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Pentacyclic TriterpenoidHydrocarbons in Low-Mature Source Rocksfrom Eastern China 被引量:1
1
作者 HOU Dujie ZHANG Linye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99-408,共10页
: Four typic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pentacyclic triterpenoid hydrocarbons (types A-D) are distinguished in the low-mature source rocks from eastern China. Type A has a relatively high content of pentacyclic triter... : Four typic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pentacyclic triterpenoid hydrocarbons (types A-D) are distinguished in the low-mature source rocks from eastern China. Type A has a relatively high content of pentacyclic triterpenes. It exists in immature sediments and the distribution and abundance of triterpenes vary with the maturity of the sediments. An unknown C30 triterpene (UCT2) has also been detected in very shallow sediments. This compound is very unstable and disappears rapidly with the increase of depth. Type B is characterized by a relatively high amount of 17α(H), 21β(H)-30-homohopane. This kind of distribution pattern is common in coals and terrestrial sediments of low maturity. Type C has a relatively high content of diahopane and neohopane series.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is distribution pattern may have an indirect relationship with the input of higher plants despite its microbial source. There are C30—unconfirmed triterpane (UCT2) and a relatively high content of C35 hopane in type D.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pentacyclic triterpenoids are varied under influences of biological sources, diagentic and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thermal maturity etc. Therefore, they can provide useful information about the source rocks. Based on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urce rocks, the authors postulated that the type B and type C patterns are mainly related to suboxic-anoxic environments. Type D indicates the reducing to anoxic environment, in which C30-UCT3 may be related to some specific biological source in saline environments. The precursors and thermal evolution of some triterpenoid hydrocarbons are also discussed here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 maturity source rock pentacyclic triterpane HOPANE TRITERPENE diagenetic environment
下载PDF
羌塘盆地双湖地区索瓦组烃源岩芳烃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易卓 赵珍 +6 位作者 黄志龙 唐友军 李梦茹 屈童 潘永帅 王柏然 于瑾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5-667,共13页
