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nitoring of Cerebral Oxygenation by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during Cardiopulmonary Bypass in Infants
1
作者 Su Zhaokang Huang Jihong Wang Shunmin 《工程科学(英文版)》 2006年第3期11-16,28,共7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use of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for monitoring cerebral oxygenation under different cardiopulmonary bypass models. Method: Twenty-four patients with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and pulmonary...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use of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for monitoring cerebral oxygenation under different cardiopulmonary bypass models. Method: Twenty-four patients with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and pulmonary hypertension undergoing open-heart surgery were assigned eight each to three groups, with respect to different cardiopulmonary bypass models: moderate hypothermia cardiopulmonary bypass, deep hypothermia low flow and deep hypothermia circulatory arrest. For each patient, cerebral oxygenation with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were monitored and the relative concentration changes in cerebral oxygenated hemoglobin, deoxygenated hemoglobin and oxidized cytochrome aa3 were calculated. Electroencephalography, biochemical indicators such as neuron-specific enolase and lactate, and performed correlation analyses for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data and biochemical indicators were also measured. Results: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data and biochemical indicators for moderate hypothermia cardiopulmonary bypass and deep hypothermia low flow group showed no correlation. For deep hypothermia circulatory arrest group, oxygenated hemoglobin signal declined to a plateau (nadir) during the circulatory arrest period. The duration from reaching nadir until reperfusion “oxygenated hemoglobin signal nadir-time", and the minimum values of oxygenated hemoglobin, and oxidized cytochrome aa3 were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increasing neuron-specific enolase and lactate. And, all patients whose oxygenated hemoglobin signal nadir-time was less than 35 min were free from behavioral evidence of brain injury. Conclusion: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data including oxygenated hemoglobin signal nadir-time and the minimum of oxygenated hemoglobin and oxidized cytochrome aa3 showed strong correlation with other cerebral function assessment for deep hypothermia circulatory arrest. Oxygenated hemoglobin signal nadir-time determined by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can be useful in predicting the safe duration of circulatory arre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近红外分光学 低温心肺分流术 深低温低流动性 深低温循环骤停 氧络血红蛋白
下载PDF
纳美芬辅助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
2
作者 李海滨 周端阳 张寅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7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纳美芬辅助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4月该院收治的116例老年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 目的:探讨纳美芬辅助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4月该院收治的116例老年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8例。两组均予以经鼻低流量氧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氨溴索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盐酸纳美芬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水平、运动耐量[6 min步行试验距离(6MWD)]、血气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水平、血清炎性因子[白三烯B4(LTB4)、趋化因子受体4(CXCR4)]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66%(52/58),高于对照组的75.86%(4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FEV1/FVC、SaO_(2)、6MW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aCO_(2)、CXCR4、LTB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美芬辅助常规疗法治疗老年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能加快症状缓解,提高肺功能和运动耐量,改善血气指标,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效果优于单用常规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美芬 低流量氧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发作期 老年 Ⅱ型呼吸衰竭 肺功能
