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接种量下不同浓度虾壳粉对红曲霉发酵产红曲色素对比研究
1
作者 刘枣 陈鑫 +1 位作者 李娇 王伟平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4年第5期43-46,51,共5页
目的:小龙虾虾壳废弃物排放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红曲霉可以转化利用虾壳蛋白质,达到对红曲色素生产的工艺优化。方法:以小龙虾虾壳废弃物蛋白质为唯一氮源,利用红曲霉菌种MonascusGN01进行液态发酵,探究不同接种量对红曲霉液态发酵... 目的:小龙虾虾壳废弃物排放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红曲霉可以转化利用虾壳蛋白质,达到对红曲色素生产的工艺优化。方法:以小龙虾虾壳废弃物蛋白质为唯一氮源,利用红曲霉菌种MonascusGN01进行液态发酵,探究不同接种量对红曲霉液态发酵产红曲色素和桔霉素的影响,得到低桔霉素高红曲色素生产工艺。结果:在5%接种量下,虾壳粉添加量为0.5%的发酵液红曲红色素的色价最高,为10U/mL,其桔霉素含量为0.004mg/L;在10%接种量下,虾壳粉添加量在1.1%时的发酵液红曲红色素色价最高,为49.75 U/mL,其桔霉素含量为0.032mg/L。结论: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不同的目的选用合适的接种量,为红曲霉发酵虾壳确定初步的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霉 虾壳 液态发酵 红曲色素 接种量
下载PDF
Improving Compost Process Efficiency by Leachates Inoculation and Shredding of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at Bordo Poniente Composting Plant,Mexico City
2
作者 Francisco Javier Barrón-Santos Ma.Eugenia Gutiérrez-Castillo +4 位作者 Luis Raúl Tovar-Gálvez Ma.Teresa Núñez-Cardona Ricardo Estrada-Núñez Claudia Rodríguez Tapia Alfonso Espitia-Cabrer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A)》 2021年第5期177-183,共7页
Management of MSW(Municipal Solid Waste)is a major downside in most of the biggest cities.The composting of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MSW is one of the oldest and simplest ways of organic waste stabilization.It is a sel... Management of MSW(Municipal Solid Waste)is a major downside in most of the biggest cities.The composting of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MSW is one of the oldest and simplest ways of organic waste stabilization.It is a self-heating biological conversion that generates appropriate finished merchandise such as soil conditioner or fertilizers.Mexico City generates about 12,500 ton/day of MSW,44%of it is food scraps and yard trimmings which are the OFMSW(Organic Fraction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2,500 ton/day of it is composted at the BPCP(Bordo Poniente Composting Plant)yielding 500 ton/day of compost.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ree treatments to accelerate the composting process,so eventually the city could increase the amount of the OFMSW at BPCP.We compared three different treatments;one of them showed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ime of the composting process(p≤0.05)i.e.,it took less time to reach the thermophilic stage,maturity and stabilization