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Mass Movement Process of the 2018 Sedongpu Glacial Debris Flow by Using the Fluid-Solid Coupling Method
1
作者 Xing-Yu Long Yu-Xiang Hu +1 位作者 Bin-Rui Gan Jia-Wen Zhou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2期583-596,共14页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 warming and intensified human activities,glacier instability in plateau regions has increased,and glacier debris flows have become active,which poses a significant threat to the lives and prop...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 warming and intensified human activities,glacier instability in plateau regions has increased,and glacier debris flows have become active,which poses a significant threat to the lives and property of people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The mass movement process of glacier debris flows is extremely complex,so this paper uses the 2018 Sedongpu glacier debris flow event o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as an example and applies a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 to invert the whole process of mass movement.In view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hases in the process of motion,we use the fluid-solid coupling method to describe the mass movement.The granular-flow model and drift-flux model are employed in FLOW3D software to study the mass movement process of glacier debris flows and explore their dynamic characteristic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glacier debris flow lasted for 700 s,and the movement process was roughly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including initiation,scraping,surging and deposition;the depositional characteristics calculated by the fluid-solid coupling model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actual survey results and have good reliability;strong erosion occurs during the mass movement,the clear volume amplification effect,and the first wave climbs 17.8 m across the slope.The fluid-solid coupling method can better simulate glacier debris flows in plateau regions,which is helpful for the study of the mechanism and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such disas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acial debris flow Qinghai-Tibet Plateau fluid-solid coupling flow3D mass movement depositional characteristics DISASTERS engineering geology
原文传递
