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Shale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on Shale Oil Movability in the Lower Third Member of the Shahejie Formation, Zhanhua Sag
1
作者 NING Chuanxiang MA Zhongliang +5 位作者 JIANG Zhenxue SU Siyuan LI Tingwei ZHENG Lunju WANG Guozhen LI Fengxu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2期352-363,共12页
To reveal the effect of shale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on the movability of shale oil and its action mechanism in the lower third member of the Shahejie Formation(Es3l), samples with different features were selected ... To reveal the effect of shale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on the movability of shale oil and its action mechanism in the lower third member of the Shahejie Formation(Es3l), samples with different features were selected and analyzed using N2 adsorption, high-pressure mercury injection capillary pressure(MICP),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 high-speed centrifugation, and displacement image techniqu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shale por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control shale oil movability directly. Movable oil saturation has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with pore volume for radius > 2 μm, as larger pores often have higher movable oil saturation, indicating that movable oil is present in relatively larger pores. The main reasons for this are as follows. The relatively smaller pores often have oil-wetting properties because of organic matter, which has an unfavorable effect on the flow of oil, while the relatively larger pores are often wetted by water, which is helpful to shale oil movability. The rich surface provided by the relatively smaller pores is beneficial to the adsorption of immovable oil. Meanwhile, the relatively larger pores create significant pore volume for movable oil. Moreover, the larger pores often have good pore connectivity. Pores and fractures are interconnected to form a complex fracture network, which provides a good permeability channel for shale oil flow. The smaller pores are mostly distributed separately;thus, they are not conducive to the flow of shale oil. The mineral composition and fabric macroscopically affect the movability of shale oil. Calcite plays an active role in shale oil movability by increasing the brittleness of shale and is more likely to form micro-cracks under the same stress background. Clay does not utilize shale oil flow because of its large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its block effect. The bedding structure increases the large-scale storage space and improves the connectivity of pores at different scales,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movability of shale o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LE oil MOVABILITY SHALE RESERVOIRS por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lower THIRD member of the Shahejie formation
