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毛五加多糖对四氯化碳肝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鞠洋 骆勤 党月兰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26,共2页
目的:研究红毛五加多糖(AGP)对四氯化碳(CCl4)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CCl4肝损伤模型进行实验。结果:AGP能明显抑制CCl4肝损伤大鼠血清AST、ALP、BILIT和肝TG水平的升高及血清TP、TG、TC、Alb和Glu水平的下降;同时使血清升高的NO... 目的:研究红毛五加多糖(AGP)对四氯化碳(CCl4)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CCl4肝损伤模型进行实验。结果:AGP能明显抑制CCl4肝损伤大鼠血清AST、ALP、BILIT和肝TG水平的升高及血清TP、TG、TC、Alb和Glu水平的下降;同时使血清升高的NO含量降低。结论:AGP对CCl4肝损伤大鼠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过高的NO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毛五加多糖 CCL4肝损伤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甘油三酯 总蛋白 一氧化氮 四氯化碳肝损伤 保护作用 大鼠 CCL4肝损伤
下载PDF
六项放免检测在NIDDM患者诊断早期肝损伤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高桂珠 丁明辉 赵桂英 《山西临床医药》 2000年第1期3-4,共2页
对39 例NIDDM 患者采用放射免疫法(RIA)进行甘胆酸(CG)、透明质酸(HA)、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甲胎蛋白(AFP)、铁蛋白(SF)、及癌胚抗原(CEA)联合测定。以51例健康人血清作对照。结果显... 对39 例NIDDM 患者采用放射免疫法(RIA)进行甘胆酸(CG)、透明质酸(HA)、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甲胎蛋白(AFP)、铁蛋白(SF)、及癌胚抗原(CEA)联合测定。以51例健康人血清作对照。结果显示:NIDDM患者血清SF、CG、slgA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1);血清H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 0.05);血清AFP、CEA则无差异(P> 0.05)。检测结果说明对NIDDM 患者血清SF、CG、sIgA、HA测定对诊断早期肝损伤具有可靠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免疫分析 糖尿病 肝损伤 NIDDM
下载PDF
何首乌中外源性有害残留物的风险评估与其致肝毒相关性初评 被引量:6
3
作者 王莹 金红宇 +6 位作者 李耀磊 刘芫汐 杨建波 辜冬琳 左甜甜 魏锋 马双成 《中国药事》 CAS 2022年第10期1134-1146,共13页
目的:了解何首乌饮片(包括生品和制品)中外源性有害物质的残留状况,并对其进行风险评估,以对外源性物质可能引起的何首乌药用安全风险进行初步评价。方法:采用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和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检测何首乌... 目的:了解何首乌饮片(包括生品和制品)中外源性有害物质的残留状况,并对其进行风险评估,以对外源性物质可能引起的何首乌药用安全风险进行初步评价。方法:采用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和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检测何首乌中187种农药的残留量(包括33种禁用农药),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5种重金属及有害元素,以高效液相色谱-柱后光化学衍生法测定4种黄曲霉毒素;同时采用危害指数法及暴露边界比法对何首乌中检出的有害残留物进行风险评估。结果:53批样品中4种黄曲霉毒素B1、B2、G1、G2和33种禁用农药均未检出,检出的其他农药有多菌灵、啶虫脒及吡唑醚菌酯,检出残留量均低于0.01 mg/kg;重金属检测中均未检出Hg,Pb、Cd、As、Cu的检出值均低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0923规定限度。通过危害指数法对何首乌中检出的农药和重金属进行风险评估,得到风险商远小于1。结论:何首乌中外源性有害残留所引起的药用风险很低,尤其并未检出可致肝损伤的外源性有害指标,初步表明何首乌肝损伤与外源性污染相关性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 外源性有害残留物 风险评估 农药 肝损伤
下载PDF
有毒有害作业工人脂肪肝患病情况调查 被引量:1
4
作者 陈茂招 黄伟欣 +1 位作者 杨丽文 杜琼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5年第13期103-104,共2页
目的探讨有毒有害作业工人脂肪肝发病情况。方法选择某油漆厂、化工原料生产厂作业工人260名为观察组,多间工厂文职人员130人作为对照组,连续三年进行腹部B超和血脂检查。结果两组脂肪肝发生率分别为14.23%和10.0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 目的探讨有毒有害作业工人脂肪肝发病情况。方法选择某油漆厂、化工原料生产厂作业工人260名为观察组,多间工厂文职人员130人作为对照组,连续三年进行腹部B超和血脂检查。结果两组脂肪肝发生率分别为14.23%和10.0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别有显著性,p<0.05。结论有毒有害作业工人脂肪肝发病率高于文职人员,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害作业工人 脂肪肝 调查 患病情况调查 经统计学处理 文职人员 发病情况 化工原料 血脂检查 腹部B超