为认识羌塘盆地双湖地区索瓦组烃源岩有机质来源、沉积环境及成熟度,本研究采用抽提分离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技术分析了双湖地区索瓦组烃源岩中芳烃类化合物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双湖地区索瓦组烃源岩中存在较高丰度的1,2,5-三甲... 为认识羌塘盆地双湖地区索瓦组烃源岩有机质来源、沉积环境及成熟度,本研究采用抽提分离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技术分析了双湖地区索瓦组烃源岩中芳烃类化合物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双湖地区索瓦组烃源岩中存在较高丰度的1,2,5-三甲基萘、9-甲基菲、惹烯、?及三芳甾烷系列化合物等,指示了高等植物的母质来源。三芴、二苯并噻吩及三芳甾烷系列化合物的分布特征指示索瓦组烃源岩沉积于还原环境。萘、菲、二苯并噻吩及三芳甾烷系列化合物等成熟度参数表明,羌塘盆地双湖地区索瓦组烃源岩已达到成熟阶段。综合有机质丰度及类型分析,认为羌塘盆地索瓦组烃源岩具有一定油气资源勘探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塘盆地 索瓦组 烃源岩 芳烃地球化学特征 母质来源 成熟度 沉积环境
下载PDF
江陵凹陷古近系新沟嘴组下段原油芳烃馏分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
3
作者 李梦茹 唐友军 +1 位作者 杨易卓 于瑾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6-281,共16页
【目的】油气来源对比是油气勘探的基础,为扩大江陵凹陷油气资源勘探领域。【方法】基于前期饱和烃分析结果,利用色谱—质谱分析技术对江陵凹陷古近系新沟嘴组下段原油的芳烃馏分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原油来源进行了探讨。【结果】研究区... 【目的】油气来源对比是油气勘探的基础,为扩大江陵凹陷油气资源勘探领域。【方法】基于前期饱和烃分析结果,利用色谱—质谱分析技术对江陵凹陷古近系新沟嘴组下段原油的芳烃馏分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原油来源进行了探讨。【结果】研究区原油可分为两大类:Ⅰ类原油取自万城断裂构造带和公安单斜带,其母源形成于一般还原环境并且水体具有一定盐度的半深湖相沉积环境,萘系列及三芳甾烷系列高碳数异构体比值体现其母质类型较好以及陆生高等植物输入较少的特点,该类原油整体处于成熟—高熟阶段,其中万城断裂构造带中的万13井和万12井和公安单斜带中的耀5井是高成熟原油,推测处于各自构造单元中最接近油藏充注点的位置;Ⅱ类原油取自荆州背斜带,成熟度低于Ⅰ类原油,母质类型以低等水生生物输入为主但相较于Ⅰ类原油接受了更多的陆生高等植物输入,形成于高盐度、强还原的深湖相沉积环境,且位于荆州背斜带中部及东南部的Ⅱ2类原油相较于荆州背斜带西北部的Ⅱ1类原油成熟度更低、陆生高等植物输入更多。【结论】万城断裂构造带的Ⅱ油组和Ⅲ油组为Ⅰ类原油的主要烃源岩,同时存在来自荆州背斜带Ⅰ油组的贡献,高的成熟度特征可能指示该类原油还存在除本文外的其他区域或层位的贡献;Ⅱ类原油主要来自荆州背斜带和万城断裂构造带的Ⅱ油组,同时存在荆州背斜带北部Ⅲ油组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烃化合物 成熟度 沉积环境 母质来源 油源对比 江陵凹陷
下载PDF
带狄拉克源的超低功耗负电容晶体管研究
4
作者 全辉 曹觉先 +1 位作者 肖化平 邱晨光 《湘潭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5期123-130,共8页
由于电子/空穴随能量的分布受玻尔兹曼限制,场效应晶体管在室温下的亚阈值摆幅(SS)无法低于60 mV·dec^(-1),这使得晶体管的功耗无法进一步减小.而狄拉克源晶体管和负电容晶体管分别通过不同的方式实现了低于60 mV·dec^(-1)的... 由于电子/空穴随能量的分布受玻尔兹曼限制,场效应晶体管在室温下的亚阈值摆幅(SS)无法低于60 mV·dec^(-1),这使得晶体管的功耗无法进一步减小.而狄拉克源晶体管和负电容晶体管分别通过不同的方式实现了低于60 mV·dec^(-1)的陡峭SS,为降低晶体管功耗提供了新的途径.该文首次在实验上将两个物理过程结合起来,实现了带狄拉克源端的超低功耗负电容晶体管.所制备的器件实现了低于60 mV·dec^(-1)的陡峭SS,开态电流能够达到10μA量级,关态电流低于0.1 pA,整体的电流开关比超过8个数量级,器件的栅极电容匹配良好且回滞可忽略.该工作为超低功耗电子器件领域提供了新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材料 负电容晶体管 狄拉克源晶体管 超低功耗 亚阈值摆幅
下载PDF
Presence of carboxylate salts in marine carbonate strata of the Ordos Basin and their impact on hydrocarbon generation evaluation of low TOC, high maturity source rocks 被引量:10
5
作者 LIU QuanYou JIN ZhiJun +4 位作者 LIU WenHui LU LongFei MENG QianXiang TAO Ye HAN PinLo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3年第12期2141-2149,共9页
