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Antineoplastic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and Mechanisms of Litchi Seeds 被引量:2
1
作者 Juyan Zhang Cui Zhang 《Chinese Medicine》 2015年第1期20-26,共7页
Researchers have proven the Litchi seeds of possessing salutary pharmacodynamic effects, such as dispelling cold, relieving pain, promoting the circulation of qi, and removing stasis. This has resulted in its categori... Researchers have proven the Litchi seeds of possessing salutary pharmacodynamic effects, such as dispelling cold, relieving pain, promoting the circulation of qi, and removing stasis. This has resulted in its categorization as an affinal drug and diet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mportant research progress has been obtained on the chemical components, traditional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antivirus and antitumor effects, their molecular mechanisms and immune effects of litchi seeds in recent years. In this review, we have focused on the antitumorrelated effects and mechanisms for the purpose of better utilization and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litchi see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chi seedS PHARMACOLOGICAL ACTIONS Molecular MECHANISMS Immune Regulation
下载PDF
Anti-cancer potential of litchi seed extract 被引量:1
2
作者 Chih-Cheng Lin Yuan-Chiang Chung Chih-Ping Hsu 《World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 2013年第4期56-61,共6页
Polyphenol-rich fruit are believed to be healthy food for human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TCMs) from fruit are rich sources of polyphenols and exhibit antioxidant and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ies, and have been ... Polyphenol-rich fruit are believed to be healthy food for human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TCMs) from fruit are rich sources of polyphenols and exhibit antioxidant and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ies, and have been shown experimentally to overcome some chronic diseases, including cancer. The litchi seed is one of the TCMs traditionally used for relieving pain and sweating, and has been revealed in our recent report and other studies to possess rich amounts of polyphenolic species, including flavonoids and proanthocyanidines, and exhibits strong anti-oxidant activity, and could be applied for the treatment of diabetes and cancer. Herein, we review the recent findings regarding the benefits of this TCM in the treatment of human cancer and the possible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the litchi se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chi seed Cancer Cell cycle Apoptosi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下载PDF
Effects of saponin from the seed of Litchi chinensis Sonn on TGF-β1, FN and SOCS-1 in renal tubular epithelial cells under high glucose 被引量:1
3