phases.Maturity was achieved at 35 days and 60 days to stabilize.We conclude that shredding the feedstock plus leachate inoculum addition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process,reduces the composting time in about 61%with respect to the time it takes at the BPCP,where lasted 90 day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OSTING organic fraction MUNICIPAL solid waste inoculum LEACHATES size particle
下载PDF
土曲霉DT2菌株固体菌剂修复烟嘧磺隆污染土壤研究
3
作者 张建华 王馨婷 +1 位作者 白文斌 曹昌林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63-1473,共11页
为解决玉米田烟嘧磺隆残留导致下茬高粱药害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单因素优化方法制备DT2固体菌剂,并采用室内盆栽和大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在土壤中添加烟嘧磺隆并施用菌剂DT2,确定了DT2固体菌剂对烟嘧磺隆残留土壤的修复效果和对高粱药害... 为解决玉米田烟嘧磺隆残留导致下茬高粱药害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单因素优化方法制备DT2固体菌剂,并采用室内盆栽和大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在土壤中添加烟嘧磺隆并施用菌剂DT2,确定了DT2固体菌剂对烟嘧磺隆残留土壤的修复效果和对高粱药害的缓解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烟嘧磺隆降解菌土曲霉DT2固体发酵最佳条件为p H值7、接种量10%、发酵时间168 h,室温储藏90 d有效活菌数仍可达3.3×10^(8)cfu/g。室内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土壤中烟嘧磺隆浓度分别为0.023和0.046 mg/kg时,分别添加菌剂6.25和12.5 g/kg处理30 d后,可将烟嘧磺隆对高粱株高的抑制率由26.95%和49.23%分别降低至1.79%和2.24%;当土壤中烟嘧磺隆浓度为0.094 mg/kg时,添加菌剂25 g/kg处理40 d后,可将烟嘧磺隆对高粱株高的抑制率由51.39%降低至4.89%。当土壤中烟嘧磺隆浓度为0.046 mg/kg时,添加菌剂12.5 g/kg,药后10 d,土壤烟嘧磺隆残留率下降56.42%,与对照差异极显著;药后30 d,土壤中烟嘧磺隆质量为0;DT2菌剂可以改善土壤环境,增强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等土壤酶活性和土壤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多样性;施用菌剂后40 d,不仅能够缓解烟嘧磺隆对高粱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根系活力等各项生理指标的抑制,而且对高粱株高、根长和鲜重等有一定的促生作用。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添加DT2菌剂能够有效减轻土壤中烟嘧磺隆残留对高粱的药害,提高出苗率和产量,降低病株率和株高抑制率;当土壤中烟嘧磺隆施药量为20、30和40 g a.i/hm^(2)时,分别添加DT2菌剂300、450和600 kg/hm^(2)能够将烟嘧磺隆残留对高粱的抑制降低至无明显药害水平。综上,土曲霉DT2菌剂对土壤中烟嘧磺隆残留有较好的修复作用,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和高粱 土曲霉固体菌剂 烟嘧磺隆污染 修复效果
下载PDF
含固率和接种比对林可霉素菌渣厌氧消化的影响 被引量:25
4
作者 徐颂 吴铎 +2 位作者 吕凡 邵立明 何品晶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62-368,共7页
通过林可霉素菌渣的中温厌氧消化摇瓶实验,比较不同的含固率(3%、5%、8%、10%)和接种比(0.5、1、2、3)对菌渣产甲烷能力的影响,以确定菌渣厌氧消化的最优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研究参数范围内,含固率越低,接种比越高,越有利于甲烷的产生... 通过林可霉素菌渣的中温厌氧消化摇瓶实验,比较不同的含固率(3%、5%、8%、10%)和接种比(0.5、1、2、3)对菌渣产甲烷能力的影响,以确定菌渣厌氧消化的最优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研究参数范围内,含固率越低,接种比越高,越有利于甲烷的产生;经过10d的培养,在含固率为3%、接种比为3时的工况中,菌渣的挥发性固体(VS)累计净产甲烷量最高,为106mL/g;而含固率>5%、接种比<2的工况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因此,林可霉素菌渣的厌氧消化应采用含固率<5%、接种比>2的液态发酵工艺,此条件既能保证厌氧消化不受消化产物(胺和挥发性有机酸)积累的抑制,也可以缓冲菌渣中残留林可霉素对消化微生物可能产生的抑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可霉素菌渣 厌氧消化 含固率 接种比 产甲烷能力
