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lor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surgical techniques for laparoscopic transhiatal lower mediastinal lymph node dissection for adenocarcinoma of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 A prospective IDEAL 2a study with qualitative design 被引量:1
1
作者 Yinkui Wang Fanling Hong +6 位作者 Shuangxi Li Fei Shan Yongning Jia Rulin Miao Zhemin Li Ziyu Li Jiafu Ji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63-175,共13页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hange and feasibility of surgical techniques of laparoscopic transhiatal(TH)-lower mediastinal lymph node dissection(LMLND) for 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according 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hange and feasibility of surgical techniques of laparoscopic transhiatal(TH)-lower mediastinal lymph node dissection(LMLND) for 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according to Idea, Development, Exploration, Assessment, and Long-term follow-up(IDEAL) 2a standards.Methods: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AEG who underwent laparoscopic TH-LMLND were prospectively included from April 14, 2020, to March 26, 2021.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information as well as surgical outcomes were quantitatively analyze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ith the surgeon after each operation were qualitatively analyzed.Results: Thirty-five patients were included. There were no cases of transition to open surgery, but three cases involved combination with transthoracic surgery. In qualitative analysis, 108 items under three main themes were detected: explosion, disse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Revised instruction was subsequently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change in surgical technique and the cognitive process behind it. Three patients had anastomotic leaks postoperatively, with one classified as Clavien-Dindo Ⅲa.Conclusions: The surgical technique of laparoscopic TH-LMLND is stable and feasible;further IDEAL 2b research is warra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enocarcinoma of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 laparoscopic surgery transhiatal approach lower mediastinal lymph node dissection IDEAL 2a research
下载PDF
鼓蜂窝四撑杆Ⅲ型索穹顶结构静力性能分析
2
作者 吕辉 张浩 +2 位作者 董石麟 储熠熠 刘德旺 《建筑钢结构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0-50,67,共12页