作者 Hai-Yang Nie Rui Chen +1 位作者 Hong-Na Zhang Zhi Pan 《Traditional Medicine Research》 2017年第3期144-148,共5页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aponin from the seed of Litchi chinensis Sonn(SLS)on the growth and apoptosis of human kidney epithelial cells(HKC)cultured in high glucose.Methods:HKC were cultured in DMEM/F12...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aponin from the seed of Litchi chinensis Sonn(SLS)on the growth and apoptosis of human kidney epithelial cells(HKC)cultured in high glucose.Methods:HKC were cultured in DMEM/F12 medium supplemented with 30 mmol/L glucose and treated with or without SLS.In the normal group,isometric DMEM/F12 medium with 5.5mmol/L glucose was added.The secretion of TGF-β1 and fibronectin(FN)were detected by ELISA.Cell apoptosis was detected by the method of Annexin V-FITC/PI double staining.Western blot was used to detect the level of 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1(SOCS-1).Results:The result of ELISA showed that the secretion of TGF-β1 and FN was decreased in SLS groups compared with those in 30 mmol/L glucose treated group(P<0.05).There were more cells apoptosis in 30 mmol/L glucose treated group than that in the normal group(P<0.01).Compared with the 30 mmol/L glucose treated group,the apoptosis of HKC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SLS groups(P<0.01).Western blot showed that the level of SOCS-1 in high glucose+SLS group was decreased(P<0.01),compared with the high glucose group.Conclusion:SLS can reduce the secretion of TGF-β1 and FN in HKC by reducing the deposition of extracellular matrix.SLS also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apoptosis of HKC by inhibiting the level of SOCS-1.These results suggest the roles of SLS in preventing the progress of glomerular scler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PONIN seed of litchi chinensis Sonn Glucose Kidney epithelial cells TGF-Β1 FIBRONECTIN Apoptosis
下载PDF
荔枝核总黄酮通过抑制TLR4-TAK1抗大鼠肝纤维化的机制分析
4
作者 覃田田 黄盼玲 +2 位作者 胡兴兰 罗伟生 李宇清 《药学研究》 CAS 2024年第5期417-421,共5页
目的探讨荔枝核总黄酮对四氯化碳(CCl 4)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方法利用40%CCl 4-花生油溶液背部皮下注射构建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模型组、扶正化瘀组、荔枝核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另设空白组... 目的探讨荔枝核总黄酮对四氯化碳(CCl 4)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方法利用40%CCl 4-花生油溶液背部皮下注射构建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模型组、扶正化瘀组、荔枝核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另设空白组。连续灌胃给药8周后,取肝左大叶进行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变化;RT-q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肝脏ColⅠ、ColⅢ、α-SMA mRNA的表达水平;并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肝脏Toll样受体-4(TLR4)、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1(TAK1)、磷酸化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1(P-TAK1)、氨基末端蛋白激酶(JNK)、磷酸化氨基末端蛋白激酶(P-JNK)的表达情况。结果肝组织HE染色显示,与肝纤维化模型大鼠比较,荔枝核总黄酮各剂量均能不同程度的改善大鼠肝脏炎症浸润情况。肝纤维化相关因子检测显示,荔枝核总黄酮各剂量肝脏ColⅠ、ColⅢ与α-SMA mRNA表达下降(P<0.05或P<0.01)。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荔枝核总黄酮低、中剂量组肝脏TLR4、P-TAK1蛋白表达下降(P<0.05),低剂量组的肝脏P-JNK蛋白也降低(P<0.05)。结论荔枝核总黄酮能减轻CCl 4诱发的大鼠肝纤维化,此作用可能与抑制肝脏TLR4-TAK1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核总黄酮 肝纤维化 TOLL样受体-4 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1
