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oretical coupling longitudinal-transverse model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of transverse vibration of rope for multi-rope friction hoisting system 被引量:4
1
作者 Juan Wu Ziming Ko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Technology》 EI 2016年第1期77-84,共8页
关键词 横向振动 多绳摩擦提升系统 数学模型 耦合 HAMILTON原理 矿井提升系统 平衡钢丝绳 验证
下载PDF
Longitudinal Vibration Analysis of Elastically Coupled Nanorods System with General Boundary Supports
2
作者 Deshui Xu Jingtao Du Yuhao Zhao 《Sound & Vibration》 2019年第2期16-28,共13页
In this paper,an accurate series solution for the longitudinal vibration analysis of elastically coupled nanorods system is established,in which artificial springs are introduced to simulate such general coupling and ... In this paper,an accurate series solution for the longitudinal vibration analysis of elastically coupled nanorods system is established,in which artificial springs are introduced to simulate such general coupling and boundary conditions.Energy formulation is derived for the description of axial dynamics of multiple coupled nanorods based on Eringen nonlocal elasticity.For each nanorod component,its longitudinal vibration displacement function is invariantly assumed as the superposition of Fourier series and boundary smoothed supplementary polynomials,with the aim to make all the spatial differential sufficiently continuous across each rod.All the unknown coefficients are determined in conjunction with Rayleigh-Ritz procedure to solve a standard eigenvalue matrix.Numerical results are presented for the particular cases of twonanorod and three-nanorod systems to demonstrate the correctness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odel.Excellent agreements can be repeatedly observed in comparison with those from other approaches available in literature.Based on the model established,influence of elastic boundary and coupling conditions on the longitudinal modal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ple nanorods system is investigated and addressed.This work can provide an efficient energy-based modeling framework for longitudinal vibration analysis of elastically connected nanorod system with complicated boundary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ngitudinal VIBRATION NANORODS system ELASTIC BOUNDARY and coupling energy-based method
下载PDF
Occasional Forces and Displacements of Longitudinally Coupled Ballastless Jointless Turnout on Bridges
3
作者 任娟娟 刘学毅 《Journal of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2010年第1期1-7,共7页
