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NTROL WORK IN CLOSE RANGE PHOTOGRAMMETRY 被引量:2
1
作者 FENG Wenhao 《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 2001年第4期66-72,共7页
The purpose, classification, required accuracy and surveying methods of control work for close range photogrammetry have been briefly stated. The different methods for definition of space, object coordinate system are... The purpose, classification, required accuracy and surveying methods of control work for close range photogrammetry have been briefly stated. The different methods for definition of space, object coordinate system are also reviewed.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habitu-ally-practised rotation angle system for aerophotogrammetry in China should be used for the future teaching and resaarching work in the close range photogrammetry, and that the rotation angle system for terrestrial deformation photogrammetry should be left out in order to avoid the confuse and reduce the amount of expanse for making softwares. It has been emphasized that there are three improtant aspects in the close range control work with high accurary using the conventional method of engineering surveying: the use of standard scale for measurement of distance between two general stations, the accurate determination of start direction line between two general stations and the handling method of influence of 2C change. A method for setting up industrial surveying control net with extra-high accuracy ±(0.05–0.20) mm is presented by the author. This kind of industrial control net is necessary for batch process of large industrial components with purposes of measurement, inspect and lofting. There are some special methods of control work in the close range photogrammetry, including two methods presented by the auth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ose range photogrammetry control work high accuracy industrial control net
下载PDF
Correlation of work function and stacking fault energy through Kelvin probe force microscopy and nanohardness in diluteα-magnesium
2
作者 Yigit Türe Ali Arslan Kaya +2 位作者 Hüseyin Aydin Jiang Peng Servet Turan 《Journal of Magnesium and Alloy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期237-250,共14页
Electronic interactions of the Group 2A elements with magnesium have been studied through the dilute solid solutions in binary Mg-Ca,Mg-Sr and Mg-Ba systems.This investigation incorporated the difference in the‘Work ... Electronic interactions of the Group 2A elements with magnesium have been studied through the dilute solid solutions in binary Mg-Ca,Mg-Sr and Mg-Ba systems.This investigation incorporated the difference in the‘Work Function'(ΔWF)measured via Kelvin Probe Force Microscopy(KPFM),as a property directly affected by interatomic bond types,i.e.the electronic structure,nanoindentation measurements,and Stacking Fault Energy