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arisons,process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surveyed data by GMS-06 and other magnetotelluric sounding sys-tems 被引量:1
1
作者 于鹏 吴健生 +1 位作者 王家林 张新兵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SCD 2006年第5期596-600,共5页
In recent years, the data collecting and processing of magnetotelluric sounding (MT) have progressed greatly. 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field surveyed data and obtain the high quality parameters such as apparent... In recent years, the data collecting and processing of magnetotelluric sounding (MT) have progressed greatly. 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field surveyed data and obtain the high quality parameters such as apparent resistivity and phase is the most important link during the overall flow. I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ignal-to-noise ratio of magnetic sensors, the resolution of data collecting units and relevant processing methods as well. Produced by Germany Metronix Measurement Instruments and Electronics Ltd., the new type multi-channel geophysical measurement system GMS-06 was already adopted and used by domeslic units such as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Tongji University. Based on the brief introduction of GMS-06, this paper will give the comparisons and analyses of the synchronous surveyed MT data by GMS-06, MMS-03 MT system which was also produced by Metronix and V5-2000 MT system produced by Canada Phoenix Geophysics Ltd.. Then the preliminary processing and interpretation results of the long period MT data observed by GMS-06 in the area of Shanghai and Zhejiang are also discussed in the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totelluric sounding deep electrical structure GMS-06 mt system V5-2000 mt system
下载PDF
The Earth Summit Mission-2022:Successful ozone soundings contribute to source identification in the north Mt.Qomolangma region
2
作者 Jinqiang Zhang Chunxiang Ye +11 位作者 Yuejian Xuan Zhixuan Bai Weili Lin Dan Li Lingkun Ran Baofeng Jiao YaomingMa Weiqiang Ma Nan Yao Yunshu Zeng Daren Lv Tong Zhu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412-421,共10页
As part of“The Earth Summit Mission-2022”during the second Tibetan Plateau Scientific Expedition and Research(STEP)in April and May 2022,we conducted the ozone sounding experiment(an ozonesonde mated to a radiosonde... As part of“The Earth Summit Mission-2022”during the second Tibetan Plateau Scientific Expedition and Research(STEP)in April and May 2022,we conducted the ozone sounding experiment(an ozonesonde mated to a radiosonde)at Mt.Qomolangma Base Camp(MQBC;86.85°E,28.14°N;5200 m),a location at an extremely high altitude.A total of ten sounding profiles were obtained between April 30 and May 06,2022,of which seven profiles were above35 km in altitude,with a maximum detection altitude up to 39.0 km.This study presents the temporal variation and vertical distributions of atmospheric temperature,humidity,and