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对腰椎椎管狭窄伴骨质疏松患者椎间融合率的影响及其远期效果分析
1
作者 叶文明 李德强 +3 位作者 曹智全 廖兴华 麦伟 尉新建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1期66-70,共5页
目的探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对腰椎椎管狭窄伴骨质疏松患者椎间融合率的影响及其远期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7—12月收治的52例腰椎椎管狭窄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两组患者施行椎板减压、椎间盘... 目的探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对腰椎椎管狭窄伴骨质疏松患者椎间融合率的影响及其远期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7—12月收治的52例腰椎椎管狭窄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两组患者施行椎板减压、椎间盘摘除、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实验组采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固定,对照组采用普通椎弓根钉固定。记录患者疗效相关评分,术后半年进行腰椎X光检查了解椎间融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前及术后2周的VAS评分、JOA评分及ODI评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3个月时起至术后2年的VAS评分、JOA评分及ODI评分对比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通过Bridwell标准判断两组患者的椎间融合率时也发现两者具有显著差异,实验组患者椎间融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固定技术能有效提高椎体间植骨融合率,患者术后两年疗效令人满意,尽管目前对该技术的安全性仍有部分争议,但总的来说是利大于弊的,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螺钉 骨水泥 腰椎椎管狭窄 骨质疏松 远期疗效
下载PDF
一种移动式端面钻孔攻丝机的研制
2
作者 石海林 张鹏飞 +1 位作者 辛金栋 黄晓东 《内燃机与配件》 2024年第13期79-81,共3页
自动化设备生产需要加工很多螺孔用于连接安装板,加工较长安装板的螺孔多选用立式加工中心垂直装夹,由于零件伸的太高造成装夹刚性太差;而采用卧式加工中心,设备昂贵成本太高。本文研制一款简易的端面钻孔攻丝装置,设计可移动式的工作... 自动化设备生产需要加工很多螺孔用于连接安装板,加工较长安装板的螺孔多选用立式加工中心垂直装夹,由于零件伸的太高造成装夹刚性太差;而采用卧式加工中心,设备昂贵成本太高。本文研制一款简易的端面钻孔攻丝装置,设计可移动式的工作台以降低设备占地空间,设计快速钻孔装置以提高钻孔攻丝的便捷性,增加一组工作台调节装置以扩大加工行程,改装一套攻丝系统以实现钻孔与自动攻丝功能,加装数显装置以提高孔坐标位置的精度,经过样机试制与切削实验,解决了较长安装板螺孔加工工艺问题,节约了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较长安装板 端面螺孔 加工工艺 钻孔攻丝
下载PDF
基于BiLSTM-LSSVM的螺杆转子铣削加工廓形预测
3
作者 李佳 孙兴伟 +3 位作者 赵泓荀 穆士博 刘寅 杨赫然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3-156,162,共5页
针对螺杆转子盘铣刀加工过程中的轮廓预测问题,提出了基于双向长短时神经网络-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BiLSTM-LSSVM)的螺杆廓形预测方法。首先,对加工过程中的振动信号进行采集并进行降噪预处理,降噪后的信号进行降采样处理随后输入BiLSTM... 针对螺杆转子盘铣刀加工过程中的轮廓预测问题,提出了基于双向长短时神经网络-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BiLSTM-LSSVM)的螺杆廓形预测方法。首先,对加工过程中的振动信号进行采集并进行降噪预处理,降噪后的信号进行降采样处理随后输入BiLSTM中进行时序预测;其次,对时序预测后的信号进行特征提取,将提取后的特征向量输入LSSVM进行廓形预测;最后,以五头螺杆为例通过正交实验对BiLSTM-LSSVM模型进行试验验证,并对预测廓形进行误差补偿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BiLSTM-LSSVM的螺杆廓形预测模型可对螺杆转子盘铣刀加工螺杆廓形进行准确预测,进而为螺杆转子加工廓形补偿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转子 长短时神经网络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廓形预测
下载PDF
Epdemiology and Treatment of Pseudarthrosis of Long Bones in the Servce D Orthopedics-Traumatology of the University Hospital of Donka
4
作者 Camara Nouhou Mangué Diallo Mamadou Moustapha +5 位作者 Moustapha Alhassane Diallo Alpha Mamadou Fela Sidimé Sory Camara Abdoulaye Kolié Germain Lamah Léopold 《Open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24年第3期133-138,共6页
Introduction: Pseudarthrosis (PSA) of the diaphysis of long bones still remains a current problem, despite improvements in the treatment of these fractures. Our study aims to study the epidemiological and therapeutic ... Introduction: Pseudarthrosis (PSA) of the diaphysis of long bones still remains a current problem, despite improvements in the treatment of these fractures. Our study aims to study the epidemiological and therapeutic aspects of PSA of the diaphysis of long bones. Method: This retrospective work concerns 30 cases of non-union of the diaphysis of long bones treated in the orthopedic and trauma surgery department at Donka National Hospital, during a period of 18 months from January 1, 2019 to June 30, 2020. Results: We recruited 30 patients, 80% of whom were male, with an average age of 