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儒道言意之辩与中古文论言意理论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恩普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03-207,共5页
"言意"理论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问题,这一理论问题在中古时期得到了充分发展,形成了全面系统的理论体系。中古"言意"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与儒家、道家不同的"言意"观和魏晋时期发... "言意"理论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问题,这一理论问题在中古时期得到了充分发展,形成了全面系统的理论体系。中古"言意"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与儒家、道家不同的"言意"观和魏晋时期发生的"言意"之辩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正是儒家、道家不同的"言意"观和魏晋时期发生的"言意"之辩促成了中古文论"言意"理论的发展和成熟,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道 言意之辩 中古文论 言意理论
下载PDF
气之清浊各有体——中日古代语言文学与文论中“气”概念的关联与差异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向远 《东疆学刊》 CSSCI 2010年第1期24-31,共8页
日本的"気"字不仅仅是对中国之"氣"的简化,它也包含着对中国之"气"在演变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混乱现象的整理与超越意识。日本之"气"有"け(ke)"和"き(ki)"两种发音,代表了... 日本的"気"字不仅仅是对中国之"氣"的简化,它也包含着对中国之"气"在演变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混乱现象的整理与超越意识。日本之"气"有"け(ke)"和"き(ki)"两种发音,代表了对中国之"气"理解与接受的两个不同的历史阶段。"け(ke)"表现的是古代日本人对中国之气的抽象性内涵的接受惶惑;"き(ki)"则将中国之"气"这一宇宙天地人生的本体概念,具象化为人生化、情绪化的具有描述与形容功能的词,并衍生出数量上远远超过汉语的"气"字词组。从语义的角度看,中国之"气"经历了四个发展演进的阶段:有形的云气之气(天气)→抽象的元气(宇宙本原之气)→人之气→文之气;日本之"气"则有"云气之气→可感知的神灵之气→人之气"三个阶段,它解构了中国之"气"的抽象化、本体论的性质,但未能实现从"天气"、"人气"向"文气"的延伸与转换。因而,与中国古典文论"以气论文"的"文气"论的深厚传统有所不同,"气"在日本文论中使用较少,且概念化程度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语义学 中国 日本 古代语言文学 古代文论
下载PDF
古今中西视野下新中国70年文学理论的演变(1949—2019) 被引量:10
3
作者 曾军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42-49,共8页
新中国70年文学理论在古今中西的视野中按“新中国(含‘文革’)文论”“新时期(含‘后新时期’)文论”和“新世纪(含‘新时代’)文论”展开其文论话语形成、转型和发展的演变轨迹。以毛泽东文艺思想作为标识的新中国文论话语体系具有承... 新中国70年文学理论在古今中西的视野中按“新中国(含‘文革’)文论”“新时期(含‘后新时期’)文论”和“新世纪(含‘新时代’)文论”展开其文论话语形成、转型和发展的演变轨迹。以毛泽东文艺思想作为标识的新中国文论话语体系具有承担贯彻国家文化战略的文艺政策、明确指导新中国文艺的创作与批评实践的重要功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文论在西方文论的巨大影响下推进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体系的建设;新世纪文学形态和格局的剧变与文论界的自我反思成为新世纪文论话语建设的发展动力;“当代中国文论话语体系建设”成为“新时代”赋予文论建设的特殊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今中西 新中国70年文学理论 文论话语体系
下载PDF
借石攻玉,依经立论——中国古代文论教学方法新探 被引量:8
4
作者 李建中 吴作奎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2期46-48,共3页
中国古代文论的教学,一方面要引入西方文论的观念和方法来分析中国本土的文学和文学理论问题,另一方面要运用古代文学理论分析当前文艺现象,尝试中西对话,古今对话,实现古代文论的现代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古代文论课程的积极性。
关键词 古代文论 中西对话 古今对话
下载PDF
首届“艺术史与民族艺术”学术研讨会(古代绘画史论专题)综述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晨辉 《艺术探索》 2017年第3期64-68,共5页