For the longitudinally coupled baUastless turnout on Leida bridge on Wuhan-Guangzhou passenger dedicated line (PDL) in China, a turnout (cross over)-track slab-bridge deck-pier integrated finite element model was ... For the longitudinally coupled baUastless turnout on Leida bridge on Wuhan-Guangzhou passenger dedicated line (PDL) in China, a turnout (cross over)-track slab-bridge deck-pier integrated finite element model was established, in which two No. 18 jointless turnouts with movable frogs in form of crossover, longitudinally coupled ballastless track, bridges and piers were regarded as one system. Based on this model, the additional forces and displacement regularities of turnouts, track slab, bridges and piers under occasional loading were analyzed, and the effect of occasional loading position was research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slab breaking is more influential on the longitudinal force and deformation of the whole system than rail breaking, that slab breaking on one line could deteriorate both the slab force on another line and the forces exerted on the piers and fastener components, and that a great slab force at the left end of the continuous bridge expansion joint should be particularly avoided in desig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ointless turnout on bridge longitudinally coupled ballastless track Occasional force longitudinal displacement
下载PDF
Simulation study on electron heating characteristics in magnetic enhancement capacitively coupled plasmas with a longitudinal magnetic field
4
作者 谭海云 黄天源 +2 位作者 季佩宇 诸葛兰剑 吴雪梅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10期67-73,共7页
The electron he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magnetic enhancement capacitively coupled argon plasmas in presence of both longitudinal and transverse uniform magnetic field have been explored through both theoretical and nu... The electron he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magnetic enhancement capacitively coupled argon plasmas in presence of both longitudinal and transverse uniform magnetic field have been explored through both theoretical and numerical calculations.It is found that the longitudinal magnetic field can affect the heating by changing the level of the pressure heating along the longitudinal direction and that of the Ohmic heating along the direction which is perpendicular to both driving electric field and the applied transverse magnetic field,and a continuously increased longitudinal magnetic field can induce pressure heating to become dominant.Moreover,the electron temperature as well as proportion of some low energy electrons will increase if a small longitudinal magnetic field is introduced,which is attributed to the increased average electron energy.We believe that the research will provide guidance for optimizing the magnetic field configuration of some discharge systems having both transverse and longitudinal magnetic f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pacitively coupled plasma longitudinal magnetic field electron heating PIC/MCC simulation
