(-)、SO_(4)^(2-)和NO^(-)_(3))中应用时,吸附剂呈现出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其具有较高的吸附低浓度磷的潜力。材料能够循环使用至少5次,Fe-NUiO(Zr)-005在实现对磷的吸附去除的同时,可以非常便捷地通过外加磁场完成固液分离和回收利用,和非磁性的NUiO(Zr)相比,回收率提高49%。通过Zata电位,pH效应,吸附前后FT-IR等分析,Fe-NUiO(Zr)-005吸附除磷的过程为吸热的自发化学吸附反应,吸附机理主要涉及静电吸附和配体交换作用。研究结果对UiO类磁性材料的合成及其对水体中磷的吸附去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MOFs材料 液相外延生长原理 磷酸盐 吸附法
下载PDF
活性氮化硼的制备、表征及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詹凤琪 李彦龙 +3 位作者 盖安俊 刘博 张峻中 李润东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17-1328,共12页
重金属离子是工业废水中的重要污染物,常规吸附剂吸附量低、吸附速度慢.对此,本文将吸附量大、吸附速度快的活性氮化硼(A-BN)吸附剂引入重金属污染领域,采用三聚氰胺(C_(3)H_(6)N_(6))和硼酸(H_(3)BO_(3))作为前驱体,以摩尔比例1∶2混合... 重金属离子是工业废水中的重要污染物,常规吸附剂吸附量低、吸附速度慢.对此,本文将吸附量大、吸附速度快的活性氮化硼(A-BN)吸附剂引入重金属污染领域,采用三聚氰胺(C_(3)H_(6)N_(6))和硼酸(H_(3)BO_(3))作为前驱体,以摩尔比例1∶2混合,制备了比表面积为944.526 m^(2)/g、介孔孔体积为0.324 cm^(3)/g的A-BN材料,并探究了废水中Cu^(2+)、Pb^(2+)和Cd^(2+)的相互作用以及A-BN的吸附行为机理.结果表明:①在单一体系中,A-BN吸附量的大小表现为Pb^(2+)>Cd^(2+)>Cu^(2+),但在三元体系中重金属离子会发生相互作用,即Cu^(2+)对Pb^(2+)的吸附具有协同作用,而对Cd^(2+)的吸附具有拮抗作用,Pb^(2+)对Cd^(2+)的吸附在30 min内具有拮抗作用,30 min后具有协同作用.同样,Pb^(2+)对Cu^(2+)的吸附具有协同作用,而Cd^(2+)对Cu^(2+)的吸附具有拮抗作用,Cd^(2+)对Pb^(2+)的吸附具有协同作用.②针对A-BN吸附Cu^(2+)、Pb^(2+)和Cd^(2+),发现其对Cu^(2+)、Pb^(2+)和Cd^(2+)的吸附均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说明吸附过程主要受化学吸附控制.③利用XPS分析A-BN吸附后表面化学态,发现Cu^(2+)与A-BN结合形成Cu(OH)_(2)和—OCu,Pb^(2+)和Cd^(2+)与A-BN结合,形成PbCO_(3)、Cd(OH)_(2)和CdCO_(3).其吸附机理包括表面-NH_(2)与重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OH的H与重金属离子发生离子交换、-O与重金属离子通过静电相互作用结合形成的3种吸附机制.研究显示,A-BN是一种吸附量大、吸附速度快的新型吸附剂,可解决实际水体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氮化硼(A-BN) 液相吸附 重金属离子 吸附行为机理
下载PDF
我国煤基活性炭应用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文凯 胡子晗 +3 位作者 白效言 熊银伍 李小亮 郭昊乾 《煤质技术》 2023年第3期1-10,共10页
煤基活性炭应用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煤基活性炭具有孔隙结构发达、物理化学性质稳定、吸附性能优良、催化性能佳、易再生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因此研究和归纳我国煤基活性炭的应用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具有重... 煤基活性炭应用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煤基活性炭具有孔隙结构发达、物理化学性质稳定、吸附性能优良、催化性能佳、易再生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因此研究和归纳我国煤基活性炭的应用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对近年我国煤基活性炭的应用研究进行归纳分析,阐述煤基活性炭在我国主要应用领域的研究特点,具体探讨其在液相吸附(如水处理、食品加工、贵金属回收、医药领域等)、气相吸附(如烟气净化、挥发性有机物处理等)、催化领域(如催化剂、催化剂载体等)以及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土壤改良、气体分离、香烟滤器等其他方面的应用研究现状,并展望我国煤基活性炭的研究发展趋势。煤基活性炭可广泛用于市政自来水净化、生活污水与工业污水处理、医药废水处理等水处理领域,同时广泛应用于食品的脱色、除味、纯化等食品加工领域,也已将其大量应用于使用活性炭提取黄金等贵金属及与药物合成中间产物提纯和脱色精制等领域。煤基活性炭在气相吸附领域应用主要体现在烟气净化、挥发性有机物处理等,其技术应用具有较高的竞争力与较大的发展空间。煤基活性炭在催化领域应用现状主要体现在煤基活性炭自身对氧化、还原、卤化、脱氢、裂解、异构化等多种反应具有催化作用,也可作为催化剂的载体,另外还可与其负载的其他物质结合形成络合物催化剂从而达到协同催化的效果。未来需重点关注按应用需求分类生产不同类型的煤基活性炭、优质原料煤的可替代性研究、柱状活性炭新型黏结剂开发、活性炭改性新型技术研究与活性炭产业标准体系建立研究等方向。煤基活性炭作为新材料与碳素材料的重要分支,将会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基活性炭 液相吸附 气相吸附 催化领域 发展趋势 黏结剂 活性炭改性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