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下地壳切向分层流变的结果:喜马拉雅东段雅拉香波片麻岩穹隆
1
作者 江成宇 周保军 +1 位作者 陈小宇 刘俊来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28-1646,共19页
大陆中、下地壳切向(近水平)分层固态流动变形是地壳物质流动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片麻岩穹隆的重要形成机制。雅拉香波穹隆位于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带的最东段,出露不同变质级别和时代的岩石地层,发育强烈的韧性剪切变形以及多期岩浆事件... 大陆中、下地壳切向(近水平)分层固态流动变形是地壳物质流动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片麻岩穹隆的重要形成机制。雅拉香波穹隆位于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带的最东段,出露不同变质级别和时代的岩石地层,发育强烈的韧性剪切变形以及多期岩浆事件,是研究造山过程中构造变形和岩浆历史的天然实验室。本文以该穹隆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详细的野外构造解析和显微观察等工作,总结出以下三个特点:(1)雅拉香波穹隆内不同构造层次的岩石经历了相同的构造体制和不同变形条件改造:从浅部到深部,变形温度逐渐递增,由390℃到600℃;差应力逐渐减小,从24.58MPa减少至8.72MPa;应变速率逐渐加快,从1.27×10^(-13)~1.28×10^(-13)/s增加到5.19×10^(-11)~5.21×10^(-11)/s。以上体现了地壳活动带强烈的分层流变特点。(2)结合前人研究划分了穹隆变形的三个期次(D_(1)、D_(2)和D_(3)),其中D_(1)表现为上盘向南的剪切方向,D_(2)则表现为上盘向北的剪切方向。进一步,将主要变形期次D_(2)进一步划分为两个阶段,早期主要是以单剪为主导的剪切作用类型,而晚期则是以纯剪为主导的剪切作用类型。(3)根据D_(2)面理和线理的产状分布特点,可以得出,深部岩石线理的倾伏角近水平,而浅层次岩石的线理倾伏角近竖直。基于以上研究表明,雅拉香波穹隆各部分岩石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剪切改造,不同构造层次的岩石具有几何学上的一致性以及运动学上的解耦,体现了穹隆发育过程中运动方向上的转变。结合穹隆各部位线理的倾伏角的变化规律,本文认为雅拉香波穹隆记录了中下地壳分层流动的过程,穹隆的形成主要受中下地壳近水平切向流动控制,辅以垂向流动的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南 雅拉香波片麻岩穹隆 穹隆形成机制 中下地壳 分层固态流变 应变速率 运动学涡度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of head wave in multi-layered half-space
2
作者 张坚 张海明 陈晓非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SCD 2002年第6期585-594,共10页
In this article, we analyze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head wave in multi-layered half-space media models with high-velocity layer or low-velocity layer, and the model with a continuous transition-zone between the... In this article, we analyze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head wave in multi-layered half-space media models with high-velocity layer or low-velocity layer, and the model with a continuous transition-zone between the crust and the mantle by using synthetic seismogram.