39.9 years. Public road accidents (AVP) represented the main cause of fractures of the diaphysis of long bones 87%, they were open in 25 cases or 83%. The fractures were located in the middle 1/3 of the diaphysis of the long bones in 50% of cases. Treatment of initial fractures was traditional in 21 cases, orthopedic in 2 cases and surgical in 7 cases. It was aseptic nonunion in 28 cases (93%) and septic nonunion in 2 cases. They were hypertrophic in 7 cases, slightly hypertrophic in 5 cases, oligotrophic in 11 cases, atrophic in 6 cases and with bone defect in 1 case. The treatment was based on osteosynthesis including 16 cases of screwed “PV” plate: 7 cases of centromedullary “ECM” nailing, 2 cases of external fixator, 1 case of broaching and 4 cases of Plastering. The results according to ASAMI criteria on an anatomical level were excellent in 19 cases, good in 3 cases and poor in 3 cases, with a union rate of 76%. And 5 patients undergoing consolidation. Conclusion: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data and the experience of our department, the true treatment of PSA requires correct management of the initial fracture without forgetting the interest in preventing AVP which appears to be an element essential, making it possible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fractures of the diaph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EUDARTHROSIS Aseptic-Septic-Diaphysis Long Bones Screwed Plate Intramedullary Nailing Bone Graft Osteo-Muscular Decortication
下载PDF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施工中的孔壁稳定性控制研究
5
作者 朱磊 《建筑与装饰》 2024年第12期172-174,共3页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项目中的地基处理技术,其施工过程中孔壁稳定性的控制是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文探讨了孔壁稳定性控制的重要性、土壤类型、钻孔直径和深度、孔壁支护方式和材料选择、钻进...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项目中的地基处理技术,其施工过程中孔壁稳定性的控制是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文探讨了孔壁稳定性控制的重要性、土壤类型、钻孔直径和深度、孔壁支护方式和材料选择、钻进液的选择和使用、土壤处理措施等内容,并对不同工程项目的孔壁稳定性控制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 孔壁稳定性控制 土壤类型 孔壁支护
下载PDF
不同方位经伤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的远期效果比较研究
6
作者 李挺 陈明亮 丁立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5期44-47,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方位经伤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的远期效果。方法62例腰椎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组(32例)和B组(30例)。A组接受单侧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B组接受双侧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 目的比较不同方位经伤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的远期效果。方法62例腰椎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组(32例)和B组(30例)。A组接受单侧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B组接受双侧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伤椎前缘高度比(AVBH%)、伤椎矢状位Cobb's角(SCA),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1周、术后半年ODI评分均低于本组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ODI评分在术前、术后1周、术后半年重复测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39,P=0.561>0.05);具有时间效应(F=4050.000,P=0.000<0.05);时间与组别之间无交互效应(F=2.036,P=0.132>0.05)。A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分别为(98.42±14.61)min、(184.55±22.12)ml,均少于B组的(252.24±32.15)min、(325.02±35.42)ml(t=24.510、18.857,P=0.000、0.000<0.05)。两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半年的AVBH%较本组术前增加,SCA较本组术前降低,且A组AVBH%高于B组,SCA低于B组(P<0.05)。两组AVBH%在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半年重复测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02,P=0.274>0.05);具有时间效应(F=280.400,P=0.000<0.05);时间与组别之间有交互效应(F=14.420,P=0.000<0.05);两组SCA在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半年重复测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5.410,P=0.000<0.05);具有时间效应(F=484.300,P=0.000<0.05);时间与组别之间有交互效应(F=9.940,P=0.000<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13%(1/32),显著低于B组的20.00%(6/30)(χ^(2)=4.402,P=0.036<0.05)。结论经伤椎单侧置钉与双侧置钉对腰椎骨折患者腰椎功能的恢复效果类似,但单侧置钉复位伤椎并长期维持椎体高度的效果更显著,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椎弓根螺钉 双侧椎弓根螺钉 腰椎骨折 远期效果
