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右侧喉返神经后组淋巴结转移模式及预测因素
1
作者 朱顺生 陈顺金 黄少卿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35期30-33,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患者右侧喉返神经后组淋巴结转移(LN-prRLN)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在福建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接受首次手术的239例PTMC患者,分析其年龄、性别、肿瘤直径、多发灶、被膜侵...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患者右侧喉返神经后组淋巴结转移(LN-prRLN)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在福建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接受首次手术的239例PTMC患者,分析其年龄、性别、肿瘤直径、多发灶、被膜侵犯及侧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等危险因素。结果239例患者中,27例患者病理发现LN-prRLN转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被膜侵犯、LN-arRLN转移和侧颈淋巴结转移是LN-prRLN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被膜侵犯、LN-arRLN转移和侧颈淋巴结转移增加了LN-prRLN的发生率。对于有这些危险因素的患者,彻底清扫LN-prRLN可以降低甲状腺癌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右侧喉返神经后组淋巴结 甲状腺腺叶切除 复发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图像特征预测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程芳 欧笛 徐栋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0年第11期816-819,共4页
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超声图像特征与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LN-prRLN)转移的关系,探讨超声检查对PTC患者LN-prRLN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行甲状腺右叶或双叶切除+右侧LN-prRLN清扫术的PTC患者135例,其中LN-prRLN转移患... 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超声图像特征与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LN-prRLN)转移的关系,探讨超声检查对PTC患者LN-prRLN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行甲状腺右叶或双叶切除+右侧LN-prRLN清扫术的PTC患者135例,其中LN-prRLN转移患者29例(LN-prRLN转移组),无LN-prRLN转移患者106例(无LN-prRLN转移组),分析两组临床和超声图像特征。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TC患者临床和超声图像特征与LN-prRLN转移的关系。结果LN-prRLN转移组与无LN-prRLN转移组在年龄<45岁、肿瘤最大径<1 cm、包膜受累、超声显示右侧颈部第Ⅵ组肿大淋巴结、BRAFV600E基因突变及右侧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超声显示右侧颈部第Ⅵ组肿大淋巴结、右侧颈侧区淋巴结转移与LN-prRLN转移相关(OR=5.916、6.571,均P=0.001)。结论超声检查可预测PTC患者LN-prRLN转移情况,其中右侧颈部第Ⅵ组肿大淋巴结或右侧颈侧区淋巴结转移对预测LN-prRLN转移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甲状腺癌 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人甲状腺全切术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转移情况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周雷 丁胜义 +1 位作者 王朝 陈磊 《临床外科杂志》 2021年第7期652-655,共4页
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病人全切术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转移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017年11月~2019年11月间收治的PTC病人80例,所有病人根据病情进行全切术联合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或右侧中央... 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病人全切术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转移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017年11月~2019年11月间收治的PTC病人80例,所有病人根据病情进行全切术联合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或右侧中央区域淋巴结清扫,根据喉返神经作为界限将右侧中央区域淋巴结分为浅层区(Ⅵa)与深层区(Ⅵb),对所有清扫的淋巴结病理标本进行及时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确定记录所有病人的淋巴结转移情况,对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80例PTC病人中共有47例病人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为58.8%,平均清扫淋巴结数为(13.65±2.15)个,平均淋巴结阳性数为(5.61±1.17)个.其中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阳性12例,阳性率为15.0%,浅层淋巴结阳性率为55.0%,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阳性合并浅层淋巴结阳性率为12.5%,颈侧区淋巴结阳性率为6.3%.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肿瘤多发、肿瘤直径≥10 mm、右侧喉返神经浅层淋巴结阳性及颈侧区淋巴结阳性是影响PTC病人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肿瘤数量、肿瘤大小、右侧喉返神经浅层淋巴结阳性及颈侧区淋巴结是影响PTC病人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对于这部分病人中央区淋巴结清扫范围应包括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才能最大程度保证淋巴结清扫的彻底性,减少术后复发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中央区域淋巴结 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术中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清扫的经验和体会 被引量:2
4
