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icro-CT评价超声骨焊接技术PDLLA材料对骨愈合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阿曼妮萨罕·加帕尔 阿依达娜·乌拉尔别克 +4 位作者 贺琦 刘雪 孜尔达·阿依丁 杨一帆 凌彬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681-686,共6页
目的采用微焦点断层扫描(Micro-CT)评价超声骨焊接技术应用过程中超声震荡产热作用下PDLLA材料对骨愈合性能的影响。方法选择SPF级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6只,随机分为超声骨焊接技术辅助PDLLA材料组(A组)、拧入技术辅助PDLLA材料组(B组)、... 目的采用微焦点断层扫描(Micro-CT)评价超声骨焊接技术应用过程中超声震荡产热作用下PDLLA材料对骨愈合性能的影响。方法选择SPF级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6只,随机分为超声骨焊接技术辅助PDLLA材料组(A组)、拧入技术辅助PDLLA材料组(B组)、假手术组(C组)、空白对照组(D组),各9只。于术后4、8、12周取下颌骨标本,周围骨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各组植入钉周围情况。对术后4、8、12周的下颌骨大体标本拍摄Micro-CT图,使用VG Studio MAX软件进行三维重建,摆正数据样本,即颌骨颊侧造模处为轴向,动态分析植入钉体积、植入钉周围200μm环状区及骨缺损处的植入材料体积数、相对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数(Tb.N)、骨小梁间隙(Tb.Sp)等骨愈合相关指标。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按3个时间可动态观察到A、B、C组骨缺损处骨性骨痂替代纤维性骨痂,形成类骨质,编织骨的过程符合正常骨损伤愈合的过程。Micro-CT结果显示,A、B组术后3个时间点的材料体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3个时间点,4组植入钉周围200μm环状区中BV/TV、Tb.Th、Tb.N、Tb.S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骨缺损处,A、B、C组三个时间点BV/TV、Tb.Th、Tb.N、Tb.S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与D组比较,A、B、C组BV/TV、Tb.Th、Tb.N、Tb.S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A、B组Tb.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8周,与D组比较,A、B、C组BV/TV、Tb.Th、Tb.N、Tb.S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与D组比较,A、B、C组BV/TV、Tb.Th、Tb.S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骨焊接技术其超声震荡产热作用下PDLLA材料对骨愈合性能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骨焊接技术 PDLLA MICRO-CT 兔下颌骨缺损模型 骨愈合
下载PDF
A Study of the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 Mandibular Parasymphyseal Fracture with Internal Fixation Device Subject to Variable Bite Forces: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2
作者 Victor Caraveo Scott Lovald Tariq Khraishi 《Journal of Biosciences and Medicines》 2021年第4期158-178,共21页
In recent times, research into mandibular fracture has gained momentum from advances in scanning techniques, software/algorithm developments and improvements, and numerical structural modeling using the finite-element... In recent times, research into mandibular fracture has gained momentum from advances in scanning techniques, software/algorithm developments and improvements, and numerical structural modeling using the finite-element method (FEM). In this work, the FEM is used to model a mandibular fracture (using an inhomogeneous and orthotropic jaw model) simulating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bite tasks/forces on the stability of the fixated fracture. Specifically, bilateral and unilateral clenches (using muscle data) were studied using a low-profile 3D 4 × 2 hole mini-plate deployed for fracture fixation. Here, the mandible bone was treated as orthotropic and spatially inhomogeneous. Although the results of stress and displacement analyses, for this fixation hardware, indicate sufficient fixation under normal biting condi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unilateral and ipsilateral bites develop, in general, the highest stresses or displacements. Such results can guide post-surgery recommendation on bite behavi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DIBLE mandibular Fracture Internal Fixation Finite-Element modeling Bite Forces