下载PDF
液体种子种龄对姬松茸深层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董秀萍 孙玉梅 +1 位作者 李燕杰 朱蓓薇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9-63,共5页
研究了姬松茸液体种子种龄对其深层发酵过程中生物量、胞内多糖、胞外多糖和胞外纤维素酶的影响 ,以及深层发酵过程中还原糖和 pH值的变化。结果表明 ,种龄为 4d时接种 ,深层发酵产生的生物量、胞内多糖和胞外多糖均高于所选种龄为 6d和... 研究了姬松茸液体种子种龄对其深层发酵过程中生物量、胞内多糖、胞外多糖和胞外纤维素酶的影响 ,以及深层发酵过程中还原糖和 pH值的变化。结果表明 ,种龄为 4d时接种 ,深层发酵产生的生物量、胞内多糖和胞外多糖均高于所选种龄为 6d和 8d时接种 ;种龄为 8d时接种生成的胞外外切 β 1 ,4 葡萄糖苷酶 (C1酶 )与内切 β 1 ,4 葡萄糖苷酶 (Cx酶 )高于种龄为 4d和 6d时接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种子 种龄 姬松茸 深层发酵 生物量 胞内多糖 胞外多糖
下载PDF
含固率和接种比对叶菜类蔬菜垃圾厌氧消化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何品晶 胡洁 +2 位作者 吕凡 诸一殊 邵立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07-212,共6页
通过叶菜类蔬菜垃圾中温批式厌氧消化实验,比较了含固率(3%、5%、7%)和接种比(1.5、2.5、3.5)对产甲烷效果的联合影响.结果表明,在研究实验参数范围内,含固率越低、接种比越高,越有利于缩短产甲烷反应迟滞期,平均日产甲烷速率越快.经过... 通过叶菜类蔬菜垃圾中温批式厌氧消化实验,比较了含固率(3%、5%、7%)和接种比(1.5、2.5、3.5)对产甲烷效果的联合影响.结果表明,在研究实验参数范围内,含固率越低、接种比越高,越有利于缩短产甲烷反应迟滞期,平均日产甲烷速率越快.经过52d的培养,在含固率为3%、接种比为3.5的工况中,平均日产甲烷速率最快,达到9.5mL/(gVS·d),日最大产甲烷速率最快,达到49.8mL/(gVS·d),最早进入快速产甲烷期.当接种比为3.5时,随着含固率的升高,产甲烷速率下降,迟滞期延长,但单位底物累计产甲烷量增大,含固率7%时单位底物累计净产甲烷量为481mL/gVS.而当接种比为1.5时,含固率为5%和7%的工况均无法启动甲烷化反应,含固率为3%的工况的产气迟滞期达15d.挥发性有机酸的累积抑制甲烷化反应的启动,迟滞期随着液相中有机酸浓度的增加而延长,当有机酸浓度低于1260mg/L,甲烷化反应没有明显的迟滞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菜类蔬菜垃圾 中温厌氧消化 含固率 接种比 产甲烷效率
下载PDF
不同西方许旺酵母接种量对复烤后烟叶增香提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龙章德 姜宇 +5 位作者 刘鸿 李季刚 孙建生 胡志忠 苏赞 许春平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97-804,共8页
为了使复烤烟叶增香提质,试验选用从烟叶表面筛选出的产香菌:西方许旺酵母(Schwanniomyces occidentalis)对兴义C3F复烤后烟叶进行固态发酵,并对烟叶的常规化学成分、香味物质和石油醚提取物含量进行检测,最后将发酵后的烟叶切丝后进行... 为了使复烤烟叶增香提质,试验选用从烟叶表面筛选出的产香菌:西方许旺酵母(Schwanniomyces occidentalis)对兴义C3F复烤后烟叶进行固态发酵,并对烟叶的常规化学成分、香味物质和石油醚提取物含量进行检测,最后将发酵后的烟叶切丝后进行卷制成卷烟并进行评吸实验.研究结果表明:①经菌种发酵后,接种量为6.9%和接种量为13.8%的烟叶糖碱比均升高,但钾氯比无显著性变化;②接种量为6.9%的处理中共检测出香味物质58种,与另外两组相比其中有50种香味物质含量较高,包括苯甲醇、苯乙醇、芳樟醇、香叶基香叶醇、螺岩兰草酮、苯乙醛、α-大马酮、巨豆三烯酮、橙花基丙酮、3-羟基-β-二氢大马酮、茄酮、苯甲醛、二氢猕猴桃内酯、亚麻酸甲酯、亚油酸甲酯、硬脂酸甲酯、2-乙酰基吡咯等,与对照相比新植二烯含量增加了54.6μg/g;③经菌种发酵后,烟叶石油醚提取物含量没有显著性变化.④感官实验表明,接种量为6.9%的评吸结果最好,这和香味成分的结果一致.综上所述,西方许旺酵母对烟叶有一定的增香提质作用,接种量为6.9%时处理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香 产香菌 接种量 西方许旺酵母 固态发酵
下载PDF
影响褐色乳饮料中益生菌数量的因素 被引量:5
8
作者 徐致远 杭锋 +2 位作者 郭翔 郭本恒 陈卫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193-195,共3页