The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in the marine source rock of the Ordos Basin mostly ranges from 0.2% to 0.5%. The industrial standard commonly states that the TOC value has to be no less than 0.5% (0.4% for high mat... The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in the marine source rock of the Ordos Basin mostly ranges from 0.2% to 0.5%. The industrial standard commonly states that the TOC value has to be no less than 0.5% (0.4% for high mature or over-mature source rock) to form large petroleum reservoirs. However, gas source correlation indicates that the natural gas in the Jingbian gas field does receive contribution from marine source rocks.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Carboxylate salts (or called as organic acid salts) on TOC in highly mature source rocks with low TOC value, we sampled the Ordovician marine source rock and the Permian transitional facies source rock in one drilled well in the southern Ordos Basin and performed infrared and GC-MS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 both kerogen-derived organic acids and carboxylate salt-conversed organic acids exist in both marine and transitional facies source rocks. The carboxylate salt-conversed organic acids mainly come from the complete acidification of carboxylate salts, which confirms the presence of carboxylate salts in the marine source rocks. Although the C16:o peak is the main peak for the organic acids both before and after acidification, the carboxylate salt-conversed organic acids have much less relative abundance ahead of C^6:o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kerogen-based and free organic acids. This observation suggests that the kerogen-based and free organic acids mainly decarboxylate to form lower carboxylic acids, whereas the carboxylate salt-conversed organic acids mainly break down into paraffins. By using calcium hexadecanoate as the reference to quantify the kerogen-derived and carboxylate salt-conversed organic acids, the high TOC (〉2.0%) marine source rocks have low carboxylate salt content and the low TOC (0.2%-0.5%) marine source rocks contain high content of carboxylate salt. Therefore, for the marine source rocks with 0.2%-0.5% TOC, the carboxylate salts may be a potential gas source at high maturity st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dos Basin marine source rocks low abundance high maturity carboxylate salt hydrocarbon generation potential
原文传递
渤海莱州湾凹陷中部古近系沙三段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 被引量:7
6
作者 邓美玲 王宁 +3 位作者 李新琦 陈容涛 刘岩 徐耀辉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9-62,共14页