下载PDF
Relevance of a standard food model in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jaw movement recording on human mastication pattern analysis
3
作者 Gregor Slavicek Mikhael Soykher +2 位作者 Marina Soykher Haymo Gruber Peter Siegl 《Advances in Bio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2010年第2期68-78,共11页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describe the possibilities of analyzing human mastic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a standardized food model is presented. Based on the findings of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search an elastic food...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describe the possibilities of analyzing human mastic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a standardized food model is presented. Based on the findings of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search an elastic food model was created with the aim of standardizing size and elastic properties. Three different eatable jellied products were chosen, created by a changing of the amount of gelatin (260 Blooms) related to the total mass of the standard jellied food. The different hardness were classified in soft, medium and hard, flavored identically, but stained with different colors: soft-green, medium-yellow, hard-red. A cylindrical form was chosen with a height of 1 cm and a diameter of 2 cm. A standard protocol for analyzing chewing patterns in men was created. The condylographic data off several patients are described in details to demonstrate the possible clinical implementation. The newly developed standard food model (SFM) showed the capability to serve in experimental settings to analyze human mastication, although only a few patients have been examined. In addition, strength and size of the newly developed SFM load the masticatory system in an extent;it should be possible to disclose sub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within a short time of examination. The diagnostic procedure of 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 (TMD) should be endorsed by this new method. The condylographic data created by a standardized protocol should have the ability to enhance the clinical functional analysis of patients previous to restorative dental proced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AN MASTICATION STANDARD Food model mandibular Movement EMG Condylography Biomechanics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SWALLOWING CHEWING CHEWING Muscle Activity Craniomandibular System Nutrition Tooth Loss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高山金莲花素对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细胞模型的作用机制