下载PDF
自旋翼无人机纵向解耦控制技术研究
5
作者 王震 黄一敏 王安航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24年第2期229-233,257,共6页
针对对象自旋翼无人机,提出在干扰下如何实现解耦控制。由于对象无人机空中段飞行过程中对外界干扰十分敏感,很容易在干扰下激发高度和速度间的耦合,现有控制策略优先考虑了速度控制,而牺牲了高度控制性能,所以导致高度控制鲁棒性较差... 针对对象自旋翼无人机,提出在干扰下如何实现解耦控制。由于对象无人机空中段飞行过程中对外界干扰十分敏感,很容易在干扰下激发高度和速度间的耦合,现有控制策略优先考虑了速度控制,而牺牲了高度控制性能,所以导致高度控制鲁棒性较差。针对此特性,提出升降速率指令内回路控制结构以增加系统对高度差的反应能力,并且在桨盘控制通道加入高度反馈以弥补油门控制的不足。通过仿真测试改进策略的解耦性能以及鲁棒性,验证了该策略是合理且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旋翼无人机 高度速度耦合 纵向控制策略
下载PDF
推进轴系弯-纵耦合非线性效应对推力测量精度影响研究
6
作者 邹冬林 马相龙 +4 位作者 吴昊 薛林 杨宇泽 塔娜 饶柱石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63-1072,共10页
高精度监测推进轴系推力对船舶快速性预报、船-机-桨优化匹配及轴系健康管理等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对于超长推进轴系,由于其跨距大、细长比(轴系半径与长度之比)小、且承受推力大,此时轴系将产生严重弯-纵耦合非线性变形。这将对基于应... 高精度监测推进轴系推力对船舶快速性预报、船-机-桨优化匹配及轴系健康管理等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对于超长推进轴系,由于其跨距大、细长比(轴系半径与长度之比)小、且承受推力大,此时轴系将产生严重弯-纵耦合非线性变形。这将对基于应变或变形位移等形变信息来测量推力的方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本文研究推进轴系弯-纵耦合非线性效应对推力测量精度的影响。考虑Von Karman非线性位移-应变关系,利用Hamilton变分原理结合有限元方法建立推进轴系非线性力学模型,研究弯-纵耦合效应对轴系变形位移和应变的影响规律,以及由此引起的推力测量误差。研究结果表明:在低转速时,轴系弯-纵耦合效应较弱,对推力测量影响很小;高转速时,忽略轴系弯-纵耦合效应将引起较大测量误差(240 r/min时,误差可达13.95%);测点越靠近螺旋桨,弯-纵耦合效应越强,推力测量误差越大,因此将测点布置在轴系前端推力轴承附近可有效减少轴系弯-纵耦合效应引起的测量误差。研究结果对跨度大、细长比小的超长轴系推力测量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进轴系 推力测量 非线性 弯-纵耦合 有限元法
下载PDF
基于模态驱动分析方法的桥梁颤振模态影响机理
7
作者 朱进波 杨詠昕 +2 位作者 徐浩骏 张晋杰 葛耀君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92,共12页
通过定量描述各阶模态及其分布特性在颤振演化过程中的影响,研究了多阶模态耦合导致的桥梁颤振三维效应。首先,根据系统模态中固有模态间的激励-反馈机制推导出能够反应各阶模态参与贡献的系统阻尼和刚度解析解,建立了适用于三维颤振机... 通过定量描述各阶模态及其分布特性在颤振演化过程中的影响,研究了多阶模态耦合导致的桥梁颤振三维效应。首先,根据系统模态中固有模态间的激励-反馈机制推导出能够反应各阶模态参与贡献的系统阻尼和刚度解析解,建立了适用于三维颤振机理分析的模态驱动分析方法。其次,对桥梁整体系统阻尼沿着跨向进行泰勒展开,建立了跨向节段与气动性能间的定量关系,使得该方法能够量化各阶模态跨向分布特性的影响。然后,以主跨径为500~1500m的悬索桥为例,系统地研究了模态的参与及其分布特性对颤振性能的影响。最后,通过比对二维和三维分析结果,揭示了三维效应的影响及其产生原因。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基础竖弯和扭转振型不可能完全相似,三维两模态结果必然大于二维分析结果;随着风速提升二阶正对称竖弯模态先提供负向阻尼后提供正向阻尼,其对颤振性能的影响取决于自身频率与系统颤振频率的比值;约70%的梁段贡献了绝大多数的气动阻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颤振 悬索桥 模态耦合 三维效应 跨向分布特性
下载PDF
基于列车响应的运营期高速铁路桥梁沉降阈值
8
作者 庞志强 高芒芒 +3 位作者 李国龙 杨静静 杨飞 李秋义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75,共7页
为保证铺设纵连式无砟轨道的桥梁沉降区运营期内的列车动力性能,基于某高铁线路长期沉降监测数据,分析并归纳了运营阶段桥梁沉降特点,建立车辆-轨道-桥梁动力耦合振动模型,分析不同桥梁沉降形式对列车动力响应影响,并提出运营期间高铁... 为保证铺设纵连式无砟轨道的桥梁沉降区运营期内的列车动力性能,基于某高铁线路长期沉降监测数据,分析并归纳了运营阶段桥梁沉降特点,建立车辆-轨道-桥梁动力耦合振动模型,分析不同桥梁沉降形式对列车动力响应影响,并提出运营期间高铁桥梁沉降阈值。结果表明:桥梁差异沉降包括桥墩差异沉降和路桥路基段差异沉降。桥墩沉降主要以单墩、双墩及多墩交叉升降为主;路桥路基段沉降包括过渡段台阶式不均匀沉降和路基余弦型不均匀沉降。列车行驶于单墩抬升区域时引起的列车动力响应最大;路基余弦型不均匀沉降比过渡段台阶式沉降对列车振动更不利。基于列车行车动力响应,综合考虑当桥梁发生5 mm徐变时,铺设纵连式无砟轨桥梁桥墩差异沉降阈值为10 mm,桥后45 m范围内路桥路基段不均匀沉降阈值为8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降阈值 车辆-轨道-桥梁耦合模型 纵连式无砟轨道 运营阶段 沉降监测
下载PDF
悬挂撤离状态井下管柱纵横向耦合动力学特性分析
9
