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浆水解液对猴头菇菌丝生长及子实体相关性状的影响
1
作者 王艳菊 刘晓兰 +1 位作者 李冠龙 郑喜群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22期54-61,共8页
为缩短猴头菇培菌周期、改善子实体营养组成、提高产量及拓宽玉米浆利用途径,研究玉米浆水解液对猴头菇产量及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猴头菇固体培养基中玉米浆水解液添加量为4%时,菌丝生长速率较对照组提高2.3%。猴头菇液体培养基... 为缩短猴头菇培菌周期、改善子实体营养组成、提高产量及拓宽玉米浆利用途径,研究玉米浆水解液对猴头菇产量及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猴头菇固体培养基中玉米浆水解液添加量为4%时,菌丝生长速率较对照组提高2.3%。猴头菇液体培养基中玉米浆水解液添加量9%时,菌丝生物量是对照组的2.50倍。当碳氮比恒定时,栽培料中添加2.5%玉米浆水解液组,猴头菇菌丝生长速率较对照组提高38.1%;子实体产量增加15.5%;粗蛋白含量提高7.7%;粗脂肪含量降低0.6%。综上,玉米浆水解液能显著促进猴头菇菌丝生长,提高菌丝生物量及子实体产量,改善子实体营养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头菇 玉米浆水解液 生长速率 产量 营养成分
下载PDF
糯小麦的酿酒特性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赵国君 徐智斌 +5 位作者 冯波 王迅 兰秋霞 项超 黄田钫 王涛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27-1135,共9页
【目的】研究糯小麦在传统白酒酿造工艺中的表现和对白酒品质的影响,探索糯小麦应用于白酒酿造的方法和途径。【方法】分别以糯小麦、普通小麦、粳高粱为原料进行酿酒研究,分析糯小麦在传统工艺下的化学物质含量、发酵环境的动态变化,... 【目的】研究糯小麦在传统白酒酿造工艺中的表现和对白酒品质的影响,探索糯小麦应用于白酒酿造的方法和途径。【方法】分别以糯小麦、普通小麦、粳高粱为原料进行酿酒研究,分析糯小麦在传统工艺下的化学物质含量、发酵环境的动态变化,并比较糯小麦与普通小麦、粳高粱的白酒出酒率、酒质的变化。【结果】糯小麦与粳高粱、普通小麦相比,泡粮吸水速度快、糖化温度高。在实验室条件下,糯小麦比普通小麦、粳高粱出酒率高,其白酒总酸与总酯含量较高、杂醇油含量适中。在酒厂生产条件下,糯小麦白酒有相对较高的出酒率和杂醇类物质含量、适中的酸类和酯类物质含量、较低的醛类物质含量,经品酒专家评定糯小麦白酒在气味和口感方面优于其它试验组白酒。【结论】糯小麦具有优良的酿酒特性,能够提高出酒率和改善白酒品质,具有酿酒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小麦 酿酒 出酒率 酒质
下载PDF
不同小麦生产偏高温大曲的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朱和琴 周瑞平 +2 位作者 江东材 唐代云 刘超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5-68,共4页
分别以"宜麦"7号小麦和普通小麦为原料制作偏高温大曲,研究两个小麦品种对大曲质量的影响。通过分析两种小麦成分、制曲过程中,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变化趋势以及成品大曲的质量,结果表明,"宜麦"7号小麦生产出的大... 分别以"宜麦"7号小麦和普通小麦为原料制作偏高温大曲,研究两个小麦品种对大曲质量的影响。通过分析两种小麦成分、制曲过程中,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变化趋势以及成品大曲的质量,结果表明,"宜麦"7号小麦生产出的大曲优质率比普通小麦高8.1%。在酿酒生产中",宜麦"7号小麦生产的大曲使得粮食出酒率比普通小麦高6%,原酒优级品率提高7%。在本实验条件下,"宜麦"7号小麦比普通小麦更适宜于生产偏高温大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麦”7号 普通小麦 偏高温大曲 优质率 出酒率