4
作者 王泽杰 吴高义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8期578-588,共11页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方法探讨高山金莲花素(alpinumisoflavone,AIF)对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temporomandibular joint osteoarthritis,TMJOA)细胞模型的作用机制,为AIF治疗TMJOA提供研究基础。方法运用GeneCards、OMIM、DisGeNET...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方法探讨高山金莲花素(alpinumisoflavone,AIF)对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temporomandibular joint osteoarthritis,TMJOA)细胞模型的作用机制,为AIF治疗TMJOA提供研究基础。方法运用GeneCards、OMIM、DisGeNET和PharmGKB数据库获取TMJOA疾病靶点,PharmMapper和HERB获取AIF作用靶点,取化合物与疾病交集靶点上传至STRING数据库得到关键靶点后做GO和KEGG富集分析,分子对接评估相关信号通路中关键靶点。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批,提取3周龄SD大鼠髁突软骨细胞。CCK8检测AIF对髁突软骨细胞的毒性。用10 ng/mL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诱导髁突软骨细胞24 h构建TMJOA细胞模型。实验分为3组,其中,对照组:DMEM培养基培养髁突软骨细胞48 h;IL⁃1β组(TMJOA细胞模型):预使用DMEM培养基培养髁突软骨细胞24 h后,保留原培养基的情况下加入IL⁃1β使终浓度达10 ng/mL继续培养24 h;IL⁃1β+10μmol/L AIF组:预使用含10μmol/L AIF的DMEM培养基培养髁突软骨细胞24 h,保留原培养基情况下加入IL⁃1β使终浓度达10 ng/mL继续培养24 h,流式细胞术检测AIF对TM⁃JOA细胞模型中的髁突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进一步,实验分为对照组、IL⁃1β组、IL⁃1β+10μmol/L AIF组和IL⁃1β+30μmol/L AIF组共4组,其中,IL⁃1β+30μmol/L AIF组:预使用含30μmol/L AIF的DMEM培养基培养24 h,保留原培养基情况下加入IL⁃1β使终浓度达10 ng/mL继续培养24 h;其余3组方法同前。以qPCR与Western blot分别检测AIF对TMJOA细胞模型中与细胞凋亡相关的B淋巴细胞瘤2(B⁃cell leukemia/lymphoma⁃2,Bcl2)、天冬氨酸特异的半胱氨酸蛋白酶3(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ase 3,Caspase⁃3)及基质降解相关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4(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with thrombospondin motifs 4,ADAMTS4)、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3,MMP3)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3,MMP13)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PharmMapper与HERB数据库检索得到AIF化合物靶点300个,GeneCards、OMIM、DisGeNET和PharmGKB数据库检索得到TMJOA疾病靶点378个,将化合物与疾病靶点交集得33个潜在靶点,将其上传至STRING数据库得31个关键靶点,主要与细胞凋亡和细胞外基质降解相关。这一过程可能涉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雌激素及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表明AIF与MAPK和雌激素信号通路中的关键靶点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1/2,ERK1/2)和雌激素受体基因1/2(estrogen receptor gene 1/2,ESR1/2)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CCK8结果表明AIF对髁突软骨细胞无明显细胞毒性。与IL⁃1β组相比,IL⁃1β+10μmol/L AIF组中AIF可抑制髁突软骨细胞凋亡;与IL⁃1β组相比,IL⁃1β+10μmol/L AIF组和IL⁃1β+30μmol/L AIF组中AIF可上调Bcl2和下调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抑制ADAMTS4、MMP3和MMP13 mRNA和蛋白表达。结论AIF可通过上调Bcl2与下调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抑制TMJOA细胞模型中髁突软骨细胞凋亡,同时抑制由IL⁃1β诱导的细胞外基质降解,延缓TMJOA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骨关节炎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细胞模型 高山金莲花素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黄酮类化合物 下颌髁突软骨细胞 细胞凋亡 细胞外基质降解 白细胞介素⁃1β B淋巴细胞瘤2 天冬氨酸特异的半胱氨酸蛋白酶3
下载PDF
数字化技术联合KSP-CDIO教学模式在下颌骨囊肿教学中的应用
5
作者 汪涛 谢福平 +2 位作者 陈嘉民 刘欢欢 吴烨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593-597,共5页
