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fferentiation of the Atmospheric Moisture Collected by Dew and Fog
1
作者 Esmaiel Malek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A)》 2016年第4期171-179,共9页
Dew and fog play major roles in providing the atmospheric moisture for plants and arthropods living in arid regions all over the world. Studies are needed to discriminate between dew and fog. A radiation system was de... Dew and fog play major roles in providing the atmospheric moisture for plants and arthropods living in arid regions all over the world. Studies are needed to discriminate between dew and fog. A radiation system was developed for measuring the incoming and outgoing solar (shortwave) radiation using two CM21 Kipp & Zonen pyranometers (one inverted), and the incoming (atmospheric) and outgoing (terrestrial) longwave radiation using two CG1 pyrgeometers in Logan (41047' N, 111~51' W, 1,460 m above mean sea level), Utah, USA, continuously since 1995. These instruments are ventilated with heated air to prevent precipitation of dew and frost on the sensors, which otherwise would disturb the measurements. Based upon these measurements and an algorithm, the cloud base height, the cloud base temperature and percent of cloudiness can be parameterized at local scale. A cloud base height around zero would indicate fog at the local scale. In 1999, Bowen ratio system was added to measure the evapotranspiration, dew and frost continuously throughout the year at the same location close to the radiation system. Combining these two systems (radiation and Bowen ratio) has yielded a reasonable approach to differentiate between the atmospheric moistures collected by dew and fo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W fog short and longwave radiation.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OF QUASI-PERIODIC OSCILLATIONS DURING SEA FOG EVENTS 被引量:2
2
作者 沈忱 黄健 +3 位作者 刘寿东 王鑫 吕卫华 周小云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SCIE 2011年第1期50-57,共8页
Based on the high-resolution datasets collected in a sea fog field experiment at the northern coast of South China Sea,the variations of liquid water content (LWC) and net longwave radiation flux (NLRF) during two sea... Based on the high-resolution datasets collected in a sea fog field experiment at the northern coast of South China Sea,the variations of liquid water content (LWC) and net longwave radiation flux (NLRF) during two sea fog events on 16th-17th and 18th-19th March,2008 are exaimeed by wavelet analysis,and the cooling mechanisms for fog formation and persistence are also investigated.The main results are shown as follows.