下载PDF
酿酒生产过程气温与工艺参数及两率的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广松 胡海洋 冯浩 《酿酒科技》 2017年第7期77-79,共3页
统计了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近5年的酿酒生产数据,分析气温与酿酒生产优级率和出酒率的规律,并探讨了气温对酒醅出、入池数据的影响。对白酒生产过程起到指导作用,同时为今后白酒酿造的研究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和思考方向。
关键词 气温 酿酒生产 优级率 出酒率 酒醅数据
下载PDF
运用DMAIC方法提升出酒率和优级率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谢玉球 林洋 +1 位作者 周二干 吉启毅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9-92,共4页
运用DMAIC方法对酿酒效率较低班组的出酒率和优级率进行改进,主要对影响白酒产量和质量的工艺参数进行分析与优化,以提高工艺参数控制水平。结果表明,目标车间经过一年多的改进、提高、控制,工艺参数过程控制能力显著提高,工艺参数过程... 运用DMAIC方法对酿酒效率较低班组的出酒率和优级率进行改进,主要对影响白酒产量和质量的工艺参数进行分析与优化,以提高工艺参数控制水平。结果表明,目标车间经过一年多的改进、提高、控制,工艺参数过程控制能力显著提高,工艺参数过程执行能力显著提升,该班组出酒率、优级率实现跨越式提升,每年为公司多创造效益达2000余万元,满足了内外部客户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西格玛管理 DMAIC 工艺参数 出酒率 优级率
下载PDF
外源果胶酶对绿茶液微滤过程的效应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黄静 肖文军 《茶叶通讯》 2006年第3期10-14,共5页
以膜孔径为0.2μm,膜表面积为0.1m2的SiO2的陶瓷膜对浓度为2%的绿茶液加入外源果胶酶,在温度为35℃,压力为0.3mPa的条件下微滤,研究了外源酶对绿茶液微滤工效、料液品质及微滤过程对外源酶酶促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加酶微滤的平均膜通... 以膜孔径为0.2μm,膜表面积为0.1m2的SiO2的陶瓷膜对浓度为2%的绿茶液加入外源果胶酶,在温度为35℃,压力为0.3mPa的条件下微滤,研究了外源酶对绿茶液微滤工效、料液品质及微滤过程对外源酶酶促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加酶微滤的平均膜通量提高30ml/min,终点膜通量提高30ml/min。同时,微滤中的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糖、儿茶素的得率分别提高5.4%、2.2%、1.7%、1.0%、6.2%、10.1%;微滤过程有利于提高外源酶作用效果,微滤后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儿茶素的得率比酶促平衡原料液分别提高9.6%、14.2%、1.1%、6.0%、1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液 外源果胶酶 微滤 工效 得率 酶促反应
下载PDF
小米在芝麻香型白酒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黄兴海 钟后军 +2 位作者 廖青云 蒋强 林晓芳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5-67,共3页
以小米代替部分高粱进行发酵生产,检测发酵糟醅的理化指标。结果表明,添加小米原料后,发酵糟醅的酸度、水分无明显变化,残留淀粉含量增加1%左右,原酒出酒率提高了1%;经GC分析及感官分析,原酒各项理化指标均符合国标及企业内控标准,酒质... 以小米代替部分高粱进行发酵生产,检测发酵糟醅的理化指标。结果表明,添加小米原料后,发酵糟醅的酸度、水分无明显变化,残留淀粉含量增加1%左右,原酒出酒率提高了1%;经GC分析及感官分析,原酒各项理化指标均符合国标及企业内控标准,酒质提高明显,回甜感突出,具有芝麻香型白酒的典型风格,原酒优质率提高了2%;以小米作为芝麻香型白酒的酿造原料有助于提高酒质及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小米 芝麻香型白酒 糟醅 出酒率 优质率 酒质
