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铃期不同灌溉处理对棉花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1
作者 齐文婷 薛皓文 +4 位作者 王政钧 王航 马晓鹏 肖娟 王建东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0-352,共13页
【目的】揭示花铃期不同灌水下限对棉花叶片光合特征参数及产量的影响,为新疆北疆植棉区灌溉制度的优化提供参考。【方法】2023年在新疆昌吉开展大田试验,以中棉所125为供试品种,在花铃期设置3种灌水下限,分别为55%(T1)、60%(T2)和70%(... 【目的】揭示花铃期不同灌水下限对棉花叶片光合特征参数及产量的影响,为新疆北疆植棉区灌溉制度的优化提供参考。【方法】2023年在新疆昌吉开展大田试验,以中棉所125为供试品种,在花铃期设置3种灌水下限,分别为55%(T1)、60%(T2)和70%(T3)田间持水量,以当地常规的滴灌模式作为对照(CK),分析不同处理对花铃期土壤含水率、棉花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性状的影响,并探究了光合指标与叶面温度和气象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和回归关系。【结果】花铃期T3处理的0~6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维持在相对较高且稳定的范围(18.5%~21.6%)。花铃前期(7月11日),T3处理的净光合速率日平均值最大,呈升-降-升-降的日变化趋势。相关分析表明,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均与0~6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叶面温度、太阳辐射强度和环境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T3处理的籽棉产量和灌溉水利用效率最高,分别较CK显著提高26.46%和71.43%。基于秩和比法的多目标综合评价表明,T3处理的综合效果最优。【结论】在水资源短缺的北疆膜下滴灌棉田,花铃期灌水下限、上限分别设置为70%、90%田间持水量可以实现节水且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土壤含水率 花铃期 光合特性 产量 灌水下限 田间持水量
下载PDF
低渗透油田不同采油方式的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赵俊平 李凤升 +1 位作者 孙晓春 董金涛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5-27,共3页
建立了油井经济产量界限模型,对比分析了低渗透油田正常抽油机采油方式与提捞采油方式的经济性,确定了不同采油方式下油井的经济产量界限,为有效开发低渗透油田,选择采油方式提供依据.
关键词 低渗透油田 经济产量界限 采油方式 抽油机采油 提捞采油
下载PDF
黄泛平原中低产田水土资源优化利用模式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昕 刘建强 贾永政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5-47,共3页
介绍了在黄泛平原采用多目标线性规划法进行水土资源优化分析计算的方法 ,该方法以区域净效益最大为主目标 ,以资金投入最省为分目标 ,以可耕地面积、分区可供水量、总可利用水量、资金及作物种植面积等为约束条件 。
关键词 黄泛平原 中低产田 水土资源优化 多目标线性规划法
下载PDF
山东省高产农田土壤磷素组成及其有效性 被引量:1
4
作者 孟庆华 王琪贞 +1 位作者 贺明荣 冷寿慈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6年第1期67-72,共6页
以中低产田为对照,采用化学分析、顿号生物试验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山东省主要土类(棕壤、潮土、褐土)高产农田的土壤养分状况、磷素组成与其有效性。结果表明:夏玉米的产量受上壤有效磷含量的制约;土壤缓效磷、有效磷... 以中低产田为对照,采用化学分析、顿号生物试验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山东省主要土类(棕壤、潮土、褐土)高产农田的土壤养分状况、磷素组成与其有效性。结果表明:夏玉米的产量受上壤有效磷含量的制约;土壤缓效磷、有效磷含量和供磷强度是评价高产农田土壤肥力特征的重要标志之一;高产田中Ca2-P,Al-P,Fe-P,Ca8-P,LOP均高于中低产田且与土壤有效磷含量和作物吸收的磷量呈显著相关;棕壤、褐土的供磷状况优于潮土,其实质与各类土壤磷素的化学组成和培肥耕作历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田 中低产田 棕壤 潮土 褐土
下载PDF
瘠薄旱地玉米增产与培肥体系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苏书文 白琪林 郭新林 《山西农业科学》 1993年第2期21-25,共5页
1989~1990年研究结果认为,瘠薄旱地在本试验条件下亩产值与投入资金呈极显著正相关(r=0.879(?),n=8),并依投入金额呈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 y=32.09+5.22x;亩产子粒重与植株总干物重呈极显著正相关(r=0.955(?),n=8),并依总干物重呈线... 1989~1990年研究结果认为,瘠薄旱地在本试验条件下亩产值与投入资金呈极显著正相关(r=0.879(?),n=8),并依投入金额呈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 y=32.09+5.22x;亩产子粒重与植株总干物重呈极显著正相关(r=0.955(?),n=8),并依总干物重呈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 y=—144.59+0.73x。试验指出,秸秆覆盖和免耕、少耕结合有提高土壤保墒蓄水作用,播种期0~10cm 土壤含水量比对照高36.9%~63.9%,抽雄至灌浆期,0~50cm 土壤储水比对照高10.5%~13.0%。有高产培肥同步效应,两年平均亩产444.9~470.3kg,比对照增产58.2%~67.2%,亩增益85~92元,水分利用率1.127~1.232kg/mm。比对照高57.1%~71.5%;比基础土壤提高有机质3.74%、全氮4.3%、全磷10.8%、速效磷15.5%,是半干旱区改造旱地中低产田的有效生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干旱区 施肥