作者 韩彬 王东来 +2 位作者 李朋 邹丽 韦伟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8年第4期421-424,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中,进行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清扫的必要性和意义。方法 2017年5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0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右侧或双侧)行根治术的患者,均行了包括右侧中央区喉返神经浅层与深层的淋巴结清扫。术后将浅层及...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中,进行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清扫的必要性和意义。方法 2017年5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0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右侧或双侧)行根治术的患者,均行了包括右侧中央区喉返神经浅层与深层的淋巴结清扫。术后将浅层及深层的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再将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是否包膜受侵、是否合并桥本甲状腺炎、喉前淋巴结转移情况等临床资料,与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中央区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转移率为23.5%,浅层转移为61.8%,仅深层淋巴结转移而无浅层转移的比例为1.3%,右侧中央区总体淋巴结转移率为65.7%。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转移率在患者年龄、性别、包膜受侵、桥本甲状腺炎等情况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与肿块大小、病灶数目、喉前淋巴结是否转移,以及右侧喉返神经浅层淋巴结是否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在进行右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时,由于存在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转移,为保证根治手术的彻底性,不仅要行喉返神经浅层的清扫,也要进行深层淋巴结的清扫,特别是当肿瘤较大、多病灶、有喉前和浅层淋巴结转移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 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清扫
下载PDF
右后纵隔胸膜悬吊法清扫第7组淋巴结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鲍峰 吴宗阳 袁云锋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1-215,共5页
目的分析微创肺癌手术中右后纵隔胸膜悬吊法对第7组淋巴结清扫情况、手术时间、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3月~2019年12月58例胸腔镜手术治疗右肺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1例术中应用右后纵隔胸膜悬吊法清扫第7组淋巴结,27... 目的分析微创肺癌手术中右后纵隔胸膜悬吊法对第7组淋巴结清扫情况、手术时间、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3月~2019年12月58例胸腔镜手术治疗右肺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1例术中应用右后纵隔胸膜悬吊法清扫第7组淋巴结,27例常规方法清扫第7组淋巴结。结果与常规方法组相比,纵隔胸膜悬吊组第7组淋巴结清扫数量显著增加,(3.35±0.20)枚vs.(2.46±0.47)枚,P<0.05;清扫淋巴结用时(9.25±3.85)min vs.(9.71±3.21)min,无明显差异;相关并发症如气管损伤,食管损伤,术中引流量无明显差异。结论右肺肺癌胸腔镜手术中采用后纵隔胸膜悬吊法可以更安全彻底地清扫第7组淋巴结,并不增加手术时间和围手术期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右后纵隔胸膜悬吊 第7组淋巴结清扫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右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清扫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徐骁诚 丁金旺 +4 位作者 彭友 张煜 张卧 潘钢 罗定存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8年第2期61-65,共5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右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LN-pr RLN,右颈VI-2亚区)清扫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2015年收治的右侧或双侧PTC患者408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LN-pr RLN转...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右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LN-pr RLN,右颈VI-2亚区)清扫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2015年收治的右侧或双侧PTC患者408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LN-pr RLN转移与患者各项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ROC曲线分析其预测价值。结果 408例PTC右颈VI区淋巴结转移率为49.02%,其中右VI-1亚区(右颈中央浅层)为46.32%,右VI-2亚区为16.67%。单因素分析右VI-2转移与性别、年龄、右侧癌灶大小及数目、被膜侵犯、右VI-1转移及转移灶大小、右颈侧区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右VI-2转移与右侧癌灶大小、被膜侵犯、右颈VI-1转移、右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相关(P均<0.05)。ROC显示:年龄<35.5岁、右侧癌灶>0.85 cm、右颈VI-1亚区转移淋巴结>1.5个、右颈VI-1亚区淋巴结转移灶>0.45 cm、右颈侧区转移淋巴结>0.5个来预测LN-pr RLN转移的AUC值分别为0.585、0.787、0.788、0.725、0.719。结论当患者是男性、年龄<35.5岁、右侧癌灶>0.85 cm、被膜侵犯、右颈VI-1亚区转移淋巴结>1.5个、右颈VI-1亚区淋巴结转移灶>0.45 cm、右颈侧区转移淋巴结>0.5个时,需常规行LN-pr RLN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危险因素 颈淋巴结清扫术 右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侯建忠 张颖超 +4 位作者 邓先兆 郭伯敏 康杰 樊友本 伍波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6期507-511,共5页
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lymph node posterior right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LN-prRLN)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1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424例行右... 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lymph node posterior right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LN-prRLN)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1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424例行右侧或双侧甲状腺切除术的PTC病人临床病理资料,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LNprRLN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96例(22.64%)病人存在LN-prRLN转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肿瘤直径、被膜侵犯、右侧Ⅵa区淋巴结转移与LN-prRLN转移相关(均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1 cm、被膜侵犯、右侧Ⅵa区淋巴结转移是LN-prRL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01)。结论:本研究显示PTC的LN-prRLN转移(22.64%)。当肿瘤直径≥1 cm、被膜侵犯、Ⅵa区淋巴结转移时,更应注重LN-prRLN清扫的彻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 淋巴结转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基于倾向性得分匹配评价甲状腺乳头状癌右侧病灶大小与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丁金旺 时晶晶 +3 位作者 彭友 郑卫军 周天晗 潘钢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1年第9期529-533,共5页
