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钱塘江强潮河段修建护岸丁坝技术探讨 被引量:9
1
作者 陈来华 徐有成 杨永楚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6-90,共5页
本文总结了钱塘江强潮河段修建丁坝的实践经验,对丁坝坝轴方向、坝长、坝距、坝顶高程及坝身断面抵御强潮的作用和参数的合理选择等均作了分析。根据两个地段修建丁坝的实践认为采用密距短丁坝群促淤护塘的效果显著。通过分析对比建坝... 本文总结了钱塘江强潮河段修建丁坝的实践经验,对丁坝坝轴方向、坝长、坝距、坝顶高程及坝身断面抵御强潮的作用和参数的合理选择等均作了分析。根据两个地段修建丁坝的实践认为采用密距短丁坝群促淤护塘的效果显著。通过分析对比建坝前后的实测资料,说明了这一方法的效果,是解决海塘基础防冲,提高海塘整体稳定性的一项行之有效的工程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塘江 强潮河段 修建丁坝 促淤护塘
下载PDF
全腹外斜肌筋膜皮瓣下移修复肿瘤性腹股沟和下腹壁缺损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如明 张琥 +3 位作者 顾新丰 史萌 常跃文 沈敬松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1038-1040,1044,共4页
目的:介绍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覆盖肿瘤切除后,腹股沟和下腹壁区缺损修复的新方法。方法:2005年9月~2007年12月,治疗4例患者。其中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纤维肉瘤1例,血管肉瘤1例,阴茎癌腹股沟淋巴结转移1例,全部病例均为多... 目的:介绍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覆盖肿瘤切除后,腹股沟和下腹壁区缺损修复的新方法。方法:2005年9月~2007年12月,治疗4例患者。其中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纤维肉瘤1例,血管肉瘤1例,阴茎癌腹股沟淋巴结转移1例,全部病例均为多次手术后复发。切口起于腹股沟和下腹壁缺损区的内上角,沿中线走行至剑突后转向外上方,经由乳晕下方至腋后线。切开腹直肌前鞘的内缘,向外侧掀起腹直肌前鞘和续接的全腹外斜肌及其表面皮肤,形成具有宽大蒂部的肌筋膜皮瓣。然后,将皮瓣下移,覆盖在腹股沟和下腹壁缺损区。裸露的供区,利用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弹性,直接缝合。切除的范围从18×15~22×18cm,平均310cm^2。转位的肌筋膜皮瓣从30×17~37×20cm,肌筋膜皮瓣平均下移11cm以上。所有的创面均一期闭合,仅1例3×3cm区游离植皮。结果:4例转位的肌筋膜皮瓣全部成活,其中3例所有切口均一期愈合,1例下缘裂开,经换药愈合。平均随访11个月,复发1例。无腹壁疝出现。结论:应用全腹外斜肌筋膜皮瓣修复腹股沟区和下腹壁缺损,是一种简单,安全和有效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外斜肌筋膜皮瓣 腹股沟和下腹壁 缺损 修复
下载PDF
涌潮条件下排桩式低丁坝水力学冲淤试验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赵渭军 韩海骞 林炳尧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2-70,共9页
本文在水槽中用动床模型试验手段研究了涌潮条件下不同透水率的排桩式护塘低丁坝群的水力学冲淤特性 ,并探讨了低丁坝的护滩保塘机理。结果表明 ,不透水的排桩式丁坝群 ,其坝田部位可减冲 1~ 1.6m,与相应方案的堆石坝研究结果相近 ;随... 本文在水槽中用动床模型试验手段研究了涌潮条件下不同透水率的排桩式护塘低丁坝群的水力学冲淤特性 ,并探讨了低丁坝的护滩保塘机理。结果表明 ,不透水的排桩式丁坝群 ,其坝田部位可减冲 1~ 1.6m,与相应方案的堆石坝研究结果相近 ;随着板桩丁坝透水率的逐渐增大 ,滩地防冲作用逐渐变小 ,然而透水率大于 60 %的丁坝 ,仍有 0 .8m以上的减冲能力。低丁坝的保滩护塘机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即对涌潮潮头的阻挡作用 ,对涌潮快水的减冲作用和在落潮期回流淤积作用本文除对护塘丁坝的设计提供基本数据外 ,还对新颖丁坝型式和结构的探讨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涌潮 排桩 低丁坝 冲淤试验 水力学 堆石坎
下载PDF
低位直肠癌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探讨
4
作者 蔡云辉 钱洋洋 +1 位作者 周广军 冯盈 《交通医学》 2017年第2期112-114,120,共4页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根治性切除的低位直肠癌患者325例临床资料,统计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直径、齿状线侵犯、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直肠周围淋巴结转移、血管内癌栓、神经...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根治性切除的低位直肠癌患者325例临床资料,统计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直径、齿状线侵犯、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直肠周围淋巴结转移、血管内癌栓、神经侵犯等临床病理学因素,运用卡方检验对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和临床病理学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进一步作多因素分析。结果:低位直肠癌患者325例中有20例(6.2%)发现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单因素分析显示齿状线侵犯及脉管瘤栓与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齿状线侵犯(OR 22.759,95%CI 6.137~84.404,P<0.001)。脉管内癌栓(OR 4.157,95%CI 1.317~13.122,P=0.002)和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结论:齿状线侵犯和脉管内癌栓是低位直肠癌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的两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腹股沟 淋巴结转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顺直河道低水生态修复工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玮 刘博雅 +1 位作者 卓家军 Wolfgang SUMMER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5-252,共8页
目前大多河流存在着平面顺直、断面单一的问题,需要进行生态修复。该文以奥地利某顺直河道段低水生态修复工程为例,利用水流数学模型,研究修复工程的平面布局。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错口丁坝,可在低水期形成蜿蜒多样的生态环境,且丁坝间距... 目前大多河流存在着平面顺直、断面单一的问题,需要进行生态修复。该文以奥地利某顺直河道段低水生态修复工程为例,利用水流数学模型,研究修复工程的平面布局。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错口丁坝,可在低水期形成蜿蜒多样的生态环境,且丁坝间距与错口深度是决定因素;非淹没状态下,丁坝间距为2.28倍河宽、错口深度为0时效果最佳;部分淹没情况下,丁坝间距应保持2.28倍河宽,但错口深度应大于0;相对坝高较小时,错口丁坝壅水较小,对行洪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直河道 低水生态修复 错口丁坝 平面布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