下载PDF
稻田养鸭对水稻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金松爱 杨永利 +3 位作者 高士波 李玉琴 金春玉 王娟 《北方水稻》 CAS 2009年第1期35-37,共3页
为掌握稻田养鸭技术,有效提高水稻和养鸭的综合效益,特进行此试验。结果表明,稻田养鸭地由于不用化肥、农药,稻米质量明显提高,有一定增产效果,比对照平均增产10.6%,增加收入2 130元/hm2,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于这项技术不... 为掌握稻田养鸭技术,有效提高水稻和养鸭的综合效益,特进行此试验。结果表明,稻田养鸭地由于不用化肥、农药,稻米质量明显提高,有一定增产效果,比对照平均增产10.6%,增加收入2 130元/hm2,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于这项技术不用农药,减少了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对发展绿色农业以至于有机农业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养鸭 增产 降低成本 环保
下载PDF
兴安县中低产田(地)现状与改良措施
7
作者 陈艳春 《广西农学报》 2010年第3期29-33,共5页
按照农业部耕地地力评价规程和分级标准,利用兴安县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耕地生产潜力评价,以此评价结果为基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全国中低产田类型划分与改良技术规范》(NY/T310-1996)的划分标准,应用兴安县测... 按照农业部耕地地力评价规程和分级标准,利用兴安县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耕地生产潜力评价,以此评价结果为基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全国中低产田类型划分与改良技术规范》(NY/T310-1996)的划分标准,应用兴安县测土配方施肥属性数据库,划分出兴安县中低产田(地)类型及面积,并对兴安县中低产田(地)类型及障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改良利用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产田 现状 改良
下载PDF
稻田综合种养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影响的文献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彭翔 戴林秀 +5 位作者 李京咏 颜宇璐 徐峥 徐强 窦志 高辉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5-60,共6页
基于已发表的文献数据,综述了长江中下游地区不同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对水稻产量形成和稻米品质的影响,并探讨其影响机理。41%的样本量数据表明,稻田综合种养的水稻产量高于水稻单作,而59%的样本量呈相反趋势;稻田综合种养的水稻穂数和穗... 基于已发表的文献数据,综述了长江中下游地区不同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对水稻产量形成和稻米品质的影响,并探讨其影响机理。41%的样本量数据表明,稻田综合种养的水稻产量高于水稻单作,而59%的样本量呈相反趋势;稻田综合种养的水稻穂数和穗粒数普遍减少,而结实率和千粒重增加。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于水稻单作,稻田综合种养稻米的加工、外观、蒸煮和食味品质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其中,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极显著提高0.72%~2.74%,胶稠度增加2.11%,垩白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和稻米蛋白质含量则分别下降13.78%、11.76%、3.01%和6.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综合种养 产量 稻米品质 长江中下游地区
下载PDF
覆膜滴灌玉米生长指标、耗水量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吕东梅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0-43,共4页