下载PDF
不同氧疗措施对肺源性心脏病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心功能及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
3
作者 阿斯满 禹刚 +2 位作者 吴红艳 雷秋霞 王瑾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6期36-42,共7页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和鼻导管低流量氧疗对肺源性心脏病(PH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心功能及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以期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收治的134...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和鼻导管低流量氧疗对肺源性心脏病(PH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心功能及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以期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收治的134例PH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鼻导管低流量氧疗,观察组患者接受HFNC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血氧饱和度(Sp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凝血功能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脑利尿钠肽(BNP)]、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流量峰值(PEF)]、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等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4%(62/67),高于对照组的77.61%(5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77,P=0.015)。治疗前,2组患者SpO_(2)、PaO_(2)、PaCO_(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SpO_(2)、PaO_(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aCO_(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PT、APTT及Fg、D-D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PT、APTT均大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大于对照组,Fg、D-D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LVESD、LVEF及BN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LVE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BN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LVESD均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FEV1、FVC及PE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FEV1、FVC及PE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CRP及PC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CRP及PC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PH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相较于鼻导管低流量氧疗,HFNC在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促进患者心功能和凝血功能恢复等方面的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源性心脏病 Ⅱ型呼吸衰竭 经鼻高流量氧疗 鼻导管低流量氧疗 心功能 血气指标 肺功能
下载PDF
非通气侧肺持续中低流量给氧在老年患者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8
4
作者 周俊辉 王鹏浩 +1 位作者 奚高原 钟巍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11期33-37,共5页
目的观察非通气侧肺持续中低流量给氧在老年患者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患者肺部并发症(PPC)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术中在单肺通气(OLV)后非... 目的观察非通气侧肺持续中低流量给氧在老年患者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患者肺部并发症(PPC)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术中在单肺通气(OLV)后非通气侧肺给予1~4 L/min的氧气通入,对照组不予特殊处理。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单肺通气时间、术中失血量、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气管导管拔除时间及OLV时的术者满意度,麻醉诱导后即刻(T_(0))和OLV后30 min(T_(1))、1 h(T_(2))、2 h(T_(3))的动脉血氧分压(PaO_(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术前及术后1、3 d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术后PPC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1、2 d的15项恢复质量量表(QoR-15)评分,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单肺通气时间、术中失血量、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气管导管拔除时间及OLV时的术者满意度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与同组T_(0)时间点比较,两组T_(1)~T_(3)时间点PaO_(2)均下降、PaCO_(2)均升高,且对照组变化更明显(P均<0.05)。与同组术前比较,两组术后1、3 d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升高,且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均<0.05)。观察组术后PPC总发生率为14%(7/50),对照组为34%(17/50),两组比较P<0.05。两组术后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均>0.05。观察组术后PA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1、2 d QoR-15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老年患者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给予非通气侧肺持续中低流量给氧有助于改善氧合功能、抑制术后炎症反应、减少PPC发生、促进术后康复,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通气 并发症 单肺通气 中低流量 给氧方式 肺癌根治术 老年人