通过对渤海海域莱州湾凹陷中部古近系沙三段烃源岩样品的热解、TOC、饱和烃GC/MS分析以及主、微量元素分析,研究了其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研究结果表明:(1)莱州湾凹陷中部古近系沙三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差异较大,总体为好—... 通过对渤海海域莱州湾凹陷中部古近系沙三段烃源岩样品的热解、TOC、饱和烃GC/MS分析以及主、微量元素分析,研究了其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研究结果表明:(1)莱州湾凹陷中部古近系沙三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差异较大,总体为好—优质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Ⅰ—Ⅱ型为主,整体处于低熟—成熟阶段;(2)通过Pr/nC_(17)-Ph/nC_(18)图版、C_(24)四环萜烷/C_(26)三环萜烷(C_(24)TeT/C_(26)TT)、C_(27)/C_(29)规则甾烷、奥利烷指数等参数判断沙三段烃源岩有机质来源为低等水生生物和高等植物的混源输入;(3)综合CIA,Sr/Ba,Pr/Ph,V/(V+Ni),U/Th值和伽马蜡烷指数等分析了烃源岩形成时期的古环境,认为沙三段沉积时期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水体为淡水—微咸水,陆源输入较多,具有较高的初始生产力,沉积时期整体表现为贫氧的弱氧化弱还原环境,沙三下段—沙三上段沉积环境整体变化不大,古气候和古水体盐度基本保持不变,但陆源输入及水体氧化条件随沉积进程呈逐渐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熟—成熟烃源岩 地球化学特征 弱氧化弱还原环境 陆源 沙三段 古近系 莱州湾凹陷 渤海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英雄岭地区古近系油气成藏过程及其演化特征 被引量:11
7
作者 完颜泽 龙国徽 +5 位作者 杨巍 柴京超 马新民 唐丽 赵健 李海鹏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4-102,共9页
通过构造演化特征研究,结合烃类包裹体分析和典型油气藏精细解剖,阐述了柴达木盆地英雄岭地区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上段油气藏的形成和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1)英雄岭地区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上段形成于半咸化—咸化湖泊—盐湖环境,发育以... 通过构造演化特征研究,结合烃类包裹体分析和典型油气藏精细解剖,阐述了柴达木盆地英雄岭地区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上段油气藏的形成和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1)英雄岭地区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上段形成于半咸化—咸化湖泊—盐湖环境,发育以纹层状灰云岩为储集层、富含有机质、广覆式分布的源储一体型油气藏;(2)研究区下干柴沟组上段共经历3期油气充注,第Ⅰ期烃类包裹体为单一液相油包裹体,反映了早期低熟原油的运移和充注;第Ⅱ期烃类包裹体为单一液相油包裹体,反映了一幕中等成熟原油的运移和充注;第Ⅲ期烃类包裹体为气液两相油包裹体,反映了一幕高成熟原油的充注。(3)研究区油气具有3期成藏的特征:上干柴沟组沉积中晚期,在下干柴沟组上段形成了低饱和度-低熟油藏;上油砂山组沉积期,低熟—成熟油气向盐间储集层和高渗带聚集形成了油气高产区;狮子沟组—七个泉组沉积期,成熟—高熟油通过双层断裂接力输导运移至干柴沟组上段及以上地层运聚形成构造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化湖泊 纹层状灰云岩 晶间孔 高渗带 页岩油 低熟烃源岩 下干柴沟组上段 古近系 英雄岭地区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盐城凹陷阜三段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 被引量:1
8
作者 宋言 刘世丽 +5 位作者 高先志 李鹤永 唐远涛 薛锴 王红梅 王永辉 《复杂油气藏》 2023年第1期26-34,共9页
盐城凹陷阜三段常规油藏的发现证实了盐城凹陷仍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但受勘探程度的影响,缺乏系统研究,存在阜三段原油成因与阜二段烃源岩主要供烃亚段尚不明确的问题。通过分子地球化学分析,结合实际地质条件,对阜三段原油地球化学特... 盐城凹陷阜三段常规油藏的发现证实了盐城凹陷仍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但受勘探程度的影响,缺乏系统研究,存在阜三段原油成因与阜二段烃源岩主要供烃亚段尚不明确的问题。通过分子地球化学分析,结合实际地质条件,对阜三段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来源开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阜三段原油为低熟稠油,母质来源为混合来源,形成于半咸化—咸化、还原—强还原环境,是生油早期阶段的产物;依据生标物特征可将阜二段烃源岩分为3类,E_(1)f_(2)^(2)亚段烃源岩成熟度低,形成于低咸度—还原环境,具有低孕(升)甾烷/规则甾烷、低三环萜/五环萜的特征。E_(1)f_(2)^(3)、E_(1)f_(2)^(4)、E_(1)f_(2)^(5)亚段烃源岩成熟度低,形成于高咸度—强还原环境,具有低孕(升)甾烷/规则甾烷、高三环萜/五环萜比值的特征。E_(1)f_(2)^(6)亚段烃源岩成熟度偏高,形成于较高咸度—还原环境,具有高孕(升)甾烷/规则甾烷,低三环萜/五环萜比值的特征;阜三段原油可分为2类原油,以Ⅱ类原油为主。综合油源对比结果与实际地质条件认为,Ⅰ类原油主要来自E_(1)f_(2)^(2)亚段烃源岩。Ⅱ类原油主要来自E_(1)f_(2)^(3)、E_(1)f_(2)^(4)亚段烃源岩,E_(1)f_(2)^(3)、E_(1)f_(2)^(4)亚段烃源岩为阜三段原油的主要供烃亚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熟油 地球化学 油源对比 阜三段 盐城凹陷
下载PDF
