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filt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non-aqueous phase liquids in undisturbed loessal soil cores 被引量:13
1
作者 WANG Yunqiang SHAO Ming'a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10期1424-1431,共8页
The widespread contamination of soils and aquifers by non-aqueous phase liquids (NAPL), such as crude oil, poses serious environmental and health hazards globally. Understanding the infilt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N... The widespread contamination of soils and aquifers by non-aqueous phase liquids (NAPL), such as crude oil, poses serious environmental and health hazards globally. Understanding the infilt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NAPL in soil is crucial in mitigating or remediating soil contamination. The infilt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rude and diesel oils into undisturbed loessal soil cores, collected in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cylindrical columns, were investigated under a constant fluid head (3 era) of either crude oil or diesel oil. The infiltration rate of both crude and diesel oils decreased exponentially as wetting depth increased with time. Soil core size and bulk density both ha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NAPL infiltration through the undisturbed soil cores; a smaller core size or a greater bulk density could reduce oil penetration to depth. Compacting soil in areas susceptible to oil spills may be an effective stratage to reduce contamination. The infiltration of NAPL into soil cores was spatially anisotropic and heterogeneous, thus recording the data at four points on the soil core is a good stratage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experimental results. Our results revealed that crude and diesel oils, rather than their components, have a practical value for remediation of contaminated loessal soi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ude oil diesel oil soil compaction soil core sample size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下载PDF
黄土区大跨度隧道开挖技术探讨
2
作者 李庆祥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12期112-115,共4页
临洮(安家咀)至临夏一级公路百和隧道均为Ⅴ级围岩,主要有黄土浅埋段、岩质地段、黄土深埋段、小净距段以及黄土深埋段等情况,针对不同的围岩情况和地质条件,有针对性的采用CD法、上下台阶留核心土法及三台阶分步法进行开挖。
关键词 黄土浅埋段 小净距隧道 CD法 上下台阶留核心土法 三台阶分步法
下载PDF
A COMPARISON: PALAEOENVIRONMENTAL CHANGE RECORDS OF CHINESE LESS AND ANTARCTIC ICE CORES OVER LAST 150,000 YEARS
3
作者 Kang Jiancheng Wen Jiahong Polar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451 Shangchuan Road, Pudong, Shanghai 200129, P. R.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Polar Science》 1991年第2期15-23,共9页
Studies on Chinese loess and a comparison with Antarctic ice cores provided a general pattern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the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over last 150,000 years. Climatic change revealed by magnet... Studies on Chinese loess and a comparison with Antarctic ice cores provided a general pattern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the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over last 150,000 years. Climatic change revealed by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of Linxia loess section in China was paralled with temperature variation revealed by δD of Vostok ice core over last 150,000 years, which indicates a pattern of climatic change tendencies on a long-scale (thousand years). However, the ranges of variation at the same phase, especially, during the last Inter-glacial age (80,000-140,000 a.B.P.) were more different between Chinese loess sections and Antarctic ice co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loess Antarctic ice cores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POLLEN global change.