首届"艺术史与民族艺术"学术研讨会(古代绘画史论专题)2016年10月22~23日在广西艺术学院相思湖校区演出厅举办,来自全国多所艺术院校、科研院所的26位知名专家、学者莅临研讨会,提交论文18篇。就研究内容,本次研讨会论文大致... 首届"艺术史与民族艺术"学术研讨会(古代绘画史论专题)2016年10月22~23日在广西艺术学院相思湖校区演出厅举办,来自全国多所艺术院校、科研院所的26位知名专家、学者莅临研讨会,提交论文18篇。就研究内容,本次研讨会论文大致可分为:古代画家研究,古代绘画作品研究,古代绘画传播、鉴藏和消费研究,古代绘画理论研究,以及史料梳理五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史与民族艺术 古代绘画史论 古代画家研究 古代绘画作品研究 史料
下载PDF
浅析中国古代文献采访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保权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9年第8期126-128,共3页
中国古代文献采访理论经历知识积累、理论形成和理论发展三个阶段,本文对这三个阶段代表人物的观点进行论述。
关键词 文献采访 理论发展 古代 中国
下载PDF
哲学虚静论与中古文学虚静理论
7
作者 张恩普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1-67,共7页
"虚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和思想,无论儒家还是道家,都对其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形成中国古代哲学中独特的"虚静"理论。儒家对"虚静"的阐述只注重一般的哲学层面,而道家则从一般宇宙观的... "虚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和思想,无论儒家还是道家,都对其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形成中国古代哲学中独特的"虚静"理论。儒家对"虚静"的阐述只注重一般的哲学层面,而道家则从一般宇宙观的角度阐述"虚静",认为"虚静"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的哲学方法。中古文学的虚静理论就是在这一哲学层面上引入了哲学上的"虚静"理论,把"虚静"看做是文学创作的方法论。陆机的"虚静"理论与具体的文学创作过程相联系,并用形象的描述,阐述了文学"虚静"的特点和实际运用的情形。刘勰则从理论的高度,将"虚静"与艺术构思紧密联系起来,构成了他完整、系统的文学虚静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 虚静 中古文学 虚静理论
下载PDF
才性评析与中古文论的“文品”理论
8
作者 张恩普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7-121,共5页
"文品"理论是中古文论乃至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对象之一。所谓"文品",既包括"品文",也包括"品人"。"品文"即作品评析,是对已经在社会上流传的各种各类文学作品的分析评价;"品人&... "文品"理论是中古文论乃至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对象之一。所谓"文品",既包括"品文",也包括"品人"。"品文"即作品评析,是对已经在社会上流传的各种各类文学作品的分析评价;"品人"则是作家评论,是对已有作家的艺术风格、创作经验与方法等的分析评价。这两个方面在我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中古时期的"文品"理论是十分发达的,其典型代表是曹丕的作家论与钟嵘的作品论。中古时期"文品"理论的发展受儒家和道家的才性评析与人物品鉴思想的影响很大,可以说,才性评析的开展与人物品鉴的盛行,对"文品"理论的形成产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才性评析 中古文论 文品理论
下载PDF
转型时期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兼评《先秦两汉文学与文化》
9
作者 赵逵夫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41-44,共4页
就运用的理论和使用的方法而言,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自己固有的民族心理、审美意识和传统研究手法来从事研究;第二阶段主要是运用西方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第三阶段是兼取中西理论和方法之所长,... 就运用的理论和使用的方法而言,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自己固有的民族心理、审美意识和传统研究手法来从事研究;第二阶段主要是运用西方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第三阶段是兼取中西理论和方法之所长,以中国自己的现代理论、方法、体系来进行研究。杨兴华的《先秦两汉文学与文化》一书,体现着古代文学研究由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转变的总体趋向,提出了一些很具启发意义和参考价值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学研究 理论与方法 变迁历程 《先秦两汉文学与文化》 评述
下载PDF
以文学作品为例浅析典型人物性格说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琳 《科教文汇》 2011年第14期63-64,共2页
