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9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apor-Liquid Equilibrium Prediction of Ammonia-Ionic Liquid Working Pairs of Absorption Cycle Using UNIFAC Model 被引量:4
1
作者 孙光明 黄维佳 +2 位作者 郑丹星 董丽 武向红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1期72-78,共7页
On the basis of reported experimental vapor-liquid equilibrium (VLE) data of NH3-1-ethyl-3-methylimidazolium acetate (NH3-[Emim]Ac), NH3-1-butyl-3-methylimidazolium tetrafluoroborate (NH3-[Bmim][BF4]), NH3-1,3-d... On the basis of reported experimental vapor-liquid equilibrium (VLE) data of NH3-1-ethyl-3-methylimidazolium acetate (NH3-[Emim]Ac), NH3-1-butyl-3-methylimidazolium tetrafluoroborate (NH3-[Bmim][BF4]), NH3-1,3-dimethylimidazolium dimethyl phosphate (NH3-[Mmim]DMP) and NH3-1-ethyl-3-methylimidazolium ethylsulfate (NH3-[Emim]EtOSO3) binary systems, the interaction parameters of 14 new groups have been regressed by means of the UNIFAC model. To validat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method, these parameters have been used to calculate the VLE data with the average relative deviation of pressures of less than 9.35%. The infinite dilution activity coefficient ( γ1∞ ) and the absorption potential ( φ1 ) are important evaluation criterions of the affinity between working pair species of the absorption cycle. The UNIFAC model is implemented to predict the values of and φ1 of t6 sets of NH3-ionic liquid (1L) systems. The work found that the φ1 gradually increases following the impact order: φ1([Cnmim][BF4])〈φ1([Cnmim]EtOSO3)〈φ1([Cnmim]DMP)〈φ1([Cnmim]Ac) (n= 1, 2, 3, … ) at a given cation of IL species and constant temperature, and φ1([Mmim]X)〈φ1([Emim]X)〈φ1([Pmim]X)〈 φ1([Bmim]X)(X= Ac, [BF4], DMP or EtOSO3) at a given anion of IL species and constant temperature. Furthermore, the φ1 gradually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 Then, it could be concluded that the working pair NH3-[BmimlAc has the best potential research value rela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sorption cycle working pairs vapor-liquid equilibrium UNIFAC model ammonia ionic liquid
下载PDF
Structure of Ramie Treated by Liquid Ammonia 被引量:1
2
作者 黄文彧 赵敏 +1 位作者 朱慧珍 周翔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06年第1期103-107,共5页
The morphology and supermolecular structures of the scoured/bleached ramie and scoured/bleached/liquid ammonia treated ramie 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X-ray diffractometer, reverse gel per... The morphology and supermolecular structures of the scoured/bleached ramie and scoured/bleached/liquid ammonia treated ramie 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X-ray diffractometer, reverse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etc.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liquid ammonia treatment of the scoured/bleached ramie leads to a smoother surface, a lower crystalliuity, partial crystal transformation from cellulose Ⅰ to cellulose Ⅲ a decrease in the volume and cumulative surface area of the larger micropores and an increase in those of the smaller ones in the fib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MIE micropore structure liquid ammonia treatment.