下载PDF
氨溴索联合纳洛酮在COPD急性加重期并呼吸衰竭低流量吸氧治疗中的辅助作用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东光 王薇 +1 位作者 贾珍珍 徐娜 《医学综述》 CAS 2021年第8期1621-1625,共5页
目的探讨氨溴索联合纳洛酮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并呼吸衰竭低流量吸氧治疗中的辅助作用。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96例COPD急性加重期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不同... 目的探讨氨溴索联合纳洛酮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并呼吸衰竭低流量吸氧治疗中的辅助作用。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96例COPD急性加重期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低流量吸氧治疗+纳洛酮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联合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痰液黏稠度、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痰液黏稠度改善率高于对照组[85.42%(41/48)比66.37%(32/48)](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7.50%(42/48)比70.83%(34/48)](P<0.05)。治疗前后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呼气峰流速(PEF)、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考虑测量时间,两组间FVC、FEV1、PEF、SaO_(2)、PaO_(2)、PaCO_(2)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VC、FEV1、PEF、SaO_(2)、PaO_(2)、PaCO_(2)的时点间与组间存在交互作用(P<0.01),且两组治疗前后FVC、FEV1、PEF、SaO_(2)、PaO_(2)、PaCO_(2)的变化幅度不同。治疗期间,试验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6/48),对照组为8.33%(4/48),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OPD急性加重期并呼吸衰竭患者低流量吸氧治疗期间,采用氨溴索联合纳洛酮辅助治疗可改善患者痰液黏稠度及肺功能,有效调节血气指标,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急性加重期 氨溴索 纳洛酮 低流量吸氧
下载PDF
清肺化痰健脾活血法联合低流量吸氧、头孢地嗪治疗AECOPD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学明 马海鹰 +3 位作者 丁志祥 邹华 王孟菲 张红霞 《中国中医急症》 2022年第2期275-278,共4页
目的观察清肺化痰健脾活血法联合低流量吸氧、头孢地嗪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79例AECOPD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0例)予低流量吸氧、头孢地嗪治疗,观察组患者(39例)予以低流量... 目的观察清肺化痰健脾活血法联合低流量吸氧、头孢地嗪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79例AECOPD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0例)予低流量吸氧、头孢地嗪治疗,观察组患者(39例)予以低流量吸氧、头孢地嗪+清肺化痰健脾活血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效果以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咳嗽喘息及咯痰不爽、口渴发热、纳差、面红尿黄等)积分变化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肺功能指标、6 min步行距离及急性生理功能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44%,高于对照组的82.50%(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白细胞介素-8(IL-8)、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用力呼气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6 min步行距离、APACHEⅡ评分等指标均改善,且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未见不良反应,对照组1例轻度头痛。结论清肺化痰健脾活血法联合低流量吸氧、头孢地嗪治疗AECOPD效果较好,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清肺化痰健脾活血法 低流量吸氧 头孢地嗪 肺功能
下载PDF
间歇低流量吸氧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费玉娥 沈慧萍 王莲娥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9-80,共2页
目的探讨间歇低流量吸氧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 11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分为治疗组(n=58)和对照组(n=58)。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间歇低流量吸氧治疗。治疗前、治疗后8周和16周采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 目的探讨间歇低流量吸氧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 11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分为治疗组(n=58)和对照组(n=58)。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间歇低流量吸氧治疗。治疗前、治疗后8周和16周采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8周,治疗组MMSE和ADL评分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16周,治疗组MMSE和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间歇低流量吸氧能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低流量吸氧 血管性痴呆 认知功能
下载PDF
经鼻中低流量无湿化氧气吸入在呼吸科患者中的循证实践 被引量:12
8
作者 马巧英 苗桂玲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2-55,共4页
