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Polyacrylamide on Phosphorus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Aggregates 被引量:7
1
作者 杨雪芹 王旭东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08年第3期149-152,共4页
[Objective]The research aimed to provide scientific reference for reasonable utilization of polyacrylamide(PAM).[Method]After PAM treatment,the soil aggregates were classified through dry sieve analysis and the adsorp... [Objective]The research aimed to provide scientific reference for reasonable utilization of polyacrylamide(PAM).[Method]After PAM treatment,the soil aggregates were classified through dry sieve analysis and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and desorption capacity of all soil aggregates to phosphorus at different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s were analyzed.[Result] The phosphorus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of soil sample treated by PAM declined. The amount of phosphorus adsorption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 and this increase was fast in low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 area but slow in high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 area.At different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s,adsorption showed a へ shape changing trend.The phosphorus adsorption was related to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 and the 2-3 mm aggregate had the highest desorption rate while 0.1-0.25 mm aggregate and 0.45-1 mm aggregate had lowest desorption rate.[Conclusion]The PAM treatment generated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phosphorus adsorption and analytic features of aggregate in all size fra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u soil polyacrylamide(pam) AGGREGATE PHOSPHORUS ADSORPTION DESORPTION
下载PDF
PAM对不同雨强下黑土区土质堤防侵蚀的影响
2
作者 刘鸿涛 郑琪严 +2 位作者 李起龙 赵瑞娟 李晓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0,共10页
[目的]探究不同浓度PAM的防侵蚀效果,进而为东北黑土区土质堤防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共设置2个降雨强度(60,90 mm/h),5个PAM浓度(0,2,3,4,5 g/m^(2)),观察不同雨强下PAM对坡面产流产沙、坡面侵蚀特征的影响,... [目的]探究不同浓度PAM的防侵蚀效果,进而为东北黑土区土质堤防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共设置2个降雨强度(60,90 mm/h),5个PAM浓度(0,2,3,4,5 g/m^(2)),观察不同雨强下PAM对坡面产流产沙、坡面侵蚀特征的影响,分析了各侵蚀形态下的水力学参数。[结果](1)在同一PAM浓度下,坡面平均产流率、平均产沙率随雨强的增大而增大。(2)在两个雨强下,平均产流率存在拐点,3 g/m^(2)的平均产流率最小;平均产沙率随着PAM浓度的增长而降低,5 g/m^(2)平均产沙率最小。(3)降雨强度60 mm/h,坡面的侵蚀形态主要表现为溅蚀和面蚀;降雨强度90 mm/h,坡面侵蚀特征表现为面蚀,部分伴有细沟侵蚀。(4)雷诺数(Re)小于500,均为层流,弗罗德数(Fr)小于1,属于缓流。降雨强度对水流剪切力、水流功率和单位水流功率的影响均大于PAM浓度。[结论]东北黑土区坡面施加PAM,可有效改良土壤结构,土壤水分入渗能力增强,减少了坡面侵蚀产沙,对于土质堤防侵蚀防治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面侵蚀 降雨强度 pam(聚丙烯酰胺) 产流产沙 侵蚀形态