values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It was shown that the nano-hardness of the solid-solutionα-Mg phase changed in the order of Mg-Ca>Mg-Sr>Mg-Ba.Thus,it was shown,by also considering the nano-hardness levels,that SFE of a solid-solution is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its‘Work Function'level.Nano-hardness measurements on the eutectics andΔWF difference between eutectic phases enabled an assessment of the relative bond strength and the pertinent electronic structures of the eutectics in the three alloys.Correlation withΔWF and at least qualitative verification of those computed SFE values with some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 techniques were considered important as those computational methods are based on zero Kelvin degree,relatively simple atomic models and a number of assumptions.As asserted by this investigation,if the results of measurement techniques can be qualit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ose of the computational methods,it can be possible to evaluate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s in alloys,starting from binary systems,going to ternary and then multi-elemental systems.Our investigation has shown that such a qualitative correlation is possible.After all,the SFE values are not treated as absolute values but rather become essential in comparative investigations when assessing the influences of alloying elements at a fundamental level,that is,free electron density distributions.Our study indicated that the principles of‘electronic metallurgy'in developing multi-elemental alloy systems can be followed via practical experimental methods,i.e.ΔWF measurements using KPFM and nanoinden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 alloys Dilute alloys work function Stacking fault energy Kelvin probe force microscopy Short range order Miedema NANOINDENTATION EUTECTICS
下载PDF
基于图像分析的掘进工作面粉尘颗粒检测方法
3
作者 龚晓燕 冯浩 +6 位作者 付浩然 陈龙 常虎强 刘壮壮 贺子纶 裴晓泽 薛河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62,77,共9页
基于光散射原理测定粉尘质量浓度只能定时定点手动检测,实时性差,且只能检测出粉尘质量浓度,并不能给出粒径分布范围。目前基于图像分析的粉尘颗粒检测研究主要是针对粉尘质量浓度或粒径分布进行单方面研究,并不能实现粉尘质量浓度和粒... 基于光散射原理测定粉尘质量浓度只能定时定点手动检测,实时性差,且只能检测出粉尘质量浓度,并不能给出粒径分布范围。目前基于图像分析的粉尘颗粒检测研究主要是针对粉尘质量浓度或粒径分布进行单方面研究,并不能实现粉尘质量浓度和粒径分布范围的同时检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分析的掘进工作面粉尘颗粒检测方法,探究图像特征与粉尘质量浓度、粒径分布间的关系。通过粉尘样本收集及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粉尘颗粒图像并获取采集图像时的粉尘质量浓度。编写粉尘样本图像处理算法,提取图像的灰度特征、纹理特征、几何特征相关参数。对提取的图像特征与实测粉尘质量浓度进行相关性分析,选取相关性较大的图像特征作为参数建立回归数学模型。提取粉尘颗粒对象像素点个数,结合转换系数,基于几何当量等效面积径计算粉尘粒径大小及分布范围。实验结果表明:实测粉尘质量浓度与建立的图像特征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数学模型计算值间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2.37%,标准实测粒径与几何当量等效面积径得到的粒径分布间的最大相对误差为8.63%,平均相对误差为6.37%,验证了基于图像特征的粉尘质量浓度回归数学模型和基于几何当量等效面积径分布数学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工作面 粉尘质量浓度 粉尘粒径分布范围 图像分析 几何当量等效面积径 皮尔逊相关系数
下载PDF