鼓蜂窝四撑杆型索穹顶抛弃传统概念,结合了多撑杆构思,是构形最为丰富的一类索穹顶结构。为研究新型鼓蜂窝四撑杆Ⅲ型索穹顶结构静力性能,选取下弦节点布置方案1,建立跨度为120 m的有限元数值分析模型,研究该结构在不同荷载水平及分布... 鼓蜂窝四撑杆型索穹顶抛弃传统概念,结合了多撑杆构思,是构形最为丰富的一类索穹顶结构。为研究新型鼓蜂窝四撑杆Ⅲ型索穹顶结构静力性能,选取下弦节点布置方案1,建立跨度为120 m的有限元数值分析模型,研究该结构在不同荷载水平及分布方式下的变形和内力变化。并进一步对结构进行参数化分析,研究包括初始预应力水平、矢跨比、撑杆高度(厚跨比)及下弦节点布置方案等不同参数对于结构整体刚度与承载力的影响及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鼓蜂窝四撑杆Ⅲ型索穹顶具有良好的结构性能,各索杆均不容易发生破坏,结构整体刚度大。研究中给出了初始预应力水平与相关几何参数的合理取值范围,可为该结构索穹顶的实际工程设计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蜂窝索穹顶 静力性能 初始预应力水平 矢跨比 撑杆高度 下弦节点布置方案
下载PDF
早期子宫恶性肿瘤术中盆腔淋巴结双显影技术的应用探索
3
作者 陈志龙 赵虎 +4 位作者 郭依琳 王璐 方莹 徐臻 王武亮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36-740,共5页
目的 采用盆腔淋巴结双显影技术探讨下肢回流淋巴结与子宫回流前哨淋巴结的关系。方法 选择2022年3~12月22例早期子宫颈癌或子宫内膜癌,双足第一蹼间注射吲哚菁绿显影下肢回流的淋巴结,宫颈注射纳米碳显影子宫回流的前哨淋巴结,观察术中... 目的 采用盆腔淋巴结双显影技术探讨下肢回流淋巴结与子宫回流前哨淋巴结的关系。方法 选择2022年3~12月22例早期子宫颈癌或子宫内膜癌,双足第一蹼间注射吲哚菁绿显影下肢回流的淋巴结,宫颈注射纳米碳显影子宫回流的前哨淋巴结,观察术中2个来源的盆腔淋巴结分布,记录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吲哚菁绿盆腔淋巴结显影率100%(22/22),纳米碳前哨淋巴结显影率90.9%(20/22)。前哨淋巴结分布于闭孔淋巴结(8/22)和髂外血管内侧淋巴结(12/22),其中62.5%(5/8)闭孔前哨淋巴结呈现吲哚菁绿与纳米碳双显影。吲哚菁绿显影下肢回流的盆腹腔淋巴结分布于髂外末端淋巴结、髂外淋巴结、闭孔淋巴结、髂总-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短期随访中仅1例行系统性盆腔淋巴结切除者出现盆腔淋巴囊肿。结论 盆腔淋巴结双显影技术观察到下肢和子宫来源淋巴结的分布规律,在闭孔淋巴结二者均显影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子宫内膜癌 盆腔淋巴结 前哨淋巴结 下肢水肿
下载PDF
食管癌临床及超声特征与下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毕研青 延丽霞 +1 位作者 霰爱兰 由方伟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00-1203,共4页
目的:探讨根据食管癌临床及超声特征确定下颈部淋巴结转移(LNM)的危险因素。方法:根据纳排标准搜集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72例食管癌患者,行超声内镜检查并确定患者肿瘤位置、病变位置、浸润深度、病变处黏膜结构以及附近淋巴结情况。根据... 目的:探讨根据食管癌临床及超声特征确定下颈部淋巴结转移(LNM)的危险因素。方法:根据纳排标准搜集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72例食管癌患者,行超声内镜检查并确定患者肿瘤位置、病变位置、浸润深度、病变处黏膜结构以及附近淋巴结情况。根据下颈部超声扫描结果分析各临床特征与下颈部LNM的相关性,确定下颈部LNM分区情况,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下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超声检查结果显示,72例食管癌患者中27例发生了下颈部淋巴结转移,检出转移淋巴结共112枚。根据患者临床特征与是否发生LNM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期、病变长度及淋巴结个数与LNM相关(P均<0.05)。LNM分区主要位于II和III亚区,但其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期、病变长度及淋巴结个数属于下颈部发生LNM的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肿瘤分期、病变长度及淋巴结数目为食管癌患者发生下颈部LNM的危险因素,对于食管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超声内镜 超声检查 下颈部淋巴结转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抗阻功能训练治疗宫颈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下肢淋巴水肿效果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杜白茹 董珺 +5 位作者 韩士超 杨红 董雯 袁蓓 张利荣 孙佰玲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3年第4期403-406,共4页