目的循证实践我国内地呼吸科经鼻中低流量无湿化氧气吸入患者的氧疗效果。方法根据PICO原则,提出临床问题并转化成便于检索的形式,检索数据库最终纳入8篇文献,但纳入的研究多数方法学质量等级为B。根据检索结果,进行临床实践。便利抽样... 目的循证实践我国内地呼吸科经鼻中低流量无湿化氧气吸入患者的氧疗效果。方法根据PICO原则,提出临床问题并转化成便于检索的形式,检索数据库最终纳入8篇文献,但纳入的研究多数方法学质量等级为B。根据检索结果,进行临床实践。便利抽样法选取呼吸科经鼻中低流量吸氧的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吸氧顺序,使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湿化给氧,观察组患者采用非湿化给氧。分别于吸氧第3天及第7天对两组患者的氧疗舒适度、睡眠质量、湿化瓶细菌污染情况等进行评价。结果无湿化中低流量吸氧降低了湿化瓶污染率,节省了护理操作时间,提高了患者睡眠质量,且不影响患者的氧疗舒适度和缺氧症状的改善,与湿化中低流量吸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为经鼻中低流量氧气吸入不需要进行湿化提供了证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流量 无湿化 氧气吸入 循证 护理
下载PDF
改进型低氧处理精确加氧技术在超超临界机组的应用 被引量:21
9
作者 李俊菀 曹杰玉 +4 位作者 刘玮 何磊 王德军 孟林辉 汪思华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9-152,158,共5页
为防止给水系统、高压加热器疏水系统流动加速腐蚀,超(超)临界机组采用加氧处理技术很有必要。为减少对过热器、再热器氧化皮问题的担心,研发出适当降低给水p H值、精确控制加氧量的改进型低氧处理技术。相比以往的低氧处理方法,该技术... 为防止给水系统、高压加热器疏水系统流动加速腐蚀,超(超)临界机组采用加氧处理技术很有必要。为减少对过热器、再热器氧化皮问题的担心,研发出适当降低给水p H值、精确控制加氧量的改进型低氧处理技术。相比以往的低氧处理方法,该技术能够提高凝结水精处理系统的经济性,防止高压加热器汽侧腐蚀和降低疏水含铁量,同样不额外增加蒸汽中的氧量,消除传统加氧工况对氧化皮剥落的影响,并兼有加氧处理的其他优点。所研发的改进型低氧处理技术在1 000 MW超超临界机组上应用效果良好,起到了对汽水系统全程保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型低氧处理 流动加速腐蚀 给水 高压加热器 疏水 凝结水精处理 精确加氧
下载PDF
低氧体积分数下煤粉的NO排放及燃烧特性 被引量:4
10
作者 钱彬 周志军 +4 位作者 陈立平 郭隆真 邵力成 山石泉 岑可法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7-74,共8页
为了掌握固定床中煤粉低氧体积分数反应的燃烧特性和NO排放特性,利用固定床反应器研究了燃烧气氛、管式炉温度、氧体积分数、气体流量的变化对煤粉NO排放和燃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O_2/N2和O_2/Ar气氛相比,O_2/CO_2气氛下的NO排放... 为了掌握固定床中煤粉低氧体积分数反应的燃烧特性和NO排放特性,利用固定床反应器研究了燃烧气氛、管式炉温度、氧体积分数、气体流量的变化对煤粉NO排放和燃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O_2/N2和O_2/Ar气氛相比,O_2/CO_2气氛下的NO排放峰值的体积分数减半,反应时间延长,最高燃烧温度降低;升高温度对NO释放和降低反应时间有促进作用,当温度升高至1 300K时,NO排放量达到峰值,随后进一步升温,NO的还原速率大于生成速率,NO排放量反而降低;当氧体积分数低于10%时,N的氧化反应被抑制,NO排放量保持较低水平,当氧体积分数从10%升至21%时,CO/NO/焦炭还原反应受到抑制,NO排放量快速增长;随着气体流量增加,煤粉颗粒附近的氧体积分数升高,加速了N的氧化反应速率,N的转化率呈单调递增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 燃烧特性 燃烧气氛 管式炉温度 低氧体积分数 气体流量 NO排放
下载PDF
噻托溴铵吸入剂联合低流量吸氧治疗稳定期慢阻肺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鹏飞 安福成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34期13-15,共3页
目的分析噻托溴铵吸入剂联合低流量吸氧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疗效。方法 82例稳定期慢阻肺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行低流量吸氧治疗,观察组... 目的分析噻托溴铵吸入剂联合低流量吸氧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疗效。方法 82例稳定期慢阻肺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行低流量吸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噻托溴铵吸入剂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用力肺活量(FVC)及第一秒钟用力呼吸容积(FEV_1)指标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对照组慢阻肺自我评估测试(CAT)评分为(30.6±3.1)分,观察组为(29.9±3.6)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CAT评分为(26.5±3.1)分,观察组为(23.7±2.2)分,治疗后两组CAT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CAT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氧分压(PaO_2)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PaCO_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aO_2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吸入剂联合低流量吸氧治疗稳定期慢阻肺合并慢性呼吸衰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噻托溴铵 低流量吸氧
下载PDF
改良电抽搐治疗术后谵妄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史晓宁 李艳茹 +1 位作者 姜玮 任艳萍 《中国民康医学》 2017年第6期19-20,75,共3页
目的:观察持续低流量吸氧对预防改良电抽搐治疗术后(MECT)谵妄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接受MECT的患者277例随机分为干预组(139例)和非干预组(138例)。干预组患者术后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直至意识完全恢复;非干预组患者仅在血氧饱和度低于90... 目的:观察持续低流量吸氧对预防改良电抽搐治疗术后(MECT)谵妄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接受MECT的患者277例随机分为干预组(139例)和非干预组(138例)。干预组患者术后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直至意识完全恢复;非干预组患者仅在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给予吸氧,达到99%后停止吸氧。采用自行设计的表格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谵妄类型。结果:干预组患者的谵妄发生率显著低于非干预组(P<0.01)。结论:持续低流量吸氧可有效降低MECT术后谵妄患者的发生率,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电抽搐治疗 急性谵妄 持续低流量吸氧
下载PDF