作者 曾松 毛良杰 +2 位作者 陈雪峰 杨森 张林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2-593,共12页
建立悬挂撤离状态井下管柱纵、横向耦合动力学数值分析模型,同时考虑平台横向撤离以及纵向升沉运动,给出软、硬悬挂边界条件。采用有限单元法进行离散,结合Newmark-β法求解动力学方程,并通过实验验证数值模型的正确性。针对南中国海深... 建立悬挂撤离状态井下管柱纵、横向耦合动力学数值分析模型,同时考虑平台横向撤离以及纵向升沉运动,给出软、硬悬挂边界条件。采用有限单元法进行离散,结合Newmark-β法求解动力学方程,并通过实验验证数值模型的正确性。针对南中国海深水井,分析了悬挂状态的井下管柱纵、横向耦合动力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纵、横向耦合条件下,井下管柱悬挂撤离时在横向呈现出波浪状位移形态,纵向呈现周期性振动;硬悬挂与软悬挂状态下最大横向位移和纵向位移都出现在管柱最底端;硬悬挂状态下管柱顶端位移较小、弯矩出现极大值;软悬挂状态下管柱顶端位移急剧增加,弯矩在水面附近出现极大值;悬挂撤离状态下管柱纵向位移包络线范围从顶部向底端逐渐增大,而轴向张力包络线范围从底部向顶部逐渐增大;另外,硬悬挂状态下管柱在顶端附近出现轴向压缩,存在发生屈曲失效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管柱 硬悬挂 软悬挂 纵横向耦合 动力学特性
下载PDF
车辆变速轨迹跟踪横纵耦合控制方法
10
作者 张丽霞 葛吴浥 +2 位作者 潘福全 李宝刚 赵坤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174-4181,共8页
针对变化速度下车辆轨迹跟踪精度以及实时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横纵耦合控制方法。在三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中,将车轮驱动力与前轮转角作为控制量,以单控制器形式实现车辆横纵向运动的综合控制,并且在考虑耦合特性... 针对变化速度下车辆轨迹跟踪精度以及实时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横纵耦合控制方法。在三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中,将车轮驱动力与前轮转角作为控制量,以单控制器形式实现车辆横纵向运动的综合控制,并且在考虑耦合特性的基础上,设计目标函数与可变权重系数,求解最优横纵向控制量。并且基于五次多项式理论,设计一种变速双移线轨迹以验证控制器综合轨迹跟踪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能有效跟踪变化车速并且保持高轨迹跟踪精度与良好的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控制技术 轨迹跟踪 模型预测控制 横纵向耦合
下载PDF
Train–track coupled dynamics analysis:system spatial variation on geometry,physics and mechanics 被引量:9
11
作者 Lei Xu Wanming Zhai 《Railway Engineering Science》 2020年第1期36-53,共18页
This paper aims to clarify the influence of system spatial variability on train–track interaction from perspectives of stochastic analysis and statistics.Considering the spatial randomness of system properties in geo... This paper aims to clarify the influence of system spatial variability on train–track interaction from perspectives of stochastic analysis and statistics.Considering the spatial randomness of system properties in geometry,physics and mechanics,the primary work is therefore simulating the uncertainties realistically,representatively and efficiently.With regard to the track irregularity simulation,a model is newly developed to obtain random sample sets of track irregularities by transforming its power spectral density function into the equivalent track quality index for representation based on the discrete Parseval theorem,wher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various types of track irregularities is accounted for.To statistically clarify the uncertainty of track properties in physics and mechanics in space,a model combining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and finite element method is developed to obtain the spatially varied track parametric characteristics,e.g.track stiffness and density,through which the