双重移相控制下双有源桥变换器最小回流功率全局优化控制
4
作者 王祺 张泽轲 +5 位作者 刘彬 韩栋梁 赵慕欣 郭杰帅 李世翔 郭一甫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921-3930,I0097,I0098,共12页
双有源桥(dual-active-bridge,DAB)DC-DC变换器通常用于能量转换。然而,传统的单移相控制使得变换器在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不匹配时产生较大的回流功率,特别是轻载情况下该现象更为严重。现有基于双重移相控制(dualphase-shift,DPS)的回... 双有源桥(dual-active-bridge,DAB)DC-DC变换器通常用于能量转换。然而,传统的单移相控制使得变换器在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不匹配时产生较大的回流功率,特别是轻载情况下该现象更为严重。现有基于双重移相控制(dualphase-shift,DPS)的回流功率优化策略,尚未考虑全功率范围内的回流功率,也缺乏对所有工作模式下最小回流功率的研究。为此,该文提出一种考虑全功率范围、全工作模式的DPS最优控制策略。首先,详细阐述回流功率产生的机理,建立了不同工作模式的传输功率和回流功率数学模型。然后,计及不同工作模式的功率限值,将DPS控制的传输功率分成不同的功率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回流功率的DPS最优控制策略,通过分析不同工作模式下的优化路径获得各个功率区的最优移相角,进而提升DAB变换器的传输效率。最后,搭建实验平台验证所提最小回流功率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有源桥变换器 双重移相控制 最小回流功率 全功率范围 全工作模式
下载PDF
基于UWB的综采工作面推进度测量系统
5
作者 刘清 刘军锋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40,共8页
针对目前综采工作面推进度的测量和计算方式存在费时费力、累计误差大、传感器损坏后无法重新计算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UWB测距技术的综采工作面推进度实时测量系统。该系统采用矿用本安型测距分站与测距标志卡组合的方式,通过无线通... 针对目前综采工作面推进度的测量和计算方式存在费时费力、累计误差大、传感器损坏后无法重新计算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UWB测距技术的综采工作面推进度实时测量系统。该系统采用矿用本安型测距分站与测距标志卡组合的方式,通过无线通信实现对综采工作面巷道推进度的实时测量。在综采工作面端头液压支架布置测距分站,在回采巷道固定标志点悬挂测距标志卡,通过巷道内UWB无线信号测距,当即将开采到最近的测距标志卡位置时,撤掉该处测距标志卡,后续测距标志卡接替进行巷道推进度的测量与计算,依此循环往复,不断进行更替测量。结合采煤工艺,建立了依据采煤机位置和液压支架动作的限幅中值平均滤波模型,该模型将限幅滤波、中值滤波、算术平均滤波深度融合,以剔除海量数据中由于受到测量、遮挡等影响而造成的测量偏差较大的无效数据,同时消除有效数据中的最大和最小偏差数据,进一步保证了通过算术平均运算得到的测量值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实现了综采工作面推进度的连续测量。地面测试结果表明,测距分站1的最大误差为0.32 m,误差小于0.2 m的占比为84.62%;测距分站2的最大误差为0.48 m,误差小于0.2 m的占比为76.92%。井下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与矿方实测数据日平均推进度差值为0.13 m,证明了UWB测距技术在井下巷道条件下测距的可行性和基于采煤工艺的推进度测量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工作面 推进度测量 UWB测距 双边双向测距法 限幅中值平均滤波模型
下载PDF
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关键参数选型
6
作者 陈兴旺 刘雅靖 +2 位作者 陈国强 梁峰 全永根 《汽车电器》 2024年第10期13-15,21,共4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节能环保要求不断加严,电动汽车技术备受关注。但电动汽车续航里程有限、充电不方便等问题成为痛点。文章通过动力系统关键参数选型梳理增程式电动汽车开发流程,为今后增程式电动汽车应用研究提供可借鉴方法。
关键词 增程器 发动机 发电机 选型 工作场景 匹配
下载PDF
近距离煤层采掘关系对下位巷道围岩变形规律影响研究
7
作者 张小军 孙佳瑞 马扬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1-68,共8页
近距离煤层上煤层工作面与下位煤层巷道采掘关系发生变化时,巷道围岩变形失稳机理会更加复杂,而目前针对上煤层工作面与下位煤层巷道推进方向不同时巷道受载动态演化规律及失稳特征的研究较少。以陕北能东煤矿近距离煤层为研究对象,采... 近距离煤层上煤层工作面与下位煤层巷道采掘关系发生变化时,巷道围岩变形失稳机理会更加复杂,而目前针对上煤层工作面与下位煤层巷道推进方向不同时巷道受载动态演化规律及失稳特征的研究较少。以陕北能东煤矿近距离煤层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对上煤层工作面回采后下位煤层巷道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理论分析得出,上煤层工作面开采后所产生的底板裂隙深度为22.5 m,未发育至下位煤层巷道。按采掘空间位置关系将回采工作面与巷道分为相向、相交、背向3个状态,数值模拟当巷道与工作面的空间位置关系发生变化时下位煤层巷道围岩的变形情况,结果表明:①上煤层工作面与下位煤层巷道的采掘关系为相交与背向推进时,巷道围岩应力呈先增后减再增的趋势,在推进距离为90 m时,最大应力为6.5 MPa,应力集中系数为1.49,在推进距离为100~110 m时,巷道围岩应力降低幅度最大,降低了53.2%,在推进距离为150 m时应力最小,为0.95 MPa,之后不断增大,直到恢复至原岩应力。②巷道围岩位移量在推进距离为100~150 m时增长幅度较大,在150 m时顶板位移量达到最大,为0.036 m,随着巷道越接近边界煤柱,其巷道位移量越小。现场实测结果表明:上煤层工作面过下位煤层巷道时,巷道位移量显著增长,顶板最大位移量为3.41 cm,与数值模拟结果一致;相交推进过程中若地质条件简单可以适当加快推进速度,减小上煤层工作面开采对下位煤层巷道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 巷道围岩 下位煤层巷道 上煤层工作面 底板破坏 辅运巷道 主运巷道 回采工作面
