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1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eauty & Love
1
《疯狂英语(口语版)》 2009年第2期F0004-F0004,共1页
关键词 英语 口语 课外阅读 beauty & love
下载PDF
教师为何爱儿童——从优美到崇高的审美德性论析
2
作者 翟毅斌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8-23,共6页
儿童呈现的“小”带给人以优美感的直接感官愉悦,使人爱慕;教师奉献的“爱”经理智反思带给人以崇高感的深刻愉悦,使人尊敬。将儿童视为审美对象,以儿童的优美作为师爱的感性经验来源,分析优美与崇高作为引起师爱的原因及其促进,在感性... 儿童呈现的“小”带给人以优美感的直接感官愉悦,使人爱慕;教师奉献的“爱”经理智反思带给人以崇高感的深刻愉悦,使人尊敬。将儿童视为审美对象,以儿童的优美作为师爱的感性经验来源,分析优美与崇高作为引起师爱的原因及其促进,在感性中探讨理性,导引师德向善。师爱的促进需要德行与美感的统一,即一种审美德性。在审美视野与逻辑力量下积极实践,以儿童之美辅以教师之德,同时结合必要的师德规范,运用教师的理性回应师爱的道德情感,弥补教师通过愉悦所获得的对儿童感性认识的不足,在优美的形式与崇高的内涵中更好地践行师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爱 德性 优美 崇高 审美
下载PDF
恋爱的危机及其克服——论沈从文早期小说中的恋爱书写
3
作者 刘世浩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94-101,共8页
恋爱话题是沈从文早期小说中的重要话题之一。他笔下那些“怯汉子”无一不是恋爱中的失败者,恋爱的危机使他们时刻处于自卑的心理状态之中。可即便如此,这些男性人物在面对女人时,几乎无一例外地会产生神经质式的心理波动,这反过来又加... 恋爱话题是沈从文早期小说中的重要话题之一。他笔下那些“怯汉子”无一不是恋爱中的失败者,恋爱的危机使他们时刻处于自卑的心理状态之中。可即便如此,这些男性人物在面对女人时,几乎无一例外地会产生神经质式的心理波动,这反过来又加重了主人公的自卑,从而将恋爱的失败感扩大。但随着作者生活阅历的增加以及社会地位的变化,此类描写发生了较为明显的转变,即主人公逐渐寻找到了克服恋爱危机的方式。对这一转变进行系统考察,对于解读沈从文早期小说而言,不失为一个别样的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早期小说 恋爱危机 恋爱书写 女性美
下载PDF
谫论林黛玉的性灵之美
4
作者 许爱珠 董智玲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80-84,共5页
《红楼梦》以性灵之笔构建了一个“唯情至上”的文学世界,而所有人物之中,林黛玉的身份定位、精神气质、诗歌才情都具有性灵之美。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最具性灵色彩的人物形象之一:林黛玉的出身、容貌等具有鲜明的性灵色彩,她待人真心... 《红楼梦》以性灵之笔构建了一个“唯情至上”的文学世界,而所有人物之中,林黛玉的身份定位、精神气质、诗歌才情都具有性灵之美。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最具性灵色彩的人物形象之一:林黛玉的出身、容貌等具有鲜明的性灵色彩,她待人真心真诚,待景可心通天意,待情从一而终则是其精神气质的性灵所在;林黛玉的诗作大多带有性灵色彩,是她面对生活直抒心意的真情流露;黛玉的诗论,主性灵,重神韵,贵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灵 唯情至上 精神气质 诗学思想
下载PDF
“爱与丰富”的理论意蕴及教学启示
5
作者 李瑞群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64,共6页
“爱与丰富”是重新审视基础教育的两个基本维度,也是儿童成长教育的关键质素。它以激发儿童对美好事物的欲求、丰盈自身安全感为根本出发点,采用游戏的方式,立足于生活世界的理论意蕴,昭示了教育的学生立场与教师对学生成长的立体关怀... “爱与丰富”是重新审视基础教育的两个基本维度,也是儿童成长教育的关键质素。它以激发儿童对美好事物的欲求、丰盈自身安全感为根本出发点,采用游戏的方式,立足于生活世界的理论意蕴,昭示了教育的学生立场与教师对学生成长的立体关怀。“爱与丰富”理论延伸并深化了儿童教育哲学,审视并回应了现实儿童教育的困境,对接并呼应了儿童教育研究的未来走向。在教学中,教师应“源于童心,行于爱心,臻于生长”,以“童心”理解与陪伴学生,引发其美好欲求;以游戏的方式展开爱的活动,丰盈学生的安全感;以学生生活世界为生长点,引导其朝向自由而整全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与丰富” 儿童教育哲学 美好事物 生活世界 立体关怀 游戏
