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and Accumulation Model of Chang 9 Reservoir in Northwest Ordos Basin, China
1
作者 Zhang Weigang Chen Gang 《China Oil & Gas》 CAS 2019年第6期39-44,共6页
In northwestern Ordos Basin, the Triassic reservoir Chang 9 has favorable reservoir forming conditions, extensive reservoir development, and huge potential for oil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Studying the main contr... In northwestern Ordos Basin, the Triassic reservoir Chang 9 has favorable reservoir forming conditions, extensive reservoir development, and huge potential for oil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Studying the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and accumulation model of Chang 9 reservoir in this area can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production targets, and assist in formulating reasonable development technology policy. In this paper, to explore and summarize the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model, the Chang 9 reservoir were analyzed from the aspects of oil source, fracture, oil migration, structure, lithology and 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ies for the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in this area. Organic geochemical and geological comprehensive analysis that the oil-source of the Chang 9 reservoir in the northwest of Ordos Basin is derived from Chang 7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The fractures provide a sound channel for the "vertical multi-point filling" of the oil source from Chang 7 to Chang 9. The crude oil migrates vertically from Chang 7 to Chang 9, then expands horizontally to form a reservoir. Structur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ontrolling the distribution of reservoirs, the control by sand in small layer and physical property is also obvious. This paper creatively establishes the reservoir accumulation model of Chang 9 in northwest of Ordos Basin,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Vertical multi-point filling, horizontal expansion becomes oil pool. It reveals the genetic mechanism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ang 9 multi-reservoir in the study area, which provides guidance for exploration and evaluation deploy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dos Basin Chang 9 reservoir petroleum accumulation main control factors hydrocarbon pooling patterns
下载PDF
Major controlling factors and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models of large-scale lithologic reservoirs in shallow strata around the Bozhong sag,Bohai Bay Basin,China 被引量:1
2