下载PDF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key interfaces in Upper Ordovician Wufeng Formation – Lower Silurian Longmaxi Formation in Sichuan Basin and its periphery,SW China
2
作者 WANG Yuman WANG Hongyan +5 位作者 QIU Zhen SHEN Junjun ZHANG Qin ZHANG Leifu WANG Canhui LI Xinjing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CSCD 2022年第1期37-51,共15页
Based on anatomy of key areas and data points and analysis of typical features of shell layer in Guanyinqiao Member,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key interfaces, mainly bentonite layers, in the Upper Ordovician Wufeng For... Based on anatomy of key areas and data points and analysis of typical features of shell layer in Guanyinqiao Member,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key interfaces, mainly bentonite layers, in the Upper Ordovician Wufeng Formation-Lower Silurian Longmaxi Formation in the Sichuan Basin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key interfaces with the deposition of organic-rich shale have been examined systematically. The Wufeng Formation-Longmaxi Formation has four types of marker beds with interface attributes, namely, the characteristic graptolite belt, Guanyinqiao Member shell layer, section with dense bentonite layers, and concretion section, which can be taken as key interfaces for stratigraphic division and correlation of the graptolite shale. The shell layer in Guanyinqiao Member is the most standard key interface in Wufeng Formation-Longmaxi Formation, and can also be regarded a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for judging the depositional scale of organic-rich shale in key areas. There are 8 dense bentonite sections of two types mainly occurring in 7 graptolite belts in these formations. They have similar interface characteristics with the shell layer in Guanyinqiao Member in thickness and natural gamma response, and belong to tectonic interfaces(i.e., event deposits). They have three kinds of distribution scales: whole region, large part of the region, and local part, and can be the third, fourth and fifth order sequence interfaces, and have a differential control effect on organic-rich shale deposits. The horizon the characteristic graptolite belt occurs first is the isochronous interface, which is not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deposition of organic-rich shale. Concretions only appear in local areas, and show poor stability in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rections, and have no obvious relationship with the deposition of the organic-rich sha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huan Basin Upper Ordovician Wufeng formation lower Silurian Longmaxi formation Guanyinqiao member graptolitic belt shell layer BENTONITE CONCRETION organic-rich shale
下载PDF
Key geological factors controlling the estimated ultimate recovery of shale oil and gas: A case study of the Eagle Ford shale, Gulf Coast Basin, USA 被引量:2
