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ermittent portal triad clamping in resection of liver tumors involving the hepatocaval confluence
1
《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 SCIE CAS 2002年第2期276-280,共5页
Objective: To review our experience in and the re-sults of resecting liver tumors involving the hepatoca-val confluence under intermittent portal triad clam-ping (PTC).Methods: Sixty-eight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li... Objective: To review our experience in and the re-sults of resecting liver tumors involving the hepatoca-val confluence under intermittent portal triad clam-ping (PTC).Methods: Sixty-eight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livertumors involving the hepatocaval confluence under-went hepatectomies with liver parenchymal transec-tions under intermittent PTC.Results: All the tumors were successfully resected un-der PTC, except for one in which the infrahepatic in-ferior vena cava was concomitantly occluded in addi-tion to PTC. There was neither operative death noruncontrollable massive bleeding or air embolism oc-curred in our patients. The bleedings from the mainand short hepatic veins and right adrenal veins wereproperly managed during the operation, with a mean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of 1400 ml. Of the 68tumors resected, 65 wer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HCC). Their 1-, 2-, 3- and 4-year suvival rateswere 64.11%, 52. 82%, 44.90% and 36.98%, re-spectively, and the patients with HCC with capsulessurvived 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 those with HCCwithout capsules.Conclusions: The liver tumors involving the hepato-caval confluence could be safely resected simply un-der PTC, without routine use of total hepatic vascu-lar exclusion. As for HCCs in this area, the tumorwith capsule is a better indicator for surgical resec-tion than that without capsu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ECTOMY hepatocval CONFLUENCE PORTAL TRIAD CLAMPING hepatic vascular EXCLUSION liver neoplasmas
下载PDF
去甲斑蝥素对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9
2
作者 张金梅 吴杰 +1 位作者 常城 朱尤庆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的:研究去甲斑蝥素(norcantharidin,NCTD)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凋亡和survivin表达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NCTD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Hochest33258染色、AnnexinV/PI染色、DNA琼脂糖电泳检测NCTD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 目的:研究去甲斑蝥素(norcantharidin,NCTD)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凋亡和survivin表达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NCTD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Hochest33258染色、AnnexinV/PI染色、DNA琼脂糖电泳检测NCTD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NCTD对HepG2细胞survivin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NCTD可显著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呈质量浓度(5、10、20和40μg/ml)依赖性,40μg/ml NCTD作用48h时HepG2细胞抑制率达(81.27±3.25)%。