(1) Sea fog may develop and persist whether it is cloudy or not aloft.However,when there is cloud aloft the LWC is less and wind speed in sea fog i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lear sky.(2) The quasi-periodic oscillations (QPOs) of NLRF are observed in the formation stage of the two fogs.QPOs of LWC are only found in the developing stage no matter with cloudless or cloudy condition.(3) It is likely that sea fog forms by the cooling effects of longwave radiation and develops through the vertical mixing induced by the radiative cooling at the upper level.(4) During sea fog development and persistence,other mechanisms could also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fog-layer cooling,such as turbulent heat transport and radiation transport between air-sea interfa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a fog liquid water content (LWC) net longwave radiation flux (NLRF) wavelet analysis Quasi-Periodic Oscillations (QPOs)
下载PDF
华南沿海暖海雾过程中的湍流热量交换特征 被引量:35
3
作者 黄健 王斌 +6 位作者 周发琇 黄菲 吕卫华 黄敏辉 黄辉军 杨永泉 毛伟康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15-725,共11页
湍流交换是海雾中的关键物理过程,在海雾的热量和水汽平衡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根据2007年3月24~25日一次海雾的外场观测数据,分析了海雾过程中近海面湍流热量交换特征;并在区分风切变机械湍流与雾顶长波辐射冷却热力湍流的基础上,... 湍流交换是海雾中的关键物理过程,在海雾的热量和水汽平衡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根据2007年3月24~25日一次海雾的外场观测数据,分析了海雾过程中近海面湍流热量交换特征;并在区分风切变机械湍流与雾顶长波辐射冷却热力湍流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两种不同性质的湍流对海雾发展和维持的作用。结果表明:(1)本次海雾是在西南低压和变性冷高压的控制下,来自南海东部暖水区的空气平流在近岸冷海面上形成的暖海雾;暖海雾中的湍流热量交换过程比冷海雾更为复杂;(2)在暖海雾的形成和消散阶段,风切变机械湍流的热量输送起主要作用;而在发展和维持阶段,既有风切变机械湍流的热量输送作用,也有雾顶长波辐射冷却热力湍流的热量输送作用;(3)风切变机械湍流向冷海面输送热量,对近海面空气起到降温和增湿作用;热力湍流同样向冷海面输送热量,但对雾层起到增温和降湿作用;(4)暖海雾中的湍流热量交换机制与雾层的非充分混合结构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暖海雾 湍流热量交换 风切变 雾顶长波辐射冷却
下载PDF
北京地区一次平流雾过程的分析和数值模拟 被引量:14
4
作者 梁爱民 张庆红 +3 位作者 申红喜 刘开宇 李秀连 冯建碧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12-621,共10页
2007年2月21日北京地区发生了一次严重的平流雾,对广大群众的出行和交通影响甚大,属高影响天气事件。该文利用首都机场地面观测、北京市自动气象站观测以及NCEP分析场等资料对该过程进行分析,同时利用MM5模式对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 2007年2月21日北京地区发生了一次严重的平流雾,对广大群众的出行和交通影响甚大,属高影响天气事件。该文利用首都机场地面观测、北京市自动气象站观测以及NCEP分析场等资料对该过程进行分析,同时利用MM5模式对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表明:造成北京地区此次平流雾的主要天气形势是弱低压辐合型。平流雾发生前,北京地区没有明显冷空气侵入,大气层结相对稳定,地面观测到中尺度辐合线,其南侧的东南气流向北京地区输送了水汽,为夜间雾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模拟结果表明:模拟的雾区范围及其移动基本与实况吻合,显示了中尺度模式预报平流雾的潜在能力。进一步分析表明:雾区的边缘具有明显的水平温度梯度;在贴地面层东南气流被雾区阻挡偏向西,在雾区前沿辐合;雾区的逆温区前沿930 hPa以下存在一个明显的垂直热力环流,雾区下沉,雾区前沿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流雾 辐射冷却 逆温