花红树沟泥石流灾害特征及堰塞区工程地质问题分析
2
作者 邓睿 崔建宏 +2 位作者 来庆勇 唐鸥玲 刘瑞芳 《高速铁路技术》 2023年第6期26-31,共6页
汶川地震后泥石流长期频发,局部形成堰塞湖灾害,极大危害了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及工程建设安全。本文以地震强烈影响区花红树沟泥石流为研究对象,通过遥感解译、现场调查、钻探、原位测试及室内试验等勘察方法,综合分析了泥石流孕灾环境及... 汶川地震后泥石流长期频发,局部形成堰塞湖灾害,极大危害了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及工程建设安全。本文以地震强烈影响区花红树沟泥石流为研究对象,通过遥感解译、现场调查、钻探、原位测试及室内试验等勘察方法,综合分析了泥石流孕灾环境及发育特征。在动力学计算的基础上对新发泥石流堵河危害进行了评价,并对其形成的堰塞沉积场地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花红树沟为中等易发、中型规模黏性泥石流冲沟,沟内动储量物源约16×10^(4) m^(3),最大淤积高度约2.82 m,最大堵河范围约10 m;该泥石流堰塞场地范围较大,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为砂土液化。研究结果可为确保该区域居民安全及工程建设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灾害特征 危害评价 堰塞沉积 砂土液化
下载PDF
贡嘎山东坡林地土壤的诊断特性与系统分类 被引量:14
3
作者 何毓蓉 张保华 +2 位作者 黄成敏 周红艺 程根伟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7-32,共6页
贡嘎山东坡寒区林地在海拔2200~3650m的典型土壤,其土壤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主要有暗瘠表层、漂白层、雏形层、石质接触面特征、常湿润土壤水分状况和寒冻、寒性、冷性或温性土壤温度状况.由于泥石流和冰川堆积物对所发育土壤性状有很大影... 贡嘎山东坡寒区林地在海拔2200~3650m的典型土壤,其土壤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主要有暗瘠表层、漂白层、雏形层、石质接触面特征、常湿润土壤水分状况和寒冻、寒性、冷性或温性土壤温度状况.由于泥石流和冰川堆积物对所发育土壤性状有很大影响,提出了划分泥石流岩性特征和冰碛物岩性特征及其诊断指标.根据本区土壤诊断层和诊断特性,按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对研究区典型土壤进行了检索,在分类中首次根据泥石流岩性特征和冰碛物岩性特进行了土壤系统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诊断特性 泥石流岩性特征 冰碛物岩性特征 系统分类 贡嘎山
下载PDF
东营凹陷东部始新世三角洲供给型重力流沉积特征与模式 被引量:22
4
作者 鲜本忠 王璐 +5 位作者 刘建平 路智勇 李宇志 牛栓文 朱永飞 洪方浩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21,共12页
基于岩相分析、流体成因解释、平面沉积相和同生断层编图,对渤海湾盆地东辛地区始新统湖相三角洲供给型浊积体系的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发育滑动、滑塌、碎屑流和浊流4类9种深水异地沉积过程;三角洲前缘斜坡脚... 基于岩相分析、流体成因解释、平面沉积相和同生断层编图,对渤海湾盆地东辛地区始新统湖相三角洲供给型浊积体系的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发育滑动、滑塌、碎屑流和浊流4类9种深水异地沉积过程;三角洲前缘斜坡脚和同生断层下降盘控制了滑动、滑塌体,而断层活动微弱的深水低洼区控制了碎屑流沉积;由于深水沉积区规模小,以及同生断层对局部地貌的控制,深水搬运距离短,导致从滑动、滑塌到浊流的流体转换过程发育不完整,形成以碎屑流或滑塌为主的深水沉积体系;碎屑流主控下的重力流水道可能因为滑水搬运机制而缺乏连续性砂岩沉积;研究有助于深化陆相三角洲供给型重力流沉积的理解,也能为该类砂岩储层的有效预测提供地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流 碎屑流 沉积特征 沉积模式 三角洲供给型浊积体系 东营凹陷
下载PDF
泥石流堆积物粒度分形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杨伟 崔鹏 +1 位作者 庄建琦 张建强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0-83,共4页