黑格尔把人看做艺术的中心对象,因而他很重视人物性格的描写。他认为人物性格的描写主要受三个要素的影响:一般世界情况、情境和情致。黑格尔的人物性格说虽说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说片面强调丰富性而忽略扁形人物的长处。但黑格尔把人... 黑格尔把人看做艺术的中心对象,因而他很重视人物性格的描写。他认为人物性格的描写主要受三个要素的影响:一般世界情况、情境和情致。黑格尔的人物性格说虽说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说片面强调丰富性而忽略扁形人物的长处。但黑格尔把人物性格和一般世界情况、情境等联系起来考虑,并指出冲突对人物性格的凸显功能在当时是很有进步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人物性格 美学 圆形人物和扁形人物
下载PDF
中国影响与朝鲜古代民族文学批评话语的建构——以18—19世纪朝鲜“神境”论为中心
11
作者 张克军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2024年第1期474-496,共23页
在民族文学批评意识不断强化的背景下,随着对于民族文学特征认识的不断深化,以及中国文学批评理论不能完全适应朝鲜文学批评的实际,朝鲜古代文人在18—19世纪推出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学批评概念“神境”。“神境”论多指一种玄妙的... 在民族文学批评意识不断强化的背景下,随着对于民族文学特征认识的不断深化,以及中国文学批评理论不能完全适应朝鲜文学批评的实际,朝鲜古代文人在18—19世纪推出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学批评概念“神境”。“神境”论多指一种玄妙的文学状态,但有时也指文学创作所达到的审美境界,它在强调民族山水对于民族文学及其内在精神生成作用的基础上,重视“神”与“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展现了朝鲜古代民族文学批评话语建构的努力。然而,“神境”论是在中国传统文学理论传统基础上生发起来的,具有明清文学理论影响的明显痕迹,并依然处于中国明清文学批评话语的范畴之内,甚至可以说是明清时期相关文学理论的域外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境”论 中国影响 朝鲜古代 民族文学批评话语
原文传递
构建当代中国文艺学(专题讨论之一):中介的寻求与打通:古代文论进入当代文艺学之途径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晶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0-103,共4页
中国古代文论毫无疑问是构建中国当代文艺学的重要理论资源之一,但如何认识、把握这一资源,使之真正成为中国当代文艺学的有机部分,却涉及一系列的问题。张晶一文提出必须建立从古代文论到当代文艺学的转换中介;韩经太一文则提出了... 中国古代文论毫无疑问是构建中国当代文艺学的重要理论资源之一,但如何认识、把握这一资源,使之真正成为中国当代文艺学的有机部分,却涉及一系列的问题。张晶一文提出必须建立从古代文论到当代文艺学的转换中介;韩经太一文则提出了解读古代文论的新视角,即从语言艺术切入古代文论,使之回归艺术本位;林继中一文则坚持以发展流变的眼光,把通变中富有生命力的文论范畴作为今天文艺学建设的生长点,以此拓展本土文论的内涵;蒋述卓一文则对古代文论的当代价值作了系统的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学 当代中国 古代文论
原文传递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与当代文艺学的创新建构 被引量:5
13
作者 朱立元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86-88,共3页
朱立元在文章中提出,中国当代文艺学的建构的核心主题便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问题,即是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中国当代文艺实践相结合的问题。王振复则从文化传播的视角指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是与“非中国化”、“... 朱立元在文章中提出,中国当代文艺学的建构的核心主题便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问题,即是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中国当代文艺实践相结合的问题。王振复则从文化传播的视角指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是与“非中国化”、“反中国化”同时发生、同时进行、同时完成的,应当重视与研究这一过程中的当下问题。汪涌豪认为,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经过甄别与梳理,完全可以为当代文艺学建构提供丰富的养料,这一工作在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指导下,将取得有益与有效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学 当代中国 古代文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