作者 ZHOU Xinhuai WANG Deying +2 位作者 YU Haibo YANG Haifeng LI Long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CSCD 2022年第4期758-769,共12页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and the analysis of shallow lithologic reservoirs,combined with the allocation relationship and enrichment law of oil and gas accumulation factors,main controlling fact...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and the analysis of shallow lithologic reservoirs,combined with the allocation relationship and enrichment law of oil and gas accumulation factors,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and models of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of large lithologic reservoirs in shallow strata around the Bozhong sag are summarized,and favorable exploration areas are proposed.The coupling of the four factors of“ridge-fault-sand-zone”is crucial for the hydrocarbon enrichment in the shallow lithologic reservoirs.The convergence intensity of deep convergence ridges is the basis for shallow oil and gas enrichment,the activity intensity of large fault cutting ridges and the thickness of cap rocks control the vertical migration ability of oil and gas,the coupling degree of large sand bodies and fault cutting ridges control large-scale oil and gas filling,the fault sealing ability of structural stress concentration zones affects the enrichment degree of lithologic oil and gas reservoirs.Three enrichment models including uplift convergence type,steep slope sand convergence type and depression uplift convergence type are established through the case study of lithologic reservoirs in shallow strata around the Bozhong sa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llow lithologic reservoir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convergence ridge accumulation model Bozhong sag Bohai Bay Basin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中拐凸起东斜坡上乌尔禾组常规—致密油藏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 被引量:1
3
作者 姜伟 王志维 +2 位作者 刁志龙 周长发 卢红刚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5,I0001,共16页
准噶尔盆地中拐凸起东斜坡上乌尔禾组油气资源丰富,是效益勘探及建产的重要领域。应用测录井、生产测试及岩心分析化验资料,研究中拐凸起东斜坡上乌尔禾组储层特征,明确储层差异性的主控因素,建立中拐凸起东斜坡常规—致密油藏序次分布... 准噶尔盆地中拐凸起东斜坡上乌尔禾组油气资源丰富,是效益勘探及建产的重要领域。应用测录井、生产测试及岩心分析化验资料,研究中拐凸起东斜坡上乌尔禾组储层特征,明确储层差异性的主控因素,建立中拐凸起东斜坡常规—致密油藏序次分布的成藏模式。结果表明:自北部向南部,研究区逐步由常规油藏转化为致密油藏,沉积作用是造成储层差异性的物质基础,控制储层岩性及原始物性,压实作用和浊沸石胶结作用加剧储层常规—致密差异演化;研究区成岩相带划分为泥质充填带、贫泥—弱胶结带、浊沸石胶结带和强压实—弱溶蚀带4种相带,其中贫泥—弱胶结带为有利储层发育带。该结果为研究区致密油藏勘探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中拐凸起东斜坡 上乌尔禾组 常规储层 致密储层 储层特征 主控因素 成藏模式
下载PDF
美国页岩油研究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59
4
作者 张廷山 彭志 +2 位作者 杨巍 马燕妮 张洁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0,共10页