下载PDF
Exploring FeSe-based superconductors by liquid ammonia method
3
作者 应天平 王刚 +6 位作者 金士锋 申士杰 张韩 周婷婷 赖晓芳 王皖燕 陈小龙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8期162-170,共9页
(Received 8 June 2013) Our recent progress on the preparation of a series of new FeSe-based superconductors and the clarification of SC phases in potassium-intercalated iron selenides are reviewed here. By the liqu... (Received 8 June 2013) Our recent progress on the preparation of a series of new FeSe-based superconductors and the clarification of SC phases in potassium-intercalated iron selenides are reviewed here. By the liquid ammonia method, metals Li, Na, Ca, Sr, Ba, Eu, and Yb are intercalated in between FeSe layers and form superconductors with transition temperatures of 30 K^46 K, which cannot be obtained by high-temperature routes. In the potassium-intercalated iron selenides, we demonstrate that at least two SC phases exist, KxFe2Se2(NH3)y (x 0.3 and 0.6), determined mainly by the concentration of potassium. NH3 has little, if any, effect on superconductivity, bu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tabilizing the structures. All these results provide a new starting point for studying the intrinsic properties of this family of superconductors, especially for their particular electronic stru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CONDUCTIVITY iron-based superconductor liquid ammonia critical temperature
下载PDF
Optimization of Liquid Ammonia Treatment for Enzymatic Hydrolysis of Miscanthus sinensis Anderss
4
作者 Liping Zhang Hehuan Peng +3 位作者 Qinling Yu Ying Zhang Zhijun Wang Xianwei Tang 《Journal of Power and Energy Engineering》 2015年第7期26-32,共7页
Miscanthus biomass yield high, high photosynthetic efficiency, fast growth, easy breeding, widely distributed, is suitable as raw material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uel ethanol. In this paper, the method of the pretreat... Miscanthus biomass yield high, high photosynthetic efficiency, fast growth, easy breeding, widely distributed, is suitable as raw material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uel ethanol. In this paper, the method of the pretreatment of liquid ammonia for Miscanthus, using the pretreatment of liquid ammonia to overcome biomass recalcitrance, adding cellulase enzyme, and the monosaccharide content is determined by us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Effect of pretreatment process on the enzyme solution effect of awn, conducts the research