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产地披针叶茴香光合特性对水分胁迫和复水的响应 被引量:10
1
作者 曹永慧 周本智 +2 位作者 陈双林 萧江华 王小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7421-7429,共9页
为了探讨披针叶茴香(Illicium lanceolatum)对水分胁迫的响应,选用4个不同产地的披针叶茴香(浙江临安产地(LA)、浙江开化产地(KH)、江西武宁产地(WN)和福建南平产地(NP))盆栽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对不同水分... 为了探讨披针叶茴香(Illicium lanceolatum)对水分胁迫的响应,选用4个不同产地的披针叶茴香(浙江临安产地(LA)、浙江开化产地(KH)、江西武宁产地(WN)和福建南平产地(NP))盆栽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对不同水分胁迫下幼苗光合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强度增加,不同产地幼苗光饱和点(LSP)和光补偿点(LCP)值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降低,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的变化趋势存在产地差异,基本为先升后降;而表观光量子效率(AQY)呈增加的趋势。在水分胁迫复水后,4个产地幼苗LSP、LCP、AQY和Pmax值与正常供水时存在显著差异(P﹤0.05),WN、KH和LA幼苗LSP值大于正常供水;除NP幼苗外,其余产地幼苗LCP值均不同程度快速回升;KH和WN幼苗Pmax值高于正常供水,LA和NP幼苗Pmax低于正常供水;WN、KH和LA幼苗的AQY值均明显高于正常供水。表明披针叶茴香不同产地植株光合特性对光强和水分敏感性不同,WN产地植株对水分和光照的需求较广、适应能力较强,其次为NP产地,而浙江产地(KH、LA)植株对于水分的要求较高。水分胁迫下,披针叶茴香幼苗光合响应曲线亦存在差异,在低光范围(≤200μmol.m-.2s-1)时,其净光合速率(Pn)光响应值主要受土壤水分影响,当光强增大时,光照负面影响大于水分影响。表明披针叶茴香生长需要适宜水分,但最需要适宜光照,土壤水分条件较低时需实施弱光栽培措施来缓和逆境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披针叶茴香 不同产地 光合参数 光响应 水分胁迫 复水
下载PDF
苏南地区披针叶八角植物冻害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后斌 张菊英 +3 位作者 郑必平 陈驰 沈金法 谈建中 《林业科技》 2013年第1期48-50,59,共4页
以常见绿化植物法国冬青和含笑为对照,对苏州、南京地区的披针叶八角植株和枝叶的冻害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的结果表明:因植株个体、栽培地区、生境条件差异,低温对披针叶八角的影响有很大不同,其冻害程度分别表现为:无遮挡区>有遮挡... 以常见绿化植物法国冬青和含笑为对照,对苏州、南京地区的披针叶八角植株和枝叶的冻害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的结果表明:因植株个体、栽培地区、生境条件差异,低温对披针叶八角的影响有很大不同,其冻害程度分别表现为:无遮挡区>有遮挡区、苏州地区植株>南京地区植株、含笑>披针叶八角>法国冬青;在苏南地区园林绿化中,披针叶八角适宜作为立体搭配的冠下层植物加以栽培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披针叶八角 引种 冻害 抗寒性 园林配置
下载PDF
两种八角属木兰科植物提取物抗炎镇痛作用的比较(英文) 被引量:4
3
作者 赵氚 何玲 +1 位作者 张陆勇 单牧 《中国天然药物》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07-311,共5页
目的:由于狭叶茴香属于我国的濒危野生物种之一,寻找狭叶茴香的理想替代药材非常必要。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狭叶茴香和假地枫皮这两种八角属植物的根皮提取物注射液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本实验采用大鼠角叉菜胶足跖肿胀模型,小鼠耳廓二... 目的:由于狭叶茴香属于我国的濒危野生物种之一,寻找狭叶茴香的理想替代药材非常必要。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狭叶茴香和假地枫皮这两种八角属植物的根皮提取物注射液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本实验采用大鼠角叉菜胶足跖肿胀模型,小鼠耳廓二甲苯致炎模型以及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模型评价这两种注射液的抗炎活性。小鼠热板致痛模型和小鼠醋酸致痛模型评价这两种注射液的镇痛活性。结果:这两种注射液均表现出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实验结果中没有出现显著性差异。结论:假地枫皮的根皮提取物注射液的抗炎镇痛作用与狭叶茴香的相当。实验结果显示,假地枫皮有可能成为狭叶茴香的理想替代药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兰科 狭叶茴香 假地枫皮 抗炎 镇痛
原文传递
披针叶茴香果实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李慧娟 王丽霞 +3 位作者 刘孟奇 张雁冰 毕跃峰 柳继锋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36-639,共4页
目的研究八角科(Illiciaceae)植物披针叶茴香(Illicium lanceolatum)果实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硅胶、Sephadex LH-20、MCI等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披针叶茴香果实的体积分数9... 目的研究八角科(Illiciaceae)植物披针叶茴香(Illicium lanceolatum)果实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硅胶、Sephadex LH-20、MCI等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披针叶茴香果实的体积分数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通过渡谱数据和理化常数分别鉴定为2,4-dihydroxy—allylbenzene-2-O-β-D—glucopyranoside(1),(+)-儿茶素(2),槲皮素-3-O-β-L-鼠李糖苷(3),芦丁(4),异鼠李素-3-D-β-D-芸香糖苷(5),6-deoxy-1-hy—droxy neoanisatin(6),莽草毒素(7),icarisideE3(8),(75,8R)-urolignoside(9),对羟基苯甲酸(10),莽草酸(11),β-谷甾醇(12)。结论化合物1,4~6,8~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属 披针叶茴香 2 4-dihydroxy—allylbenzene-2-O-β-D—glucopyranoside 芦丁 异鼠李素-3-O-β-D-芸香糖苷 6-deoxy-1-hydroxy neoanisati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