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4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bined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 and 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 calcium on the postoperative deep venous thrombosis in patients with lower limb fracture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惠煊 马翰斐 袁杰 《World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2015年第1期9-13,共5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mbined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decoction and 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 calcium on deep vein thrombosis(DVT) induced by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lower limb fractur...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mbined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decoction and 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 calcium on deep vein thrombosis(DVT) induced by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lower limb fracture.METHODS: Totally 86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DVT after surgery of lower limb fracture between September 2012 and January 2015 were recrui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43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subcutaneous injection of 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 calcium, and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additionally given Danshen Injection and TCM decocti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groups in occurrence rate, medication time, therapeutic effects,recurrence rate of thrombosis, 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 and prothrombin time(PT)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occurrence rate of DVT in observation group(4.65%, 2/43) was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27.91%,12/43)(P<0.05). The medication tim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6.15±2.94) d, shorter than(9.76±3.12) d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In observation group, 2 cases of DVT were cured(2/2); in the control group, 9 cases presented therapeutic effects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75.00%(9/12). The improvement of APTT and P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Integrative TCM decoction plus 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 calcium is superior to applicaton of 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 calcium alone in reducing and treating DVT in the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ith lower limb fra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gery of lower limb fracture Deep vein thrombosi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ow-MOLECULAR-WEIGHT
下载PDF
高精度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悬吊运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海泉 胡川 +2 位作者 黄磊 路伟 王欣 《康复学报》 CSCD 2024年第2期110-116,共7页
目的 观察高精度经颅直流电刺激(HD-tDCS)联合悬吊运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3年2月在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康复医学部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HD-tDCS... 目的 观察高精度经颅直流电刺激(HD-tDCS)联合悬吊运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3年2月在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康复医学部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HD-tDCS组、悬吊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30例。治疗过程中有4例因中途出院无法继续接受治疗而脱落,其中对照组3例,HD-tDCS组1例,最终对照组、HD-tDCS组、悬吊组和联合治疗组分别纳入27、29、30、30例。对照组接受运动疗法和神经肌肉电刺激等常规康复治疗,25 min/d,1次/d,5 d/周,持续治疗8周;HD-tDCS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HD-tDCS治疗,主要刺激电极置于偏瘫侧脑初级运动皮层M1区(C3/C4),4个接受极分别置于M1区四周约3.5 cm处的C1/C2、C5/C6、FC3/FC4、CP3/CP4区,电流恒定强度2 mA,电流起伏时间30 s,20 min/次,1次/d,5 d/周,持续治疗8周;悬吊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偏瘫侧下肢分离组合运动、动态闭链稳定运动、骨盆摆动和放松运动等悬吊运动训练,25 min/次,1次/d,5 d/周,持续治疗8周;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HD-tDCS联合悬吊运动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8周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下肢部分(FMA-LE)评定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患者平衡功能;采用功能性步行能力量表(FAC)评定患者功能性步行能力;采用视频步态分析系统评定患者步态时空参数(步频、步速、步长和步行周期)。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4组治疗4、8周后FMA-LE评分、BBS评分、FAC等级及步态时空参数(步频、步速、步长和步行周期)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HD-tDCS组、悬吊组同一时间点比较,联合治疗组治疗4、8周后FMA-LE、BBS评分均明显更高,治疗8周后FAC等级及步态时空参数(步频、步速、步长及步行周期)均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D-tDCS联合悬吊运动训练可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能力和步行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高精度经颅直流电刺激 悬吊运动训练 下肢运动功能 平衡功能 步行能力