下载PDF
Treatment of Wastewater Containing Polyacrylamide Using Three Dimensional Electrodes 被引量:6
3
作者 CHEN Wu YANG Changzhui +1 位作者 MEI Ping YIN Xianqing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 CAS 2007年第2期353-360,共8页
A method using three-dimensional electrode is applied to treat wastewater in oil fields, which contains polyacrylamide (PAM), for analogue. A best condition for electrolysis (I= 1.0 A, t=90 min, c=0.1%, m=980 g,φ=... A method using three-dimensional electrode is applied to treat wastewater in oil fields, which contains polyacrylamide (PAM), for analogue. A best condition for electrolysis (I= 1.0 A, t=90 min, c=0.1%, m=980 g,φ=5 mm, d=5.0 cm) has been determined, under which the COD removal efficiency reached 96.0%, COD containing in wastewater reduced to 64.3 mg/L from 1 622.9 mg/L, the figure before treatment. Three categories of PAM-containing wastewater in production practice have been treated with the COD removal ratios being 87.5%, 82.4% and 84.7% respectively. Presence of H2O2 and ·OH are detected by means of Ti(IV)-5-Br-PADAP technique and colorimetry respectively. The concentration is positively proportional to the COD removal ratio and increases in accordance with increment of time of electrolysis and curr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CHEMISTRY three-dimensional electrode (TDE) oilfield wastewater treatment polyacrylamide (pam
下载PDF
Intermittent swelling and shrinkage of a highly expansive soil treated with polyacrylamide 被引量:4
4
作者 Amin Soltani An Deng +1 位作者 Abbas Taheri Brendan C.O’Kelly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CIE CSCD 2022年第1期252-261,共10页
This laboratory study examines the potential use of an anionic polyacrylamide(PAM)-based material as an environmentally sustainable additive for the stabilization of an expansive soil from South Australia.The experime... This laboratory study examines the potential use of an anionic polyacrylamide(PAM)-based material as an environmentally sustainable additive for the stabilization of an expansive soil from South Australia.The experimental program consisted of consistency limits,sediment volume,compaction and oedometer cyclic swell-shrink tests,performed using distilled water and four different PAM-to-water solutions of P_(D)=0.1 g/L,0.2 g/L,0.4 g/L and 0.6 g/L as the mixing liquids.Overall,the relative swelling and shrinkage strains were found to decrease with increasing number of applied swell-shrink cycles,with an‘elastic equilibrium’condition achieved on the conclusion of four cycles.The propensity for swelling/shrinkage potential reduction(for any given cycle)was found to be in favor of increasing the PAM dosage