汶川地震诱发了大量的泥石流,给山区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为了更好地对泥石流特征进行研究并对其危险性进行预测,通过野外取样对泥石流堆积物进行了粒度分析,并对汶川地震灾区泥石流堆积物的分形结构特征以及泥石流物源区岩... 汶川地震诱发了大量的泥石流,给山区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为了更好地对泥石流特征进行研究并对其危险性进行预测,通过野外取样对泥石流堆积物进行了粒度分析,并对汶川地震灾区泥石流堆积物的分形结构特征以及泥石流物源区岩性、松散物质量及沟道坡降对泥石流堆积物颗粒组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其粒度分维值介于2~3之间,平均值为2.49,标准差为0.19,分维值的离散度比较低。粉砂岩的分维值最小,其次是砂岩和泥灰岩;石英闪长岩的分维值最大,其次为石灰岩。分维值的变化趋势与松散物质量的变化趋势极为相似,分维值随着松散物质量的增大而增大。泥石流堆积物的分维还受到沟道坡降的影响,在其它影响因素相同的情况下,分维值随着沟道坡降的增大而增大。地震后泥石流堆积物的分形特征体现了泥石流危险度的大小,可为泥石流活动特征及危险性预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堆积物 分维 岩性 松散物质
下载PDF
断陷湖盆深水沉积地质特征与斜坡区勘探发现——以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板桥#1#歧北斜坡区沙河街组为例 被引量:28
6
作者 赵贤正 蒲秀刚 +3 位作者 周立宏 时战楠 韩文中 张伟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5-176,共12页
基于地震、测录井、试油、岩心及分析化验资料,以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板桥—歧北斜坡区古近系沙河街组一段下亚段滨Ⅰ油层组为对象,开展层序划分、深水沉积相特征及模式分析,研究深水重力流规模性发育原因、储集层物性特征及主控因素,提... 基于地震、测录井、试油、岩心及分析化验资料,以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板桥—歧北斜坡区古近系沙河街组一段下亚段滨Ⅰ油层组为对象,开展层序划分、深水沉积相特征及模式分析,研究深水重力流规模性发育原因、储集层物性特征及主控因素,提出深水区有利储集相带的划分标准和预测方法。研究表明沙一下亚段滨Ⅰ油层组自下而上可划分为3个厚度在百米之内的五级层序;斜坡深水区沉积了一套远岸水下扇型重力流沉积,发育主水道、分支水道、水道侧缘、水道间泥及无水道区浊积席状砂等微相类型,空间上具有区域性多期多级的继承性和建设性发育特征,为扇三角洲—远岸水下扇—深湖相沉积序列,每一次重力流事件形成的远岸水下扇都可以划分为内扇、中扇和外扇3个亚相类型。以含砂率较高的扇三角洲前缘主砂体作为供给物源的"跨相搬运"砂体可形成优质储集层,孔隙度平均为15.1%、渗透率几何平均值为5.1×10^(-3)μm^2。明确了远岸水下扇主水道及分支水道分布区是最有利的勘探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沉积 斜坡区 砂质碎屑流 水下扇 岩性油气藏 沙河街组 断陷湖盆 歧口凹陷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玛东斜坡百口泉组岩性油气成藏特征——以陆梁油田YB4井区为例 被引量:9
7
作者 刘明杨 张永波 +5 位作者 谭建华 路建国 沈伟 佟莹 张雷 刘长利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72-378,389,共8页
针对近年准噶尔盆地玛东斜坡百口泉组岩性油气藏成藏机制及分布规律不清的问题,运用层序地层学与沉积相成因理论,精细剖析了YB4井区已发现油气的成藏特征与条件。揭示该区百口泉组油气藏主要为上倾尖灭岩性型,主要受控于“发育上倾尖灭... 针对近年准噶尔盆地玛东斜坡百口泉组岩性油气藏成藏机制及分布规律不清的问题,运用层序地层学与沉积相成因理论,精细剖析了YB4井区已发现油气的成藏特征与条件。揭示该区百口泉组油气藏主要为上倾尖灭岩性型,主要受控于“发育上倾尖灭的扇根河道或辫状河道砂体”、“上倾方向有泥石流封堵”、“上覆有高水位泥质盖层”和“下倾方向有沟通油源的断层”4个基本因素,其中“泥石流封堵”和“高水位泥质盖层”是其成藏的关键控制因素。该上倾尖灭岩性油气藏主要分布于百口泉组水进体系域上部的百二段顶部与百三段底部,是今后玛东斜坡区主要找油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岩性圈闭 成藏特征 YB4井区 玛东斜坡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泥石流体的流变和冲淤特征及其与危险度的关系 被引量:5
8
作者 王裕宜 胡凯衡 +1 位作者 韦方强 陈杰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22,共6页
从泥石流体流变特性的分析入手,深入地探讨了蒋家沟泥石流阵性流的淤积和冲刷特征。其冲淤变化特征与泥石流体的浓度特性和规模大小的发展过程有很大的关系。根据这些分析,可以将泥石流的危害划分为侵蚀和堆积两大类,并可能进一步完善... 从泥石流体流变特性的分析入手,深入地探讨了蒋家沟泥石流阵性流的淤积和冲刷特征。其冲淤变化特征与泥石流体的浓度特性和规模大小的发展过程有很大的关系。根据这些分析,可以将泥石流的危害划分为侵蚀和堆积两大类,并可能进一步完善泥石流危险度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流变特性 冲淤 灾害评估