下载PDF
失眠、高敏C反应蛋白与腰痛和下肢疼痛共病之间关系的双向研究
3
作者 张权 田融 +3 位作者 刘岩 任志帅 李广 袁建军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4期630-633,638,共5页
目的探讨失眠、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慢性腰痛(LBP)和下肢疼痛共病之间关系的双向研究。方法选择该科2021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60~85岁老年人289例进行研究,观察失眠、hs-CRP、慢性LBP、下肢疼痛之间的关系。结果慢性LBP患者和非慢... 目的探讨失眠、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慢性腰痛(LBP)和下肢疼痛共病之间关系的双向研究。方法选择该科2021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60~85岁老年人289例进行研究,观察失眠、hs-CRP、慢性LBP、下肢疼痛之间的关系。结果慢性LBP患者和非慢性LBP人群年龄、性别、教育程度、慢性阻塞性肺病、hs-CRP、失眠发生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下肢疼痛和非慢性下肢疼痛人群年龄、性别、教育程度、体力活动、hs-CRP、失眠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LBP合并下肢疼痛和非慢性LBP合并下肢疼痛人群年龄、性别、教育程度、hs-CRP和失眠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失眠和非失眠人群年龄、教育程度、体力活动、心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hs-CRP等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剔除混杂变量影响后,失眠是影响慢性LBP的风险因素(P<0.05),不是影响慢性下肢痛和慢性LBP合并下肢痛的风险因素(P>0.05),hs-CRP不是影响慢性LBP、慢性下肢痛、慢性LBP合并下肢痛、失眠的风险因素(P>0.05);慢性LBP、慢性下肢痛不是影响失眠的风险因素(P>0.05),慢性LBP合并下肢痛是失眠的风险因素(P<0.05)。结论失眠和慢性腰痛和下肢疼痛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双向相关,但失眠可增加慢性LBP的风险,同时患有LBP和下肢疼痛的患者存在失眠风险,hs-CRP对失眠、慢性腰痛和下肢疼痛的发生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腰痛 下肢疼痛 失眠 高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基于MRI的腰痛功能障碍自动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翟松林 齐来雪 程茂军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24年第1期6-9,共4页
基于腰痛患者的MRI,通过图像预处理,提取能够反映腰痛患者功能障碍的MRI影像特征,并结合机器学习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算法多样性的stacking模型集成算法,为腰痛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精准评估提供可靠方法和实现手段。
关键词 腰痛 功能障碍评估 磁共振成像 机器学习
下载PDF
电针结合低频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及重建效果相关因素分析
5
作者 李文婷 王筱筱 +1 位作者 宁文华 徐艳华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13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电针结合低频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分析下肢功能重建效果的影响因素,并研究相关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22年1月1日~2023年1月31日收治的16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电针结合低频电刺激干预,连续干预... 目的:探讨电针结合低频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分析下肢功能重建效果的影响因素,并研究相关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22年1月1日~2023年1月31日收治的16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电针结合低频电刺激干预,连续干预4周。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估患者下肢功能重建效果,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不同临床资料脑卒中偏瘫患者FMA评分,分析影响患者下肢功能重建的相关因素,制订护理对策。结果:干预4周后,162例患者FMA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年龄≥60岁、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21分、合并糖尿病、未结合规律性运动康复训练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干预4周后FMA评分分别低于年龄<60岁、入院时NIHSS评分<21分、未合并糖尿病、结合规律性运动康复训练的患者(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入院时NIHSS评分≥21分、合并糖尿病是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重建效果的危险因素(P<0.05),结合规律性运动康复训练是保护因素(P<0.05);经相关性分析显示,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重建效果与年龄、入院时NIHSS评分、糖尿病合并情况呈负相关(P<0.05),与结合规律性运动康复训练呈正相关(P<0.05)。结论:电针结合低频电刺激对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具有积极意义,其下肢功能重建效果可能与患者年龄、入院时NIHSS评分、糖尿病合并情况、是否结合规律性运动康复训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 电针 低频电刺激 下肢功能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联合气压疗法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后恢复中应用效果观察
6
作者 杨志华 李志卫 +1 位作者 李鹏军 程遥遥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2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气压疗法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凝血指标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于安阳市妇幼保健院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治疗的10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气压疗法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凝血指标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于安阳市妇幼保健院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治疗的10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术后给予气压疗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两组均维持治疗7 d。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凝血指标、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术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凝血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D-二聚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3 d、5 d、7 d,观察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气压疗法可有效降低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术后DVT发生率,改善患者凝血功能,促进患者较快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气压疗法 低分子肝素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不同频率的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7