下载PDF
谈Beautiful Smile and Love的文体特征
6
作者 张军历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165-167,共3页
Beautiful Smile and Love是特蕾莎嬷嬷于1979年领取诺贝尔和平奖时所做的演讲词,行文简洁质朴,随意自然,感人至深。文章结合演讲词的性质,基于文学文体学理论,从词汇、句法、语篇三个层面探讨BeautifulSmile and Love的文体特征。通过... Beautiful Smile and Love是特蕾莎嬷嬷于1979年领取诺贝尔和平奖时所做的演讲词,行文简洁质朴,随意自然,感人至深。文章结合演讲词的性质,基于文学文体学理论,从词汇、句法、语篇三个层面探讨BeautifulSmile and Love的文体特征。通过分析各个层面凸显的文体特色,阐释其蕴涵的文体意义和评价所产生的文体效果,以便更好地理解和鉴赏这篇演讲词的文学文体意义和美学价值,进而领悟特蕾莎嬷嬷所呼吁倡导的beautifulsmile和beautiful love的真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AUTIFUL Smileand love 演讲词 文体特征
下载PDF
湛江童谣的美学特征及审美文化内涵——以吴川童谣为例
7
作者 林景兰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6期83-87,共5页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吴川童谣来自民间,是湛江童谣的代表之一,反映了当地人民的劳动、生活和审美心理,是湛江乡村文化振兴不可忽略的一种文化艺术形式。它音韵和谐,富有儿童趣味,又传达着真情实感,构筑成了独属于它的美...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吴川童谣来自民间,是湛江童谣的代表之一,反映了当地人民的劳动、生活和审美心理,是湛江乡村文化振兴不可忽略的一种文化艺术形式。它音韵和谐,富有儿童趣味,又传达着真情实感,构筑成了独属于它的美的艺术世界。该文分析了吴川童谣的美学特征,包括韵律美、童趣美和真实美;同时分析其蕴含的审美文化内涵,包括爱江恋海、孝善爱亲、尚礼重俗、关怀女性。它的这些美学特征和审美文化内涵可以丰富当地文化,同时增强当地人的文化自信心和归属感,对促进湛江乡村振兴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川童谣 韵律美 童趣美 真实美 爱江恋海 孝善爱亲 尚礼重俗 关怀女性
下载PDF
Edward Burne-Jones’s The Mirror of Venus: Physical and Intangible Female Beauty 被引量:1
8
作者 Liana De Girolami Cheney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9年第1期96-122,共27页
The Pre-Raphaelite painter Edward Burne-Jones(1833-1898)conceived the subject of The Mirror of Venus between 1865 and 1867.He painted two versions:a small version in gouache and oil and a larger version in oil on canv... The Pre-Raphaelite painter Edward Burne-Jones(1833-1898)conceived the subject of The Mirror of Venus between 1865 and 1867.He painted two versions:a small version in gouache and oil and a larger version in oil on canvas.In composing this subject Burne-Jones was inspired by the poetic and chromatic description of a lyrical stanza on“The Hill of Venus”in the long epic poem Earthly Paradise,written by his close friend and collaborator William Morris.1 This study comprises three parts:Burne-Jones’s history of the paintings,his iconographical sources,and an icon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Mirror of Ven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NUS astronomy beauty love MIRROR planet star water SYMBOLISM British poetry NEOPLATONISM Aesthetic Movement Art Nouveau Symbolists