下载PDF
荔枝种子发育过程中有机营养变化与萌发的关系
5
作者 刘耀婷 李芳 +5 位作者 高兆银 王果 李焕苓 王树军 王祥和 王家保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2-110,117,共10页
对比分析“妃子笑”和“紫娘喜”2个荔枝品种种子发育过程中的种子萌发规律,研究其淀粉、可溶性糖、有机酸和氨基酸组分及含量变化,探讨种子萌发与这些有机营养成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果实发育成熟,“妃子笑”荔枝种子萌发率... 对比分析“妃子笑”和“紫娘喜”2个荔枝品种种子发育过程中的种子萌发规律,研究其淀粉、可溶性糖、有机酸和氨基酸组分及含量变化,探讨种子萌发与这些有机营养成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果实发育成熟,“妃子笑”荔枝种子萌发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紫娘喜”荔枝种子萌发率持续上升;盛花后45 d开始,“紫娘喜”荔枝种子萌发率持续高于“妃子笑”。果实发育过程中,“妃子笑”和“紫娘喜”荔枝种子中总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呈“N”和“W”形变化,两者的淀粉含量均逐渐升高;果实完全成熟时,“紫娘喜”荔枝种子中淀粉含量显著高于“妃子笑”;两者种子中总有机酸含量均持续下降,但组分不同,“妃子笑”荔枝种子中含有8种有机酸,“紫娘喜”荔枝种子多了乳酸和琥珀酸。两个品种种子均含21种氨基酸,“妃子笑”荔枝种子总氨基酸含量呈先降低后上升至稳定水平的趋势;而“紫娘喜”种子中总氨基酸含量呈先短时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变化。相关性分析表明,两个荔枝品种的种子萌发率与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总有机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说明淀粉和有机酸可能是影响种子发育与萌发的主要有机营养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种子 可溶性糖 有机酸 氨基酸 萌发率
下载PDF
荔枝核总皂苷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黄映捷 卢玉翠 +1 位作者 盘家萍 赵立春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35-241,共7页
目的了解并总结荔枝核总皂苷的药理活性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荔枝核总皂苷的药理作用进行归纳总结。结果荔枝核总皂苷具有抗炎、降血糖、抗氧化、抗阿尔茨海默病等多种生物活性及药理作用。结论荔枝核总皂苷的药理... 目的了解并总结荔枝核总皂苷的药理活性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荔枝核总皂苷的药理作用进行归纳总结。结果荔枝核总皂苷具有抗炎、降血糖、抗氧化、抗阿尔茨海默病等多种生物活性及药理作用。结论荔枝核总皂苷的药理作用体现在多个方面,但针对这些作用机制的研究还较少,后期应加强其在临床应用方面的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核 总皂苷 药理活性 机制研究
下载PDF
基于MAPK信号通路探讨荔枝核总黄酮对HSC-T6细胞的作用
7
作者 司马玲 梁瀞云 +1 位作者 龚俊文 罗伟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99-305,共7页
目的观察荔枝核总黄酮对HSC-T6细胞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荔枝核总黄酮是否可通过调控MAPK信号通路影响肝纤维化的进程。方法设置荔枝核总黄酮20μg/mL、40μg/mL、80μg/mL、160μg/mL、320μg/m... 目的观察荔枝核总黄酮对HSC-T6细胞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荔枝核总黄酮是否可通过调控MAPK信号通路影响肝纤维化的进程。方法设置荔枝核总黄酮20μg/mL、40μg/mL、80μg/mL、160μg/mL、320μg/mL组和细胞对照组、空白组,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吸光度,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选择最佳的荔枝核总黄酮浓度进行后续实验。后续实验设置荔枝核总黄酮组、秋水仙碱组、细胞对照组及空白组,加入相应培养基培养24 h、48 h、72 h后,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吸光度,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各组细胞培养72 h后,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ELISA法检测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Ⅰ型胶原(Col-Ⅰ)、Ⅲ型胶原(Col-Ⅲ)水平,RT-PCR法检测细胞中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p38 mRNA表达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中JNK、ERK、p38蛋白及其相应磷酸化蛋白(p-JNK、p-ERK、p-p38)表达情况。