以褐色益生菌乳饮料中的干酪乳杆菌数量为评价指标,研究菌种添加量、发酵时间和复原乳中固形物含量对干酪乳杆菌增殖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用正交试验设计分析得到优化参数为:菌种添加量6×106CFU/mL,发酵时间78h,乳固形物含... 以褐色益生菌乳饮料中的干酪乳杆菌数量为评价指标,研究菌种添加量、发酵时间和复原乳中固形物含量对干酪乳杆菌增殖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用正交试验设计分析得到优化参数为:菌种添加量6×106CFU/mL,发酵时间78h,乳固形物含量120g/L,该条件下L.casei数量可达1.5×109CFU/mL,远高于市售同类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酪乳杆菌 乳饮料 接种量 发酵时间 乳固形物含量
下载PDF
接种物对秸秆猪粪混合干式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井良霄 邱凌 +2 位作者 李自林 刘芳 周彦峰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37-240,共4页
将经过预处理的玉米秸秆与猪粪混合,设置3个实验组,分别加入30%,40%和50%的接种物,在中温(35±1℃)、总固体浓度TS为20%的条件下进行厌氧发酵,研究接种量对秸秆猪粪混合厌氧发酵的产气效率、pH值以及甲烷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将经过预处理的玉米秸秆与猪粪混合,设置3个实验组,分别加入30%,40%和50%的接种物,在中温(35±1℃)、总固体浓度TS为20%的条件下进行厌氧发酵,研究接种量对秸秆猪粪混合厌氧发酵的产气效率、pH值以及甲烷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加入40%的接种物的实验组产气效果良好,总产气量为64 445 mL,比接种量为30%的实验组高19.1%,且略低于接种量为50%的实验组,平均甲烷含量均高于其它两个实验组;实验初期,pH值出现一定下降,但很快又恢复至合适水平,整个阶段pH值比较稳定。接种量为40%的实验组的TS产气率、VS产气率、池容产气率和平均甲烷含量,与30%接种量的实验组差异性显著(P<0.05),与50%接种量的实验组差异性不显著(P>0.05)。综合考虑,40%的接种量是较优的接种物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种物 干式厌氧发酵 玉米秸秆 猪粪
下载PDF
适于玫烟色拟青霉液相发酵生产的培养基和初始接种量及pH 被引量:10
10
作者 陈宜涛 冯明光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9-43,共5页
从美国引进对刺吸式口器害虫具侵染力的玫烟色拟青霉(Paecilomycesfumosoroseus)菌株Pfr116,用5种培养液在25℃下进行深层培养,以菌丝生物量作为指标筛选出了适合于工业生产的发酵液配方(w/v):食用蔗糖2%,马铃薯20%,蛋白胨0.1%,NaNO30.0... 从美国引进对刺吸式口器害虫具侵染力的玫烟色拟青霉(Paecilomycesfumosoroseus)菌株Pfr116,用5种培养液在25℃下进行深层培养,以菌丝生物量作为指标筛选出了适合于工业生产的发酵液配方(w/v):食用蔗糖2%,马铃薯20%,蛋白胨0.1%,NaNO30.01%,KCl0.01%,MgSO40.025%,MnSO40.005%,FeSO40.005%及KH2PO40.05%。用此培养液对Pfr116菌株进行48h的深层发酵,可获>20mg/mL的干菌丝产量,与萨氏培养液的菌丝产量无显著差异。通过对液培初始接种量和pH值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初始接种量为培养液的菌丝含量1.5~2.0mg/mL,最佳初始pH值为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发酵 培养基 初始接种量 PH 玫烟色拟青霉 深层培养 菌丝生物量 昆虫真菌 微生物杀虫剂
下载PDF
玉米秸秆高浓度厌氧发酵的启动过程特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师晓爽 袁宪正 +3 位作者 贾智莉 邱艳玲 王传水 郭荣波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862-1867,共6页
高浓度厌氧发酵具有单位体积产气率高、原料处理量大、需水量小、能耗低等优点,同时存在启动难和易酸化的问题。以玉米秸秆为原料,研究秸秆高浓度发酵过程接种物、分批进料结合渗滤液回流对启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批进料结合渗滤液回... 高浓度厌氧发酵具有单位体积产气率高、原料处理量大、需水量小、能耗低等优点,同时存在启动难和易酸化的问题。以玉米秸秆为原料,研究秸秆高浓度发酵过程接种物、分批进料结合渗滤液回流对启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批进料结合渗滤液回流工艺可有效实现高浓度厌氧发酵系统的稳定启动,反应器启动运行22 d,以污泥为接种物的秸秆累积产沼气量为43.54 ml·(g TS)?1,以湿法发酵的沼液为接种物的秸秆累积产沼气量为115.15ml·(g TS)?1。与以厌氧污泥为接种物的发酵系统相比,以湿式发酵沼液为接种物的高浓度厌氧发酵系统秸秆微观结构变化更明显,主要表现为半纤维的溶解;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结果也表明两种接种物系统的甲烷菌形态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 发酵 废物处理 接种物 高浓度 启动