3
作者 HOU Lianhua YU Zhichao +6 位作者 LUO Xia LIN Senhu ZHAO Zhongying YANG Zhi WU Songtao CUI Jingwei ZHANG Lijun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CSCD 2021年第3期762-774,共13页
Based on 991 groups of analysis data of shale samples from the Lower Member of the Cretaceous Eagle Ford Formation of 1317 production wells and 72 systematic coring wells in the U.S. Gulf Basin, the estimated ultimate... Based on 991 groups of analysis data of shale samples from the Lower Member of the Cretaceous Eagle Ford Formation of 1317 production wells and 72 systematic coring wells in the U.S. Gulf Basin, the estimated ultimate recovery(EUR) of shale oil and gas of the wells are predicted by using two classical EUR estimation models, and the average values predicted excluding the effect of engineering factors are taken as the final EUR. Key geological factors controlling EUR of shale oil and gas are fully investigated. The reservoir capacity, resources, flow capacity and fracability are the four key geological parameters controlling EUR. The storage capacity of shale oil and gas is directly controlled by total porosity and hydrocarbon-bearing porosity, and indirectly controlled by total organic carbon(TOC) and vitrinite reflectance(Ro). The resources of shale oil and gas are controlled by hydrocarbon-bearing porosity and effective shale thickness etc. The flow capacity of shale oil and gas is controlled by effective permeability, crude oil density, gas-oil ratio, condensate oil-gas ratio, formation pressure gradient, and Ro. The fracability of shale is directly controlled by brittleness index, and indirectly controlled by clay content in volume. EUR of shale oil and gas is controlled by six geological parameters: it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effective shale thickness, TOC and fracture porosity,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clay content in volume, and increases firstly and then decreases with the rise of Ro and formation pressure gradient. Under the present upper limit of horizontal well fracturing effective thickness of 65 m and the lower limit of EUR of 3×10^(4) m^(3), when TOC<2.3%, or Ro<0.85%, or clay content in volume larger than 25%, and fractures and micro-fractures aren’t developed, favorable areas of shale oil and gas hardly occu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le oil and gas sweet spot EUR TOC vitrinite reflectance effective shale thickness clay content in volume formation pressure coefficient fracture porosity lower member of Eagle Ford formation
下载PDF
川中中台山地区致密砂岩储层层序特征及有利区优选
4
作者 郑超 邱玉超 +5 位作者 文龙 李楠 吴长江 张晓丽 陈双玲 袁纯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4-92,共9页