下载PDF
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患者的效果及对VAS评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影响
7
作者 马飞 白耀辉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5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患者的效果及对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80例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 目的探讨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患者的效果及对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80例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应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均升高,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心理健康、躯体功能、角色状态及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骨钙素(BGP)、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ⅠCP)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四肢长管骨创伤患者的效果较好,其不仅可缩短手术时间,加快康复进程,改善肢体功能,还能降低疼痛程度,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防范不良事件,值得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 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 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 视觉模拟评分法 不良事件
下载PDF
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与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近远期疗效 被引量:7
8
作者 吴兴林 申雨坤 +2 位作者 罗旭 张进 李波 《西部医学》 2023年第4期538-542,共5页
目的 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与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124例,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2例。观察组采用微创经皮椎弓根... 目的 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与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124例,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2例。观察组采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影像学指标及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术后1 d、12个月、24个月伤椎前缘高度均较术前提高,Cobb角均较术前降低(P<0.05);术后1 d,观察组椎前缘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Cobb角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24个月两组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12个月ODI指数均较术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周、6个月、12个月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其中观察组术后1周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胸腰椎骨折患者实施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可降低创伤及疼痛程度,改善腰椎功能,有助于早期康复,远期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螺钉 胸腰椎 骨折 临床应用 远期疗效
下载PDF
江苏油田套管开窗侧钻井“一趟钻”技术
9
作者 杨雪山 蔡多卓 +2 位作者 窦正道 魏秀乾 张鑫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23年第11期55-59,共5页
开窗侧钻井由于井眼尺寸小,设备、工具受限,实现“一趟钻”面临着更大挑战。通过分析侧钻井地质工程难点,开展“一趟钻”关键技术与工具研究。优化PDC钻头刀翼布局和流道的线性设计,增强钻头工具面稳定性及防泥包特性;优化螺杆设计,延... 开窗侧钻井由于井眼尺寸小,设备、工具受限,实现“一趟钻”面临着更大挑战。通过分析侧钻井地质工程难点,开展“一趟钻”关键技术与工具研究。优化PDC钻头刀翼布局和流道的线性设计,增强钻头工具面稳定性及防泥包特性;优化螺杆设计,延长螺杆的使用寿命,提高输出功率,有利于提升水力清洁效果和轨迹调整的效率,确保“一趟钻”的实现。通过应用“一趟钻”钻井技术,7口井实现侧钻一趟钻完钻,钻井周期缩短90.2%。结果表明,江苏油田套管开窗侧钻井“一趟钻”技术能顺利实施,且提速效果显著,可为国内侧钻井提速提效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钻井 “一趟钻”技术 高效钻头 长寿命螺杆 低压耗
下载PDF
长臂单轴椎弓根螺钉与单平面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复位力度比较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肖 何斌斌 +4 位作者 周友亮 赵亮 张新国 蒋子云 沈哲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9期4641-4646,共6页
