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叠置含煤系统煤层瓦斯赋存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张孟江 周泽 《山东煤炭科技》 2024年第6期134-138,共5页
基于煤层瓦斯地质理论,通过大量的煤田勘探采样数据分析,研究总结陈家沟煤矿瓦斯赋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矿区煤层瓦斯赋存主要受地质、构造、煤岩特征、顶底板岩性、埋藏深度等的影响。陈家沟煤矿属高瓦斯矿井,瓦斯分带以CH4带为主;瓦... 基于煤层瓦斯地质理论,通过大量的煤田勘探采样数据分析,研究总结陈家沟煤矿瓦斯赋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矿区煤层瓦斯赋存主要受地质、构造、煤岩特征、顶底板岩性、埋藏深度等的影响。陈家沟煤矿属高瓦斯矿井,瓦斯分带以CH4带为主;瓦斯含量随着煤层的埋藏深度增加而有增大趋势,埋深达到700 m左右时,瓦斯含量达到最高;区内可分为三个独立含气系统,分别为C1~C12、C14~C26、C31~C69含气系统。经过研究分析,今后在矿井开发中应考虑相应合层排采独立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采煤层 瓦斯含量 瓦斯分带 多层叠置 含气系统
下载PDF
下霍煤矿2307综采面瓦斯抽采技术应用
2
作者 张二光 《江西煤炭科技》 2024年第2期125-127,131,共4页
通过分源预测法计算得出2307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为2.25 m^(3)/t,瓦斯主要来源于本煤层。为了避免回采期间2307工作面回风隅角、回风巷瓦斯超限,采用本煤层抽采为主、现采采空区抽采及邻近层抽采为辅的瓦斯抽采方式,并设计了各种抽采... 通过分源预测法计算得出2307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为2.25 m^(3)/t,瓦斯主要来源于本煤层。为了避免回采期间2307工作面回风隅角、回风巷瓦斯超限,采用本煤层抽采为主、现采采空区抽采及邻近层抽采为辅的瓦斯抽采方式,并设计了各种抽采钻孔、管路参数,抽采本煤层、邻近层及采空区瓦斯,抽采后工作面回风隅角、回风巷瓦斯浓度分别为0.45%、0.25%,瓦斯抽采效果良好,保证了工作面回采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抽采 分源预测法 本煤层抽采 采空区抽采 邻近层抽采
下载PDF
新疆尼勒克煤田吉伦台-塘坝矿区主采煤层对比探讨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卓立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39-241,共3页
吉伦台-塘坝矿区为内陆型沉积的煤系地层,煤层结构复杂,地层变相大,采用标志层对比法、岩相-旋回特征对比法、煤层特征对比法(煤厚及结焦性)、地球物理测井对比法及综合分析对比对内陆型含煤地层主采煤层对比进行了探讨,主要侧重矿物岩... 吉伦台-塘坝矿区为内陆型沉积的煤系地层,煤层结构复杂,地层变相大,采用标志层对比法、岩相-旋回特征对比法、煤层特征对比法(煤厚及结焦性)、地球物理测井对比法及综合分析对比对内陆型含煤地层主采煤层对比进行了探讨,主要侧重矿物岩石学及化学组分分析及岩相分析等方法,并逐条论述其优缺点,对内陆型沉积的侏罗系下统八道湾组含煤地层的划分及构造推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采煤层 层位对比 内陆型沉积 吉伦台-塘坝矿区
下载PDF
地表沟谷对上湾煤矿超大采高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影响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徐涛 贺海涛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9-54,共6页
采用实地测量、遥感分析、理论计算等方法,就神东矿区地表石灰沟对上湾煤矿8m超大采高工作面开采矿压显现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石灰沟对工作面整体影响范围约为950m,可划分为正常回采区、沟谷影响区、沟谷影响危险区等3个区域... 采用实地测量、遥感分析、理论计算等方法,就神东矿区地表石灰沟对上湾煤矿8m超大采高工作面开采矿压显现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石灰沟对工作面整体影响范围约为950m,可划分为正常回采区、沟谷影响区、沟谷影响危险区等3个区域;工作面覆岩存在2个关键层,其中主关键层与石灰沟沟底垂直距离约为17.7m,主关键层受沟谷地貌的侵蚀影响程度不明显,主关键层保持完整且破断后容易形成稳定的"砌体梁"结构,预计工作面发生明显动载矿压灾害的危险性较小。鉴于超大采高工作面上覆岩层运移规律、矿压显现规律、顶板控制、巷道围岩控制均呈现新特点,提出了矿压监控与预测、主关键层强化、开采技术方案优化、工作面支护质量提升等系列超大采高工作面过沟谷地貌动载矿压防范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谷地貌 超大采高工作面 关键层 矿压显现规律 上湾煤矿
下载PDF
箭竹坪矿区主采煤层顶底板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许广铎 《中国西部科技》 2008年第30期16-18,共3页
本文通过收集和整理箭竹坪矿区资料的基础上,对矿区的地层、构造、顶底板岩性组合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对整个矿区主采煤层顶底板的地质条件做简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箭竹坪矿区主采煤层顶底板的稳定性差异比较大,其中煤层中的后期小构... 本文通过收集和整理箭竹坪矿区资料的基础上,对矿区的地层、构造、顶底板岩性组合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对整个矿区主采煤层顶底板的地质条件做简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箭竹坪矿区主采煤层顶底板的稳定性差异比较大,其中煤层中的后期小构造和顶底板岩性被视为顶底板稳定性的主要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采煤层 顶底板稳定性 地层 构造 箭竹坪