highly expensive experiments in situ can be avoided.Finally a train–track stochastic analysis model is formulated by integrating the system uncertainties into the dynamics model.Numerical examples have validated the accuracy and efficiency of this model and illustrated the effects of system spatial variability on train–track vibrations comprehens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ilway engineering Stochastic dynamic analysis Train-track interaction Vehicle-track couplED dynamics TRACK IRREGULARITIES longitudinal INHOMOGENEITY
下载PDF
TC4钛合金纵扭超声磨削力热耦合模型及其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闫艳燕 闫浩哲 +2 位作者 刘俊利 牛赢 王晓博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5-74,共10页
为探究TC4钛合金纵扭超声磨削过程中的力热耦合机理,基于TC4钛合金纵扭超声磨削的磨削力模型、工件表面平均温度模型、质量热容计算表达式建立了其力热耦合模型,并对力热耦合作用下TC4钛合金纵扭超声单颗磨粒去除过程进行有限元仿真,分... 为探究TC4钛合金纵扭超声磨削过程中的力热耦合机理,基于TC4钛合金纵扭超声磨削的磨削力模型、工件表面平均温度模型、质量热容计算表达式建立了其力热耦合模型,并对力热耦合作用下TC4钛合金纵扭超声单颗磨粒去除过程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磨削力、磨削温度的相互影响特性。理论与仿真研究发现,磨削区剧烈的温升会降低钛合金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抑制磨削力的增长速率。最后通过TC4钛合金纵扭超声磨削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纵扭超声的引入能明显降低磨削力和磨削温度,磨削力和磨削温度的降低幅度分别达到19.39%和12.41%;磨削温度随着磨削深度、砂轮转速和工件进给速度的增大而升高,且随着磨削温度的升高磨削力增长趋势变缓;磨削力和磨削热的减小使工件表面塑性变形和犁沟两侧的塑性隆起高度减小;与普通CBN磨削相比,纵扭超声的引入对表面粗糙度的降低幅度可达到31.21%,在一定范围内增大超声振幅能显著提高加工表面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热耦合 纵扭超声磨削 TC4钛合金 磨削力 磨削热
下载PDF
不同应变率下干燥及饱水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 被引量:1
13
作者 贾文振 李磊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70-176,共7页
为研究加载速率和饱水作用对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力学特性与破坏机理的综合影响,采用非金属超声波检测仪等装置对试件孔隙率、饱和含水率及纵波波速进行测量,利用万能试验机及直径为74 mm的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对干燥及饱水试件开展不同应... 为研究加载速率和饱水作用对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力学特性与破坏机理的综合影响,采用非金属超声波检测仪等装置对试件孔隙率、饱和含水率及纵波波速进行测量,利用万能试验机及直径为74 mm的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对干燥及饱水试件开展不同应变率下单轴压缩试验,分析应变率及饱水作用对试件纵波波速、应力-应变曲线、峰值应力及弹性模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孔隙度在1.89%~3.05%之间,试件孔隙度与饱和含水率间存在良好的线性正相关关系,饱水作用加快了试件内部纵波的传播速度;静载作用下饱水试件峰值应力低于干燥试件的8.6%,随着应变率的增加,饱水试件及干燥试件峰值应力及弹性模量均增大,试件存在明显的应变率效应,饱水试件应力增幅明显高于干燥试件,应变率达到130 s^(-1)时干燥饱水试件应力基本保持一致,当应变率达到160 s^(-1)时饱水试件峰值应力高于干燥试件的11.4%,弹性模量变化规律与强度变化保持一致;饱水作用对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既存在侵蚀劣化作用,又存在水-纤维混凝土动力耦合强化作用,静载作用下水的软化作用及尖端水压力对裂隙的扩展作用降低试件抵抗外荷载能力,而动载作用下孔隙负压的存在及Stefan效应阻碍裂纹的扩展及试件的破坏,干燥及饱水试件应力相同时对应的临界应变率为130 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混凝土 应变率 饱水作用 孔隙度 纵波波速 峰值应力 动力耦合强化
下载PDF
科研大数据协同治理:体系构建与实施路径 被引量:1
14
作者 佟泽华 石江瀚 +3 位作者 韩春花 陈兆娟 耿嘉涵 巩鸣坤 《情报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2-45,共14页