目的观察抗阻功能训练在宫颈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下肢淋巴水肿(lower limb lymphedema,LLL)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月~2022年6月期间行根治性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的11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 目的观察抗阻功能训练在宫颈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下肢淋巴水肿(lower limb lymphedema,LLL)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月~2022年6月期间行根治性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的11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抗阻训练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肝素、梯度压力袜等综合干预措施。抗阻训练组在综合预防措施基础上增加抗阻训练。以弹力带为训练工具,采用小负荷渐进式方案训练24周。患者每月复查1次,监测下肢淋巴水肿发生情况。比较两组LLL发生率、首次发生时间及下肢沉重感、疼痛、活动受限等水肿相关症状发生率。比较两组术前及干预24周后大腿周径和小腿周径。结果对照组下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为30.91%(17∕55),抗阻训练组LLL发生率为11.11%(6∕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15,P=0.011)。抗阻训练组出现LLL的时间晚于对照组。抗阻训练组水肿相关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大腿周径、小腿周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大腿周径、小腿周径均较术前增加,干预24周后两组间比较,抗阻训练组大腿、小腿周径均低于对照组,其中小腿周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综合防治措施相比,宫颈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患者联合小负荷渐进式抗阻功能训练可降低下肢淋巴水肿发生风险,减轻水肿相关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盆腔淋巴结清扫 下肢淋巴水肿 抗阻训练 护理
下载PDF
关键活动节点处的在线近似一致性检测
6
作者 郭鑫 方贤文 毛古宝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28-1335,共8页
为校验事件流与模型之间的服从性,节约资源和提高检测效率,提出一种不需要构建模型的近似检测方法。对已有的日志进行聚类,选取代表性的迹构建模型支集,计算适合度上下界作为一致性的判断依据。系统在线运行过程中,将事件流暂存于事件堆... 为校验事件流与模型之间的服从性,节约资源和提高检测效率,提出一种不需要构建模型的近似检测方法。对已有的日志进行聚类,选取代表性的迹构建模型支集,计算适合度上下界作为一致性的判断依据。系统在线运行过程中,将事件流暂存于事件堆栈,在关键活动节点处取出序列,进行与模型支集之间的一致性检测。通过实际案例对提出方法进行性能评估,并与其它方法进行对比,结果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其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聚类 模型支集 近似一致性 适合度上下界 在线检测 事件堆栈 关键活动节点
下载PDF
带皮瓣淋巴结移植治疗下肢淋巴水肿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4
7
作者 何翠环 戴巧艳 +10 位作者 胡蓉 李平 黄尚萍 黄小芬 黄海连 石锐 王洪刚 何波 谭运娟 刘回芬 黄天雯 《护士进修杂志》 2018年第18期1684-1686,共3页
目的介绍带皮瓣淋巴结移植治疗下肢淋巴水肿的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科7例行锁骨下带皮瓣淋巴结移植治疗淋巴水肿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护理措施包括:术前严密监测患者腿围、指导正确的体位护理和功能锻... 目的介绍带皮瓣淋巴结移植治疗下肢淋巴水肿的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科7例行锁骨下带皮瓣淋巴结移植治疗淋巴水肿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护理措施包括:术前严密监测患者腿围、指导正确的体位护理和功能锻炼;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带淋巴结皮瓣的各项指标、患侧肢体的体位护理、循环监测与维护、饮食管理、心理支持等护理措施。结果 7例患者移植的淋巴结均成活,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肢体水肿症状有缓解。结论锁骨下带皮瓣淋巴结移植治疗下肢淋巴水肿的围手术期护理难度大,特别是术后皮瓣的血运观察。术后正确、有效的护理干预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淋巴水肿 淋巴结移植 带皮瓣淋巴结移植 淋巴泵 护理