下载PDF
破堆移位降温技术对酱香型白酒出酒率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卓毓崇 蒋英丽 +3 位作者 王会 赵荣寿 杨维建 甘浪飞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55-57,共3页
大曲酱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极其特殊,以"四高二长""二九八七"的酿制方法和精湛的勾兑调味技术,造就了酒体特殊的酱香风格。而在堆积糖化过程中,其糟醅最高温度可达50℃,导致大部分微生物死亡。通过采用破堆移位技术... 大曲酱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极其特殊,以"四高二长""二九八七"的酿制方法和精湛的勾兑调味技术,造就了酒体特殊的酱香风格。而在堆积糖化过程中,其糟醅最高温度可达50℃,导致大部分微生物死亡。通过采用破堆移位技术,有效降低了入池温度,且使得糟醅可再次网罗空气中的微生物,提高了酱香型白酒的出酒率,同时优质品率也得到了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香型白酒 高温堆积 破堆移位 出酒率 优质品率 白酒
下载PDF
不同原料生料酿造白酒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徐秋硕 李梦 +4 位作者 李俊薇 刘艳 毕素娴 孙琳 李良 《酿酒》 CAS 2021年第2期89-91,共3页
通过使用玉米、高粱两种原料进行液态法发酵生产白酒,从出酒率、糖化率以及基酒感官评审等方法指导液态法白酒的生产;相同发酵条件下高粱出酒率高于玉米,高粱糖化率为96.96%高于玉米,二次复蒸基酒感官评审以高粱为底物的基酒优于玉米,... 通过使用玉米、高粱两种原料进行液态法发酵生产白酒,从出酒率、糖化率以及基酒感官评审等方法指导液态法白酒的生产;相同发酵条件下高粱出酒率高于玉米,高粱糖化率为96.96%高于玉米,二次复蒸基酒感官评审以高粱为底物的基酒优于玉米,不仅为企业生产提供了方向相较于其他原料成本也是大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法白酒 出酒率 糖化率 感官评审 高粱
下载PDF
浓香型酒醅酒精与总酯含量刍议 被引量:3
10
作者 胡浩 吴苏林 +4 位作者 张春林 林洋 王卫东 吕静 邵高超 《酿酒》 CAS 2016年第4期61-63,共3页
选取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部分酿酒车间为研究对象,对2014-2015年度各排次出池酒醅的酒精度、总酯含量进行检测,并结合各排次的原酒出酒率及优级率进行对比分析,分别探讨了酒精度与生产两率、酒醅总酯与优级酒酒质之间的相关性,对酿酒... 选取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部分酿酒车间为研究对象,对2014-2015年度各排次出池酒醅的酒精度、总酯含量进行检测,并结合各排次的原酒出酒率及优级率进行对比分析,分别探讨了酒精度与生产两率、酒醅总酯与优级酒酒质之间的相关性,对酿酒生产以及接选酒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度 总酯 出酒率 优级率
下载PDF
多粮浓香型白酒高窖帽工艺典型微生物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树平 聂骊锟 +3 位作者 王诚武 夏崇胜 彭远阳 黎斌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6-78,共3页