NCTD作用HepG2细胞24h后,荧光显微镜下可见HepG2细胞出现核固缩和核裂解现象;DNA琼脂糖电泳显示,基因组DNA呈现典型的凋亡梯状图形;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5、10、20和40μg/ml NCTD作用后,HepG2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7.33±0.25)%、(18.23±1.19)%、(32.5±2.30)%和(48.23±1.17)%。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随着NCTD作用剂量的增加,HepG2细胞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逐渐减少。结论:NCTD能抑制HepG2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其凋亡的发生与下调survivin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斑蝥素 肝肿瘤 凋亡 SURVIVIN
下载PDF
肝癌的氩氦刀冷冻治疗近期疗效的探讨 被引量:43
3
作者 曹建民 史东宏 +4 位作者 许健 孔伟冻 李成朗 高大志 卢光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4期258-261,共4页
目的探讨氩氦刀冷冻治疗肝癌的方法、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CT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68例肝癌患者,术中经2次循环冻-融,1周后行肝动脉造影、TACE或灌注化疗,术后行增强CT或DSA随访。结果肿瘤最大径≤5cm的肝癌14例,术中完全消... 目的探讨氩氦刀冷冻治疗肝癌的方法、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CT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68例肝癌患者,术中经2次循环冻-融,1周后行肝动脉造影、TACE或灌注化疗,术后行增强CT或DSA随访。结果肿瘤最大径≤5cm的肝癌14例,术中完全消融。肿瘤最大径5~10cm的肝癌54例,其中29例术前未给予TACE,术中均未完全消融;25例术前行1~3次TACE,20例(80%)完全消融。全组病例术中无死亡,术后无出血、胆瘘、肝破裂及穿刺道转移等并发症。术后平均随访12.5个月,CR1例,PR36例,SD21例,PD10例,1年生存率为98.5%(67/68例)。结论CT引导下肝癌的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氦刀冷冻治疗 肝癌 随访
下载PDF
微波固化治疗肝癌抗肿瘤再生长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郑云 163.net +3 位作者 吕明德 陈俊伟 李锦清 张亚奇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646-648,共3页
目的:探讨微波固化治疗肝癌对肿瘤再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制作H22鼠肝癌皮下移植模型,对肿瘤分别进行微波固化(A组)、手术切除(B组)及不治疗(C组)3种处理,然后对3组动物分别再次皮下接种不同数量的H22癌细胞。观察再接种癌... 目的:探讨微波固化治疗肝癌对肿瘤再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制作H22鼠肝癌皮下移植模型,对肿瘤分别进行微波固化(A组)、手术切除(B组)及不治疗(C组)3种处理,然后对3组动物分别再次皮下接种不同数量的H22癌细胞。观察再接种癌灶的发癌情况。结果:再接种癌细胞后两个月内发癌率依再接种癌细胞数量而不同。接种107细胞的A、E、C组发癌率分别为25.0%、26.3%和77.8%,C组显著增高(P<0.01),A、B组相近。接种106细胞,3组发癌率分别为6.3%、20.0%、55.0%,C组与A、B组有显著差异(P<0.01,P<0.05),同时A组发癌率比B组已有较大幅度降低。接种细胞数为105时,A组无一例发癌,B、C组发癌率分别为18.7%、50.0%,B组与C组无显著性差异,A组显著低于C组(P<0.01),A组与B组的差异较接种106细胞时更大(P<0.086)。结论:微波固化和手术切除治疗实验性肝癌后,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再接种癌细胞生长,其中微波固化的作用强于手术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固化疗法 肝肿瘤 实验 复发
下载PDF
经皮射频联合肝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治疗大肝癌疗效分析 被引量:27
5