下载PDF
西部黄土高原兰州黄土磁化率增强模式及其驱动机制 被引量:2
4
作者 于昊 彭廷江 +5 位作者 李孟 于凤霞 叶喜艳 郭本泓 张军 李吉均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5-174,共10页
我国黄土高原第四纪风成黄土序列为研究不同时间尺度(构造和轨道尺度)的环境演变提供了理想材料,其中轨道尺度上冰期-间冰期气候变化是第四纪以来气候周期性演变的重要特征。粒度和磁化率分别作为冬季风和夏季风指标被广泛应用于亚洲内... 我国黄土高原第四纪风成黄土序列为研究不同时间尺度(构造和轨道尺度)的环境演变提供了理想材料,其中轨道尺度上冰期-间冰期气候变化是第四纪以来气候周期性演变的重要特征。粒度和磁化率分别作为冬季风和夏季风指标被广泛应用于亚洲内陆干旱化和古季风演化研究。然而,磁化率作为古气候代用指标在解释区域环境演化时存在差异性,并不能将其总视为暖湿信号。以黄土高原西部地区的兰州皋兰山和西津岩心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倒数第二次冰期以来的粒度和磁化率特征,并与洛川剖面进行空间对比。研究表明,间冰期的磁化率总体高于冰期,但在冰期向间冰期转换的过渡期,皋兰山和西津岩心磁化率值并没有降低到冰期水平,而与弱发育古土壤磁化率水平类似。我们推测该时段兰州黄土磁化率增加并非由成壤作用增强贡献,而是源区粗颗粒磁性矿物增加所致,其磁化率增强模式可能同阿拉斯加、新疆黄土类似。由此可见,磁化率增强模式不仅在冰期时黄土高原东西部存在显著差异,而且在同一区域的不同沉积时期也存在较大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化率 冰期-间冰期 兰州黄土 皋兰山岩心
下载PDF
深海氧同位素第5阶段的气候记录:武都黄土剖面与极地冰心、深海沉积同位素记录的对比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虎才 史正涛 戴雪荣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07-115,共9页
武都地区晚更新世以来堆积了厚约17m的黄土地层,其间夹有多层厚度不一、发育程度不同的古土壤层.在剖面13.2~17m黄土中,野外可清晰的观察到6层古土壤.通过剖面磁化率、粒度、稳定同位素、元素地球化学、TL年代、Ca... 武都地区晚更新世以来堆积了厚约17m的黄土地层,其间夹有多层厚度不一、发育程度不同的古土壤层.在剖面13.2~17m黄土中,野外可清晰的观察到6层古土壤.通过剖面磁化率、粒度、稳定同位素、元素地球化学、TL年代、CaCO3、有机质含量的综合分析,认为它敏感而详尽地记录了深海氧同位素第5阶段的气候变化历史.对比研究结果显示:除总体模型与中国中西部黄土高原、深海氧同位素及南极冰心记录一致外,还可以与格陵兰Summit冰心记录进行良好的细节对比,揭示了全球气候变化地质记录的统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 氧同位素 极地冰心 黄土 海洋 古气候
下载PDF
近130ka中国黄土磁化率气候记录与南极冰芯气候记录 被引量:6
6
作者 岳乐平 薛祥煦 +1 位作者 雷祥义 王建其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63-467,共5页
黄土高原中部的陕西泾阳、旬邑黄土剖面具有高分辨率气候记录,记录了130ka 以来的气候波动,一些细微的气候波动也被记录下来。位于大陆的黄土磁化率气候记录可以与南极冰芯气候记录对比。结果表明:Lorius 与 Jouzel 等将冰芯同位素曲线... 黄土高原中部的陕西泾阳、旬邑黄土剖面具有高分辨率气候记录,记录了130ka 以来的气候波动,一些细微的气候波动也被记录下来。位于大陆的黄土磁化率气候记录可以与南极冰芯气候记录对比。结果表明:Lorius 与 Jouzel 等将冰芯同位素曲线划分为 A、B、C、D、E、F、G、H 冷暖阶段,可与黄土磁化率气候曲线划分的1、2、3、4、(5、6、7)、8,9、10冷暖阶段对比。其中冰芯记录所反映的 A、C、E、G(或黄土记录反映的1、3、5、6、7、9)为暖阶段:B、D、F、H(2、4、8、10)为冷阶段。总之,黄土磁化率记录曲线与冰芯气候记录曲线的形态极为相似,指示了黄土高原地区的大陆气候变化与极地气候变化同受全球变化的影响。这证明了极地冰量变化与东亚大陆冬、夏季风强弱变化,是全球气候变化在极地与大陆的两种表现形式。黄土记录的气候变化时间滞后于冰芯记录,可能暗示着大陆气候变化滞后于极地气候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黄土 磁化率 气候记录 南极 冰芯
