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6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 Ethical Literary Criticism and Game Theory--An Interview with Professor Nie Zhenzhao
1
作者 HUANG Kai-hong NIE Zhen-zhao HE Qiong(Translator)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24年第3期207-214,共8页
In 2014,Huang Kaihong,a professor at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Cultures,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interviewed the Doctoral advisor Professor Nie Zhenzhao during the period of his academic vi... In 2014,Huang Kaihong,a professor at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Cultures,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interviewed the Doctoral advisor Professor Nie Zhenzhao during the period of his academic visiting to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As early as in 2005,Huang Kaihong conducted an interview with Professor Nie Zhenzhao on the topic of the general introduction of ethical literary criticism.So around 11 years later,the second interview mainly covers not only the ethical literary criticism theory,but the game theory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as well.Professor Nie thinks whether the game theory can be applied to literature research is still under discussion.The theory of ethical literary criticism is a kind of methodology based on science and it can get the attention of literary critics at home and abroad,which is because it fits the practical needs of literary criticism,draws the literary criticism away from only emphasizing criticism genres and the research of criticism terms,and pays attention to the true nature of the literary text in literature research.After consulting Professor Nie Zhenzhao about some related ques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ame theory.Huang Kaihong gets some significant information concerning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understands the latest core terms and the concrete application method of ethical literary criticism,especial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structing and aesthetic functions of lit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hical literary criticism game theory relationship methodology application
下载PDF
Innovative Teaching Research on Literary Theory and Criticism
2
作者 HOU Xia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24年第7期309-313,共5页
As a core compulsory course for English majors majoring in teacher education,Literary Theory and Criticis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nhancing text understanding,cultivating critical thinking,and shaping correct valu... As a core compulsory course for English majors majoring in teacher education,Literary Theory and Criticis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nhancing text understanding,cultivating critical thinking,and shaping correct values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Influenced by traditional teaching ideas,students have many difficulties when learning this course,such as insufficient theoretical understanding,inadequate ability improvement,and not enough investment in course learning.In response to the above issues,this course focuses closely on the fundamental task of“cultivating virtue and nurturing people”,relying on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ntroducing research methods of digital humanities.This course uses“7C”teaching mode under the“three-level integration”,in which“teaching”and“education”are carried out synchronously,and“teacher”and“student”are developed together,in order to greatly enhance students’learning participation and course satisfa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erary theory and criticism double helix 7C teaching mode three-level integration participation rate satisfaction level