up to P_(D)=0.2 g/L,beyond which the excess PAM molecules self-associate as aggregates,thereby functioning as a lubricant instead of a flocculant;this critical dosage was termed‘maximum flocculation dosage’(MFD).The MFD assertion was discussed and validated using the consistency limits and sediment volume properties,both exhibiting only marginal variations beyond the identified MFD of P_(D)=0.2 g/L.The accumulated axial strain progressively transitioned from‘expansive’for the unamended soil to an ideal‘neutral’state at the MFD,while higher dosages demonstrated undesirable‘contractive’sta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pansive soil polyacrylamide(pam) Consistency limits Sediment volume Swell-shrink cycles Swelling and shrinkage strains Accumulated axial strain
下载PDF
STUDIES ON ULTRASONIC DEGRADATION AND BLOCK COPOLYMERIZATION OF POLYACRYLAMIDE AND POLY(ETHYLENE OXIDE)
5
作者 胡星琪 徐僖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1985年第1期20-30,共11页
The kinetics of ultrasonic degradation of aqueous solution of polyacrylamide(PAM)and poly(ethyleneoxide)(PEO)as well as ultrasonic block copolymerization of aqueous solution of the mixture of PAM/PEOwere studied... The kinetics of ultrasonic degradation of aqueous solution of polyacrylamide(PAM)and poly(ethyleneoxide)(PEO)as well as ultrasonic block copolymerization of aqueous solution of the mixture of PAM/PEOwere studied respectively.The degradation reaction of PEO follows a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P1-P∞)-1and irradiation time,while that of PAM follows a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P1-P∞)-1/2and irradiation time.The structure of the copolymer was identified by IR,NMR and DTA,and the copolymer prepared is a blockone.The copolymer formed by irradiating 1% aqueous solution of PEO/PAM mixture(1:1)for a period of40min.at 18.2 kHz with a sonic intensity corresponding to 2.OA input current on the reversed main circuitamounts to 6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m STUDIES ON ULTRASONIC DEGRADATION AND BLOCK COPOLYMERIZATION OF polyacrylamide AND POLY ETHYLENE OXIDE PEO
下载PDF
菌藻共生系统对模拟油田驱采废水中PAM和DIC去除的处理
6
作者 王作超 唐春晓 +3 位作者 张慧超 李欣 上官默涵 安众一 《净水技术》 CAS 2023年第9期124-131,共8页
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废水中总溶解性无机碳(DIC)浓度高、总量大,现有以细菌为主的生物处理方法无法有效地处理DIC,尾水排放后会转化成CO_(2),违背了我国“碳减排”的总体目标。研究以旋转式菌藻共生生物膜系统处理模拟石油驱采废水,达到同... 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废水中总溶解性无机碳(DIC)浓度高、总量大,现有以细菌为主的生物处理方法无法有效地处理DIC,尾水排放后会转化成CO_(2),违背了我国“碳减排”的总体目标。研究以旋转式菌藻共生生物膜系统处理模拟石油驱采废水,达到同步削减DIC和聚丙烯酰胺(PAM)的目的。文章探究了不同PAM、总碳(TC)、总氮(TN)浓度条件下,体系对PAM、总有机碳(TOC)、无机碳(IC)、溶液黏度的减排效果。结果表明,菌藻共生系统在有效地降低出水中DIC浓度的同时,对PAM降解效果明显;DIC的去除率能达到70%~80%,PAM的降解率可以达到60%~70%。