目的基于倾向性得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右侧病灶大小与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lymph node posterior to right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LN-prRLN)转移的关系... 目的基于倾向性得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右侧病灶大小与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lymph node posterior to right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LN-prRLN)转移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2014年3月~2019年7月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外科收治的907例PTC,通过PSM分析匹配前后右侧病灶大小与LN-prRLN转移的相关性,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预测效能。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均显示匹配前后右侧病灶大小是LN-prRLN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匹配前后右侧病灶大小均与LN-prRLN转移个数正相关(P<0.001)。右侧病灶大小预测LN-prRLN转移的曲线下面积为0.744,当取0.85 cm为界值时,敏感性为64.00%,特异性为72.00%。结论右侧病灶大小是预测PTC患者LN-prRL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当右侧病灶>0.85 cm时,建议行LN-prRLN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倾向性得分匹配 病灶大小 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
下载PDF
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的分析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林木本 林国文 +1 位作者 王观胜 黄少平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20期174-177,共4页
目的分析颈淋巴结阴性(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Ⅵ-B)转移的危险因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在廉江市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6例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右侧Ⅵ-... 目的分析颈淋巴结阴性(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Ⅵ-B)转移的危险因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在廉江市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6例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右侧Ⅵ-B转移情况,根据有无右侧Ⅵ-B转移分为转移组(16例)和未转移组(70例),收集两组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右侧Ⅵ-B转移危险因素。结果86例患者中,有16例发生右侧Ⅵ-B转移,发生率为18.60%。经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肿瘤大小、肿瘤包膜侵犯、肿瘤数目、右侧Ⅵ-A区淋巴结转移是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发生右侧Ⅵ-B转移的可能危险因素(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原发肿瘤直径>1 cm、包膜侵犯、肿瘤多发、右侧Ⅵ-A区淋巴结转移阳性是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右侧Ⅵ-B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在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原发肿瘤直径>1 cm、包膜侵犯、肿瘤多发、右侧Ⅵ-A区淋巴结转移阳性是引起右侧Ⅵ-B转移的危险因素,在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行右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时,右侧Ⅵ-B淋巴结应常规清扫,尤其当原发肿瘤直径>1 cm、包膜侵犯、肿瘤多发、右侧Ⅵ-A区淋巴结转移阳性时,更应注重右侧Ⅵ-B淋巴结清扫的彻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淋巴结阴性 甲状腺乳头状癌 右侧喉神经后方淋巴结转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转移情况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晨 田文 +1 位作者 夏绍友 杨华夏 《解剖学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326-331,共6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HT)患者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LN-prRLN)的转移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7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23例PTC合并HT及150例单纯PTC病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中...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HT)患者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LN-prRLN)的转移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7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23例PTC合并HT及150例单纯PTC病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中央区淋巴结完整清扫,比较2组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情况,分析观察组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LN-prRLN转移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观察组发生LN-prRLN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术后病理结果提示观察组、对照组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LN-prRLN转移总转移率、单纯转移率,分别为43.1%、48.0%,26.8%、30.0%,4.9%、9.3%,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表明观察组癌灶最大径>2.0 cm、癌灶数量≥2个、癌灶位于甲状腺下极、肿瘤侵犯包膜、甲状腺周围组织、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总数≥5枚、合并其他中央区淋巴结转移、颈侧区淋巴结转移患者LN-prRLN转移发生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癌灶数量≥2个与肿瘤侵犯包膜是观察组LN-prRLN转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986、3.338)。