to the water processing rate, temperature, residence time, amount of ammonia, the amount of H2O2 parameters. Data shows that, in the moisture content of 80%, temperature 130?C, loading amount of ammonia 2:1, residence time 10 min, the glucan and xylan enzyme conversion rate are 73.23% and 73.28% respectively. After a mass balance, dry base mans per 100 g can get glucose 28.96 g and xylan 17.25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SCANTHUS liquid ammonia PRETREATMENT ENZYMATIC HYDROLYSIS Fuel ETHANOL
下载PDF
多相流阻垢热泵蒸发系统特性研究
5
作者 侯超 李伟钊 +4 位作者 张冲 杨鲁伟 张桂兰 孙椰望 魏娟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6-201,共6页
为验证多相流热泵蒸发系统的在线阻垢及强化换热性能,以蒸氨废液为液相工质、氧化铝及聚甲醛粒子为阻垢颗粒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氧化铝颗粒的加入可有效去除蒸发器已有垢层,换热系数由结垢后的392.5 W/(m^(2)·K)提升至1 712.2 ... 为验证多相流热泵蒸发系统的在线阻垢及强化换热性能,以蒸氨废液为液相工质、氧化铝及聚甲醛粒子为阻垢颗粒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氧化铝颗粒的加入可有效去除蒸发器已有垢层,换热系数由结垢后的392.5 W/(m^(2)·K)提升至1 712.2 W/(m^(2)·K),且连续运行130 h换热系数未降低;蒸发器换热系数受颗粒物性参数影响较大,随着颗粒直径、密度、体积分率增加换热系数逐渐增大,但增加过量时导致流动不畅,换热系数降低;颗粒自身材质导热系数越高强化换热效果越好;循环流量、颗粒分布形式对换热系数也有较大影响,提高循环流量有助于强化换热;不同分布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均可提高换热系数,双层多孔分布器可实现颗粒逐级输运,增加其进入换热管比例,强化换热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流阻垢 在线防垢 汽动强制循环 热泵蒸发 蒸氨废液
下载PDF
高纯液氨中痕量油分检测方法
6
作者 姜阳 《低温与特气》 CAS 2024年第2期44-47,共4页
介绍了气体中油分检测的多种方法,比较了各方法的原理与适用范围。根据液氨中油分杂质的特性,提出了用总有机碳分析仪对痕量油分进行分析的新方法,该方法检出限为0.0015 mg/kg。液氨中有机碳为0.01~1.0 mg/kg,相对标准偏差为0.29%~4.40%... 介绍了气体中油分检测的多种方法,比较了各方法的原理与适用范围。根据液氨中油分杂质的特性,提出了用总有机碳分析仪对痕量油分进行分析的新方法,该方法检出限为0.0015 mg/kg。液氨中有机碳为0.01~1.0 mg/kg,相对标准偏差为0.29%~4.40%,加标回收率为99.64%~107.14%,可以实现高纯液氨中痕量油分的准确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纯液氨 油分 总有机碳 TOC
下载PDF
电催化分解液氨阳极材料的研究
7
作者 裴欣哲 孙朱行 +3 位作者 林钰翔 张朝阳 钱勇 吕兴才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43-1854,共12页
氨是一种具有高储氢密度的化学储氢材料,通过氨氢转换可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氨分解产氢是氨氢转换过程的重要一环,在氨分解的途径中电催化直接分解液氨理论上具有最低能耗,若能有效降低液氨直接电解阳极的过电位,电催化分解液氨在氢... 氨是一种具有高储氢密度的化学储氢材料,通过氨氢转换可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氨分解产氢是氨氢转换过程的重要一环,在氨分解的途径中电催化直接分解液氨理论上具有最低能耗,若能有效降低液氨直接电解阳极的过电位,电催化分解液氨在氢经济中将具有广阔的前景。依次使用铜、钴、铁、钼、钒、钛、碳纸和304不锈钢作为液氨电解过程阳极材料进行线性扫描伏安测试、循环伏安测试、电化学阻抗谱测试和计时电位测试,以研究这些材料在2.0 mol/L NH4Cl的液氨溶液中的电催化活性和在高电流密度下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钛作为液氨电解过程的阳极电催化活性很差;铜、钴和铁虽具有优异的电催化活性,但在正向电位下会发生严重腐蚀;304不锈钢虽具有优异的电催化活性,但在高电流密度下稳定性一般;碳纸电催化活性较差,但高电流密度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且活性表面积较大,适合作为液氨电解阳极催化剂基底材料;钼和钒电催化活性优于碳纸,在高电流密度下腐蚀率较低,可以作为液氨电解阳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化 氨氧化 电解 液氨 电化学 腐蚀 化学储氢