下载PDF
红发夫酵母产虾青素培养参数的优化 被引量:4
12
作者 朱明军 梁世中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9-22,共4页
在摇瓶中应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研究了不同培养时间、接种量、种子液培养时间和装液量对红发夫酵母PhaffiarhodozymaAs2 15 5 7培养生产虾青素的影响 ,并对培养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 ,接种量、培养时间和装液量对P rhodozymaA... 在摇瓶中应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研究了不同培养时间、接种量、种子液培养时间和装液量对红发夫酵母PhaffiarhodozymaAs2 15 5 7培养生产虾青素的影响 ,并对培养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 ,接种量、培养时间和装液量对P rhodozymaAs2 15 5 7虾青素的合成有显著影响 ,最佳虾青素合成参数为 :装液量每瓶 2 5mL( 2 5 0mL摇瓶 ) ,摇瓶培养时间84h ,接种量 12 % ,种子培养时间 5 4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发夫酵母 虾青素 优化 培养参数 摇瓶培养 接种量 装液量
下载PDF
初始接种量对安徽虫瘟霉液体培养下菌丝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彩玲 冯明光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29-232,共4页
在温度(20±1)℃和光照12L : 12D的条件下,用萨氏培养液对安徽虫瘟霉(Zoophora an- huiensis)进行液体振荡培养(100 r/min),考查不同接种量和液培时间对菌丝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温度(20±1)℃和光照12L : 12D的条件下,用萨氏培养液对安徽虫瘟霉(Zoophora an- huiensis)进行液体振荡培养(100 r/min),考查不同接种量和液培时间对菌丝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将含干菌丝18. 6mg/mL的母液按1%~15%(V/V)的比例接种后培养48~72h,9%和12%接种量处 理能产生20 mg/mL 以上的菌丝生物量,通过拟合逻辑斯蒂生长模型,发现该菌在上述液培条件下的最 大菌丝生物量为25 mg/mL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虫瘟霉 液体培养 初始接种量 菌丝生物量
下载PDF
装液量和接种量对红发夫酵母生长和虾青素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朱明军 梁世中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CAS 2002年第4期28-31,共4页
在摇瓶中研究了不同接种量和装液量对红发夫酵母PhaffiarhodozymaAs2 .15 5 7生长及虾青素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 5 0 0ml摇瓶中装液量为 5 0ml时对红发夫酵母生长及虾青素合成有利 ,接种量为 10 %有利于菌体生长和虾青素合成。
关键词 红发夫酵母 虾青素 接种量 装液量
下载PDF
假单胞杆菌BS1培养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铜 毕思宁 +5 位作者 史洁 侯巨梅 崔素萍 王彦杰 左豫虎 于裴芝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3年第1期7-11,共5页
为了明确假单胞杆菌BS1的适宜培养条件,采用单因素筛选方案对其最适碳源、接种量、温度、pH值、盐浓度和培养基装液量进行研究,发现假单胞杆菌BS1生长的最佳碳源为液体石蜡,生长最适接种量为3%,温度30℃,pH7.0,NaCl浓度0%,25... 为了明确假单胞杆菌BS1的适宜培养条件,采用单因素筛选方案对其最适碳源、接种量、温度、pH值、盐浓度和培养基装液量进行研究,发现假单胞杆菌BS1生长的最佳碳源为液体石蜡,生长最适接种量为3%,温度30℃,pH7.0,NaCl浓度0%,250mL三角瓶中培养基装量为130mL。在此优化的培养条件下,假单胞杆菌BS1生长曲线是0-48h为菌体生长延滞期,48-156h为菌体快速生长繁殖期,156~240h为菌体生长稳定期,240h后为菌体衰亡期。通过对假单胞杆菌BS1的最佳培养条件研究,将为工业化生产提供技术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胞杆菌 培养条件 石蜡 接种量
下载PDF
红发夫酵母生长和虾青素积累培养参数的优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明军 梁世中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2期17-19,38,共4页