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head wave are sensitive to the thickness and velocity of the high-velocity layer. There is obvious diffraction phenomenon of seismic wave if the thickness of high-velocity layer is very small compar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 wavelength. In this case, the high-velocity layer cannot shield the head wave propagating along the upper interface of the media below it, and the amplitude of this head wave is proportional to the thickness or the velocity of the high-velocity layer. When the thickness of high-velocity layer is nearly identical to the characteristic wavelength of seismic wave, the wave phases reflected from the bottom of the high-velocity layer and the head wave phase may have very close arrival and weaken each other because of destructive interference. As to low-velocity layer, the amplitude of the head wave is weak and decreases with the velocity of this layer. It is also found that if a continuous transition-zone between the crust and the mantle is introduced, we can get a strong apparent head wave phase in synthetic seismogram and the amplitude of this phase increases with the thickness or velocity gradient of the transition-z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nthetic seismogram head wave high-velocity layer low-velocity layer transition-zone be-tween crust and mantle
下载PDF
Multi-Layer Strain Rate Field Controlled by Netlike Plastic-Flow in the Lithosphere in Central-Eastern Asia
3
作者 Wang Sheng-zu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2006年第3期326-338,共13页
根据“网状塑料流动(NPF ) ”大陆人动力学模型,变丑政体从的转变在浅层到易碎在在岩石圈,和在在 intraplate 的更低的岩石圈结果的 NPF 的控制效果的深层可锻多层的构造变丑。NPF 是一粘滞(塑料) 流动伴随了由砍种类本地化,在更低... 根据“网状塑料流动(NPF ) ”大陆人动力学模型,变丑政体从的转变在浅层到易碎在在岩石圈,和在在 intraplate 的更低的岩石圈结果的 NPF 的控制效果的深层可锻多层的构造变丑。NPF 是一粘滞(塑料) 流动伴随了由砍种类本地化,在更低的岩石圈形成一个塑料流动的网络。在 seismogenic 层的紧张率能用方法,紧张率在是以二顺序的 carthquakes 的复发间隔和第二地震的地震概率计算了的“ earthquake-recurrence-interval ”被估计。在更低的岩石圈的紧张用方法,它拿在 conjugate 角度和网络的压缩紧张之间的关系,并且计算典型紧张从紧张和推断的变丑的持续时间在这层评估的“结合角度”被估计。在在在纸给的中央东方的亚洲的更低的岩石圈的典型最大的主要压缩紧张率的轮廓地图在这个区域大概 10-15 10-14/s 与大小显示出紧张率。在塑料流动的带以内的紧张率,在 seismogenic 层控制地震活动,比典型紧张网络评价,另外,紧张评价的大,在 seismogenic 层的地震活动被另外的因素也影响,包括沿着上面的外壳驾驶边界的指令行动,塑料流动的波浪和过渡的弱层的存在的效果在上面、更低的层之间不连续地散布了在在 seismogenic 层和典型紧张的紧张率之间的比较从 Qinghai-Xizang (西藏)高原在这个区域为 11 个潜在的 hypocenter 区域在更低的岩石圈评价到北方中国平原显示那,除了在 Linfen 盆的可观的偏差,山西省,在在上面、更低的层的紧张率之间的线性关联为有斜坡=的所有另外的 10 个区域是明显的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地区 岩石圈 地震 地壳结构 地球构造
下载PDF
Possible seismic reflector in the lower crust: Evidence from fabrics and experiments of seismic velocity on layered gabbro at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被引量:2
4
作者 OUXingong JINZhenmin +1 位作者 JINShuyan H.Ker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3年第9期914-920,共7页
