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中国道路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森 刘振天 +3 位作者 陈时见 李辉 陈亮 王智超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3,共23页
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是科技强国建设的基础性保障,是人才强国建设的关键性支撑,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突出的战略意义。推进高等教育强国高质量建设需要厘清中国式现代化引领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逻辑谱系,探明符合中国国情与现代化共同特... 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是科技强国建设的基础性保障,是人才强国建设的关键性支撑,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突出的战略意义。推进高等教育强国高质量建设需要厘清中国式现代化引领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逻辑谱系,探明符合中国国情与现代化共同特征的强国建设路径;梳理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发展机理,增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回应新时代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对新质生产力的迫切需要;明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核心要义,实现科技创新层级与能级的双跃升;以“两个大局”的时代理念作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空坐标,厘清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行动逻辑。此外,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阶段,我国必须以教育评价改革为抓手,破除制约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障碍,进而推动高等教育体系实现结构性变革、系统性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强国 中国式现代化 新质生产力 高水平科技 “两个大局” 教育评价
下载PDF
推动研究生教育强国建设 加快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第七届全国研究生教育学学科建设高端论坛综述 被引量:7
2
作者 李锋亮 周京博 《研究生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2023年11月10日,第七届全国研究生教育学学科建设理论与实践高端论坛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本届论坛以“研究生教育强国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主题,围绕“研究生教育强国的制度建设”“交叉学科、跨学科与多学科”“创新人才培养”... 2023年11月10日,第七届全国研究生教育学学科建设理论与实践高端论坛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本届论坛以“研究生教育强国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主题,围绕“研究生教育强国的制度建设”“交叉学科、跨学科与多学科”“创新人才培养”“产教融合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四个议题展开讨论。与会专家学者经过研讨认为,应持续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推动研究生教育强国制度创新,加强研究生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跨学科研究,大力发展专业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以产教深度融合助推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加快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高质量研究生教育发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强国建设 创新人才 制度建设
下载PDF
职业教育强国建设:内涵要义、多重逻辑与推进路径 被引量:24
3
作者 祁占勇 吴仕韬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5-176,共12页
职业教育强国建设是扎根中国实际、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合乎人民利益诉求的中国式教育发展新模式,底蕴深厚、内涵丰富。职业教育强国建设立足于中国国情,彰显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时代本色和中国特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新时代推进职业教... 职业教育强国建设是扎根中国实际、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合乎人民利益诉求的中国式教育发展新模式,底蕴深厚、内涵丰富。职业教育强国建设立足于中国国情,彰显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时代本色和中国特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新时代推进职业教育强国建设,要在把握培育现代化工匠强才、聚焦职业教育科创属性、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内涵要义基础上,遵循职业教育强国建设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话语逻辑,以立德树人、共同富裕、科教兴国为价值引领,从铺设职业教育提质育人的超越之道、绘制职业教育跨界融合的赋能蓝图、深化职业教育产教研相融的运行模式、建构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话语体系等方面着手,破解职业教育强国建设过程中的根本问题和重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强国 中国式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 人才强国 技术技能人才 科教兴国
下载PDF
职业教育强国建设的公平之维:理论意蕴与实践路向 被引量:2
4
作者 林克松 席小灵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7-186,共10页