目的:探讨数字化技术联合KSP-CDIO教学模式在下颌骨囊肿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20名口腔医学专硕研究生及规培生,经初次综合考核后,96人纳入研究。按照每组48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数字化技术联合KSP-CDIO教学模式... 目的:探讨数字化技术联合KSP-CDIO教学模式在下颌骨囊肿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20名口腔医学专硕研究生及规培生,经初次综合考核后,96人纳入研究。按照每组48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数字化技术联合KSP-CDIO教学模式,对照组接受传统实验教学模式。通过理论及实践考核,测评学生对颌骨囊肿手术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手术并发症的理解程度。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综合评分(91.02±3.92)分,对照组综合评分(87.29±4.16)分,实验组教学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数字化技术联合KSP-CDIO教学模式用于下颌骨囊肿实验教学,可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医患沟通能力,提升学生对手术方案的理解,加深学生对重要解剖结构的印象及保护意识,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技术 下颌骨囊肿 KSP-CDIO教学模式 实验教学
下载PDF
评估下颌第三磨牙拔除难度分类方法的概述
6
作者 柴安 雷荣昌 +4 位作者 蒋智升 曲彬彬 郭锦材 李鹤 邵奇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6期718-722,共5页
为了选择合适的拔除方法,一般通过口内检查辅以影像学检查来评估下颌第三磨牙位置关系及拔除难度。目前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的下颌第三磨牙分类主要有Winter分类和Pell-Gregory分类,但有研究表明评估结果和实际偏差较大,临床适用性不强。因... 为了选择合适的拔除方法,一般通过口内检查辅以影像学检查来评估下颌第三磨牙位置关系及拔除难度。目前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的下颌第三磨牙分类主要有Winter分类和Pell-Gregory分类,但有研究表明评估结果和实际偏差较大,临床适用性不强。因此,学者们以此为基础,结合下颌第三磨牙的解剖学特点,进行更细化的分类,提出了如Pederson指数、综合阻生指数、Juodzbalys和Daugela分类法等。本文对评估下颌第三磨牙拔除难度的分类方法进行概述,为更安全高效地拔除下颌第三磨牙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三磨牙 拔除难度 分类方法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兔下颌骨临界骨缺损人工材料植入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5
7
作者 荣小芳 吴琳 +2 位作者 杨晓东 郑韵哲 马红梅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2-64,共3页
目的建立兔下颌骨临界骨缺损人工材料植入的动物模型。方法选用30只健康成年日本大耳白兔,雌雄各半,在双侧下颌骨体部分别制造13mm×6mm的矩形全层临界骨缺损,左侧植入实验材料泡沫状碳化硅(SiC),右侧植入羟基磷灰石(HA)作自身对照... 目的建立兔下颌骨临界骨缺损人工材料植入的动物模型。方法选用30只健康成年日本大耳白兔,雌雄各半,在双侧下颌骨体部分别制造13mm×6mm的矩形全层临界骨缺损,左侧植入实验材料泡沫状碳化硅(SiC),右侧植入羟基磷灰石(HA)作自身对照,予以适当的术后护理,待取材观察。结果1只动物因麻醉意外死亡,1只因拒食术后1个月死亡,另有2只因术前分别有感冒和腹泻症状,分别于术后1d和2d死亡。其余26只动物在术后4,8,12,24周均能正常进食,创口未见感染征象,健康状况良好。结论本实验运用的建立兔下颌骨临界骨缺损人工材料植入实验动物模型的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骨缺损 下颌骨 动物模型 泡沫状碳化硅
下载PDF
用山羊建立下颌骨曲线牵张成骨实验动物模型 被引量:5
8
作者 周丽斌 刘彦普 +4 位作者 赵晋龙 商洪涛 胡曼 陈本兰 Sekou Singare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用山羊建立下颌骨曲线牵张成骨实验动物模型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选用山羊4只,通过自行研制的下颌牵张器经口外途径建立2种下颌骨弧形缺损(下颌角及下颌骨正中联合部)牵张修复的动物模型。术后第6天开始牵引,速率1mm... 目的:探讨用山羊建立下颌骨曲线牵张成骨实验动物模型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选用山羊4只,通过自行研制的下颌牵张器经口外途径建立2种下颌骨弧形缺损(下颌角及下颌骨正中联合部)牵张修复的动物模型。术后第6天开始牵引,速率1mm/d,牵引25~34d。结果:4只山羊的下颌骨弧形缺损成功地通过牵张成骨被修复,牵张间隙内新骨生成确切。结论:山羊是一种较理想而经济的进行牵张成骨基础研究的实验动物,所建动物模型具有很高的可行性和可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张成骨 动物模型 下颌骨 实验动物
下载PDF
下颌角的CT三维重建模拟整形术 被引量:11
9
作者 焦培峰 齐向东 +4 位作者 祁佐良 方建蔺 陆云涛 钟世镇 原林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49-551,共3页