下载PDF
The Benign Interaction among Literary Creation, Criticism and Theo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ottom Writing: Taking "Tu Ziqiang's Personal Sorrow" as an Example
3
作者 XU Jiaona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6年第12期1536-1544,共9页
The heated conversations about Fang Fang's "Tu Ziqiang's Personal Sorrow" among the author, readers and critics are a typical example of the bottom literature which emerged in the 1990s. Starting with the controve... The heated conversations about Fang Fang's "Tu Ziqiang's Personal Sorrow" among the author, readers and critics are a typical example of the bottom literature which emerged in the 1990s. Starting with the controversies aroused by the novella,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literary creation, criticism and theory in the bottom writing. The problem of the social bottom is not only an economic or political problem, but also such a complicated cultural problem that has attracted increasing attention in the field of human science. As it were, around the problem of the bottom class, a new public field integrating different kinds of writing forms and various theoretical materials is formed. The Benign interaction among literary creation, criticism and theory will both benefit to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and provide resources for the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ttom writing literary creation literary criticism literary theory INTERACTION
下载PDF
论明清文论中的字诀批评
4
作者 杨志平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119,共7页
字诀批评是明清文论中比较常见却又少有专论的批评现象。字诀批评源起于道佛教义,同时又广泛流布于古代书画批评等诸多领域。明清文论中的字诀批评主要从文学涵养、体性风貌与创作技法等方面凝练并发展了传统文论思想。作为一种独具特... 字诀批评是明清文论中比较常见却又少有专论的批评现象。字诀批评源起于道佛教义,同时又广泛流布于古代书画批评等诸多领域。明清文论中的字诀批评主要从文学涵养、体性风貌与创作技法等方面凝练并发展了传统文论思想。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特殊批评形式,明清文论中的字诀批评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传播价值与认识价值,值得深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文论 字诀批评 渊源 内涵 价值
下载PDF
论“批判诗学”的品质——赵勇《走向批判诗学:理论与实践》试评
5
作者 路遥 李自召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9-12,共4页
《走向批判诗学:理论与实践》勾勒了“批判诗学”的理论路径和具体实践,是针对中国批评现状所提出的创造性的文艺理论话语。当下文学批评的困境之一是学院批评及论文体,深层威胁则在于批判精神流失。应对批评的窘境,批判诗学具有以下品... 《走向批判诗学:理论与实践》勾勒了“批判诗学”的理论路径和具体实践,是针对中国批评现状所提出的创造性的文艺理论话语。当下文学批评的困境之一是学院批评及论文体,深层威胁则在于批判精神流失。应对批评的窘境,批判诗学具有以下品质:它从内在批评和文学介入获取方法论资源和价值观取向,以介入为实践品格;从马克思主义传统和法兰克福学派汲取元气和力量,以批判为核心立场;重视互动和对话,力图在艺术自主与文学介入之间、作家与知识分子角色扮演之间等寻找一条中间道路,以居间为路径和方法;反思、拓展童庆炳的文化诗学话语而有所创造,交融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尝试新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诗学” 文艺理论 文学批评
下载PDF
蒋孔阳先生与文艺美学
6
作者 刘俐俐 《美学与艺术评论》 2024年第1期49-68,242-243,共22页
文艺美学在中国发生是历史必然。告别哲学属性的“美的本质”提问方向,转向艺术本体和审美感受及其关系的问题方向,是40余年文艺学美学领域的潮流。尊重审美感受和艺术本体的学者,都有可能以不同方式为文艺美学建设做出贡献。重读蒋孔... 文艺美学在中国发生是历史必然。告别哲学属性的“美的本质”提问方向,转向艺术本体和审美感受及其关系的问题方向,是40余年文艺学美学领域的潮流。尊重审美感受和艺术本体的学者,都有可能以不同方式为文艺美学建设做出贡献。重读蒋孔阳先生的《美学新论》并选取“多层累的突创”为切入口,细致分析后发现具有文艺美学特质,落脚在文学批评理论,可引发文体、审美主体、文本内容、审美功能等多维批评角度。论文继而从文学批评理论的诸种困惑入手,向“多层累的突创”寻取思考的线索,获得了解决困惑的珍贵美学资源。由此初步假设,蒋孔阳先生《美学新论》具有文艺美学特质。确实,蒋先生的性格、审美鉴赏力以及执着的学术追求,让他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审美经验和深化理论思考,以他美学融合艺术经验之路与文艺美学暗合和默契。首先,在提问方向上暗合和默契。美学性质的美论、美感论、美的规律等大问题,被他分解为小问题群,小问题群紧密贴着艺术本体和审美体验,由此他以“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互结合地阐述,结论均与文艺美学相通相似。其次,他在致思方式上也出现了暗合和默契:问题的层次性和递进性;中西艺术经验及其利弊有条不紊地编织成论证链等。由此,他收获了诸如“美在创造中”“人是‘世界的美’”等一系列中国学者的学术观点,形成了属于中国文艺美学的学术思想和话语。从文学批评理论→文艺美学→美学的逆向逻辑关系来看,从文艺美学属性的《美学新论》中,汲取文学本体和审美体验及其全部美学思想资源,会更为便利和接地气。这是蒋孔阳先生对当代文艺学美学的独特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孔阳 文艺学 美学“多层累的突创” 文学批评理论