下载PDF
2006年12月24—27日大范围大雾过程数值模拟 被引量:21
5
作者 周梅 银燕 王巍巍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02-610,共9页
利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PSU)联合研制的第5代中尺度气象模式系统MM5对2006年12月24—27日江苏及其周边地区出现的一次罕见持续性大雾进行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同时对影响大雾过程的辐射条件进行敏感性试验... 利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PSU)联合研制的第5代中尺度气象模式系统MM5对2006年12月24—27日江苏及其周边地区出现的一次罕见持续性大雾进行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同时对影响大雾过程的辐射条件进行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形成持续性大雾的主要原因是大气层结稳定,水汽充沛,同时,地面和大气的长波辐射冷却是雾形成和发展的最重要因素;而日出后太阳短波辐射加热和热量湍流输送是辐射雾消散的主要原因。在大雾发展和维持期间,雾区近地层基本上为弱的水汽辐合区;在大雾减弱和消散期间,雾区大部分为弱的水汽辐散区。大范围的下沉辐散运动有利于中低层大气增温,与近地层的辐射降温相配合,加上近地层弱冷平流作用,使低层大气降温,有助于逆温形成,而深厚逆温层的存在,对雾区的长时间维持起着决定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大雾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大气层结 中尺度气象 敏感性试验 周边地区 模式系统
下载PDF
烟雾层的长波辐射效应以及对边界层温度层结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王海啸 陈长和 黄建国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2-29,共8页
本文利用一个简化的长波辐射方案,计算了兰州城市烟雾层大气的辐射效应.计算表明:烟雾层气溶胶增加了到达地面的大气逆辐射和气层的冷却率,平均污染状况时,增加量分别为15.2%和0.073℃/h.与烟雾层对太阳辐射吸收加热率相比,... 本文利用一个简化的长波辐射方案,计算了兰州城市烟雾层大气的辐射效应.计算表明:烟雾层气溶胶增加了到达地面的大气逆辐射和气层的冷却率,平均污染状况时,增加量分别为15.2%和0.073℃/h.与烟雾层对太阳辐射吸收加热率相比,冷却率量值较小,但对全天边界层能量平衡所起作用不可忽略.对比分析了兰州和郊区夜晚的平均温度廓线演变情况,可以看出烟雾层长波辐射效应增加了低层大气中上部的冷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层 长波辐射 温度层结 边界层
下载PDF
黄海海雾WRF数值模拟中垂直分辨率的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30
7
作者 杨悦 高山红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74-988,共15页
基于WRF模式探究不同垂直分辨率下模式对黄海海雾的模拟表现。将3种垂直分层方案(35η、44η与63η)和2种边界层方案(YSU、MYNN)组合,对10次海雾做模拟研究。统计分析了水平雾区与雾顶高度对垂直分辨率的敏感性,并利用1次典型个例剖析... 基于WRF模式探究不同垂直分辨率下模式对黄海海雾的模拟表现。将3种垂直分层方案(35η、44η与63η)和2种边界层方案(YSU、MYNN)组合,对10次海雾做模拟研究。统计分析了水平雾区与雾顶高度对垂直分辨率的敏感性,并利用1次典型个例剖析了雾顶长波辐射与雾体湍流的作用。统计结果显示,提高垂直分辨率能显著改进水平雾区的模拟效果,改善明显的个例在不同垂直分辨率试验下的雾顶高度差异也较大;YSU方案相比于MYNN方案更敏感,从35η层增至44η层其试验个例的击中率(POD)和公正预兆得分(ETS)的平均改进率分别提高了13.29%和10.22%。典型个例研究结果揭示,模式对雾顶长波辐射和雾体湍流作用的模拟程度强烈依赖垂直分辨率:粗垂直分辨率给出的湍流强度很弱,导致模拟失败;雾顶存在"云水含量增多→长波辐射增强→降温加大→云水含量增多"的正反馈过程,细垂直分辨率比粗垂直分辨率更容易维持与增强此反馈;只有细垂直分辨率才能模拟出雾顶长波辐射冷却产生的贯穿雾体直抵海面、强度不弱于近海面机械湍流的浮力湍流,它导致雾体降温而出现符合观测事实的海温高于气温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海海雾 垂直分辨率 WRF模式 雾顶长波辐射 湍流