下载PDF
国内外液氨管道输送技术标准对比分析
8
作者 尹鹏博 曾培琰 +5 位作者 滕霖 李加庆 李卫东 黄鑫 罗宇 江莉龙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1-89,共9页
管道运输是液氨最为经济的长距离输送方式,液氨管道输送标准化是保障管道规范建设、运营和维护的重要环节,而国内现行标准中有关液氨管道输送技术的信息较少。为此,系统分析了国内外液氨管道建设现状和现行液氨管道输送技术标准,重点探... 管道运输是液氨最为经济的长距离输送方式,液氨管道输送标准化是保障管道规范建设、运营和维护的重要环节,而国内现行标准中有关液氨管道输送技术的信息较少。为此,系统分析了国内外液氨管道建设现状和现行液氨管道输送技术标准,重点探讨了相关标准中输送工艺、线路、管道(管道附件、支撑件)设计和输氨站等方面规定的异同点,并提出了适用性建议。对于液氨管道质量要求、介质流速、管材选择、腐蚀裕量和站场防护设施等方面可分别参照GB/T 536、GB 50253、SY/T 7629、SH/T 3074和美国ASME B31.4等标准执行。对于液氨管道的埋地管道净距、地区等级划分、截断阀室最大间距、站场防火间距和站场安全泄放等方面可参考规定相对严格的油气管道相关标准法规(GB 51142、GB50253、GB50160和美国29 CFR1910.111等)执行。考虑到液氨的毒性、扩散特征和防控措施与油气存在一定差异,建议开展液氨泄漏扩散和安全泄放风险评估及预测的研究,对适用于液氨场景的间距取值及规定开展进一步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氨 管道输送 标准化发展 标准对比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液态粪污农田施用氨排放系数研究
9
作者 韩宇萱 苏晓红 +4 位作者 韩琳 魏梦泽 侯增慧 廖文华 高志岭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145-2154,共10页
为量化环境因子、施肥技术、粪污理化特性等因素对液态粪污还田利用后氨排放系数的影响,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通过对52篇文献、总计454组数据的分析,探究了土壤性质、液态粪污性质、农田管理措施等16个因素对土壤氨排放系数的影响... 为量化环境因子、施肥技术、粪污理化特性等因素对液态粪污还田利用后氨排放系数的影响,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通过对52篇文献、总计454组数据的分析,探究了土壤性质、液态粪污性质、农田管理措施等16个因素对土壤氨排放系数的影响,并利用MatLab机器学习器训练和构建氨排放系数模型,对农田氨排放系数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通过Meta分析发现粪污类型、粪污干物质含量、液态粪污施用方式、土壤pH是影响氨排放系数最重要的因素。在26个训练模型中,高斯过程模型(指数GPR)的决定系数(0.64)和均方根误差(0.067)均在所有模型中最优,且氨排放系数预测值和真实值相关系数达到0.91,该模型不仅成功预测了粪污施用技术对氨排放系数的影响,同时还可系统对比液态粪污的前期处理方式及其干物质含量、pH等理化特性对还田后氨排放系数的影响,但对不同质地土壤的氨排放系数识别度较低。本研究构建的液态粪污氨排放系数预测模型,不仅可较好地反映施肥技术、环境因子等因素对氨排放的影响,同时系统揭示了养殖场液态粪污理化特性和管理方式对还田土壤的氨排放系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粪污 农田土壤 氨排放系数 META分析 机器学习
下载PDF
化学吸收法捕集二氧化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沈海燕 李芳芹 +3 位作者 任建兴 吴江 官贞珍 潘卫国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9,44,共10页
近年来,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剧增,进而引起了一系列生态问题。因此,研究更有效的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及更高效的二氧化碳吸收剂迫在眉睫。众多学者综合考虑燃烧前捕集、燃烧后捕集和富氧燃烧3种二氧化碳捕集工艺技术后... 近年来,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剧增,进而引起了一系列生态问题。因此,研究更有效的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及更高效的二氧化碳吸收剂迫在眉睫。众多学者综合考虑燃烧前捕集、燃烧后捕集和富氧燃烧3种二氧化碳捕集工艺技术后,发现燃烧后捕集工艺技术最适合工业应用。化学吸收法作为燃烧后捕集二氧化碳的一项高效节能、相对成熟的新兴技术,是目前电厂应用最广和最具潜力的捕集技术之一。首先介绍了碳捕集技术的研究现状,然后着重阐述了目前碳捕集技术中备受关注的4种化学吸收剂,即有机胺溶液吸收剂、离子液体吸收剂、氨水溶液吸收剂和新型相变吸收剂,并分别探讨了这4种吸收剂的捕集原理、研究现状、各自的优缺点及改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吸收法 CO_(2)捕集 吸收剂 氨水溶液 离子液体 相变