作者 崔彦 畅坚 +6 位作者 周立艳 吉敏 李晓鸥 王平 董满库 张宏文 李成林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6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 评价经皮射频(PRFA)联合肝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大肝癌的疗效。方法 应用RF-2000射频仪和10电极LeVeen射频针经皮穿刺热消融治疗76例大肝癌患者81个病灶(肿瘤直径5.1~15.0cm),PRFA前后联合TACE治疗,随访观察治... 目的 评价经皮射频(PRFA)联合肝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大肝癌的疗效。方法 应用RF-2000射频仪和10电极LeVeen射频针经皮穿刺热消融治疗76例大肝癌患者81个病灶(肿瘤直径5.1~15.0cm),PRFA前后联合TACE治疗,随访观察治疗效果、并发症和患者生存情况。结果PRFA操作均顺利完成。并发症6.58%(5/76),包括电极片灼伤皮肤2例,胆漏1例,腹腔出血1例,急性胆囊炎1例。PRFA相关死亡1例,该患者PRFA治疗后3天死于脑梗死。TACE无并发症。随访16~62个月,随访率92.1%,患者血清AFP下降89.3%,缓解率98.6%,6个月、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98.6%、72.9%和30.6%。结论PRFA联合TACE能发挥互补增益作用,是治疗大肝癌的一种有效备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细胞癌 射频消融 经动脉化疗栓塞术
下载PDF
柴胡皂甙d对人肝癌细胞STAT3/COX-2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5
6
作者 朱占芳 和水祥 +4 位作者 侯和磊 卢新兰 胡雅楠 陈静宏 王治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1932-1935,共4页
目的观察柴胡皂甙d(saikosaponin-d,SSd)对人肝癌细胞STAT3、COX-2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肿瘤作用可能的信号通路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SMMC-7721细胞,分别经IL-6、AG490和SSd作用后,免疫细胞化学及免疫印迹方法检测STAT3、磷酸化STAT3... 目的观察柴胡皂甙d(saikosaponin-d,SSd)对人肝癌细胞STAT3、COX-2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肿瘤作用可能的信号通路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SMMC-7721细胞,分别经IL-6、AG490和SSd作用后,免疫细胞化学及免疫印迹方法检测STAT3、磷酸化STAT3(p-STAT3)以及COX-2蛋白表达的变化,并探讨其关系。结果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IL-6诱导组人肝癌细胞p-STAT3和COX-2蛋白的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而加入AG490或SSd后p-STAT3、COX-2蛋白表达较IL-6诱导组明显减弱,SSd对STAT3蛋白表达则无明显影响;免疫印迹结果亦显示出类似变化:经IL-6作用,人肝癌细胞p-STAT3和COX-2的表达明显增强,AG490或SSd作用的人肝癌细胞p-STAT3表达呈现剂量依赖性下降,COX-2蛋白表达亦出现相应下调。结论p-STAT3参与了人肝癌细胞COX-2表达调节,SSd可能通过抑制STAT3磷酸化下调COX-2的表达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肿瘤细胞 培养的 柴胡皂甙 环氧化酶-2 STAT3转录因子
下载PDF
细针肝穿刺标本检测端粒酶诊断肝癌的意义 被引量:14
7
作者 曲波 李宝杰 +1 位作者 吕志武 潘海乐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1年第5期538-540,共3页
目的检测肝癌穿刺活检标本中的端粒酶活性,探讨其在肝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TRAP-ELISA技术检测42例肝脏活检穿刺标本肝细胞中的端粒酶。结果 25例经组织病理学诊断的肝癌标本中,16例细针穿刺阳性标本中14例端粒酶阳性;5例细针... 目的检测肝癌穿刺活检标本中的端粒酶活性,探讨其在肝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TRAP-ELISA技术检测42例肝脏活检穿刺标本肝细胞中的端粒酶。结果 25例经组织病理学诊断的肝癌标本中,16例细针穿刺阳性标本中14例端粒酶阳性;5例细针穿刺可疑阳性标本中4例端粒酶阳性,4例细针穿刺阴性标本中2例端粒酶阳性,端粒酶阳性率为80%(20/25)。两者同时应用可使术前肝癌确诊率由64%(16/25)升至88%(22/25)。9例肝硬变病变标本中有3例端粒酶阳性,2例肝血管瘤病变和6例慢性肝炎标本中均为阴性。结论肝癌穿刺活检标本中端粒酶活性明显高于其他良性病变(肝硬变、慢性肝炎、肝血管瘤),配合细胞学检查,可提高肝癌的早期诊断率,并有可能作为肝癌诊断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诊断 端粒酶 细针穿刺
下载PDF