结果荔枝核总黄酮的最佳实验浓度为160μg/mL,最佳干预时间为72 h;与细胞对照组比较,荔枝核总黄酮组和秋水仙碱组培养24 h、48 h、72 h后的吸光度均明显降低(P均<0.05)。培养72 h后,荔枝核总黄酮组细胞之间间隙变大,细胞膜四周纤毛脱落,细胞浆内线粒体嵴断裂或消失,部分线粒体呈空泡状,粗面内质网扁池扩张,附着的核糖体脱粒,细胞核内染色质浓缩凝结,部分染色质边聚,核膜皱缩,可见凋亡小体形成;荔枝核总黄酮组、秋水仙碱组MMP-2、Col-Ⅰ、Col-Ⅲ水平均明显低于细胞对照组(P均<0.05),秋水仙碱组MMP-2水平明显低于荔枝核总黄酮组(P<0.05);荔枝核总黄酮组JNK、ERK、P38 mRNA相对表达量和p-JNK、p-ERK、p-P38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细胞对照组(P均<0.05),与秋水仙碱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荔枝核总黄酮具有抗肝纤维化的生物学效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MAPK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核总黄酮 肝纤维化 MAPK信号通路 肝星状细胞
下载PDF
荔枝核总黄酮对肝纤维化大鼠lncRNAs、mRNAs表达的影响和生物学功能分析
8
作者 马晓聪 谢家诚 +2 位作者 黎敏航 崔引航 罗伟生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1112-1119,共8页
目的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探讨荔枝核总黄酮(TFL)对肝纤维化大鼠差异lncRNAs、mRNAs表达的影响及其生物学功能分析。方法2021年4—7月于广西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进行实验,建立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n=6)、模... 目的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探讨荔枝核总黄酮(TFL)对肝纤维化大鼠差异lncRNAs、mRNAs表达的影响及其生物学功能分析。方法2021年4—7月于广西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进行实验,建立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n=6)、模型组(Model,n=7)和荔枝核总黄酮组(TFL,n=7),TFL组大鼠给予TFL 50 mg·kg-1·d-1干预6周。采用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纤维化改变,ELISA法测定血清透明质酸酶(HA)、Ⅳ型胶原(Ⅳ-C)、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RNA-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筛选Model和TFL组差异表达lncRNAs和mRNAs,cis方式预测差异表达lncRNAs靶基因,GO和KEGG对各差异表达lncRNAs靶基因和mRNAs进行生物学功能富集分析。结果纤维化评分比较,Model组>TFL组>Control组(F=14.420,P<0.001),大鼠血清HA、LN、Ⅳ-C和PCⅢ水平比较,Model组>TFL组>Control组(F=47.055、74.655、177.328、54.445,P均<0.001)。共筛选出Model组与TFL组差异表达lncRNAs 73个(上调43个,下调30个),Model组与TFL组差异表达mRNAs 261个(上调150个,下调111个),采用cis方式共预测到Model与TFL组24个靶基因;差异表达lncRNAs靶基因和mRNAs的生物学富集功能分析显示TFL通过参与昼夜节律、谷胱甘肽代谢泛醌、戊糖磷酸途径等信号通路发挥抗肝纤维化的作用。结论TFL能够明显改善大鼠纤维化组织病理学形态,降低血清HA、Ⅳ-C、LN、PC-Ⅲ含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特定差异lncRNAs和mRNAs表达,参与昼夜节律、谷胱甘肽代谢泛醌、戊糖磷酸途径等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荔枝核总黄酮 长链非编码RNA 基因表达 生物信息学 大鼠
下载PDF
纯棉针织物荔枝核天然染料小浴比染色工艺及其性能 被引量:3
9
作者 许亮 沈林祺 +2 位作者 余志成 王磊 谢光远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32-239,共8页
为了有效利用荔枝核废弃资源,对其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并应用于纯棉针织物染色。首先选用季铵盐阳离子改性剂D对纯棉针织物进行阳离子改性,优化了改性工艺,并对改性前后纯棉针织物的Zeta电位和红外光谱进行了测试;然后优化了该纯棉针织物... 为了有效利用荔枝核废弃资源,对其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并应用于纯棉针织物染色。首先选用季铵盐阳离子改性剂D对纯棉针织物进行阳离子改性,优化了改性工艺,并对改性前后纯棉针织物的Zeta电位和红外光谱进行了测试;然后优化了该纯棉针织物用荔枝核天然染料小浴比染色工艺,最后通过后媒染和抗氧化剂处理,提高了荔枝核天然染料的各项色牢度。结果表明:荔枝核天然染料染色纯棉针织物具有较高的染色K/S值,耐皂洗色牢度和耐摩擦色牢度都在3级以上,耐日晒色牢度可达到4级。最佳改性工艺:改性剂D 30 g/L,氢氧化钠10 g/L,80℃,30 min;染色工艺:染色pH值为7,元明粉用量0 g/L,90℃,6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核 天然染料 阳离子改性 染色 棉织物
下载PDF