川中中台山地区须三下亚段(须三下)层序构成差异性明显、河流相砂体横向变化较快,层序地层划分较为困难,进而影响优质储层的识别与刻画。为此,基于测井、录井和地震资料,分析中台山地区须三下层序特征,圈定不同朵页体的分布范围,对储层... 川中中台山地区须三下亚段(须三下)层序构成差异性明显、河流相砂体横向变化较快,层序地层划分较为困难,进而影响优质储层的识别与刻画。为此,基于测井、录井和地震资料,分析中台山地区须三下层序特征,圈定不同朵页体的分布范围,对储层有利区进行优选。结果表明:川中中台山地区须三下地层沉积继承了须二上亚段的地层特征,为东南高西北低、洼中隆的缓坡古构造背景,共识别出3期层序界面和2期湖泛面;致密砂岩储层矿物组分主要为岩屑和长石,孔隙类型以溶蚀孔隙、微裂缝为主;岩性组合主要有厚层砂岩组合、厚层砂夹薄层泥岩组合和厚层泥夹薄层砂岩组合三大类;结合高产井具有断裂、裂缝、储层发育,位于构造相对高部位的特征,将研究区储层划分为3类有利区。研究成果可为后续的勘探开发提供重要参考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层序特征 储层预测 须三下 中台山地区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环东道海子凹陷侏罗系煤层气成藏条件及勘探方向
5
作者 余琪祥 罗宇 +3 位作者 段铁军 李勇 宋在超 韦庆亮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5-55,共11页
为了明确准噶尔盆地环东道海子凹陷侏罗系煤层气勘探方向,开展了煤层连井对比、井-震标定和地震资料解释以及煤层测、录井资料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准噶尔盆地侏罗系西山窑组和八道湾组煤层发育,厚度较大,分布稳定,其中西山窑组发育2~... 为了明确准噶尔盆地环东道海子凹陷侏罗系煤层气勘探方向,开展了煤层连井对比、井-震标定和地震资料解释以及煤层测、录井资料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准噶尔盆地侏罗系西山窑组和八道湾组煤层发育,厚度较大,分布稳定,其中西山窑组发育2~3层煤层,累计最大厚度为20 m,八道湾组发育2~4层煤层,累计最大厚度为29 m。煤岩含气性好,录井气测异常明显。②环东道海子凹陷内中下侏罗统煤系烃源岩为中等—好烃源岩,Ro为0.6%~0.8%,处于低成熟—成熟阶段,具有较好的生气能力;天然气碳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煤层气亦可来源于深部高成熟腐殖型有机质。③研究区西山窑组煤岩为中—低孔、低渗储层,孔隙度为7.0%~20.8%,渗透率为0.32~8.67 mD;八道湾组煤岩为低孔、中—低渗储层,孔隙度为5.6%~7.8%,渗透率为2.30~13.83 mD;煤层夹于泥岩之间且煤层之上区域性泥岩盖层分布广泛,封盖保存条件好。④研究区存在凹陷区源内煤层气富集成藏和凸起区深部外源气富集成藏等2种模式。环东道海子凹陷煤层气勘探潜力较大,特别是凹陷北东方向斜坡区和凹陷北部斜坡—滴南凸起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源内成藏 外源富集 斜坡区 低孔低渗 区域性泥岩盖层 西山窑组 八道湾组 侏罗系 环东道海子凹陷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干柴沟地区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上段页岩层系优势岩相及其控储因素
6
作者 张洪 冯有良 +9 位作者 刘畅 杨智 伍坤宇 龙国徽 姚健欢 孟博文 邢浩婷 蒋文琦 王小妮 魏琪钊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05-1320,共16页
柴达木盆地干柴沟地区页岩油勘探近年获得重要突破,研究高原咸化湖盆岩相与储层特征对甜点识别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岩心和薄片观察、全岩矿物组成和原位微量元素分布测试、大面积视域扫描拼接成像、高压压汞与氮气吸附实验以及一维核磁... 柴达木盆地干柴沟地区页岩油勘探近年获得重要突破,研究高原咸化湖盆岩相与储层特征对甜点识别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岩心和薄片观察、全岩矿物组成和原位微量元素分布测试、大面积视域扫描拼接成像、高压压汞与氮气吸附实验以及一维核磁共振分析,判识了岩相类型,系统研究了页岩储集性和含油性差异,提出了优势岩相和控储主因。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储层有块状灰云岩(碳酸盐矿物含量>70%)、层状灰云岩(碳酸盐矿物含量50%~70%)、纹层状混积岩(碳酸盐矿物含量10%~50%)和断续状水平层理混积岩(碳酸盐矿物含量10%~50%)4种岩相。块状灰云岩和层状灰云岩孔隙以晶间孔为主,储集空间大且连通性好,孔隙中含油指数高,为优势岩相;纹层状混积岩基质孔隙发育较差,纹层密集发育的混积岩渗透性较好;断续状水平层理混积岩孔、缝不发育,储集性较差。优势岩相成储过程受3方面因素控制:①碳酸盐矿物组构决定宏孔发育程度;②陆源长英质细粒沉积物和黏土矿物含量控制比表面吸附性;③纹层发育程度最终改善储层渗透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岩相 控储因素 储层特征 页岩油 下干柴沟组上段 古近系 干柴沟地区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歧口凹陷沙一下亚段页岩油井增产措施地质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赵军 于春勇 +3 位作者 侯国文 杨昱琦 孟立娜 章俊 《录井工程》 2024年第3期121-129,共9页
歧口凹陷沙一下亚段混合质页岩层系发育,孔隙结构主要为微孔-介孔,其中以灰质混合页岩孔隙结构最为发育,含油性以重质稠油为主。经过措施改造后,油井普遍达到工业油流,但尚未明确影响产能的地质因素,对此需要在该区开展相关研究,指导类... 歧口凹陷沙一下亚段混合质页岩层系发育,孔隙结构主要为微孔-介孔,其中以灰质混合页岩孔隙结构最为发育,含油性以重质稠油为主。经过措施改造后,油井普遍达到工业油流,但尚未明确影响产能的地质因素,对此需要在该区开展相关研究,指导类似油井措施改造增产。根据岩石物性、岩石岩性,以及裂缝发育程度、地层压力和断裂规模、构造形态和曲率、电性参数等数据,总结出“自然产能井”“酸化有效果井”“压裂有效果井”“酸压有效果井”所对应的地质特征,以此来指导措施改造方式的选取。研究结果表明:(1)该区孔隙度低于15%、渗透率低于0.41 mD的页岩层系需经措施改造提产;(2)“自然产能井”以邻近断裂、裂缝较为发育的灰质混合页岩、长英质页岩为主,D值(井到断裂距离与垂直断距比值)普遍小于1,断裂影响较为明显,且构造曲率较大;(3)“酸化有效果井”以灰质混合页岩、云质混合页岩为主,总体上灰质含量较高,D值2.8~7.9,断裂对地层改造程度较弱,构造曲率中等,电性参数ΔGR普遍大于20 API;(4)“压裂有效果井”的D值为1.2~5.2时,以裂缝发育较差的云质混合页岩、长英质页岩为主,D值大于16时,断裂的影响极其微弱,以不发育裂缝的灰质混合页岩为主,“压裂有效果井”对应的构造曲率较小,电性参数ΔGR普遍小于20 API。基于不同产能井的地质因素影响分析,归纳提出“自然产能井”“酸化有效果井”“压裂有效果井”“酸压有效果井”适用的地质环境,指导该区新完钻井采取相应增产措施,改造后达到了工业油流产出标准,有效地提高了油气产量,对油田页岩层系提产具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歧口凹陷 沙一下亚段 页岩油 增产措施 地质因素 构造特征