下载PDF
红毛五加多糖的保肝降酶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党月兰 李淑玉 马秀英 《兰州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20-22,共3页
红毛五加多糖(150~250mg.kg^(-1).d^(-1)×7,ip)可明显降低四氯化碳、硫代乙酰胺、强的松龙和D氨基半乳糖引起的小鼠血清ALT.AST的升高,对体外温孵血清ALT活性却无明显降低作用。
关键词 红毛五加 多糖 谷丙转氨酶 谷草转氨酶 肝损伤
下载PDF
90名强制戒毒人员丙肝感染状况检测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王业涌 李元尊 +1 位作者 卢洁容 杨明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8年第12期2687-2688,共2页
目的:通过对电白县某戒毒所共92名强制戒毒人员进行艾滋病的初筛检测后,将余下90名抗-H IV阴性的进行抗-HCV、HBsAg及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等项目的检测,并随机抽取50名同年龄组社会健康人员进行ALT项目检测分析比较,从而探讨丙肝感染... 目的:通过对电白县某戒毒所共92名强制戒毒人员进行艾滋病的初筛检测后,将余下90名抗-H IV阴性的进行抗-HCV、HBsAg及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等项目的检测,并随机抽取50名同年龄组社会健康人员进行ALT项目检测分析比较,从而探讨丙肝感染、吸毒等对强制戒毒人员肝功能的损害状况。方法:静脉采血5 m l,待凝固后离心取血清,根据《中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以及试剂说明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进行抗-HCV、HBsAg检测[1],按速率法进行肝功能(ALT)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及评估。结果:90名强制戒毒人员中抗-HCV和HBsAg均呈阳性的共15人,单纯抗-HCV阳性的55人,单纯HBsAg阳性的1人,抗-HCV和HBsAg均呈阴性的19人;55名单纯抗-HCV阳性者其ALT均值为60.3 U/L,15名抗-HCV及HBsAg均呈阳性者其ALT均值为29.1 U/L,19名抗-HCV和HBsAg均呈阴性者其ALT均值为27.1 U/L,50名社会健康人员其ALT均值为19.9 U/L,将均值60.3 U/L分别和均值29.1、27.1和19.9 U/L作t′检验,其差异均有特别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丙肝感染在强制戒毒人员中比率很高,达77.8%(70/90),且丙肝感染对强制戒毒人员的肝功能损害也是明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戒毒 丙肝感染 肝功能损害 检测分析
下载PDF
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肝功能异常临床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韦平 谢晓丽 +1 位作者 杨红斌 刘丽荣 《现代临床医学》 2009年第6期437-438,共2页
目的:通过对轮状病毒(RV)肠炎肝功能检测,发现部分患儿肝功能异常,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肝功能检测。金标法检测大便RV抗原。结果:RV阳性组(62例)肝功能异常24例(38.7%),RV阴性组肝功能异常9(10.9... 目的:通过对轮状病毒(RV)肠炎肝功能检测,发现部分患儿肝功能异常,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肝功能检测。金标法检测大便RV抗原。结果:RV阳性组(62例)肝功能异常24例(38.7%),RV阴性组肝功能异常9(10.9%),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RV肠炎部分肝脏损害转氨酶升高,肝功能损害,应常规检测肝功能,早期发现异常并给予早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肠道感染 肝脏损害 转氨酶
下载PDF
微囊藻毒素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狄留妹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02年第3期5-6,共2页
目的 :研究微囊藻毒素对人体肝脏的损伤作用。方法 :采集不同程度污染微囊藻毒素的饮用水 ,以横断面调查方法 ,比较不同暴露组人群肝脏酶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3组不同暴露人群的 SGPT和 γ- GT的水平不同 ,其间存在统计学差异 (P<0 .... 目的 :研究微囊藻毒素对人体肝脏的损伤作用。方法 :采集不同程度污染微囊藻毒素的饮用水 ,以横断面调查方法 ,比较不同暴露组人群肝脏酶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3组不同暴露人群的 SGPT和 γ- GT的水平不同 ,其间存在统计学差异 (P<0 .0 5 )。 结论 :长期饮用受微囊藻毒素污染的沟、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藻 毒素 肝脏 损害 水污染
下载PDF
慢性布氏菌病患者中肝脏损害发生几率的探讨
9
作者 陈庆贵 李福兴 《中国地方病防治》 2002年第3期182-183,共2页
目的 探讨慢性布氏菌病(简称布病)是否可以造成肝脏损害及肝脏损害在慢性布病中发生的几率和规律。方法 对273例慢性布病患者进行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三个方面的观察。结果 发现52例患者有肝脏损害,占19.05%。其肝损害与布氏菌... 目的 探讨慢性布氏菌病(简称布病)是否可以造成肝脏损害及肝脏损害在慢性布病中发生的几率和规律。方法 对273例慢性布病患者进行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三个方面的观察。结果 发现52例患者有肝脏损害,占19.05%。其肝损害与布氏菌素皮试验强度有正相关关系,而与布病血清学及病程无直接关系。结论 说明慢性布病仍可造成肝脏损害,但比急性布病发生率低,其发病机理可能与Ⅳ型变态反应对肝脏的损害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布氏菌病 肝脏损害 发生率 发病机理