射频与手术治疗肝癌的临床应用比较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褚延魁 马庆久 +2 位作者 鲁建国 高德明 杜锡林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7期1593-1596,共4页
目的 研究射频原位灭活技术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 ,并与手术治疗相比较 .方法 肝癌患者 14 4例 ,其中手术治疗组 36例常规行规则和不规则肝切除术 ;射频治疗组10 8例在 B超引导下 ,将金属钛穿刺针经皮直接置入肿块中心 ,分点多次... 目的 研究射频原位灭活技术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 ,并与手术治疗相比较 .方法 肝癌患者 14 4例 ,其中手术治疗组 36例常规行规则和不规则肝切除术 ;射频治疗组10 8例在 B超引导下 ,将金属钛穿刺针经皮直接置入肿块中心 ,分点多次行射频治疗 .射频输出功率由 10 W每隔 1min增加 10 W,加至 90 W,每点治疗时间设定为 15 m in,观察患者术后肝切、AFP、B超、CT图像及病理变化 .结果 手术组及射频组患者均有转氨酶升高 [手术组术前 (95 .0± 35 .0 )nkat· L- 1 ,手术后 (6 0 0 1.2± 5 0 3.4 ) nkat· L- 1 ;射频组术前(12 6 .7± 2 1.7) nkat· L- 1 ;术后 (385 0 .8± 315 .1) nkat·L- 1 ].且以手术治疗组肝功损伤大 ;肝癌标证物甲胎蛋白 (AFP)手术组患者术后复查降为正常 ,射频治疗组患者 2wk后复查 71/ 97(73.1% )下降为正常 ,经第二次治疗 94 / 97例下降为正常 .B超及 CT、手术组患者复查报告为肝切除术后改变 ,射频治疗组患者表现为肿瘤无增大 16 / 10 8(14 .8% ) ,缩小或液化 92 / 10 8(85 .2 % ) .术后病理复查示治疗区为坏死组织伴血管栓塞 ;1a生存率手术组为 6 9.4 %(2 5 / 36 ) ,射频治疗组 6 3.9% (6 9/ 10 8) ,二者无显著差异 .结论 与手术治疗相比 ,射频治疗不失为一种创伤小 ,安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 手术 治疗 肝癌 临床应用 比较分析
下载PDF
全肝血流阻断和肝静脉阻断对肝肿瘤切除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比较 被引量:17
9
作者 傅思源 孙玉明 +4 位作者 李爱军 周伟平 潘泽亚 俞卫锋 吴孟超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196-199,共4页
目的探讨阻断下腔静脉的全肝血流阻断(total hepatic vascular exclusion,THVE)和肝静脉阻断(selective hepatic vascular exclusion,SHVE)对肝肿瘤切除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40例肝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THVE组和SHVE组,术中置入Swa... 目的探讨阻断下腔静脉的全肝血流阻断(total hepatic vascular exclusion,THVE)和肝静脉阻断(selective hepatic vascular exclusion,SHVE)对肝肿瘤切除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40例肝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THVE组和SHVE组,术中置入Swan-Ganz导管记录肝切除术血管阻断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结果 THVE组外围循环阻力(SVR)和肺循环阻力(PVR)与SHVE组比较有明显的升高,而心脏指数(CI)、平均动脉压(MAP)和平均肺动脉压(MPAP)则有明显的下降(P<0.05)。前者术中输液量较后者多,两组术后肝肾功能及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切除术中SHVE和THVE均能有效控制出血和避免空气栓塞,而前者在保持全身血流动力学稳定并减少术中输液量方面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切除术 全肝血流阻断 肝静脉阻断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MRI诊断肝脏炎性假瘤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永才 叶慧义 +3 位作者 高凤霄 张宏伟 蔡幼铨 高元桂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4期282-284,共3页
目的 :探讨MRI对肝脏炎性假瘤 (IPL)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 16例IPL的MRI表现 ,并与病理所见对照。结果 :病理诊断前 13例诊断为良性病变 ,3例误诊为恶性肿瘤。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组 12例 :血管炎型 5例... 目的 :探讨MRI对肝脏炎性假瘤 (IPL)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 16例IPL的MRI表现 ,并与病理所见对照。结果 :病理诊断前 13例诊断为良性病变 ,3例误诊为恶性肿瘤。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组 12例 :血管炎型 5例、浆细胞肉芽肿型 3例、坏死型 4例 ;T1WI和T2WI低信号组 2例 :坏死型和硬化型各 1例 ;T1WI和T2WI等信号、高信号各 1例均为血管炎型。 2例血管炎型于动脉期显著强化、门脉期和延迟期中度强化 ;3例血管炎型和 2例浆细胞肉芽肿型于动脉期轻度强化、门脉期和延迟期中度强化 ;3例坏死型于门脉期和延迟期周边轻度强化。结论 :IPL的MRI表现缺乏特异性。MRI能将多数IPL诊断为良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炎性假瘤 MRI IPL 诊断