下载PDF
川中地区大安寨段页岩热演化史及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蒋奇君 李勇 +3 位作者 肖正录 路俊刚 秦春雨 张少敏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2-270,共9页
下侏罗统自流井组大安寨段为四川盆地陆相页岩油开发的最有利层段,页岩油勘探潜力巨大,然而对该地层的热演化史缺乏系统研究。利用含油气盆地模拟系统,对比分析了川中地区北部与中部大安寨段页岩热演化及生烃差异,并探讨其对页岩油富集... 下侏罗统自流井组大安寨段为四川盆地陆相页岩油开发的最有利层段,页岩油勘探潜力巨大,然而对该地层的热演化史缺乏系统研究。利用含油气盆地模拟系统,对比分析了川中地区北部与中部大安寨段页岩热演化及生烃差异,并探讨其对页岩油富集的影响。研究区大安寨段页岩现今热演化程度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增高,平面上可分为高成熟区和成熟区。高成熟区位于研究区北部,镜质体反射率为1.3%~1.7%,主要发育Ⅲ型有机质,在晚侏罗世早期进入早期生油阶段,晚侏罗世末达到生烃高峰,存在2期生烃作用;成熟区位于研究区中—南部,镜质体反射率为0.9%~1.3%,主要发育Ⅱ1型—Ⅱ2型有机质,侏罗系沉积厚度相对较小,有机质成熟时期较晚,晚侏罗世末进入早期生油阶段,早白垩世进入生烃高峰,仅有1期生烃过程。相较于北部地区,中部地区沉积了大套的富有机质页岩,是大安寨段页岩油坚实的物质基础,但古近纪以来的构造抬升与地层剥蚀,对该区的油气保存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下侏罗统 自流井组 大安寨段 热演化史 生烃能力 保存条件 页岩油气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辽中凹陷北部东营组沉积体系发育演化与构造古地貌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谢日欣 张曼莉 +3 位作者 王冰洁 林畅松 王鑫 李浩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2-85,I0005,I0006,共16页
根据地震和钻、测井资料,识别渤海湾盆地东北部辽中凹陷北部东营组中下段地震相和岩相组合类型,揭示沉积体系的发育演化规律;拉平古水平面,恢复东营组沉积时期构造古地貌,探讨构造古地貌对沉积体系发育演化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辽中凹... 根据地震和钻、测井资料,识别渤海湾盆地东北部辽中凹陷北部东营组中下段地震相和岩相组合类型,揭示沉积体系的发育演化规律;拉平古水平面,恢复东营组沉积时期构造古地貌,探讨构造古地貌对沉积体系发育演化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辽中凹陷北部东营组中下段可识别6种地震相与9种岩相组合类型,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湖底扇以及碎屑湖泊等沉积,北部由辫状河三角洲演变为双向供源的曲流河三角洲-湖底扇,中南部早期发育小型辫状河三角洲并逐渐消亡,南部小型辫状河三角洲逐渐向北推进;东营组中下段沉积期研究区整体南高北低,可划分辽东凸起和辽中凹陷2个隆坳单元,进一步识别断裂陡坡带、缓坡断阶带、缓坡带、古沟谷等构造古地貌单元;研究区发育的沉积体系类型及规模与古坡折坡度、凹陷沉降中心位置、古沟谷规模密切相关,沉积体系的分布演化是盆地隆坳格局、坡折地貌形态、古沟谷发育位置与物源供给方向共同作用的结果。该结果对研究区油气勘探有利砂体预测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演化 沉积体系 构造古地貌 控制因素 东营组中下段 辽中凹陷北部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松辽盆地西南部姚家组下段局部排泄源特征及与铀矿化关系分析
10
作者 唐国龙 禹宝利 +3 位作者 张亮亮 蔺鹏飞 黄笑 余弘龙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24年第3期404-416,共13页
松辽盆地西南部上白垩统姚家组下段含水层是重要的铀矿化区域。为了深入了解该地区的铀成矿机制,文章采用水文地质分析、放射性元素含量测定、水化学特征分析等手段,结合区域构造和含水层结构研究,对姚家组下段局部排泄源及其与铀矿化... 松辽盆地西南部上白垩统姚家组下段含水层是重要的铀矿化区域。为了深入了解该地区的铀成矿机制,文章采用水文地质分析、放射性元素含量测定、水化学特征分析等手段,结合区域构造和含水层结构研究,对姚家组下段局部排泄源及其与铀矿化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揭示了姚家组下段具备完整的补给-径流-排泄体系;补给区大面积发育潜水氧化带,径流区发育层间氧化带;更重要的是,确定了局部排泄源为隐伏排泄源,并发现含矿含水层地下水向上部第四系含水层排泄过程中,在局部排泄源区域引起了一系列水文地质特征的变化。局部排泄源的空间存在对铀矿化形成具有控制作用,这为松辽盆地西南部铀矿的进一步勘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泄源 含水层 水文地球化学 铀矿化 姚家组下段 松辽盆地西南部
下载PDF
川东地区下侏罗统自流井组东岳庙段泥页岩沉积特征及物质来源
11