下载PDF
三眼峪特大泥石流堆积特征 被引量:4
9
作者 朱立峰 赵成 +2 位作者 于国强 胡向德 李瑞冬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1年第3期30-37,共8页
通过野外勘查与试验,认为三眼峪泥石流沟是一个高频泥石流沟,历史上发生多次重大泥石流灾害事件,多期泥石流堆积物在沟道及沟口上下超覆叠置。结合泥石流发生前后遥感影像对比,采用A rcG IS平台进行分析,"8.8"特大泥石流一次... 通过野外勘查与试验,认为三眼峪泥石流沟是一个高频泥石流沟,历史上发生多次重大泥石流灾害事件,多期泥石流堆积物在沟道及沟口上下超覆叠置。结合泥石流发生前后遥感影像对比,采用A rcG IS平台进行分析,"8.8"特大泥石流一次最大冲出固体物质总量达152.18×104m3,所到之处房毁江堵,并形成长约1.9 km的狭长堆积,堆积量110.58×104m3,最大堆积厚度达10.8 m。因泥石流堆积特征是泥石流发生、发展、活动过程的客观记录,分析了三眼峪早期和"8.8"泥石流在不同部位的堆积特征和破坏程度,为泥石流综合整治和灾后重建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历史灾情 早期堆积 堆积特征 舟曲
下载PDF
浙江桐庐上奥陶统堰口组岩石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何幼斌 高振中 李建明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65-72,共8页
浙江桐庐地区上奥陶统堰口组主要为一套灰色细砂岩、粉砂岩与深灰色—灰黑色泥岩、粉砂质泥岩的韵律性薄互层,底部发育2~3层灰色中—厚层的砾岩,其砂泥岩薄互层中发育有典型的脉状、波状和透镜状层理及韵律层理。这种砾岩过去一直被认... 浙江桐庐地区上奥陶统堰口组主要为一套灰色细砂岩、粉砂岩与深灰色—灰黑色泥岩、粉砂质泥岩的韵律性薄互层,底部发育2~3层灰色中—厚层的砾岩,其砂泥岩薄互层中发育有典型的脉状、波状和透镜状层理及韵律层理。这种砾岩过去一直被认为是底砾岩,其上的砂泥岩韵律性薄互层被认为是典型的古代潮坪沉积。野外调查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堰口组沉积环境应为较深水斜坡环境,而非浅水海岸环境;其底部的砾岩应为富基质的碎屑流沉积,而不应是底砾岩;中上部的砂泥岩韵律性薄互层应为较深水斜坡上的内潮汐沉积,而不是浅水潮坪沉积。这一内潮汐沉积具有典型的对偶层双向递变层序,可能为内潮汐的大潮和小潮周期性变化的结果,这是在中国首次识别出的古代内潮汐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上奥陶统 堰口组 岩石特征 沉积环境
下载PDF
典型地震扰动区泥石流堆积体工程特性及其启动机制 被引量:3
11
作者 向灵芝 杨为民 范玮佳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6-182,共7页
地震扰动区内的高山峡谷地区,斜坡易发生崩塌、滑坡,堆积在坡面或沟谷内。雨水入渗导致堆积土体饱和度增加,强度衰减,继而诱发泥石流启动。都汶公路沿线和甘肃舟曲泥石流沟汇水区松散堆积体的物理力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两组泥石流土体... 地震扰动区内的高山峡谷地区,斜坡易发生崩塌、滑坡,堆积在坡面或沟谷内。雨水入渗导致堆积土体饱和度增加,强度衰减,继而诱发泥石流启动。都汶公路沿线和甘肃舟曲泥石流沟汇水区松散堆积体的物理力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两组泥石流土体细粒含量少,均为宽级配不均匀粉土质砾石土。当舟曲泥石流堆积土含水率增至15%-18%时,都汶土含水率增至12%-15%时,土体黏聚力骤减,暗示土体强度丧失存在临界含水率,这一特定含水率可作为泥石流启动的临界含水率。进一步统计分析表明,泥石流发生前1h的临界降雨量与临界含水率密切相关,利用二者的相关性拟合,可反推泥石流发生的临界降雨量,为地震扰动区泥石流灾害的防治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扰动区 泥石流 松散堆积体 工程特性 强度 临界含水率
下载PDF
泥石流堆积运动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罗元华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33-536,共4页
以云南省东川市深沟泥石流堆积区为研究对象,根据深沟可能爆发泥石流灾害的区域范围、规模、性质和介质特征,按爆发20年一遇(频率5%)和100年一遇(频率1%)的泥石流灾害预测规模,运用数值模拟方法模拟了泥石流爆发历时过程的堆积运动特征... 以云南省东川市深沟泥石流堆积区为研究对象,根据深沟可能爆发泥石流灾害的区域范围、规模、性质和介质特征,按爆发20年一遇(频率5%)和100年一遇(频率1%)的泥石流灾害预测规模,运用数值模拟方法模拟了泥石流爆发历时过程的堆积运动特征及空间分布形态;分析了不同规模泥石流堆积运动过程中,泥石流堆积厚度及堆积运动速度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变化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堆积 数值模拟 特征