[目的/意义]协同治理是科研大数据实现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厘清科研大数据协同治理的维度与脉络,能更好地实现科研大数据协同发展,从而为科研创新活动奠定坚实的数据“基石”。[方法/过程]对科研大数据协同治理进行概念界定与特性分析,... [目的/意义]协同治理是科研大数据实现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厘清科研大数据协同治理的维度与脉络,能更好地实现科研大数据协同发展,从而为科研创新活动奠定坚实的数据“基石”。[方法/过程]对科研大数据协同治理进行概念界定与特性分析,以此为基础构建科研大数据协同治理框架体系(CGFS-SRBD),从规制、技术、网络、文化4个维度分析科研大数据协同治理的活动机理,依据“初生—再生—共生—反馈—分解”五阶段,进一步提出科研大数据协同治理的实施路径。[结果/结论]研究表明,科研大数据协同治理是以层级相济性、迭代循环性、数据云化性、生态趋向性为特性,以规制协同为重要原则,以技术协同为能力基础,以网络协同为核心组成,以文化协同为内化实质,以“层链式”遗传响应路径、“阶梯式”携作迭升路径、“矩阵式”分化管控路径、“螺旋式”纵贯耦合路径为实施路径,以实现科研大数据从混乱到整齐、从无序到有序、总体向好发展为目标的动态、多维过程。科研大数据协同治理体系的构建及实施路径的提出有助于在推动国家大数据战略目标的同时实现科研数据价值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大数据协同治理 迭代循环性 CGFS-SRBD框架体系 “层链式”遗传响应路径 “阶梯式”携作迭升路径 “螺旋式”纵贯耦合路径
下载PDF
Q690高强钢焊接T形截面纵向残余应力分布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5
作者 熊晓莉 卢梦丹 卢娅囡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7-116,共10页
焊接纵向残余应力是影响钢压杆整体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ANSYS对Q690高强钢焊接T形截面纵向残余应力大小及分布情况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通过与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比,提出合理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借助该模型,分析纵向残余应力大小及分... 焊接纵向残余应力是影响钢压杆整体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ANSYS对Q690高强钢焊接T形截面纵向残余应力大小及分布情况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通过与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比,提出合理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借助该模型,分析纵向残余应力大小及分布随板件宽厚比和板厚的变化规律;以及翼缘和腹板残余应力的自平衡性;并提出适合Q690高强钢焊接T形截面的纵向残余应力分布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适合焊接T形截面纵向残余应力研究;翼缘外伸端以及腹板中部的纵向残余压应力大小随板件宽厚比、板件厚度的增大成下降趋势,翼缘与腹板相交焊缝处和腹板外伸端的纵向残余拉应力大小与板件宽厚比和板件厚度没有多大联系;各板件内的残余应力均满足自平衡。基于数值模拟分析,提出的Q690高强钢焊接T形截面纵向残余应力分布模型,为后续T形截面残余应力的试验研究及压杆的整体稳定性数值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690高强钢 焊接T形截面 纵向残余应力 数值模拟 热-结构耦合分析
下载PDF
Q460高强钢焊接T形截面纵向残余应力分布
16
作者 熊晓莉 卢娅囡 +2 位作者 卢梦丹 管欣旺 李璐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3-73,I0007,共12页
采用分割法测量了4个Q460高强钢焊接T形截面的纵向残余应力分布;借助通用有限元程序ANSYS,采用热-结构耦合分析方法模拟钢板的切割和焊接过程,将数值模拟获得的纵向残余应力与试验值进行对比,从而验证有限元分析过程的正确性;基于有限... 采用分割法测量了4个Q460高强钢焊接T形截面的纵向残余应力分布;借助通用有限元程序ANSYS,采用热-结构耦合分析方法模拟钢板的切割和焊接过程,将数值模拟获得的纵向残余应力与试验值进行对比,从而验证有限元分析过程的正确性;基于有限元方法获得更多不同截面尺寸的Q460高强钢焊接T形截面纵向残余应力分布,对丰富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重点研究板件宽厚比和板厚对残余应力大小及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残余拉应力分布在焊缝周边区域、翼缘和腹板外伸端,残余压应力则分布在翼缘外伸段中部及腹板中部区域;残余拉应力与板件宽厚比和板厚均无关,残余压应力与板件宽厚比和板厚成反比;翼缘和腹板的残余应力均达到自平衡.提出的Q460高强钢焊接T形截面纵向残余应力分布模型,可为后续钢压杆的整体稳定承载力数值分析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460高强钢 焊接T形截面 纵向残余应力 分割法 热-结构耦合分析
下载PDF
考虑横向性能的盾构隧道纵向非线性等效抗弯刚度计算模型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祖贤 施成华 +3 位作者 龚琛杰 曹成勇 彭铸 孙影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95-1308,共14页