下载PDF
云南大河矿区中深部一矿后备区主采煤层对比探讨
6
作者 黄永元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38-240,共3页
文章以岩相~旋回分析方法为基础,经煤岩、煤质等验证,具体采用煤岩层组合规律、标志层、煤质、煤层顶底板及测井曲线等特征进行对比,为矿区勘探及今后矿井开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主采煤层 标志层 层位对比
下载PDF
新疆尼勒克煤矿区六井田地质构造特征分析
7
作者 刘卓立 《企业技术开发》 2012年第11期30-32,50,共4页
文章查明了井田内断层F3断层、北部F2边界正断层和井田西部边界F6平移正断层的地质特征。井田地层为东西走向往北倾,呈南陡北缓的趋势,以19剖面线为分界线,东侧地层总体为一往北倾的单斜构造,西侧从18E、18、17E剖面北端逐渐变为一个向... 文章查明了井田内断层F3断层、北部F2边界正断层和井田西部边界F6平移正断层的地质特征。井田地层为东西走向往北倾,呈南陡北缓的趋势,以19剖面线为分界线,东侧地层总体为一往北倾的单斜构造,西侧从18E、18、17E剖面北端逐渐变为一个向斜和一个背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构造 含煤地层 主采煤层 尼勒克矿区六井田
下载PDF
吉伦台—塘坝煤矿区侏罗系中统西山窑组主采煤层对比探讨
8
作者 黄福清 《企业技术开发》 2011年第2期92-95,共4页
吉伦台—塘坝煤矿区为内陆型沉积的煤系地层,煤层结构复杂,地层变相大。文章采用岩相旋回特征对比法、标志层对比法、煤层特征对比法、煤质特征对比法、地球物理测井对比法对内陆型含煤地层主采煤层进行了对比探讨。主要运用矿物岩石学... 吉伦台—塘坝煤矿区为内陆型沉积的煤系地层,煤层结构复杂,地层变相大。文章采用岩相旋回特征对比法、标志层对比法、煤层特征对比法、煤质特征对比法、地球物理测井对比法对内陆型含煤地层主采煤层进行了对比探讨。主要运用矿物岩石学及化学组分分析及岩相分析等方法,并逐条论述其优缺点,对内陆型沉积的侏罗系中统西山窑组含煤地层的划分及构造推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采煤层 层位对比 内陆型沉积 吉伦台-塘坝矿区
下载PDF
矿井主煤流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崔忠 《能源与环保》 2019年第10期116-118,122,共4页
为了提高矿井主煤流的自动化程度,实现煤炭运输设备的运输能力,对矿井主煤流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进行了研究,采用3层网络结构,每条胶带机机头放置PLC控制站,核心控制器件选用西门子S7-300PLC,具体工业以太网和PROFIBUS-DP通信功能,主要... 为了提高矿井主煤流的自动化程度,实现煤炭运输设备的运输能力,对矿井主煤流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进行了研究,采用3层网络结构,每条胶带机机头放置PLC控制站,核心控制器件选用西门子S7-300PLC,具体工业以太网和PROFIBUS-DP通信功能,主要控制方式为集中自动运行和单机自动运行;分析了该系统的主要功能,主要由胶带机的保护、计算机管理系统功能、系统自诊断功能等组成,系统减少胶带机空转时间,节约生产成本投入,实现了连锁开停机,降低了设备空转磨损,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煤流 综合自动化 监控系统 三层网络结构 PLC控制站 胶带机的保护
下载PDF
浅埋煤层“主控层-软弱层”组合结构的形成机理及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宋桂军 张彬 +4 位作者 付兴玉 杜锋 毕忠伟 王寅 杨永亮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86-294,共9页
通过分析组合承载结构的形成条件、冲击载荷作用下组合承载结构破坏情况判定方法,对浅埋煤层覆岩主控岩层及其所控软弱岩层协调运动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条件下,主控岩层及其所控软弱岩层断裂岩块将形成协同承载的“... 通过分析组合承载结构的形成条件、冲击载荷作用下组合承载结构破坏情况判定方法,对浅埋煤层覆岩主控岩层及其所控软弱岩层协调运动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条件下,主控岩层及其所控软弱岩层断裂岩块将形成协同承载的“主控层-软弱层”组合结构,上覆冲击载荷将影响“主控层-软弱层”组合结构的稳定性;基于此,提出了神东矿区浅埋采空区下回采时煤层间3种结构形态,基于“主控层-软弱层”组合结构定量化地分析了煤层群开采期间层间结构的破坏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煤层 “主控层-软弱层”组合结构 冲击载荷 结构稳定性 动载矿压机制
原文传递
深部煤巷复合顶板冲击失稳机制及联控原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亚明 高明仕 +1 位作者 刘永红 权修才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98-201,共4页
针对深部高静载及厚硬覆岩破断强动载作用下煤巷复合顶板冲击失稳问题,通过理论分析表明:复合顶板冲击失稳启动条件是岩梁承载、形变及储能能力大幅超限。顶板冲击失稳过程与"一横五纵"模式协同扩展的6条宏观主控裂隙密切相关... 针对深部高静载及厚硬覆岩破断强动载作用下煤巷复合顶板冲击失稳问题,通过理论分析表明:复合顶板冲击失稳启动条件是岩梁承载、形变及储能能力大幅超限。顶板冲击失稳过程与"一横五纵"模式协同扩展的6条宏观主控裂隙密切相关,致使顶板进入"层间离层-岩梁开裂-动力震裂"的恶性循环甚至瞬间崩落。通过提前使用"顶部高强桁架锚索-顶角斜锚杆-跨中长锚索"进行结构性联控补强,可以抑制顶板冲击失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煤巷 复合顶板 冲击地压 主控裂隙 离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