下载PDF
西方文学批评史治学之思——杨冬教授访谈录
7
作者 郭伟 杨冬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CSSCI 2024年第4期12-24,共13页
杨冬教授潜心于西方文学批评史研究,耗费三十余年心血著成西方文学批评通史《文学理论:从柏拉图到德里达》。该书出版后深受欢迎,六年间两次再版,堪称中国西学研究的典范。杨冬教授与郭伟教授进行的这次学术访谈,以《文学理论:从柏拉图... 杨冬教授潜心于西方文学批评史研究,耗费三十余年心血著成西方文学批评通史《文学理论:从柏拉图到德里达》。该书出版后深受欢迎,六年间两次再版,堪称中国西学研究的典范。杨冬教授与郭伟教授进行的这次学术访谈,以《文学理论:从柏拉图到德里达》切入,论及西方文学批评史的研究与撰写、学术研究的方法与规范、文学研究中如何对待文学理论等诸多话题。杨冬教授求真的学术理念、求新的学术方法和求实的治学作风,有助于启迪后学、消减学术浮躁之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史 文论 治学 文学研究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文学理论创新与文学批评实践
8
作者 兰轲轲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22-127,共6页
在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理论何来、批评何为的问题需要被重新思考和认识。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生成要植根于文学实践中,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以及文艺现代化发展的实际,借助于更广泛的译介,积极创造本土化、形象化的文论术语,构建中国特色... 在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理论何来、批评何为的问题需要被重新思考和认识。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生成要植根于文学实践中,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以及文艺现代化发展的实际,借助于更广泛的译介,积极创造本土化、形象化的文论术语,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文学理论体系。文学批评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挥铺路架桥的重要作用,关注文学本身,阐发文学的语言、形象、情节之美,紧扣时代精神,发挥价值导向作用,构建中国文学批评话语体系,召唤无愧于新时代的伟大艺术精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文学理论创新 文学批评实践
下载PDF
文化转型与中国古代文论的嬗变
9
作者 杨玉华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5期90-98,共9页
本文用“文化转型”理论研究考察文化与文论的双边互动关系,提出了文化传承与文论嬗变的延续、断裂与增生现象,对诸如“累积进化文学史观”“中国文学批评史分期”等理论观点进行了质疑与辨析,多为“自家凿破此片田地”(严羽语)之新意独... 本文用“文化转型”理论研究考察文化与文论的双边互动关系,提出了文化传承与文论嬗变的延续、断裂与增生现象,对诸如“累积进化文学史观”“中国文学批评史分期”等理论观点进行了质疑与辨析,多为“自家凿破此片田地”(严羽语)之新意独见,可为当下建立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及重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中国文论话语提供参考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转型 文学理论 文学史观 互动
下载PDF
马舍雷唯物主义批评的理论阐释及其意义
10
作者 刘进 胡江涵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107,212,共11页
文学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批评的重要问题之一。作为法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批评家,马舍雷在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上,对人道主义批评范式与结构主义批评范式进行了批判,并在“结构”概念中通过斯宾诺莎的“迂回”,提出了“缺场的外在性”这一... 文学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批评的重要问题之一。作为法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批评家,马舍雷在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上,对人道主义批评范式与结构主义批评范式进行了批判,并在“结构”概念中通过斯宾诺莎的“迂回”,提出了“缺场的外在性”这一唯物主义结构观,申明结构概念与唯物主义传统的理论联系。马舍雷的唯物主义批评重构了文学批评及其对象之间的关系,以批评的科学化为旨归,在客观性和有效性两方面同时进行阐述。唯物主义批评的科学分析通过承认文学作为一种不断参与再生产实践的特殊劳动产物,在实践过程中重新确认文学批评的对象,并以回到问题的方法解释具体的文本内容。马舍雷的唯物主义批评强调了再生产诗学在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中的重要性,既凸显了再生产诗学对“纯生产”理论的拓展,又提供了一种从文学生产到现实历史的认识路径。重新审视马舍雷唯物主义批评将深化关于马舍雷文论思想的既有认识,并进一步将马舍雷纳入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谱系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埃尔·马舍雷 文学问题 唯物主义批评 艺术生产论
下载PDF
中西视域下的文艺理论交流互鉴
11
作者 曹顺庆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4年第7期4-14,I0001,共12页