下载PDF
接触氯乙烯致肝脏损伤的生物指标探讨
10
作者 吕建萍 周烨 石亚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2年第5期476-477,共2页
目的 探讨敏感、简单、可行的 VCM致肝细胞损伤的早期临床诊断指标。 方法 应用劳动卫生学、血清学、病例与对照实验学方法调查研究。 结果 接触组血清中羟脯氨酸、氨基已糖的含量高于对照组 ,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 血... 目的 探讨敏感、简单、可行的 VCM致肝细胞损伤的早期临床诊断指标。 方法 应用劳动卫生学、血清学、病例与对照实验学方法调查研究。 结果 接触组血清中羟脯氨酸、氨基已糖的含量高于对照组 ,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 血清中羟脯氨酸、氨基已糖含量可以反映职业危害因素 VCM对肝细胞的损伤情况 ,可以用该指标来进行定期职业健康监护或跟踪调查的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乙烯 肝脏损伤 生物指标 职业危害 羟脯氨酸 氨基已糖
下载PDF
抗结核药在临床治疗中致肝功能损害的防护 被引量:2
11
作者 凌晨 王燕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1年第6期150-150,共1页
近年流行病调查估计和临床结核住院统计显示,我区结核病发病率高,特别是哈萨克少数民族在呈回升势头。随着结核住院人数增多,抗结核药物的使用也随之增多,抗结核药引起肝功能损害不得不引起重视,所以住院用药期间的防治和护理极其重要。
关键词 抗结核药 临床治疗 致肝功能损害 防护
下载PDF
奶牛脂肪肝病因及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庆华 柴旭 冯志伟 《饲料博览》 2011年第12期42-44,共3页
奶牛脂肪肝是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对奶牛健康影响极大。文章综述了奶牛脂肪肝的成病机理及其对奶牛的危害,探讨了奶牛脂肪肝的主要防治办法和研究方向。
关键词 奶牛 脂肪肝 病因 危害 防治
下载PDF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探析及用药经验 被引量:14
13
作者 谭跃 宫洪涛 《陕西中医》 2021年第2期217-221,共5页
结合中医经典,探析《素问·藏气法时论》五脏苦欲补泻理论中“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的内涵。肝体阴用阳,性条达。当肝体用失衡,影响肝之生发、条达、藏血、主筋等生理功能,出现“肝苦急”的病理状态。阐释“肝苦急”的内涵,从肝之... 结合中医经典,探析《素问·藏气法时论》五脏苦欲补泻理论中“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的内涵。肝体阴用阳,性条达。当肝体用失衡,影响肝之生发、条达、藏血、主筋等生理功能,出现“肝苦急”的病理状态。阐释“肝苦急”的内涵,从肝之体用方面试析“肝苦急”之病因,结合临床经验探讨“肝苦急”之病机,将其概括为肝用的不及、太过与肝体不及两方面,详述缓肝急之治则,肝用之急循辛补、酸补之法,肝体之急宜甘缓、酸补、酸泻之治,详辨不及与太过,总结用药经验,假借中药之性味,以中药之本性复肝之特性。有助于《内经》五脏苦欲补泻理论学习,对药物配伍及临床诊疗思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苦急 肝体阴用阳 辛补 甘缓 酸补 酸泻 五脏苦欲补泻
下载PDF
Transplant benefit for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被引量:7
14
作者 Alessandro Vitale Michael Volk Umberto Cillo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3年第48期9183-9188,共6页
Although liver transplantation is theoretically the best treatment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it is limited by the realities of perioperative complications,and the shortage of donor organs.Furthermore,in many c... Although liver transplantation is theoretically the best treatment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it is limited by the realities of perioperative complications,and the shortage of donor organs.Furthermore,in many cases there are available alternative treatments such as resection or locoregional therapy.Deciding upon the best option for a patient with HCC is complicated,involving numerous ethical principles including:urgency,utility,intention-to-treat survival,transplant benefit,harm to candidates on waiting list,and harm to living donors.The potential contrast between different principles is particularly relevant for patients with HCC for several reasons:(1)HCC candidates to liver