下载PDF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中化疗药物剂量对肝癌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20
11
作者 卢伟 李彦豪 +3 位作者 何晓峰 陈勇 曾庆乐 裘玉容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24-526,共3页
目的:探讨经志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中化疗药物剂量对肝癌患者肝细胞癌(HCC)患者T导胞亚群的影响。方法:36例不能动手术切除的HCC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分别进行选择性TACE。A组(n=18)给予小剂量化疗药物:肿瘤直径小于5cm者... 目的:探讨经志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中化疗药物剂量对肝癌患者肝细胞癌(HCC)患者T导胞亚群的影响。方法:36例不能动手术切除的HCC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分别进行选择性TACE。A组(n=18)给予小剂量化疗药物:肿瘤直径小于5cm者给予丝裂霉素(MMC)2-4mg;在5-8cm之间者给予MMC4-6mg及表阿霉素(EPI)10mg;大于8cm者给予MMC6-8mg、EPI10mg及卡铂(CBP)100mg。B组(n=18)给予常规剂量化疗药物(MMC10mg、CBP300mg及EPI40mg)。术前和术后1周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包括CD ^3+、CD^4+、CD^8+、NK、CD^4+/CD^8+、CD^4+CD45^+、CD4^+CD29^+、CD8^+CD28^+、CD8^+CD38^-)。结果:治疗前两组间各细胞亚群均无显著差异;A组患者治疗后CD ^3+、CD^4+、CD^8+、NK、CD^4+/CD^8+、CD^4+CD45^+、CD4^+CD29^+、CD8^+CD28^-无显著变化。但CD4^+CD45^+显著下降(P<0.05),CD8^+CD28^+明显增高(P<0.001);B组CD4^+、CD4^+CD29^+和CD^4+/CD8^+比值显著下降(P<0.05),CD8^+、CD8^+CD28^-显著增高(P<0.05)。结论:常规剂量化疗药物TACE 可明显抑制细胞免疫功能,而小剂量化疗药物TACE可以提高患者细胞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化疗药物剂量 肝癌 T细胞亚群 影响
下载PDF
冷冻治疗肝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剑仑 李挺 +3 位作者 杨南武 韦长远 陈建思 李航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0年第2期97-98,共2页
目的:探讨以冷冻为主综合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应用LSC-2000型冷冻机对53例肝癌分别采取冷冻加手术切除;冷冻加肝动脉、门静脉置管化疗;冷冻加手术切除和肝动脉、门静脉置管化疗。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冷冻后1、2年和3年... 目的:探讨以冷冻为主综合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应用LSC-2000型冷冻机对53例肝癌分别采取冷冻加手术切除;冷冻加肝动脉、门静脉置管化疗;冷冻加手术切除和肝动脉、门静脉置管化疗。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冷冻后1、2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73.6%、62.5%和52.8%,其中12例≤5mm的小肝癌分别91.7%、83.3%和75%。结论:冷冻综合治疗为中、晚期肝癌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治疗途径;冷冻后切除肿瘤或/和行肝动脉、门静脉置管化疗能够降低肝癌术后的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冷冻外科 综合疗法 疗效
下载PDF
转HBx基因肝癌细胞增殖与抗凋亡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闵军 刘彦文 +2 位作者 陈积圣 罗树红 余新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46-49,共4页
