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灌河口外航道整治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世钊 夏云峰 +1 位作者 徐华 吴道文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0-49,共10页
灌河口外为粉沙淤泥质海岸,口外沙嘴发育,形成主、副槽,拦门沙浅区水深仅2 m左右,波浪掀沙作用强烈,水沙运动复杂。利用波、流共同作用下物理模型试验研究灌河口外拦门沙深水航道整治后水动力变化及航槽回淤,特别是台风浪情况下航道骤... 灌河口外为粉沙淤泥质海岸,口外沙嘴发育,形成主、副槽,拦门沙浅区水深仅2 m左右,波浪掀沙作用强烈,水沙运动复杂。利用波、流共同作用下物理模型试验研究灌河口外拦门沙深水航道整治后水动力变化及航槽回淤,特别是台风浪情况下航道骤淤问题。研究表明:灌河口外海域动力条件、泥沙环境以及工程涉及问题复杂,双导堤配合航槽疏浚整治工程能有效发挥减淤效果,通过双导堤间过流断面积补偿能有效降低工程对新沂河排洪的影响,正常条件下航道开挖年回淤约190-330万方,台风浪骤淤约为180万方,建议导堤根部加高以减少口门附近航道回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河口 航道整治 沙嘴 主、副槽 拦门沙 双导堤 疏浚 泥沙回淤
下载PDF
南沙海槽区表层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0
2
作者 古森昌 陈忠 +1 位作者 颜文 刘芳文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3-47,共5页
对南沙海槽区 73个表层沉积物的地球化学及沉积环境特征进行了研究。微量元素主要有 Cu、Pb、Zn、Ni、Co、Cr、Sr、Ba和 Zr,表现为亲陆性 ,常量组分为 Si O2 、Al2 O3、TFe、Ca O、Mg O、K2 O、Na2 O、Mn O、P2 O5 、Ti O2 ,表现为边缘... 对南沙海槽区 73个表层沉积物的地球化学及沉积环境特征进行了研究。微量元素主要有 Cu、Pb、Zn、Ni、Co、Cr、Sr、Ba和 Zr,表现为亲陆性 ,常量组分为 Si O2 、Al2 O3、TFe、Ca O、Mg O、K2 O、Na2 O、Mn O、P2 O5 、Ti O2 ,表现为边缘海向深海过渡的沉积环境特点。沉积物质含有粘土组分、碳酸盐型生物碎屑组分、陆源碎屑非粘土组分以及火山碎屑、岛源物质 ,沉积环境与水深关系密切 ,在 2 0 0 m以浅 ,沉积物的供给复杂 ,沉积环境多变 ,在 2 0 0 m以深 ,沉积物的供给和沉积环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常量组分 因子分析 表层沉积物 南沙海槽区 地球化学特征 沉积环境
下载PDF
24ka来冲绳海槽北部沉积物来源的高分辨率常量元素记录 被引量:13
3
作者 徐兆凯 常凤鸣 +3 位作者 李铁刚 南青云 蒋富清 李安春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3-82,共10页
为进一步了解冲绳海槽北部24ka来柱状沉积物的常量元素组成特征及其物源和古环境指示意义,对PC-1孔进行了402个常量元素和粒度及344个浮游有孔虫氧同位素的综合分析,其平均样品分辨率高达百年时间尺度。结果表明:沉积物中的主要常量元... 为进一步了解冲绳海槽北部24ka来柱状沉积物的常量元素组成特征及其物源和古环境指示意义,对PC-1孔进行了402个常量元素和粒度及344个浮游有孔虫氧同位素的综合分析,其平均样品分辨率高达百年时间尺度。结果表明:沉积物中的主要常量元素含量表现出明显的3段式垂向变化特征,并记录到了7.3和12.7cal.kaBP时的两次火山事件;物源判别图解及R型因子分析则揭示出主要氧化物含量在垂向上的变化主要受控于附近陆源物质输入,而热液活动和海洋生物沉积作用及火山物质的影响较小。特别是不同陆源物质对研究区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规律,与海平面波动及对马暖流形成演化间具有良好的耦合关系,但期间的典型古气候事件却并未明显改变沉积物中的陆源物质组成,从而为揭示24ka来冲绳海槽北部地区陆源物质输入演化历史,及其主要控制因素提供了新的高分辨率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量元素 物质来源 海平面波动 对马暖流 冲绳海槽
下载PDF
隧道开挖引起深部土层位移的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田晓艳 刘静 代建波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7-23,共7页
基于平面应变原理,考虑岩土体的不可压缩性,采用国内外适用性较强的Peck公式验证所提出的考虑隧洞直径与上覆土层厚度、土体削减、盾尾间隙、围岩土质概况等因子对影响角参数、任意深度沉降槽宽度对数值的影响及取值区间。拟采用具体参... 基于平面应变原理,考虑岩土体的不可压缩性,采用国内外适用性较强的Peck公式验证所提出的考虑隧洞直径与上覆土层厚度、土体削减、盾尾间隙、围岩土质概况等因子对影响角参数、任意深度沉降槽宽度对数值的影响及取值区间。拟采用具体参数用于随机介质理论中,探讨了参数变化对Park位移模式3引起的隧道轴线上任一深度土层的三维空间位移的影响。通过相关具体算例结果表明:采用考虑围岩土体性质参数比较合理,且在工程上应用偏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围岩土质 PECK公式 主要影响角 沉降槽宽度系数 间隙参数
下载PDF