下载PDF
高压液氨预热器管板环焊缝主副加热局部热处理
11
作者 陈晶 徐成 +2 位作者 张峥 苏厚德 张玉福 《化工机械》 CAS 2024年第3期340-347,共8页
管板环焊缝局部热处理是影响高压液氨预热器服役安全的关键制造技术,传统局部热处理时温度分布不均匀、管板约束大,导致残余应力难以消除。对此,采用主副加热局部热处理方法,并验证该方法在高压液氨预热器局部热处理时的有效性。计算与... 管板环焊缝局部热处理是影响高压液氨预热器服役安全的关键制造技术,传统局部热处理时温度分布不均匀、管板约束大,导致残余应力难以消除。对此,采用主副加热局部热处理方法,并验证该方法在高压液氨预热器局部热处理时的有效性。计算与测试结果表明,传统局部热处理仅可降低外表面的轴向和环向残余应力,而内表面轴向应力会略微增大,环向应力降幅较小;主副加热局部热处理使内表面轴向应力由283 MPa降低至100 MPa以下,降幅约64%,环向应力由324 MPa降低至206 MPa,降幅约37%,显著降低了设备内表面应力腐蚀开裂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液氨预热器 局部热处理 管板环缝 残余应力
下载PDF
适用于海洋运输的储氢技术及其应用现状
12
作者 何玥晟 陈严飞 +4 位作者 饶云松 钟文军 黄维和 高志浩 刘宇 《油气与新能源》 2024年第2期66-73,共8页
随着中国对“碳排放”能源策略的推进,氢能因其环境友好、质量能量密度高等特点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不同国家与地区间对氢能需求的增加和差异性,促使氢气海洋运输逐渐发展。针对目前常用的液氢(LH_(2))、有机液体储氢(LOHC)和氨等适用... 随着中国对“碳排放”能源策略的推进,氢能因其环境友好、质量能量密度高等特点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不同国家与地区间对氢能需求的增加和差异性,促使氢气海洋运输逐渐发展。针对目前常用的液氢(LH_(2))、有机液体储氢(LOHC)和氨等适用于海洋运输的储氢技术,梳理其原理、储运方式、优缺点和面临的问题,并阐明了液氢、LOHC和氨在海洋运输中存在的挑战,为中国储氢技术和氢气海洋运输的发展提供参考,以期推动储氢技术在工业化上的进一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能 储氢技术原理 液氢 有机液体储氢 海洋运输
下载PDF
Advanced Materials for NH_(3)Capture:Interaction Sites and Transport Pathways
13
作者 Hai‑Yan Jiang Zao‑Ming Wang +5 位作者 Xue‑Qi Sun Shao‑Juan Zeng Yang‑Yang Guo Lu Bai Ming‑Shui Yao Xiang‑Ping Zhang 《Nano-Micro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1期119-155,共37页
Ammonia(NH3)is a carbon-free,hydrogen-rich chemical related to global food safety,clean energy,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As an essential technology for meeting the requirements raised by such issues,NH3 capture has... Ammonia(NH3)is a carbon-free,hydrogen-rich chemical related to global food safety,clean energy,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As an essential technology for meeting the requirements raised by such issues,NH3 capture has been intensively explored by researchers in both fundamental and applied fields.The four typical methods used are(1)solvent absorption by ionic liquids and their derivatives,(2)adsorption by porous solids,(3)abadsorption by porous liquids,and(4)membrane separation.Root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advanced materials for NH3 capture,we conducted a coherent review of the design of different materials,mainly in the past 5 years,their interactions with NH3 molecules and construction of transport pathways,as well as the structure–property relationship,with specific examples discussed.Finally,the challenges in current research and future worthwhile directions for NH3 capture materials are propo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monia capture Solvents Porous solids Porous liquids Membranes