页岩油是指以游离态、吸附态及少量溶解态赋存于泥页岩层系中的原油,目前已在美国实现商业开采,而我国页岩油研究起步晚,相关基础理论研究还比较薄弱.在页岩油一般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美国海相页岩油勘探开发实践,总结了国内外... 页岩油是指以游离态、吸附态及少量溶解态赋存于泥页岩层系中的原油,目前已在美国实现商业开采,而我国页岩油研究起步晚,相关基础理论研究还比较薄弱.在页岩油一般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美国海相页岩油勘探开发实践,总结了国内外在页岩油形成条件、储层特征、成藏机理及评价方法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和重要认识.对中国和美国页岩油发育特征的系统对比与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湖相暗色泥页岩分布广、厚度大、结构复杂,与砂质互层频繁;富有机质泥页岩发育较好,TOC质量分数一般大于2%,但成熟度普遍偏低(Ro为0.5%~1.2%);细粒碳酸盐和黏土矿物含量较高(质量分数大于50%),储集物性较差;页岩油成藏主要受生烃条件(特别是成熟度)和储集条件控制,而在断陷等构造强烈地区还受保存条件的影响;混合岩性型和裂缝型页岩油总体显示好,勘探潜力较大,基质型次之.建议在理论研究基础上,重点在页岩油赋存机理、微观孔隙结构、页岩油滞留成藏机理、构造保存条件、勘探评价体系和资源评价方法等方面展开研究,以期为我国页岩油勘探开发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储层特征 成藏条件 主控因素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气藏类型与富集高产主控因素 被引量:57
5
作者 李伟 邹才能 +4 位作者 杨金利 王坤 杨家静 吴亚东 高晓辉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37-1045,共9页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由于强烈的成岩作用,砂岩厚而致密,储层非均质性强,多类型天然气藏发育。其主要发育八种常规气藏与两种非常规气藏。其中岩性气藏、构造—岩性复合气藏等规模大,储量丰富,是重要气藏类型,主要发育于川中地区;...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由于强烈的成岩作用,砂岩厚而致密,储层非均质性强,多类型天然气藏发育。其主要发育八种常规气藏与两种非常规气藏。其中岩性气藏、构造—岩性复合气藏等规模大,储量丰富,是重要气藏类型,主要发育于川中地区;水溶气藏也很发育,产量高,潜力大,广泛分布于川中—川西的平缓斜坡区与坳陷区,是四川盆地未来重要发展方向。须家河组天然气藏大多具有近源、高压、含凝析油、含水,分布广、规模大,气、水关系复杂等特点。由于不同地区的沉积、成岩、构造等方面的不同,其天然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差异较大。如川中地区主要控制因素是岩性,川西冲断带则主要是构造与裂缝,川北主要是裂缝与岩性。因此,储集体、构造与裂缝等是须家河组天然气聚集成藏的三大主控因素,这三大要素的有效组合也是天然气富集高产区形成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上三叠统 须家河组 气藏类型 聚集规律 主控因素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低渗透砂岩油藏成藏机理与成藏模式 被引量:46
6
作者 杨伟伟 柳广弟 +3 位作者 刘显阳 冯渊 独育国 程党性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2-139,共8页
低渗透油藏在国内外分布十分广泛,逐渐成为未来石油勘探开发的重要接替领域。与常规油藏不同,低渗透砂岩油藏具有以下特征:(1)含油饱和度低,与储层物性关系复杂;(2)油水关系复杂,无明显的油水界面;(3)大面积广泛分布,受构造高低控制不明... 低渗透油藏在国内外分布十分广泛,逐渐成为未来石油勘探开发的重要接替领域。与常规油藏不同,低渗透砂岩油藏具有以下特征:(1)含油饱和度低,与储层物性关系复杂;(2)油水关系复杂,无明显的油水界面;(3)大面积广泛分布,受构造高低控制不明显;(4)距离源岩越远,石油富集程度越差。陇东地区延长组低渗透砂岩油藏的成藏机理研究表明:低渗透砂岩储层排替压力较大,浮力很难驱动石油发生明显的运移,石油在优质烃源岩生烃作用产生的剩余压力驱动下,向上、向下连续充注进入邻近砂体,近源聚集,形成原生油藏;裂缝发育条件下,已聚集石油可在浮力驱动下沿裂缝进行垂向、侧向运移调整,远源成藏,形成次生油藏。综合石油成藏期次、裂缝特征及形成时间、储层孔隙演化史以及成藏动力演化等特征,建立了陇东地区延长组油藏的成藏模式:早期低熟油小规模充注模式、中期成熟油大规模充注成藏模式、晚期构造抬升调整成藏模式。其主要控制因素为源储大面积广泛接触奠定了低渗透砂岩储层石油富集的基础,优质烃源岩生排烃范围控制了原生油藏分布范围,裂缝发育特征控制了次生油藏分布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油藏特征 成藏机理 成藏模式 主控因素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塔河油田南部志留系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与成藏模式 被引量:18
7
作者 张永贵 张忠民 +3 位作者 冯兴强 苏小军 宋海明 邬兴威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67-774,共8页