职业教育强国是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与使命,职业教育公平是职业教育强国建设的本质内涵与内在逻辑,是职业教育强国的重要标志与理论监测点。公平视角下,职业教育强国建设蕴含“以职业教育强国家之公平”“以公平强国家之职... 职业教育强国是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与使命,职业教育公平是职业教育强国建设的本质内涵与内在逻辑,是职业教育强国的重要标志与理论监测点。公平视角下,职业教育强国建设蕴含“以职业教育强国家之公平”“以公平强国家之职业教育”以及“强国家职业教育之公平”的三重意蕴,以及职教体系、教育体系、中国社会、国际社会等四个维度的内部公平。建设新时代职业教育强国,要明确“一个不能少”的目标、保障“一种教育类型”的发展、提升“一技之长”的地位、把握“一种世界关系”的主动,切实增进职业教育在职教体系、教育体系、中国社会、国际社会的公平,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公平 教育强国 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强国
下载PDF
论教育家精神 被引量:2
5
作者 孙杰远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4-52,82,共10页
教育家精神是培养新时代大国良师、加快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精神力量。教育家精神在教师个体发展、教师队伍建设、社会教育境界等方面体现其内在价值体系。理想信念作为价值底色、道德情操作为重要尺度、育人智慧作为实践力量、躬耕态度... 教育家精神是培养新时代大国良师、加快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精神力量。教育家精神在教师个体发展、教师队伍建设、社会教育境界等方面体现其内在价值体系。理想信念作为价值底色、道德情操作为重要尺度、育人智慧作为实践力量、躬耕态度作为动力支持、仁爱之心作为情感基调、弘道追求作为发展方向,构成为教育家精神结构的生动表达。推动教育家精神之生发,需围绕教育家精神的本质和结构,以三“立”、三“教”、三“心”、三“情”为实践维度,进而充分展现中国教育家精神的独特性和时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强国
下载PDF
“大教材观”与教材强国建设 被引量:1
6
作者 罗生全 吴志敏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3-212,共10页
建设教材强国不仅要建设人民满意的高质量教材体系,还要明确教材理论的相对独立性。为实现教材强国建设理想,应树立起系统、联系、全面、动态的“大教材观”,关注教材建设的全环节、全过程、全要素及其内在联系,有效促进强国战略融合发... 建设教材强国不仅要建设人民满意的高质量教材体系,还要明确教材理论的相对独立性。为实现教材强国建设理想,应树立起系统、联系、全面、动态的“大教材观”,关注教材建设的全环节、全过程、全要素及其内在联系,有效促进强国战略融合发展、学习型社会构建和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在“大教材观”视域下,当前的教材建设存在教材理论的话语区隔与自行其道、教材评价的孤立存在与标准虚设、教材类型发展的结构失衡与资源错配、教材使用过程的权责不清与通道不畅等问题,为实现强国理想,应以全场域的教材研究立场丰富中国教材话语体系,打造以时代新人培养为核心理念的教材供给体系,坚持行政主导构建立体均衡的教材格局,以及完善权责一致、多元协作的教材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教材观” 教材强国 教材建设 教育强国 教育改革
下载PDF
知识图谱赋能高等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探索 被引量:2
7
作者 赵翔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4年第5期3-4,7,共3页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部署得到突出强调,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提及“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重要性,为我国在2035年建设成为教育强国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探讨了知识图谱技术在推动高等教育数...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部署得到突出强调,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提及“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重要性,为我国在2035年建设成为教育强国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探讨了知识图谱技术在推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应用,并从教育部重点领域教学资源建设实践、天津大学专业课程群知识图谱构建平台和“知识森林”智能导学技术研发三个方面进行了案例分析,以期为高等教育教学数字化相关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知识图谱 高等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
下载PDF
教育家精神的生成逻辑、价值意蕴与弘扬路径
8
作者 王永斌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2-110,共9页
教育家精神是强国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和精神动能,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是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所在。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生成有其必然性,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是其生成的理论逻辑、中华优秀教育传统是其生成的历史逻辑、中国共产党... 教育家精神是强国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和精神动能,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是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所在。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生成有其必然性,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是其生成的理论逻辑、中华优秀教育传统是其生成的历史逻辑、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教育成就和经验是其生成的实践逻辑。新时代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题中之义,有助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锻造强国之师提供精神动能,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根本保障。新征程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要强化思想引领,筑牢教师队伍建设的思想根基;坚持目标导向,健全中国特色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完善制度保障,构建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长效机制;营造尊师重教良好风尚,真正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教育家精神 生成逻辑 弘扬路径