换热器蓄热材料基于概率的多目标优化选择
9
作者 段启梦 滕海鹏 《化工机械》 CAS 2023年第6期819-823,914,共6页
采用基于概率的多目标优化选择方法对低温(低于200℃)换热器相变蓄热材料进行优选。优选结果表明:以材料的相变焓值、热能释放量百分比、有效导热率、过冷度为目标函数,对相变材料进行综合评价和统筹优化是可行的。
关键词 换热器 相变材料 多目标优化 换热优化 低品位热源
下载PDF
内蒙古西乌旗地区下二叠统寿山沟组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10
作者 罗立艳 施立志 +2 位作者 王卓卓 孟杉 汪彪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77-1290,共14页
近些年二连盆地及外围地区石炭—二叠系油气研究工作表明该区具有很大的勘探潜力,西乌旗下二叠统寿山沟组为该区油气勘探的重要目的层之一。为了更准确、深入地认识寿山沟组烃源岩的品质,本文针对寿山沟组烃源岩样品进行有机地球化学特... 近些年二连盆地及外围地区石炭—二叠系油气研究工作表明该区具有很大的勘探潜力,西乌旗下二叠统寿山沟组为该区油气勘探的重要目的层之一。为了更准确、深入地认识寿山沟组烃源岩的品质,本文针对寿山沟组烃源岩样品进行有机地球化学特征方面的研究。通过总有机碳(TOC)测试、氯仿沥青及族组分抽提分离、生油岩热解分析、饱和烃GC-MS测试手段重点对烃源岩进行有机质丰度、成熟度及类型评价,并根据有机分子地球化学特征判识生烃母质来源及其沉积环境。研究结果表明:样品总有机碳含量(TOC)均值为1.01%,氯仿沥青“A”含量均值为0.23%,生烃潜量PG(S_(1)+S_(2))均值为0.05×10^(-3),综合判识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为“中等-较好”级别;样品Ro值较高,介于1.67%~4.36%,结合T_(s)/(T_(s)+T_(m))值与C_(29)甾烷异构化参数特征综合判断有机质成熟度达“高成熟—过成熟”阶段;生物标志物分析结果表明烃源岩的生烃母质以低等浮游生物、菌藻类为主,陆生高等植物为辅,有机质类型为Ⅱ_(1)、Ⅱ_(2)型;古水体盐度较高,有机质保存于还原性条件。综合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保存条件各项参数认为西乌旗地区寿山沟组烃源岩可达“中等-较好”级别,可为研究区油气资源富集提供气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寿山沟组 有机质丰度 有机质成熟度 有机质类型 生烃母质来源及沉积环境生烃潜力
下载PDF
泽错大型锂矿盐湖的物质来源及低矿化度成因
11
作者 陈烈 张泽国 +4 位作者 李凌平 李国强 李建力 马海元 陈守关 《盐湖研究》 CAS CSCD 2023年第4期13-22,共10页
泽错盐湖为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发现的又一大型锂矿盐湖。基于泽错盐湖详查工作,通过采用遥感解译、地表和湖水卤水水化学调查及固体化学分析等手段,对泽错盐湖大型锂矿的成矿矿物质来源及低矿化度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泽错湖水水化学类... 泽错盐湖为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发现的又一大型锂矿盐湖。基于泽错盐湖详查工作,通过采用遥感解译、地表和湖水卤水水化学调查及固体化学分析等手段,对泽错盐湖大型锂矿的成矿矿物质来源及低矿化度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泽错湖水水化学类型为硫酸钠亚型,矿化度40.06 g/L,为低矿化度盐湖;卤水中LiCl品位434.10 mg/L,达到工业品位,LiCl资源量130.13×10^(4)t,资源量达到大型矿床规模;泽错盐湖的成矿物质来源主要有:1)岩浆岩;2)水热活动强烈的深大断裂附近的地下深部物质;3)湖盆第四纪沉积物内的地表物质。泽错盐湖低矿化度成因是湖区所处的气候条件、水盐均衡状态失衡及地貌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为盐湖锂矿成矿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有助于丰富盐湖锂矿成矿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锂矿 物质来源 低矿化度成因 泽错
下载PDF
伊通地堑原油特征与成熟度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鸿友 彭苏萍 +1 位作者 魏志平 赵占银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1-23,共3页
伊通地堑原油的重要性质是含蜡量高 ,原油碳同位素值主要在 -2 9‰至 -2 6‰之间 ,显示出较重的碳同位素特征 ,因此有的研究者认为存在低熟油。依据最新地化分析资料研究认为 :原油性质与伊通地堑特殊的原油母质有关 ;目前已经发现的原... 伊通地堑原油的重要性质是含蜡量高 ,原油碳同位素值主要在 -2 9‰至 -2 6‰之间 ,显示出较重的碳同位素特征 ,因此有的研究者认为存在低熟油。依据最新地化分析资料研究认为 :原油性质与伊通地堑特殊的原油母质有关 ;目前已经发现的原油基本为成熟原油 ,而非低熟油 ,部分为高成熟原油 ;由南部的莫里青断陷到鹿乡断陷 ,再到北部的岔路河断陷 ,原油成熟度逐渐增高。图 4参 4(刘鸿友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通地暂 原油特征 成熟度 低熟油 烃源岩 油气勘探
下载PDF
低熟油、烃源岩中含氮化合物分布规律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被引量:33
13