下载PDF
基于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的异构网络CRE偏置动态优化算法
8
作者 张铖 朱家烨 +1 位作者 刘泽宁 黄永明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86-98,共13页
为应对无线网络用户激增导致的高吞吐量需求,针对宏微异构网络干扰场景,提出一种基于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的小区范围扩展(CRE)偏置动态优化算法。基于协作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的值分解网络框架,通过合理利用并在微微基站间交互系统内用户分布... 为应对无线网络用户激增导致的高吞吐量需求,针对宏微异构网络干扰场景,提出一种基于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的小区范围扩展(CRE)偏置动态优化算法。基于协作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的值分解网络框架,通过合理利用并在微微基站间交互系统内用户分布及其所受干扰水平,实现所有微微基站的个性化CRE偏置值在线本地化决策。仿真结果表明,与CRE=5 dB、分布式Q-Learning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在提高系统吞吐量、均衡各基站吞吐量及改善边缘用户吞吐量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网络 小区范围扩展 多智能体强化学习 值分解网络算法
下载PDF
天然气引射器流场特性及有效工作区间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吴奇霖 刘硕 许晶禹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5-91,共7页
为了降低天然气开采成本,探索天然气引射器重复使用的可行性,对不同工况下天然气引射器的内部流场开展分析,探究流场特性和有效工作区间,并通过现场生产数据对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引射器喷嘴附近出现压力、温度和速度极值... 为了降低天然气开采成本,探索天然气引射器重复使用的可行性,对不同工况下天然气引射器的内部流场开展分析,探究流场特性和有效工作区间,并通过现场生产数据对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引射器喷嘴附近出现压力、温度和速度极值点;固定出口压力5 MPa,当高压井压力从6 MPa提升至13 MPa时,可携带的低压井压力可从5 MPa降至3.5 MPa,期间,引射器内部负压区压力降低,速度峰值提高,且峰值附近温度降低;有效工作区间内,通过匹配入口条件可改善引射效果,提高被引射井开发效率,即在该参数范围内可重复使用引射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引射器 压力 流量 引射效果 工作区间
下载PDF
急倾斜煤层分段开采下部煤岩体应力及位移演化规律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正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8133-8139,共7页
为了掌握急倾斜特厚煤层分段开采时工作面下部煤岩体应力及位移演化规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工作面下部煤岩体和工作面底板的应力及位移分布,并分析了分段高度和开采深度对下部煤岩体应力及位移的影响。研究表明:上分段开采后,下部... 为了掌握急倾斜特厚煤层分段开采时工作面下部煤岩体应力及位移演化规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工作面下部煤岩体和工作面底板的应力及位移分布,并分析了分段高度和开采深度对下部煤岩体应力及位移的影响。研究表明:上分段开采后,下部不同深度煤岩体卸压范围均呈长轴沿煤层走向的椭圆状,但卸压范围并不对称,底板侧和顶板侧的煤岩体卸压程度不同,靠近底板侧卸压程度更大。下部煤体卸压深度大小为底板侧>工作面中部>顶板侧。煤层底板不同深度出现不对称卸压区,靠近回采分段上端部的煤层底板处垂直应力明显集中。急倾斜煤层分段开采,段高对下部煤体的卸压深度范围影响较小。开采深度不同时,随着埋深增加,工作面下部煤岩体应力集中区域增大,下部同一深度煤体的垂直应力、垂直位移均出现明显增加,开采深度对工作面下部煤岩体的卸压范围影响明显,埋深越大卸压范围也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特厚煤层 分段开采 卸压范围 不对称卸压区 工作面底板
下载PDF
基于能耗加权策略的燃料电池汽车续驶里程预测 被引量:2
11
作者 姜俊昭 杨文豪 +3 位作者 彭彬 郭婷 徐业凯 王国卓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357-2365,2329,共10页
燃料电池汽车能量消耗量及续驶里程是评价其性能的关键指标。以电电混合燃料电池汽车为例,利用数据驱动方法,综合考虑集成学习模型预测的实时能耗值与模糊C均值聚类工况计算的片段能耗值,设计搭建燃料电池汽车多模型协同能耗预测算法,... 燃料电池汽车能量消耗量及续驶里程是评价其性能的关键指标。以电电混合燃料电池汽车为例,利用数据驱动方法,综合考虑集成学习模型预测的实时能耗值与模糊C均值聚类工况计算的片段能耗值,设计搭建燃料电池汽车多模型协同能耗预测算法,得到修正能耗值。基于此,构建历史-实时能耗加权的续驶里程预测算法,解决片段内极端工况变化导致的续驶里程预测偏离大的问题,实现燃料电池汽车续驶里程有效预测。最后进行了燃料电池汽车室内转鼓实验以及开放道路实验,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度较高,验证了算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汽车 能耗预测 续驶里程预测 机器学习 工况聚类 能耗加权