下载PDF
Brief Analysis on Christian Themes of Beauty and the beast
9
作者 刘平平 《艺术科技》 2013年第6期111-111,共1页
Beauty and the beast,first published in France in1740,is the most symbolic and classical fairytale after Cinderella.Although time is flying,some basic motif the story embodies still keep alive and continues touching r... Beauty and the beast,first published in France in1740,is the most symbolic and classical fairytale after Cinderella.Although time is flying,some basic motif the story embodies still keep alive and continues touching readers of generations.It must bear something valuable in this work.Here this essay will try to interpret i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ristian,hoping to help us have a fresh understanding of the classic literature wor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教学 教学方法 阅读教学 英语翻译
下载PDF
Women in Love两译本评析
10
作者 邓群 《广东培正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30-35,共6页
在众多的Women in Love 的中译本中,黑马所翻译的《恋爱中的女人》和郑达华等人所翻译的《恋爱中的女人》是两种比较有影响的译本.从人物描写翻译、语言的准确性和表现力、语言的生动性、语言的形式美等四个方面比较而言,郑达华译本优... 在众多的Women in Love 的中译本中,黑马所翻译的《恋爱中的女人》和郑达华等人所翻译的《恋爱中的女人》是两种比较有影响的译本.从人物描写翻译、语言的准确性和表现力、语言的生动性、语言的形式美等四个方面比较而言,郑达华译本优于黑马译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恋爱中的女人 准确性 表现力 生动性 形式美
下载PDF
“归来的诗人”高平文学创作的现实关怀及元现代性特点
11
作者 王洪岳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122-127,共6页
1932年出生的著名诗人高平,从事文学创作至今已逾80年。他丰富多彩的创作历程和成就跨越了“十七年”、新时期“归来的诗”、后新时期及新千禧年之后等不同的时代,涉及诗歌、小说、散文、歌剧、纪实文学、诗论、诗学研究等不同体裁,从... 1932年出生的著名诗人高平,从事文学创作至今已逾80年。他丰富多彩的创作历程和成就跨越了“十七年”、新时期“归来的诗”、后新时期及新千禧年之后等不同的时代,涉及诗歌、小说、散文、歌剧、纪实文学、诗论、诗学研究等不同体裁,从颂歌到归来的诗,再到反思性的小说、诗歌,最后他流连于历史小说和哲理诗的创作当中。但无论哪个时期、哪种体裁、何种内容,都浸透着作家强烈的现实关怀情结,都打上了作家热烈但又经过了主体理性观照的“滤情美”文学美学思想。这些情结和思想又无不带上了富有审美张力、容纳诸种创作手法而凝练成的游刃有余的元现代特点,昭示着一个已届耄耋之年的老诗人、老作家纯粹的赤子之心和丰富的艺术创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平 现实关怀 滤情美 元现代
下载PDF
爱与美:王统照与泰戈尔的诗学传承
12
作者 孙宜学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95-102,共8页