ozone during the MQBC campaign.The averaged ozone concentration was high(68.3 ppbv)at the surface and then increased smoothly until peaking(~110 ppbv)in the middle troposphere(approximately 10 km),and afterward,the ozone concentration increased rapidly from the upper troposphere to a maximum of~10 ppmv at~30 km.The enhanced ozone concentration in the middle troposphere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blocking high pressure,and transport from the southern flank of the Himalayas occurred during the campaign period.The average total ozone column was 291.9±21.4 DU for the seven profiles exceeding 35km in altitude.The ozonesonde measurements were also compared with the vertical ozone profiles retrieved from the space-borne ozone products from the Microwave Limb Sounder(MLS)onboard the Aura satellite and the Atmospheric Infrared Sounder(AIRS)onboard the Aqua satelli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zone soundings mt.Qomolangma Vertical ozone structure Ozone source Satellite data
原文传递
Application of high-frequency magnetotelluric method in porphyry copper deposit exploration:a case study of Duobaoshan deposit area 被引量:1
3
作者 LIU Caihua QU Xin +4 位作者 FENG Xuan TTAN You LIU Yang QIAO Hanqing WANG Shiyu 《Global Geology》 2017年第4期246-252,共7页
The Duobaoshan mine area in Heilongjiang is located in the northeast section of Xingmeng orogenic belt and is in the west side of Hegang Mountain-Heihe fault zone. There exist many deposits in this area,and its metall... The Duobaoshan mine area in Heilongjiang is located in the northeast section of Xingmeng orogenic belt and is in the west side of Hegang Mountain-Heihe fault zone. There exist many deposits in this area,and its metallogenic conditions are superior,which has been one of the hotspots in geological prospecting and metallogenic research in Northeast China.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studies,the authors used the EH-4 electromagnetic imaging system to carry out the data acquisition of three survey lines in Woduhe Village,Duobaoshan Town,Nenjiang Count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apparent resistivity section under TE and TM polarization modes,integrating regional geological data,it is concluded that:(1) the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tal ore in this area show a relatively low resistance,and according to its resistivity difference with surrounding rocks,the geometrical structures and apparent resistivity parameters of the low resistivity bodies in the lower section of the survey line are defined,and the electrical anomalies can be identified;(2)faults F1 and F2 may have a good metallogenic environment,so they are recommended for further exploration;(3) low resistance metal ore bodies have good correlation with local small structures or faults,which may play an iconic role for the delineation of key target areas;(4) in the process of using apparent resistivity to define the geometric structures of ore bodies underground,comprehensive analysis integrating the advantages of TE and TM models should be carry out to achieve more reliable inversion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totelluric sounding ( mt) APPARENT resistivity Xing’an Mongolia OROGENIC belt PORPHYRY copper DEPOSIT Duobaoshan ore concentration area