下载PDF
增程式电动汽车控制策略及能量回收技术分析
12
作者 常雪嵩 贾絮影 +3 位作者 齐晓慧 张兴法 杨春玲 王晨曦 《现代车用动力》 2023年第4期16-19,共4页
电动汽车以电池为动力源,在运行中排放污染为零,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但电池研发处于瓶颈期,电池能量密度低的问题还未完全攻克。而增程式电动汽车作为过渡产品,有可观的市场前景。由于发电机的加入,电池容量需求也随之降低,同... 电动汽车以电池为动力源,在运行中排放污染为零,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但电池研发处于瓶颈期,电池能量密度低的问题还未完全攻克。而增程式电动汽车作为过渡产品,有可观的市场前景。由于发电机的加入,电池容量需求也随之降低,同时对化石燃料的需求也降低。主要介绍了增程式电动汽车的现状、工作原理、控制策略、能量回收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程式电动汽车 工作原理 控制策略 能量回收 发展趋势
下载PDF
基于单GM计数管的宽量程γ监测仪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斌 吴雪梅 +2 位作者 季捷 夏良斌 芮杰 《现代应用物理》 2023年第2期81-87,共7页
以单GM计数管宽量程探测技术实用化为目的,介绍了单GM计数管宽量程探测技术原理,开发了宽量程探测模块,并基于该探测模块设计了宽量程γ监测仪硬件与软件。对所研制的工程样机进行了实验测试,包括剂量率测试、累积剂量测试及过载测试等... 以单GM计数管宽量程探测技术实用化为目的,介绍了单GM计数管宽量程探测技术原理,开发了宽量程探测模块,并基于该探测模块设计了宽量程γ监测仪硬件与软件。对所研制的工程样机进行了实验测试,包括剂量率测试、累积剂量测试及过载测试等。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国产J305低量程计数管研制的工程样机测量范围至少包括本底至10 Gy·h-1共8个量级,整个测量范围内固有相对偏差小于7%;当剂量率高于5μGy·h-1时,变异系数小于7%;累积剂量测量相对偏差仅为0.2%;采用大剂量率照射未出现过载现象。基于单GM计数管的宽量程γ监测仪符合剂量监测设备测量要求,可应用于从本底到核事故大范围的γ剂量率监测,在核电行业和辐照站等涉核单位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GM计数管 宽量程 工作时序 剂量率测量 剂量测量 统计涨落测量 过载测量
下载PDF
离心压缩机扩稳改进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长胜 孙洋 《风机技术》 2023年第S01期8-15,共8页
对已有的离心压缩机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得出其压比、效率随流量变化的特性曲线。在保证压缩机整机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对压缩机叶片数、叶片角分布方式、机匣线曲率、无叶扩压器收缩段进行调节改进,最终实现对压缩机稳定运行范围的扩充。通... 对已有的离心压缩机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得出其压比、效率随流量变化的特性曲线。在保证压缩机整机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对压缩机叶片数、叶片角分布方式、机匣线曲率、无叶扩压器收缩段进行调节改进,最终实现对压缩机稳定运行范围的扩充。通过对比改进前后的数值仿真特性曲线,结果显示:叶片进出口叶片角较小,以及采用前加载叶片角分布时有利于压缩机小流量稳定范围;叶轮机匣线曲率较大时有利于压缩机小流量稳定范围扩充,较小时有利于设计点性能;无叶扩压器收缩段位置对压缩机稳定范围影响较大。研究表明,压缩机的扩稳改进是各项参数共同调节的结果,掌握各项参数的调整规律,可以快速实现压缩机稳定范围的扩充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压缩机 叶片角 无叶扩压器 机匣线 扩稳
下载PDF
直读光谱仪铜、铅和铋工作曲线的扩展
15
作者 黄小美 《山东化工》 CAS 2023年第19期143-145,共3页
使用直读光谱仪分析高含量铜、铅和铋(w(Cu)≥0.60%,w(Pb)≥1.20%,w(Bi)≥0.11%)时,其元素含量已超出了校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导致分析值偏低。以随原机带来的铜、铅和铋元素的原始工作曲线为基础,实验通过增加高含量标准样品,扩展铜、铅... 使用直读光谱仪分析高含量铜、铅和铋(w(Cu)≥0.60%,w(Pb)≥1.20%,w(Bi)≥0.11%)时,其元素含量已超出了校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导致分析值偏低。以随原机带来的铜、铅和铋元素的原始工作曲线为基础,实验通过增加高含量标准样品,扩展铜、铅和铋的工作曲线,完成共存元素的干扰校正,拓宽了铜、铅和铋元素的分析范围,铜质量分数上限由0.60%扩展至1.75%,线性相关系数0.98844;铅质量分数上限由1.20%扩展至2.30%,线性相关系数0.98118;铋质量分数上限由0.11%扩展至0.30%,线性相关系数0.99734。校准曲线扩展后重新选择标准化样品进行漂移校正。对扩展含量段的样品w(Cu)≥0.60%,w(Pb)≥1.20%,w(Bi)≥0.11%进行精密度考察,结果相对标准偏差(RSD,n=11)为1.17%,0.40%和4.97%;对比了不同铜、铅和铋含量的样品,发现扩展后校准曲线的铜、铅和铋的测定值与化学法测定结果相符。因此,扩展曲线用于锡锭前处理样品锅中样铜铅铋元素的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与化学法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一致,能满足企业生产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读光谱仪 工作曲线 测定范围 扩展