塔河油田南部志留系储层主要发育于柯坪塔格组上段、中段和下段,与上覆泥岩组成3套储盖组合,其油气藏类型可分为构造-地层复合油气藏、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岩性油气藏以及地层超覆油气藏。岩心微观观察、原油地化特征、自生伊利石K-A... 塔河油田南部志留系储层主要发育于柯坪塔格组上段、中段和下段,与上覆泥岩组成3套储盖组合,其油气藏类型可分为构造-地层复合油气藏、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岩性油气藏以及地层超覆油气藏。岩心微观观察、原油地化特征、自生伊利石K-Ar测年及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研究表明,塔河油田南部志留系以多期充注、多期成藏为特征,加里东晚期—海西期为稠油、沥青主要形成期,可动油成藏期为喜山期。油气成藏主要受古构造及其演化、断裂-砂体-不整合面组成的输导体系以及优质储层的控制,油气成藏模式可概括为"多期充注、多期调整、喜山定型、储层控富、输导控藏"。塔河油田南部志留系资源潜力可观,志留系剥蚀尖灭线附近有利于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期次 油气藏类型 成藏模式 主控因素 志留系 塔河油田南部
下载PDF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大气田成藏特征与模式 被引量:29
8
作者 谢增业 魏国齐 +4 位作者 李剑 杨威 张光武 国建英 张莉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01期29-40,共12页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大气田主要分布在四川、塔里木和鄂尔多斯三大克拉通盆地,层系上主要富集在中下三叠统、上二叠统、石炭系、奥陶系及震旦系5大层系。截至2010年底,12个碳酸盐岩大气田储量为1.69×10”rn。,占全国45个大气田储...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大气田主要分布在四川、塔里木和鄂尔多斯三大克拉通盆地,层系上主要富集在中下三叠统、上二叠统、石炭系、奥陶系及震旦系5大层系。截至2010年底,12个碳酸盐岩大气田储量为1.69×10”rn。,占全国45个大气田储量的27.2%。碳酸盐岩大气田由单个或多个相对独立的大中型气藏组成;储层总体以低孔为主,并有随储层时代变新其孔隙度增大的趋势,单个气藏储量〉10×10^7m3的储层平均渗透率以〉1mD为主;有效储层厚度一般为15~75m,含气面积主要为10~100km。;储量丰度除鄂尔多斯盆地靖边大气田为056×10^8m3/km2外,其他多〉5×10^8m3/km2,表现为中一高丰度特征;埋藏深度范围大(1000~6370m),以超深层、深层一中深层为主;气藏压力系数除磨溪气田〉2.0外,其他多〈1.3,主要表现为常压;由构造、岩性(含古潜山)等圈闭所组成的复合型气藏是碳酸盐岩大气田的主要气藏类型。继承性大型古隆起、多套优质烃源岩的高强度充注、断裂及侵蚀沟槽的有效输导、大面积溶蚀孔洞型空间的规模聚集、膏盐岩及泥质岩的有效封盖等要素的时空有效配置造就了碳酸盐岩天然气的规模富集与成藏。高地温场背景下的古油藏原油裂解形成干气藏、煤成气与液态烃裂解气混合形成干气藏、低地温场背景下的油藏受到干气气侵作用形成凝析气藏是碳酸盐岩大气田的三类典型成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大气田 气藏特征 主控因素 成藏模式 原油裂解气 气侵
下载PDF
源外地层-岩性油气藏成藏与富集高产主控因素 被引量:10
9
作者 袁淑琴 董晓伟 +3 位作者 周凤春 饶敏 刘爱平 王喆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2期10-18,共9页
埕海斜坡区是歧口凹陷重要的"源外"油气勘探区带,尤其是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程度较低,剩余勘探潜力较大。通过对埕海斜坡区古近系地层-岩性油气藏成藏条件的研究表明,该区邻近歧口生烃凹陷,存在多个继承性古沟槽,为砂体输送... 埕海斜坡区是歧口凹陷重要的"源外"油气勘探区带,尤其是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程度较低,剩余勘探潜力较大。通过对埕海斜坡区古近系地层-岩性油气藏成藏条件的研究表明,该区邻近歧口生烃凹陷,存在多个继承性古沟槽,为砂体输送提供了重要通道,发育2类5种地层-岩性圈闭,储盖组合条件良好,具备地层-岩性油气藏形成的地质条件。研究区与生烃中心存在的源储压差是埕海斜坡区地层-岩性油气藏富集的基础,断层、不整合面和渗透性砂层组成的复式输导体系控制了油气运移方向和聚集方式,沉积微相控制了油气的平面分布。通过地层-岩性油藏特征及分布规律研究,建立埕海斜坡区油气富集成藏模式,明确了北部断阶区主要发育构造-岩性油藏,南部高斜坡区主要发育地层-岩性油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岩性油气藏 埕海斜坡区 油气富集 主控因素 岩性油藏
下载PDF
川东北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44
10
作者 盘昌林 刘树根 +2 位作者 马永生 胡东风 黄仁春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18-423,共6页
勘探实践证明,川东北地区须家河组具备良好的勘探潜力,特别是元坝地区已经成为中浅层天然气勘探的重点区块。文中以马路背须二、须四段岩性-构造气藏,以及元坝须二段岩性气藏、须四段构造-岩性气藏的解剖研究为基础,分析川东北地区的成... 勘探实践证明,川东北地区须家河组具备良好的勘探潜力,特别是元坝地区已经成为中浅层天然气勘探的重点区块。文中以马路背须二、须四段岩性-构造气藏,以及元坝须二段岩性气藏、须四段构造-岩性气藏的解剖研究为基础,分析川东北地区的成藏条件和成藏主控因素等,认为川东北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具备形成大中型气藏(田)的条件,充足的烃源岩、良好的输导条件、适时的古隆起、圈闭发育、大面积分布的巨厚储层、优良的保存及封盖条件是控制上三叠统天然气成藏的主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藏解剖 成藏主控因素 天然气 须家河组 川东北地区