下载PDF
云南昆洛高速峨山段典型山地雾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尤红 杨明 +1 位作者 郭荣芬 白学文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7-94,共8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1°×1°的逐6小时格点资料,对2005年12月29—31日云南昆洛高速公路峨山段一次典型的强山地雾过程进行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探讨了本次山地雾形成和维持的机理。结果表明:雾区上空850~800hPa层间...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1°×1°的逐6小时格点资料,对2005年12月29—31日云南昆洛高速公路峨山段一次典型的强山地雾过程进行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探讨了本次山地雾形成和维持的机理。结果表明:雾区上空850~800hPa层间存在逆温层或中性层,逆温层越强,山地雾越浓;近地层小于1m·s^-1的微风有利于成雾;分析还指出这次强山地雾发生在久雨转晴和地面强变性冷高压西南侧的天气背景下,地面强辐射冷却效应对山地雾有触发和增强作用,地形背风坡有明显增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雾 诊断分析 辐射冷却 逆温层
下载PDF
浮盖式蓄水屋顶隔热功效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丁小中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5期10-15,共6页
描述蓄水屋顶的演变过程,推荐隔热效果最优化的浮盖式方案,提出蓄水屋顶动态衰减的新见解.分析影响衰减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蓄水屋顶 隔热降温 长波辐射冷却 水体蓄热
下载PDF
大型自然通风冷却塔环境影响的预测分析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茹静 《四川环境》 2014年第1期119-123,共5页
大多数内陆核电厂将采用大型自然通风冷却塔作为其二次循环冷却方式,本文基于美国核管会推荐的SACTI程序,给出了该模型的基本原理和框架结构,并以江西彭泽核电厂为例,采用该程序预测分析了该核电厂大型自然通风冷却塔所造成的雾羽和太... 大多数内陆核电厂将采用大型自然通风冷却塔作为其二次循环冷却方式,本文基于美国核管会推荐的SACTI程序,给出了该模型的基本原理和框架结构,并以江西彭泽核电厂为例,采用该程序预测分析了该核电厂大型自然通风冷却塔所造成的雾羽和太阳辐射损失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不同环境风速、相对湿度条件下对冷却塔造成的太阳辐射损失的影响。SACTI模型可以根据厂址逐时气象观测数据,较好地计算可见雾羽的长度、抬升高度和太阳辐射损失,其结果可以作为冷却塔环境影响评价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陆核电厂 冷却塔 SACTI 雾羽 太阳辐射损失
下载PDF
北太平洋大气长波辐射收支的计算和分析
11
作者 陈星 高国栋 吴召华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3期623-629,共7页
本文根据辐射传输理论和一些物理近似,提出了一个计算对流层大气长波辐射的半理论半经验方法.使用五年平均气候资料,计算了北太平洋地区大气长波辐射各分虽和对流层大气长波辐射冷却率,给出了这些量的分布特征,并简要讨论了影响北太平... 本文根据辐射传输理论和一些物理近似,提出了一个计算对流层大气长波辐射的半理论半经验方法.使用五年平均气候资料,计算了北太平洋地区大气长波辐射各分虽和对流层大气长波辐射冷却率,给出了这些量的分布特征,并简要讨论了影响北太平洋大气长波辐射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太平洋 大气 长波辐射 冷却率
下载PDF
海雾的准周期振荡特征 被引量:8
12
作者 沈忱 黄健 刘寿东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1-78,共8页
根据南海北部海雾外场观测获取的高分辨率液态含水量、长波辐射通量数据,采用小波分析方法分析了2008年3月16—17日和18—19日两次海雾中的液态水含量、净长波辐射通量的变化特征,讨论南海北部海雾发展和维持的冷却机制。结果显示:(1)... 根据南海北部海雾外场观测获取的高分辨率液态含水量、长波辐射通量数据,采用小波分析方法分析了2008年3月16—17日和18—19日两次海雾中的液态水含量、净长波辐射通量的变化特征,讨论南海北部海雾发展和维持的冷却机制。结果显示:(1)无论在有云或无云条件下,海雾都可发展和维持;但前者的液态含水量明显小于后者,而风速大于后者;(2)在地面海雾的生成之前和生成初期,净辐射通量都存在准周期振荡现象,无论无云/有云,地面海雾液态水的大幅度发展的阶段都存在含水量的准周期振荡现象;(3)含水量的准周期振荡现象与振荡发生时段的长波辐射通量关系不大,而主要通过湍流对液态水的混合作用与高空海雾液态水大量生成阶段的雾顶长波辐射间接相关。(4)海雾的生成都与雾顶长波辐射冷却密切相关,但发展和维持可通过不同的冷却机制,既可通过海气间湍流热量输送和辐射传输,也可通过雾顶长波辐射冷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雾 液态含水量 净长波辐射通量 小波分析 准周期振荡