Lattice preferred orientations (LPO) of plagioclase and augite are measured on layered gabbro from the Panxi region, Sichuan Province. The LPO concentration [010] of plagioclase and [100] of augite are perpendicular t... Lattice preferred orientations (LPO) of plagioclase and augite are measured on layered gabbro from the Panxi region, Sichuan Province. The LPO concentration [010] of plagioclase and [100] of augite are perpendicular to the foliation, which indicates a kind of growth fabric associated with crystallizing habits of minerals when the magma is solidifying under the compaction. Calculated seismic velocities based on LPO data of minerals give rise to rather strong anisotropy 5.81% and 5.54% for compressional seismic wave (Vp) and shear seismic wave (Vs), respectively. The experiments at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show that the P-wave velocity of layered gabbro is 6.44-6.97 km/s with the maximum Vp anisotropy 5.22% and the Poisson's ratio is between 0.28-0.31. According to the comparison of fabrics with seismic velocities of layered gabbro, it is uggested that the large-scale layered intrusive body or the similar layered geological body may exist in the lower crust of this area. Such a layered intrusive body which has strong seismic anisotropy may be the seismic reflector in the lower cru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反射体 地震速率 分层辉长石 高温高压实验 下层地壳 格子首选方向 各向异性 地球物理勘探
原文传递
中朝地台东北缘地区的地震层析成像 被引量:54
5
作者 卢造勋 蒋秀琴 +7 位作者 潘科 白云 姜德录 肖立萍 刘建华 刘福田 陈辉 何建坤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38-351,T004,共15页
根据中朝地台东北缘地区 (东经 1 1 7°0 0′— 1 2 6°0 0′ ,北纬 36°0 0′— 44°0 0′) 1 980— 1 997年的 380 0 0余条P波走时数据 ,利用正交投影法重建了该区地壳和上地幔的三维速度结构 .通过分析及同人工地震... 根据中朝地台东北缘地区 (东经 1 1 7°0 0′— 1 2 6°0 0′ ,北纬 36°0 0′— 44°0 0′) 1 980— 1 997年的 380 0 0余条P波走时数据 ,利用正交投影法重建了该区地壳和上地幔的三维速度结构 .通过分析及同人工地震测深剖面的详细对比 ,证明了成像结果的可靠性 .结果表明 :中朝地台东北缘地区地壳上地幔介质存在显著的横向不均匀性 ,直至 1 2 0km深度处依然明显 ;地壳上部的速度图像清楚地反映了不同岩石单元的分布与该区不同性质的基岩分布基本吻合 ;从上、中地壳的速度图像中发现了研究区存在海城、朝阳、义县、丹东南、唐山等几个低速异常区(即速度逆反层区 ) ,其中海城、唐山、朝阳等地区的壳内低速层已由深地震测深资料所证实 ;研究区陆地发生的几次强震均发生于壳内低速层上方的高速脆性介质内 ,而渤海发生的强震 ,此现象不明显 ,但都发生于横向介质速度显著突变的位置 ;在地壳不同深度上发现了普兰店至山海关横跨渤海的北西向低速异常带 ;地震层析二维速度图像与深地震测深资料的对比表明 ,研究区利用地震层析成像技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 地幔 中朝地台 横向不均匀性 壳内低速层 地震层析成像
下载PDF
青藏高原地壳与上地幔成层速度结构与深部层间物质的运移轨迹 被引量:42
6
作者 滕吉文 阮小敏 +2 位作者 张永谦 胡国泽 闫亚芬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077-4100,共24页