下载PDF
破碎岩体流固耦合渗流的分岔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顺才 陈占清 +1 位作者 缪协兴 茅献彪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54-759,共6页
利用承压破碎岩石非Darcy渗流的渗透特性试验规律,对破碎岩体渗流动力系统进行了应力场与渗流场耦合的分岔行为研究.根据多孔介质的有效应力原理建立了含有孔隙度及孔隙压力等渗流物理量的应力场控制方程;考虑流体与固体骨架各自的运动... 利用承压破碎岩石非Darcy渗流的渗透特性试验规律,对破碎岩体渗流动力系统进行了应力场与渗流场耦合的分岔行为研究.根据多孔介质的有效应力原理建立了含有孔隙度及孔隙压力等渗流物理量的应力场控制方程;考虑流体与固体骨架各自的运动速度,分别建立了流体非Darcy渗流的运动方程以及固体骨架和流体的连续性方程,推导出含有应力场体积应变的渗流场控制方程;得到了垮落破碎岩体由自然堆放状态过渡到压实状态时的弹性流固耦合一维非Darcy渗流的非线性动力学方程组,分析并求解了渗流系统的平衡态,利用逐次亚松弛迭代法分析了平衡态的稳定性,得到了无量纲化孔隙压力、渗流速度随参数变化的动力学响应,指出破碎岩体渗流动力系统存在鞍结分岔.在分岔点处任意微小的扰动易诱发渗流失稳,引发突水等动力学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压破碎岩体 流固耦合 非线性渗流 低松弛迭代法 鞍结分岔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转换构造结与区域成矿背景分析 被引量:46
9
作者 宋传中 张华 +5 位作者 任升莲 李加好 Lin Shoufa 涂文传 张妍 王中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78-788,共11页
中国东部中生代以来的地壳运动频繁,构造演化复杂,岩浆活动剧烈,成矿作用多样,是不同体制构造转换的重要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生代特提斯构造体制与太平洋构造体制转换的经典地区,是两大构造体制交汇和转换的焦点部位,具有岩石圈物... 中国东部中生代以来的地壳运动频繁,构造演化复杂,岩浆活动剧烈,成矿作用多样,是不同体制构造转换的重要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生代特提斯构造体制与太平洋构造体制转换的经典地区,是两大构造体制交汇和转换的焦点部位,具有岩石圈物质重组、结构重建的时-空演化关系。长江中下游转换构造结由是中国东部中生代特提斯构造体制与太平洋构造体制转换的产物,大别造山带、郯庐断裂带和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直接记录了两大构造体制转换的过程、沉积-构造-岩浆-成矿的时空关系和动力学背景。长江中下游转换构造结内构造叠加强烈,规律明显,以长江复合构造带和铜陵-杭州构造带为代表的NE-SW向构造带和NW-SE向构造带,严格控制着区内燕山期岩浆活动和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展布;长江中下游转换构造结内具有结点成矿的规律,不同规模的NE-SW向构造带与NW-SE向构造带的交切处正是区内矿集区和重要矿床的分布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生代 长江中下游 构造结 岩浆活动 成矿带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刘晓静 张一红 +1 位作者 李霞 赵锐瑾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年第23期106-108,共3页
目的调查分析子宫内膜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100例患者,将其命名为发生组;另选取100例子宫内膜癌术后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未发生组,分析子宫... 目的调查分析子宫内膜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100例患者,将其命名为发生组;另选取100例子宫内膜癌术后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未发生组,分析子宫内膜癌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引发子宫内膜癌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合并高血压、手术时间≥230 min、术中出血量≥240 ml、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低等。结论归纳总结子宫内膜癌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有利于提早预防,降低并发症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下肢深静脉血栓 淋巴结转移 肿瘤分化程度 合并高血压
下载PDF