作者 纪栋起 武亮 +2 位作者 李欢欢 靳沙沙 范维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3期177-180,共4页
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后遗症之一,使患者部分或完全丧失独立生活能力,在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影响了家庭的幸福指数。近年来,重复经颅磁刺激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但目前针对不同的患者如何选择最佳频率治疗,... 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后遗症之一,使患者部分或完全丧失独立生活能力,在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影响了家庭的幸福指数。近年来,重复经颅磁刺激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但目前针对不同的患者如何选择最佳频率治疗,尚未做出统一的定论。本研究主要根据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分期与脑损伤程度来分析高频、低频、联合治疗之间的疗效差异,并且针对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运动功能恢复的机制、理论基础、作用靶点进行综述,以期为以后的临床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重复经颅磁刺激 高频 低频 上肢运动功能
下载PDF
利伐沙班、低分子肝素对四肢血管吻合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对比
8
作者 董英伟 耿岩 +1 位作者 李伟 袁安龙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345-348,共4页
目的 探讨利伐沙班、低分子肝素对四肢血管吻合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LDVT)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于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行四肢血管吻合术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后应用药物的不同将其分为低分子肝素组(n=46)与... 目的 探讨利伐沙班、低分子肝素对四肢血管吻合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LDVT)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于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行四肢血管吻合术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后应用药物的不同将其分为低分子肝素组(n=46)与利伐沙班组(n=54)。比较治疗前、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出院前统计两组患者LDVT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PT、APTT均长于本组治疗前,FIB、D-D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利伐沙班组患者D-D水平低于低分子肝素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伐沙班组患者LDVT总发生率为1.85%(1/54),低于低分子肝素组患者的15.22%(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血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低分子肝素相比,利伐沙班可降低四肢血管吻合术患者LDVT的发生风险,安全可靠,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血管吻合术 利伐沙班 低分子肝素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序贯阿司匹林对单侧髋或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9
作者 李燕 徐宏娟 +2 位作者 车宇虹 郝新坤 孙浩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7期729-733,共5页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序贯阿司匹林对单侧髋或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单侧髋或膝关节置换术的80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序贯阿司匹林对单侧髋或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单侧髋或膝关节置换术的80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40),分别采用低分子肝素序贯阿司匹林治疗与单一低分子肝素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检测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下肢静脉血流指标(下肢静脉血流峰速度、平均血流量及血流速度)、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随访术后DVT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周,观察组的PT、APTT、水平分别为(12.66±1.98)、(37.74±6.58) 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0.35±0.62)、(33.58±6.26) s],Fg为(3.59±1.09) g/L,明显低于对照组[(4.88±0.71) 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流峰速度、平均血流量及血流速度分别为(14.74±2.16) cm/s、(24.46±2.63) cm/s、(8.63±1.06) mL/s,均高于对照组[(12.42±2.08) cm/s、(22.15±1.84) cm/s、(7.35±1.14) mL/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2周的血清hs-CRP、IL-6水平分别为(9.13±1.92) mg/L、(25.13±2.92)pg/mL,均低于对照组[(15.15±2.46) mg/L、(37.15±3.46) 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DVT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序贯阿司匹林治疗方案,可改善单侧髋或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凝血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预防DVT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膝关节置换术 低分子肝素 阿司匹林
下载PDF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女性上肢骨折手术患者止血带反应的影响
10
作者 梁可 吴侨侨 陈宇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15期75-78,共4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女性上肢骨折手术患者止血带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广州市正骨医院2023年6月至11月收治的60例女性上肢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在超声引导下行肌间... 目的探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女性上肢骨折手术患者止血带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广州市正骨医院2023年6月至11月收治的60例女性上肢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在超声引导下行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研究组在阻滞前10min开始静脉泵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对照组在阻滞前10 min开始静脉泵注等量生理盐水。比较两组的疼痛评分、心率(HR)与平均动脉压(MAP)、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使用止血带后30 min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使用止血带后10、30min的HR、MAP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阻滞后48 h内均未发生穿刺点感染、血肿、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论静脉泵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可减轻女性上肢骨折手术患者的止血带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 上肢骨折 止血带反应