下载PDF
安徽沿长江东部春季一次大范围雾天气过程诊断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付伟 何冬燕 +3 位作者 朱琦 朱芙蓉 杜文荣 李鸾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5年第1期20-27,共8页
利用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高空探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芜湖市边界层风廓线雷达资料和高速公路气象观测站资料,分析了2012年3月6日安徽省沿长江东部大范围雾天气过程形成的环流背景及雾生消的物理条件。结果表明:安徽沿长江东部地区此... 利用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高空探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芜湖市边界层风廓线雷达资料和高速公路气象观测站资料,分析了2012年3月6日安徽省沿长江东部大范围雾天气过程形成的环流背景及雾生消的物理条件。结果表明:安徽沿长江东部地区此次春季大范围雾的性质为辐射雾,雾发生时雾区上空以西到西南风为主,无明显冷空气影响,地面为高压控制的均压场,有利于雾的生成和维持。由雾生消的物理条件可知,近地面水汽条件较好和长波辐射降温造成的水汽凝结是此次大范围雾形成的重要原因。地面辐射降温形成的近地面逆温层有利于雾的维持,且随着近地面逆温层的抬升,雾层变厚并发展。低空的逆温层则形成稳定的层结,阻止水汽向上传输。近地面风速大小合适,风垂直切变小,低层有湍流,中层无明显上升运动,构成雾形成的有利动力条件;使湿层变厚的同时也阻止了水汽向高层交换,有利于雾的生成和维持。日出后,太阳辐射增强,有利于雾发生和维持的地面辐射降温、逆温和动力条件逐渐消失,雾逐渐消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雾 辐射降温 逆温 动力条件
下载PDF
河南省一次大雾的机理分析 被引量:38
14
作者 夏立新 黄石璞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52-56,51,共6页
通过对1997年初冬给社会造成严重危害的一次大雾的机理分析,我们认为当水汽与天气形势条件具备时,在河南省单纯的辐射作用是可以形成持续性大雾天气的,而逆温层的不断重建是大雾得以维持的关键所在。近地面层充沛的水汽是大雾形... 通过对1997年初冬给社会造成严重危害的一次大雾的机理分析,我们认为当水汽与天气形势条件具备时,在河南省单纯的辐射作用是可以形成持续性大雾天气的,而逆温层的不断重建是大雾得以维持的关键所在。近地面层充沛的水汽是大雾形成和维持的必要条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雾 机理分析 辐射降温 逆温层
下载PDF
基于旋翼无人机探测的一次强浓雾边界层结构分析
15
作者 周文君 王宏斌 +3 位作者 高雅 吴泓 裔传祥 吴芳芳 《气象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5-224,共10页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射阳站探空资料、旋翼无人机探测资料等,分析2019年10月19日夜间到20日江苏东部沿海地区一次强浓雾过程的边界层特征。根据无人机垂直观测资料及湍流参数Ri结果发现:大雾形成之前到大雾成熟阶段,近地面始终存在...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射阳站探空资料、旋翼无人机探测资料等,分析2019年10月19日夜间到20日江苏东部沿海地区一次强浓雾过程的边界层特征。根据无人机垂直观测资料及湍流参数Ri结果发现:大雾形成之前到大雾成熟阶段,近地面始终存在强贴地逆温,最大逆温强度达4.6℃/(100 m)。在大雾形成到发展阶段,逆温逐渐增强,弱湍流区的发展高度也逐渐抬升,最大发展高度达280 m,雾层厚度逐渐增大。大雾成熟阶段,逆温层高度达到最大250 m,而此时受太阳辐射影响,逆温层上层湍流开始逐渐增强,弱湍流区发展高度降至150 m。大雾消散阶段,逆温减弱,雾层厚度迅速降低,湍流增强,逆温层逐渐趋于消散。在大雾形成之前到大雾成熟阶段,逆温层之上均存在较大的东南风,海上暖湿气流的输送不仅使逆温得以加强和维持,而且在冷的下垫面上促进了水汽凝结,从而形成了东部沿海地区的强浓雾。无人机垂直观测完整的获取了此次大雾过程的边界层结构变化特征,Ri的结果很好地反映了大雾发生期间稳定层高度的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雾 边界层 旋翼无人机 湍流 辐射冷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