云南永德‘桂味’与区试品种荔枝果实品质表现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健 芮丹萍 +8 位作者 高贤玉 张惠云 宋云连 潘继红 余卫霖 王跃全 刘思源 郑平清 罗心平 《中国农学通报》 2023年第4期44-51,共8页
了解永德县荔枝主栽品种‘桂味’与区试品种果实品质表现,为‘桂味’品质提升和品种改良提供建议。采集30个果园的‘桂味’和7个区试品种荔枝果实,测定分析果实品质,并结合品质加权分、经济效益指数对测试品种进行评分排序。调查花期授... 了解永德县荔枝主栽品种‘桂味’与区试品种果实品质表现,为‘桂味’品质提升和品种改良提供建议。采集30个果园的‘桂味’和7个区试品种荔枝果实,测定分析果实品质,并结合品质加权分、经济效益指数对测试品种进行评分排序。调查花期授粉源和气温以分析‘桂味’焦核率低的原因。结果表明,永德县‘桂味’荔枝平均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食率分别为22.53 g、19.27%和76.61%,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优于广东大部分产区;焦核率仅为44.00%,低于广东大部分产区。经济效益指数评价结果显示,7个优新品种荔枝均优于‘桂味’,依据区试品种荔枝果实品质表现,除‘岭丰糯’外其他品种初步判定引种成功‘。桂味’与大核品种‘怀枝’等混种且花期相遇,推测花粉源和授粉期间长时间低温可能是当地‘桂味’大核化的原因之一,提高‘桂味’焦核率是提质增效的技术关键‘。无核荔’‘、贵妃红’‘、冰荔’‘、仙进奉’引种区试表现较为优异,适合作为永德县荔枝的改良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味’荔枝 果实品质 引种区试 种子败育 永德
下载PDF
荔枝核提取物体外抗病毒活性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王辉 陶小红 +3 位作者 王洋 黄雪松 郭国庆 沈伟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37-441,共5页
目的:研究荔枝核提取物(LSE)的体外抗病毒活性,并初步研究其抗病毒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细胞病变效应(CPE)减少法和MTT法检测LSE对柯萨奇B3病毒(CoxB3)、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以及单纯疱疹病毒1型和2型(HSV-1和HSV-2)的体外抗病毒活性,... 目的:研究荔枝核提取物(LSE)的体外抗病毒活性,并初步研究其抗病毒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细胞病变效应(CPE)减少法和MTT法检测LSE对柯萨奇B3病毒(CoxB3)、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以及单纯疱疹病毒1型和2型(HSV-1和HSV-2)的体外抗病毒活性,并通过观察直接杀病毒作用、对宿主细胞的保护作用、抑制病毒吸附作用以及在病毒感染后不同时间加入实验,对LSE抑制HSV-1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结果:LSE有一定的细胞毒性,它不能抑制CoxB3在宿主细胞内的增殖,但对RSV、HSV-1和HSV-2表现出明显的浓度依赖性抗病毒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32.3,27.9和20.4μg/mL。该提取物预培养Vero细胞后不能保护细胞免受HSV-1感染,但它对HSV-1有直接的灭活作用。LSE可影响HSV-1对Vero细胞的吸附,当浓度为31.3μg/mL时对病毒吸附的抑制率为51。LSE对HSV-1在细胞内的增殖表现出很强的抑制活性。结论:LSE具有较强的体外抗RSV和HSV活性,它对HSV的抑制作用可能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核提取物 呼吸道合胞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 抗病毒活性 阿昔洛韦
下载PDF
五个产地荔枝核中药饮片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黄晓兵 李积华 +3 位作者 彭芍丹 龚霄 袁源 林丽静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91-94,共4页
为了比较五个产地荔枝核中药饮片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分别采用DPPH法、ABTS法和总抗氧化能力测试法(T-AOC)对5个产地荔枝核的90%乙醇提取物进行抗氧化活性测定,同时对其中的活性成分包括多酚、黄酮和皂苷及其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进... 为了比较五个产地荔枝核中药饮片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分别采用DPPH法、ABTS法和总抗氧化能力测试法(T-AOC)对5个产地荔枝核的90%乙醇提取物进行抗氧化活性测定,同时对其中的活性成分包括多酚、黄酮和皂苷及其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广东惠东荔枝核中多酚和黄酮含量最高,其次为阳西荔枝核,广西灵山荔枝核多酚和黄酮含量均最低;阳西荔枝核中皂苷含量最高,其他产地皂苷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广东惠东、从化、东莞和广西灵山。各产地荔枝核提取液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差异均不显著,而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差异显著,其中广东阳西荔枝核的清除能力最强,总抗氧化能力测定结果表明广东从化荔枝核抗氧化能力最强,广西灵山荔枝核最弱。活性物质与抗氧化活性相关性分析表明多酚、黄酮和皂苷均与抗氧化活性呈现一定的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核 中药饮片 抗氧化 相关性
下载PDF
荔枝核增强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胰岛素敏感性作用 被引量:58