目的模拟下颌角整形术,将逆向工程原理应用于下颌角整形手术设计中。方法重建病人术前头部CT颅骨模型,测量相关数据并导入geomagic(V5)软件中,根据东方经典美丽分析面罩模拟下颌骨整形手术,比较原始模型与模拟后模型以确定截骨线和截骨... 目的模拟下颌角整形术,将逆向工程原理应用于下颌角整形手术设计中。方法重建病人术前头部CT颅骨模型,测量相关数据并导入geomagic(V5)软件中,根据东方经典美丽分析面罩模拟下颌骨整形手术,比较原始模型与模拟后模型以确定截骨线和截骨量,最后重建术后CT模型,评价模拟手术效果。结果重建了不同状态下颌骨三维模型,利用模拟手术结果设计了实际手术方案。结论逆向工程原理对于设计下颌整形术方案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数据 三维模型 下颌角整形术 模拟手术
下载PDF
下颌第一磨牙全瓷冠三维有限元建模及力学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吴艳玲 鲁成林 +1 位作者 张东升 张修银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09年第2期98-100,94,共4页
目的:使用一种新方法建立下颌第一磨牙双层全瓷冠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以两种不同比例的硫酸钡与自凝塑料混合物来代替陶瓷制作双层全瓷冠,经Micro-CT扫描获取图像,Simpleware软件建模,Geomagic软件光滑处理,Ansys11.0分析软件进行... 目的:使用一种新方法建立下颌第一磨牙双层全瓷冠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以两种不同比例的硫酸钡与自凝塑料混合物来代替陶瓷制作双层全瓷冠,经Micro-CT扫描获取图像,Simpleware软件建模,Geomagic软件光滑处理,Ansys11.0分析软件进行网格划分及分析。实验模拟牙尖交错的功能状态进行应力力学计算分析。结果:建立了下颌第一磨牙双层全瓷冠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单元数800491,节点数1128058。全瓷冠第一主应力的分布从高到低依次为:载荷相应核瓷组织面(38.12MPa)、饰瓷加载点周围(26.71MPa)、加载侧肩台核瓷内表面(17.98MPa),其余部分的应力分布均匀且较低。结论:将显影塑料代替双层全瓷冠并用Micro-CT扫描,通过Simple、Geomagic、Ansys软件建模的方法可行,为全瓷冠有限元的分析提供了一种更精确、简便的建模方法。应力分析提示全瓷冠咬合接触点、颈部肩台及核瓷组织面是张应力集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瓷冠 有限元分析 下颌第一磨牙 建模方法
下载PDF
构建预制个性化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的灵长类动物模型 被引量:4
11
作者 周苗 彭歆 +3 位作者 车月娟 毛驰 胡敏 俞光岩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18期2812-2817,共6页
背景:预制个性化骨瓣具有创伤小、血运好、可带软组织、形状可定制等优点,可用来修复血管床欠佳的骨缺损。目的:建立预制骨瓣修复灵长类下颌骨缺损的动物模型。方法:对9只恒河猴进行头颅扫描并制作个性化钛网。将复合或者未复合人重组... 背景:预制个性化骨瓣具有创伤小、血运好、可带软组织、形状可定制等优点,可用来修复血管床欠佳的骨缺损。目的:建立预制骨瓣修复灵长类下颌骨缺损的动物模型。方法:对9只恒河猴进行头颅扫描并制作个性化钛网。将复合或者未复合人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脱钙冻干骨、珊瑚装入个性化钛网,植入背阔肌中进行个性化、血管化组织工程骨瓣的预制或者原位植入下颌骨节段性缺损。13周时,个性化、血管化组织工程骨瓣预制成功,将其转移修复下颌骨节段型缺损。采用临床和组织学方法观察异位预制个性化骨瓣及原位植入人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效果。结果与结论:预制骨瓣和原位植入的复合人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珊瑚能修复下颌骨节段性缺损;原位植入复合或未复合人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脱钙冻干骨和单纯珊瑚不能修复下颌骨缺损。复合人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脱钙冻干骨、珊瑚预制个性化、血管化组织工程骨瓣成功,转移后均能成功修复下颌骨缺损,而且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效果优于材料直接植入下颌骨缺损组。实验证实预制个性化骨瓣修复恒河猴下颌骨缺损模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动物 组织构建 颌骨缺损 预制个性化骨瓣 下颌骨重建 人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下颌骨髁状突肿瘤外科手术治疗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陶学金 凌翔 +2 位作者 陈卫民 朱声荣 孙国洪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46-448,共3页
目的 探讨下颌骨髁状突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案 ,以恢复患者术后的美观及牙合功能的重建。方法  1997年 5月以来对 3例下颌骨髁状突肿瘤患者应用多种治疗手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 ,包括术前计算机三维模拟手术 ,模型外科 ,外科手术切除肿... 目的 探讨下颌骨髁状突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案 ,以恢复患者术后的美观及牙合功能的重建。方法  1997年 5月以来对 3例下颌骨髁状突肿瘤患者应用多种治疗手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 ,包括术前计算机三维模拟手术 ,模型外科 ,外科手术切除肿瘤 ,重建颞下颌关节 ,正颌外科手术及正畸治疗等 ,术后依情况对颌骨运动制动 2周。结果 术后 3例患者面容恢复 ,咬合关系正常 ,开口度正常 ,牙合功能得到恢复。结论 由于下颌骨髁状突为颞下颌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独特的解剖外形及功能 ,故对下颌骨髁状突肿瘤的治疗应以恢复面形及牙合功能为重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状突 肿瘤 模型外科 正颌外科