下载PDF
晚更新世小江流域泥石流沉积特征及发育规律 被引量:2
13
作者 魏东岚 李永化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8-21,共4页
泥石流沉积物作为晚更新世一种特殊沉积类型,是在特定的地质过程和地理环境中形成的。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泥石流沉积成为晚更新世小江流域主要的沉积类型,本文在研究了青藏高原东缘小江流域蒋家沟附近晚更新世不同时段泥石流沉积剖面... 泥石流沉积物作为晚更新世一种特殊沉积类型,是在特定的地质过程和地理环境中形成的。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泥石流沉积成为晚更新世小江流域主要的沉积类型,本文在研究了青藏高原东缘小江流域蒋家沟附近晚更新世不同时段泥石流沉积剖面沉积特征、化学元素及可溶盐成分的富集规律、CaCO3含量、pH值、有机质含量及植物花粉组合特征后发现,自末次间冰期到末次冰期,沉积物基质中可溶性盐在增多,花粉从以木本为主转变为草本为主,同时泥石流沉积层有变薄的趋势,反映了随气候变冷,泥石流有减少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更新世 小江流域 泥石流沉积特征
下载PDF
湖相砂质碎屑流与底流改造砂沉积特征对比 被引量:2
14
作者 吕鹏佶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3-157,共5页
基于苏北盆地曲塘次凹阜三段研究成果,结合取心井岩心资料,重点研究了陆相湖盆砂质碎屑流与底流改造砂的成因机制、岩性特征、沉积构造及物性特征差异。对比结果表明:砂质碎屑流属于块体流沉积,而底流改造砂的形成机制受到风驱底流的控... 基于苏北盆地曲塘次凹阜三段研究成果,结合取心井岩心资料,重点研究了陆相湖盆砂质碎屑流与底流改造砂的成因机制、岩性特征、沉积构造及物性特征差异。对比结果表明:砂质碎屑流属于块体流沉积,而底流改造砂的形成机制受到风驱底流的控制,主要为长期活跃的底流;底流改造砂较碎屑流砂体而言,石英体积分数降低,岩屑体积分数升高,黏土体积分数升高,砂体明显减薄;碎屑流砂体沉积构造主要是块状层理,而底流改造砂体的沉积构造主要有波状交错层理和水平层理,普遍发育泥岩纹层;底流改造砂体储层物性差,孔渗相关性差。这2类砂体在湖相深水区中呈交互沉积,为苏北盆地曲塘次凹阜三段地层"满凹含砂"奠定了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特征 砂质碎屑流 底流改造砂 陆相湖盆 曲塘次凹
下载PDF
四川九龙县先家庙沟泥石流特征及其防治对策
15
作者 李云 杨东旭 王飞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8-33,49,共7页
先家庙沟为雅砻江下游支流九龙河右岸的一条支沟,位于四川省甘孜州九龙县,2013年7月17日暴发较大规模泥石流.为了研究泥石流的活动特征和提出适宜的泥石流减灾防灾对策,在野外调查和实地勘测的基础上,分析了该泥石流沟的形成环境、活动... 先家庙沟为雅砻江下游支流九龙河右岸的一条支沟,位于四川省甘孜州九龙县,2013年7月17日暴发较大规模泥石流.为了研究泥石流的活动特征和提出适宜的泥石流减灾防灾对策,在野外调查和实地勘测的基础上,分析了该泥石流沟的形成环境、活动特征等,探讨了工程实施的背景条件和村镇泥石流的防治思路.研究表明,先家庙沟受汶川8.0级地震扰动,在主沟形成区2700~3 100m段产生崩塌滑坡,形成集中物源,由震前的山洪沟转化为泥石流沟,活动频率增加;先家庙沟具有“陡—缓—陡—缓”的纵坡型式,由于流通段陡崖地貌的存在,流速增大约3倍,冲击力增大约5倍,泥石流冲出流通段后流速较大,对沟口省道S215和居民房屋造成威胁,泥石流成灾能力强;针对流域地形特征和泥石流活动特征,在坝高较高的拦挡坝工程和排导工程实施受限的情况,提出“固源+停淤+排水”总体思路,可以为其他类似条件的泥石流治理工程提供防治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龙县 先家庙沟泥石流 泥石流活动特征 停淤场 排洪沟
下载PDF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区泥石流发育的非线性特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左登华 吕学军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5年第4期40-42,共3页
通过对研究区103条泥石流沟发育状况统计显示,泥石流沟的数目、发育密度及规模在不同流域表现出不同特点;综合分析表明,泥石流沟的流域面积、主沟长度及平均沟床比降存在明显的分维特征,泥石流堆积物粒度组成具有很好的分形结构,这种良... 通过对研究区103条泥石流沟发育状况统计显示,泥石流沟的数目、发育密度及规模在不同流域表现出不同特点;综合分析表明,泥石流沟的流域面积、主沟长度及平均沟床比降存在明显的分维特征,泥石流堆积物粒度组成具有很好的分形结构,这种良好的非线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研究区泥石流发育的非均一性和自相似性;分析得出了在沟谷流域面积<5km2,主沟长度<5km及主沟平均沟床比降10%~60%时研究区内泥石流最易暴发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堆积物粒度 沟谷形态 非线性特征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