投加共代谢氮源可以提高PAM的降解效果,但DIC去除效果明显下降。扫描电镜图像显示,处理后的PAM结构出现了明显的破坏。针对菌藻生物膜的16S rDNA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藻类、细菌、真菌均在PAM和DIC的去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驱采出水 旋转藻生物膜反应器 菌藻共生系统 溶解性无机碳 聚丙烯酰胺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PAM)对冶炼烟气净化稀酸杂质沉降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嵘峥 张波 +2 位作者 韩战旗 卓俭进 朱兴荣 《绿色矿冶》 2023年第2期30-33,共4页
有色冶炼原料多为金属硫化物,火法冶炼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烟气,通常冶炼烟气用于制酸。在制酸净化工序中,稀酸捕获大量烟气中的含尘杂质,经高效沉降槽沉降后,上清液返回系统,底流送入压滤机过滤,含有价金属的滤饼返回冶炼系统回... 有色冶炼原料多为金属硫化物,火法冶炼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烟气,通常冶炼烟气用于制酸。在制酸净化工序中,稀酸捕获大量烟气中的含尘杂质,经高效沉降槽沉降后,上清液返回系统,底流送入压滤机过滤,含有价金属的滤饼返回冶炼系统回收。由于冶炼烟气量和杂质含量波动较大,如要满足所有工况下的除杂效率,需增大沉降槽有效沉降面积或提高颗粒沉降速度,导致成本增加。本文进行了使用絮凝剂PAM提高净化稀酸杂质沉降速度的可行性分析,探究不同PAM加药量对净化稀酸杂质沉降的影响,为沉降槽选型提供参考数据,以期提高沉降效率,减小设备规格。实验结果表明,PAM的添加对冶炼烟气净化稀酸中的颗粒沉降有积极作用,对冶炼烟气净化稀酸的成分无显著影响,不会影响烟气净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pam) 冶炼烟气 制酸 净化稀酸
下载PDF
赤泥用于酸性含锰废水中锰的净化研究
8
作者 阎丽 陈冬素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7-240,共4页
采用还原焙烧-磁选预处理赤泥,得到非磁性物;非磁性物经煅烧、盐酸溶出后加入饱和偏铝酸钠聚合剂聚合后过滤、熟化制备聚合氯化铝(PAC)基液;使用该PAC基液,在沉降时间5 h、PAC基液与废水体积比1∶120、搅拌转速140 r/min、pH值8、反应温... 采用还原焙烧-磁选预处理赤泥,得到非磁性物;非磁性物经煅烧、盐酸溶出后加入饱和偏铝酸钠聚合剂聚合后过滤、熟化制备聚合氯化铝(PAC)基液;使用该PAC基液,在沉降时间5 h、PAC基液与废水体积比1∶120、搅拌转速140 r/min、pH值8、反应温度30℃、聚丙烯酰胺(PAM)投加量20 mg/L条件下处理含锰酸性废水,处理后液中锰质量浓度由325.3 mg/L降至1.5 mg/L,锰去除率达99.5%,净化后液中锰质量浓度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处理 絮凝沉淀法 含锰酸性废水 赤泥 非磁性物 聚合氯化铝 聚丙烯酰胺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PAM)对黄土坡地降雨产流产沙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25
9
作者 冯浩 吴普特 黄占斌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8-51,共4页
从防治水土流失和提高降水资源利用率的角度出发 ,为使 PAM能在黄土地区广泛使用 ,该文通过室内人工模拟降雨和冲刷试验 ,研究了黄土坡地土壤表层施加 PAM对产流产沙过程的影响 ,分析了产流、径流累计量、泥沙累计量随时间的变化过程 ,... 从防治水土流失和提高降水资源利用率的角度出发 ,为使 PAM能在黄土地区广泛使用 ,该文通过室内人工模拟降雨和冲刷试验 ,研究了黄土坡地土壤表层施加 PAM对产流产沙过程的影响 ,分析了产流、径流累计量、泥沙累计量随时间的变化过程 ,建立了相应的相关关系。比较了不同 PAM用量的作用效果及不同土壤对 PAM施用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当坡度为 15°,雨强 1.2 m m / min,降雨历时为 30 min时 ,每平方米土壤表层施加 0 .8gPAM后的产流量减少 16 % ,产沙量不到 1kg,减沙率达 87.87% ;连续冲刷试验结果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模拟降雨 pam 黄土坡地 产流过程 产沙过程 土壤改良剂 土壤入渗
下载PDF
PAM对土壤物理性状以及水分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55
10
作者 韩凤朋 郑纪勇 +1 位作者 李占斌 张兴昌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0-74,共5页