在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挤压作用下,促使深部物质重新分异、调整和运移,并导致了地壳的短缩增厚,而且造成了高原的整体隆升和深部壳、幔物质的侧向流展。基于青藏高原腹地和周边地域地壳与上地幔的成层速度结构,特别是其特异层序... 在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挤压作用下,促使深部物质重新分异、调整和运移,并导致了地壳的短缩增厚,而且造成了高原的整体隆升和深部壳、幔物质的侧向流展。基于青藏高原腹地和周边地域地壳与上地幔的成层速度结构,特别是其特异层序的展布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地壳巨厚,但岩石圈却相对较薄;地壳中于深20±5km处存在一低速层,层速度为5.7±0.1km/s,厚度为8±2km;上地幔软流圈顶部深度为110±10km;下地壳与上地幔盖层物质以地壳低速层为上滑移面,以岩石圈漂曳的上地幔软流圈顶面为下滑移面,在印度洋板块N-NNE向力源作用下在同步运移,即形成了青藏高原腹地和周边地域特异的大陆地球动力学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幔结构 地壳低速层 上地幔软流层 下地壳与上地幔盖层同步运移 青藏高原
下载PDF
南海东北部下地壳高速层的成因探讨 被引量:14
7
作者 刘安 武国忠 吴世敏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09-616,共8页
通过对南海北部大陆边缘地壳结构分析,指出南海东北部存在下地壳高速层,大致分布在112°E~120°E,19°N~22°N的陆坡和拉张程度大的陆架地区,呈NEE向延伸,在海底地震仪剖面上最大的厚度有8km,向南海海盆方向减薄。通... 通过对南海北部大陆边缘地壳结构分析,指出南海东北部存在下地壳高速层,大致分布在112°E~120°E,19°N~22°N的陆坡和拉张程度大的陆架地区,呈NEE向延伸,在海底地震仪剖面上最大的厚度有8km,向南海海盆方向减薄。通过对比综合分析认为,高速层物质组成是底侵作用形成的熔岩垫,由于伸展作用,南海海底扩张(30Ma)前后底侵作用形成了熔岩垫,并促使南海北部大陆边缘地壳抬升,导致区域性抬升剥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下地壳高速层 熔岩垫
下载PDF
南海北部磁场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8
8
作者 吴招才 高金耀 +2 位作者 赵俐红 张涛 杨春国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62-169,共8页
根据南海北部的地磁场数据及其化极异常特征,该区由北向南可分为复杂异常区、高磁异常区、陆坡磁异常平静区(磁静区)和海盆磁条带区四大构造特征区。其中,磁静区可为内磁静区1、内磁静区2和外磁静区三部分。该区磁性基底反演结果表明,... 根据南海北部的地磁场数据及其化极异常特征,该区由北向南可分为复杂异常区、高磁异常区、陆坡磁异常平静区(磁静区)和海盆磁条带区四大构造特征区。其中,磁静区可为内磁静区1、内磁静区2和外磁静区三部分。该区磁性基底反演结果表明,外磁静区磁性基底深度为6—7km,介于内磁静区(8—10km)和海盆区(4—5km)之间,可能是前新生代残留古洋壳。外磁静区和下地壳高速层相对应,指示其可能是在裂前或裂间由底侵作用形成的。陆架坡折带附近的F2断裂是内磁静区的北侧边界,指示了南海北部陆壳向过渡壳的转变分界;位于下陆坡与海盆的交界处的F4断裂为外磁静区的南侧边界,F3断裂可能指示了洋陆分界线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 磁场特征 断裂 磁静区 下地壳高速层
下载PDF
大陆下地壳层流作用及其大陆动力学意义 被引量:26
9
作者 李德威 纪云龙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9-96,共8页
大量的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表明 ,年轻的大陆构造活动区的下地壳可能因热软化而出现透入性非地震式顺层韧性流动 ,这种下地壳层流作用驱动大陆上地壳发生地震式脆性断块运动 ,形成盆山格局 ,发生圈层耦合。大陆下地壳低粘度物质顺层流动... 大量的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表明 ,年轻的大陆构造活动区的下地壳可能因热软化而出现透入性非地震式顺层韧性流动 ,这种下地壳层流作用驱动大陆上地壳发生地震式脆性断块运动 ,形成盆山格局 ,发生圈层耦合。大陆下地壳低粘度物质顺层流动可能是在地幔岩浆底侵作用为下地壳提供热能和添加幔源物质的基础上 ,并在地幔上升派生的重力和剪切力作用下 ,造成大陆下地壳热软化物质从盆地下部的幔隆区顺层流向相邻造山带之下的幔拗区。在下地壳层流过程中 ,地温场和速度场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下地壳 层流模式 大陆动力学 圈层耦合
下载PDF
大陆下地壳地球物理异常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德威 王家映 《地质科技情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1-15,20,共6页