下载PDF
等速肌力训练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梗死上肢偏瘫患者上肢肌肉痉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11
作者 潘熙哲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4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等速肌力训练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TMS)对脑梗死上肢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阳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脑梗死上肢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两组患者均予以... 目的探讨等速肌力训练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TMS)对脑梗死上肢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阳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脑梗死上肢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两组患者均予以低频TMS,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训练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等速肌力训练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上肢肌肉痉挛、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为(1.03±0.24)分,低于对照组的(1.57±0.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上肢部分、中腕部和手部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中各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等速肌力训练与低频TMS二者联合能够有效缓解脑梗死上肢偏瘫患者上肢肌肉痉挛,促进其运动功能提高,提升日常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上肢偏瘫 等速肌力训练 低频TMS 上肢肌肉痉挛 运动功能
下载PDF
川平法联合低频穴位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
12
作者 张禹 邹家莉 +4 位作者 李晓洁 王兵 李洁 石国凤 周谊霞 《新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594-600,共7页
目的 探讨川平法联合低频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将62例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康复训练联合低频穴位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 目的 探讨川平法联合低频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将62例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康复训练联合低频穴位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川平法治疗。2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周后,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FMA)、改良Ashworth肌张力评定量表(MAS)、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2组治疗后的FM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评分差值亦大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MAS等级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MAS等级较对照组低(P均<0.05)。2组治疗后的M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MBI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评分差值亦大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川平法联合低频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肌肉痉挛的改善、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均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川平法 低频穴位电刺激 上肢运动功能障碍 康复
下载PDF
下肢骨折患者小剂量轻比重腰-硬联合麻醉前应用布托啡诺的超前镇痛效果观察
13
作者 洪定剑 黄俊 熊涛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7期1567-1569,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下肢骨折患者小剂量轻比重腰-硬联合麻醉前应用布托啡诺的超前镇痛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行小剂量轻比重腰-硬联合麻醉下肢骨折患者60例,根据麻醉前是否使用布托啡诺镇静药将纳入对象分为未... 目的:探讨分析下肢骨折患者小剂量轻比重腰-硬联合麻醉前应用布托啡诺的超前镇痛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行小剂量轻比重腰-硬联合麻醉下肢骨折患者60例,根据麻醉前是否使用布托啡诺镇静药将纳入对象分为未使用组,使用组(给予布托啡诺的超前镇痛),每组患者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镇静效果和疼痛评分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麻醉后5 min(T2)、15 min(T3)、30 min(T4)、以及手术完毕后(T5)使用组的镇静评分较未使用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 h、术后8 h、术后12 h、术后24 h,使用组疼痛评分较未使用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使用组和使用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36.67%,二者相比,使用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骨折患者小剂量轻比重腰-硬联合麻醉前应用布托啡诺的超前镇痛能减少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镇静效果,并减少其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骨折 小剂量轻比重腰-硬联合麻醉 布托啡诺 超前镇痛
下载PDF
超微针刀联合高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床观察
14
作者 胡万春 张畅畅 +2 位作者 赵曼曼 张俊杰 刘星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2259-2265,共7页