为了研究聚丙烯酰胺(PAM)在黄土高原自然条件下对土壤物理性状和水分分布的影响,采用表面撒施的方法研究了12个不同处理小区的土壤体积质量、饱和导水率以及水分分布的变化。结果表明,在0~2g/m2范围内添加PAM可以减小土壤体积质量增加... 为了研究聚丙烯酰胺(PAM)在黄土高原自然条件下对土壤物理性状和水分分布的影响,采用表面撒施的方法研究了12个不同处理小区的土壤体积质量、饱和导水率以及水分分布的变化。结果表明,在0~2g/m2范围内添加PAM可以减小土壤体积质量增加土壤饱和导水率,但用量超过2g/m2土壤体积质量开始增加。饱和导水率开始降低。在0~3g/m2均可用二次曲线进行描述,相关系数达到95%以上。表层土壤含水量随着PAM添加量的增加而升高,20~60cm土层土壤含水率随着PAM用量的增加出现交叉现象,60~100cm土层随着PAM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在2g/m2用量时达到最高,再增加PAM用量土壤含水率反而有降低趋势。100cm以下土层变化不明显。该研究为探明PAM在黄土高原地区的适应性和大规模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土壤 物理性质 饱和导水率 水分分布
下载PDF
PAM对坡地降雨径流入渗和水力侵蚀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9
11
作者 陈渠昌 雷廷武 李瑞平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290-1296,共7页
通过野外沙壤土坡地人工降雨产流试验,研究了地表施用高分子聚合物PAM(Polyacrylamide)对降雨径流量、径流含沙量、一次降雨土壤侵蚀总量等的影响。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建立了表面施用PAM用量对径流、土壤侵蚀影响规律的数学模型。对... 通过野外沙壤土坡地人工降雨产流试验,研究了地表施用高分子聚合物PAM(Polyacrylamide)对降雨径流量、径流含沙量、一次降雨土壤侵蚀总量等的影响。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建立了表面施用PAM用量对径流、土壤侵蚀影响规律的数学模型。对于所试验的洪积沙质壤土,PAM用量0.5g.m-2时,可以提高土壤的入渗率,减少径流量;PAM用量3g.m-2时,可明显降低土壤入渗率,增加坡地径流量。用量在1g.m-2时,PAM对土壤入渗率影响的效果不稳定,该用量是PAM对土壤入渗率影响的一个拐点或非稳定点。利用PAM调节土壤入渗率存在一个最佳值(最大入渗速率),对应的PAM用量为提高土壤入渗率的最佳用量,对于所试验的洪积沙壤土来说为1.0 g.m-2左右。PAM的使用方法和用量对减小土壤入渗率也存在一个阈值,对于试验土壤此值在2.0g.m-2左右。不同用量PAM都能降低坡地径流的径流含沙率;当PAM用量较大时(2g.m-2),也能显著地降低一次降雨径流的挟沙总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pam) 坡地径流 水力侵蚀 影响研究
下载PDF
改性凹凸棒土吸附处理PAM废水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朱洪标 孙亚兵 +2 位作者 李署 冯景伟 周晓霞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4-87,共4页
以丙烯酰胺(PAM)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改性凹凸棒土对PAM的吸附性能、吸附过程的影响因素以及吸附完成后的再生问题。研究表明,250mg/L的PAM溶液振荡吸附1h后,酸改性凹凸棒土的吸附效率高于提纯和热改性凹凸棒土,达90.08%。在250mg/L的PA... 以丙烯酰胺(PAM)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改性凹凸棒土对PAM的吸附性能、吸附过程的影响因素以及吸附完成后的再生问题。研究表明,250mg/L的PAM溶液振荡吸附1h后,酸改性凹凸棒土的吸附效率高于提纯和热改性凹凸棒土,达90.08%。在250mg/L的PAM溶液投加酸改性凹凸棒土进行振荡吸附试验,吸附时间为45min,试验结果表明,酸改性凹凸棒土的最佳投加量为1g/L;吸附过程最佳pH范围是4~6;吸附过程为放热过程。以5%、10%和15%的氢氧化钠溶液作为脱附剂进行再生试验,随着氢氧化钠溶液浓度的提高,再生效率逐渐提高。但是,再生效率提高的幅度减小,浓度为10%和15%的氢氧化钠溶液的再生效率差别不大。以10%的氢氧化钠溶液作为脱附剂时,最经济的再生次数为5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pam) 改性凹凸棒土 吸附 再生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PAM)的改土及增产效应 被引量:68
13
作者 员学锋 吴普特 冯浩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2年第2期55-58,共4页
通过夏玉米施加聚丙烯酰胺 (PAM)的大田实验 ,确定了 PAM的改土、增产效应。研究表明 ,PAM施用量为 0 .75~ 1.2 5 g/ m2 时可使土壤容重平均下降 0 .0 6 8g/ cm3 ,团聚体总量 (>0 .2 5 mm )平均增加 30 .2 % ,同时 ,PAM增产效果显... 通过夏玉米施加聚丙烯酰胺 (PAM)的大田实验 ,确定了 PAM的改土、增产效应。研究表明 ,PAM施用量为 0 .75~ 1.2 5 g/ m2 时可使土壤容重平均下降 0 .0 6 8g/ cm3 ,团聚体总量 (>0 .2 5 mm )平均增加 30 .2 % ,同时 ,PAM增产效果显著 ,增产幅度为 11.7%~ 1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pam) 玉米 土壤改良 增产
下载PDF
利用PAM防治松散扰动沙土风蚀效果的风洞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陈渠昌 江培福 +2 位作者 雷廷武 李瑞平 唐泽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11,共5页