以覆膜滴灌玉米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设置不同土壤水分控制下限,研究不同土壤水分处理对玉米植株生长指标、耗水量、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水分处理下,玉米株高和叶面积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玉米全生育... 以覆膜滴灌玉米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设置不同土壤水分控制下限,研究不同土壤水分处理对玉米植株生长指标、耗水量、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水分处理下,玉米株高和叶面积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玉米全生育期需水规律为苗期小,拔节-灌浆期增大,成熟期减小,灌浆期为需水高峰期;各生育阶段模系数存在差异;玉米日耗水强度在整个生育期呈现出中间大、两头小的规律,灌浆期日均耗水强度达到最高,达4.99mm/d;中水分处理GGDE3 WUE最高,达到2.95kg/m3,其对应的产量也较高。通过对产量和耗水规律的分析,得出适合当地覆膜滴灌玉米适宜土壤水分控制下限为苗期65%FC、拔节期70%FC、抽穗期70%FC、灌浆期70%FC、成熟期65%F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田间持水量下限 生长指标 产量 耗水量
下载PDF
低产田水稻测土配方肥效试验初报 被引量:9
10
作者 肖焕祥 李家贵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7年第6期80-82,共3页
实施农业部测土配方补贴资金项目,达到合理施肥,节本增效的目的,特进行了低产田水稻测土配方肥效试验。试验结果分析得出:低产稻田施肥量与产量的数学模型为y=298.538+12.074N+6.083P+13.061K-0.53N2-0.759P2-0.703K2+0.438NP+0.106NK+0... 实施农业部测土配方补贴资金项目,达到合理施肥,节本增效的目的,特进行了低产田水稻测土配方肥效试验。试验结果分析得出:低产稻田施肥量与产量的数学模型为y=298.538+12.074N+6.083P+13.061K-0.53N2-0.759P2-0.703K2+0.438NP+0.106NK+0.154PK,667m2氮磷钾最佳施肥指标为:N 12.11 kg、P2O56.65 kg、K2O 8.99 kg,最佳产量为490.65 kg/667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产田 水稻 测土配方施肥 肥效
下载PDF
贵州中低产田的类型及改良技术措施 被引量:2
11
作者 叶国彬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4年第3期31-34,共4页
从土壤改良的角度 ,以耕地主导障碍因素和改良主攻方向为依据 ,重新将贵州省中低产田划分为干旱灌溉型稻田、渍潜排水型稻田、瘠薄培肥型稻田 ,对各种中低产田类型特征进行定义 ,提出以工程措施、耕作培肥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相配套的方... 从土壤改良的角度 ,以耕地主导障碍因素和改良主攻方向为依据 ,重新将贵州省中低产田划分为干旱灌溉型稻田、渍潜排水型稻田、瘠薄培肥型稻田 ,对各种中低产田类型特征进行定义 ,提出以工程措施、耕作培肥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相配套的方式进行中低产田改良治理 ,以基础地力条件变化、地力升级作为中低产田改良尺度 ,并以此为标准 ,实施了《黔东武陵山区中低产田土壤改良综合技术应用》项目 ,取得了显著的改土培肥和增产增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中低产田 改良 耕地 土壤
下载PDF
氮磷钾不同用量配比对水稻的增产效果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黄庆裕 《广西农学报》 2008年第6期5-8,共4页
通过2年4季的小区试验和49个大田对比试验,研究氮、磷、钾及有机肥不同用量配比对杂交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昭平县中低产田上进行水稻配方施肥的氮、磷、钾肥适宜用量为:每公顷施用纯N、P2O5和K2O分别为135.0kg、54.0kg和81.0kg... 通过2年4季的小区试验和49个大田对比试验,研究氮、磷、钾及有机肥不同用量配比对杂交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昭平县中低产田上进行水稻配方施肥的氮、磷、钾肥适宜用量为:每公顷施用纯N、P2O5和K2O分别为135.0kg、54.0kg和81.0kg,科学配比为N:P2O5:K2O=1:0.4:0.6。每公斤纯N、P2O5、K2O可增产稻谷分别为4.71kg、9.43kg和11.52kg,均达极显著水平;肥料的肥效排序为:K>P>N;采用"氮磷钾配合,增施磷钾肥,控制氮肥用量"的施肥策略,有利于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配方施肥比习惯施肥增产491.0kg/hm2,增幅7.4%,达极显著水平。生产上为了降低推广难度,水稻测土配方施肥完全可以简化为科学施用专用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产田 氮磷钾 用量 配比
下载PDF
Reservoir forming conditions and key exploration technologies of Lingshui 17-2 giant gas field in deepwater area of Qiongdongnan Basin 被引量:5
13
作者 Yuhong Xie Gongcheng Zhang +3 位作者 Zhipeng Sun Qingbo Zeng Zhao Zhao Shuai Guo 《Petroleum Research》 2019年第1期1-18,共18页