下地壳反射层 (或反射下地壳 )、下地壳低速层和低阻层等一系列惊人发现唤醒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大陆岩石圈 ,研究大陆下地壳。大陆下地壳中的地震反射层、低速层和下地壳低阻层相互伴生 ,在中、新生代伸展构造区和年轻造山带等活动构造区... 下地壳反射层 (或反射下地壳 )、下地壳低速层和低阻层等一系列惊人发现唤醒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大陆岩石圈 ,研究大陆下地壳。大陆下地壳中的地震反射层、低速层和下地壳低阻层相互伴生 ,在中、新生代伸展构造区和年轻造山带等活动构造区带的发育程度远远高于前寒武纪地盾和克拉通等稳定构造单元 ,其成因可能与层流构造及其相关的热活动、韧性剪切、岩浆作用、部分熔融、变质反应等有关 ,并随着大陆地壳构造 -热演化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下地壳 地震反射 低速层 低阻层 韧性流层
下载PDF
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下地壳地球物理异常及成因 被引量:5
11
作者 赵继龙 袁晏明 +1 位作者 李德威 郝爽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18,29,共7页
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下地壳普遍发育电性高导层、波速低速层和热流密度值异常区。下地壳电性结构和速度结构明显具有纵向分层和横向分块的特点,其热流密度值具有明显的南北条带性和东西分块性。下地壳高导层、低速层和热流密度值异常区... 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下地壳普遍发育电性高导层、波速低速层和热流密度值异常区。下地壳电性结构和速度结构明显具有纵向分层和横向分块的特点,其热流密度值具有明显的南北条带性和东西分块性。下地壳高导层、低速层和热流密度值异常区与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各构造单元有一定的匹配性,异常区的形成与青藏高原和周边盆地耦合过程中下地壳岩石的热软化以及韧性流动有关。下地壳层流是下地壳岩石热软化和韧性流动的结果,青藏高原的隆升是层流作用的表现,目前层流作用的动力来源于恒河盆地下地壳,层流方向由恒河盆地流入青藏高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下地壳 高导层 低速层 热流密度值异常 韧性流动
下载PDF
东秦岭地区下地壳麻粒岩的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性质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庆生 高山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441-449,共9页
本文通过对产于华北地台南缘的河南鲁山一带晚太古代太华群及秦岭造山带的河南桐柏地区早元古代大河组两个不同构造单元麻粒岩样品形成的温度-压力、地球化学及地球物理性质的综合研究表明,两地麻粒岩均是在下地壳条件下形成的,但两者... 本文通过对产于华北地台南缘的河南鲁山一带晚太古代太华群及秦岭造山带的河南桐柏地区早元古代大河组两个不同构造单元麻粒岩样品形成的温度-压力、地球化学及地球物理性质的综合研究表明,两地麻粒岩均是在下地壳条件下形成的,但两者的形成环境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地壳 麻粒岩 地球化学 地球物理
下载PDF
跨南海西南次海盆OBS、多道地震与重力联合调查 被引量:7
13
作者 汪俊 邱燕 +4 位作者 阎贫 DELESCLUSE M 王彦林 PUBELLIER M 聂鑫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1-90,共10页
对跨南海西南次海盆及两侧陆缘的一条1050km长的、包括海底地震(OBS)、长排列多道地震和重磁在内的综合地球物理探测剖面(CFT)进行了构造成像和研究。在多道地震成像基础上建立了CFT剖面初始速度模型,进而通过初至波层析成像方法反演了... 对跨南海西南次海盆及两侧陆缘的一条1050km长的、包括海底地震(OBS)、长排列多道地震和重磁在内的综合地球物理探测剖面(CFT)进行了构造成像和研究。在多道地震成像基础上建立了CFT剖面初始速度模型,进而通过初至波层析成像方法反演了CFT剖面的速度结构模型,在重力异常资料的约束下建立了CFT剖面的综合地壳结构模型。讨论了沿CFT剖面出现的下地壳高速体、龙门海山的低密度物质等地质问题。结果表明,下地壳高速层在北部陆坡、西南海盆和南部南沙地块均有分布,厚度在0~4km之间,可能与陆缘下地壳物质和地幔物质熔融混合,以及深海盆海底扩张期间构造拉伸导致地幔蛇纹岩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西南海盆 海底广角地震 长排列多道地震 层析成像 下地壳高速体 龙门海山
下载PDF
大陆中、下地壳电学特征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茂旭 谢鸿森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97-102,共6页