作者 邹连松 徐文礼 +5 位作者 梁西文 刘皓天 周坤 霍飞 周林 文华国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135,共14页
川东地区下侏罗统自流井组东岳庙段发育一套深色泥页岩,具有较大的页岩气资源勘探开发潜力。将宏观大地构造背景与微观岩石学特征分析相结合,利用微量元素(包括稀土元素)数据,对川东地区下侏罗统自流井组东岳庙段泥页岩的沉积环境和物... 川东地区下侏罗统自流井组东岳庙段发育一套深色泥页岩,具有较大的页岩气资源勘探开发潜力。将宏观大地构造背景与微观岩石学特征分析相结合,利用微量元素(包括稀土元素)数据,对川东地区下侏罗统自流井组东岳庙段泥页岩的沉积环境和物质来源进行了分析与讨论。研究结果表明:(1)川东地区下侏罗统东岳庙段自下而上依次沉积灰色介壳灰岩、灰色粉砂质泥岩、深灰色介壳泥岩、灰黑色页岩、灰—深灰色泥岩。(2)研究区东岳庙段泥页岩稀土元素总体具有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的特征,δCe为负异常,Ce_(anom)平均值为-0.015,V/(V+Ni)平均值为0.70,Sr/Cu平均值为2.43,Sr/Ba平均值为0.16,(La/Yb)N平均值为1.32,泥页岩沉积环境为相对贫氧的弱还原环境,整体为温暖湿润气候下的淡水沉积,且沉积速率较快,有利于有机质的富集和保存。(3)Zr/Sc-Th/Sc图和La/Sc-Co/Th图显示研究区沉积物母岩为花岗岩;Th/Sc值为0.78、Th/Co值为0.65、Th/Cr值为0.14、La/Sc值为2.14,均接近上地壳的相应元素比值,表明母岩主要为来自上地壳;La,Ce元素校正后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34.5×10^(-6)、70.71×10^(-6),La/Yb,LREE/HREE,(La/Yb)_(N)校正后的平均值分别为11.32,8.13,7.67,δEu校正后的平均值为0.82,表明其与大陆岛弧相近,且La-Th-Sc,Th-Sc-Zr/10和Th-Co-Zr/10等3个三角图显示其构造背景为大陆岛弧。因此,研究区东岳庙段物质来源于北东侧大巴山和东南侧江南古陆(雪峰古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页岩 稀土元素 微量元素 温暖湿润淡水沉积 上地壳花岗岩 大陆岛弧 东岳庙段 自流井组 下侏罗统 川东地区
下载PDF
渤南洼陷罗家地区沙四下亚段储层特征
12
作者 魏新辉 徐福刚 +6 位作者 李师吉 刘国宁 王志强 汪磊 马莉 翁燕飞 廖子超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4年第5期25-29,共5页
渤南洼陷罗家地区沙四下亚段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已有多口钻井获得高产工业油流,但目前对该区沙四下亚段储层特征的研究较为薄弱,制约了勘探开发的进程。为了明确渤南洼陷罗家地区沙四下亚段储层发育特征,以罗家地区沙四下亚段砂岩储层... 渤南洼陷罗家地区沙四下亚段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已有多口钻井获得高产工业油流,但目前对该区沙四下亚段储层特征的研究较为薄弱,制约了勘探开发的进程。为了明确渤南洼陷罗家地区沙四下亚段储层发育特征,以罗家地区沙四下亚段砂岩储层为研究对象,结合岩心、铸体薄片、物性以及高压压汞等资料,对储层岩石学特征、物性及孔隙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沙四下亚段储层岩性以岩屑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储集空间类型以粒间孔为主,粒内溶孔少量发育;沙四下亚段储层孔渗变化大,中高孔、中高渗占优,孔隙结构总体较好;根据物性数据、孔隙类型、高压压汞的曲线形态以及各项参数将沙四下亚段储层的孔隙结构由好到差划分为Ⅰ、Ⅱ、Ⅲ三种类型,研究区以Ⅱ类为主、Ⅰ类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南洼陷 罗家地区 沙四下亚段 储层特征 孔隙结构
下载PDF
四川盆地蓬莱—中江地区震旦系灯影组二段成藏特征
13
作者 岑永静 梁锋 +3 位作者 王立恩 刘倩虞 张鑫哲 丁熊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9-98,共10页
通过钻井、岩心、测录井及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系统研究了四川盆地蓬莱—中江地区震旦系灯影组二段气藏的成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四川盆地灯影组沉积期,随着海水侵入,古陆多被淹没或侵蚀夷平,盆地逐渐演变为碳酸盐岩台地。灯二上亚... 通过钻井、岩心、测录井及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系统研究了四川盆地蓬莱—中江地区震旦系灯影组二段气藏的成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四川盆地灯影组沉积期,随着海水侵入,古陆多被淹没或侵蚀夷平,盆地逐渐演变为碳酸盐岩台地。灯二上亚段沉积期,川中北斜坡蓬莱—中江地区以发育台地边缘滩相和台地边缘丘相为特色,并可细分为滩核、滩缘、滩间海、丘核、丘缘、丘间海6种亚相,是储层发育的有利相带。(2)研究区灯二上亚段储层以藻云岩、藻砂屑云岩为主要储集岩,发育残余粒间孔+粒间溶孔型、粒内溶孔+藻格架孔型、裂缝型与孔洞型4种类型的储层,储层厚度分布特征与沉积相分布特征较吻合,位于台地边缘丘滩核的储层累积厚度大。(3)研究区灯二上亚段气藏的天然气主要来源于筇竹寺组烃源岩,烃源岩厚度大、有机碳含量及热演化程度高,气藏具备较好的烃源条件和封盖条件,具有“上生下储上盖”和“旁生侧储上盖”2种较好的生-储-盖配置关系。(4)研究区油气充注主要发生于三叠纪—白垩纪,为多期“准连续”型,灯二上亚段气藏主要经历了奥陶纪—志留纪古油气藏聚集阶段、志留纪—石炭纪古油藏破坏阶段、二叠纪—三叠纪再次生烃成油藏阶段和三叠纪—侏罗纪原油裂解生气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地边缘相 藻云岩 藻砂屑云岩 旁生侧储 上生下储 原油裂解生气 筇竹寺组烃源岩 灯影组二段 震旦系 蓬莱—中江地区 四川盆地
下载PDF
渤海海域明下段岩性油藏油柱高度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14