下载PDF
MT法在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4
作者 郭宝东 孙中任 +4 位作者 石玉学 郭嘉婧 郭跃 赵晓恕 孙钢 《地质与资源》 CAS 2023年第1期64-69,共6页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地热资源埋藏深、温度高、储量大、开发潜力大,合理地选择物探方法可以很好地确定靶区,圈定热储构造,更精准地为钻探提供依据.由于MT法探测深度的优势,其反演电阻率特征能很清晰地反映出地热田导水导热构造的分布、产...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地热资源埋藏深、温度高、储量大、开发潜力大,合理地选择物探方法可以很好地确定靶区,圈定热储构造,更精准地为钻探提供依据.由于MT法探测深度的优势,其反演电阻率特征能很清晰地反映出地热田导水导热构造的分布、产状等特征.本研究利用前期ER01、ER02地热井测井成果,重新标定ER03地热井物探解释参数,划分出4000 m深度范围内的热储层在水平和纵向上的分布规律,圈定地热异常范围和空间分布特点,确定地下热水的富水部位及有利的勘探井位,提出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 地热勘查 热储层 标定物探参数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高干扰矿集区大地电磁噪声抑制技术探索 被引量:1
5
作者 郝社锋 田少兵 +2 位作者 梅荣 彭荣华 李兆令 《物探与化探》 CAS 2024年第1期162-174,共13页
大地电磁测深(MT)在矿产资源勘探方面应用广泛,但强人文电磁干扰严重制约了高质量的原始MT数据的获取。本文详细总结了国内常见电磁噪声源的类型,对其产生的电磁噪声特征进行分类分析;对国内外MT电磁噪声去噪方法进行对比,结合实际生产... 大地电磁测深(MT)在矿产资源勘探方面应用广泛,但强人文电磁干扰严重制约了高质量的原始MT数据的获取。本文详细总结了国内常见电磁噪声源的类型,对其产生的电磁噪声特征进行分类分析;对国内外MT电磁噪声去噪方法进行对比,结合实际生产需求,总结了一套适用于高干扰矿集区快速有效的MT数据去噪施工与处理工艺。研究表明:Robust处理、远参考道技术和人工挑选是提高MT数据采集质量的有效和必要的手段,而通过理论计算,远参考站设置距离不小于3.56倍趋肤深度即可;在江苏洪泽盐盆矿集区开展的MT试验工作验证了该设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测深 电磁噪声 去噪 远参考道 矿集区
下载PDF
上海奉城--浙江湖州长周期MT剖面揭示的深部电性结构 被引量:11
6
作者 于鹏 吴健生 +3 位作者 王家林 张新兵 章振铨 姚保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03-510,共8页
利用GMS-06电磁观测系统对上海奉城—浙江湖州剖面进行了大地电磁数据采集,获得了超过4000s的高质量长周期观测数据,为沪浙地区深部电性结构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反演处理,综合倾子解释结果和重磁资料以及最新的地震解释结果,在电性... 利用GMS-06电磁观测系统对上海奉城—浙江湖州剖面进行了大地电磁数据采集,获得了超过4000s的高质量长周期观测数据,为沪浙地区深部电性结构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反演处理,综合倾子解释结果和重磁资料以及最新的地震解释结果,在电性和断裂结构上获得了新的认识,对湖州—苏州、乌镇—马金、枫泾—川沙以及太仓—奉贤这几条深大断裂带的展布以及对区域构造格架的控制作用进行了新的评价,其中枫泾—川沙断裂是上海断隆和湖州—南通台拱之间推覆构造过渡带的控制断裂,太仓—奉贤断裂带的主体位置推断在亭林附近.同时,对高阻基底以上电性层进行了解释,揭示了岩石圈底界面的结构和构造形态,推断湖州—苏州断裂西侧存在壳内高导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测深 深部电性结构 深部断裂 壳内高导层 倾子 岩石圈 沪浙地区
下载PDF
MT重复测量在地震中短期预报中的应用──祁连山中段MT剖面监测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张云琳 刘晓玲 +3 位作者 安海静 司玉兰 蒋梅 张五四 《地球物理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00-210,T002,共11页
本文研究了青藏高原北缘第一个长约400km的MT监测剖面上所获得的5次5-7级地震前后的资料。着重分析了在相当于大陆多震层深度范围内壳内介质的多种MT参数(视电阻率、相位、主轴方位角、扭曲度等).这些MT参数在大范围... 本文研究了青藏高原北缘第一个长约400km的MT监测剖面上所获得的5次5-7级地震前后的资料。着重分析了在相当于大陆多震层深度范围内壳内介质的多种MT参数(视电阻率、相位、主轴方位角、扭曲度等).这些MT参数在大范围内的同步-同相变化和局部区域之间的超前、滞后变化、相对变化幅度随震中距增大而衰减的特征,可能分别对应着构造孕育型大震的地区性场兆和构造运动型强震的区域性场兆,形成了地震活动大背景叠加小背景的一种链式关系。运用"MT监测优显参数"进行择优监测,将可能为大陆地震的震源物理发展过程和中短期预报提供丰富可靠的判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中期预报 短期预报 mt参数
下载PDF
MT信号现场处理的实现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林君 项葵葵 +1 位作者 朱宝龙 李桐林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1997年第1期52-55,共4页