黄河下游堤防地质险段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学潮 马国彦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2年第3期227-232,共6页
由地质作用影响形成的易出险堤段称为地质险段 ,主要包括活断层作用影响形成的堤基易渗漏段、强地震高发区段和地基稳定性差段等。构造节点是识别地质险段的重要的河流地貌标志之一。根据成因 ,本文将黄河下游的地质险段分为三类 ,即新... 由地质作用影响形成的易出险堤段称为地质险段 ,主要包括活断层作用影响形成的堤基易渗漏段、强地震高发区段和地基稳定性差段等。构造节点是识别地质险段的重要的河流地貌标志之一。根据成因 ,本文将黄河下游的地质险段分为三类 ,即新构造险段、沉降险段、断裂复活险段。针对黄河下游堤防地质特征 ,圈定出东坝头、大刘屯—董口黄河南岸和路那里—十里堡黄河南岸地质险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险段 活动构造 构造节点 黄河下游 活断层作用 治理
下载PDF
节点式渗灌温室黄瓜适宜灌水控制下限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孟庆龙 张玉龙 +3 位作者 虞娜 王喜艳 李亮 董理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7-79,共3页
以温室栽培小区节点式渗灌灌溉试验的方法,研究黄瓜生育前期和后期不同灌水控制下限对黄瓜田间耗水量、作物产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灌水控制上限为田间持水率,计划湿润层的湿润比为0.7。结果表明,灌水控制下限土壤水吸力值与灌水... 以温室栽培小区节点式渗灌灌溉试验的方法,研究黄瓜生育前期和后期不同灌水控制下限对黄瓜田间耗水量、作物产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灌水控制上限为田间持水率,计划湿润层的湿润比为0.7。结果表明,灌水控制下限土壤水吸力值与灌水量、黄瓜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数量关系可用二元二次方程表达;黄瓜前、后2个生育期灌水控制下限土壤水吸力值分别为20 kPa及35 kPa时,可实现节水、高产和高效的同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点渗灌 温室 灌水控制下限 黄瓜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下唇粘膜淋巴流向的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靳升荣 张三友 焦锡葳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3期300-302,共3页
作者用普鲁士蓝氯仿液在下唇粘膜下行间接注射,观察了30具新鲜胎儿及新生儿尸体下唇粘膜淋巴流向,淋巴管的行程及注入的淋巴结。对下唇癌转移途径的分析和手术治疗提供了解剖学依据。
关键词 下唇粘膜 淋巴管 流向 淋巴结
下载PDF
宫颈癌术后下肢中度淋巴水肿延迟治疗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张佳佳 张易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03-306,共4页
[目的]了解宫颈癌病人术后下肢中度水肿后的体验,采取应对方式的原因以及延迟治疗的原因,为提高宫颈癌病人术后下肢水肿的早期发现及早期治疗依从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11例宫颈癌术后下肢中度淋巴水肿的病人进行半... [目的]了解宫颈癌病人术后下肢中度水肿后的体验,采取应对方式的原因以及延迟治疗的原因,为提高宫颈癌病人术后下肢水肿的早期发现及早期治疗依从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11例宫颈癌术后下肢中度淋巴水肿的病人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Nvivo11软件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宫颈癌术后下肢中度淋巴水肿病人延迟治疗的原因可归纳为3个主题:认知方面、态度方面、行为方面。[结论]对下肢淋巴水肿认知不足和消极态度是延迟治疗的主要原因;需要将下肢淋巴水肿的相关宣教贯穿整个围术期,对不同病人的具体病情和理解度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子宫切除术 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下肢淋巴水肿 远期并发症 应对方式 质性研究 延迟治疗 护理
下载PDF
低位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超 刘宝善 +2 位作者 徐琳 燕锦 左明 《四川肿瘤防治》 2006年第1期23-24,共2页