作者 王德英 刘庆顺 +2 位作者 汤国民 刘泽宇 陶莉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48,共12页
渤海海域明下段岩性油藏特征、储量规模差异大,油柱高度作为油藏评价的关键参数,直接影响油藏储量规模,其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认识不清。基于渤海海域约460个明下段岩性油藏勘探开发数据,在充分了解地质背景的基础上,利用统计手段并结合... 渤海海域明下段岩性油藏特征、储量规模差异大,油柱高度作为油藏评价的关键参数,直接影响油藏储量规模,其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认识不清。基于渤海海域约460个明下段岩性油藏勘探开发数据,在充分了解地质背景的基础上,利用统计手段并结合地球化学证据,厘清了浅层明下段岩性油藏油柱高度空间展布规律,通过进一步分析油柱高度与油气充注强度、区域盖层展布、圈闭类型和断砂耦合程度等成藏要素关系,明确了油柱高度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受油气充注强度控制,明下段岩性油藏油柱高度平面上具有“凸起区小、凹陷区大”特征,平均油柱高度相差约2倍;②受区域盖层控制,纵向上具有“盖层之上油柱高度小、盖层之下油柱高度大”特征,下部Ⅲ/Ⅳ油组平均油柱高度为Ⅰ/Ⅱ油组约2倍;③受油气汇聚部位与侧封保存能力控制,高点依靠断裂侧封油藏油柱高度普遍高于岩性尖灭油藏的油柱高度,平均油柱高度相差约2.5倍;④明下段油气成藏受断砂耦合程度影响,但凸起区与凹陷区断裂油气运移能力差异较大,凸起区切穿馆陶组区域油气输导层断裂可起到运移作用,而凹陷区切穿深部汇聚脊的断裂才可作为有效的油源断裂。渤海海域明下段岩性油藏油柱高度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对后续岩性油藏价值勘探、精细勘探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油藏 油柱高度 明下段 分布规律 渤海海域
下载PDF
莱州湾洼陷带浅层岩性油藏富集机理与亿吨级油田新发现——以垦利10-2油田为例
15
作者 杨海风 石文龙 +3 位作者 张中巧 王启明 王航 梁晓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36,共14页
针对莱州湾凹陷深洼带浅层明下段油气成藏与富集机制不明的关键问题,利用钻测井、三维地震资料等综合分析,结合古环境、现代沉积类比、地球化学指标等分析,开展了砂体展布规律、油藏运聚模式研究,揭示了莱州湾凹陷洼陷带明下段沉积古环... 针对莱州湾凹陷深洼带浅层明下段油气成藏与富集机制不明的关键问题,利用钻测井、三维地震资料等综合分析,结合古环境、现代沉积类比、地球化学指标等分析,开展了砂体展布规律、油藏运聚模式研究,揭示了莱州湾凹陷洼陷带明下段沉积古环境与规模性砂体发育机制,建立了岩性油藏油气运移和大面积岩性油藏富集模式。研究表明:(1)明下段Ⅳ油组与Ⅴ油组水生草本植物占比高,化石丰度与分异度介于湖相与河流相之间,为典型的河湖交互沉积环境;测井曲线既有反映河流相砂体的正旋回特征、湖泊作用的反旋回特征,也有正、反复合旋回特征;受河流-湖泊沉积环境频繁交互、快速转换,共同组成了大面积展布、内部广泛连通的“枝蔓式”连片砂体。(2)油气经过陡坡带深层砂体中转站聚集,再通过边界油源断层运移至浅层,最后沿着浅层连片砂体向南部高部位运移;地化指标均具有长距离的运移效应,表现为“迂回式”的成藏特点。(3)明下段岩性油藏富集机制受控于连片砂体展布范围、砂体构型与泥岩封盖能力共同控制;油气先沿河道线状充注,再向湖漫砂体面状调整,形成了浅层砂体“先枝后蔓-枝蔓互联”的大面积连片含油场面;不同期次砂体构型差异控制油气富集程度,其中“枝蔓式”连片砂体保存能力优于孤立河道砂体,最大含油幅度可达117 m。新认识成功指导发现中国深洼带浅层首个大型高产岩性油田--垦利10-2油田,突破了被传统认定为渤海浅层勘探的“禁区”,开辟了渤海湾盆地深洼带浅层大型油田发现的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州湾凹陷 垦利10-2 明下段 枝蔓式 迂回式 洼陷带 勘探发现
下载PDF
渤海海域明下段早期区域沉积格局及其勘探意义
16
作者 黄晓波 徐伟 +2 位作者 王春颖 王聿铭 潘文静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71,共13页
新近系是渤海油田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由于缺乏区域沉积体系系统研究,导致规模型砂体发育规律及岩性勘探方向不明。以明下段早期为研究对象,针对高精度地层格架、河-湖分布格局、沉积体系展布特征、规模砂体成因机制等关键问题开展研究... 新近系是渤海油田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由于缺乏区域沉积体系系统研究,导致规模型砂体发育规律及岩性勘探方向不明。以明下段早期为研究对象,针对高精度地层格架、河-湖分布格局、沉积体系展布特征、规模砂体成因机制等关键问题开展研究。研究首次建立了明下段内部“基于古气候旋回”的区域等时层序格架,为高频相变背景下的沉积体系研究奠定了基础。明确了湖盆萎缩期“平原为主、湖泊伴生”的区域沉积环境格局。确立了“河流相为主、局部河-湖交互”的区域沉积格局,建立了稳定型曲流河、迁移型曲流河、河-湖交互沉积发育模式,明确了不同类型规模砂体的成因机制与分布规律。上述新认识为一系列新近系大中型油田的发现提供了理论支撑,对渤海油新近系未来岩性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海域 明下段 沉积环境 沉积格局 曲流河 河-湖交互
下载PDF
源外层系油气运聚关键环节研究与评价方法——以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明化镇组下段为例
17
作者 张宏国 杨海风 +3 位作者 宿雯 徐春强 黄志 程燕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1-292,共12页