下载PDF
车排子凸起火山岩油藏成藏主控因素和模式 被引量:25
11
作者 商丰凯 陈林 +2 位作者 王林 韩梓航 刘子超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22,85,共11页
以录井、测井、薄片和地震资料为基础,解剖车排子凸起已发现火山岩油藏,分析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建立成藏模式.结果表明:石炭系火山岩油藏储集空间有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和裂缝等类型.油气沿油源断层和"毯砂"进行复式输导,石炭... 以录井、测井、薄片和地震资料为基础,解剖车排子凸起已发现火山岩油藏,分析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建立成藏模式.结果表明:石炭系火山岩油藏储集空间有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和裂缝等类型.油气沿油源断层和"毯砂"进行复式输导,石炭系顶面"硬壳"为良好盖层.车排子凸起火山岩油藏成藏主控因素为"毯砂"、岩性、"硬壳",物性优越的"毯砂"为石炭系油气富集提供良好的输导条件,有利岩性为油气提供优质的赋存条件,石炭系顶面区域性"硬壳"是油气大面积成藏的关键.车排子凸起火山岩油藏成藏模式为昌吉凹陷二叠系油源、断层和"毯砂"复式输导、有利岩相富集、"硬壳"封盖的断块油藏.将该成果应用于勘探部署中,多口探井钻探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排子凸起 火山岩油藏 储集特征 成藏主控因素 成藏模式
下载PDF
透镜体油气成藏机理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21
12
作者 陈冬霞 庞雄奇 姜振学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2年第6期871-876,共6页
随着石油勘探研究的不断深入,砂岩透镜体油藏日益受到重视。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多种成藏机制,包括未知重力运动机制作用下,少数流体分子的个别特性控制透镜状砂岩油藏聚集;毛细管力作用下油气替换透镜体中的孔隙水;烃浓度差是油气向砂体... 随着石油勘探研究的不断深入,砂岩透镜体油藏日益受到重视。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多种成藏机制,包括未知重力运动机制作用下,少数流体分子的个别特性控制透镜状砂岩油藏聚集;毛细管力作用下油气替换透镜体中的孔隙水;烃浓度差是油气向砂体运移的主要动力;流体压力差使油气首先沿着裂隙向砂岩透镜体中运移、聚集而成藏;差异突破作用使砂岩透镜体成藏等。成藏动力学、成藏模式及主控因素、定量研究、物理模拟实验、数值模拟及分布预测等将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机理 发展趋势 透镜体 成藏条件 油气藏 孔隙水 重力运动机制作用
下载PDF
四川盆地西部中二叠统栖霞组天然气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16
13
作者 文龙 汪华 +5 位作者 徐亮 张亚 袁海锋 陈双玲 乔艳萍 谌辰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8-81,共14页
近年来,四川盆地西部(简称川西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油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展现出四川盆地栖霞组巨大的勘探潜力。为理清川西地区栖霞组天然气成藏期次、成藏演化、成藏主控因素和成藏特征等关键地质问题,为栖霞组下一步的勘探提供支撑,... 近年来,四川盆地西部(简称川西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油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展现出四川盆地栖霞组巨大的勘探潜力。为理清川西地区栖霞组天然气成藏期次、成藏演化、成藏主控因素和成藏特征等关键地质问题,为栖霞组下一步的勘探提供支撑,通过分析研究大量钻井、测井及实验分析测试等资料认为:(1)川西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天然气甲烷含量一般大于96%,天然气干燥系数大于0.99,呈高演化的特征,是典型干气,主要为原油二次裂解气。(2)栖霞组天然气δ^(13)C_(1)介于-31.33‰~-28.31‰,δ^(13)C_(2)介于-28.50‰~-25.20‰。气气对比认为川西地区栖霞组天然气不存在志留系龙马溪组烃源岩的贡献,是以寒武系筇竹寺组烃源输入为主,中二叠统烃源输入为辅的混合天然气。(3)通过对所识别出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分析,识别出4期油气成藏事件。第Ⅰ期和第Ⅱ期分别为中—晚三叠世和晚三叠世的古油藏成藏时期;第Ⅲ期为早—中侏罗世古油气藏成藏时期;第Ⅳ期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古气藏成藏时期。(4)成藏主控因素为优越的烃源岩条件、优质的储层发育及可供油气持续聚集成藏的构造—岩性圈闭。(5)川西北双鱼石—中坝地区推覆体下盘隐伏前缘带及川西南平落坝—大兴场地区具备形成大气区的优越成藏条件组合,是下一步川西地区栖霞组勘探的最有利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西部 栖霞组 天然气来源 地球化学 储层特征 成藏期次 成藏主控因素