下载PDF
体育强国背景下红色体育文化融入体育课程思政的路径
9
作者 王德志 张红玲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13-117,共5页
红色体育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构成,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在建设体育强国背景下,将红色体育文化融入体育课程思政有利于丰富体育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充分涵养青年核心价值观教育,并为体育课程思政提供文... 红色体育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构成,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在建设体育强国背景下,将红色体育文化融入体育课程思政有利于丰富体育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充分涵养青年核心价值观教育,并为体育课程思政提供文化支撑。但红色体育文化融入体育课程思政仍存在教学模式固化、要素融入不足、师生意识不强等问题,为此,学校需要明确体育课程思政目标,创新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增强师生红色体育意识,确保红色体育文化与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互促互进、有机耦合,进而为提振体育强国注入新鲜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强国 红色体育文化 体育课程思政
下载PDF
农村职业教育赋能农业强国:逻辑向度、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
10
作者 祁占勇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6-176,共11页
农业强国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具有农业产业强、农业科技强、农业生态强和农业竞争力强的特征。农村职业教育扎根农村,服务农业,是建设农业强国的不竭动力之源。农村职业教育赋能农业强国遵循着经... 农业强国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具有农业产业强、农业科技强、农业生态强和农业竞争力强的特征。农村职业教育扎根农村,服务农业,是建设农业强国的不竭动力之源。农村职业教育赋能农业强国遵循着经济逻辑、技术逻辑、生态逻辑和治理逻辑的耦合逻辑向度,契合了农业强国的“四强”特征。当然,农村职业教育赋能农业强国的过程还存在着观念束缚、产教脱节、治理分化和生态忽视的障碍,因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切实提高农村职业教育的赋能效果:扭转观念,增强农村职业教育社会认同感;共治共享,构建多元治理生态圈;产教协同,打造农业强国产业集群;生态振兴,助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职业教育 农业强国 农业产业 农业技术 农业生态 农业治理
下载PDF
高质量教师教育的发展方向与实现路径--专访西南大学陈时见教授
11
作者 陈时见 李培彤 《教师教育学报》 2024年第4期1-8,共8页
陈时见教授长期从事教师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他认为新时代的教师教育要立足教育强国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国家战略性需求,向着高质量发展转型,为教育提供战略性支撑和根本性保障。教师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陈时... 陈时见教授长期从事教师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他认为新时代的教师教育要立足教育强国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国家战略性需求,向着高质量发展转型,为教育提供战略性支撑和根本性保障。教师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陈时见教授指出,构建高质量的教师教育发展体系需要扎根中国大地,全面推进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他还指出,探索中国特色的高质量教师教育发展路径,需要构建教师教育主体协同机制,汇聚多元主体合力,激发主体创新活力,特别是要发挥师范大学和高水平综合大学的优势和特色,共同推进教师教育的质量跃迁。为此,要建设一支创新型教师教育人才队伍,为培养高质量的教师人才提供坚实的师资保障,为教师教育的创新发展厚植根本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 高质量发展 教育强国建设 中国式现代化 教师教育体系
下载PDF
徐仲林先生的师德风范及其现实意义
12
作者 唐智松 袁思婷 《教师教育学报》 2024年第3期55-62,共8页
在60多年的从教生涯中,徐仲林先生一方面以言传身教的方式体现了立德树人是教师本职所在、扎实学问是教师立身之根、教书育人是教师为师之本、理想信念是教师修身之本、以身作则是教师育人之道、仁爱之心是教师处世之本、道德情操是教... 在60多年的从教生涯中,徐仲林先生一方面以言传身教的方式体现了立德树人是教师本职所在、扎实学问是教师立身之根、教书育人是教师为师之本、理想信念是教师修身之本、以身作则是教师育人之道、仁爱之心是教师处世之本、道德情操是教师成事之基等高尚的师德和优良的师风,另一方面还以躬耕求实的方式诠释了“经师”与“人师”融合统一、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立己与达人相辅相成等卓越的教学智慧。这些优秀品质和教学智慧共同构成了徐仲林先生独特的精神风貌,展现出时代“大先生”之风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仲林 师德风范 立德树人 教育家精神 “大先生” 教育强国建设
下载PDF
优化资源布局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立国 李建龙 《大学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0,共7页