油气运聚是源外层系规模性成藏的关键之一。利用渤海湾盆地渤中地区丰富的三维地震和钻井数据分析,从断裂带深层垂向输导、馆陶组二次汇聚及明化镇组下段(明下段)侧向分流3个主要运聚环节分析入手,对明下段砂体烃柱高度进行分析。研究认... 油气运聚是源外层系规模性成藏的关键之一。利用渤海湾盆地渤中地区丰富的三维地震和钻井数据分析,从断裂带深层垂向输导、馆陶组二次汇聚及明化镇组下段(明下段)侧向分流3个主要运聚环节分析入手,对明下段砂体烃柱高度进行分析。研究认为,烃源超压-断层活动耦合作用是断裂带垂向输导的关键,在烃源充足条件下断裂带分形维数大于0.7时,油气垂向输导能力较强;富砂型层系形成的早期油藏控制油气二次汇聚能力,利用馆陶组圈闭面积和有效幅度等计算汇聚系数,当馆陶组汇聚系数大于700 km3时,对应明下段具备发育大、中型油田的基础;断层的泄压控制浅层砂体侧向分流环节,利用砂体高部位和低部位断-砂接触面积计算泄压系数,当明下段砂体泄压系数大于2.0时,砂体烃柱高度可超过30 m。3个主要运聚环节紧密配合,是富生烃凹陷源外层系高丰度油藏形成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维数 汇聚能力 高丰度油气藏 油气运聚 明化镇组下段 渤中凹陷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陡坡带深层砂砾岩体母岩类型差异机理及其对成岩演化的控制作用
18
作者 田国庆 刘志凯 +2 位作者 吴百勇 罗吉力欣 邓宝康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20,共10页
勘探实践证实断陷盆地陡坡带深层砂砾岩母岩类型分布往往具有差异性。为探寻造成母岩类型差异分布的机理及其对砂砾岩成岩演化的控制作用,以渤海湾盆地车镇凹陷沙三下亚段为例,基于岩心、测井、地震及大量分析化验资料,研究砂砾岩母岩... 勘探实践证实断陷盆地陡坡带深层砂砾岩母岩类型分布往往具有差异性。为探寻造成母岩类型差异分布的机理及其对砂砾岩成岩演化的控制作用,以渤海湾盆地车镇凹陷沙三下亚段为例,基于岩心、测井、地震及大量分析化验资料,研究砂砾岩母岩类型、母岩分布、母岩成因及成岩演化规律。结果表明:车镇凹陷沙三下亚段砂砾岩自西向东依次发育碳酸盐岩、混合型及长英质3种母岩类型,母岩类型的有序变化主要受控于剥蚀区埕子口凸起自西向东依次裸露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太古界变质岩的特点,根本上受剥蚀区西强东弱的构造抬升幅度影响;不同母岩类型砂砾岩岩屑成分的差异性不但决定着自身抗压实能力强弱差异,还影响着酸性溶蚀强度的差异;碳酸盐岩母岩抗压实能力弱但可溶于酸性流体的矿物多,有利储层主要分布在3200 m以浅;长英质母岩抗压实能力强但可溶于酸性流体的矿物少,有利储层主要分布在3800 m以浅;混合型母岩兼具较强抗压实能力与较多可溶于酸性流体矿物优势,有利储层底界深度可达440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砾岩体 母岩类型 成岩演化 有利储层 车镇凹陷 沙三下亚段
下载PDF
渤海海域明化镇组下段砂体构型与连通性分析
19
作者 于海波 许鹏 +3 位作者 李龙 王启明 孙希家 郭景震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83,共12页
渤海海域浅层明化镇组下段时期,沉积体系复杂、类型多样,已发现的岩性油藏主要发育在曲流河和浅水三角洲中,砂体横向变化快,接触关系复杂,形成了储层空间展布及内部结构复杂的砂体,砂体构型及连通性决定了砂体发育规模及其展布范围,控... 渤海海域浅层明化镇组下段时期,沉积体系复杂、类型多样,已发现的岩性油藏主要发育在曲流河和浅水三角洲中,砂体横向变化快,接触关系复杂,形成了储层空间展布及内部结构复杂的砂体,砂体构型及连通性决定了砂体发育规模及其展布范围,控制了岩性圈闭的大小及其油气分布。根据岩心、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对渤海海域浅层明化镇组下段砂体构型开展精细解剖,建立复杂沉积体系砂体构型模式,开展储层构型控制的砂体分布及演变特征研究,分析单砂体内部连通性。结果表明:曲流河砂体之间垂向叠置关系包括独立型、叠加型与切叠型,平面叠置关系主要以侧接型为主,以条带状展布为典型特征;浅水三角洲砂体构型要素主要由分流河道、河口坝和席状砂组成,垂向上以对接型、切叠型为主,平面上呈现枝状、朵状和片状展布。在砂体构型样式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三维地震、地球化学等资料和手段,结合构造和沉积特征,通过砂体叠置模式对比、原油运移充注分析和三维地震储层预测技术等方法,有效判识了明下段砂体的连通性,为浅层岩性圈闭落实和大面积岩性勘探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体构型 砂体连通性 曲流河 浅水三角洲 浅层岩性油藏勘探 渤海海域明下段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上古生界低孔低渗砂岩储层成岩作用特征研究 被引量:52
20
作者 闫建萍 刘池洋 +1 位作者 张卫刚 李彪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72-279,共8页
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山西组二段—下石盒子组八段储层砂岩的岩石学特征、孔隙类型与物性特征、胶结物种类及成岩作用特点的详细研究表明:山西组二段—下石盒子组八段砂岩的主要孔隙类型大部分是与胶结物和泥质杂基有关的微孔隙,也是造成... 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山西组二段—下石盒子组八段储层砂岩的岩石学特征、孔隙类型与物性特征、胶结物种类及成岩作用特点的详细研究表明:山西组二段—下石盒子组八段砂岩的主要孔隙类型大部分是与胶结物和泥质杂基有关的微孔隙,也是造成研究区砂岩储层低孔低渗的内在原因之一。砂岩主要的成岩作用包括机械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溶解作用。压实作用是成岩早期导致砂岩储层质量变差的主要原因之一;胶结作用包括硅质胶结、钙质胶结和粘土矿物胶结,硅质胶结对储层物性的贡献大于其他胶结类型,方解石是造成储层物性降低的主要胶结物;煤系地层埋藏后提供的酸性孔隙流体造成早期长石和方解石的溶蚀溶解,形成次生孔隙,对早期储层物性起到了一定的改善作用,但由于后期强烈的方解石胶结作用而消失殆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 山西组二段-下石盒子组八段 低孔低渗 成岩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