下载PDF
东濮凹陷复杂断块群成藏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 被引量:13
14
作者 高渐珍 薛国刚 +2 位作者 慕小水 万晶 祁登峰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91-695,共5页
东濮凹陷油气藏类型主要为复杂断块群油气藏。其形成原因主要有:多变的动力环境,频繁的构造转换,多方向、多期次断裂间的相互交切,多种变形介质等。在断块群成因机制研究基础上,将东濮凹陷断块群划分为8种类型。通过对不同类型断块群油... 东濮凹陷油气藏类型主要为复杂断块群油气藏。其形成原因主要有:多变的动力环境,频繁的构造转换,多方向、多期次断裂间的相互交切,多种变形介质等。在断块群成因机制研究基础上,将东濮凹陷断块群划分为8种类型。通过对不同类型断块群油气藏的解剖,总结出复杂断块群油气藏成藏的主控因素为:断层封堵性、输导体系及油气藏成藏期。建立了8种类型断块群成藏模式,认为复杂断块群成藏模式的核心为:控边断层控制油气藏形成,次级断层改造油气分布,断块高部位富集程度高,纵向上含油层系多,平面上油气藏叠合连片。研究成果对东濮凹陷持续稳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块群油气藏 成藏主控因素 断层封堵性 成藏模式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地区长8段致密砂岩油藏成藏孔隙度下限研究 被引量:31
15
作者 潘高峰 刘震 +1 位作者 赵舒 王菁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71-278,共8页
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地区长8段现今含油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下限分别为4%和0.03×10-3μm2,属于特低孔低渗油藏。主成藏期、成岩作用、埋藏史及模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高致密油藏缘于成藏后储层致密化。传统方法是通过统计现今含油物性... 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地区长8段现今含油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下限分别为4%和0.03×10-3μm2,属于特低孔低渗油藏。主成藏期、成岩作用、埋藏史及模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高致密油藏缘于成藏后储层致密化。传统方法是通过统计现今含油物性下限作为成藏物性下限,这种方法不适用于成藏后再致密油藏的研究。以现今储层含油物性下限为切入点,利用砂岩孔隙度演化规律,对现今储层含油物性下限进行成藏后孔隙度损失量补偿,从而求取油气成藏孔隙度下限,利用该方法得出镇泾地区长8段石油成藏孔隙度下限为10.5%。研究表明成藏物性下限是镇泾地区长8段成藏的主控因素之一,只有成藏期孔隙度大于成藏孔隙度下限时油气才可能进入圈闭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泾地区 致密砂岩油藏成因 成藏孔隙度下限 成藏主控因素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牛庄洼陷砂岩透镜体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剖析 被引量:18
16
作者 张俊 庞雄奇 +1 位作者 陈冬霞 姜振学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3-237,共5页
通过对牛庄洼陷 3个典型的砂岩透镜体油藏的成因机理及其主控因素的剖析 ,发现砂岩透镜体形成的沉积环境或砂岩体成因类型、砂体围岩供烃条件和砂体自身的物性条件是制约岩性油藏成藏的主控因素。在浊积岩砂体形成的油气藏中 ,砂体围岩... 通过对牛庄洼陷 3个典型的砂岩透镜体油藏的成因机理及其主控因素的剖析 ,发现砂岩透镜体形成的沉积环境或砂岩体成因类型、砂体围岩供烃条件和砂体自身的物性条件是制约岩性油藏成藏的主控因素。在浊积岩砂体形成的油气藏中 ,砂体围岩的供烃条件 (有机碳含量、有机质类型、镜质体反射率 )越好 ,砂体自身孔渗性 (孔隙度、渗透率 )越好 ,砂体的含油性 (充满度、含油饱和度 )就越好。牛庄油田牛 2 0C3、王 70B和牛 35B1都是浊积砂体 ,其中牛 2 0C3砂体的围岩供烃条件及其自身物性最好 ,砂体的含油性也最好 ,圈闭充满度高达74 5 6 % ;王 70B砂体围岩供烃和自身物性较好 ,砂体含油性中等 ,圈闭充满度 5 3 2 5 % ;而牛 35B1砂体的围岩供烃和自身物性差 ,其充满度仅有 2 9 0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砂岩透镜体 油藏 特征 主控因素
下载PDF
查干凹陷苏红图组火山岩储层及其油气成藏特征 被引量:13
17
作者 刘爱永 李令喜 +2 位作者 杨国臣 邓已寻 郑敏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4-57,114-115,共4页