面向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在资源布局与优化方面,我国要扩大高等教育资源总量供给,促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扩容,提高高等教育资源投入效益。在教育经费投入难以大规模增长、学龄人口可能逐年下降,且高等教育已经实现普及化的背景下,资... 面向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在资源布局与优化方面,我国要扩大高等教育资源总量供给,促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扩容,提高高等教育资源投入效益。在教育经费投入难以大规模增长、学龄人口可能逐年下降,且高等教育已经实现普及化的背景下,资源布局优化的重点应该放在如何促进高等教育结构优化与质量提高,适应、促进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上。具体来说,为了实现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目标,我国当前应着力优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提升研究生人才培养能力;扩大优质高等学校数量和布局,积极扩大“双一流”高校人才培养规模;加快高等教育集聚发展,适应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新要求;加快学科专业优化调整,适应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布局优化 高等教育强国 “双一流”高校 学科专业优化 高等教育集聚发展
下载PDF
从“三个面向”到“九个坚持”:教育强国战略思想的发展与创新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振天 郭华桥 《大学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3,共10页
“三个面向”、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九个坚持”等是中国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一系列重要指导思想。从“三个面向”到“九个坚持”,不仅充分体现了教育强国建设战略理论赓续的一脉相承性和内在一致性,更体现出党对教育规... “三个面向”、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九个坚持”等是中国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一系列重要指导思想。从“三个面向”到“九个坚持”,不仅充分体现了教育强国建设战略理论赓续的一脉相承性和内在一致性,更体现出党对教育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和创新性发展。突出人民中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集中力量办大事”,快速提升了我国的教育科技核心竞争力;“一张蓝图绘到底”,保持了教育强国战略思想执行的定力。教育强国建设具有本体论、功能论、价值论三层内涵,必须坚持党性、人民性、本土性、开放性、时代性等建设原则。新时代必须完整准确理解和运用“九个坚持”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坚持教育自信,加强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加快高质量教育体系和教育强国建设步伐,通过立德树人、构建自主知识体系、形成新质生产力、建设世界重要教育中心,加快实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面向” “九个坚持” 教育强国 战略思想 创新发展
下载PDF
中小学课后服务:问题与破解
15
作者 朱益明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0,共8页
作为民生工程,课后服务工作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在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扎实做好课后服务工作意义重大。当前,课后服务工作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是,课后服务工作与学校责任的定位和“课后服务”的概念模糊,缺少对各种相互关... 作为民生工程,课后服务工作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在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扎实做好课后服务工作意义重大。当前,课后服务工作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是,课后服务工作与学校责任的定位和“课后服务”的概念模糊,缺少对各种相互关系的厘定。我们必须从教育强国建设、国际教育改革和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等三重视角出发,提升有关课后服务工作的思想认识,聚焦育人宗旨,创建协同的支持体系,提供可持续的教育预算供给,以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课后服务工作的制度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课后服务 学校改革
下载PDF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是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经验的理论总结
16
作者 李鹏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22,共6页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是一个实践命题,也是一个理论命题,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实践经验的理论升华,也是新时代中国教育事业改革创新的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这一理论基石,运用辩...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是一个实践命题,也是一个理论命题,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实践经验的理论升华,也是新时代中国教育事业改革创新的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这一理论基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论,蕴含着中国教育发展的特殊经验,阐明了新时代教育理论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有着鲜明的理论属性。其中,“九个坚持”深刻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规律,奠定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内核。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孕育于中国共产党领导教育的百年经验,立足于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的历史新方位,发展于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的新征程,包含着一系列变革性实践要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教育事业和教育理论发展的统领性概括,是对中国教育改革创新提出的总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实践中不断丰富理论内涵、彰显真理力量、扩展思想视域,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在教育领域的理论创造,代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新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 教育强国 教育实践 教育规律