为满足大地电磁测深(MT)信号现场处理的要求,本文在分析与优化MT信号处理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以TMS320C30高速浮点数字信号处理器构成主从式信号处理系统,其运算速度比用Fortran及其他语言编写的程序在IBMPC机上运行要快几十倍,运... 为满足大地电磁测深(MT)信号现场处理的要求,本文在分析与优化MT信号处理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以TMS320C30高速浮点数字信号处理器构成主从式信号处理系统,其运算速度比用Fortran及其他语言编写的程序在IBMPC机上运行要快几十倍,运算精度比用定点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20高.文中讨论了软件设计方法并给出测试结果.本文为解决MT信号野外采集的现场处理的计算瓶颈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物理勘探 大地电磁法 信号处理 mt
下载PDF
MT成果数据管理系统在岩石圈电性结构研究中的应用——以东北地区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裴发根 方慧 +4 位作者 袁永真 仇根根 白大为 杜炳锐 李立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14年第4期851-854,共4页
中国东北地区位于古亚洲洋构造域与滨太平洋构造域的叠置部位,受多期次的构造活动与岩浆作用的共同影响,其岩石圈结构复杂,为获得该区域的岩石圈的电性结构特征,以MT成果数据管理系统为技术手段,开展岩石圈尺度范围内的壳—幔电性结构... 中国东北地区位于古亚洲洋构造域与滨太平洋构造域的叠置部位,受多期次的构造活动与岩浆作用的共同影响,其岩石圈结构复杂,为获得该区域的岩石圈的电性结构特征,以MT成果数据管理系统为技术手段,开展岩石圈尺度范围内的壳—幔电性结构的研究。笔者基于MT成果数据管理系统的查询、检索等功能,提取出研究区的壳—幔电性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得到了研究区的壳内低阻层分布特点与岩石圈厚度分布特征。研究表明,东北地区的岩石圈的电性结构特征为:1岩石圈的厚度呈现"西厚东薄"的变化特征;2不同盆、山结构表现出不同的岩石圈隆凹特征;3镜泊湖火山岩分布区对应软流圈的隆起区,其隆起可能与岩浆上涌有关。这些信息的获取为区域构造演化及动力学研究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测深 岩石圈 电性结构 中国东北 数据管理系统
下载PDF
基于MapGIS组件二次开发MT成果数据的查询及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裴发根 方慧 +2 位作者 钟清 仇根根 李立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CSCD 2013年第6期748-753,共6页
为了方便快捷地利用大地电磁测深来研究深部地壳和上地幔岩石圈层的信息,这里以首次建立的大地电磁测深成果Microsoft SQL Sever数据库为基础,结合Visual Basic语言与MapGIS组件二次开发技术,实现了大地电磁测深成果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 为了方便快捷地利用大地电磁测深来研究深部地壳和上地幔岩石圈层的信息,这里以首次建立的大地电磁测深成果Microsoft SQL Sever数据库为基础,结合Visual Basic语言与MapGIS组件二次开发技术,实现了大地电磁测深成果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信息的查询等功能,其可为不同研究区的岩石圈壳幔电性结构特征的研究提供便捷的技术支持。同时以长江中下游重要成矿区带为例,利用大地电磁测深成果数据的查询功能,开展了岩石圈电性结构的初步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测深(mt) 数据库 VISUAL Basic MAPGIS 岩石圈
下载PDF
智能化MT测深仪数据的校正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巩秀钢 魏文博 +4 位作者 叶高峰 陈凯 景建恩 邓明 金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2期9666-9670,共5页
进行国家深部探测专项SinoProbe—01子项的研究工作,需要借助于长周期MT测深仪器。目前,我国没有自己设计生产的该类仪器,在使用进口仪器LEMI—417中,发现系统存在无GPS信号时,时间记录紊乱的现象;此外,操作员因各种原因接错电道、磁道... 进行国家深部探测专项SinoProbe—01子项的研究工作,需要借助于长周期MT测深仪器。目前,我国没有自己设计生产的该类仪器,在使用进口仪器LEMI—417中,发现系统存在无GPS信号时,时间记录紊乱的现象;此外,操作员因各种原因接错电道、磁道信号线或参数输入错误导致的记录错误,应予以纠正。因此,设计了适合课题需要的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仪器。为解决无GPS会出现记录紊乱的问题,系统中增加了GPS和RTC电路模块,并将时间信息加入到采集的数据中,从而根据数据中的时间信息判断是否有数据丢失现象,并利用线性插值算法进行弥补。为解决人为因素造成的信号线接错或参数输入错误,对错误进行了分类与数字化,设计了校正对话框,使用户在对话框中选择错误类型后,程序自动完成纠正。该功能成功纠正了在1615等测点采集数据时的误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测深 mt仪器 数据采集 数据校正
下载PDF
智能化长周期MT仪器的结构设计方案
12
作者 巩秀钢 魏文博 +2 位作者 叶高峰 陈凯 金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44-48,共5页