:【目的】研究转HBx基因肝癌细胞增殖与拮抗凋亡特性 ,探讨肝癌恶性表型的分子基础。【方法】以携HBx基因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QGY770 1肝癌细胞 ,G418筛选 ,PCR与RT PCR鉴定 ;流式细胞仪 (FCM)检测细胞增殖周期 ;用阿霉素诱导细胞凋亡 ,... :【目的】研究转HBx基因肝癌细胞增殖与拮抗凋亡特性 ,探讨肝癌恶性表型的分子基础。【方法】以携HBx基因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QGY770 1肝癌细胞 ,G418筛选 ,PCR与RT PCR鉴定 ;流式细胞仪 (FCM)检测细胞增殖周期 ;用阿霉素诱导细胞凋亡 ,FCM定量检测。【结果】QGY770 1肝癌细胞经HBx基因转染后 ,G418筛选 4~ 6周获阳性克隆株QGY/HBx ,PCR与RT -PCR分别证实细胞有HBx基因整合与HBxmRNA表达 ;细胞周期分析结果表明 ,QGY/HBx细胞的细胞周期进程明显加快 ,并可明显抵制阿霉素的凋亡诱导作用。【结论】HBx基因可加速肝癌细胞周期的进程 ,并增强肝癌细胞的抗凋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基因 HBx 细胞周期 凋亡 转基因
下载PDF
不阻断下腔静脉的全肝血流阻断切肝术 被引量:13
14
作者 周伟平 李爱军 +2 位作者 傅思源 杨远 吴孟超 《肝胆外科杂志》 2005年第6期412-415,共4页
目的探讨不阻断下腔静脉的全肝血流阻断切肝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例位于第二肝门区肿瘤施行第一肝门+左、中、右肝静脉阻断切肝术,保持下腔静脉血流畅通,部分病人同时行肝短静脉结扎。结果10例病人中原发性肝癌8例、转移性肝癌1例、... 目的探讨不阻断下腔静脉的全肝血流阻断切肝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例位于第二肝门区肿瘤施行第一肝门+左、中、右肝静脉阻断切肝术,保持下腔静脉血流畅通,部分病人同时行肝短静脉结扎。结果10例病人中原发性肝癌8例、转移性肝癌1例、肝巨大血管瘤1例。肿瘤直径5cm^18cm(13cm)。肿瘤侵犯2根主肝静脉8例,侵犯3根主肝静脉2例。行右三叶切除2例,右半肝切除1例,中肝叶切除4例,Ⅷ段切除1例,Ⅳ、Ⅶ、Ⅷ切除1例,左三叶切除1例。结扎肝静脉8根,血管带阻断9根,血管夹或心耳钳阻断5根。切断1根主肝静脉4例,切断2根主肝静脉6例。第一肝门阻断时间15m in^38m in(25.5m in),肝静脉阻断时间阻断时间15m in^25m in(19.7m in)。术中出血量100m l^6000m l(1180m l)。行肝静脉修补4例。结论不阻断下腔静脉的全肝血流阻断切肝术既能达到无血切肝的目的,又避免了下腔静脉阻断所引起全身血流动力学紊乱,是一种更合理的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不阻断下腔静脉的全肝血流阻断 肝切除术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LAVA技术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8
15
作者 宋承东 曾光 +1 位作者 黄鼎祥 周聪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201-203,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快速容积扫描(LAVA)技术诊断肝占位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DWI联合LAVA技术检查25例原发性肝癌、20例肝血管瘤和21例肝脏转移癌,比较各组DWI ADC值、信号增强比值(SER)、最大下降斜率(MSD)、正...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快速容积扫描(LAVA)技术诊断肝占位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DWI联合LAVA技术检查25例原发性肝癌、20例肝血管瘤和21例肝脏转移癌,比较各组DWI ADC值、信号增强比值(SER)、最大下降斜率(MSD)、正性增强积分(PEI)、最大上升斜率(MSI)和峰值(PV)等相关指标,比较诊断的准确性。结果肝血管瘤ADC值[(2.34±0.28)×10-3mm2/s]明显高于原发性肝癌[(1.27±0.25)×10-3mm2/s]和肝脏转移癌[(1.32±0.24)×10-3mm2/s,P<0.05];肝血管瘤患者MSI(362.4±68.1)、PV(583.6±74.4)、MSD(97.6±42.8)和PEI(285.8±47.0)明显高于肝转移癌和原发性肝癌(P<0.05),原发性肝癌患者MSI(285.2±78.7)、PV(496.8±72.2)、MSD(85.2±37.8)和PEI(234.9±72.4)明显高于肝转移癌[分别为(267.5±72.6)、(404.4±68.3)、(73.4±34.2)和(202.6±84.1),P<0.05],而三组SER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原发性肝癌Ⅰ型曲线(68.0%)显著高于肝血管瘤(10.0%)和肝转移癌(0.0%,P<0.05),肝脏转移癌Ⅱ型曲线(76.2%)高于原发性肝癌(20.0%)和肝血管瘤(20.0%)(P<0.05),肝血管瘤Ⅲ型曲线(70.0%)高于肝转移癌(23.8%)和原发性肝癌(12.0%,P<0.05);DWI联合LAVA增强扫描对各种肝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100.0%)均明显高于两单项检查(P<0.05)。结论 DWI和LAVA联合检查可明显提高肝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占位性病变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快速容积扫描技术
下载PDF