目的:探讨腹膜返折以下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对行侧方淋巴结清扫的 182例低位直肠癌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膜返折以下直肠癌存在侧方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16%,低分化腺癌及粘液腺癌侧方淋巴结转移率高。结论... 目的:探讨腹膜返折以下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对行侧方淋巴结清扫的 182例低位直肠癌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膜返折以下直肠癌存在侧方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16%,低分化腺癌及粘液腺癌侧方淋巴结转移率高。结论:侧方淋巴结转移是腹膜返折以下直肠癌淋巴转移的重要途径,低位进展期直肠癌应在上方淋巴结清扫的同时行侧方淋巴结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淋巴结转移 侧方淋巴结清扫
下载PDF
基于表面肌电的下肢肌肉功能网络构建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陈玲玲 李珊珊 +1 位作者 刘作军 张燕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07-417,共11页
在肌电控制下肢康复辅具研究中,合适的肌电采集位置是运动模式识别的前提与基础.针对目前肌电采集位置缺乏成熟理论依据和统一标准的问题,选取90个下肢肌电采集点作为节点,通过计算节点间的肌电相关性,构建下肢肌肉功能网络,证明其具有... 在肌电控制下肢康复辅具研究中,合适的肌电采集位置是运动模式识别的前提与基础.针对目前肌电采集位置缺乏成熟理论依据和统一标准的问题,选取90个下肢肌电采集点作为节点,通过计算节点间的肌电相关性,构建下肢肌肉功能网络,证明其具有小世界特性.实验结果表明:不同运动模式的网络具有明显的拓扑结构差异,通过网络特性分析可以确定与模式关联度大的肌电采集位置,取得较好的运动模式识别结果.通过构建及分析下肢肌肉功能网络,深入了解下肢运动模式更替过程中的肌肉协同工作机制,为下肢康复辅具控制中肌电采集位置的确定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下肢肌肉功能网络 肌电信号 节点重要度 拓扑特性
下载PDF
Ivor Lewis与左胸后外侧手术径路治疗食管癌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陈涛 骆金华 张憬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24-527,共4页
目的:淋巴结的清扫影响食管癌术后进一步治疗决策制定以及预后评估。本文前瞻性研究两种食管癌术式总的淋巴结以及各区域淋巴结的清扫情况。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7月~2011年7月121例中下段食管癌的临床资料,分为IvorLewis术(41例)和左... 目的:淋巴结的清扫影响食管癌术后进一步治疗决策制定以及预后评估。本文前瞻性研究两种食管癌术式总的淋巴结以及各区域淋巴结的清扫情况。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7月~2011年7月121例中下段食管癌的临床资料,分为IvorLewis术(41例)和左胸后外侧径路手术(80例)两组,比较总的淋巴结清扫数目、各区域淋巴结的清扫数目、淋巴结转移率与转移度、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种术式在上纵隔淋巴结清扫数目及转移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vor Lewis术在上纵隔清扫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更能准确表达术后的病理分期,指导下一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下段食管癌 Ivor Lewis术 淋巴结清扫
下载PDF
不同部位胃癌组织临床病理特点和生物学行为的差异 被引量:11
18
作者 周思宁 周小兰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2607-2611,共5页
目的:探讨胃上部癌与胃下部癌临床病理特点和生物学行为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7例胃上部癌和505例胃下部癌患者临床病理相关因素,并对癌淋巴转移与病理因素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胃上部癌与下部癌患者在性别(86.92%v s 69.31%... 目的:探讨胃上部癌与胃下部癌临床病理特点和生物学行为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7例胃上部癌和505例胃下部癌患者临床病理相关因素,并对癌淋巴转移与病理因素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胃上部癌与下部癌患者在性别(86.92%v s 69.31%)、(13.08%v s 31.09%),年龄(3.74%vs 10.50%)、(14.02%vs 20.00%)、(36.45%vs 29.31%),病灶大小(43.93%vs51.88%)、(5.61%vs 2.18%),大体类型(2.80%vs 8.71%)、(29.91%vs 35.84%)、(67.29%vs 55.45%),组织分型(48.60%vs 56.44%)、(51.40%vs 43.56%),生长方式(20.56%vs35.05%)、(46.73%v s 32.28%),病理分期(6.54%vs 23.37%)、(12.15%vs 32.48%)、(51.40%vs 27.13%)、(29.91%vs 