下载PDF
砂质碎屑流典型特征及识别标志 被引量:12
17
作者 肖子洋 黄传炎 +2 位作者 谢通 李邦勇 李媛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5-49,153,共5页
通过对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流沙港组一段岩心观察,理清砂质碎屑流沉积构造特征——发育丰富的块状构造和滑塌变形构造,可见大量泥砾;识别出岩性的垂向组合特征,由底至顶为含砾砂岩段—细砂岩段—泥岩段。从砂质碎屑流的定义、岩石学特征... 通过对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流沙港组一段岩心观察,理清砂质碎屑流沉积构造特征——发育丰富的块状构造和滑塌变形构造,可见大量泥砾;识别出岩性的垂向组合特征,由底至顶为含砾砂岩段—细砂岩段—泥岩段。从砂质碎屑流的定义、岩石学特征和流变学特征等3个方面出发,总结出砂质碎屑流的识别标志——大套块状砂岩顶部与泥岩突变接触,底部与含砾砂岩不整合接触,砂岩中泥质撕裂屑和漂浮泥砾现象丰富,滑塌变形构造十分发育。研究结论可为砂质碎屑流的研究以及深水沉积油气勘探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质碎屑流 深水沉积 漂浮泥砾 塑性流体 构造特征 福山凹陷
下载PDF
白格滑坡-碎屑流堆积体颗粒识别与分析 被引量:14
18
作者 彭双麒 许强 +3 位作者 郑光 李骅锦 陈达 杜鹏川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4-154,共11页
受到滑坡-碎屑流灾害瞬时性及致灾性极强的影响,滑坡-碎屑流灾害往往极难直接观察研究。对其堆积体颗粒的研究是滑坡-碎屑流研究极好的切入点。为方便快捷的统计分析堆积体颗粒粒径分布,采用无人机航拍与图像识别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获取... 受到滑坡-碎屑流灾害瞬时性及致灾性极强的影响,滑坡-碎屑流灾害往往极难直接观察研究。对其堆积体颗粒的研究是滑坡-碎屑流研究极好的切入点。为方便快捷的统计分析堆积体颗粒粒径分布,采用无人机航拍与图像识别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获取堆积体粒径数据,并将PCAS软件运用于堆积体粒径识别,并提出"无人机航拍-PCAS图像识别"的粒径分析工作方法。以2018年11月3日发生的白格滑坡-碎屑流为研究案例,对滑坡-碎屑流堆积体粒度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PCAS软件能有效识别堆积体颗粒粒径;(2)堆积体中小粒径占了绝大多数,随滑坡-碎屑流运动距离增加,小粒径含量增加,且大粒径出现"双峰"现象;(3)白格滑坡斜坡堆积面密度与斜坡坡度之间存在一定关系,并推导建立了其关系的经验公式;(4)堆积体形态特征参数的变化能侧面反应滑坡-碎屑流的运动过程及运动特性。对白格滑坡-碎屑流堆积体颗粒的研究结果表明,PCAS软件应用于堆积体粒径统计分析是可靠的,能在滑坡-碎屑流研究领域发挥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格滑坡 碎屑流堆积体 PCAS软件 图像识别 粒度分布 形态特征参数
下载PDF
黄陵地区延长组长6段深水砂岩储层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莎莎 黄旭日 +2 位作者 贾继生 武志学 李伟华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3-65,共13页
以鄂尔多斯盆地黄陵地区延长组长;段为研究对象,基于区内丰富的钻井取芯、测录井及分析化验资料,对长;段深水砂岩特征及不同砂体类型储层之间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根据砂体形成机制及其构造特征的不同,研究区砂体类型可划分为... 以鄂尔多斯盆地黄陵地区延长组长;段为研究对象,基于区内丰富的钻井取芯、测录井及分析化验资料,对长;段深水砂岩特征及不同砂体类型储层之间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根据砂体形成机制及其构造特征的不同,研究区砂体类型可划分为砂质碎屑流砂体、砂质滑塌砂体及浊流砂体3大类。其中,砂质碎屑流砂体的石英、长石含量及结构成熟度相对较高,储集空间以长石溶孔和残余粒间孔为主,储层物性也明显优于其他两类砂体。进一步分析发现,由于结构成熟度和矿物含量的差异,砂质碎屑流砂体成岩早期抗压实压溶作用更强,中晚期易溶矿物溶蚀增孔、构造破裂增缝等建设性成岩作用也较为强烈,从而决定了砂质碎屑流砂体是研究区最有利的储集岩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长组长 深水沉积 砂质碎屑流砂体 储层特征 储层差异性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