下载PDF
青藏高原冰芯记录与黄土堆积和深海沉积记录之对比 被引量:8
7
作者 庞奖励 黄春长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04-511,共8页
通过对青藏高原冰芯δ18O、黄土高原黄土及海洋同位素阶段记录的气候事件进行对比 ,认为三种不同介质所记录的晚更新世以来气候变化大趋势及主要气候事件是基本一致的 ,均具有 40Ka和 2 0Ka变化准周期 ,并可与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太阳辐... 通过对青藏高原冰芯δ18O、黄土高原黄土及海洋同位素阶段记录的气候事件进行对比 ,认为三种不同介质所记录的晚更新世以来气候变化大趋势及主要气候事件是基本一致的 ,均具有 40Ka和 2 0Ka变化准周期 ,并可与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太阳辐射量变化曲线进行对比。冰芯记录揭示出气候由冷变暖是缓慢发生的 ,从暖向冷是快速发生的 ,晚更新世最冷期在大约 2 3Ka;全新世大约从 5Ka开始降温 ;而海洋同位素阶段 ,黄土记录揭示出气候由冷变暖是快速的 ,从暖向冷是逐渐的 ,晚更新世最冷气候出现在大约 1 8Ka ;黄土揭示出全新世大约从 3Ka开始气候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芯 黄土 海洋同位素阶段 气候变化
下载PDF
末次冰期中国黄土古气候记录与高纬冰心及热带海洋记录对比 被引量:5
8
作者 熊尚发 丁仲礼 +1 位作者 刘东生 任剑璋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1-76,共6页
通过对比南北半球高纬冰心记录、热带海洋记录及中国黄土古气候记录,获得末次冰期全球气候变化的两套模式的认识。一套模式以格陵兰冰心记录为代表,具有高频变化、等值波动、快速转换等特征。另一套模式以苏禄海、南极冰心记录为代表... 通过对比南北半球高纬冰心记录、热带海洋记录及中国黄土古气候记录,获得末次冰期全球气候变化的两套模式的认识。一套模式以格陵兰冰心记录为代表,具有高频变化、等值波动、快速转换等特征。另一套模式以苏禄海、南极冰心记录为代表,表现为与全球冰量变化相似的特征。中国黄土粒度记录了两套模式的过渡类型。两套模式反映了全球气候系统的两套连通机制,一套是通过冰量变化—海面变化,传达气候变化信息;另一套是通过冰量变化—大气圈波动—粉尘、水汽波动,引起气候系统的不稳定性变化。作为两套模式的过渡类型,黄土粒度的冰量变化特征可能是沙漠界限变化的反映,而短周期波动则可能与冬季风强度变化有关。黄土粒度的短周期波动与格陵兰冰心记录的较好对比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由大气圈过程(包括大气环流、粉尘和水汽等)传递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气候记录 黄土 格陵兰冰心 热带海洋 冰心
下载PDF
中更新世以来青藏高原RH孔和洛川黄土记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薛滨 王苏民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23-128,共6页
根据若尔盖盆地RH孔的研究成果,具体地将该孔的21个阶段和洛川黄土记录进行对比,分析其异同点,探讨了高原不同隆升阶段自身环境特点及其对邻近西北干旱区的影响.