冲绳海槽DGKS9604孔酸不溶相中常量元素组成及环境指示意义 被引量:10
5
作者 束振华 杨守业 +3 位作者 窦衍光 刘振夏 余华 Serge Berne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6-240,273,共6页
运用1N HCl对冲绳海槽中部西陆坡DGKS9604孔沉积物样品进行预处理得到酸不溶相组分,利用ICP-AES分析常量元素的含量。结果显示主要氧化物与A1203的比值以及氧化物通量在垂向上呈规律性变化,反映了近30ka以来的元素地层以及沉积古环境... 运用1N HCl对冲绳海槽中部西陆坡DGKS9604孔沉积物样品进行预处理得到酸不溶相组分,利用ICP-AES分析常量元素的含量。结果显示主要氧化物与A1203的比值以及氧化物通量在垂向上呈规律性变化,反映了近30ka以来的元素地层以及沉积古环境对沉积地球化学组成的影响。30~22ka、17.8~11.8ka、7~3.5ka和2kaB.P.以来氧化物通量高于末次冰盛期和全新世早期。主要氧化物组成记录了7.4Calka和25.8CalkaB.P.两次火山事件;因子分析揭示钻孔中主要氧化物含量在垂向上的变化主要受沉积物源、热液活动、沉积动力环境及火山活动等多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冲绳海槽 常量元素 古环境
下载PDF
冲绳海槽南部流纹岩中角闪石的化学特征及其对岩石成因的指示 被引量:4
6
作者 陈祖兴 曾志刚 +4 位作者 王晓媛 殷学博 陈帅 李晓辉 齐海燕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74-89,共16页
为了揭示冲绳海槽西南端流纹岩成因,利用电子探针和LA-ICP-MS对该流纹岩中角闪石进行了主量和微量元素测定。所有角闪石主量元素成分变化范围小,晶体化学特征主要表现为:CaB>1.60,CaA=0,(Na+K)A<0.33,NaB介于0.23~0.39之间,均为... 为了揭示冲绳海槽西南端流纹岩成因,利用电子探针和LA-ICP-MS对该流纹岩中角闪石进行了主量和微量元素测定。所有角闪石主量元素成分变化范围小,晶体化学特征主要表现为:CaB>1.60,CaA=0,(Na+K)A<0.33,NaB介于0.23~0.39之间,均为钙质镁闪石。微量元素以富集Sc、V、Cr、Co、Ni和REE,亏损Rb、Sr、Ba、Zr、Th、U和Pb为特征,这些元素的富集与亏损与复杂的类质同象作用有关。由角闪石温压计得出其结晶时的温度范围为775~839℃,压力为0.12GPa,大致相当于4km的深度。角闪石的成因矿物学研究显示该流纹岩中角闪石为壳-幔混合成因,进一步表明冲绳海槽南部流纹岩由幔源玄武质岩浆与壳源长英质岩浆混合形成的中基性岩浆在浅层岩浆房中结晶分异而形成,且壳幔混合源很可能是冲绳海槽西南端火山岩岩浆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闪石 主量与微量元素 流纹岩 冲绳海槽
下载PDF
18.5ka以来冲绳海槽中部沉积物碎屑态来源和古环境变化的常量元素记录 被引量:2
7
作者 蔡明江 李铁刚 +2 位作者 于心科 陈红瑾 徐兆凯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17年第5期22-31,共10页
为进一步了解冲绳海槽中部18.5ka以来柱状沉积物碎屑态的常量元素组成特征及其古环境指示意义,对KX12-3孔进行了151个样品中碎屑态的提取及其常量元素和粒度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主要常量元素含量表现出明显的两段式垂向变化特征,底部的Z... 为进一步了解冲绳海槽中部18.5ka以来柱状沉积物碎屑态的常量元素组成特征及其古环境指示意义,对KX12-3孔进行了151个样品中碎屑态的提取及其常量元素和粒度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主要常量元素含量表现出明显的两段式垂向变化特征,底部的Z1阶段(492~96cm)形成于末次冰消期及早全新世(18.5~9.6ka),中国大陆河流(长江、黄河)物质输入是沉积物中陆源碎屑物质的主要来源;而顶部的Z2阶段(96~0cm)则形成于早全新世以来(<9.6ka),沉积物中的陆源碎屑物质仍以中国大陆来源为主,台湾物质输入也有一定贡献。此外,岩心中还记录到了7.3ka时发生的K-Ah火山事件。常量元素相关性、R型因子及典型常量元素比值分析均表明主要氧化物含量在垂向上的变化主要受控于附近的陆源碎屑物质输入,热液活动和火山物质的影响较小。不同时期陆源碎屑物质对研究区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规律,并与海平面波动及黑潮的演化具有很好的耦合关系。此外,在5~3.5ka期间,KX12-3孔的Fe_2O_3、MgO、Fe/Ti、Mg/Ti值及粒度减小,这应该是由当时黑潮的减弱或"摆动"出冲绳海槽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绳海槽中部 沉积物碎屑态 常量元素 海平面波动 黑潮
下载PDF
Analysis of Isentropic Potential Vorticity for a Strong Cold Wave During 2004/2005 Winter 被引量:6
8
作者 丁一汇 马晓青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SCIE 2008年第2期129-142,共14页