纵向等效抗弯刚度是采用等效连续化模型进行盾构隧道纵向结构分析的关键参数,其在纵向轴力和弯矩耦合作用下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在既有盾构隧道非线性抗弯刚度理论的基础上,考虑盾构隧道的横向变形特征,建立考虑盾构隧道横向性能的... 纵向等效抗弯刚度是采用等效连续化模型进行盾构隧道纵向结构分析的关键参数,其在纵向轴力和弯矩耦合作用下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在既有盾构隧道非线性抗弯刚度理论的基础上,考虑盾构隧道的横向变形特征,建立考虑盾构隧道横向性能的纵向非线性等效抗弯刚度计算模型,基于椭圆积分严格推导纵向轴力和弯矩耦合作用下盾构隧道在环缝完全闭合、半张开和完全张开3种变形模式下的纵向等效抗弯刚度,并根据中性轴位置方程得到各弯曲模式的临界轴力和弯矩判据,通过与既有解析模型计算结果、模型试验数据和数值计算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所提出的模型的可靠性。采用该模型开展了纵向轴力和弯矩耦合作用下盾构隧道横向性能对其纵向刚度的影响分析,讨论了理论模型构建时非严格椭圆积分推导的计算误差,并基于该模型提出了附加荷载作用下盾构隧道横纵向变形的耦合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的解析推导是准确可靠的;盾构隧道的纵向等效抗弯刚度与其横向刚度密切相关,且为正相关;在压弯状态下盾构隧道纵向等效抗弯刚度随横向刚度的增大而得到明显提升。提出的模型构建了轴力和弯矩耦合作用下盾构隧道横、纵向刚度的匹配性,为盾构隧道横、纵向结构耦合分析搭建了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纵向连续化模型 横向性能 轴力弯矩耦合作用 纵向非线性等效抗弯刚度
下载PDF
改进型3IDT-LCR结构的低损耗小矩形系数SAW滤波器
18
作者 陈华志 罗文汀 +3 位作者 马晋毅 陈彦光 伍平 董加和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35-337,共3页
通过理论仿真,该文研制了一种改进型的3IDT-LCR结构,并基于该结构在42°Y-X LiTaO_(3)压电基片上研制出一种低损耗、小矩形系数的SAW滤波器。滤波器标称频率为253.75 MHz,实测插入损耗1.05 dB,低端带外抑制接近80 dB,高端带外抑制接... 通过理论仿真,该文研制了一种改进型的3IDT-LCR结构,并基于该结构在42°Y-X LiTaO_(3)压电基片上研制出一种低损耗、小矩形系数的SAW滤波器。滤波器标称频率为253.75 MHz,实测插入损耗1.05 dB,低端带外抑制接近80 dB,高端带外抑制接近65 dB,-1 dB带宽10.52 MHz,-3 dB带宽12.54 MHz,-40 dB带宽16.68 MHz,矩形系数1.33。实测结果表明,该改进型3IDT-LCR结构的SAW滤波器具备低插入损耗、小矩形系数和高带外抑制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表面波滤波器 纵向耦合谐振器 三换能器
下载PDF
大型船舶上层建筑-主船体剪切耦合方法研究
19
作者 李晓文 朱兆一 +2 位作者 陈清林 蔡应强 彭苗娇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42-749,共8页
对于大型客船、豪华邮轮等船舶,上层建筑参与总纵弯曲的程度较大,主船体与上层建筑之间的作用关系非常复杂。探究大型船舶上层建筑-主船体间的各向耦合关系对于改善大型船舶的力学性能、结构安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双梁理... 对于大型客船、豪华邮轮等船舶,上层建筑参与总纵弯曲的程度较大,主船体与上层建筑之间的作用关系非常复杂。探究大型船舶上层建筑-主船体间的各向耦合关系对于改善大型船舶的力学性能、结构安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双梁理论和耦合梁理论,重点研究上层建筑-转换层-主船体之间的纵向剪切耦合关系,提出一种适用于带有大型上建船体结构的简化耦合梁方法。通过建立耦合梁结构的控制方程,获得上建与主船体间的弯矩-曲率关系、剪切耦合关系以及耦合刚度-极限剪切位移之间的关系,从而有效表征大型上建与主船体间的相互作用。经实例分析,验证了该耦合梁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可以为带有大型上层建筑船舶的极限强度研究、设计优化等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耦合关系 大型上层建筑 耦合梁方法 控制方程 总纵弯曲
下载PDF
大展弦比复合材料机翼几何非线性静气动弹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宝升 王军利 +2 位作者 刘志远 李金洋 冯钰茹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8-86,共9页
气动弹性研究对机翼稳定性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大尺寸大展弦比复合材料机翼在气动力作用下,会产生较大的弯曲扭转变形,使得几何非线性静气动弹性问题更加突出,导致该类型飞机稳定性大大降低,严重影响飞行安全。基于CFD/CSD双向... 气动弹性研究对机翼稳定性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大尺寸大展弦比复合材料机翼在气动力作用下,会产生较大的弯曲扭转变形,使得几何非线性静气动弹性问题更加突出,导致该类型飞机稳定性大大降低,严重影响飞行安全。基于CFD/CSD双向耦合方法,考虑几何非线性影响,采用N-S控制方程求解大变形下的气动载荷,通过Newton-Raphson迭代法求解非线性结构平衡方程,对大展弦比复合材料机翼大变形几何非线性静气动弹性问题进行了数值分析;通过仿真分析,得到攻角和马赫数对大展弦比复合材料机翼几何非线性静气动弹性变形的结构变化规律,并重点分析这种气动弹性变形对该型机翼的纵向气动特性变化的影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展弦比复合材料机翼 大变形 几何非线性静气动弹性 CFD/CSD双向耦合 纵向气动特性 复合材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