关键词 RH孔 洛川黄土记录 中更新世 青藏高原 地层
下载PDF
泥河湾盆地的水下黄土堆积及其古气候意义 被引量:29
10
作者 夏正楷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58-65,T001,共9页
本文论述了泥河湾盆地第四纪河湖相地层中水下黄土堆积的特征,认为水下黄土堆积是介于气下黄土堆积和河湖相沉积之间的一种过渡类型,水下黄土和气下黄土都是干冷气候条件下的产物,而河湖相沉积则形成于相对温湿的气候环境。在沉积剖面... 本文论述了泥河湾盆地第四纪河湖相地层中水下黄土堆积的特征,认为水下黄土堆积是介于气下黄土堆积和河湖相沉积之间的一种过渡类型,水下黄土和气下黄土都是干冷气候条件下的产物,而河湖相沉积则形成于相对温湿的气候环境。在沉积剖面中水下黄土和河湖相沉积交替出现,形成水下黄土——河湖相沉积系列,这个系列反映了气候的周期性变化,它可以与我国洛川剖面的黄土—古土壤系列及深海岩芯V_(28-239)的氧同位素气候期,很好地进行对比。这为我国华北第四纪古气候地层序列的建立,又提供了一个重要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黄土堆积 黄土-古土壤系列 深海岩芯V28-239 氧同位素 泥河湾盆地 古气候
下载PDF
国际第四纪地质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卫建 薛祥煦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36-142,共7页
与人类环境关系密切的第四纪地质学在“过去的全球变化”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主要体现在对末次冰期旋回的高分辨率环境信息的提取、高精度分析方法的建立、气候不稳定性的发现与研究以及穿越赤道的南北半球对比研究的开始等。
关键词 第四纪 地质学 末次冰期旋回 气候变化
下载PDF
黄土坡地不同利用方式土壤侵蚀的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杨武德 杨玉 +6 位作者 宋晓彦 杨利艳 宋艳暾 田展 眭国平 陈宝林 徐锴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2-44,共3页
本研究利用定位土芯Eu(europium)示踪新方法,研究黄土坡地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侵蚀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以片蚀和细沟侵蚀为主的黄土坡地是适用的;土壤侵蚀的时间分布与降雨量的年时间分布相一致,过程性暴雨期表现为全年土... 本研究利用定位土芯Eu(europium)示踪新方法,研究黄土坡地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侵蚀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以片蚀和细沟侵蚀为主的黄土坡地是适用的;土壤侵蚀的时间分布与降雨量的年时间分布相一致,过程性暴雨期表现为全年土壤侵蚀的高峰期;在复合坡面,随坡面的陡、缓、凹,土壤侵蚀表现强、弱、沉积;相同坡度和坡长条件下,幼龄核桃园的土壤侵蚀速率>刺槐林地>荒草地>苜蓿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时空分异 黄土坡地 定位土芯Eu示踪法
下载PDF
大梁水库坝体碾压试验方案 被引量:1
13
作者 潘玉龙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1-63,共3页
大梁水库主坝为黄土心墙砂砾料混合坝,各筑坝材料的铺料层厚、铺料方式、碾压机具、碾压遍数、行走速度、加水方式和加水量等施工参数需通过现场试验确定,本文对试验方案进行了拟定。
关键词 万家寨引黄工程 大梁水库 黄土心墙 砂砾料混合坝 碾压试验 山西省
下载PDF
黄土高原沟壑区原状土壤氮素迁移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毓峰 李世清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64-69,共6页
以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长武王东沟实验站的坡耕地和塬耕地为供试土壤,研究了黄土高原沟壑塬区旱耕地原状土壤氮素迁移和时空变异。结果表明:耕作土壤NO3--N为23.1-33.8 mg/kg,NH4+-N为0.23-0.50mg/kg,DOC为9.17-13.38 mg/kg,P... 以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长武王东沟实验站的坡耕地和塬耕地为供试土壤,研究了黄土高原沟壑塬区旱耕地原状土壤氮素迁移和时空变异。结果表明:耕作土壤NO3--N为23.1-33.8 mg/kg,NH4+-N为0.23-0.50mg/kg,DOC为9.17-13.38 mg/kg,P为0.18-0.23 mg/kg;坡耕地和塬耕地的NO3--N和NH4+-N主要集中在0-20 cm的上层土壤,中下层土壤NO3--N和NH4+-N起源于上层淋溶迁移和累积;高含量时养分淋溶溶出呈指数衰减型;NO3--N、NH4+-N、DOC向下层的迁移塬耕地慢于坡耕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迁移 坡耕地 塬耕地 原状土壤 王东沟小流域 黄土高原沟壑区