结论:1/4的PTC合并HT患者会出现LN-prRLN转移,在清扫右侧中央区淋巴结时应常规探查LN-prRLN,当癌灶数量≥2个与肿瘤侵犯包膜时推荐尽量完整清扫LN-prRL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桥本氏甲状腺炎 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 淋巴结转移 颈淋巴结清扫术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右侧喉返神经深层(Ⅵb区)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程鸣鸣 柴芳 张晓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5-90,共6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发生右侧喉返神经深层(ⅥⅥb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性。方法收集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1月—2019年4月收治的175例PTC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PTC患者右侧喉返神经浅层(Ⅵa区)及Ⅵb区发生淋巴...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发生右侧喉返神经深层(ⅥⅥb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性。方法收集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1月—2019年4月收治的175例PTC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PTC患者右侧喉返神经浅层(Ⅵa区)及Ⅵb区发生淋巴结转移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差异性。结果175例PTC患者中,发生Ⅵa区淋巴结转移67例,Ⅵb区淋巴结转移29例,兼有Ⅵa、Ⅵb区淋巴结转移23例。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癌灶最大径、癌灶多发性、颈侧区淋巴结转移(LLNM)是Ⅵa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癌灶最大径、右侧癌灶、LLNM、Ⅵa区淋巴结转移是Ⅵb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显示,癌灶最大径和癌灶位置对Ⅵb区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最大,年龄、LLNM和Ⅵa区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次之,癌灶多发性的影响最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Ⅵb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中癌灶最大径的诊断截断值为0.75 cm。结论PTC患者癌灶最大径、右侧癌灶、LLNM或Ⅵa区淋巴结转移为Ⅵb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可以根据列线图计算出PTC患者发生Ⅵb区淋巴结转移的概率。PTC患者存在这些危险因素且列线图评分较高时,发生Ⅵb区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右侧喉返神经深层 淋巴结转移 列线图 ROC曲线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转移的相关临床及超声特征评估 被引量:3
12
作者 单思维 刘从兵 +2 位作者 魏伟 袁方 胡春峰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200-204,共5页
目的评估甲状腺乳头状癌(PCT)患者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lymph nodes posterior to right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LN-prRLN)转移的相关临床及超声特征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人民医院手... 目的评估甲状腺乳头状癌(PCT)患者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lymph nodes posterior to right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LN-prRLN)转移的相关临床及超声特征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人民医院手术治疗的右叶或双叶PTC患者,共158例,收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病理LN-prRLN转移情况,将上述患者分为转移组(n=34)和对照组(n=124)。比较2组临床和声像图特征,分析与LN-prRLN转移有关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中PTC患者的LN-prRLN转移率为21.52%(34/158)。LN-prRLN转移组和对照组在年龄、肿瘤直径、包膜浸润、多灶性、喉前淋巴结及右侧喉返神经前方淋巴结(lymph nodes anterior to right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LN-arRLN)转移情况、超声显示肿瘤接触被膜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右侧肿瘤直径、包膜浸润、喉前淋巴结及LN-arRLN转移情况均与LN-prRLN转移显著相关(P均<0.05)。ROC曲线显示预测LN-prRLN转移的右肿瘤直径的最佳截断值为12.7 mm,ROC曲线下面积(AUC)=0.72,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4.3%和72.9%。结论PTC患者中,对于右侧叶肿瘤直径≥12.7 mm、包膜浸润、喉前淋巴结及LN-arRLN转移,应进行预防性LN-prRLN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 超声
下载PDF
食管胸段鳞癌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因素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华胸怀 张瑞祥 +4 位作者 孙海波 孟凡宇 于永魁 马海波 李印 《临床外科杂志》 2012年第4期269-271,共3页