下载PDF
大型冷库液氨储罐结构强度计算分析与校核
14
作者 王虎强 郑舟斌 +1 位作者 刘群芳 温小飞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24年第3期30-34,共5页
针对大型冷库液氨储罐的安全设计问题,应用SolidWorks、ANSYS分别对液氨储罐进行了三维建模和有限元计算,考虑了储罐自重、液货自重和内外压力载荷,进行了储罐整体变形和应力分析,并采用应力线性化方法重点考核了应力集中区域的强度情... 针对大型冷库液氨储罐的安全设计问题,应用SolidWorks、ANSYS分别对液氨储罐进行了三维建模和有限元计算,考虑了储罐自重、液货自重和内外压力载荷,进行了储罐整体变形和应力分析,并采用应力线性化方法重点考核了应力集中区域的强度情况。仿真结果表明:储罐的最大应力集中在鞍座与罐体相连的附件,对应力集中区域进行线性化仿真计算后,一次局部薄膜应力和组合应力均在许用值范围内,满足《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JB4732—1995)要求,为相关压力容器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氨储罐 应力线性化 强度评定
下载PDF
基于AHP-熵权法的液氨储罐安全评价
15
作者 聂钰明 李屹东 +2 位作者 刘群芳 何琦 温小飞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24年第2期36-39,44,共5页
针对液氨储罐运行安全评价难的问题,应用层次分析法(AHP)、熵权法基础理论,形成了液氨储罐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从而构建了液氨储罐安全评价模型,实现了液氨储罐的安全等级评价。同时,运用该评价模型及方法进行了某大... 针对液氨储罐运行安全评价难的问题,应用层次分析法(AHP)、熵权法基础理论,形成了液氨储罐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从而构建了液氨储罐安全评价模型,实现了液氨储罐的安全等级评价。同时,运用该评价模型及方法进行了某大型冷库氨制冷企业液氨储罐安全等级评价,结果表明:该液氨储罐安全等级为Ⅴ级,存在安全风险,不宜继续使用,与该液氨储罐实际安全状况相符,验证了AHP-熵权法评价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氨储罐 AHP 熵权法 模糊综合评价 安全等级
下载PDF
功能化聚离子液体的制备及气体吸附性能——大学化学综合性实验的教学探索
16
作者 罗小燕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3期158-161,共4页
介绍一个半开放式、研究型的大学化学综合性实验——功能化聚离子液体的制备及气体吸附性能。内容包括聚离子液体的合成、聚离子液体的功能化及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表征,选择性吸附氨气性能的测试等。通过本实验的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 介绍一个半开放式、研究型的大学化学综合性实验——功能化聚离子液体的制备及气体吸附性能。内容包括聚离子液体的合成、聚离子液体的功能化及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表征,选择性吸附氨气性能的测试等。通过本实验的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综合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了解科研前沿,激发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在科教融合的教育背景下,通过利用科研反哺教学的方式,将科研成果运用于化学综合实验以实现科研与教学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配阴离子 氨气吸附 二氧化碳吸附
下载PDF
不同环境背压和环境温度下的液氨喷雾微观特性
17
作者 刘潇 姚晓新 +1 位作者 王泽 汤成龙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0-525,共6页