【目的】观察超微针刀联合高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与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高低频rTMS治疗,观察... 【目的】观察超微针刀联合高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与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高低频rTMS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超微针刀治疗。2组均治疗4周。治疗2、4周后,分别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上肢Fugl-Meyer量表评分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与改良Barthel指数(BI)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13%(43/53),对照组为62.26%(33/53)。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57%(48/53),对照组为73.58%(39/53)。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2、4周后,观察组MAS评分与上肢Fugl-Meyer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MAS评分与上肢Fugl-Meyer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2、4周后,观察组BBS评分与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BBS评分与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微针刀联合高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上肢的肌力状态,提高上肢运动与平衡能力,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针刀 高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脑卒中 上肢痉挛 运动功能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半侧骨皮质切除灭活再植术对四肢低度恶性骨肿瘤的疗效分析
15
作者 马红帅 李彦华 王慧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4期569-572,共4页
目的探讨半侧骨皮质切除灭活再植术对四肢低度恶性骨肿瘤的疗效。方法选取四肢低度恶性骨肿瘤108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n=54)和研究组(n=54),对照组使用人工关节置换术,研究组使用半侧骨皮质切除灭活再植术。对比2组优良率... 目的探讨半侧骨皮质切除灭活再植术对四肢低度恶性骨肿瘤的疗效。方法选取四肢低度恶性骨肿瘤108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n=54)和研究组(n=54),对照组使用人工关节置换术,研究组使用半侧骨皮质切除灭活再植术。对比2组优良率、围术期变化、日常生活功能、肢体能力、血清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血管粘附分子(s VCAM-1)]、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优良率[96.30%(52/54)]较对照组[72.22%(39/54)]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手术时长、住院时长短,且术中出血量少(P<0.05);与对照组比较,术后6个月研究组日常生活功能、肢体能力分值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术后6个月研究组TNF-α、s VCAM-1水平低(P<0.05);研究组截肢、肌肉萎缩发生率[1.85%(1/54)、7.41%(4/54)]与对照组[5.56%(3/54)、14.81%(8/54)]比较,无显著变化(P>0.05),且研究组感染发生率[0.00%(0/54)]比对照组[16.67%(9/54)]低(P<0.05)。结论半侧骨皮质切除灭活再植应用于四肢低度恶性骨肿瘤中可以提高优良率,改善围术期变化,可下调血清因子,改善日常生活功能和肢体能力,并能降低术后感染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低度恶性骨肿瘤 半侧骨皮质切除灭活再植术 免疫能力 血清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利伐沙班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凝血功能及DVT形成的影响
16
作者 邱剑华 《天津药学》 2024年第3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对股骨转子间骨折(IFF)患者术后凝血功能及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2月—2023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2例IFF患者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分别于入...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对股骨转子间骨折(IFF)患者术后凝血功能及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2月—2023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2例IFF患者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分别于入院至术前12 h、术后6 h采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4 100 IU/次],观察组采用利伐沙班治疗[于入院至术前12 h口服利伐沙班,10 mg/次,1次/d,并于术后2~12 h继续口服用药,10 mg/次,1次/d],两组均持续治疗至出院。比较两组凝血功能、DVT形成率、感染情况、术后康复情况、出血性事件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APTT和PT较治疗前明显增长,FIB水平明显增高,D-D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DVT形成率较低(P<0.05)。治疗前两组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WBC、IL-6、PCT和IL-6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WBC和IL-6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PCT和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出血性事件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在IFF患者术后治疗中效果确切,二者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利伐沙班的整体疗效优于低分子肝素,在改善患者凝血功能、降低患者感染指标、减少DVT形成率等方面作用更为突出,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利伐沙班 低分子肝素 凝血功能 下肢静脉血栓
下载PDF
小剂量轻比重腰-硬联合麻醉和股神经及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创伤性下肢骨折患者内固定术中的应用对比
17
作者 杜治昆 司小萌 +1 位作者 王卓 裴金乐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4期2580-2584,共5页
目的探究小剂量轻比重腰-硬联合麻醉和股神经及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创伤性下肢骨折(TLEF)患者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在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80例老年TLEF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 目的探究小剂量轻比重腰-硬联合麻醉和股神经及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创伤性下肢骨折(TLEF)患者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在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80例老年TLEF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两组患者均行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术中行小剂量轻比重腰-硬联合麻醉;研究组术中行股神经及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生命体征变化、凝血功能、术后不良反应、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麻醉起效时间、完全麻醉时间、感觉神经完全麻醉时间、运动神经完全麻醉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两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水平均低于麻醉前(P<0.05),两组麻醉后HR和MP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均高于术前,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低于术前,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下肢运动恢复时间及排尿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TLEF患者内固定术中接受小剂量轻比重腰-硬联合麻醉和股神经及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均有较好麻醉效果,但股神经及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可明显减轻血液高凝状态,减少麻醉不良反应,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下肢骨折 内固定术 小剂量轻比重腰-硬联合麻醉 股神经及坐骨神经阻滞麻醉 麻醉效果