肝癌组织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及GGT-mRNA-H亚型表达与肝癌早期诊断的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秦成坤 张启华 +2 位作者 徐健 刘素侠 韩国庆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5年第3期151-153,共3页
目的研究肝癌组织中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及谷氨酰转移酶GGTmRNA H亚型表达,探讨其在肝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RT PCR法,检测6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癌组织及癌周组织、108例良性肝病肝组织、6例健康对照肝组织的hTERT与GGTmRNA H... 目的研究肝癌组织中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及谷氨酰转移酶GGTmRNA H亚型表达,探讨其在肝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RT PCR法,检测6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癌组织及癌周组织、108例良性肝病肝组织、6例健康对照肝组织的hTERT与GGTmRNA H亚型,观察这两种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在65例原发性肝癌中,癌组织hTERT阳性56例(86.2%),GGTmRNA H亚型阳性61例(93.8%),AFP阳性40例(61.5%)(P<0.05);hTERT在20例小肝癌癌组织阳性表达16例(80.0%),GGTmRNA H亚型阳性表达18例(90.0%),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端粒酶逆转录酶、GGTmRNA H亚型阳性表达率虽明显升高,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组织中hTERT、GGTmRNA H亚型联合分析可弥补AFP检测的不足,对提高肝癌、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小肝癌中端粒酶活性增高在癌形成中扮演重要的角色。hTERT基因检测比AFP更敏感、特异性更高,有望成为肝癌早期诊断的理想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端粒 末端转移酶 基因 hTERT 谷氨酰转移酶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的肝段动脉栓塞治疗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立 林浩皋 +3 位作者 张伟章 李锦清 张亚奇 伍尧泮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9-51,共3页
本文报道50例肝癌肝段动脉栓塞治疗的1年、2年、3年、4年累积生存率分别83.8%,65.4%,42.9%,24.5%,总结分析了瘤周门脉碘油逆流的表现ê脉逆流出现率为64%,作者认为肿瘤周围出现门脉碘油逆流是肿瘤碘油栓塞完全的标志... 本文报道50例肝癌肝段动脉栓塞治疗的1年、2年、3年、4年累积生存率分别83.8%,65.4%,42.9%,24.5%,总结分析了瘤周门脉碘油逆流的表现ê脉逆流出现率为64%,作者认为肿瘤周围出现门脉碘油逆流是肿瘤碘油栓塞完全的标志之一,可对肿瘤门脉供血起部分栓塞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动脉栓塞 栓塞疗法
下载PDF
MDA-7/IL-24-HT7融合蛋白的制备及其对肿瘤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新建 徐萍 +1 位作者 钱其军 黄倩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86-391,共6页
目的:构建MDA-7/IL-24-HT7原核及真核表达质粒,制备MDA-7/IL-24-HT7融合蛋白,研究该融合蛋白在肿瘤细胞内的定位及其对肿瘤细胞致凋亡作用。方法:PCR扩增MDA-7/IL-24基因,插入含有HaloTag(HT7)标签的载体中,构建MDA-7/IL-24-HT7原核及... 目的:构建MDA-7/IL-24-HT7原核及真核表达质粒,制备MDA-7/IL-24-HT7融合蛋白,研究该融合蛋白在肿瘤细胞内的定位及其对肿瘤细胞致凋亡作用。方法:PCR扩增MDA-7/IL-24基因,插入含有HaloTag(HT7)标签的载体中,构建MDA-7/IL-24-HT7原核及真核表达质粒;MDA-7/IL-24-HT7融合蛋白经IPTG诱导表达后纯化。利用带有荧光标记的HT7配基观察MDA-7/IL-24-HT7在肿瘤细胞内的定位。MTT法及AnnexinV-PI染色法检测MDA-7/IL-24-HT7对肿瘤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了表达MDA-7/IL-24-HT7融合蛋白的原核及真核表达质粒,MDA-7/IL-24-HT7融合蛋白主要存在于E.coliBL21的包涵体内。MDA-7/IL-24-HT7融合蛋白定位于肿瘤细胞的内质网上。MDA-7/IL-24-HT7融合蛋白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1mg/mlMDA-7/IL-24-HT7融合蛋白作用大肠癌HCT116细胞、肝癌SMMC7721细胞96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4.7±1.3)%和(22.1±0.9)%,显著高于未处理的肿瘤细胞(P<0.01)。结论:带有HaloTag标签的MDA-7/IL-24-HT7融合蛋白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A-7/IL-24 HALOTAG 融合蛋白 肝肿瘤 大肠肿瘤 凋亡