下载PDF
“国优计划”研究生教育政策的三维实施向度——基于哲学逻辑结构的阐析
17
作者 后慧宏 师欢欢 《研究生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8,52,共9页
“国优计划”是培养研究生层次优秀中小学教师的教师教育政策,是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的教育创举。已有相关研究忽略了推演此项政策实施中的超验情形,对“国优计划”研究生教育政策的战略性内蕴阐释不够彻底,对政策执行面... “国优计划”是培养研究生层次优秀中小学教师的教师教育政策,是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的教育创举。已有相关研究忽略了推演此项政策实施中的超验情形,对“国优计划”研究生教育政策的战略性内蕴阐释不够彻底,对政策执行面临的风险研判不够成熟,致使政策落实理路缺乏系统性构建。为落实“国优计划”研究生教育政策的目标任务,选用哲学逻辑结构作为理论分析框架,从本体论向度理解尽用师生禀赋、集约配置师资、迭代育师建制的政策旨归,从认识论向度剖析通过道术兼顾、价值导正、施策创新来规避政策执行失真的理论逻辑,从方法论向度确立聚合优势、因校制宜、革新范式三种政策落实理路。以期此项研究生教育政策在精神落实、风险规避和执行增效中能够形成基本共识,为优秀中小学科学教师自主高质量培养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国优计划” 教师教育政策 科学教师 政策科学化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叙事逻辑下“红色信仰”的民族共同体建构
18
作者 赵法发 周欢 《未来与发展》 2024年第7期42-46,41,共6页
红色文化以其独特的历史内涵、品质特征和实践经验解答了关于在立德树人的实践中“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为民族共同体立德树人的实践提供了宝贵资源。从知、情、意、行等方面全方位进行培育,发挥红色信仰... 红色文化以其独特的历史内涵、品质特征和实践经验解答了关于在立德树人的实践中“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为民族共同体立德树人的实践提供了宝贵资源。从知、情、意、行等方面全方位进行培育,发挥红色信仰的铸魂育人的育人功效。红色信仰教育要注重做好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以大思政课思维做好“化中国”和“中国化”的“两结合”发展战略。红色信仰教育在党的百年奋斗路上,是巩固意识形态的重要一环,有助于巩固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起全体人民奔赴中国式现代化强国路的团结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信仰教育 文化 民族共同体 人民 强国复兴
下载PDF
区域高等教育如何走向高质量协同发展--基于多重制度逻辑的分析
19
作者 卢威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0-191,共12页
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已经成为教育强国和区域现代化的战略支撑,但进展较为缓慢,其原因是体制性的。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推进是多重制度逻辑相互作用的复杂而又充满矛盾的过程:中央政府行为具有促进区域联通合作与激励地方竞争发展... 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已经成为教育强国和区域现代化的战略支撑,但进展较为缓慢,其原因是体制性的。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推进是多重制度逻辑相互作用的复杂而又充满矛盾的过程:中央政府行为具有促进区域联通合作与激励地方竞争发展的双重取向,地方政府以本地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在合作与竞争之间权衡游走,公办高校受限于集权高等教育治理模式以致参与区域合作动力不足。实现区域高等教育高质量协同发展,须以应对地方政府竞争和推动政校关系改革为抓手,分别在中央和地方、国家和社会两个层面进行治理制度创新。将推动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纳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优化中央对地方政府区域高等教育合作行为的协调机制、扩大公办高校办学自主权以拓展其区域合作空间、支持社会力量深度参与区域高等教育合作,是推动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关键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区域现代化 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 高质量发展 多重制度逻辑
下载PDF
技能强国建设背景下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四链协同”育人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久梅 崔晨秋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15,共5页
加速构建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四链协同”育人体系有利于提升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形塑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优势。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四链协同”育人体系存在产教融合体制机制断层现象显著、内部运行结构衔接关系弱化、育人资源分布离散等... 加速构建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四链协同”育人体系有利于提升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形塑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优势。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四链协同”育人体系存在产教融合体制机制断层现象显著、内部运行结构衔接关系弱化、育人资源分布离散等问题。立足于技能强国建设背景,从以“教学—实践”为衔接点、以“院校—企业”为连接线、以“校内—校外”为契合面三方面出发,构建了技能强国建设背景下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四链协同”育人体系。该体系的具体实施路径为:以政策补链统筹建立产教融合“四链协同”多元育人调控机制;以服务延链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四链协同”内部结构协调机制;以生态固链着力构建产教融合“四链协同”特色育人衔接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能强国 职业院校 产教融合 育人体系 四链协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