翻耕农地和建设工地的扰动松散土是沙尘的重要来源。防止扰动土风蚀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该研究通过室内风洞模拟试验,研究了PAM对于提高松散扰动土起动风速、防止风蚀的效果。试验分别采用0°、10°、20°、30°... 翻耕农地和建设工地的扰动松散土是沙尘的重要来源。防止扰动土风蚀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该研究通过室内风洞模拟试验,研究了PAM对于提高松散扰动土起动风速、防止风蚀的效果。试验分别采用0°、10°、20°、30°不同的吹角,地表处理为:喷施PAM(用量分别为0.5,1,2,4 g/m2)、喷施清水和未加处理的自然松散扰动(沙)土。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表面喷洒PAM溶液可以显著地提高松散扰动土的起动风速,达到控制风蚀的目的;仅喷洒清水处理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沙尘的起动风速,但其效果甚微;如果松散(沙)土喷施PAM的表面不被扰动(无裂纹),用于松散土风蚀防治时PAM用量控制在1 g/m2以上就可以有效防止风蚀发生,试样经受风速为14 m/s左右的大风、历时30 m in而未产生风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散沙土 起动风速 聚丙烯酰胺(pam) 风蚀防治 风洞
下载PDF
PAC和PAM复合混凝剂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 被引量:24
15
作者 李志伟 孙力平 吴立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85-87,共3页
通过投加混凝剂聚合氯化铝(PAC)和助凝剂聚丙烯酰胺(PAM)对垃圾渗滤液进行混凝沉淀处理,根据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混凝的最佳条件:PAC投加量为750mg/L、PAM投加量为15mg/L、快速(150r/min)搅拌1min、中速(45r/... 通过投加混凝剂聚合氯化铝(PAC)和助凝剂聚丙烯酰胺(PAM)对垃圾渗滤液进行混凝沉淀处理,根据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混凝的最佳条件:PAC投加量为750mg/L、PAM投加量为15mg/L、快速(150r/min)搅拌1min、中速(45r/min)搅拌6min、慢速(35r/min)搅拌7min、在快速混合之后投加助凝剂。在该处理条件下,系统对垃圾渗滤液中COD和浊度的去除率达到最大,分别为27.45%和65.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聚合氯化铝(PAC) 聚丙烯酰胺(pam) 混凝沉淀
下载PDF
PAM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_4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宋延华 张胜利 +1 位作者 李维 李娟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10,共3页
利用金相显微镜、SEM、XRD、恒流充放电、电化学阻抗及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分散剂聚丙烯酰胺(PAM)对正极材料LiFePO4性能的影响。往LiFePO4中加入0.1%PAM时,分散性能最好,能抑制活性物质团聚;以0.1C在2.7~4.2 V循环,正极的首次放电比容... 利用金相显微镜、SEM、XRD、恒流充放电、电化学阻抗及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分散剂聚丙烯酰胺(PAM)对正极材料LiFePO4性能的影响。往LiFePO4中加入0.1%PAM时,分散性能最好,能抑制活性物质团聚;以0.1C在2.7~4.2 V循环,正极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从未添加分散剂时的132.6 mAh/g提高到了166.9 mAh/g,循环稳定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pam) 分散剂 磷酸铁锂(LiFePO4) 团聚
下载PDF
PAM对黄土坡地水分养分迁移特性影响的室内模拟试验 被引量:32
17
作者 王辉 王全九 邵明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5-88,共4页
为了研究聚丙烯酰胺(PAM)在黄土区集中暴雨条件对坡地水土及养分流失的影响,采用室内降雨模拟试验方法,探讨了在暴雨(2mm/min)条件下施加PAM对黄土坡地土壤养分流失及硝态氮淋溶特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相比较,施加PAM对径... 为了研究聚丙烯酰胺(PAM)在黄土区集中暴雨条件对坡地水土及养分流失的影响,采用室内降雨模拟试验方法,探讨了在暴雨(2mm/min)条件下施加PAM对黄土坡地土壤养分流失及硝态氮淋溶特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相比较,施加PAM对径流硝态氮流失的影响不明显,但显著改变了径流磷和钾浓度随时间变化过程,分别降低了径流磷和钾的流失量为82%和84%;施加PAM减少了坡地土壤流失量93%,也降低了泥沙中硝态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流失量分别为78%,95%和95%;施加PAM影响了坡地土壤水分再分布过程,减少了土壤水分深层的渗漏,从而降低了土壤硝态氮淋失的潜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降雨 地表径流 养分流失 黄土坡地 聚丙烯酰胺(pam)