下载PDF
国家标准《吸油烟机及其他烹饪烟气吸排装置》“空气性能”及“噪声”浅析
16
作者 王达 廖微娜 《五金科技》 2023年第3期85-89,共5页
2022年12月3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国家标准GB/T 17713—2022《吸油烟机及其他烹饪烟气吸排装置》[1]。该标准规定了家用吸油烟机及其他烹饪烟气吸排装置的技术要求和评价要求,并表述了相应的试验方法... 2022年12月3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国家标准GB/T 17713—2022《吸油烟机及其他烹饪烟气吸排装置》[1]。该标准规定了家用吸油烟机及其他烹饪烟气吸排装置的技术要求和评价要求,并表述了相应的试验方法。其中,对“空气性能”、“噪声”等指标基于国际先进性标准进行了较大程度的修订。本文基于最新版标准,对“空气性能”、“噪声”的测试原理及方法进行介绍,以便机构、企业在科研、生产中正确理解及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油烟机 空气性能 工作风量 工作噪声
下载PDF
近距离煤层高瓦斯工作面供电系统设计及应用
17
作者 刘星华 武海天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3年第19期161-163,共3页
针对近距离煤层高瓦斯工作面供电系统设计问题,本文以东于煤矿03100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计算、现场分析方法,确定了工作面供电系统设备选型等,保证了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为同类型矿井提供了技术基础。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 高瓦斯工作面 供电系统
下载PDF
新旧版GB/T 17713标准的主要差异浅析
18
作者 王伯燕 徐传芳 +3 位作者 郭建 叶至壮 张立民 屈新芳 《家电科技》 2023年第S01期484-488,共5页
吸油烟机产品标准GB/T 17713—2022标准即将实施,新版标准在适用范围、空气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噪声等方面进行了较大修订,增加了工作风量、工作噪声、外观锐边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该标准在结合我国吸油烟机实际使用情况的前... 吸油烟机产品标准GB/T 17713—2022标准即将实施,新版标准在适用范围、空气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噪声等方面进行了较大修订,增加了工作风量、工作噪声、外观锐边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该标准在结合我国吸油烟机实际使用情况的前提下,参考相关国际标准进行修改,保证了标准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开放性,是我国吸油烟机和其他烹饪烟气吸排装置产品安全和性能评测的基础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油烟机 烹饪烟气吸排装置 工作风量 工作噪声
下载PDF
GB/T 17713―2022《吸油烟机及其他烹饪烟气吸排装置》修订变化及相关产品性能参数对比分析
19
作者 何新奎 蒋济武 +1 位作者 苏宋洲 郝猛 《家电科技》 2023年第5期18-21,26,共5页
通过对比吸油烟机新旧国标内容及指标变化,列举出新国标主要升级内容及技术要求,阐述新国标对吸油烟机产品产业发展起到的促进作用;结合新旧标准,分析现有行业主流厂家核心产品部分性能参数,指出性能参数现状及差异性。针对即将实施的... 通过对比吸油烟机新旧国标内容及指标变化,列举出新国标主要升级内容及技术要求,阐述新国标对吸油烟机产品产业发展起到的促进作用;结合新旧标准,分析现有行业主流厂家核心产品部分性能参数,指出性能参数现状及差异性。针对即将实施的新国标规定,对现有产品的工作风量、工作噪声、工作功率分析,指出当前市场上产品竞争带来的问题点,并提出未来产品研究的部分技术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 吸油烟机 工作风量 工作噪声 用户状态
下载PDF
动臂塔式起重机幅度偏差分析
20
作者 胡斌 胡婷 刘悦悦 《起重运输机械》 2023年第7期29-33,共5页
动臂塔式起重机是风电吊装的重要基础设备,为了满足吊装工程项目中的需求,对动臂塔式起重机的工作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动臂塔式起重机在不同工况下的工作幅度会出现偏差,该幅度偏差影响吊装性能。为了解决幅度偏差问题,文中研究分析了... 动臂塔式起重机是风电吊装的重要基础设备,为了满足吊装工程项目中的需求,对动臂塔式起重机的工作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动臂塔式起重机在不同工况下的工作幅度会出现偏差,该幅度偏差影响吊装性能。为了解决幅度偏差问题,文中研究分析了有关幅度偏差的因素,包括塔身顶部位移影响、起重臂头部位移影响以及变幅拉板等因素影响,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和理论技术得出变幅拉板是工作幅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这一研究提高了塔式起重机吊装重物的平稳性,对提高塔式起重机的整体工作性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式起重机 结构变形 工作幅度 幅度测量 偏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