作者 李素梅 庞雄奇 +1 位作者 黎茂稳 金之钧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7,共7页
对八面河地区原油、油砂以及不同成熟度和岩性有异的烃源岩中吡咯类化合物的分布特征及其潜在的地球化学意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随着成熟度的增加,八面河地区烃源岩中吡咯类化合物中屏蔽化程度高的异构体比屏蔽化程度低的异构体富集... 对八面河地区原油、油砂以及不同成熟度和岩性有异的烃源岩中吡咯类化合物的分布特征及其潜在的地球化学意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随着成熟度的增加,八面河地区烃源岩中吡咯类化合物中屏蔽化程度高的异构体比屏蔽化程度低的异构体富集,咔唑及苯并咔唑系列中低相对分子质量的同系物比高相对分子质量的同系物富集,苯并犤a犦咔唑比苯并犤c犦咔唑富集。八面河地区原油中吡咯类化合物有较为明显的运移分馏效应,观察到高、低相对分子质量的同系物间的运移分馏效应比不同类型异构体间的分馏效应更为显著,而前者受成熟度的影响可能相对小于后者;发现吡咯类化合物的油气运移分馏效应不仅体现于不同氮官能团屏蔽、半屏蔽和暴露三类异构体间,同样体现于同一类型的同分异构体之间,指示此类化合物有较强的活性。吡咯类化合物与烃类化合物一样具有多方面潜在的地球化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熟油 油气运移 烃源岩 成熟度 含氮化合物 分布规律 地球化学
下载PDF
潍北凹陷孔店组烃源岩评价及油源分析 被引量:20
14
作者 宋一涛 廖永胜 王忠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87-493,共7页
潍北凹陷孔店组二段既有好、较好、较差烃源岩,也发育有机质富集层烃源岩(又称为优质烃源岩)。有机质富集层烃源岩沉积环境为亚热带型湿热古气候条件下的滨浅湖相淡-微咸水沉积,古生物以被子、裸子植物孢粉组合为主,含有介形类及少量藻... 潍北凹陷孔店组二段既有好、较好、较差烃源岩,也发育有机质富集层烃源岩(又称为优质烃源岩)。有机质富集层烃源岩沉积环境为亚热带型湿热古气候条件下的滨浅湖相淡-微咸水沉积,古生物以被子、裸子植物孢粉组合为主,含有介形类及少量藻类化石,干酪根类型为Ⅲ,Ⅱ2及Ⅱ1型,岩性为碳质泥岩及深灰色泥岩,有机碳含量大于4.5%,氯仿沥青“A”含量大于0.17%。依据原油的物理性质将潍北凹陷原油分为稠油、中密度油和低密度油,根据原油的生物标志物特征又可将本区原油分为低熟油和成熟油。大部分低熟油样品具有高Pr/Ph比值,低伽马蜡烷/C30藿烷比值及高C29甾烷含量的特征。稠油及大部分中密度油属于低熟油,油源对比表明主要来源于孔店组二段有机质富集层烃源岩。部分中密度油及低密度油属于成熟油,其油源与低熟油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富集层 低熟油 成熟油 油源对比 潍北凹陷
下载PDF
吐哈盆地烃源岩研究进展与低演化油气的形成 被引量:20
15
作者 王作栋 陶明信 +4 位作者 孟仟祥 李中平 王晓锋 王志勇 杜宏宇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8年第6期754-760,共7页
通过对吐哈盆地中、下侏罗统6块源岩抽提物的饱和烃和芳烃馏分进行有机地球化学研究,除进一步印证了前人一些主要结论(如母源输入以高等植物为主、有机质类型以Ⅲ型为主和源岩演化程度低等)外,还发现了一些富有科学意义的新的现象与特征... 通过对吐哈盆地中、下侏罗统6块源岩抽提物的饱和烃和芳烃馏分进行有机地球化学研究,除进一步印证了前人一些主要结论(如母源输入以高等植物为主、有机质类型以Ⅲ型为主和源岩演化程度低等)外,还发现了一些富有科学意义的新的现象与特征,主要包括:源岩样品中含较高丰度的树脂体类化合物;样品中存在八硫环形式的单质硫;源岩有机质经受过较明显的生物降解作用。认为树脂体类化合物是低演化烃的重要母质,单质硫八硫环和生物降解作用都会导致有机质成烃活化能降低,从而促使有机质在较低的热演化阶段形成油气;这些新的发现对于认识源岩在低演化阶段形成商业性的低熟气储层具有重要意义;吐哈盆地有机质成熟度主体处于RO<0.8%的演化阶段,所生成的原油应为低演化阶段的油,天然气则相应为低熟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单质硫 低熟气 研究进展 吐哈盆地
下载PDF
固定源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NO_x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9
16
作者 唐晓龙 郝吉明 +1 位作者 徐文国 李俊华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297-1305,共9页
NH3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在固定源NOx污染控制中广泛应用,其核心是催化剂.传统钒氧化物催化剂起活温度偏高(>300℃),难以在末端应用;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和实际应用需要,研制具有良好低温活性和稳定性的新型催化剂成为近期国内外该... NH3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在固定源NOx污染控制中广泛应用,其核心是催化剂.传统钒氧化物催化剂起活温度偏高(>300℃),难以在末端应用;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和实际应用需要,研制具有良好低温活性和稳定性的新型催化剂成为近期国内外该领域的热点.对贵金属、分子筛、金属氧化物3类催化剂,综述了国内外近期研究进展.其中以碳质材料为载体负载Mn、Cu等的金属氧化物型催化剂显示出良好的低温活性和稳定性,具有较好的低温催化还原NOx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 氮氧化物 固定源 碳基催化剂