目的 探讨食管胸段鳞癌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因素及其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300例胸段食管鳞癌切除术中行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Logistic... 目的 探讨食管胸段鳞癌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因素及其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300例胸段食管鳞癌切除术中行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300例食管胸段鳞癌患者中,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93例,转移率为31%.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总清扫枚数为1124枚,转移枚数为145,转移度为12.9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食管胸段鳞癌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总数、脉管癌栓形成、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贲门淋巴结转移、隆突下淋巴结转移、瘤体长度均是影响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因素.结论 胸段食管鳞癌中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率高,应按照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合理的清扫;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可能影响患者的预后,应综合全身情况给予术后辅助的放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胸段鳞癌 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 影响因素 临床意义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转移率及影响因素
14
作者 高建 张国烈 《现代临床医学》 2021年第1期3-5,12,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Ⅵb区)转移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136例PT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Ⅵb区转移率及影响因素。结果:136例中,浅层淋巴结(Ⅵa区)转移96例(70.59%),Ⅵb区转移3...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Ⅵb区)转移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136例PT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Ⅵb区转移率及影响因素。结果:136例中,浅层淋巴结(Ⅵa区)转移96例(70.59%),Ⅵb区转移31例(22.79%)。清扫方式、病灶直径、Ⅵa区淋巴结转移、包膜侵犯与PTCⅥb区转移有关(P<0.05或P<0.01)。结论:右侧或双侧PTC患者应当行完整、彻底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包括Ⅵb区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右侧喉返神经 深层淋巴结 淋巴结清扫
下载PDF
右侧前入路腹腔镜手术对远端胃癌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及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
15
作者 李敬敬 李明莉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第11期1449-1450,共2页
目的探讨右侧前入路腹腔镜手术对远端胃癌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及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64例远端胃癌患者,根据入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右侧前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左侧后... 目的探讨右侧前入路腹腔镜手术对远端胃癌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及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64例远端胃癌患者,根据入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右侧前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左侧后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1年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淋巴结清扫数目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下床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1年,两组的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右侧前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远端胃癌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明显增加淋巴结清扫数目,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腹腔镜手术 右侧前入路 左侧后入路 淋巴结清扫数目
下载PDF
清扫闭孔神经后方淋巴结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16
作者 张国兴 谢丽华 +2 位作者 高雅莉 王欣 张金玲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23期68-69,共2页
目的:探讨闭孔神经后方淋巴结大致数量范围及清扫闭孔神经后方淋巴结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行开腹手术治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152例。选取宫颈癌23例、卵巢癌18例、子宫内膜癌26例,作为对照组,仅清扫闭孔神经... 目的:探讨闭孔神经后方淋巴结大致数量范围及清扫闭孔神经后方淋巴结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行开腹手术治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152例。选取宫颈癌23例、卵巢癌18例、子宫内膜癌26例,作为对照组,仅清扫闭孔神经前方淋巴结;另选取宫颈癌41例、卵巢癌16例、子宫内膜癌28例,作为试验组,清扫完闭孔神经前方淋巴结后,又单独清扫闭孔神经后方淋巴结。比较两组闭孔神经后方淋巴结数量及5年生存率。结果:试验组闭孔神经后方淋巴结数量为0~4个,平均2个左右。试验组5年生存率为87.1%,对照组5年生存率为85.1%。结论:闭孔神经后方淋巴结数量平均0~4个,清扫闭孔神经后方淋巴结可以延长患者总生存率,在能力和设备允许情况下,尽量清扫切除,以提高患者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孔神经后方淋巴结 数量 生存率 生存期
下载PDF
经腋窝无充气后方入路腔镜甲状腺系膜切除术清扫右侧喉返神经深层(ⅥB区)淋巴结350例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植诚 李婷婷 +6 位作者 余诗桐 葛军娜 魏志刚 孙百慧 陈伟生 谭洁 雷尚通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6,共6页
目的:探索经腋窝无充气后方入路腔镜甲状腺系膜切除术在清扫右侧喉返神经深层(ⅥB区)淋巴结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普通外科采用经腋窝无充气后方入路腔镜甲状腺系膜切除术进行... 目的:探索经腋窝无充气后方入路腔镜甲状腺系膜切除术在清扫右侧喉返神经深层(ⅥB区)淋巴结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普通外科采用经腋窝无充气后方入路腔镜甲状腺系膜切除术进行治疗的右侧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资料,术式均为甲状腺右侧叶及峡部切除术+右侧中央区淋巴清扫术。总结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术后并发症情况。采用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入组350例患者,其中女性303例,男性47例,年龄(36.3±9.2)岁。pT1a期287例,pT1b期62例,pT2期1例,无T3及T4期患者。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没有中转开放。右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目为(8.11±4.65)枚(范围:1~31枚)。右侧ⅥB区淋巴结清扫数目为(2.62±1.86)枚(范围:1~12枚)。14.86%(52/350)的患者存在ⅥB区淋巴结转移,0.86%(3/350)出现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0.86%(3/350)出现术后血肿。结论:经腋窝无充气后方入路腔镜甲状腺系膜切除术可以清扫ⅥB区淋巴结,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腔镜甲状腺手术 无充气 腋窝入路 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