通过提高窖帽高度、增加投料量及适当延长发酵周期,结合对新窖池发酵过程中糟醅微生物区系变化进行监测,发现相对于普通高度窖帽的窖池,酵母菌的存活时间明显较长,酒精发酵时间得到相应延长,细菌的存活率较高,强化了产酯生香;3口不同封... 通过提高窖帽高度、增加投料量及适当延长发酵周期,结合对新窖池发酵过程中糟醅微生物区系变化进行监测,发现相对于普通高度窖帽的窖池,酵母菌的存活时间明显较长,酒精发酵时间得到相应延长,细菌的存活率较高,强化了产酯生香;3口不同封窖高度的窖池中霉菌数量相差不大,发酵30 d后,已经难以检测到霉菌的存在。比较封窖高度为60 cm、110 cm、160 cm的窖池,其出酒率分别为24.4%、26.3%、26.7%,优质率分别为35.4%、38.1%、39.8%,皆是随封窖高度的提高而升高,尤以优质品率提高明显。结果表明,增加窖帽高度可影响窖内微生物区系而提高出酒率,特别是优质酒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窖帽 出酒率 优质率 发酵周期
下载PDF
多粮浓香型白酒高窖帽生产工艺糟醅理化指标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树平 聂骊锟 +1 位作者 王诚武 曹昌云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9-81,共3页
通过提高窖帽高度,可增加投料量,适当延长发酵周期。结果表明,该工艺可提高新窖的产酒优质比率。
关键词 高窖帽 出酒率 优质率 发酵周期
下载PDF
论浓香型白酒酿造的丰产
13
作者 张志刚 向双全 陈菊 《酿酒科技》 2015年第10期74-77,共4页
通过连续6年对浓香型白酒生产数据统计分析,初步解析了浓香型白酒酿造丰产丰收的规律。入窖糟醅控制要素[1]:酸、水、淀粉以及入窖温度;出窖糟醅的酸、水、淀粉、残糖;基础酒的色谱骨架成分;粮、糠、曲的消耗的统计对比,结合生产工艺的... 通过连续6年对浓香型白酒生产数据统计分析,初步解析了浓香型白酒酿造丰产丰收的规律。入窖糟醅控制要素[1]:酸、水、淀粉以及入窖温度;出窖糟醅的酸、水、淀粉、残糖;基础酒的色谱骨架成分;粮、糠、曲的消耗的统计对比,结合生产工艺的精细化管理,经过反复的科学试验和结果验证,总结出浓香型老窖白酒酿造连续6年出酒率、优质品率逐年稳步提升的丰产丰收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酿造 老窖 生产要素 微生物 出酒率 优质品率
下载PDF
太白大曲性能对出酒率和优质品率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吉焕 胡建祥 蔡关林 《酿酒科技》 2004年第2期41-43,46,共4页
太白大曲以大麦、豌豆为原料,采用中高温发酵而成。按培曲品温控制及大曲特性可分为青茬曲、红心曲和槐瓤曲。不同品种的太白大曲其糖化力、液化力、发酵力和生香能力各不相同。经试验证明,太白大曲科学搭配、合理使用是提高太白酒产质... 太白大曲以大麦、豌豆为原料,采用中高温发酵而成。按培曲品温控制及大曲特性可分为青茬曲、红心曲和槐瓤曲。不同品种的太白大曲其糖化力、液化力、发酵力和生香能力各不相同。经试验证明,太白大曲科学搭配、合理使用是提高太白酒产质量的重要技术措施。按青茬曲30%、红心曲30%和槐瓤曲40%组成混合曲,传统工艺操作,搭配使用,其出酒率和优质品率分别比单一大曲提高0.77%~2.40%和8.92%~13.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大曲 生化性能 混合曲 出酒率 优质品率
下载PDF
MBR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设计参数探讨 被引量:38
15
作者 杜昱 林伯伟 +3 位作者 李洪君 李君 孙月驰 岳峥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43-46,共4页
对于含有较高污染物浓度的垃圾渗滤液,采用MBR工艺处理,运行效果稳定、效率高。工程实践表明,MBR进水COD应满足硝化及反硝化的要求,生物池水温取值宜不低于25℃,生物池混合液污泥浓度宜取12~20 g/L,污泥龄宜取15~25 d,剩余污泥产率宜... 对于含有较高污染物浓度的垃圾渗滤液,采用MBR工艺处理,运行效果稳定、效率高。工程实践表明,MBR进水COD应满足硝化及反硝化的要求,生物池水温取值宜不低于25℃,生物池混合液污泥浓度宜取12~20 g/L,污泥龄宜取15~25 d,剩余污泥产率宜取0.15~0.30kgVSS/kgC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MBR工艺 混合液污泥浓度 污泥龄 剩余污泥产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