下载PDF
肝动脉介入化疗结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周振华 刘鲁明 +2 位作者 黄雯霞 于尔辛 宋明志 《实用癌症杂志》 2003年第4期400-402,共3页
目的 探讨肝动脉介入化疗结合三维适形反应 ,治疗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对符合入组条件的 2 4例肝癌患者 ,先采用肝动脉介入化疗 1~ 3次 ,再进行三维适形放疗 ,肿瘤剂量 2Gy/次 ,1次 /天 ,5天 /周 ,剂量范围 (5 0±... 目的 探讨肝动脉介入化疗结合三维适形反应 ,治疗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对符合入组条件的 2 4例肝癌患者 ,先采用肝动脉介入化疗 1~ 3次 ,再进行三维适形放疗 ,肿瘤剂量 2Gy/次 ,1次 /天 ,5天 /周 ,剂量范围 (5 0± 9)Gy。放疗结束后 1个月进行疗效评价 ,应用WHO分度标准评价不良反应。结果 PR 3例 ,MR 6例 ,SD 15例 ,无CR、PD病例。肝功能异常 1例 ,上消化道出血 3例 ,Ⅰ~Ⅱ度骨髓功能抑制 16例 ,发热 1例。结论 肝动脉介入化疗结合三维适形放疗对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动脉介入化疗 三维适形放疗 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体外高频热疗治疗晚期肝癌腹腔积液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海光 苗亚敬 +2 位作者 李世龙 张宝 司玉广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779-782,共4页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腹腔内注射联合体外高频热疗治疗晚期肝癌腹腔积液的疗效以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生命质量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3月—2017年2月唐山市人民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102例晚期肝癌腹腔积液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腹腔内注射联合体外高频热疗治疗晚期肝癌腹腔积液的疗效以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生命质量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3月—2017年2月唐山市人民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102例晚期肝癌腹腔积液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体外高频热疗。比较两组疗效,分析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自然杀伤(NK)细胞、CD_3^+、CD_4^+、CD_8^+、CD_4^+/CD_8^+的变化、观察患者生命质量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CR 13例,PR 29例,有效率82. 35%,对照组CR 6例,PR 18例,有效率47. 06%,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13. 909,P=0. 000)。治疗后研究组NK细胞[(19. 72±1. 16:17. 21±1. 05),t=11. 456,P <0. 001]、CD_3^+[(64. 94±5. 27:62. 27±6. 93),t=2. 190,P <0. 05]、CD_4^+[(41. 93±4. 34:39. 72±3. 28),t=2. 901,P <0. 05]、CD_4^+/CD_8^+[(1. 49±0. 17:1. 33±0. 15),t=5. 040,P <0. 001]均高于对照组,而CD_8^+低于对照组[(29. 15±2. 85:33. 38±3. 01),t=7. 288,P <0. 001]。研究组患者生命质量改善率高于对照组(82. 35%:52. 94%,χ~2=10. 079,P=0. 001),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 8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 9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 210,P=0. 647)。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腹腔内注射联合体外高频热疗可提高晚期肝癌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和生命质量,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腹水 免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