13
作者 郭洁文 潘竞锵 +3 位作者 邱光清 李爱华 肖柳英 韩超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526-529,共4页
目的 :观察荔枝核水提取物 (以下简称荔枝核 )对 2型糖尿病 (T2DM )大鼠胰岛素抵抗 (IR)的影响 ,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给大鼠腹腔一次性注射小剂量链脲霉素 (30mg·kg-1) ,并加饲高热量饮食 (富含脂肪和蔗糖 ) ,制备T2D... 目的 :观察荔枝核水提取物 (以下简称荔枝核 )对 2型糖尿病 (T2DM )大鼠胰岛素抵抗 (IR)的影响 ,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给大鼠腹腔一次性注射小剂量链脲霉素 (30mg·kg-1) ,并加饲高热量饮食 (富含脂肪和蔗糖 ) ,制备T2DM伴IR大鼠模型 ,观察荔枝核对病鼠血糖、血脂、胰岛素和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的影响。结果 :荔枝核能显著降低T2DM伴IR模型大鼠空腹血糖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后 2h血糖 (P <0 0 5 ) ,同时改善了病鼠的糖耐量减退。荔枝核 3个剂量组还能明显降低病鼠的血清总胆固醇 (TC)和三酰甘油 (TG) (P <0 0 1) ,提高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 (HDL C)含量和HDL C/TC比值 (P <0 0 1)。降低病鼠高胰岛素血症 ,提高了胰岛素敏感性指数 (P <0 0 1)。实验中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荔枝核对T2DM伴IR大鼠有降血糖及调血脂的作用 ,并改善其I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核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动物模型 胰岛素增敏剂
下载PDF
荔枝精油对西式火腿肠的保鲜效果 被引量:14
14
作者 宁正祥 高建华 +3 位作者 秦燕 林炜 张志旭 吴岗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4-36,共3页
荔枝精油中富含的环丙烷基脂肪酸能有效地防止微生物引起的肉类制品的变质。可使微生物的生长适应期延长4倍,对数生长期和稳定生长期缩短1/3。可有效降低微生物的生长势和减少微生物的生长量。
关键词 荔枝精油 西式火腿肠 保鲜效果
下载PDF
微波辅助提取荔枝核黄酮类化合物及其抗氧化性研究(英文) 被引量:15
15
作者 汤建萍 周春山 +1 位作者 涂秋云 丁立稳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7年第4期671-674,共4页
研究微波辅助法提取荔枝核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考察了提取溶剂、微波功率、溶剂用量、辐射时间、提取次数等因素对提取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的提取参数为:60%乙醇作为提取溶剂,微波功率700 W,料液比1∶25,辐射时间150 s,提取一... 研究微波辅助法提取荔枝核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考察了提取溶剂、微波功率、溶剂用量、辐射时间、提取次数等因素对提取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的提取参数为:60%乙醇作为提取溶剂,微波功率700 W,料液比1∶25,辐射时间150 s,提取一次。在此优化条件下用微波辅助,黄酮类化合物的得率为6.86%,提取物中黄酮含量达到36.7%。抗氧化性研究表明荔枝核黄酮类化合物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能有效清除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辅助提取 黄酮 荔枝核 抗氧化
下载PDF
荔枝的营养保健功能、加工研究现状及开发利用前景 被引量:16
16
作者 蔡长河 曾庆孝 段冬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30-533,共4页
本文探讨了荔枝的营养保健功能,综述了荔枝核在化学成分研究及治疗高血脂、糖尿病、乙型肝炎研究方面的进展;分析了荔枝加工研究现状以及荔枝开发利用前景。
关键词 荔枝 营养功能 加工 荔枝核
下载PDF
荔枝核水提物抗氧化和抑菌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江敏 胡小军 +3 位作者 梁娥 蔡春妮 符春花 陈焕珠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3-147,共5页
以荔枝核为原料,经过粉碎,采用传统中药水煎法制备得到荔枝核水提物。通过测定还原能力、总抗氧化能力以及水提物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苦肼自由基(DPPH.)、羟自由基(.OH)、超养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能力来评价水提物的抗氧化活性... 以荔枝核为原料,经过粉碎,采用传统中药水煎法制备得到荔枝核水提物。通过测定还原能力、总抗氧化能力以及水提物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苦肼自由基(DPPH.)、羟自由基(.OH)、超养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能力来评价水提物的抗氧化活性。同时,通过侧定抑菌圈直径大小和最小抑菌浓度研究的荔枝核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荔枝核水提物有较好的抗氧化性,对DPPH.、.OH、O2-.的IC50分别是0.1819mg/mL、16.3652mg/mL、31.6767mg/mL。同时荔枝核水提物表现出一定的还原能力和抗氧化能力。通过抑菌实验,得出荔枝核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效果。当水提物的浓度为3.125%,抑菌圈直径为8.8±0.58mm。荔枝核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6.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核 水提物 抗氧化 抑菌