On September 15,2014,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Ltd announced that a high production of oil and gas flow of 1.6106 m3/d was obtained in Well LS17-2-1 in deepwater area in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which is the fi... On September 15,2014,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Ltd announced that a high production of oil and gas flow of 1.6106 m3/d was obtained in Well LS17-2-1 in deepwater area in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which is the first great oil and gas discovery for self-run deepwater exploration in China sea areas,and a strategic breakthrough was made in natural gas exploration in deepwater area of Lingshui sag in Qiongdongnan Basin.Under the combined action of climax of international deepwater exploration,high oil prices,national demands of China,practical needs of exploration,breakthroughs in seismic exploration and testing technologies,innovations in geological cognition and breakthroughs in deepwater operation equipment,Lingshui 17-2 gas field is discovered.Among these factors,the innovation in reservoir forming geological cognition directly promotes the discovery.The quality of seismic data in the early time is poor,so key reservoir forming conditions such as effective source rocks,high quality reservoirs and oil-gas migration pathways are unable to be ascertained;with support of new seismic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 technology,some researches show that Lingshui sag is a successive large and deep sag with an area of 5000 km2 and the maximum thickness of Cenozoic stratum of 13 km.In the Early Oligocene,the Lingshui sag was a semi-closed delta-estuarine environment,where the coalmeasure and marine mudstones in Lower Oligocene Yacheng Formation were developed.The Lingshui sag is a sag with high temperature,and the bottom temperature of source rocks in Yacheng Formation can exceed 250C,but the simulation experiment of hydrocarbon generation at high temperature indicates that the main part of this set of source rock is still in the gas-generation window,with resources of nearly 1 trillion cubic meters,so the Lingshui sag is a hydrocarbon-rich generation sag.In the Neogene,the axial canyon channel from the Thu Bon River in Vietnam passed through the Lingshui sag,and five stages of secondary channels were developed in the axial canyon channel,where four types of reservoirs with excellent physical properties including the axial sand,lateral accretion sand,natural levee sand as well as erosion residual sand were developed,and lithologic traps or structural-lithologic traps were formed.The diapiric zone in the southern Lingshui sag connects deep source rocks in Yacheng Formation and shallow sandstones in the channels,and the migration pattern of natural gas is a T-type migration pattern,in other words,the natural gas generated from Yacheng Formation migrates vertically to the interior of the channel sandbody,and then migrates laterally in the channel reservoirs and forms the