进行国家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子课题SinoProbe-01等的研究工作,需要借助于周期大地电磁测深仪;使用的进口仪器LEMI—417存在无GPS信号会出现记录紊乱、未提供远参考功能等缺陷,故需要设计适合课题需要的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仪器... 进行国家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子课题SinoProbe-01等的研究工作,需要借助于周期大地电磁测深仪;使用的进口仪器LEMI—417存在无GPS信号会出现记录紊乱、未提供远参考功能等缺陷,故需要设计适合课题需要的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仪器。在研究了现代仪器的三种结构类型、国内外MT仪器的硬件组成、长周期MT仪器的设计原则后,提出了一种基于微机两级控制的精简结构体系,将其用于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仪器的设计,并将设计的仪器与LEMI—417在野外多个测点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本系统与LEMI—417采集的时间序列信号及大地电磁测深曲线比较一致,说明该仪器可进行大地电磁测深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仪器 大地电磁测深 mt仪器 微机两级控制
下载PDF
先进的大地电磁资料处理和反演方法在INDEPTH-MT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谭捍东 陈乐寿 +3 位作者 魏文博 邓明 胡建德 金胜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93-400,共8页
简述了包括Robust估计、阻抗张量分解、Rhoplus理论、二维快速松弛反演、静位移校正等一些先进的大地电磁资料处理和反演方法的理论。结合INDEPTHMT实测资料例举了它们的应用效果。提供了一套处理野外资料的系... 简述了包括Robust估计、阻抗张量分解、Rhoplus理论、二维快速松弛反演、静位移校正等一些先进的大地电磁资料处理和反演方法的理论。结合INDEPTHMT实测资料例举了它们的应用效果。提供了一套处理野外资料的系统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数据 数据处理 反演法 INDEPTH-mt
下载PDF
AMT和MT联合探测技术在地下水勘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徐坤 李小庆 +3 位作者 常钰斌 王鹏 王阳玲 欧栋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18年第3期391-396,共6页
目前,电磁法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地下水勘探中。音频大地电磁测深(AMT)和大地电磁测深(MT)采集频率范围不同,AMT频段高,分辨率高,探测深度小,但效率高,MT频段低,分辨率低,探测深度大,但效率低。在陕北某地区联合开展剖面MT和AMT工作,结合... 目前,电磁法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地下水勘探中。音频大地电磁测深(AMT)和大地电磁测深(MT)采集频率范围不同,AMT频段高,分辨率高,探测深度小,但效率高,MT频段低,分辨率低,探测深度大,但效率低。在陕北某地区联合开展剖面MT和AMT工作,结合两者的优点和缺点,在兼顾浅部和深部信息的同时,提高了纵向分辨率,提升了工作效率,为今后地下水勘查提供了新的思路。最终得到了可靠的二维电阻率反演模型,获取了地下电性分布特征,并结合地质资料,推断出不同地层的界面及地层的含水性,为开展该地区地下水资源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测深 音频大地电磁测深 地下水 电性
下载PDF
大地电磁测深法(MT)二维倾子正演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池昌峰 袁丽伟 +1 位作者 杨永龙 施鹏超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9年第1期43-51,共9页
随着物探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大地电磁测深法(MT)的正演技术取得诸多进展,大地电磁观测资料的处理结果可以为地质解释提供诸多参考数据。随着仪器设备的进步和相关理论的发展,诸如倾子这样的MT参数,其质量也越来越高,能够更好地帮助解释... 随着物探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大地电磁测深法(MT)的正演技术取得诸多进展,大地电磁观测资料的处理结果可以为地质解释提供诸多参考数据。随着仪器设备的进步和相关理论的发展,诸如倾子这样的MT参数,其质量也越来越高,能够更好地帮助解释地下构造。借助WinGLink软件,基于MT倾子资料的正演模拟,对倾子的特性进行简单的总结,以期为MT资料的构造解释提供更加充分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测深 正演 倾子资料
下载PDF
天津武清—塘沽MT剖面深部电性结构
16
作者 马为 郑军 徐新学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14年第6期776-780,共5页
利用V8电磁系统加长观测周期结合数据整合完成了天津武清—塘沽剖面的长周期大地电磁数据采集,获得了超过4000s的高质量观测数据,为研究天津地区深部电性结果提供了基础。通过重磁电数据联合反演处理,在电性和断裂结构上获得了新的认识... 利用V8电磁系统加长观测周期结合数据整合完成了天津武清—塘沽剖面的长周期大地电磁数据采集,获得了超过4000s的高质量观测数据,为研究天津地区深部电性结果提供了基础。通过重磁电数据联合反演处理,在电性和断裂结构上获得了新的认识,查明了地区主控边界断裂位置及展布特点,同时结合物性资料对高阻基底以上的电性层进行了解释,了解了基岩深部构造,发现了壳内高导层,并基于断裂系统成果讨论了天津地区的地壳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测深 长周期 深部电性结构 联合反演 天津地区
下载PDF
藏北高原地壳及上地幔导电性结构——超宽频带大地电磁测深研究结果 被引量:74
17
作者 魏文博 金胜 +6 位作者 叶高峰 邓明 谭捍东 Martyn Unsworth Alan G. Jones John Booker Shenghui Li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215-1225,共11页