下载PDF
湿陷性黄土地区劈裂注浆桩芯结石体强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茗如 李宁 +1 位作者 钟琳 李少飞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47-1153,共7页
为研究湿陷性黄土地区劈裂注浆桩芯结石体力学性能,通过配置五种不同配合比的注浆浆液,对其标准养护试块、同条件养护试块以及桩芯结石体分别进行龄期为3 d、7 d、14 d、28 d、56 d、90 d的抗压强度测试。结果表明:桩芯结石体的抗压强... 为研究湿陷性黄土地区劈裂注浆桩芯结石体力学性能,通过配置五种不同配合比的注浆浆液,对其标准养护试块、同条件养护试块以及桩芯结石体分别进行龄期为3 d、7 d、14 d、28 d、56 d、90 d的抗压强度测试。结果表明:桩芯结石体的抗压强度随水胶比的增大而降低,随养护龄期的增加而呈对数增大;注浆浆液的析水率对桩芯结石体的抗压强度影响较大,黄土的密度、含水率以及桩芯结石体在黄土中的埋置深度对其抗压强度影响较小。通过影响因素分析,推出桩芯结石体抗压强度与同浆液3 d标准养护试块抗压强度的相关关系,此关系式可对湿陷性黄土地区地基加固工程的效果进行预估,为湿陷性黄土地区地基加固工程提供了桩芯结石体抗压强度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陷性黄土 劈裂注浆 桩芯结石体 抗压强度 相关关系 地基加固
下载PDF
黄土地区井筒式地下连续墙基础的长期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云忠 戴国亮 +1 位作者 龚维明 陈晓东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558-561,共4页
以山西某在建拱桥为依托,对其采用的井筒式地下连续墙基础进行长期监测,研究了在不同工作状态下,井筒式地下连续墙各片墙所承受的轴力与侧摩阻力的分布规律,特别在正常工作荷载下,闭合墙基础的承载性状类似于端承摩擦墙。并结合土压力... 以山西某在建拱桥为依托,对其采用的井筒式地下连续墙基础进行长期监测,研究了在不同工作状态下,井筒式地下连续墙各片墙所承受的轴力与侧摩阻力的分布规律,特别在正常工作荷载下,闭合墙基础的承载性状类似于端承摩擦墙。并结合土压力盒所测墙周土体作用于工程墙的土反力值,分析了承台与土芯之间的作用并不显著,且在运营阶段,墙内土芯对闭合墙的水平承载力贡献小,而外侧的上部表层土和浅层土对工程墙基础的水平承载力影响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地区 井筒式地下连续墙 长期监测 侧摩阻力 芯土
下载PDF
兰州西津黄土-古土壤序列中黏土矿物特征 被引量:5
17
作者 叶喜艳 冯展涛 +3 位作者 彭廷江 于凤霞 李孟 于昊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5-81,共7页
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实验方法,分析兰州西津黄土层和古土壤层中的黏土矿物质量分数,计算其化学风化指数和结晶度,结合粒度和磁化率指标探讨黏土矿物质量分数比值的古环境意义.研究表明:黄土-古土壤序列的黏土矿物组合类型比较单一,... 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实验方法,分析兰州西津黄土层和古土壤层中的黏土矿物质量分数,计算其化学风化指数和结晶度,结合粒度和磁化率指标探讨黏土矿物质量分数比值的古环境意义.研究表明:黄土-古土壤序列的黏土矿物组合类型比较单一,黄土层中主要有伊利石、绿泥石和高岭石;古土壤层中主要为伊利石、绿泥石、高岭石、蒙脱石和伊/蒙混层矿物.西津钻孔中的黏土矿物对化学和物理风化较为敏感,古土壤发育时的水解程度强于黄土.与西津黄土的磁化率和粒度指标一样,黏土矿物质量分数比值在黄土和古土壤层中的差异能进行古环境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古土壤 黏土矿物 西津钻孔 古环境
下载PDF
黄河中游晋陕峡谷延安段新发现的石制品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改课 王社江 +6 位作者 李钊 邸楠 赵汗青 鹿化煜 王小庆 夏文婷 别婧婧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6-105,共20页