背景:经皮入路行长臂单轴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微创经皮单平面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均是临床常用的经典微创手术方案,但两种术式在治疗胸腰椎骨折方面尚存在争议。目的:对比经皮入路长臂单轴椎弓根螺钉与微创经皮单平面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 背景:经皮入路行长臂单轴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微创经皮单平面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均是临床常用的经典微创手术方案,但两种术式在治疗胸腰椎骨折方面尚存在争议。目的:对比经皮入路长臂单轴椎弓根螺钉与微创经皮单平面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优势与局限。方法:纳入2017年3月至2021年6月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收治的9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利用随机数表法分对照组(n=45)与试验组(n=45)。对照组进行微创经皮单平面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试验组进行经皮入路长臂单轴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对比两组围术期一般情况、疼痛程度、恢复情况相关指标及并发症。结果与结论:①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术中失血量较少、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缩短(P<0.05);②术后2周、1个月,试验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Cobb角均低于对照组(P<0.05),伤椎前缘高度与后缘高度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2个月,试验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Cobb角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伤椎前缘高度与后缘高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2周,试验组目测类比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③对照组45例中发生切口感染2例、运动障碍2例、植入物相关不良反应1例,总发生率为11%;试验组45例中发生运动障碍2例,总发生率为4%,两组间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结果显示,经皮入路长臂单轴椎弓根螺钉与微创经皮单平面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均可取得较好效果,但经皮入路长臂单轴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失血量少,故在获取同等效益情况下其是理想术式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长臂单轴椎弓根螺钉 经皮入路 微创 经皮单平面 椎体功能
下载PDF
采煤机长螺杆振动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贵城 胡璟 《煤矿机电》 2023年第3期57-60,共4页
针对采煤机长螺杆的振动疲劳断裂问题,对长螺杆进行了试验研究。首先,设计模拟采煤机三段机身的试验夹具,将夹具和振动传感器安装到预定位置;然后,将机身振动载荷导入试验台模拟机身振动,开展长螺杆振动特性试验,得出其横向振动特性;最... 针对采煤机长螺杆的振动疲劳断裂问题,对长螺杆进行了试验研究。首先,设计模拟采煤机三段机身的试验夹具,将夹具和振动传感器安装到预定位置;然后,将机身振动载荷导入试验台模拟机身振动,开展长螺杆振动特性试验,得出其横向振动特性;最后,分析试验结果,提出长螺杆组件的改进方案,重复试验以验证改进效果。研究表明:长螺杆横向振动的最大变形处为各阶模态振型的波腹处,改进后长螺杆的最大变形量减小为原来的10%,改进方案有利于提高长螺杆的疲劳寿命,减少长螺杆疲劳断裂问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螺杆 振动特性 试验测试 改进方案
下载PDF
关节镜下两种肌腱固定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近端腱损伤的比较 被引量:3
12
作者 龚礼 周明 +3 位作者 范少勇 侯慧铭 邹文 胡梁深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8期4533-4538,共6页
背景:对于年轻及上肢活动要求高的肱二头肌长头腱近端损伤患者,常用的腱固定包括挤压螺钉固定、带线锚钉固定,目前对于两者临床疗效的对比较少且尚无定论。目的:比较关节镜下界面挤压螺钉固定及带线锚钉捆扎固定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近端... 背景:对于年轻及上肢活动要求高的肱二头肌长头腱近端损伤患者,常用的腱固定包括挤压螺钉固定、带线锚钉固定,目前对于两者临床疗效的对比较少且尚无定论。目的:比较关节镜下界面挤压螺钉固定及带线锚钉捆扎固定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近端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南昌市洪都中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肱二头肌长头腱近端损伤伴肩袖撕裂患者,共5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挤压钉组(n=29)、锚钉组(n=23),在关节镜下分别进行界面挤压螺钉固定与带线锚钉捆扎固定治疗。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末次随访时,比较两组患者肩关节目测类比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肩关节前屈及屈肘90°时内外旋角度;末次随访时,对比两组患者肘关节屈曲肌力、再手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大力水手征)。结果与结论:(1)两组术后的肩关节目测类比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肩关节前屈及屈肘90°时内外旋角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两组间肩关节目测类比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肩关节前屈及屈肘90°时内外旋角度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肘关节屈曲肌力均达到IV级以上,两组间无差异;挤压钉组大力水手征发生率为14%、再手术率为7%,带线锚钉组大力水手征发生率为4.3%、再手术率为0%,两组间大力水手征发生率与再手术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对于肱二头肌长头腱近端损伤,关节镜下采用界面挤压螺钉固定和带线锚钉缝合捆扎固定均可在1年内有效缓解肩关节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且两种方法临床疗效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镜 肱二头肌长头腱 肩袖撕裂 界面挤压螺钉 带线锚钉 内固定
下载PDF
两种固定方式治疗老年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比较
13
作者 邓红平 吴杭钦 +5 位作者 程杭冲 徐云 胡灏 傅献勇 董阳昕 王晨 《临床骨科杂志》 2023年第6期782-787,共6页