数十年来,西方文艺理论是中国文艺理论交流互鉴的主要对象。而在西方中心主义文明观的压制下,西方文艺理论的强势冲击和中国传统文艺理论话语体系的失语,构成了推行中西交流互鉴的中国文艺理论学者面临的双重困境。从不对等的交流互鉴... 数十年来,西方文艺理论是中国文艺理论交流互鉴的主要对象。而在西方中心主义文明观的压制下,西方文艺理论的强势冲击和中国传统文艺理论话语体系的失语,构成了推行中西交流互鉴的中国文艺理论学者面临的双重困境。从不对等的交流互鉴环境中突围,推动西方文艺理论的中国化,能有效应对西方文艺理论入超且难以适用的问题,从而拓展文艺研究的维度;而研究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西方化,则能够消减西方中心论的负面影响,减少西方文明及我们自身对中国古代文论话语体系的偏见和误解,增强文化自信,反过来促进我们对中国传统文论话语体系及文明观的重视、思考和构建。重建平等包容、对话互鉴的文明观和中国传统文艺理论话语体系,有利于从多元文明的角度真正展现中国文艺理论的深刻意义,推动中西方文艺理论的双向借鉴,彰显异质文明互鉴互融、协调统和的合异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理论 文明互鉴 西方中心论 文明观 话语体系
下载PDF
成仿吾与现代文学批评
12
作者 李新亮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68-74,共7页
成仿吾是对建构现代文学批评体系有着鲜明自觉意识的批评家。在批评理论上,基于五四新文学从古典文学向现代文学转型的现实,他对文学批评的本质、任务、功能、范围、标准与范式等方面进行了诸多理论探索;在批评实践上,他秉持求疵的文学... 成仿吾是对建构现代文学批评体系有着鲜明自觉意识的批评家。在批评理论上,基于五四新文学从古典文学向现代文学转型的现实,他对文学批评的本质、任务、功能、范围、标准与范式等方面进行了诸多理论探索;在批评实践上,他秉持求疵的文学批评路径,彰显了主体性、否定性与驳论性的批评特征。虽然成仿吾的批评理论与批评实践之间存在着许多矛盾冲突,但是其对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体系的生成、发展与建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仿吾 现代文学批评 批评理论 批评实践
下载PDF
沈从文文学批评与“自我经典化”——兼谈经典观念如何介入作家创作
13
作者 蒋士美 《写作》 2024年第4期61-69,共9页
20世纪30年代,沈从文藉由系列批评文章表达了自身对于文学经典(伟大中国文学作品)的理解与思考,这些批评话语背后潜藏着强烈的“自我经典化”意识,并在其解读具体作家作品的过程中得以充分呈现:一是以“我”之经典观点评“他者”,即以... 20世纪30年代,沈从文藉由系列批评文章表达了自身对于文学经典(伟大中国文学作品)的理解与思考,这些批评话语背后潜藏着强烈的“自我经典化”意识,并在其解读具体作家作品的过程中得以充分呈现:一是以“我”之经典观点评“他者”,即以自己心中的经典标准来评价或界定同时代其他作家的文学作品;二是主动将自己的作品与同时代风格近于自己的作家作品进行对读比较,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对自我的阐释与评价,敞开理解自己作品“经典性”的空间和路径;三是频繁为自己的作品预设理想的读者和评论者,展露出对作品恒久审美价值的深度追求。沈从文的“自我经典化”,有力拓展了现代文学关于文学经典的思考和认识,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其文学经典地位的最终确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文学批评 经典观 理想读者 自我经典化
下载PDF
A Study of Archetypal Criticism 被引量:1
14
作者 梁昕 《科技信息》 2010年第01X期190-191,共2页
Archetypal criticism originates from anthropology, psychology and literary criticism. It is also a new and international attempt for us to discuss about the origin of literature and its development. Archetypal Critici... Archetypal criticism originates from anthropology, psychology and literary criticism. It is also a new and international attempt for us to discuss about the origin of literature and its development. Archetypal Criticism is an important genre of the Literature Criticism. It has great impact not only on the West Literature Criticism but also on the Chinese Literature. As a means for analyzing literary works, archetypal criticism expands the space of literature analysis. It is also propitious for people to reveal the deep thinking and deep human psychology in literary works. In the field of today's art and literary criticism, archetypal criticism is still of important significance and worth study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学习 学习方法 阅读 翻译
下载PDF
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学原则探析
15
作者 杨月梅 《语言与教育研究》 2024年第2期82-88,共7页
文本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目标,以增强中华文学理论话语认同为知识目标,以提升师范生审美鉴赏与实践水平为能力目标,探析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课程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以期充分发挥课程优势,激活中华传统文论的当下生命力,培... 文本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目标,以增强中华文学理论话语认同为知识目标,以提升师范生审美鉴赏与实践水平为能力目标,探析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课程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以期充分发挥课程优势,激活中华传统文论的当下生命力,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深度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价值观自信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教学原则
下载PDF
强制阐释论与中国当前文艺批评 被引量:1
16
作者 邓心强 丁子瑞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0-51,共12页