噻托溴铵联合低流量吸氧治疗稳定期慢阻肺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梁晶 《中外医疗》 2016年第25期101-102,共2页
目的探讨选择噻托溴铵+低流量吸氧对稳定期慢阻肺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完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择该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稳定期慢阻肺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144例作为此次实验研究对象。根据采取治疗方法不同实施分组... 目的探讨选择噻托溴铵+低流量吸氧对稳定期慢阻肺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完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择该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稳定期慢阻肺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144例作为此次实验研究对象。根据采取治疗方法不同实施分组。临床对7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噻托溴铵+低流量吸氧的方法进行治疗;临床对7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低流量吸氧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完成3个月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FEV1为(1.50±0.19)L,FVC为(2.50±0.42)L,FEV1/FVC为(64.79±7.13)%,对照组FEV1为(1.29±0.17)L,FVC为(2.25±0.37)L,FEV1/FVC为(57.29±6.7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稳定期慢阻肺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临床采用噻托溴铵+低流量吸氧的方法进行治疗,患者呼吸困难症状以及患者的肺功能症状可以获得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托溴铵 低流量吸氧 稳定期慢阻肺 慢性呼吸衰竭
下载PDF
无创呼吸机联合低流量吸氧对老年COPD急性发作动脉血气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雪姣 王锦涛 《哈尔滨医药》 2023年第4期6-8,共3页
目的 探讨无创呼吸机联合低流量吸氧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COPD老年患者80例,按照随机信封法分为2组,对照组(n=40例,低流量吸氧疗法),观察组(n=40例,低流量吸氧疗法+无创呼吸机通气疗法)... 目的 探讨无创呼吸机联合低流量吸氧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COPD老年患者80例,按照随机信封法分为2组,对照组(n=40例,低流量吸氧疗法),观察组(n=40例,低流量吸氧疗法+无创呼吸机通气疗法),比较2组COPD患者治疗前、治疗14d后的肺功能指标、动脉血气指标以及住院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14d后1秒用力呼气量(FEV1)、肺活量(VC)与50%呼气流量峰值(PEF50)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4d后动脉血pH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血氧分压(PaO_(2))高于对照组(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总天数、ICU住院天数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插管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流量吸氧治疗+无创呼吸机通气用于治疗老年COPD患者能改善患者肺功能、动脉血气,减少住院天数,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呼吸机 低流量吸氧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动脉血气
下载PDF
噻托溴铵+吸氧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 被引量:1
15
作者 丛树国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第24期77-79,共3页
目的研究噻托溴铵+低流量吸氧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接收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52例,由单双病号分组,两组各26例,常规组实行低流量吸氧治疗,干预组实行噻托溴铵+低流量吸... 目的研究噻托溴铵+低流量吸氧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接收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52例,由单双病号分组,两组各26例,常规组实行低流量吸氧治疗,干预组实行噻托溴铵+低流量吸氧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干预组患者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明显高于常规组,6min步行距离明显长于常规组,而圣乔治呼吸问题调查问卷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噻托溴铵+低流量吸氧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明显改善患者呼吸衰竭症状,可有效提高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托溴铵 低流量吸氧 稳定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肺功能
下载PDF
噻托溴铵联合低流量吸氧治疗稳定期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周勇 吕光炯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2期55-56,共2页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联合低流量吸氧治疗稳定期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稳定期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平分两组。观察组给予噻托溴铵联合低流量吸氧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低流量吸氧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和...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联合低流量吸氧治疗稳定期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稳定期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平分两组。观察组给予噻托溴铵联合低流量吸氧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低流量吸氧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0%和78.0%;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6 min步行距离和SGRQ评分均得到了显著改善,且观察组以上2项指标改善情况显著较优,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联合低流量吸氧治疗稳定期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对患者的运动耐受力和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托溴铵 低流量吸氧 稳定期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