高温高压下地壳物质电导率的实验室测定是研究大陆中、下地壳高导层成因的重要方法之一。研究表明,水、石墨、部分熔融以及矿物脱水都可能形成地壳高导层,在不同构造环境和深度下这些机制起着不同的作用。为解释中地壳高导层,水的存在... 高温高压下地壳物质电导率的实验室测定是研究大陆中、下地壳高导层成因的重要方法之一。研究表明,水、石墨、部分熔融以及矿物脱水都可能形成地壳高导层,在不同构造环境和深度下这些机制起着不同的作用。为解释中地壳高导层,水的存在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在下地壳,水、石墨、部分熔融以及矿物脱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 电导率 高导层 高温高压 地壳 地学
下载PDF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长昌凹陷地壳结构特征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章稳 孙珍 +3 位作者 邱宁 刘见宝 王振峰 孙志鹏 《海洋地质前沿》 2013年第8期7-17,共11页
长昌凹陷位于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向东通过西沙海槽与南海西北次海盆相通,其近东西向的展布形态明显异于深水区其他凹陷的NE—NEE向形态,为了弄清其地壳结构,从而更好地分析凹陷的结构和演化机制,这里根据深反射地震资料、VSP资料和... 长昌凹陷位于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向东通过西沙海槽与南海西北次海盆相通,其近东西向的展布形态明显异于深水区其他凹陷的NE—NEE向形态,为了弄清其地壳结构,从而更好地分析凹陷的结构和演化机制,这里根据深反射地震资料、VSP资料和最新重力资料对长昌凹陷的地壳结构进行了综合地球物理模拟。结果显示:长昌凹陷北侧地壳厚度为22~24km,南侧地壳厚度约20~22km,从两侧向长昌凹陷中央地壳厚度逐渐减薄,最薄处只有2.8km;莫霍面深度与沉积基底呈镜像关系,沉积基底最深的地方莫霍面深度最浅,最浅深度距海平面13.8km;凹陷中央东部存在一层厚约4km的下地壳高速层,该层在地震剖面和层速度剖面上均可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昌凹陷 地壳结构 下地壳高速层 综合地球物理模拟
下载PDF
横跨喜马拉雅造山带的构造运动转换与变形分配 被引量:2
16
作者 马晓静 高祥林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28-1535,共8页
喜马拉雅造山带包含喜马拉雅弧和东、西构造结3个基本部分,它们是大陆碰撞后印度板块继续向北移动,并向西藏高原下俯冲产生的构造变形系统.该系统的重要地质特征之一,是同时存在多种不同样式、不同或相反性质的地壳变形,例如地壳南北向... 喜马拉雅造山带包含喜马拉雅弧和东、西构造结3个基本部分,它们是大陆碰撞后印度板块继续向北移动,并向西藏高原下俯冲产生的构造变形系统.该系统的重要地质特征之一,是同时存在多种不同样式、不同或相反性质的地壳变形,例如地壳南北向缩短与东西向伸展,高原隆起与山间盆地下沉,与造山带走向大致平行的向北倾斜或向南倾斜的逆断层,东西向(如藏南滑脱带)和南北向的正断层,北东和北西向的走滑断层,绕垂直轴(平面弧形)和水平轴(剖面褶皱)的弯曲等.这些现象表明,在完整、刚硬的印度次大陆插进破碎(拼合)、柔软的西藏下面后,造山带以南印度向北的简单刚体运动在跨越喜马拉雅南缘后转换为多种变形,分配到喜马拉雅造山带及其北边的广大陆内地区.这样的转换过程可能是以不连续方式发生在新生代以来不同地质年代,发生并保留在不同的深度,所造成的变形特征与深部热状态和分层流变性质,以及许多局部条件有关,如原有构造走向与印度板块运动方向之间的几何关系(角度),被变形地质体的相对强度,不同变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局部应力状态的改变等.喜马拉雅造山带向南凸出的弧形,是由浅表的逆断层上盘的向南滑动形成的,受地形及重力梯度控制,基本上与弧的走向正交,掩盖了深部可能存在的斜向俯冲.喜马拉雅东、西构造结的变形过程在时间、空间上的差异,是西藏东部下地壳向东、东南流动的部分原因,这样的流动可能限制或改变了东构造结附近的地壳变形样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马拉雅造山带 构造结 构造运动转换 变形分配 分层流变 下地壳流
下载PDF
亚洲中东部岩石圈网状塑性流动控制下的多层应变速率场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绳祖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0-272,共13页