自2014年以来,学界围绕张江提出的强制阐释论展开了热烈探讨,掀起了一场大型的、持续了近八年之久的学术论争,这强烈冲击了文学理论、古典诗学、美学等多个学科,也深远影响了当代的文论重构及批评重塑。强制阐释论反对理论至上和理论先... 自2014年以来,学界围绕张江提出的强制阐释论展开了热烈探讨,掀起了一场大型的、持续了近八年之久的学术论争,这强烈冲击了文学理论、古典诗学、美学等多个学科,也深远影响了当代的文论重构及批评重塑。强制阐释论反对理论至上和理论先行,对以理论主宰和剪裁文本、从理论中生成理论、忽视理论与文学实践之关系等系列做法,给予了猛烈抨击,这为当代文艺批评如何处理文本、实践和理论之间的关系指明了方向。张江所论阐释限度、公共阐释、阐释伦理、强制立场、开放对话等,皆为当前文艺批评重构树立了法式和准则。而关于平衡感性和理性,把握作者、文本和读者的关系,从具体批评出发提炼成文学理论概念和命题,以及建构一种审美化批评等系列探讨,皆可化为资源,助推当前文艺批评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阐释论 本体阐释 文艺批评 文论建构
下载PDF
三股道上走的车?——新时期文论研究、作家批评与诗学建构的分离及统合的可能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汪正龙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3年第1期25-36,I0001,共13页
新时期文论研究、作家批评与诗学建构分别体现了元理论诉求,观察、创造素质以及文学史视野,三者原本可以视为文艺学或文学原理的不同知识形态,却形成了事实上的隔阂、分离乃至对立。实际上,各民族早期的文论、批评与诗学是三位一体的。... 新时期文论研究、作家批评与诗学建构分别体现了元理论诉求,观察、创造素质以及文学史视野,三者原本可以视为文艺学或文学原理的不同知识形态,却形成了事实上的隔阂、分离乃至对立。实际上,各民族早期的文论、批评与诗学是三位一体的。甚至可以说,文论、批评与诗学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与文学史的关系,而这一点可能事关文艺学、文学原理这个学科、这门知识的理据。理论家、作家和诗人作为一个文学共同体,构成了特殊的差异性对话和主体间性关系。作家批评与诗人诗学,作为理论家的外位视角对文学的思考,提供了理论研究不易发现的问题或对盲点的认知,三者融合可形成“大文艺学”的视野、架构与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理论 作家批评 诗学
下载PDF
承典与塑新:21世纪西方文学和文化批评中的马克思主义——基于彼德·巴里与罗伯特·帕克的文学理论著作的比较分析
18
作者 甘文平 郑晓曦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26-132,共7页
彼德·巴里的《理论入门:文学与文化理论导论》和罗伯特·帕克的《如何解释文学:文学与文化研究批评理论》是21世纪西方文学文化批评中的“双子星”。它们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介绍部分不约而同地做到了“承典”和“创新”,而... 彼德·巴里的《理论入门:文学与文化理论导论》和罗伯特·帕克的《如何解释文学:文学与文化研究批评理论》是21世纪西方文学文化批评中的“双子星”。它们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介绍部分不约而同地做到了“承典”和“创新”,而且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即在继承马克思和恩格斯等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内涵及其文学文化批评实践,为读者进一步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提供了很好的指导。两本专著既彼此呼应又相互补充,共同为读者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传统批评理论中的经典价值与地位及其在21世纪文学与文化批评领域的强大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彼德·巴里 罗伯特·帕克 文学与文化批评理论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方法与实践
下载PDF
经学视域下的清代女性文学批评
19
作者 彭国忠 陈淇烨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0-134,共15页
清代经学兴盛,经学文本对文学创作的话语阐释极大地丰富了清代女性文学批评。清代文坛以《诗经》为理论基础,结合传统儒家的思想内旨与艺术审美,为女性文学建构了一套系统完善的批评模式。他们从女性文学创作的合法性出发,通过言德关系... 清代经学兴盛,经学文本对文学创作的话语阐释极大地丰富了清代女性文学批评。清代文坛以《诗经》为理论基础,结合传统儒家的思想内旨与艺术审美,为女性文学建构了一套系统完善的批评模式。他们从女性文学创作的合法性出发,通过言德关系、性情论的探讨综合把握女性文学中的思想旨意、情感表达以及审美精神等多方面要求,形成了以《诗》解诗论诗的批评方式。在经学传统的阐释下,清代女性文学崇尚温柔敦厚、贞静幽闲的诗教大义,喜好独抒性灵、真切自然的情感抒露,重视兼具性情之正与性情之真的文学本色。这类经学视域下的清代女性文学批评,既包括了对经学早期含义的理解认同,也容纳了经学传统背后新意义的生成,正是儒家学说在后世的经典化过程,对于女性文学主体价值与个性精神的认识与开拓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女性 文学批评 经学阐释 诗教传统 性情论 以《诗》解诗论诗
下载PDF
论现实主义文学原理的构建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洋 王守仁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24,共11页
现实主义文学原理是外国文学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文学与现实的关系出发,深入讨论如何构建现实主义文学原理新体系。本文首先回答了现实主义文学原理是什么这一核心问题,然后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溯源和甄别现实、摹仿、真实、虚构... 现实主义文学原理是外国文学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文学与现实的关系出发,深入讨论如何构建现实主义文学原理新体系。本文首先回答了现实主义文学原理是什么这一核心问题,然后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溯源和甄别现实、摹仿、真实、虚构等基本概念,指出现实主义文学理论具有复杂性和丰富性,主要沿认知、审美、情动、跨媒介等路径展开,由此形成了相应的批评范式。现实主义文学理论在世界各地的新发展也是本文考察的内容,尤其强调了中国批评家和作家对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贡献。本文得出的结论是,应以优秀作家现实主义创作实践为基础,批判性继承现实主义文学理论思想,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实主义文学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文学 原理 批评范式 知识体系 中国特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