17.03%),浸润深度(2.80%vs 8.71%)、(32.71%vs29.11%)、(13.08%vs 6.34%)分布以及器官受侵(27.10%vs 28.51%),浆膜受侵(63.55%vs 34.65%),断端残留(9.35%vs 0.99%)发生率上存在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上部癌、胃下部癌患者肿瘤大体类型(33.33%vs 40.63%vs 59.72%)、(9.09%vs 44.20%vs 62.86%)、生长方式(13.64%vs 57.14%vs 68.00%)、(24.86%vs35.15%vs 74.85%)、浸润深度(33.33%vs38.18%vs 60.00%vs 100.00%)、(9.09%vs43.62%vs 70.07%vs 96.88%)以及是否发生浆膜入侵(30.77%vs 66.18%)、(40.91%vs72.00%)均为影响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上部癌、胃下部癌患者肿瘤病灶大小(40.43%vs 61.11%vs 83.33%)、(42.75%vs 60.78%vs 72.73%),组织分型(53.85%vs 52.73%)、(54.39%vs48.18%)均与淋巴结转移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上部癌患者淋巴结总转移率与胃下部癌患者比较(53.27%vs 51.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肿瘤发生部位与淋巴结转移率无关.结论:胃上部癌与胃下部癌临床病理生物学行为和淋巴结转移规律存在多方面差异,与胃下部癌相比,胃上部癌具有病灶较大、呈浸润型弥漫生长、分化程度低、浆膜易受侵、病期偏晚等特点,而淋巴转移方面并不突出,这可能是导致胃上部癌预后较差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上部癌 胃下部癌 病理特点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对Ⅲ期低位直肠癌行择区扩大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倪怀坤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17-920,共4页
背景与目的:目前对于Ⅲ期低位直肠癌的淋巴结清扫范围存在争议:日本学者多主张行择区扩大清扫双侧髂总、髂内、髂外和闭孔淋巴结脂肪组织;欧美学者则多主张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辅以新辅助治疗。本研究旨在探讨对Ⅲ期低位直肠癌行择区扩... 背景与目的:目前对于Ⅲ期低位直肠癌的淋巴结清扫范围存在争议:日本学者多主张行择区扩大清扫双侧髂总、髂内、髂外和闭孔淋巴结脂肪组织;欧美学者则多主张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辅以新辅助治疗。本研究旨在探讨对Ⅲ期低位直肠癌行择区扩大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1例Ⅲ期低位直肠癌的病例(术前影像学分期,术后经病理证实)行择区扩大淋巴结清扫,即顺序清扫双侧髂总、髂内、髂外和闭孔淋巴结脂肪组织,尽量保留盆腔自主神经,除非神经受到肿瘤浸润,并与35例行传统根治术的低位直肠癌的病例进行比较。结果:行择区扩大淋巴结清扫组内有5例侧方淋巴结阳性(低分化腺癌4例、黏液细胞癌1例,较高、中分化腺癌有明显差异)。行择区扩大淋巴结清扫组在性功能障碍、排尿困难发生率及手术时间上与行传统根治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择区扩大淋巴结清扫组在吻合口瘘和手术失血量上与行传统根治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择区扩大淋巴结清扫组在盆腔复发率及5年生存率上优于传统根治术组。结论:对Ⅲ期低位直肠癌行择区扩大淋巴结清扫对降低盆腔复发、提高生存率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择区扩大淋巴结清扫 Ⅲ期低位直肠癌 临床意义
下载PDF
一类基于点-面模式的低阶单元接触搜索方法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南生 沙德松 周晶 《力学季刊》 CSCD 2000年第1期139-144,共6页
本文基于三个接触搜索准则提出接触预搜索概念。在接触预搜索阶段通过分级筛选方法逐步缩小可能接触点副的单元集;然后,给出动态有限元分析中适用于大滑移的低阶单元接触点副的自动搜索算法。针对非线性动态接触问题有限元分析中常用低... 本文基于三个接触搜索准则提出接触预搜索概念。在接触预搜索阶段通过分级筛选方法逐步缩小可能接触点副的单元集;然后,给出动态有限元分析中适用于大滑移的低阶单元接触点副的自动搜索算法。针对非线性动态接触问题有限元分析中常用低阶单元和点-面模式的搜索方式的情况,本文应用最近点投影搜索算法提出以等参坐标为参数的另一种接触搜索算法。该搜索算法不须预先指定可能接触范围,从而极大地降低了数据的准备工作和出错率;本搜索算法将各种可能接触状态统一在一种算法中进行处理,不必对各种接触状态分别采用不同的算法。算例表明,本文给出的低阶单元接触搜索算法是有效和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面搜索模式 接触预搜索 低阶单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