下载PDF
有机地球化学指标的分析 被引量:28
17
作者 任军虎 王万春 康晏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66-271,共6页
有机地球化学的指标经过近几十年的研究,已能较好地指导油气勘探工作。通过对未熟—低熟烃源岩及原油与成熟烃源岩及原油的有机地球化学指标的比较,着重论述了未熟—低熟油、源中可用的指标系列及内涵,指出成熟度方面甾烷C2920Rββ/(α... 有机地球化学的指标经过近几十年的研究,已能较好地指导油气勘探工作。通过对未熟—低熟烃源岩及原油与成熟烃源岩及原油的有机地球化学指标的比较,着重论述了未熟—低熟油、源中可用的指标系列及内涵,指出成熟度方面甾烷C2920Rββ/(αα+ββ)、αααC2920S/(20S+20R)及βα-莫烷/αβ-藿烷和ββ-藿烷等是比较可靠的地球化学参数;在生源方面非环状类异戊二烯化合物、三环萜烷和四环萜烷系列等是可靠的标志物;形成环境方面β-胡萝卜烷及重排甾烷/规则甾烷等都是重要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地球化学 未熟-低熟烃源岩及原油 指标 分析
下载PDF
轻烃参数在全烃地球化学分析油气成藏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8
作者 郭瑞超 李延钧 +1 位作者 王廷栋 罗文军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9年第5期5-9,共5页
全烃地球化学方法不仅可有效解决复杂油气成因与烃源问题,而且可提供各期油气运聚、保存条件以及再分配的证据,明确成藏历史和过程,从而有效指导油气勘探。轻烃是石油和天然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内外学者对轻烃研究的日益深入,轻... 全烃地球化学方法不仅可有效解决复杂油气成因与烃源问题,而且可提供各期油气运聚、保存条件以及再分配的证据,明确成藏历史和过程,从而有效指导油气勘探。轻烃是石油和天然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内外学者对轻烃研究的日益深入,轻烃技术在全烃地球化学分析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有关轻烃参数应用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系统总结了轻烃参数在判断生烃母质类型与环境、推测有机质热演化程度、进行油气来源对比、研究油气运移方向与相态类型、判断油气保存条件等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烃 成熟度 母质类型 油源对比 全烃地球化学
下载PDF
陆相低成熟烃源岩有机硫与热解成烃动力学关系初探 被引量:12
19
作者 沈忠民 周光甲 洪志华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33-139,共7页
对陆相低成熟烃源岩(Ro≤0.5%)有机硫与成烃动力学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有机硫含量与镜质体反射率(Ro)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即有机硫含量随成熟度提高而减少;②源岩的平均活化能()有随有机硫含量增大而减小的趋势... 对陆相低成熟烃源岩(Ro≤0.5%)有机硫与成烃动力学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有机硫含量与镜质体反射率(Ro)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即有机硫含量随成熟度提高而减少;②源岩的平均活化能()有随有机硫含量增大而减小的趋势;③有机硫含量与源岩活化能分布最小值(Emin)和经可溶有机质抽提后的活化能分布最小值(ESEmin)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④活化能分布范围Emin~ESEmin(ESEmin>Emin)内的可溶有机质生烃能力与有机硫含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⑤综上结果推断东营凹陷南斜坡东段沙四段(Es4)源岩中的有机硫在成烃过程中可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源岩 低成熟 有机硫 成烃动力学 石油成因
下载PDF
苏北盆地低熟烃源岩生烃组分剖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贤庆 包建平 +2 位作者 熊波 胡国艺 王文军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2-25,28,共5页
采用有机岩石学全岩分析方法,剖析了苏北盆地下第三系低熟烃源岩。该盆地烃源岩具有藻类微生物与高等植物混合的生源构成,富含腐泥组,相对发育镜质组和壳质组。“腐泥组+壳质组”含量与氯仿沥青、总烃和产油潜量呈密切正相关。确认... 采用有机岩石学全岩分析方法,剖析了苏北盆地下第三系低熟烃源岩。该盆地烃源岩具有藻类微生物与高等植物混合的生源构成,富含腐泥组,相对发育镜质组和壳质组。“腐泥组+壳质组”含量与氯仿沥青、总烃和产油潜量呈密切正相关。确认藻类体和孢子体为其最主要的生烃组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苏北盆地下第三系烃源岩的生烃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成熟油 生油层 苏北盆地 烃源岩 生烃成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