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不同氮肥水平下中熟籼稻和粳稻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差异及相互关系 |
殷春渊
魏海燕
张庆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张胜飞
杭杰
马群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51
|
|
2
|
籼粳稻杂交育成品种的亚种特征性状及其与经济性状的关系 |
徐正进
李金泉
姜健
荆彦辉
张文忠
陈温福
张龙步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22
|
|
3
|
两个强优势多倍体籼粳亚种杂交稻生长习性研究 |
宋兆建
杜超群
戴兵成
陈冬玲
陈建国
蔡得田
|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8
|
|
4
|
水稻宜恢1577的籼粳特性鉴别和产量配合力分析 |
包灵丰
林纲
赵德明
李云武
曾健
贺兵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5
|
|
5
|
用SSR标记初步分析高州普通野生稻的籼粳分化 |
陈雨
杨庆文
潘大建
曲延英
范芝兰
陈建酉
李晨
|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
2008 |
11
|
|
6
|
水稻穗颈维管束性状的类型间差异及其遗传的研究 |
徐正进
陈温福
张龙步
彭应财
张俊国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6 |
68
|
|
7
|
不同生态区籼粳稻杂交F_2代亚种属性与株型性状的特点 |
金峰
王鹤潼
徐海
江奕君
赵明珠
杨莉
徐正进
陈温福
郑家奎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7
|
|
8
|
不同生态条件下籼粳稻杂交后代亚种特性的比较研究 |
徐海
刘宏光
杨莉
朱春杰
王嘉宇
杨乾华
徐正进
郑家奎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8
|
|
9
|
基于RAPD标记进行水稻籼粳分类研究 |
姜树坤
钟鸣
徐正进
张丽
马慧
刘少霞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28
|
|
10
|
籼粳稻杂交分类性状遗传研究初报 |
李金泉
姜健
徐正进
张龙步
陈温福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
2000 |
9
|
|
11
|
基于SSILP、InDel和SSR标记的杂草稻籼粳分类 |
徐群
许红云
魏兴华
汤圣祥
李东宣
陈丽娟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4
|
|
12
|
“Lemont/特青”重组自交系的六性状籼粳分类研究 |
梅捍卫
黎志康
王一平
余新桥
钟代彬
罗利军
应存山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19
|
|
13
|
江苏省杂草稻的传播与籼粳分化研究 |
陈晓锋
强胜
杨金玲
张帮华
张峥
宋小玲
戴伟民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1
|
|
14
|
籼、粳型转基因水稻花粉源基因飘流差异研究 |
何美丹
徐立新
尹昭坤
王旭静
王志兴
袁潜华
|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15
|
籼、粳稻及其杂种谷粒苯酚染色反应研究 |
程新奇
严钦泉
周清明
易哪
|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6
|
|
16
|
籼粳稻杂交后代维管束性状与穗部性状的关系 |
陈书强
徐正进
陈温福
徐海
刘宏光
朱春杰
王韵
王嘉宇
|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7
|
|
17
|
水稻籼粳中间型RIL系主要农艺性状杂种优势分析 |
程新奇
严钦泉
周清明
赵东海
|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2008 |
4
|
|
18
|
水稻籼粳杂种IR36/Kamairazu花粉育性的遗传 |
吕川根
高艳红
宗寿余
邹江石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19
|
水稻栽培稻分类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
程新奇
周清明
严钦泉
|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2004 |
6
|
|
20
|
耐冬山茶叶组织结构与品种分类研究 |
王奎玲
黄鑫
刘庆华
牟少华
刘庆超
张启翔
|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