transplantation are increasing;(2)the great prognostic heterogeneity within the HCC population;(3)in HCC patients tumor progression before liver transplantation may significantly impair post transplant outcome;and(4)effective alternative therapies are often available for HCC candidates to liver transplantation.In this paper we suggest that allocating organs by transplant benefit could help balance these competing principles,and also introduce equity between patients with HCC and nonmalignant liver disease.We also propose a triangular equipoise model to help decide between deceased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or alternative therap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Deceased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 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 TRANSPLANT BENEFIT Utility URGENCY Intention-to-treat survival harm
下载PDF
丹参注射液联合谷胱甘肽液治疗对脂肪肝大鼠脂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妙珍 孙丽伟 +2 位作者 付珍春 任晓华 来德利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386-389,共4页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联合谷胱甘肽(古拉啶)溶液治疗对脂肪肝大鼠脂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高脂饲料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并用丹参注射液联合古拉啶溶液进行治疗,观察药物对脂质损伤保护作用的影响。[结果]丹参注射液、古拉...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联合谷胱甘肽(古拉啶)溶液治疗对脂肪肝大鼠脂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高脂饲料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并用丹参注射液联合古拉啶溶液进行治疗,观察药物对脂质损伤保护作用的影响。[结果]丹参注射液、古拉啶溶液及联合用药后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分别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丹参注射液、古拉啶溶液治疗后组织中三酰甘油(TG)水平分别与模型组比较P<0.05及P<0.01。丹参注射液降低血清中丙二醛(MDA)水平(P<0.05),联合用药降低组织中MDA水平(P<0.05),古拉啶溶液升高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古拉啶溶液及联合用药均具降血脂、改善脂质过氧化作用;联合用药在阻止肝纤维化增生方面略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脂质损伤 丹参 谷胱甘肽
原文传递
某化工企业接触二氯乙烷作业人员健康状况调查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飞霞 倪春辉 +2 位作者 徐爱国 黄亚泉 季网琴 《职业与健康》 CAS 2010年第16期1816-1818,共3页
目的探讨长期接触二氯乙烷对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对某市化工企业接触二氯乙烷240名工人(观察组)的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同时选择同单位无二氯乙烷接触史220名工人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观察组神经衰弱症状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目的探讨长期接触二氯乙烷对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对某市化工企业接触二氯乙烷240名工人(观察组)的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同时选择同单位无二氯乙烷接触史220名工人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观察组神经衰弱症状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并随着工龄增加而增高;肝功能异常检出率观察组为17.50%,对照组为7.7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0,P<0.01),且观察组肝功能异常率与工龄长短有关。结论长期接触二氯乙烷可对工人神经系统和肝功能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氯乙烷 慢性健康危害 神经衰弱 肝功能异常
原文传递