下载PDF
牙种植生物力学分析的CAE前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海平 姜献峰 游嘉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09年第4期105-108,共4页
目的:本文考察牙种植有限元分析中下颌骨模型几种前处理方法下的应力分布情况和特点。方法:采用螺旋CT扫描、mimics软件等建立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在有限元软件中模拟咬合力加载,分析种植体对于下颌骨应力分布情况。结果:三种不同处... 目的:本文考察牙种植有限元分析中下颌骨模型几种前处理方法下的应力分布情况和特点。方法:采用螺旋CT扫描、mimics软件等建立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在有限元软件中模拟咬合力加载,分析种植体对于下颌骨应力分布情况。结果:三种不同处理情况下的下颌骨应力分布有较大的共同点,应力都主要集中在皮质骨部分,在松质骨部分三种模型应力值显著低于皮质骨部分。结论:可根据不同应用选择下颌骨模型前处理方法,在不影响考察松质骨应力分布的条件下,模型前处理可作适当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体 下颌骨模型 有限元方法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Ⅲ类矫形力装置的大鼠动物模型建立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拓江 闻娟 +1 位作者 马巧玲 李煌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4期297-300,共4页
目的:建立新型的牵引下颌向后的大鼠动物模型,评价动物模型的成功性。方法:自主设计大鼠颅骨颌面支架装置,将牵引钩粘接于大鼠的下切牙上,与支架进行Ⅲ类牵引,对下颌骨颞下颌关节施加向后、向上的压力,力值约为40g,时间为0、3、7、14、2... 目的:建立新型的牵引下颌向后的大鼠动物模型,评价动物模型的成功性。方法:自主设计大鼠颅骨颌面支架装置,将牵引钩粘接于大鼠的下切牙上,与支架进行Ⅲ类牵引,对下颌骨颞下颌关节施加向后、向上的压力,力值约为40g,时间为0、3、7、14、21d;采用X线片、相片、HE染色、透射电镜以及Micro CT对大鼠髁突软骨进行影像学、组织形态以及超微结构学的观察。结果:加力后大鼠下颌就出现后退的变化,覆盖明显增大。HE结果显示,加力后大鼠髁突软骨厚度出现明显的变薄和软骨细胞的减少。透射电镜的结果进一步验证了组织形态学的改变,增殖层细胞出现顺应力场方向的改变;Micro CT观察到软骨的变薄和骨小梁的应力样改变。结论:该模型能有效的牵引下颌向后,是较为理想的研究Ⅲ类矫形力作用机制的动物模型;压应力刺激下髁突软骨在组织形态和超微结构上均有明显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类 压应力 髁突软骨 动物模型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三维影像重建与显示 被引量:10
15
作者 胡敏 周继林 +5 位作者 洪民 郁贤章 田晓玲 田慧颖 赵文前 李子勋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1995年第4期256-259,共4页
本研究应用计算机三维影像重建与显示技术对正常志愿者的颞下颌关节CT影像资料进行了处理,三维影像重建技术使我们能够从任意角度和剖面观察颞下颌关节的解剖结构,可以将感兴趣的结构成份提取出来,因而可以十分详细地了解髁状突和... 本研究应用计算机三维影像重建与显示技术对正常志愿者的颞下颌关节CT影像资料进行了处理,三维影像重建技术使我们能够从任意角度和剖面观察颞下颌关节的解剖结构,可以将感兴趣的结构成份提取出来,因而可以十分详细地了解髁状突和关节窝的表面结构情况,直观地研究颞下颌关节各有关结构成份之间的空间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 髁状突 断层摄影术 模型 结构 CT
下载PDF
犬的前牙牙周炎对即刻种植体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汪文君 刘向辉 +1 位作者 张磊 张亨国 《口腔医学》 CAS 2013年第6期383-388,共6页
目的在Beagle犬的下前牙建立牙周炎模型,探讨邻牙牙周炎对即刻种植体的影响。方法选6只健康成年Bea-gle犬,随机分成2组,A组犬作为对照组,定期进行菌斑控制,B组为实验组,下颌前牙进行丝线结扎,建立牙周炎模型。4周后A、B组同时拔除下颌... 目的在Beagle犬的下前牙建立牙周炎模型,探讨邻牙牙周炎对即刻种植体的影响。方法选6只健康成年Bea-gle犬,随机分成2组,A组犬作为对照组,定期进行菌斑控制,B组为实验组,下颌前牙进行丝线结扎,建立牙周炎模型。4周后A、B组同时拔除下颌双侧第二前磨牙,即刻植入种植体,种植体愈合4周后,行二期手术,连接基桩。自连接基桩后开始观察,分别于第1、2、3、4、5、6、7、8周进行各项临床检查,X线片观察种植体周围组织情况。结果随着时间进展,观察种植体8周后,种植体周围袋探诊深度(PPD):A组为(1.700±0.200)mm,B组为(5.083±0.133)mm;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SBI):A组为0.000±0.000,B组为2.830±0.408;改良菌斑指数(mPLI):A组为0.170±0.408,B组为2.830±0.408;种植体龈沟液(PISF):A组为(0.752±0.043)mg,B组为(1.640±0.164)mg,对2组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P<0.01,2组间各项临床指标都有显著性差异,X线片显示B组种植体周围出现不同程度骨吸收,所有B组种植体出现类似人类种植体周围炎的症状。结论 Beagle犬可成功建立牙周炎模型,下前牙的牙周炎与人类前牙的牙周炎症状极为相似,且可诱导远中种植体周围炎的自然发生,影响即刻种植体早期负荷的初期稳定性,该实验可为临床牙周炎患者的即刻种植研究提供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即刻种植 动物模型 下颌前牙 BEAGLE犬