岩心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查干凹陷苏红图组火山岩主要以玄武岩类和粗安岩类为主,通过测井交会图可以较好地识别出不同的岩石类型。根据火山岩的岩相标志及地震剖面特征,结合单井相划分,确定查干凹陷主要发育火山通道相、爆发相、... 岩心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查干凹陷苏红图组火山岩主要以玄武岩类和粗安岩类为主,通过测井交会图可以较好地识别出不同的岩石类型。根据火山岩的岩相标志及地震剖面特征,结合单井相划分,确定查干凹陷主要发育火山通道相、爆发相、溢流相和火山沉积相,不同的岩相发育不同的岩石组合。钻井资料揭示,研究区苏二段火山岩的物性好于苏一段,苏二段为中低孔特低渗透储层,苏一段为特低孔特低渗透储层;其储层物性主要受裂缝发育程度控制,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勘探实践证实,查干凹陷火山岩的油气成藏特征主要表现为近源聚集、有利火山岩岩相带与断裂带联合控藏;研究区乌力吉构造带与中央构造带为临近生烃中心的圈闭发育带,由于其断裂发育,不仅改善了储集空间,而且沟通了烃源岩,是查干凹陷油气聚集成藏的有利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红图组 火山岩 储层特征 油气成藏特征 查干凹陷
下载PDF
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岩性油气藏形成主控因素 被引量:9
18
作者 谢武仁 杨威 +4 位作者 李熙喆 谢增业 张满郎 张莉 金惠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共4页
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砂体沉积厚度大,范围广,发育巨厚的煤系烃源岩,其油气具有多期成藏、燕山期或喜山期聚集、喜山期调整成藏的特点。岩性油气藏分布范围广,类型多,主要存在的岩性相关气藏圈闭类型有以下几种:构造岩性、砂岩透镜体、... 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砂体沉积厚度大,范围广,发育巨厚的煤系烃源岩,其油气具有多期成藏、燕山期或喜山期聚集、喜山期调整成藏的特点。岩性油气藏分布范围广,类型多,主要存在的岩性相关气藏圈闭类型有以下几种:构造岩性、砂岩透镜体、古河道、砂岩上倾尖灭、地层超覆、成岩、不整合遮挡岩性圈闭;其岩性圈闭形成以近烃源岩裂缝发育的三角洲砂体发育为基础,良好的成藏配置为关键,适配的古构造提供了油气的聚集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前陆盆地 上三叠统 岩性气藏 成藏模式 主控因素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深层致密砂岩气藏成藏特点及产能主控因素 被引量:11
19
作者 蒙晓灵 兰义飞 +5 位作者 张宏波 费世祥 王准备 崔越华 刘雪玲 夏守春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13,23,共6页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QT1地区上古生界深层致密单一砂岩储层如何有效开发这一难题,利用石油地质学理论和油气成藏原理,结合地球化学特征,对其烃源岩分布、生烃能力,储集层特征进行系统剖析,明确了研究区成藏特征,并对产能主控因素进行...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QT1地区上古生界深层致密单一砂岩储层如何有效开发这一难题,利用石油地质学理论和油气成藏原理,结合地球化学特征,对其烃源岩分布、生烃能力,储集层特征进行系统剖析,明确了研究区成藏特征,并对产能主控因素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区内主力烃源岩的本溪组完全缺失,减薄的太原组地层和山西组山2段煤系地层仍不失为良好的烃源岩;山西组山1段发育一套薄层砂岩储层,是纵向唯一的优势储集层段,其上石盒子组盒8砂体不发育,其间发育的细-粉砂岩和泥岩共同构成区域盖层;由于储层致密,岩性及储层含气饱和度对产能的影响最为强烈,且与苏里格气田相比,具有"含气饱和度有效下限低、单位饱和度产气量高,以中、低产量为主"的特点。以上认识指导了研究区水平井适应性评价并快速建成2亿m3/a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藏 成藏特点 产能主控因素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松辽盆地南部断陷层火山岩储层特征及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瑞磊 杨立英 +6 位作者 朱建峰 刘玉虎 徐文 李忠博 樊薛沛 冷庆磊 张婷婷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0-111,共12页
松辽盆地南部断陷层火石岭组中-基性火山岩广泛发育,是松辽盆地深层油气勘探的热点。本文通过宏观到微观多尺度综合分析,开展火山岩形成与分布、岩性岩相与火山机构类型、储集空间特征和油气成藏特征等方面研究,总结深层火山岩有效储层... 松辽盆地南部断陷层火石岭组中-基性火山岩广泛发育,是松辽盆地深层油气勘探的热点。本文通过宏观到微观多尺度综合分析,开展火山岩形成与分布、岩性岩相与火山机构类型、储集空间特征和油气成藏特征等方面研究,总结深层火山岩有效储层形成机制及成藏主控因素。研究表明:(1)火石岭组中-基性火山岩分布广泛,多呈低幅丘状、多期叠置连片分布;火山岩主要发育3种岩相、7种亚相;发育“孔隙+缝网”复合型有效储集空间类型;(2)火山机构控制岩性、岩相分布,决定原生孔隙的形成与分布;构造作用、溶蚀作用利于构造裂缝及次生溶蚀孔缝的形成,是控制形成优质储层的关键因素;(3)优质储层和保存条件是油气富集的主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南部 断陷层 火山岩 有效储层 成藏主控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