为以液氨为内燃机燃料来实现低碳化和零碳化,实验研究了液氨喷雾的微观雾化特性。采用激光粒径微观成像(PDIA)方法,使用单孔喷油器,在低喷射压力(1 MPa)、环境背压100、200、400、600 kPa、环境温度293、313、333 K下,进行喷雾实验。获... 为以液氨为内燃机燃料来实现低碳化和零碳化,实验研究了液氨喷雾的微观雾化特性。采用激光粒径微观成像(PDIA)方法,使用单孔喷油器,在低喷射压力(1 MPa)、环境背压100、200、400、600 kPa、环境温度293、313、333 K下,进行喷雾实验。获得了液滴概率密度分布函数(PDF)、累计体积分布函数(CDF)、Sault平均直径(SMD)和液滴数量密度等微观参数。结果表明:液氨喷雾在低环境背压下雾化效果好,喷雾中小液滴数量多,SMD较小,增大环境背压,喷雾概率密度分布和累计体积分布曲线向大粒径方向移动,大液滴数量增加,液滴数量密度减小;液氨液滴概率密度分布、累计体积分布和SMD几乎不会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但增加环境温度可以增强液氨喷雾的蒸发,环境温度高的时候液氨喷雾蒸发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低碳化零碳化 液氨喷雾 微观特性 液滴尺寸分布 液滴数量密度
下载PDF
玻璃工厂液氨储棚的照明配电设计
18
作者 安兆瑞 李燕红 +1 位作者 辛永诚 王志中 《建材世界》 2024年第3期87-92,共6页
该文以旗滨集团马来西亚某项目液氨储棚为对象,分析如何依据国家规范设计玻璃厂液氨储棚的照明配电系统,以满足工艺专业提出的使用要求。
关键词 玻璃工厂 液氨储棚 普通照明 应急照明
下载PDF
天然气化工副产氢的氢能应用及氢-氨融合发展分析
19
作者 黎园 陈林 贾蔚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3-79,104,共8页
天然气化工副产氢从传统的化工利用转化为氢能应用,可实现副产物提质升级,并有利于氢能产业发展。天然气化工生产的羰基合成气、乙炔尾气经过分离提纯制得高品质氢,并可将其创新性地应用于氢燃料电池汽车。提出了天然气化工副产氢经提... 天然气化工副产氢从传统的化工利用转化为氢能应用,可实现副产物提质升级,并有利于氢能产业发展。天然气化工生产的羰基合成气、乙炔尾气经过分离提纯制得高品质氢,并可将其创新性地应用于氢燃料电池汽车。提出了天然气化工副产氢经提质可成为多种符合国家标准技术要求的高品质氢,满足工业、交通、能源和建筑用氢等应用需求,以拓展氢能应用领域。针对当前氢能存在储运瓶颈及成本制约影响其大规模应用的难题,提出了天然气化工企业将该副产氢合成液氨,利用液氨作为储氢介质、零碳燃料的特性以及液氨相比气氢、液氢储存的明显优势,以氢-氨融合的方式进行转化应用,并分析了液氨在传统燃料、氨燃料电池和氨催化裂解制氢等应用场景及发展前景。天然气化工副产氢可突破传统的化工用途,向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氢能应用转化,在新能源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化工 氢气 氢能 氢-氨融合 液氨 氨燃料
下载PDF
单宁酸强化固液分离液态组分对土壤NH_(3)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20
作者 王珊珊 崔迎新 +3 位作者 王文静 白贻超 韩宇萱 高志岭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194-3203,共10页
固液分离技术是当前规模化养殖场液态粪便主要处理技术之一,提高分离效率是推动液态粪便循环利用的有效途径.为探明不同固液分离技术下液态粪肥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本文以牛粪为试验材料,将固液分离后的液态粪肥进行室内土柱培养... 固液分离技术是当前规模化养殖场液态粪便主要处理技术之一,提高分离效率是推动液态粪便循环利用的有效途径.为探明不同固液分离技术下液态粪肥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本文以牛粪为试验材料,将固液分离后的液态粪肥进行室内土柱培养试验.试验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不施肥(CK)处理、未分离(RM)处理、常规螺旋挤压(LF)处理、添加单宁酸絮凝后螺旋挤压(LFT)处理.运用静态箱法监测培养期内土壤N_(2)O、CO_(2)和CH4的排放情况,同时采用动态箱法监测土壤NH_(3)的排放情况.结果表明:整个监测期内各处理NH_(3)排放量表现为RM>LF>LFT>CK;N_(2)O排放顺序为LF>RM>LFT>CK.各处理氮素气态损失均表现为NH_(3)-N>N_(2)O-N,LF和LFT处理(NH_(3)+N_(2)O)-N损失分别占施氮量10.81%和6.84%,且后者显著降低了(NH_(3)+N_(2)O)-N损失.与RM处理相比,LF和LFT处理均显著降低了土壤CH4和CO_(2)排放.与RM处理相比,LF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CO_(2)当量(CO_(2)-e)排放,而LFT处理的土壤CO_(2)-e排放与LF处理相比显著降低了30.00%.常规机械固液分离技术可能有增加液态粪肥农田施用阶段氮素损失和温室气体排放的风险,而添加絮凝剂单宁酸的强化分离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该风险,但仍需要深入研究揭示其减排机制并验证田间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粪肥 固液分离技术 单宁酸 氨气 温室气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