下载PDF
下颌骨的三维重建及实体解剖研究 被引量:44
17
作者 赵保东 李宁毅 +2 位作者 周仰光 宫大连 谭成勋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 :研究经实体解剖测量与螺旋CT三维重建测量下颌骨的解剖规律 ,探讨三维螺旋CT对下颌骨进行重建测量的可靠性。方法 :选择成人牙列完整的下颌骨标本 15例 ,进行螺旋CT三维重建并在其每一牙位上截取与牙弓曲线垂直的截面 ,测量每一... 目的 :研究经实体解剖测量与螺旋CT三维重建测量下颌骨的解剖规律 ,探讨三维螺旋CT对下颌骨进行重建测量的可靠性。方法 :选择成人牙列完整的下颌骨标本 15例 ,进行螺旋CT三维重建并在其每一牙位上截取与牙弓曲线垂直的截面 ,测量每一截面上有关牙槽嵴及下颌管的数据 ;同样方法进行实体解剖测量 ,然后对两种方法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牙槽嵴顶及下方 10mm宽度由前向后逐渐增宽 ;牙槽嵴由上向下逐渐增宽 ;下颌神经管位于下颌骨体内下方 ;三维CT重建测量所得数据与实体解剖测量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临床上应用螺旋CT对下颌骨进行三维重建测量是下颌骨牙种植术前设计中非常可靠、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 下齿槽神经 实体解剖学 三维CT重建 研究
下载PDF
下颌阻生智齿拔除仿头模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9
18
作者 陈慧敏 江泳 +1 位作者 许桐楷 王恩博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4-247,共4页
目的:使用口腔常用材料制作可反复使用的下颌阻生智齿拔除仿头模模型,并将其应用于临床前教学。方法:根据口腔常用材料特点、下颌阻生智齿的解剖特点及拔除的技术特点,设计并制作可反复使用的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模型;将该模型固定于仿头模... 目的:使用口腔常用材料制作可反复使用的下颌阻生智齿拔除仿头模模型,并将其应用于临床前教学。方法:根据口腔常用材料特点、下颌阻生智齿的解剖特点及拔除的技术特点,设计并制作可反复使用的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模型;将该模型固定于仿头模内,由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医师及实习学生试用,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使用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成功设计并制作出了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模型;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该仿头模模型很好的模拟了临床下颌阻生智齿的拔除。结论:使用口腔常用材料可以成功的制作出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模型,有助于临床实际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阻生智齿拔除 仿头模模型 临床教学
下载PDF
基于快速原型技术的颞下颌骨个性化修复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虎 杨建宇 +1 位作者 崔坤鹏 王宛山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757-1760,共4页
使用快速原型技术,集成CT扫描及其图像处理技术、三维重构技术等于一体,应用于颞下颌骨缺损修复及其手术应用.根据实际的下颌骨缺损案例,在完成下颌骨的修复后,再对其进行三维模型的快速成形,以利于手术过程的腓骨截取与拼接,以保证最... 使用快速原型技术,集成CT扫描及其图像处理技术、三维重构技术等于一体,应用于颞下颌骨缺损修复及其手术应用.根据实际的下颌骨缺损案例,在完成下颌骨的修复后,再对其进行三维模型的快速成形,以利于手术过程的腓骨截取与拼接,以保证最佳修复的目的.其中,利用CT图像数据,对螺旋CT扫描得到的DICOM文件进行图像处理,通过阈值选择、区域增长、蒙罩编辑以及计算建模等操作,分离出下颌骨;结合导入的腓骨STL文件,将其与下颌骨缺损段进行拟合,通过修复与优化匹配模型,得到下颌骨修复体的个体化三维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原型技术 CT图像处理 颞下颌骨修复 腓骨拼接 模型重构
下载PDF
Hanau架下颌侧方运动的数学模型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晓军 陆尔奕 +1 位作者 陈建军 王成焘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68-573,共6页
针对目前下颌运动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生理学方面的不足,我们从空间机构运动理论的角度出发,对Hanau架运动链自由度进行分析并提出约束条件假设,以空间解析几何建立描述Hanau架下颌三维侧向空间运动的数学模型,通过在Matlab6.5及VC++6.... 针对目前下颌运动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生理学方面的不足,我们从空间机构运动理论的角度出发,对Hanau架运动链自由度进行分析并提出约束条件假设,以空间解析几何建立描述Hanau架下颌三维侧向空间运动的数学模型,通过在Matlab6.5及VC++6.0环境下编制软件程序求解,得到其任意点的运动轨迹,从而验证了髁导斜度及切导斜度与定位平面斜度成正变关系,对Hanau提出的5因素10定律提供了理论依据。该数学模型的建立将有助于深入分析下颌运动过程中上下颌的动态咬合,从而达到最终实现以虚拟架替代机械架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nau[牙合]架 下颌侧方运动 数学模型 空间机构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