下载PDF
近红外分光仪在婴幼儿体外循环脑功能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黄继红 苏肇伉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167-170,共4页
目的 在不同体外循环 (CPB)模式下 ,探讨近红外分光仪 (NIRS)在脑氧合功能监测方面的价值。 方法 室间隔缺损 (VSD)合并肺动脉高压 (PH)行心内直视手术患者 2 4例 ,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3组 ,中度低温体外循环(MHCPB)组 (n=6 ) ,深低... 目的 在不同体外循环 (CPB)模式下 ,探讨近红外分光仪 (NIRS)在脑氧合功能监测方面的价值。 方法 室间隔缺损 (VSD)合并肺动脉高压 (PH)行心内直视手术患者 2 4例 ,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3组 ,中度低温体外循环(MHCPB)组 (n=6 ) ,深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 (DHL F)组 (n=6 )和深低温停循环 (DHCA)组 (n=12 ) ,应用 NIRS测定脑组织氧合血红蛋白 (Hb O2 )、还原血红蛋白 (Hb D)、细胞色素 aa3(Cyt Ox)和氧合血红蛋白最低点持续时间 (Hb O2 - NT) ,CPB后 2分钟、降温末、复温末和术后 6小时分别抽颈静脉球血测定乳酸值 (L act)和特异性神经源性烯醇化酶 (NSE) ,术前、术后测定脑电图各 1次 ,并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  MHCPB组和 DHL F组 NIRS测定的指标与生化指标和脑电图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 ;而 DHCA组 Hb O2 、Cyt Ox的最小值和 Hb O2 - NT与复温末 L act和 NSE值显著相关 ,Hb O2 - NT小于 35分钟的患者均无脑功能损伤表现。 结论 DHCA组 NIRS测定指标中的 Hb O2 、Cyt Ox最小值和 Hb O2 - NT与反映脑损伤的其它指标显著相关 ,Hb O2 - NT是预测停循环安全时限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分光仪 婴幼儿 体外循环 脑功能 监测 临床应用 室间隔缺损 肺动脉高压 心内直视手术
下载PDF
肺叶切除术后患者出院前低流量吸氧后淋浴的效果观察
18
作者 赵明月 英静静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S4期109-110,共2页
目的:探讨肺叶切除术后患者出院前低流量吸氧后淋浴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肺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肺叶切除术治疗,研究组在出院前进行应用低流量吸氧后淋浴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6MWD以及... 目的:探讨肺叶切除术后患者出院前低流量吸氧后淋浴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肺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肺叶切除术治疗,研究组在出院前进行应用低流量吸氧后淋浴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6MWD以及SGRQ评分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研究组6MWD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SGRQ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肺叶切除术治疗的肺癌患者,在出院前进行低流量吸氧后淋浴治疗,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肺叶切除术 低流量吸氧 淋浴 效果
下载PDF
交叉射流分级燃烧器中CH_4柔和燃烧特性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黄明明 邵卫卫 +3 位作者 刘艳 熊燕 张哲巅 肖云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2-29,6,共8页
柔和燃烧具备燃烧稳定、烟气出口温度均匀、NO和CO排放低的特点,有望成为新一代燃气轮机燃烧技术。因此,开展柔和燃烧技术应用于燃气轮机燃烧室的探索研究非常必要。烟气温度、氧浓度及其与新鲜空气的掺混对柔和燃烧的发生及燃烧性能有... 柔和燃烧具备燃烧稳定、烟气出口温度均匀、NO和CO排放低的特点,有望成为新一代燃气轮机燃烧技术。因此,开展柔和燃烧技术应用于燃气轮机燃烧室的探索研究非常必要。烟气温度、氧浓度及其与新鲜空气的掺混对柔和燃烧的发生及燃烧性能有重要影响。为此,基于轴向分级概念建立燃烧器,通过精确控制烟气回流比例和当量比使得烟气的流量、温度、氧浓度连续可调,设计合适的燃烧器结构型式使得烟气在掺混区和燃料、空气以交叉射流方式掺混。通过数值模拟结合实验的方法,从流动、热力学角度研究分析了回流比例、当量比对OH﹡分布、火焰稳定性、NO/CO排放等燃烧性能的影响规律和机制。实验以甲烷为燃料,在回流比例r 0.5、当量比0.6工况下获得最佳的污染物排放性能:NO为6 mg/m3,CO为5 mg/m3。研究结果将为柔和燃烧在燃气轮机燃烧室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和燃烧 分级燃烧 交叉射流 OH﹡分布 NO/CO排放
下载PDF
紧闭式吸入麻醉中使用不同的氧气吸入方法对麻醉机废气中吸入麻醉药浓度的影响
20
作者 熊祥生 毛晶晶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14期91-92,共2页
目的:探讨对手术患者进行紧闭式吸入麻醉时使用不同的氧气吸入方法对麻醉机废气中吸入麻醉药浓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医院进行手术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目的:探讨对手术患者进行紧闭式吸入麻醉时使用不同的氧气吸入方法对麻醉机废气中吸入麻醉药浓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医院进行手术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在对两组患者进行紧闭式吸入麻醉期间,采用高浓度高流量吸入法让对照组患者吸入氧气,采用高浓度低流量吸入法让研究组患者吸入氧气。然后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持续的时间、吸入麻醉药的时间、麻醉机废气中吸入麻醉药的浓度。结果:研究组患者麻醉持续的时间、吸入麻醉药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麻醉前,两组患者麻醉机废气中七氟醚的浓度相比,P>0.05。在吸入七氟醚后、手术中、手术后、离开手术间时,研究组患者麻醉机废气中七氟醚的浓度均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对手术患者进行紧闭式吸入麻醉期间,与让其吸入高浓度高流量的氧气相比,让其吸入高浓度低流量氧气的效果更佳,可有效地降低其麻醉机废气中吸入麻醉药的浓度,减少其吸入麻醉药的用量,缩短其麻醉持续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闭式吸入麻醉 高浓度高流量氧气吸入 高浓度低流量氧气吸入 麻醉机废气中吸入麻醉药浓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