2018年6月,我们在黄河中游晋陕峡谷陕西一侧延安段新发现5处旷野石器地点,采集石制品556件,部分石制品暴露于黄土地层的剖面上。古人类加工石制品的原料来自于黄河河床和阶地的砾石层,岩性以石英岩为主,其次为石英。除上述两种原料之外... 2018年6月,我们在黄河中游晋陕峡谷陕西一侧延安段新发现5处旷野石器地点,采集石制品556件,部分石制品暴露于黄土地层的剖面上。古人类加工石制品的原料来自于黄河河床和阶地的砾石层,岩性以石英岩为主,其次为石英。除上述两种原料之外,燧石、硅质岩、硅质灰岩、石英砂岩、细砂岩、蛋白石、玛瑙、火成岩等也有少量使用。石制品类型包括石锤、石核、石片、工具、断块和碎片屑,尺寸以小型为主。石核和石片以自然砾石台面者居多。剥片主要采用锤击法直接剥片,少量使用砸击法,可能偶而使用碰砧法和锐棱砸击法。工具多为以石片为毛坯加工而成的中小型刮削器,有少量以砾石为毛坯加工而成的砍砸器。伏羲村、苏亚河、高家畔、延水关4个地点发现的石制品原生埋藏地层为黄河第二级阶地上覆的马兰黄土堆积,该套地层形成于晚更新世晚期,石制品属简单的石核-石片工业,可能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衣锦滩地点的石制品分别埋藏于黄河第二级阶地上覆的马兰黄土堆积和黄河第一级阶地上覆的土状堆积中,时代分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本次新发现的旧石器地点进一步扩大了黄河晋陕峡谷地区旧石器遗存的分布范围,丰富了该地区旧石器文化的内涵,为未来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新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晋陕峡谷 延安段 石制品 简单石核-石片工业 马兰黄土 旧石器时代晚期
下载PDF
甘肃临夏黄土剖面:15万年环境演变的良好记录 被引量:20
19
作者 康建成 李吉均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65-175,共11页
历经15万年的甘肃临夏北塬黄土剖面,沉积速率大、古土壤序列完整。特别是在距今14—8万年的末次间冰期形成的三层古土壤,末次冰期间冰段形成的数层弱成土型古土壤,其特征优于其它黄土剖面。对北塬剖面磁化率、孢粉、粒度、地球化学特征... 历经15万年的甘肃临夏北塬黄土剖面,沉积速率大、古土壤序列完整。特别是在距今14—8万年的末次间冰期形成的三层古土壤,末次冰期间冰段形成的数层弱成土型古土壤,其特征优于其它黄土剖面。对北塬剖面磁化率、孢粉、粒度、地球化学特征的综合研究表明,该剖面完整地记录了15万年以来的环境变化,为检验以往从大陆冰盖和深海沉积中得出的环境变化模式提供了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环境演变 南极 冰芯
下载PDF
Accumulation sequence of Chinese loess and climatic records of Greenland ice core during the last 130 ka 被引量:7
20
作者 安芷生 孙东怀 +4 位作者 张小曳 周卫建 S.C.Porter J.Shaw 张代州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95年第15期1272-1276,共5页
The present winter climate of continental China is associated with cold air activity.The cold air forming Siberian high pressure comes from the Northern Barents Sea.Northwestern Kara Sea and Northern Atlantic Ocean (f... The present winter climate of continental China is associated with cold air activity.The cold air forming Siberian high pressure comes from the Northern Barents Sea.Northwestern Kara Sea and Northern Atlantic Ocean (fig.1). in other words, mainly fromthe cold northern sea surface. west and east to Novaya Zemlya and the sea surface sou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nter MONSOON GRIP core and Chinese loes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