下载PDF
低剂量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静脉自控镇痛在下肢骨折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探讨
18
作者 李素美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8期58-61,共4页
目的分析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应用低剂量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2022年5月—2023年9月相城人民医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按术后镇痛方法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舒芬太尼... 目的分析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应用低剂量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2022年5月—2023年9月相城人民医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按术后镇痛方法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静脉自控镇痛;观察组给予低剂量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静脉自控镇痛。对比两组患者静脉自控镇痛按压次数以及麻醉药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静脉自控镇痛按压次数、麻醉药用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65%(2/43),低于对照组的18.60%(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74,P<0.05)。结论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应用低剂量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静脉自控镇痛,麻醉药用量少,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舒芬太尼 右美托咪定 静脉自控镇痛 下肢骨折 术后镇痛
下载PDF
低频脉冲电疗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19
作者 沈雁青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1期65-68,共4页
目的探讨低频脉冲电疗联合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10月江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干预,观察组在... 目的探讨低频脉冲电疗联合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10月江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低频脉冲电疗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自理能力、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神经功能、自理能力、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为(8.23±1.02)分,低于对照组的(10.32±1.14)分,改良Bathel指数评分为(74.37±5.85)分,高于对照组的(65.55±6.63)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中的上肢功能评分为(42.67±3.94)分,下肢功能评分为(25.67±2.83)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5.25±3.82)分、(20.75±2.65)分,脑卒中影响量表中的手功能评分为(17.63±2.12)分,力气评分为(13.35±1.69)分,移动能力评分为(34.48±1.69)分,交流评分为(23.86±1.45)分,情绪评分为(36.13±1.32)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37.03±2.52)分,记忆与思维评分为(25.12±2.52)分,参与评分为(28.14±1.4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4.15±2.34)分、(10.14±1.95)分、(32.19±2.45)分、(19.77±2.68)分、(33.33±1.54)分、(32.95±2.80)分、(20.42±2.24)分、(24.94±2.12)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脉冲电疗联合康复训练可以减轻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障碍,改善自理能力与肢体运动功能,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 低频脉冲电疗 康复训练 神经功能 肢体运动功能
下载PDF
踝泵训练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脑卒中偏瘫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有效性及安全性
20
作者 李叶子 余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5期616-621,共6页
目的 探讨踝泵训练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脑卒中偏瘫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2020-07—2022-09于武汉大学附属同仁医院/武汉市第三医院诊治的119例脑卒中偏瘫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 目的 探讨踝泵训练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脑卒中偏瘫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2020-07—2022-09于武汉大学附属同仁医院/武汉市第三医院诊治的119例脑卒中偏瘫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训练组40例、药物组40例及联合组39例,分别给予踝泵训练干预、低分子肝素钙干预及联合干预。分析患者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观察血液相关指标、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变化。结果 联合组治疗有效率(92.31%)明显高于训练组(75.00%)及药物组(70.00%,P<0.05)。干预后,3组患者血液相关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且联合组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浆黏度及全血黏度低于训练组与药物组(P<0.05),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高于训练组与药物组(P<0.05)。干预后3组患者患者肢体功能均明显升高(P<0.05),联合组各指标高于训练组与药物组(P<0.05)。干预后3组患者患者ADL评分及BI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联合组各指标高于训练组与药物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6%)明显低于训练组(22.50%)及药物组(22.50%,P<0.05)。训练组与药物组各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踝泵训练联合低分子钙素钙在脑卒中偏瘫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有效性,能够显著减轻血液粘稠度,改善凝血功能与肢体运动功能,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泵训练 低分子肝素钙 脑卒中 偏瘫 下肢深静脉血栓 肢体运动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