为了研究西藏中、北部壳、幔导电性结构,讨论高原中、北部岩石圈热状态,1998年和1999年(INDEPTH(Ⅲ)-MT)在西藏中、北部完成了德庆—龙尾错(500线)和那曲—格尔木(600线)超宽频带大地电磁深探测剖面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西藏中、北部以... 为了研究西藏中、北部壳、幔导电性结构,讨论高原中、北部岩石圈热状态,1998年和1999年(INDEPTH(Ⅲ)-MT)在西藏中、北部完成了德庆—龙尾错(500线)和那曲—格尔木(600线)超宽频带大地电磁深探测剖面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西藏中、北部以昆仑山断裂为界,其南北壳、幔电性结构有很大差异.昆仑山断裂以北地壳和上地幔为高阻区.而昆仑山以南,地壳和上地幔的导电性有明显的分层结构:地壳上部以不连续的高阻体为主,夹有局部低阻异常体,沿南北方向上地壳的电性结构复杂,具有不连续、分块的特点;但中、下地壳为大范围的高导异常区,区内发育有大规模、不相连续、产状各异的高导体,其电阻率均小于4Ωm;在班公—怒江和金沙江缝合带之下,壳内高导体都具有向上地幔延伸的趋势,存在连通壳、幔的低阻通道.根据西藏高原中、北部壳、幔电性结构的研究推断:如同藏南一样,这里也普遍存在部分熔融体和热流体,它们的成因主要与班公—怒江和金沙江缝合带的壳-幔热交换、热活动有关,这是两期形成的壳-幔热交换通道.其中,班公—怒江缝合带的壳-幔热交换通道形成时间比金沙江缝合带早.因此,研究区壳、幔的热活动是从南边和西边开始,向北、向东扩展,导致现今西藏中、北部地壳和上地幔的热流分布由西向东、由南向北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DEPTH-mt 大地电磁探测 壳内高导体 壳-幔热交换
下载PDF
倾子资料的特征及应用 被引量:29
18
作者 胡文宝 苏朱刘 +6 位作者 陈清礼 严良俊 郑仁淑 宜明理 杨菱 熊识仲 刘宏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02-213,共12页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大地电磁测深(MT)资料中倾子多数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倾子异常主要反映了地电构造的水平非均匀性;倾子异常的幅值不仅与水平非均匀界面两边介质电导率的对比度有关.还与上覆层的电导率和厚度以及观测频率有关;...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大地电磁测深(MT)资料中倾子多数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倾子异常主要反映了地电构造的水平非均匀性;倾子异常的幅值不仅与水平非均匀界面两边介质电导率的对比度有关.还与上覆层的电导率和厚度以及观测频率有关;利用倾于异常的频率特征.可以定量地解释出垂直断面的上覆层厚度。在倾子资料解释方法上,可采用图象处理中的模板相关匹配技术。以理想模型的响应为样板,对野外实测资料进行匹配.可以较准确地解释出垂直断面的位置和埋深以及电阻车的分布情况等。文中对一条测线的野外实测倾子资料进行了处理和解释,在没有参考任何其它地质信息的情况下,解释结果能很好地反映该测线的地质构造特征,分辨率和可信度均较常规解释方法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测深 资料解释 倾子异常 电法勘探
下载PDF
青藏高原电性结构及其对岩石圈研究的意义 被引量:11
19
作者 谭捍东 姜枚 +1 位作者 吴良士 魏文博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4期906-911,共6页
在西藏近南北向布设了横跨青藏高原的3条大地电磁测深剖面(亚东-雪古拉、达孜-巴木错、那曲-格尔木),采用超宽频带大地电磁测深方法进行了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探测研究,发现该剖面具有的主要电性结构特征为:①那曲以南地段,电性层比较... 在西藏近南北向布设了横跨青藏高原的3条大地电磁测深剖面(亚东-雪古拉、达孜-巴木错、那曲-格尔木),采用超宽频带大地电磁测深方法进行了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探测研究,发现该剖面具有的主要电性结构特征为:①那曲以南地段,电性层比较薄,低阻体多呈串珠状断续分布,产状明显北倾,倾角为20°~30°。②那曲—雁石坪地段,电性层厚度有所增加,低阻体或高阻体呈近于水平薄板状分布。③雁石坪以北地段,电性层厚度较大,低阻体呈大透镜体状较连续地向南倾,倾角40°左右。④3个地段的电性层差异明显,与构造背景和岩浆活动性关系密切。以上电性特征为研究印度板块和欧亚大陆碰撞机制提供了地球物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测深 电性结构 岩石圈 青藏高原
下载PDF
青藏及华北阵列式区域大地电磁场标准观测网建设方法与实验 被引量:10
20
作者 叶高峰 魏文博 +4 位作者 邓明 金胜 董浩 谢成良 张帆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01-807,共7页
大地电磁参数标准网的建设需要大量第一手的观测资料,观测资料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标准网的可靠性。本文分析了大地电磁测深仪器设备、资料采集与处理技术,确定了青藏及华北阵列式区域大地电磁场标准观测网的建设方法;在此基础上,在山东菏... 大地电磁参数标准网的建设需要大量第一手的观测资料,观测资料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标准网的可靠性。本文分析了大地电磁测深仪器设备、资料采集与处理技术,确定了青藏及华北阵列式区域大地电磁场标准观测网的建设方法;在此基础上,在山东菏泽地区对11535和11635号标准点进行了野外观测试验,对采集的宽频及长周期数据进行了深入处理,形成的对辅助测站和中心测站布置、数据采集时间、资料处理手段和远参考测站布设等要求,将指导青藏及华北阵列式区域大地电磁场标准网的建设,并对中国大陆其他区域大地电磁场标准网建设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及华北 大地电磁测深 辅助测站 中心测站 标准网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