Using the NCAR/NCEP daily reanalysis data from 1 December 2004 to 28 February 2005, the isentropic potential vorticity (IPV) analysis of a strong cold wave from 22 December 2004 to 1 January 2005 was made. It is fou... Using the NCAR/NCEP daily reanalysis data from 1 December 2004 to 28 February 2005, the isentropic potential vorticity (IPV) analysis of a strong cold wave from 22 December 2004 to 1 January 2005 was made. It is found that the strong cold air of the cold wave originated from the lower stratosphere and upper troposphere of the high latitude in the Eurasian continent and the Arctic area. Before the outbreak of the cold wave, the strong cold air of high PV propagated down to the south of Lake Baikal, and was cut off by a low PV air of low latitude origin, forming a dipole-type circulation pattern with the low PV center (blocking high) in the northern Eurasian continent and the high PV one (low vortex) in the southern part. Along with decaying of the low PV center, the high PV center (strong cold air) moved towards the southeast along the northern flank of the Tibetan Plateau. When it arrived in East China, the air column of high PV rapidly stretched downward, leading to increase in its cyclonic vorticity, which made the East Asian major trough to deepen rapidly, and finally induced the outbreak of the cold wave. Further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in the southward and downward propagation process of the high PV center, the air flow west and north of the high PV center on isentropic surface subsided along the isentropic surface, resulting in rapid development of Siberian high, finally leading to the southward outbreak of the strong cold wa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d wave potential vorticity isentropic surface Siberian high East Asian major trough
原文传递
南海西沙海槽盆地重磁资料综合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涂广红 钟广见 +1 位作者 冯常茂 赵忠泉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63-974,共12页
本文综合利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历年来在中国南海西沙海域采集的重、磁、震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采用了场源边缘识别、磁性体顶面埋深欧拉反演以及重、磁、震剖面联合反演等技术.针对西沙海槽盆地岩浆岩分布、重大断裂、深部构造等... 本文综合利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历年来在中国南海西沙海域采集的重、磁、震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采用了场源边缘识别、磁性体顶面埋深欧拉反演以及重、磁、震剖面联合反演等技术.针对西沙海槽盆地岩浆岩分布、重大断裂、深部构造等进行了综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盆地内岩浆岩主要形成于印支期和燕山期,大部分分布于盆地断阶带上;识别出了NE向和EW向两组断裂.二者分别从北部和中部横贯盆地;盆地磁性基底埋深在6.0~12.6km之间。整体上呈"中部深、南北浅"的特征;西沙海槽盆地的莫霍面埋深在19~26 km之间,呈现出"南北深中部浅"的拉张裂谷特征.本文研究获取了西沙海槽盆地的基础地质构造特征.可深化盆地地质构造背景的认识,为该盆地下一步的油气工作提供基础研究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沙海槽盆地 岩浆岩 断裂 磁性基底 莫霍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