下载PDF
微咸水入渗下施加PAM土壤水盐运移特性研究 被引量:27
18
作者 王全九 张继红 谭帅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56-1064,共9页
土壤改良剂与微咸水灌溉相结合,对于合理开发利用微咸水、改善盐碱土结构及促进作物生长有着重要意义。基于一维垂直土柱积水入渗和水平土柱吸渗试验,研究了微咸水入渗条件下,不同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PAM)施量(0、0.02%、0.04%和... 土壤改良剂与微咸水灌溉相结合,对于合理开发利用微咸水、改善盐碱土结构及促进作物生长有着重要意义。基于一维垂直土柱积水入渗和水平土柱吸渗试验,研究了微咸水入渗条件下,不同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PAM)施量(0、0.02%、0.04%和0.06%)对盐碱土水盐运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微咸水入渗条件下,施加PAM能够降低土壤入渗速率,增加土壤保水性能。(2)施加PAM对Philip及Kostiakov入渗模型参数有显著影响,在PAM施量0.04%时,吸渗率S和经验系数K最小,而经验指数β最大。(3)在PAM施量为0.04%时,土壤饱和体积含水量最大,BrooksCorey模型进气吸力hd增加了15.30%,土壤持水性能显著提高;土壤水分扩散率最小,水分分布最均匀。(4)施加PAM能够显著提高土层的持水效率和微咸水的淋洗效果,在PAM施量为0.04%时,土层持水效率最高,盐分淋洗量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咸水 聚丙烯酰胺 水盐运移 土壤水力参数
下载PDF
PAM对沙质土壤持水性能影响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李佳佳 李俊颖 王定勇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3-97,共5页
通过试验模拟,研究了不同剂量聚丙烯酰胺(PAM)施入沙质土壤后对土壤持水性能的影响.PAM设置0(对照),50,100,200,400和1000mg/kg6个水平.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经PAM处理后的土壤累积蒸发量减小了4.12%~14.46%;... 通过试验模拟,研究了不同剂量聚丙烯酰胺(PAM)施入沙质土壤后对土壤持水性能的影响.PAM设置0(对照),50,100,200,400和1000mg/kg6个水平.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经PAM处理后的土壤累积蒸发量减小了4.12%~14.46%;平均含水量增加了1.40%~5.64%;田间持水量增加20.68%~33.71%,毛细管持水量增加18.41%~29.04%,最大持水量增加18.62%~29.70%;方差分析在5%水平上各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最大差异出现在PAM施加量为200mg/kg时.表明了PAM能够改善土壤的持水性能,其改良效果因PAM施入浓度而异.在改良该沙壤土保水性时,其适宜PAM施用量为200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pam) 冷沙黄泥 土壤持水性能 抗蒸发
下载PDF
施用PAM防治松散土风蚀的机理及其抵御风沙流能力研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陈渠昌 雷廷武 唐泽军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6,共6页
采用室内风洞试验方法,研究了内蒙古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沙地松散土风蚀规律、风沙流对风蚀量的影响和施用PAM防治松散土壤风蚀的机理及其抗风沙流的能力。风沙流对风蚀量的影响试验,采用试样接续放置的方法,前一试样为后一试样... 采用室内风洞试验方法,研究了内蒙古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沙地松散土风蚀规律、风沙流对风蚀量的影响和施用PAM防治松散土壤风蚀的机理及其抗风沙流的能力。风沙流对风蚀量的影响试验,采用试样接续放置的方法,前一试样为后一试样提供风沙流;施用PAM试样抗风沙流的能力试验,采用PAM使用量为1g/m^2,2g/m^2和4g/m^2等3个处理水平和0,17.6%,36.4%,7.7%等4个吹角水平。试验结果表明,相同的风速条件下风沙流对土壤的侵蚀程度比净风侵蚀程度高得多,侵蚀量显著不同;PAM用量为1g/m^2时,在7~8m/S风速的风沙流作用下只能经历5~10min的吹蚀试样即破坏;PAM用量为2g/m^2时可以抵御8~10m/s风速的风沙流历时30min的吹蚀;PAM用量达4g/m^2时,可以抵御10m/S风速的风沙流历时30min的吹蚀试样仍未破坏,几乎可以防止自然界99%的各级风速所引起的土壤风蚀。从经济方面考虑,推荐PAM用量为2g/m^2可以防止自然界中大部分风力(约97%~99%)造成的风蚀,经济上是可行的。经PAM处理的试样破坏过程和切片分析得出,在松散土表面喷施PAM之所以能够有效地防止风蚀,最根本的原因是施用PAM溶液后松散土表面可形成较厚的结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散土 pam 风蚀控制 风沙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