reservoirs.Innovations of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technologies for complicated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deepwater areas are made,such as the detuning comprehensive quantitative amplitude hydrocarbon detection technology,which greatly improves the success rate of deepwater exploration;key technologies of deepwater safety exploratory well testing represented by the platform-dragged riser displacement technology are developed,which greatly reduces the drilling test cost.The above key exploration technologies provide a strong guarantee for the efficient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ingshui gas f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water oil and gas Source rocks lower limit of gas generation The central canyon Diapiric zone Migration pathway Lingshui sag Lingshui 17-2 giant gas field Qiongdongnan basin
原文传递
水稻中低产沙泥田氮磷钾肥推荐用量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燕洪 邱玉秀 +1 位作者 黎达境 黄庆裕 《广西农学报》 2008年第4期5-8,共4页
为了研究中低产沙泥田上氮磷钾不同施肥配方对杂交水稻产量的影响,进行"3414"小区试验,初步获得了土壤供肥能力、水稻的施肥效应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在一定范围内,氮磷钾肥对水稻的增产作用排序是:氮肥>钾肥>磷肥;... 为了研究中低产沙泥田上氮磷钾不同施肥配方对杂交水稻产量的影响,进行"3414"小区试验,初步获得了土壤供肥能力、水稻的施肥效应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在一定范围内,氮磷钾肥对水稻的增产作用排序是:氮肥>钾肥>磷肥;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增产效果最显著。建议同类中低产田推荐施肥量N、P2O5和K2O分别为:145.3kg/hm2、53.7kg/hm2和113.0kg/hm2,比例为:1∶0.37∶0.78;在沙泥田上施用氮肥和钾肥要"少量多次",以减少损失,提高肥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中低产田 施肥量 试验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地区紫花苜蓿和其他优良牧草品种的筛选 被引量:3
15
作者 沈思聪 陈鸣辉 +2 位作者 沈宇 钱进 严学兵 《草学》 2022年第3期31-38,50,共9页
南方冬闲田的利用一直是开发南方饲草生产潜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何选择适合冬闲田种植的牧草种类是关键。本试验通过对21个国内外苜蓿品种和其他一些牧草的品种进行生产性状和生长长势的分析,旨在筛选出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区域内种植的苜... 南方冬闲田的利用一直是开发南方饲草生产潜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何选择适合冬闲田种植的牧草种类是关键。本试验通过对21个国内外苜蓿品种和其他一些牧草的品种进行生产性状和生长长势的分析,旨在筛选出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区域内种植的苜蓿品种和其他优良牧草品种。结果表明,在21个苜蓿品种中,如果目的是高产,可选择天马、希模、游客和赛迪7Ⅱ;如果目的是品质,则选择英斯特、梅佐和莎莎;若同时考虑到产量、品种和生长长势,5020和百绿三得利则为最佳选择;在其他牧草品种中进行组内和组间对比后,发现冬豌豆、一年生黑麦草flying和多年生黑麦草boost品种的综合表现较好,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区域内广泛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品种筛选 长江中下游区域 冬闲田 产量
下载PDF
提高耕地质量的建议
16
作者 袁振 《宁夏农林科技》 2013年第4期44-45,共2页
采取工程、农艺和生物措施,扩大小麦、玉米秸秆全量还田实施规模,促进土壤有机质项目的实施推广结合,做好土肥水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从而稳定耕地面积和保护耕地质量。介绍了蒙城县耕地质量现状,提出了提高耕地质量的宏观政策和技术... 采取工程、农艺和生物措施,扩大小麦、玉米秸秆全量还田实施规模,促进土壤有机质项目的实施推广结合,做好土肥水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从而稳定耕地面积和保护耕地质量。介绍了蒙城县耕地质量现状,提出了提高耕地质量的宏观政策和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 高标准农田 中低产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