血清甘胆酸检测用于慢性HBV携带者肝脏早期损害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徐亚莉 刘涛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04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 :探讨慢性乙肝病毒 (HBV)携带者血清甘胆酸 (CG)水平与肝功能早期损害的关系。方法 :对 384例慢性HBV携带者和 1 2 0例健康人对照 ,用RIA进行血清CG检测 ,同时随机抽取 40例病例做肝组织活检。结果 :慢性HBV携带者血清CG含量为 6 .... 目的 :探讨慢性乙肝病毒 (HBV)携带者血清甘胆酸 (CG)水平与肝功能早期损害的关系。方法 :对 384例慢性HBV携带者和 1 2 0例健康人对照 ,用RIA进行血清CG检测 ,同时随机抽取 40例病例做肝组织活检。结果 :慢性HBV携带者血清CG含量为 6 .62±4.2 4mg/L ,明显高于正常健康对照组的 1 .49± 0 .71mg/L(P <0 .0 1 ) ,但HBeAg阳性组与HBeAg阴性组血清CG含量无明显差异 (P >0 .0 5) ,其中HBeAg阳性组CG含量超过正常上限者 66例 (34 .38% ) ,HBeAg阴性组CG含量超过正常上限者 56例 (2 9.1 7% ) ,两者无明显差异 (P >0 .0 5)。病例组血清CG含量与CG异常率随年龄增长有明显增高趋势 (P <0 .0 1 )。 40例病理分析 ,34例 (85 .0 0 % )出现不同程度的炎症性和纤维化改变。且与CG含量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慢性HBV携带者多存在早期肝脏损害 ,血清CG检测是一项无创、敏感的肝功能指标 ,它反映肝脏早期受损的程度 ,动态观察肝脏受损情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胆酸 乙肝病毒 肝脏损害
原文传递
职业病有害因素对作业人员丙氨酸转氨酶的影响
18
作者 孙月平 赵霞 苏德文 《职业与健康》 CAS 2015年第13期1747-1749,1752,共4页
目的探讨职业病有害因素对作业人员肝脏健康的影响,为控制职业危害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北京市房山区89家企业接触有害因素人员1 275名为接害组,同时选取未接触有害因素人员338名为对照组,用连续监测法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结果接触有... 目的探讨职业病有害因素对作业人员肝脏健康的影响,为控制职业危害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北京市房山区89家企业接触有害因素人员1 275名为接害组,同时选取未接触有害因素人员338名为对照组,用连续监测法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结果接触有害因素人员ALT水平及异常率(15.29%)明显高于未接触人员(9.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50,χ2=6.73,均P<0.01);随接害年限的增加ALT水平及异常率随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30,χ2=5.79,均P<0.05);接触物理、化学混合因素人员ALT异常率明显高于接触单纯物理、化学因素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70,均P<0.01);接害组男性ALT异常率明显高于女性(χ2=18.92,P<0.01)。结论房山区相关企业作业人员ALT异常率较高,职业病有害因素对肝脏有一定间接损害作用,应加强用人单位健康监护管理,做好必要防护,降低职业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病有害因素 丙氨酸转氨酶 肝脏健康
原文传递
系统性红斑狼疮肝损害30例临床观察
19
作者 许应林 《华西医学》 CAS 2009年第11期3007-3009,共3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肝损害的临床特点、肝损害发生率与SLE的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98例SLE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对肝损害组(30例)的症状与体征、病情程度、肝功能指标、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肝损害的临床特点、肝损害发生率与SLE的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98例SLE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对肝损害组(30例)的症状与体征、病情程度、肝功能指标、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并将其部分生化及免疫学指标与无肝损害组(68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SLE患者中SLE肝损害的发生率为30.61%。肝损害组中,病情重度16例(53.33%),17例患者(56.67%)无明显自觉症状,以ALT、AST轻中度升高为主。7例患者肝脏B超异常。肝损害组患者的白细胞值明显低与无肝损害组(P<0.05)。而2组的血红蛋白、血小板、CRP、ESR、抗核抗体、抗dsDNA抗体、IgG、补体3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11例患者接受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等药物治疗,9例在出院时复查肝功能正常或好转,另2例肝功能无明显改善;19例患者在接受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同时,给予护肝治疗,15例出院复查肝功能正常或好转,另4例无明显改善。而对照组68例中病情重度8例(11.76%)。结论:肝脏是SLE常见累及的靶器官之一,SLE肝损害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以轻至中度肝细胞损害多见,肝损害发生率与SLE病情严重程度成正相关、与SLE的近期预后无关、与长期预后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肝损害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环磷酰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