原文传递
改良尾侧入路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临床应用探讨
18
作者 王西杰 刘洪庆 李红军 《社区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422-428,共7页
目的探讨分析改良尾侧入路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术中要点和难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淋巴清除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4-01-2022-04-01沂南县第二人民医院124例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围手术期临床资料,其中改良尾侧入路46... 目的探讨分析改良尾侧入路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术中要点和难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淋巴清除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4-01-2022-04-01沂南县第二人民医院124例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围手术期临床资料,其中改良尾侧入路46例(改良尾侧入路组),传统中间入路78例(传统入路组)。通过对比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术中和术后资料及术后病理资料,分析改良尾侧入路右半结肠全结肠系膜切除术(CME)联合D_(3)淋巴结清除根治术,其手术安全性、术后恢复情况及肿瘤根治性。结果2组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病例。改良尾侧入路组的手术时间[140(135.00,140.00)min]短于传统入路组[195.0(185.00,205.0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良尾侧入路组术中出血量[35.0(35.00,40.00)mL]少于传统入路组[85.0(80.00,90.0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良尾侧入路组获取总淋巴结数(18.41±1.25)枚多于传统入路组(17.31±1.49)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良尾侧入路组获取阳性淋巴结数[0.50(0,3.60)枚]多于传统入路组[0(0,1.00)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和术后病理及预后指标,改良尾侧入路组中转开腹(2.21%)与传统入路组中转开腹(7.6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在首次排气时间、进食流质时间、总住院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下改良尾侧入路右半结肠CME联合D_(3)淋巴结清除根治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可获得较多数目的总淋巴结,符合肿瘤根治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尾侧入路联合中间入路 右半结肠癌根治术 原始后腹膜 胃结肠干 幽门下组淋巴结 大网膜
原文传递
甲状腺乳头状癌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宏存 李良 +4 位作者 江鸣 张军 姚宝忠 姜友 廖理芳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391-394,共4页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8例PT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右侧中央区淋巴结以喉返神经为界,分为Ⅵ-A区(...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8例PT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右侧中央区淋巴结以喉返神经为界,分为Ⅵ-A区(浅层)与Ⅵ-B区(深层,即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分析右侧中央区Ⅵ-B区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对右侧Ⅵ-A区淋巴结转移个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及Youden指数.结果 98例患者中有16例发生右侧Ⅵ-B区淋巴结转移(16.3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TC患者Ⅵ-B区淋巴结转移与患者肿瘤大小(x2=12.864,P<0.001)、肿瘤包膜侵犯(x2=16.354,P<0.001)、右侧Ⅵ-A区淋巴结是否转移(x2=16.065,P <0.001)、肿瘤数量(x2=15.593,P<0.001)和颈侧区淋巴结转移(x2=21.098,P<0.001)相关,而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灶位置无关(均P>0.05).PTC患者Ⅵ-B区淋巴结转移与右侧Ⅵ-A区淋巴结转移个数相关,当右侧Ⅵ-A区淋巴结转移个数为2.5个时,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0.60%、70.00%,AUC为0.754,Youden指数为0.406.结论 对于PTC患者,原发肿瘤直径>1 cm、包膜侵犯、Ⅵ-A区淋巴结转移阳性、肿瘤多发、颈侧区淋巴结转移阳性均为Ⅵ-B区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因素.当右侧Ⅵ-A区淋巴结转移个数≥3个时需行Ⅵ-B区淋巴结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瘤 淋巴转移 右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
原文传递
甲状腺乳头状癌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转移及清扫 被引量:2
20
作者 谭向荣 韩春 +1 位作者 赵佳正 郭良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365-367,共3页
淋巴结转移是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的主要方式。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中,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因解剖位置深而十分隐蔽,在手术过程中容易被遗漏,而成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复发的影响因素之一。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转移率为10%~30%,... 淋巴结转移是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的主要方式。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中,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因解剖位置深而十分隐蔽,在手术过程中容易被遗漏,而成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复发的影响因素之一。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转移率为10%~30%,与肿瘤大小、位置等诸多因素相关,在甲状腺癌外科治疗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淋巴转移 颈淋巴结清扫术 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