在摇瓶中应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不同培养时间、接种量、种子液培养时间和装液量对红发夫酵母PhaffiarhodozymaAs2 1557生长和细胞虾青素含量的影响,并对培养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接种量、培养时间和装液量对Phaffiarhodozy... 在摇瓶中应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不同培养时间、接种量、种子液培养时间和装液量对红发夫酵母PhaffiarhodozymaAs2 1557生长和细胞虾青素含量的影响,并对培养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接种量、培养时间和装液量对PhaffiarhodozymaAs2 1557生长和虾青素积累有显著影响,最佳生长参数为:装液量每瓶30mL(250mL摇瓶),摇瓶培养时间96h,接种量12%,种子培养时间60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发夫酵母 虾青素 接种量 装液量 培养时间
下载PDF
不同剂型根瘤菌肥料对紫花苜蓿生长及产量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欣 曹亚彬 《黑龙江科学》 2016年第15期3-5,共3页
对紫花苜蓿施用不同剂型根瘤菌肥料,通过测定苜蓿根瘤分布情况及苜蓿产量,比较了液体菌剂和颗粒肥料对苜蓿的生长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颗粒肥料的苜蓿在生长中后期根瘤数量及干重均具有明显优势,两年增产幅度为14.12%,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液体菌剂 颗粒肥料 紫花苜蓿
下载PDF
金龟子绿僵菌(L8500)的分离及液体培养 被引量:2
18
作者 郭素萍 徐一强 曹素芳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4年第12期219-221,共3页
通过液体发酵培养对定名为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anisopliae(Metsch)Sorokin)(L8500)的培养基进行了考察,确定了该菌液体培养的最佳配方,并且制定了L8500菌液体培养的质量控制方案。
关键词 金龟子绿僵茵(L8500) 液体培养 菌剂
下载PDF
接种量和装液量对少根根霉直接发酵生木薯粉生产富马酸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韩卫强 王芳 +1 位作者 谭天伟 邓利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5-99,共5页
利用少根根霉(Rhizopus arrhizus,RH-07-13)直接发酵生木薯粉生产富马酸。探讨了摇瓶发酵中,不同的接种量和装液量对生产富马酸的影响,检测了发酵培养过程中的富马酸、葡萄糖、乙醇的变化以及发酵结束后的菌体生物量。结果表明,最佳的... 利用少根根霉(Rhizopus arrhizus,RH-07-13)直接发酵生木薯粉生产富马酸。探讨了摇瓶发酵中,不同的接种量和装液量对生产富马酸的影响,检测了发酵培养过程中的富马酸、葡萄糖、乙醇的变化以及发酵结束后的菌体生物量。结果表明,最佳的接种量为20%(体积分数),最佳的装液量为25 mL/250 mL。在此条件下,发酵168 h,富马酸产量达49.88 g/L,生物量达43.8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根根霉 富马酸 生木薯粉 同步糖化 接种量 装液量
下载PDF
喷施堆肥复合微生物菌剂条件下草坪植物萌发及生长特性 被引量:5
20
作者 郑亚南 王晶晶 +3 位作者 潘汝南 王思予 多立安 赵树兰 《种子》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2-25,30,共5页
从生活垃圾堆肥中分离出枯草芽孢杆菌、放线菌和酵母菌,配制成不同稀释倍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采用叶面喷施的方式接种到草坪建植体系中,研究微生物菌剂存在条件下草坪植物的萌发及生长特性。结果表明,稀释200倍的复合菌剂显著促进了高... 从生活垃圾堆肥中分离出枯草芽孢杆菌、放线菌和酵母菌,配制成不同稀释倍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采用叶面喷施的方式接种到草坪建植体系中,研究微生物菌剂存在条件下草坪植物的萌发及生长特性。结果表明,稀释200倍的复合菌剂显著促进了高羊茅种子的萌发、幼苗及根系生长,提高了叶绿素含量,萌发率、地上干重、地下干重、叶绿素含量分别高出对照21%、28.5%、16.8%和33.9%。而对于黑麦草,稀释100倍的复合菌剂对各指标的促进作用最大,与对照间存在显著差异;萌发率、地上干重、地下干重、叶绿素含量分别高出对照20%、27.6%、37.2%和27.7%。经叶面喷施适当浓度的复合堆肥微生物菌剂,能够显著促进草坪植物的萌发及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堆肥 复合微生物菌剂 叶面喷洒 草坪植物 萌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