根据“网状塑性流动”大陆动力学模型,岩石圈的变形方式由浅层脆性向深层延性的转变以及岩石圈下层网状塑性流动的控制作用,导致板块内部的多层构造变形。GPS方法或断层错动反演方法所测定的只是浅表地壳。多震层的应变速率可用“地震... 根据“网状塑性流动”大陆动力学模型,岩石圈的变形方式由浅层脆性向深层延性的转变以及岩石圈下层网状塑性流动的控制作用,导致板块内部的多层构造变形。GPS方法或断层错动反演方法所测定的只是浅表地壳。多震层的应变速率可用“地震复发间隔法”,根据先后两次地震的复发间隔和后发地震的发震概率予以估计。基于岩石圈下层塑性流动网络共轭角与挤压变形之间的关系,可运用“共轭角法”估计该层的应变,并结合对于变形时间的估计,进一步推算网络的特征应变速率。文中给出了亚洲中东部地区岩石圈下层特征应变速率的等值线图,其数量级为10-15~10-14/s。控制多震层地震活动的主要是塑性流动网带,其应变速率大于网络的特征应变速率,除此以外,多震层的应变速率还受到驱动边界的直接作用、塑性流动波和上下层之间非连续分布软弱层的影响。根据青藏高原至华北平原11个潜在震源区所在地段多震层应变速率与岩石圈下层特征应变速率的对比分析,除临汾盆地1处偏差较大外,其余10处两者间表现出显著的线性相关,其比值β平均为1.75,分布范围为1.25~2.25。文中建议在进行中长期地震预测时,可根据岩石圈下层特征应变速率等值线图,结合比值β的引入,粗略地估计各潜在震源区的应变速率;同时,在β的取值上,尽可能地注意到驱动边界和相对稳定地块对该处各地段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圈 流动控制 网状 多层 亚洲 速率场 应变速率 潜在震源区 地震复发间隔 塑性流动网络 等值线图 动力学模型 中东部地区 塑性流动波 多震层 控制作用 变形方式 构造变形 反演方法 断层错动 发震概率 挤压变形 变形时间
下载PDF
中下地壳高导层成因研究综述 被引量:5
18
作者 徐义贤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5-22,共8页
大地电磁(MT)测量结果揭示中下地壳较普遍存在高导层。迄今对高导层的成因解释已有多种假说。本文总结了这一领域近十几年来的大量研究成果,对可能的高导机制,特别是含水流体假说、粒间相互连通的碳薄膜假说及剪切带假说等进行了... 大地电磁(MT)测量结果揭示中下地壳较普遍存在高导层。迄今对高导层的成因解释已有多种假说。本文总结了这一领域近十几年来的大量研究成果,对可能的高导机制,特别是含水流体假说、粒间相互连通的碳薄膜假说及剪切带假说等进行了评述,并指出不存在全球性的普遍适用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下地壳 高导层 含水流体 碳薄膜 剪切带 成因
下载PDF
塔里木西南缘下地壳低速层的成因:斜长角闪岩的纵波速度和衰减的限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岳兰秀 谢鸿森 +1 位作者 刘丛强 刘永刚 《地质地球化学》 CSCD 2003年第3期13-19,共7页
在1 0GPa,室温~1200℃条件下,测量了新疆库地地区斜长角闪岩的纵波速度(Vp)和品质因子(Q值),得出在1 0GPa恒压下,Vp和Q值随温度和深度的变化关系。结果显示,Vp和Q值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观察实验样品并结合Vp和Q值与熔体含量的关系,发... 在1 0GPa,室温~1200℃条件下,测量了新疆库地地区斜长角闪岩的纵波速度(Vp)和品质因子(Q值),得出在1 0GPa恒压下,Vp和Q值随温度和深度的变化关系。结果显示,Vp和Q值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观察实验样品并结合Vp和Q值与熔体含量的关系,发现部分熔融是影响Vp和Q值变化的主要因素。依据实验结果,并结合区域上压力梯度和温度梯度资料计算了Vp和Q值随深度的变化。结果表明Vp和Q值先随深度的增加而缓慢增大,在32km左右开始突然减小,表明开始出现低速层。结合温度和熔体含量的关系得出,低速层的出现可能是部分熔融的结果。塔里木及周边地区的地震测深以及地震反演的结果也显示,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地壳内部32~44km的范围内存在低速层,同时高温高压的实验结果与阿拉木图地区的Vp值相当一致,可以推测塔里木西南缘下地壳的岩石成分中含有斜长角闪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长角闪岩 高温高压 纵波速度 弹性波衰减 部分熔融 下地壳低速层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极限分析下限法在双层地基承载力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伟 邱长林 闫澍旺 《港工技术》 2017年第5期88-93,共6页
本文根据极限分析下限法原理,结合有限元技术和线性优化方法,编制了求解地基极限承载力的程序,并通过与已有地基承载力计算结果比较,证明了本文程序是合理有效的。利用该方法,研究了存在软弱下卧层的双层地基硬壳层厚度以及内摩擦角对... 本文根据极限分析下限法原理,结合有限元技术和线性优化方法,编制了求解地基极限承载力的程序,并通过与已有地基承载力计算结果比较,证明了本文程序是合理有效的。利用该方法,研究了存在软弱下卧层的双层地基硬壳层厚度以及内摩擦角对于极限承载力的影响。该计算方法对于双层地基工程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限分析 下限法 双层地基 极限承载力 硬壳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