王统照是较早翻译研究泰戈尔、创作具有明显泰戈尔风格的中国现代作家,他从翻译泰戈尔的诗学,进而研究泰戈尔的创作,并在泰戈尔的影响下开始创作以爱与美为主题的作品,既体现出泰戈尔访华前后中国思想文化界在接受外来文化影响时的整体... 王统照是较早翻译研究泰戈尔、创作具有明显泰戈尔风格的中国现代作家,他从翻译泰戈尔的诗学,进而研究泰戈尔的创作,并在泰戈尔的影响下开始创作以爱与美为主题的作品,既体现出泰戈尔访华前后中国思想文化界在接受外来文化影响时的整体风貌,也表现出他对人生、对社会、对人性的独特理解。作为泰戈尔在中国的“私淑弟子”,王统照将个人崇拜与理性研究融为一体,在当时的中国泰戈尔热中体现出一种清醒科学的态度,代表了中外文化文学交流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与美 泰戈尔热 诗学传承
下载PDF
曹文轩:关于爱与美的哲学思考及其他
13
作者 倪厚玉 《枣庄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8,共8页
曹文轩是典型的学者型作家,无论学术思想,还是创作理念,其共同的哲学基础无外乎历史哲学、生命哲学和艺术哲学,爱与美是他最重要的哲学思考。近期曹文轩小说创作上的重大突破,与“曹文轩现象”的再次出现,绝非偶然。结论是:不断丰富的... 曹文轩是典型的学者型作家,无论学术思想,还是创作理念,其共同的哲学基础无外乎历史哲学、生命哲学和艺术哲学,爱与美是他最重要的哲学思考。近期曹文轩小说创作上的重大突破,与“曹文轩现象”的再次出现,绝非偶然。结论是:不断丰富的文学观内涵是他成功转型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者型作家 曹文轩现象 爱与美 艺术哲学 转型
下载PDF
“复述美丽,复述爱”:康承佳诗歌论
14
作者 李继豪 《写作》 2023年第2期16-24,共9页
康承佳是中国90后诗人中很有代表性的一位。从她《手折的玫瑰》一诗中“复述美丽,复述爱”这一诗句所隐含的诗学立场出发,经过对《写真》《搬家》《日常生活》《水稻》《流浪狗》等诗作的细读,可以看到,在康承佳的诗歌写作中,对以“美... 康承佳是中国90后诗人中很有代表性的一位。从她《手折的玫瑰》一诗中“复述美丽,复述爱”这一诗句所隐含的诗学立场出发,经过对《写真》《搬家》《日常生活》《水稻》《流浪狗》等诗作的细读,可以看到,在康承佳的诗歌写作中,对以“美”与“爱”为代表的正向价值和意义的探寻、对不同类型的“经验”的涵容以及对个人生命体验的体认,构成了值得关注的艺术个性和美学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承佳 经验 生命体验
下载PDF
《诗经》比兴中的“以男女喻君臣” 被引量:3
15
作者 鲁洪生 王美英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6-61,共6页
《周易》的卦爻辞中已出现"以男女喻君臣"的现象,《诗经》与《周易》的写作时间相近,类比联想的思维方式也相近,按照情理推断,《诗经》婚恋诗中也当存在"以男女喻君臣"的现象,但由于时代的久远,喻意的隐晦,目前我... 《周易》的卦爻辞中已出现"以男女喻君臣"的现象,《诗经》与《周易》的写作时间相近,类比联想的思维方式也相近,按照情理推断,《诗经》婚恋诗中也当存在"以男女喻君臣"的现象,但由于时代的久远,喻意的隐晦,目前我们尚缺乏足够的直证来证明。本文尝试根据《诗经》婚恋诗中的一些间接信息去证明我们的推断。男女之间若存在相似关系,喻女之物也可喻男,如"美人"在《诗经》中已喻指美德之君;男女、君臣之间若存在相似相关的关系,就可"以男女喻君臣",《曹风.候人》、《邶风.柏舟》都存在这种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比兴 美人 以男女喻君臣
下载PDF
论屈原心理情结和诗歌创作的美学关联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奕 颜翔林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2017年第2期40-49,共10页
主体的心理情结和文学创造存在着潜在的美学关联。屈原的心理情结主要构成因素是孤独情结、恋美情结、痴狂情结和死亡情结,它们之间存在着时间性的历史关联和逻辑递进,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诗人的审美意识形态和诗歌创造活动。换言之,楚辞... 主体的心理情结和文学创造存在着潜在的美学关联。屈原的心理情结主要构成因素是孤独情结、恋美情结、痴狂情结和死亡情结,它们之间存在着时间性的历史关联和逻辑递进,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诗人的审美意识形态和诗歌创造活动。换言之,楚辞文本即是诗人的心理情结和审美创造的互动性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结 孤独 恋美 痴狂 死亡
下载PDF