下载PDF
荔枝大核品种诱导焦核结果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向旭 欧良喜 +2 位作者 邱燕萍 陈洁珍 李志强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1-114,共4页
连续3年对青鲜素诱导荔枝大核品种焦核结果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青鲜素是十分有效的焦核化诱导剂,但单一的青鲜素处理常导致严重的幼果脱落或成熟果实偏小不具商品价值等不良影响及负作用,若与BNOA、KT-30或4-CPA配合使用,在掌握... 连续3年对青鲜素诱导荔枝大核品种焦核结果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青鲜素是十分有效的焦核化诱导剂,但单一的青鲜素处理常导致严重的幼果脱落或成熟果实偏小不具商品价值等不良影响及负作用,若与BNOA、KT-30或4-CPA配合使用,在掌握好使用时间、浓度及次数的前提下,则可基本克服单一青鲜素处理产生的负作用。应用MH0.8g/L+BNOA30mg/L在雌花谢后15、25d连续喷布两次,在雪怀子品种上获得焦核率达87.5%的优质果实,而对坐果率和产量无任何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大核品种 焦核化 诱导剂 青鲜素 果实品质
下载PDF
荔枝核提取物对HepG-2细胞生长抑制及凋亡诱导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辉 沈伟哉 +1 位作者 黄雪松 陶小红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64-368,共5页
目的:探讨荔枝核提取物成分L2.3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MTT法测定样品对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比色法检测样品对HepG-2中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活性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 目的:探讨荔枝核提取物成分L2.3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MTT法测定样品对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比色法检测样品对HepG-2中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活性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并分析Fas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L2.3对HepG-2细胞表现出时间及剂量依赖性增殖抑制活性(P<0.05),其半数抑制质量浓度为43.0μg/mL;处理组细胞中出现致密浓染亮蓝色凋亡小体。较高质量浓度的L2.3处理细胞后,caspase-3、8、9的活性均呈时间依赖性增高(P<0.01),且Fas蛋白的表达也明显上调(P<0.05)。结论:荔枝核提取物L2.3对HepG-2细胞有体外增殖抑制活性,并介导caspase-3、caspase-8、caspase-9活性改变及Fas蛋白表达的上调,以此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核提取物 HEPG-2 细胞凋亡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 FAS蛋白
下载PDF
荔枝核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54
20
作者 屠鹏飞 罗青 郑俊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00-303,共4页
目的 研究荔枝核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 70 %乙醇提取荔枝核 ,经不同极性的溶剂萃取后 ,再用硅胶柱色谱和制备薄层色谱进行分离纯化 ,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 ;采用 GC-MS分析油脂类成分。结果 从中分离、鉴定了 13... 目的 研究荔枝核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 70 %乙醇提取荔枝核 ,经不同极性的溶剂萃取后 ,再用硅胶柱色谱和制备薄层色谱进行分离纯化 ,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 ;采用 GC-MS分析油脂类成分。结果 从中分离、鉴定了 13个化合物 ,分别为硬脂酸 ( )、β-谷甾醇 ( )、豆甾醇 ( )、(2 4R) -5 α-豆甾烷 -3 ,6-二酮( )、豆甾烷 -2 2 -烯 -3 ,6-二酮 ( )、3 -羰基甘遂烷 -7,2 4-二烯 -2 1-酸 ( )、胡萝卜苷 ( )、豆甾醇 -β-D-葡萄糖苷( )、1H-imidazole-4 -carboxylic acid,2 ,3 -dihydro-2 -oxo,methyl ester( )、乔松素 -7-新橙皮糖苷 ( )、D-1-O-甲基 -肌 -肌醇 ( )、半乳糖醇 ( )、肌 -肌醇 ( ) ;从油脂类成分中鉴定了 12个化合物。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成分 研究 荔枝 荔枝核 3-羰基甘遂烷07 24-二烯-21-酸 中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