目的比较短节段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与长节段普通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老年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根据固定方式不同分为A组(40例,采用短节段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和B组(40例,采用长节段... 目的比较短节段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与长节段普通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老年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根据固定方式不同分为A组(40例,采用短节段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和B组(40例,采用长节段普通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情况、伤椎前缘高度丢失率、伤椎Cobb角、疼痛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0~35个月。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A组均短(少)于B组(P<0.01)。疼痛VAS评分:术后4 d B组低于A组(P<0.01);末次随访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伤椎前缘高度丢失率、伤椎Cobb角:两组术后、末次随访均较术前改善(P<0.05);两组末次随访与术后比较均有所丢失,但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A组均优于B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A组低于B组(P<0.05)。结论与长节段普通椎弓根螺钉相比,后路短节段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胸腰椎爆裂骨折具有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椎体高度维持较好、并发症少等优点,但需注意骨水泥渗漏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椎弓根钉 长节段固定 短节段固定
下载PDF
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4
作者 龚金涛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9期88-89,共2页
目的 评估钢板螺钉内固定应用在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19年1月—2021年12月的68例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患者,全部受试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纳入34例,行常规石膏外固定)、观察组(纳入34例,行钢... 目的 评估钢板螺钉内固定应用在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19年1月—2021年12月的68例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患者,全部受试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纳入34例,行常规石膏外固定)、观察组(纳入34例,行钢板螺钉内固定),评价组间康复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Fugl-Meyer评定量表(FMA)、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效果。结果 (1)较之对照组,观察组各项康复时间(住院时间、患肢功能恢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更短,P<0.05;(2)治疗前,组间VAS、FMA、ADL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FMA、ADL更佳,P<0.05;(3)与对照组相较而言,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更少,且骨折愈合优良率更高,P<0.05。结论 对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患者行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能够减少并发症,提高骨折愈合优良率,减轻疼痛感,加快康复进程,促进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螺钉内固定 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 康复时间
下载PDF
后路长节段与短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的效果及对JOA、ODI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申雨坤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25期70-73,共4页
目的探讨后路长节段与短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长节段组(后路长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术)和短节段... 目的探讨后路长节段与短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长节段组(后路长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术)和短节段组(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术),各34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长节段组的手术时间长于短节段组,术中出血量多于短节段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的Cobb角均减小,腰椎前凸角度均增大,且长节段组优于短节段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的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均升高,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均降低,且长节段组优于短节段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长节段与短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各有优劣势,长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术能够提高脊柱功能,改善Cobb角和腰椎前凸角度,而短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术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这就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酌情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节段 短节段 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术 退变性脊柱侧弯