悲哀之美的历史投影——重读民初哀情小说 被引量:6
17
作者 罗嘉慧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9-44,共6页
苏曼殊的哀情小说有对悲哀之美的艺术追求和审美指向,并赞颂因爱的死亡。《昭明文选》以哀伤为特色,其以悲哀之美所建立的审美范式奠定了中国文学的主要美学基调。通过哀情小说这个形式,时代的情绪与悲哀之美的审美传统找到了契合之点... 苏曼殊的哀情小说有对悲哀之美的艺术追求和审美指向,并赞颂因爱的死亡。《昭明文选》以哀伤为特色,其以悲哀之美所建立的审美范式奠定了中国文学的主要美学基调。通过哀情小说这个形式,时代的情绪与悲哀之美的审美传统找到了契合之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蕴含了几千年历史中某类文化内涵的符号,也是民众某类情感的代言者。《玉梨魂》等哀情小说以诗化和雅化的手段强化了才子和佳人的悲哀,达到了本质意义上的悲哀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曼殊 哀情小说 悲哀之美 才子佳人
下载PDF
《维纳斯与阿董尼》对人性与自然的歌咏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伟民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0-84,共5页
对莎士比亚的长诗《维纳斯与阿董尼》的研究一直都非常薄弱,所以有必要对其进一步探讨。《维纳斯与阿董尼》通过褪去了神性的维纳斯的人间之恋,张扬了人性,将人性中最本质的东西在“爱”与“美”中表现出来,将爱与自然联系起来,并赋予... 对莎士比亚的长诗《维纳斯与阿董尼》的研究一直都非常薄弱,所以有必要对其进一步探讨。《维纳斯与阿董尼》通过褪去了神性的维纳斯的人间之恋,张扬了人性,将人性中最本质的东西在“爱”与“美”中表现出来,将爱与自然联系起来,并赋予真的人性以崇高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 《维纳斯与阿董尼》 人性 自然 爱与美
下载PDF
玛格丽特:永恒女性的象征——《大师和玛格丽特》的宗教文化阐释 被引量:3
19
作者 梁坤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8-124,共7页
本文以俄罗斯宗教哲学的核心索菲亚学说阐释布尔加科夫小说主人公玛格丽特形象圣性的一面从玛格丽特名字与永恒女性的内在联系切入;探讨这一形象的圣爱倾向,其选择在最高意义上追随着人类道德理想——智慧;她以肉体美与精神美的和谐统... 本文以俄罗斯宗教哲学的核心索菲亚学说阐释布尔加科夫小说主人公玛格丽特形象圣性的一面从玛格丽特名字与永恒女性的内在联系切入;探讨这一形象的圣爱倾向,其选择在最高意义上追随着人类道德理想——智慧;她以肉体美与精神美的和谐统一出现在现实世界,昭示着现实世界的秩序和规范,契合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美拯救世界”的理念;在小说结构的不同时空层面都与男主人公形成对应关系,成为永恒女性的象征,最后契合于圣母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菲亚 永恒女性 智慧 秩序 圣母
下载PDF
《源氏物语》与中日好色观的价值转换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哲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6-31,共6页
《源氏物语》是日本"好色"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其好色观具有唯美的倾向,与以道德为基础的中国文学的好色观相对立。从中国文学中的道德的好色观到日本文学中的唯美的好色观,是从负面好色观向正面好色观的价值转换,这一价值转换... 《源氏物语》是日本"好色"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其好色观具有唯美的倾向,与以道德为基础的中国文学的好色观相对立。从中国文学中的道德的好色观到日本文学中的唯美的好色观,是从负面好色观向正面好色观的价值转换,这一价值转换是在剥离或淡化好色与道德和政治的关系中形成的。如果说中国文学的好色观只是在某种情况下才有限地偏离了道德框架,那么《源氏物语》的好色观则相当地远离了道德与政治。远离了道德与政治的框架之后,日本的好色文学获得了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并形成了绵绵不绝的好色文学系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氏物语》 好色观 好色文学 日本文学 中国文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