下载PDF
髓内钉内固定技术在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治疗中的疗效研究
16
作者 邹祖义 《科技与健康》 2023年第5期53-56,共4页
为探讨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患者采用髓内钉内固定技术治疗的效果,将2019年3月—2022年9月贵州省黔南州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均经影像学确诊的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为此次研究的分组方案,共计两个组别,不... 为探讨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患者采用髓内钉内固定技术治疗的效果,将2019年3月—2022年9月贵州省黔南州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均经影像学确诊的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为此次研究的分组方案,共计两个组别,不同组别所用的治疗方案存在差异,其他诊断方法、检查手段、随访均一致。其中,配合主治医师完成髓内钉内固定技术的20例患者属于观察组,配合主治医师完成钢板螺钉内固定术的20例患者属于对照组。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五项手术指标、一项疗效指标、二项骨折指标、一项并发症指标、六项生活质量指标的评分更好(P<0.05)。研究发现,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确诊后应首选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其手术效果优于钢板螺钉内固定术,主要体现在手术近期疗效、远期疗效、疼痛症状、肢体功能、术后并发症、生活质量六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 手术近期疗效 钢板螺钉内固定术 远期疗效 髓内钉内固定技术
下载PDF
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的临床效果
17
作者 严章强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10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安顺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7例。对照组应用交锁髓内钉内固... 目的:探讨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安顺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7例。对照组应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研究组实施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疼痛程度、生活自理能力、运动功能及康复指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低于基础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引流量、功能康复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的临床效果较好,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缩短整体康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 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 并发症 运功功能
下载PDF
双长螺钉在下颌骨髁突骨折坚固内固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龚忠诚 克热木.阿巴斯 +4 位作者 凌彬 刘慧 尹小朋 邵博 林兆全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双长螺钉在下颌骨髁突骨折坚固内固定中的应用。方法:2007年7月~2011年12月我科收治的下颌骨髁突斜行或矢状骨折患者27例(30侧),年龄15~57岁,男性19例,女性8例。采用耳前直线切口入路,髁突复位后,用2枚18mm长2mm直径的钛钉... 目的:探讨双长螺钉在下颌骨髁突骨折坚固内固定中的应用。方法:2007年7月~2011年12月我科收治的下颌骨髁突斜行或矢状骨折患者27例(30侧),年龄15~57岁,男性19例,女性8例。采用耳前直线切口入路,髁突复位后,用2枚18mm长2mm直径的钛钉固定断离的髁突。术后复查三维CT了解复位情况,评估术后开口度、颞下颌关节运动、咀嚼功能、咬合情况及面部外形等。结果:完全解剖复位固定的25侧髁突;5侧髁突固定良好,但髁突与下颌升支成角,角度均在15°以内;所有患者的咬合关系均恢复到受伤前状态;术后3m均能进普通饮食,开口度为(35.8±4.2)mm;4例患者术后自觉手术侧颞下颌关节运动时有摩擦音,3例患者术后2m仍觉关节区轻度疼痛;瘢痕隐蔽美观。结论:双长螺钉固定下颌骨髁突斜形或矢状骨折效果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 髁突 骨折 内固定 长螺钉
下载PDF
双矩管带肋约束型装配式防屈曲支撑的设计方法 被引量:20
19
作者 郭彦林 江磊鑫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67-74,82,共9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防屈曲耗能支撑,即双矩管带肋约束型H型截面装配式防屈曲耗能支撑,利用有限元纤维模型进行了大量算例分析,揭示了其受力规律和工作机理,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基于构件层面的设计方法,包括外围构件的刚度和承载力要求、加劲... 提出了一种新型防屈曲耗能支撑,即双矩管带肋约束型H型截面装配式防屈曲耗能支撑,利用有限元纤维模型进行了大量算例分析,揭示了其受力规律和工作机理,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基于构件层面的设计方法,包括外围构件的刚度和承载力要求、加劲肋间距控制条件以及长螺杆连接件截面设计等;研究了外围约束刚度的变化对防屈曲构件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该新型防屈曲耗能支撑的设计方法可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矩管带肋支撑 加劲肋 长螺杆连接件 整体失稳 肋间局部失稳
下载PDF
螺旋秤的设计和选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夏如铁 张武彩 孙秉礼 《水泥工程》 CAS 2009年第1期46-49,共4页
简要介绍了螺旋秤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全面评析了二类螺旋秤的技术特点;客观分析了螺旋秤的局限并探讨了应对措施;最后根据作者的实践经验,介绍了螺旋秤选用中应注意的技术问题。
关键词 短螺旋秤 长螺旋秤 速度 负荷 设计 选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